❶ 蘇教版小學科學活動記錄六年級下冊參考答案
級下冊參考
❷ 六年級下冊科學蘇教版
1.運動
2.日常飲食十忌:忌零食,忌過飢過飽,忌鹹食,忌甜食,忌快食,忌邊看邊食,忌走路吃東西,忌嬉笑打鬧,忌食過寒過熱食物,忌過食甘肥之品。
3.營養均衡唄
❸ 蘇教版六年級下,科學復習資料。
蘇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我們長大了》
第一節 我在成長
1、 測量體重的工具是:體重稱。
2、 在成長中,我們的身體長高了,體重變重了。
3、 我們出生時沒有牙齒,最先長出來的牙齒是乳牙,乳牙脫落後長出來的是恆牙。
★4、出生後,我們經歷了了生長發育的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是出生後的一年內,第二個高峰期是進入青春期後
5、
時期 年齡(歲)
乳兒期 0—1
嬰兒期 1—3
幼兒期 3—6、7
童年期 6、7—11、12
少年期(危險期) 11、12—14、15
青年期 14、15—17、18
成年期 20~25
中年期 40歲
老年期 65歲以後
★學齡期 6、7—12、13
6、我們現在所處的生命周期是 少年 而不是成年 。
7、測量身高時,我們應該脫鞋,身體站直,目視前方.
8、測量體重時,衣物越少,測量結果越准確。
9、人剛站在體重稱上時,體重稱的指針會不斷變化,所以應該等體重稱指針穩定後讀數。
10、成長的標志有很多,比如:
身高和體重的增加、我們越來越懂事了、鞋子變得擠腳了。
11、測量身高時,下面三角板放置方法正確的是(A)。
A
判斷
1、體重並非每年勻速增長。(√)
2、我們的成長就是指身高和體重的增加。(×)
3、測量身高時,必須脫掉衣服。(×)
第二節 悄悄發生的變化
1、青春期是我們由兒童向成年人過渡的時期。
★2、我們正處在青春期,身體形態和心理方面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女孩一般是10歲入青春期,男女孩一般是11歲入青春期.
3、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別一個特點是性發育開始。
★4、一個人的成長與成熟意味著他將要更加自覺地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5、男孩在青春期時會出出變聲、遺精等生理現象,這些都是青春發育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
★6、標志我們成為「大人」的階段是青春期。
7、少年健康的大敵:吸煙和酗灑。
8、拔胡須會損傷毛囊,會使細菌侵入身體。
9、青春期對待異性的正確做法是:保持正確的交往態度和方式。而不是譏笑、杜絕、禁止異性的交往。
10、穿高跟鞋的壞處:穿高跟鞋容易使足前部受到擠壓,引起腳趾外翻造成扁平足,還會加重骨盆負擔,造成盆處狹窄給日後生育帶來困難。
11、我們所處的階段是:少年向成年的過渡期。
12、體育課上,老師要進行1500米跑步測試,而小紅正處於月經期,對此,她應該將實際情況告訴老師。
13、每個孩子都是10歲進入青春期。(X)
14、進入青春期,我們應當承擔哪些責任?
努力學習,培養獨立意識,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孝敬長輩,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15、青春期的心理特點:
(1)性意識驟然增長,容易對異性產生好感;
(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3)獨立慾望增強,對事物有自己的見解,並能作出自己的判斷,但對自我的認識和評價過高或過低。
(4)情感世界充滿風暴,情緒不穩定,容易與老師家長對立;
(5)興趣愛好廣泛,求知慾和好奇心強;
(6)人際交往慾望強烈,有強烈的集體歸屬感和依賴性。
第三節 人生之旅
★1、在斯芬克司之迷中,把人的一生可分為三個階段:
即「四條腿走路」指幼年時期,「三條腿走路」指老年時期,「兩條腿走路」指壯年時期。
2、根據父母身高預測:
男孩成人後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1.08
女孩成人後身高=(父親身高×0.928+母親身高)÷2
3、人的一生中身高最高的時期是成年時期。
4、能給自己一生留下美好回憶的是:每年的同一時期同父母合影留念。
5、愛因斯坦是享譽世界的科學家、思想家、文學家。(×)
★6、人一生中發育最快、最不穩定的階段是成年期(×)應是青春期。
7、預測出來的身高不一定就是自己將來准確的身高(√)
8、人的一生只能劃分為嬰幼兒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還有中年期等
9、為什麼要大力提倡尊老愛幼?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年人為社會和家庭奮鬥了一生,作出了很大貢獻。人老老後,體質變差,記憶力減退,聽力和視力下降,容易生病,所以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顧;而幼兒非常小,不懂事,沒有自理能力,也需要得到大人的照顧。
10、連線
牙牙學語—嬰幼兒期 努力工作—青年期
十月懷胎—胎兒期 生長迅速—青春期
撫育後代—成年期 頤養天年—老年期
勤奮求學—學齡期
第四節 踏上健康之路
★★1、為了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應該怎樣做?
