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3-16 21:32:03

❶ 何其芳的《秋天》

《秋天》選自何其芳早年創作的詩集《預言》(1931-1933)。它不像那個時期的詩人們那樣愛用象徵手法,寫得神秘莫測,或愛尋味哲理,顯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拘守個人狹小天地,纏綿悱惻於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難得地將視野投向鄉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動場景,以觀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現一派明朗純凈的詩意詩風。詩作採用直陳其事的寫法,表面看來似乎簡單、直白,缺少象徵的奧義,實則意味情味既深且長。詩中透出那麼一種氛圍,那麼一種神韻,這是最能勾住讀者心魄的東西。

所謂氛圍,在文學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體性的境象、風神、氣韻。它與嚴羽的「氣象混沌,難以句摘」的氣象有所類似,又有所不同,氣象所指更為廓大,包括內容、形式各個方面;氛圍似乎主要關乎內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氛圍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圖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難狀。」亦如唐人所言:「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但讀之有感,瞭然於心,也應能言追心意,形之於文。

在《秋天》里詩人用最精粹的語言描寫農家生活,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三節詩又組成三幅復合畫面。畫面的組合造成了既流動又整合的特殊氛圍。

第一幅畫面是「農家豐收圖」。這里不是寫某個農夫,而是寫普遍的農家活動。寫了兩個場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籬間背瓜果。山谷伐木置於篇首,丁丁聲悠遠地飄來,訴諸聽覺;震落了清涼的露珠,訴諸視覺和觸覺,真是一片世外風光,啟迪人追思那邈遠的印象,《詩經》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之句嗎?「飄」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詩中常出現,不過那都是寫虛的,用的是比喻義、引申義,用在這里才是寫實的,別有一番情韻。背瓜果所伴隨的心情和表情在詩中未點明,但讀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棲息」本用來描寫有生命的物類,現用在這節詩的末尾,來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秋天)西視象化了,創造出鬆弛、閑靜的氛圍。

第二幅畫面是「霜晨歸漁圖」。其中「霧」「霜」這些表現環境氛圍的詞(還有上一節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詩中常出現的,傳達出清涼、冷寂、朦朧的氣氛。畫面還包括一系列活動:撒網,收漁,搖槳。這些平常活動畫面在這里都蘊含著淡而遠、清而靜的神韻。「輕輕」一詞常在何詩中出現,在此彷彿「信手拈來」,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也許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這么寧靜、悠遠。

第三幅畫面是「少女思戀圖」。這節詩從野草、蟋蟀和溪水寫起,相當於古人所謂「感興」的寫法,即先言他事,由興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這本不是人的活動,其後必有續言,那就是少女心懷戀情。大自然繁囂的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卻變化清靜了,人在寂靜時大都反觀自身,傾聽心靈之聲。牧羊女聽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聲」,忽然聽不到了,心靈的某一角落開始萌動起來,真是「如樹根在熱的夏夜裡震動泥土」(何其芳詩《夏夜》)。寫戀愛尤其是初戀,是早年何詩所擅長的,這次他寫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這一節才五行,就寫出了由外景向內情的過渡,寫出了初戀從無到有的過渡。詩人選取了「牧羊女的眼裡」這一特定角度,雖未明寫眼神,但讀者自能見出那裡面的清純、明凈,那是初戀少女似戀非戀時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較這三節詩我們可以看到,前兩節主要寫外在景物與人事,這第三節真正寫入心靈深處,寫出了微妙的感覺,使全詩收束在感情的實處。不這么寫,難以入情、入神,詩就「飄浮」起來了。

總之,《秋天》這首詩通過描繪不同場景、畫面,創造了一種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氛圍。這一氛圍具有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特點。它寫的是繁忙夏天之後的農閑景象,所以具有清靜的氛圍;它寫的是世處桃源般的生活,不見農家些許的艱難苦恨,所以具有清遠的氛圍;它寫的是少男少女朦朧而純真的愛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圍;它像何其芳其他詩作一樣專用輕柔之詞寫清麗意象,避開喧囂的景境,避開拙重之詞,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圍。詩中各幅畫面,以及畫面里的各個意象,無一不和諧地統一;因而這種氛圍所賴以形成的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點也無一不達於極致。技蓋至此,非高手不能為。可是何其芳寫這首詩時才是20歲左右的大學生!

現代詩

❷ 秋天 教案

一、教學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讀進而背誦全詩;
2.品味詩意意境,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願望和熱情;
3.了解詩詞有關知識,有感情地品味、朗讀。
二、教學重點:
1. 品味詩歌語言美,體會詩歌意境。
三、教學難點:
品味詩意,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願望和熱情。
一、導語
何其芳:(1912~1977)現代詩人、散文家、文學研究家。原名何永芳。四川萬縣人。
何其芳早期詩作藝術精緻,色彩絢麗,以清新柔婉見長。參加革命後詩歌變為平易朴實,樂觀豪放。
他又以寫抒情散文著稱,《畫夢錄》中的篇章常用象徵手法,構思精巧,文字穠麗,富於藝術的獨創性。以後在《還鄉雜記》中的篇什則趨於樸素自然,感情獷放,格調明朗。
結集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詩集《預言》、《夜歌》(後改名《夜歌和白天的歌》),作品集《刻意集》,散文集《畫夢錄》《還鄉雜記》、《星火集》及其續編等。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注字音
肥碩(shuò) 棲息(qī) 歸泊(bó) 清冽(liè) 鯿魚(biān)
廖闊(liáo) 枯涸(hé) 夢寐(mèi) 船槳(jiǎng) 丁丁(zhēng )
2、朗讀
a.詩歌是很講究音律和節奏的。師朗讀全詩,同學們注意感受朗讀的節奏。
b.(屏幕展示節奏劃分)這是老師給這首劃分的詩節奏,你們看看合理嗎?
c.按這樣的節奏劃分來讀讀詩歌。同學們邊讀邊想像詩歌中所描繪的秋天圖景。
3.整體感知
現在,讓我們走進秋天。詩人把三幅生動鮮明的畫面,組合成一組絢麗多彩的鄉村圖景。
a.從詩中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徵;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乾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作者抓住了最能體現鄉村秋天景色的事物來刻畫秋天,營造出一個清朗遼遠又生動可感的秋天的意境。
b、所有這些畫面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呢?
對秋天的喜愛。 贊美秋天。
c.全詩分為三個小節,一個小節就是一幅畫。畫面描繪了怎樣的圖景?畫面中的人物是誰?在干什麼?心情怎樣?試一試,給每一幅畫擬一個合適的標題。
▲農家豐收圖(哪些詞寫出了「豐收」? 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麼樣的好處?)
▲霜晨歸漁圖(哪些詞語交代了打漁的時間?漁民打漁時怎樣的心境? )
▲少女思戀圖( 「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裡」?)
牧羊女聽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聲」,忽然聽不到了。秋景在牧羊女眼中如夢幻一般的美,但牧羊女卻在盼望著聽到放牛郎熱情的笛聲,此刻,她的心裡一定懷著喜悅和渴盼。這一小節由外在的景轉而寫人的心靈,寫出了微妙的感覺,使全詩收束在感情的實處。具有清甜的氛圍。
邊理解邊朗讀,分小節讀。讀好詩首先要投入,把自己當作詩人,融入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中。朗讀這首詩要用舒緩輕柔的語調。
四、想像意境,描繪秋天
詩歌的語言是跳躍的,它不同於寫景散文,它不是完整連貫地描寫某一景物或畫面。因此我們閱讀詩歌,有一個還原的任務。要把跳躍的景物連貫起來思考,組合成一個完整的畫面。要發揮想像,體味詩歌所勾畫的意境,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下面,讓我們借著想像的東風,鼓起表達的雲帆,在詩歌的美麗意境中自由地徜徉吧!
選取三幅圖景中你最喜歡的畫面,結合自己的感受,想像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出來,並說說為什麼喜歡這幅圖。(要求:寫完後,就近同學相互交流,選出最好的作品,全班同學一起賞析點評。時間5分鍾。)
示例: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
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
來到一家農舍前,遠遠望去,稻田裡一夜間沒有了隨風翻騰的金黃稻浪,只有一簇簇直立的稻草束。擱在屋前的鐮刀似乎更加鋥亮;院壩里堆滿了金色的稻穀,彷彿一座金色的小山。
屋後的竹籬上,滿是肥碩的瓜果,主人背簍的繩深深扣進肩上的肉里,可他粘滿汗水的臉上卻泛起幸福的笑影。
師: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先請寫完的同學念一下自己的文字,其他同學抓緊時間完成。(生交流)
五、賞讀詩歌,品味秋天
a.找出優美語句,欣賞。
▼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鏗鏘有韻地敲響在我們心裡,秋天的旋律也立刻占據了讀者的心底。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鐮刀飽食的是稻香氣息,這個通感的手法讓人一下子聯想到金黃的稻田,農家的豐收。在此時此地,秋天是歡悅的,她邁著露珠般清新的腳步而來,與平常的農家共享著豐收的喜悅。
▼秋天棲息在農家裡——「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鬆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並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裡——「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總結: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中的秋天。全詩分為整齊的三節,詩人在每一節里都反復吟詠著秋天這一主題,頗似古詩詞中一唱三嘆的手法,形成了音樂般回環往復的旋律,在詩句中自然地流轉。秋天從棲息在農家裡,游戲在漁船上,再到牧羊女的眼眸里,彷彿演奏著一曲關於秋天的深情的變奏曲。在整首詩中用露珠、幽谷、蘆蓬、船槳、蟋蟀、笛聲等意象渲染一種寧靜悠遠中滿含歡欣的情緒,具有很大的回味的餘地。
b.質疑、討論、交流,
▼為什麼說只「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似的影子」,到底收起的是青鯿魚還是烏桕葉?
比喻青鯿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閑的心情。
六、課堂小結
秋天是一首詩,秋天是一幅畫,秋天是一首歌,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夢。
秋天很美,美在一份清澈,一份來自於人間而又遠離塵世的清凈、清遠、清甜……
流連於字里行間,徜徉於音樂圖片,秋的氛圍、秋的風韻在我們心頭久久久久揮之不去,我們不禁會贊嘆,秋天原來如此美麗,世界竟然這樣神奇!