(1)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洗澡、不挖鼻孔)
(2)講究營養並注意飲食衛生(不暴飲暴食、不吸煙、不酗灑、合理安排每天進餐次數和時間)
(3)注意學習姿勢和用眼衛生(眼離書本一尺、胸離課桌一拳、注意採光和照明)
(4)加強體育鍛煉(游泳、跑步、踢球)
(5)保證充足的睡眠(小學生1-2年級10-11小時 3-6年級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5小時、成人7-9小時)
(6)不迷戀電腦(適當使用豐富業餘生活,並不是堅決遠離電腦,當能盡情玩網路游戲)
(7)科學用腦(★科學用腦五要素:課程交替、動靜結合、反復強化、勤於思考、適當休息)
★2、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國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體格發育增長顯著,20年間7---17歲兒童青少年身高增長量,男生為6.9厘米,女生為5.5厘米;體重增長更為迅猛,男生增長為6.6千克,女生增長為4.5千克。伴隨著身體素質的提高,青少年青春期發育和性發育年齡也不斷提高。
3、學習姿勢和用眼衛生方面應注意哪些問題?
注意書寫姿勢,做到三個第一:胸離桌一拳、眼高書本一尺、握筆的手與筆尖一寸;注意正確的閱讀擺姿勢,閱讀一段時間後可以遠望或看綠色的東西,以減輕疲勞;堅持按時做眼保鍵操;注意書寫時採光與照明,不在強光或弱光下學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在行走時或行駛的車輛上看書。
第二單元 《遺傳與變異》
1、遺傳:子女和父母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徵,這種現象叫遺傳。
★2、遺傳和變異最是生命的基本特徵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
★3、孟德爾是著名的遺傳學家,也是現代遺傳學之父。
4、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子會打洞 就是遺傳現象。
5、變異:子代與父代之間,同一物種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不相似的特徵,這種現象叫變異。
5、生物除父母的結合會出現變異外,生物自身也會產生變異,有的變異對生物有害,有的變異對生物有益,有的變異對生物即無害也無益。
6、有關變異的諺語或俗語如:
一顆之果,有苦有甜;黃鼠狼生鼠輩,一代不如一代;一母之子,有愚有賢;龍生九子,個個不同;一豬生九子,連母十個樣。
7、三葉草通常有三片葉子,但也有極少數是四片,這是因為變異現象。
★8、變異現象的兩種形式:可遺傳的變異和不可遺傳的變異。
遺傳的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是可遺傳的物質發生變化而引起的變異。如:高莖碗豆和矮莖碗豆播種出新苗。
可遺傳的變異:是在不同環境下產生的變異,其遺傳物質沒有發生變化。如:用眼不當造成近視。
★9、袁隆平是我國著名水稻專家,他經過多年選育培育雜交水稻新品種,2001年2月,他榮獲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0、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遺傳物質發生變異,比如用X射線照射種子。科研人員利用人工變異培育出許多優良品種,如:無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豬。
11、「豐田十號「的玉米種子種植出來的玉米都是穗suì大粒飽的,這是遺傳。
12、將種子帶回太空環境中,然後帶回地面是屬於人工變異培育。
13、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所以變異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遺傳是個別存在的(×)
14、生物的後代不會也不可能與祖先一樣(√)
第三單元 《進化》
第一節 消失的恐龍
★1、第一塊恐龍化石是1822年被人們發現的,發現並認識恐龍的是歐文。
★2、恐龍已經滅絕了,人們主要通過化石來了解恐龍。恐龍的模型、圖形和影片是根據化石復制出來的。
3、恐龍屬於爬行動物,它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恐龍是卵生的。
4、地球上大部分地區都曾有過恐龍的分布。
5、科學家推測:小鳥、鱷魚、蜥蜴可能是恐龍的後代,但大熊貓不可能是恐龍的後代。
6、恐龍的體型大小不一,有的有幾層樓那麼高,有的只有母雞大小。
7、會飛的恐龍如:翼龍,水裡游的恐龍:魚龍;吃肉的恐龍有霸王龍,吃植物的恐龍有梁龍。
第二節 恐龍告訴我們什麼
★1、化石是在地層岩石中保存幾百萬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殘骸)或(遺跡),如:骨骼、外殼、葉子、腳印等。