❸ 《秋天》何其芳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
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
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
秋天棲息在農家裡。
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
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
蘆蓬上滿載著白霜,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
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寥闊了。
溪水因枯涸見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聲何處去了,
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裡。

❹ 何其芳 秋天 教案

《秋天》教案

教學目的:
⒈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⒉讓學生認識秋天的特點,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⒊學習「牛、山」兩個生字,能正確、工整的書寫。
教學准備:
⒈製作課件。
⒉學生准備頭飾。
⒊學生在課前了解秋天有哪些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
⒈聽音樂。(放節奏鮮明、歡快的音樂)
⒉導語:秋天到了,幾個小夥伴一起來到了野外,他們正欣賞著秋天美麗的景色。請小朋友們戴起頭飾,集體把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誦一遍,讓老師也來欣賞這美麗的秋天吧。
(生集體朗讀。)
⒊課文一共分為幾個自然段?文中有哪幾個小動物呢?
(生齊答。)
⒋過渡:小鳥在天空中飛翔,小牛整天在田裡勞動,小鹿喜愛在山坡樹林間玩耍,他們眼中的秋天是什麼樣的呢?小朋友要先來看哪一個小動物說的話呢?
二、朗讀課文,分析課文。
⒈學習小鳥的話。(電腦出示小鳥的話。)
⑴指名朗讀這句話。
⑵師師范朗讀。請小朋友找一找,老師讀時哪些詞語是重讀的。
⑶指名找重讀。(電腦出示。)
⑷理解什麼是「碧藍」。
碧藍:
秋天,天空總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美,這就是秋天的一個特點。
(師板書:天--藍)
正因為秋天有這樣的特點,所以我們在讀這一段的時候,要重讀「藍色的」和「碧藍碧藍」。 (電腦出示重讀部分)
⑸生練習如何有感情的讀這一句。師指導。
⑹檢查練習效果。
⒉學習小牛的話。(電腦出示)
⑴指名讀。要求學生找出要重讀的部分。
⑵理解「金黃」。
金黃:
師:秋天的田野是金黃的,為什麼呢?因為田裡的莊稼都成熟了,稻子、麥子都變成了金黃色,農民伯伯們都忙碌起來了。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師板書:田--金)
我們在讀的時候,要重讀「金色的」和「金黃金黃」。(電腦出示重讀部分)
⑶生各自練習。
⑷男女生分組比賽讀。
⒊學習小鹿的話。(電腦出示)
⑴生各自練習,自己找出重讀的部分。
⑵指名朗讀,師分析指導。(電腦出示重讀部分)
⑶理解「火紅」。
火紅:
師:秋天還有一個特點,那就秋天楓葉會變紅,特別是滿山的楓樹葉子都變紅了,遠遠望去,整座山好像都燃燒起來了,火紅火紅的,美極了。
⑷集體朗讀。
⒋學習第四段。
⑴師指板書講解:秋天的天空很美,它碧藍碧藍的;秋天的田野很美,它金黃金黃的;秋天的山林很美,它火紅火紅的。小朋友們喜歡秋天嗎?我們來誇誇秋天吧。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就是誇贊我們的秋天的,我們來看一看。
(電腦出示第四自然段。)
⑵指名朗讀。師分析指導。
⑶出示重讀的部分,再指名朗讀。
⑷齊讀。
⒌課文的四個自然段我們都學完了,現在請小朋友們把這四段連起來讀一讀。
⒍過渡:光會讀還不行,我們還要會背才行。
三、背誦課文。
⒈師幫學生理清順序。
⒉看電視。
⒊生練習。
⒋指名背誦。
⒌集體背誦。
四、說秋天。
師:秋天除了我們在課文學習過的,還有哪些特點?

❺ 何其芳 秋天課文

14.秋天
學習目標: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重點難點:
①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課前准備:
①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寫出生字並正確注音。
②有條件的話師生可以共同合作製作秋景圖的圖片或課件。

教學設計
導人新課
著名詩人秋瑾曾在詩中詠嘆「秋風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辯》中言「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是憂傷的、哀婉的,讓人頓生惆悵……(這是中國古代詩人的一種典型的悲秋氣節)。但是秋天也是有絢麗的色彩、豐收的喜悅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秋天,感受一個別樣的秋天。(板書課題)

師配樂范讀課文
[要求]
a.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b.學生正確劃分詩歌的停頓。

③生自由朗讀課文。(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顯示)
問題組:
a.為什麼說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b.詩中刻畫了幾幅圖畫?(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c.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麼?

朗讀之後,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明確]
a.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徵;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乾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
b.三幅圖: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c.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

研讀賞析:
①展示學生繪制的圖畫或課件。(學生對照圖片展開想像,描繪自己喜歡的畫面。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a.想像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並說說為什麼喜歡這幅圖。
b.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景的?
c.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說說你為什麼喜歡,寫得好在哪兒?

②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a.先請幾名同學朗讀最喜歡的一節詩。說說為什麼喜歡。然後據圖畫,展開想像,描繪 畫面。學生描繪畫面(參考內容):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盪山谷;田野里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濕透衣衫;果林中還有採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背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

◆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面還彌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受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魚網,網上的青鯿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嗚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夏日裡的笛聲悠遠、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b.由遠及近的順序。
c.優美語句賞析:
◆先找出優美的語句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詩,體會、分析感情、語言的精妙之處。

◆主要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美句賞析參照)

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裡——「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鬆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並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裡——「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為什麼「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這個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鯿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閑的心情。

③齊讀、自背、齊背、比賽背誦。

課堂小結:本詩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寫出夏忙後農閑的景象:農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閑、愜意,少了些艱難苦恨,多的是清靜、清甜。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讀《秋景》,比較與《秋天》在內容、感情、語言等方面的相同之處。
《秋天》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寫出夏忙後農閑的景象:農人世外桃源般生活悠閑、愜意,少了些艱難苦恨,多的是清靜、清甜。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中的秋天。從編者安排意圖看,《秋天》一文主要是教給學生如何更好地觀察大自然、描繪反映生活中的美,促使學生對美的追求。
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從中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啟示。(2)初步學會觀察人物的基本方法。(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1、教學重點與難點
(1)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2、教法和學法
(1)教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且是主動的。人腦並不是被動地學習和記錄輸入信息,而且是主動的建構對信息的解釋。該理論強調學習的主動的。該理論強調學習的主動性、情境性和社會性。因此,本課擬採用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導學點撥為主的教法,藉助多媒體手段,多方位、多視角地讓學和生去感受,結合討論與辯析,活躍學生思維,讓他們大膽地吐露真情,積極主動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段,感受詩歌美好的意境。
(2)學法。素質教育提出課堂教學要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設計總的學法為自學討論法。以朗讀作為突破口。這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養成默讀的習慣,並有一定的速度;初步掌握精讀和略讀方法。具體操作步驟為:一讀:在學生自學時,讓他們自由地讀;在教師導學點撥時,結合重點句的理解有感情地讀。二想:邊讀邊想,如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寫景的?三議:通過給畫面加小標題的方法(如:……圖)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准確把握詩歌的意境。四辯: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說說你為什麼喜歡,寫得好在哪兒?