2、大自然中的化石如:恐龍化石、植物化石、三葉蟲化石、魚化石。
3、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地層比作一本書,那麼(化石)就是書頁中特殊的文字。
人們對各種化石以及生命進化感到困惑已有數百年
4、有些生物在地球已經不存在了如:恐龍、奇蝦、渡渡鳥。
5、現在一些生物與遠古的生物很相似,變化不太,我們稱為「活化石」如:大熊貓、銀杏、蟑螂、白鰭qí豚。
6、科學家通過對化石的研究發現魚類的化石在比較古老的地層中就出現了,而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則依次在越來越晚的地層中才出現。
7、化石的形成過程。(注意順序)
動物死亡→被沉積層包圍→礦物化→地殼運動→接近地表
8、腳印化石屬於遺跡化石; 三葉蟲化石屬於外殼化石,魚化石屬於殘骸化石。
9、現代人類通過發現奇蝦化石知道地球上曾有過奇蝦這種動物。
★10、科學家做出的解釋都是正確的(×)
11、所有的生物經過漫長的年代都會形成化石(×)
★12、現代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已經知道了恐龍滅絕的原因。(×)只是推測.
第三節 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1、達爾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之一,他出版了現代生物學的經典理論著作《物種起源》,他認為生物是由非生物發展起來的,現在的各種生物擁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經過遺傳、變異、自然選擇,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種類由少到多地發展著,進化著。達爾文的觀點已成為現代生物學的經典理論。
2、自然選擇:在生存竟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過程就是自然選擇 .
人工選擇:是在利用生物的過程中,人們為了獲得好處或利益而採取的選擇。自然選擇是客觀的,人工選擇是主觀的。
3、雲南澄江動物化石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絕大多數脊椎動物祖先的化石。
★4、雲南澄江生物群對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提出了挑戰。
5、極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圓的原因是減少熱量的流失,有利於在寒冷的環境中保暖。
6、動物的形態與動物生存環境有關。(√)
7、不類改變環境會影響生物的生存和發展。(√)
8、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認為生物的進化是一個長期緩慢漸進的過程。(√)
9、不同地層的化石代表動物是不同年代的。(√)
10、動物的血液不能形成化石。(√)
★11、不同年代地層之間的生物是沒有聯系的。(×)
12、隨著時間的推移,末來的生物將變得越來越少。(×)
★13、關於恐龍滅絕的各種假設都有一定的根據和道理,但對全球性的恐龍滅絕問題至今還不能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14、自然界在其進化和發展過程中有著許多的變化,為什麼有些生物從地球上永遠消逝了?
生物滅絕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生物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被自然淘汰,如恐龍;另一種是被人為消滅,如渡渡鳥。
15、「適者生存,自然選擇「的含義是: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只有那些適合並主動適應周圍變化的生物才能在大自然中繼續生存,其他不能適應環境的生物將被淘汰。
第四單元《共同的家園》
第一節 尋找生物的家園
★1、藍色的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園。
2、一種生物願意長期生活在某個環境里是因為這個環境為它提供了生存、生長和繁殖所必須的食物、水、庇護所等條件。這樣的生活環境被稱為棲息地。
★3、同一棲息地上不同種類的植物和動物可以在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為很好的朋友,有些卻可能成為敵人。
合作夥伴:小丑魚和(海葵)、蜜蜂和(花)、啄木鳥和(樹木)、鱷魚和(鱷鳥)、鳥和(果實)
敵對關系:熊吃魚、小鳥吃昆蟲、捕蠅草吃昆蟲
4、生物依賴(環境)生存,生物離不開合適的(環境)。
5、(森林)是小鳥的家,(草原)是牛羊的家,(河流)是魚蝦的家,(大地)是植物的家……(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家,讓我們一起來愛護它!