這樣,在讀讀、想想、說說的過程中,掌握「讀前想後,讀後想前,邊讀邊想「的方法,既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還有利於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教學程序
(1)聽「秋天」
著名詩人秋瑾在詩中說「秋風秋雨愁煞人」。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是憂傷的、哀婉的,讓人頓生惆悵……但是秋天也有絢麗的色彩、豐收的喜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秋天,感受一個別樣的秋天。(板書課題)
[一堂課只要有了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就會為這堂課獲得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本堂課運用多媒體手段,聲畫結合營造出美的意境,達到激發學生興趣,陶冶學生審美感受之目的。]
(2)說「秋天」
讓學生說說自己對秋天的了解。從形狀、色彩、感受來談。
[學生自由發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又自然引入課文內容的學習]
(3)讀「秋天」
師生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從詩歌中品味揣摩個性化的語言,找出反映景物、人物鮮明特點的語句。
[此部分文字還可通過課件來展示,關鍵詞點擊後能變色。]
學生朗讀之後,大多數能找出幾句。 [要求學生用學過的圈點勾畫的符號,畫出文中的重要詞語和句子。]
例如:
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林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有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裡——「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松馳、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船上游戲,並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裡——「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賞析詩歌的語句。[通過朗讀,來加深對語言的感受。領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4)品秋天
讓學生自由朗讀,並思考:按詩歌小節給畫面加小標題?
展開課堂討論,然後自由發言。[讓學生自己來感受、體驗和思考,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比被老師牽著走要好得多,盡管有時學生想的、說的比較零碎、雜亂,但畢竟是他們自己的東西。]
經過討論,形成共識:(配上圖畫)
(1)農家豐收圖
(2)霜晨歸漁圖
(3)少女思戀圖
[在這一環節中,學生通過討論歸結出了小標題,培養學生審美的能力。]
(5)悟秋天
先請幾位學生朗讀課文,然後拋出問題(用課件演示):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說說你為什麼喜歡,寫得好在哪兒?[這個問題其實是教師所設的「思維陷井」。目的在於引發爭論,引導學生深究詩歌語言特色。]
待時機成熟,教師便及時歸結。[如果有學生說得有新意,應該大加贊賞,肯定其獨立思考的精神,沖破了「思維陷井」。]
(6)總結
讓學生來談談學了課文後的收獲、啟發。
①作者刻畫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②懂得只有細致觀察,才能生動刻畫事物的特點。
③觀察、反映事物、人物,既要把握共性,又要研究其個性。
④生活中的美,需要我們用心去體驗、去感受。
……
《秋天》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寫出夏忙後農閑的景象:農人世外桃源般生活悠閑、愜意,少了些艱難苦恨,多的是清靜、清甜。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中的秋天。
[課堂總結,一般由教師來作,為什麼不試著讓學生來作呢?說不定效果會更好。]
(7)遷移練習
寫自己的秋天。以「秋天」為題寫一首詩?
[由課文向生活延伸,活學活用,及時鞏固。如時間不夠,可移作課後練習。]
教學形式活潑能抓住學生的特點,教學效果自然明顯。全文分角色朗讀之後,不僅是朗讀的學生,所有的學生都投入到文學的魅力中。因為朗讀是化無聲的書面文學為有聲語言,能幫助學生深刻地體會作品的思想內容,從而打動學生的情感,還可以進行語言訓練。作品讀得越好,學生就越能理解文學形象並受它感染。在朗讀時,教師主動參與,讀其中的一個角色。讀完後全班評議朗讀者是否把握了事物的特點。隨著討論的進行,同學們的發言越來越積極,感受也就越來越深刻。從中我也深刻地體會到,語文課一定要多讓學生讀,絕不能用教師的講、大量的練、漫天的問代替學生的讀、學生的感、學生的思!