6、企鵝生活在(南極冰雪中),獅子生活在(草原),海龜生活在(大海)。
第二節 有利於生存的本領
1、仙人掌的表面有許多刺,這是它的葉子,它把易散發水分的(葉子)長成細小的(針狀),以減少水分散發的面積;它的莖表面生(蠟質),可以減少水分蒸發;莖肥厚多汁,能(儲存水分)。
★2、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它能在沙漠生存是因為它有抗捍、抗風沙的本領。蠍子也在沙漠生存。
3、駱駝腳掌(寬大)、腳墊(厚實),有利於在滾燙的沙漠行走;鼻孔可(關閉)、睫毛(粗長)可抵禦風沙;駝峰可貯存(水分)和(能量)等適應沙漠行走的特徵。
4、淺海里生活著一些小動物,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顏色深腹部顏色淺,這是適應海洋環境的結果,背部顏色淺可以使水面上的天敵難以發現。
5、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馬的身上的條紋有什麼作用?答:可以加強對自己的保護。斑馬的條紋可以讓它在草原上不易被敵人發現,以保護自己,免受更多的攻擊。
6、大雁隨著季節遷移是為了尋找更好的環境。
7、狐狸狡猾又奸詐,人類應該把它消滅光(×)
8、凶惡的野獸沒有夥伴(×)
9、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說的是食物鏈現象。
10、大象的耳朵是用來幫助它有效散熱的。(√)
第三節 有趣的食物鏈
★1、生物之間普遍存在一種「吃與被吃」關系,這種關系像鏈條一樣把一些生物緊密聯系起來,生物學家把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叫做食物鏈。
★2、食物鏈的源頭是(植物),終點是(兇猛的動物)。
3、大自然的清潔工-----分解者。
分解者:地球上有一類專門「吃」動植物的殘骸或廢棄的食物,同時還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質,它們有一個榮譽稱號----大自然的清潔工,即分解者。
★4、自然界中的生物種類很多,它們之間的取食關系也很復雜,因此,生物之間就在許多食物鏈。許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鏈構成一張復雜的食物網。通過食物網,就可以發現一種生物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充當什麼樣的角色。
5、構成食物鏈的群體: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生產者:自己製造食物,養料來自光合作用。如:玉米、枊樹、小麥、白菜、小草。
消費者:以其它食物為食。如:蜘蛛、老虎
分解者:如蔴菇、細菌、蚯蚓、黴菌。
6、「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描述的是各種動物之間的食物聯系。
7、食物鏈的營養主要來源於植物。
8、作為生產者的植物,其養料主要來自於光合作用。
9、食物鏈斷裂後,人們的生活不會受到影響。(×)
❹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 科學復習課教案
六年級科學下冊
一、填空題:
1、動物、植物的後代與親代之間存在著相同的特徵,叫做 遺傳 現象,動物、植物的後代與親代之間存在著不同的特徵,叫做 變異 現象。
2、 孟德爾 被人們稱為遺傳學之父。
3、 遺傳 和 變異 是生命最基本的兩種特徵。
4、如果把不同年代的 地層 比作一本書,那麼 化石 就是書頁中的特殊文字。
5、達爾文 提出生物進化是 自然選擇 的結果,並於1859年出版了震驚世界的著作 《物種起源》 。
6、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 生存斗爭 , 適應者 生存下來,而 不適應者 則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
7、同一棲息地上不同種類的植物和動物可以在一 起生活,有的成為 夥伴 ,有的成為 敵人 。
8、食物鏈上的生物,能自己製造食物的叫做 生產者 ,以其他生物為食的叫做消費者 ,分解動物植物殘骸或穢物的叫做 分解者 。
9、 袁隆平 是我國著名水稻專家。他培養出 了新品種。 10、能源可分為 再生性能源 和 不可再生性能源 。
11、變異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引起的變異,稱為 可遺傳變異 ;另一種是 在不 同環境下產生的變異,其遺傳物質沒有發生變化稱為 不可遺傳變異 。
12、第一塊恐龍化石是在 1822 年被發現的。
13、一種生物願意長期生活在某個環境里,是因為這個環境為它提供了生存、生長和繁殖所需的食物、水、等條件,這樣的生活環境稱為生物的 棲息地 。
14、生物之間普遍存在一種「吃與被吃「的關系,像鏈條一 樣,把一 些生物緊密地聯系起來,這種聯系叫 食物鏈 。
15、生物連同它們周圍的環境叫做 生態系統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如果植物、動物及微生物的數量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且變化不 大,這種狀態叫做 生態平衡 。
16、能夠使物體「工作」或運動的本領叫做 能量 。
17、化石是在地層岩石中保存的幾百萬年以前生物的殘骸 或 遺跡 。
18、青春期男女的 身高 最先出現快速生長。
19、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個特點就是 性發育 的開始。
20、人的一生要經過 胎兒期、嬰幼兒期、學齡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21、形態各異的金魚是人們有意識地利用野生鯽魚的後代與親代存在的
變異 培育而成的。
22、 澄江生物化石群 的發現對達爾文的經典進化學說提出了挑戰。
23、人類的很多行為直接破壞了生態平衡,如 濫施農葯、過度放牧、 以及 過度捕撈等。
24、指出下列物體是靠什麼形式的能「工作」和運動的。
跳躍的青蛙 機械能 人跑步 動能
融化的冰 熱能 電腦 電能
風箏 風能 太陽 光能
人的食物 化學能 水力發電 水能
二、判斷:
1、父母雙方都是高個子,因為遺傳的緣故,所以子女一定是高個子。( × )
2、化石是生物進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證據。( √ )
3、任何東西只要有移動、生長、冷卻、變化、發光、或發聲等現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 )
4、在自然選擇過程中,凡是在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是適應環境的。( √ )
5、沙漠中沒有生物( × )
6、動植物的形態結構與它們生活的環境沒有關系( × )
7、凡是能生在大自然中生存下來的動物都有保護自己的方法( √ )
8、如果食物鏈斷了,就會導致生態平衡遭破壞。( √ )
9、過度放牧、 噴灑農葯及過度捕撈等現象都會直接破壞生態平衡。( √ )
10、中國是世界上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 )
11、生物的每一個特徵都是能遺傳的。( × )
12、太空椒是因為它的遺傳物質發生了變異,所以才長得果大色艷,籽少肉厚的。( √ )
13、化石就是生物。( × )
14、古代的長頸鹿因為經常吃高處的樹葉,因而頸部不斷地變長了,就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長頸鹿。( × )
15、蚯蚓、蜘蛛和屎殼郎都屬於食物鏈中的分解者。( × )
三、選擇:
1、人體的身高( A )取決於遺傳因數。
A、75% B、100 % C 25%
2、在一 個生態系統中,植物、動物及微生物的數量( A ),這個生態系統就保持了平衡。
A、變化不大 B 、變化很大 C、無所謂
3、 ( A )利用地震波在固體中傳播的原理,發明了地動儀。
A、 張衡 B、沈括 C、瓦特
4、蚯蚓、屎殼郎、蘑菇、霉、菌它們都 是( C )
A、生產者 B、消費者 C、分解者
5、最大的恐龍要算是( C )
A、 腕龍 B、霸王龍 C、梁龍
四、連線:
1、請將下列特徵與人體特徵相對應的時期連線。
牙牙學語 老年期
十月懷胎 嬰幼兒期
頤養天年 胎兒期
撫育後代 青年期
勤奮求學 成年期
努力工作 學齡期
2、將左右相關聯的內容用直線相連。
電能---聲音 電飯鍋
電能---熱能 收音機
電能---光能 電磁鐵
電能---磁能 日光燈
五、簡答題:
1、我們在生長發育中應該注意哪些?
答:個人衛生、營養與飲食衛生、學習習慣、體育鍛煉,充足睡眠、不迷戀電腦、科學用腦等。
2、在家可以怎樣節約能源(舉3個例子)
答:①空調溫度設置適當。②太陽能熱水器沖澡。
③使用節能燈照明。
3、把一條小金魚放進一個裝了三分之二冷水的試管里,用試管夾夾住試管的底部,把試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蠟燭上燒,金魚會有生命危險嗎?為什麼?
答:沒有生命危險。一、因為水是熱的不良導體;二、加熱的位置在試管的上端;三、熱運動是向上的。
4、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費能源的生活方式?(舉三個例子)
答:(1)、空調溫度設置不當。(2)、日益增多的機動車。(3)、長明燈。
5、生活中有很多能量轉換的例子,看電視、搓手是什麼形式的能量轉換成什麼形式的能量?(用圖解表示)
答:電視:電能→光能、聲能。 搓手:化學能→聲能、熱能。
6、說出一些科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 (舉3個例子)
原理 應用
浮力原理 救生圈、輪船漂浮、竹排。
杠桿原理 指甲刀、剪刀、筷子。
反沖原理 火箭飛行、飛機飛行、起跑。
冷熱原理 風的形成、空調裝在高處、燒開水。
重心低不易倒 不倒翁、台燈、燈塔。
❺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復習重點
沒啊,全都是重點,因為都不知道什麼題目,所以說什麼知識都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