❻ 賞析何其芳的《秋天》。(急急急)

..原文好像是 更清冽了,

❼ 《秋天》何其芳

歸泊與清晨對應

詩句「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拓開了一個多層面的聯想空間,它使詩歌意蘊豐厚,回味綿長。從某種意義上說,「收起烏桕葉似的青鯿魚」表意更明了,更親切、「家常」;而「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一句,光影交錯中,有點兒迷離,有點兒神秘,有點兒陌生,似乎得費點兒思量,似乎得經過探求與細心領略,因為它超出了我們的常識或所謂邏輯。但也正因如此,詩句才產生了它獨有的魅力,給我們展開了一個神妙炫美的藝術空間。

❽ 何其芳《秋天》

「牛背上的笛聲何處去了,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秋天來了,騎牛戲水吹笛的牧童不見了,側面表明夏已過,秋天到。(寫笛聲,寫夏夜的香與熱,表明牧羊女對夏天的留戀,也反襯了秋天的寧靜。)

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從聽覺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讀時重點放在「飄」上,要讀出拖音,表明聲音的幽長。

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圖畫。「飽食」「稻香」要重讀。

秋天棲息在農家裡——「棲息」表明秋天捨不得離開農家,說明農家豐收了。「棲息」要重讀,讀出豐收的喜悅。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漿——「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安適的神態,「輕輕」要讀出這種心情。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寫出漁民捕魚時歡快的情景,要重讀。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裡——「夢寐」寫出了少女的情懷,她的眼裡都是秋天,心裡一定微顫著喜悅與夢想,要重讀,且「眼裡」要輕讀,表明詩歌將結束。

❾ 何其芳的秋天

「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鬆弛、嫻靜的氛圍。
「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並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秋天》選自何其芳早年創作的詩集《預言》(1931-1933)。它不像那個時期的詩人們那樣愛用象徵手法,寫得神秘莫測,或愛尋味哲理,顯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拘守個人狹小天地,纏綿悱惻於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難得地將視野投向鄉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動場景,以觀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現一派明朗純凈的詩意詩風。詩作採用直陳其事的寫法,表面看來似乎簡單、直白,缺少象徵的奧義,實則意味情味既深且長。詩中透出那麼一種氛圍,那麼一種神韻,這是最能勾住讀者心魄的東西。

所謂氛圍,在文學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體性的境象、風神、氣韻。它與嚴羽的「氣象混沌,難以句摘」的氣象有所類似,又有所不同,氣象所指更為廓大,包括內容、形式各個方面;氛圍似乎主要關乎內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氛圍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圖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難狀。」亦如唐人所言:「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但讀之有感,瞭然於心,也應能言追心意,形之於文。

在《秋天》里詩人用最精粹的語言描寫農家生活,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三節詩又組成三幅復合畫面。畫面的組合造成了既流動又整合的特殊氛圍。

第一幅畫面是「農家豐收圖」。這里不是寫某個農夫,而是寫普遍的農家活動。寫了兩個場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籬間背瓜果。山谷伐木置於篇首,丁丁聲悠遠地飄來,訴諸聽覺;震落了清涼的露珠,訴諸視覺和觸覺,真是一片世外風光,啟迪人追思那邈遠的印象,《詩經》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之句嗎?「飄」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詩中常出現,不過那都是寫虛的,用的是比喻義、引申義,用在這里才是寫實的,別有一番情韻。背瓜果所伴隨的心情和表情在詩中未點明,但讀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棲息」本用來描寫有生命的物類,現用在這節詩的末尾,來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秋天)西視象化了,創造出鬆弛、閑靜的氛圍。

第二幅畫面是「霜晨歸漁圖」。其中「霧」「霜」這些表現環境氛圍的詞(還有上一節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詩中常出現的,傳達出清涼、冷寂、朦朧的氣氛。畫面還包括一系列活動:撒網,收漁,搖槳。這些平常活動畫面在這里都蘊含著淡而遠、清而靜的神韻。「輕輕」一詞常在何詩中出現,在此彷彿「信手拈來」,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也許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這么寧靜、悠遠。

第三幅畫面是「少女思戀圖」。這節詩從野草、蟋蟀和溪水寫起,相當於古人所謂「感興」的寫法,即先言他事,由興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這本不是人的活動,其後必有續言,那就是少女心懷戀情。大自然繁囂的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卻變化清靜了,人在寂靜時大都反觀自身,傾聽心靈之聲。牧羊女聽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聲」,忽然聽不到了,心靈的某一角落開始萌動起來,真是「如樹根在熱的夏夜裡震動泥土」(何其芳詩《夏夜》)。寫戀愛尤其是初戀,是早年何詩所擅長的,這次他寫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這一節才五行,就寫出了由外景向內情的過渡,寫出了初戀從無到有的過渡。詩人選取了「牧羊女的眼裡」這一特定角度,雖未明寫眼神,但讀者自能見出那裡面的清純、明凈,那是初戀少女似戀非戀時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較這三節詩我們可以看到,前兩節主要寫外在景物與人事,這第三節真正寫入心靈深處,寫出了微妙的感覺,使全詩收束在感情的實處。不這么寫,難以入情、入神,詩就「飄浮」起來了。

總之,《秋天》這首詩通過描繪不同場景、畫面,創造了一種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氛圍。這一氛圍具有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特點。它寫的是繁忙夏天之後的農閑景象,所以具有清靜的氛圍;它寫的是世處桃源般的生活,不見農家些許的艱難苦恨,所以具有清遠的氛圍;它寫的是少男少女朦朧而純真的愛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圍;它像何其芳其他詩作一樣專用輕柔之詞寫清麗意象,避開喧囂的景境,避開拙重之詞,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圍。詩中各幅畫面,以及畫面里的各個意象,無一不和諧地統一;因而這種氛圍所賴以形成的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點也無一不達於極致。技蓋至此,非高手不能為。可是何其芳寫這首詩時才是20歲左右的大學生!
「飽食」指的是豐收,(飽食過稻香的鐮刀)
「棲息」本用來描寫有生命的物類,來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秋天)視象化了,創造出鬆弛、閑靜的氛圍。
「游戲」也是把秋天擬人化了,也是寫出了悠閑自得的氛圍。

閱讀全文

與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