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上海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方法

上海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方法

發布時間:2021-03-16 14:22:45

1.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步驟

古代詩歌鑒賞解題思路

一、基本要求
1.記住考查內容要點: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思想內容
2.審查題干,鎖定關鍵詞。
3.按圖索驥,尋找答題語。
二、具體方法
1.問答型:認真審題做到「問什麼,寫什麼;要什麼,給什麼」
2.綜述型:在明了要求的基礎上,一般可採用「總-分-總」式
(1)概括特色(一個判斷以標明觀點)
(2)扣住要求,結合詩句進行分析闡述,以證明觀點。
(3)揭示這樣寫的好處。
即詩歌寫了什麼、如何寫的、這樣寫的好處。
3對比型:
(1)通過研讀兩首詩,比照之間的異同點
(2)根據題目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詞、句加以分析闡述
注意:
1.對作品理解、品價、聯想,力求准確、合理、有根據,不能無中生有、任意發揮及隨意拔高;術語表述要正確,不能生搬硬套、張冠李戴。
2.不能用讀後感代替文學鑒賞。
3.要重點突出,圍繞題旨展開論述
附:詩歌鑒賞公式
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誇張、對偶、排比、反復等。
表現手法有:象徵、襯托、對比、想像、聯想、照應、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體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三、鑒賞練習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咸陽城西樓晚眺
(唐)許諢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①填空:詩的起句中用一「____」字,奠定全詩基調。詩人用低沉的筆觸,描繪咸陽城傍晚時的景緻,抒發蒼涼傷感的情懷。(1分)
②簡答:頷聯寫雲生日落,一陣涼風吹來,雨勢迫在眉睫,現多用「山雨欲來風滿樓」這一名句比喻什麼?(1分)
③簡答:頸聯兩句寫了作為何朝何代國都的咸陽的何種景象?(2分)
④簡答:尾聯「行人」即過客,也包括作者在內,結句抒發了怎樣的感慨?(2分)
[解題指導]此題主要考查對詩歌形象及情感主旨的把握。①全詩的感情基調是「愁」。②「山雨欲來風滿樓」現在多比喻重大事變即將發生前的緊張氣氛。③描寫作為秦漢兩代故都的咸陽,如今綠蕪遍地,黃葉滿林,蟲鳥凄鳴的蕭條景象。④我聞咸陽古城久矣,今日東來,所見唯「西風吹渭水」令人產生歷史變遷無恨的感慨。
2、閱讀下面這首七言絕句,完成1-2題。
夏意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注]蘇舜欽;北宋詩人,主張改革,被削藉為民,於蘇州修建滄浪亭,隱居不仕,《夏意》作於此時。
(1)有人說這首詩題為「夏意」,全詩「無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點明時令,第二句中的____和第三中的____不僅扣住詩題,更寫出了詩人生活環境的____的氣氛。優美的意境,讀之彷彿微風拂面。(2分)
(2)你認為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境呢?根據你的理解結合原詩,寫一段鑒賞性的文字,100字左右。(4分)
[解題指導]此題主要也是考查對詩歌形象及思想情感的認識
(1)第二句與第三句中「扣」住詩題「夏意」的應當是「石榴開遍」和「樹陰滿地」(一定要寫進「開遍」和「滿地」,因為這兩個詞才更「寫出了詩人生活環境的氣氛」,單寫進「石榴」、「樹陰」不能給全分。什麼氣氛?「石榴開遍」,明麗、清新;「樹陰滿地」,幽靜;故填「清幽」最為妥貼。
(2)要把握准詩人的心境,必須體察作者筆下物境的特點,前文已作了分析,還要結合「注」了解詩作的背景:「削籍為民」、「隱居不仕」。據此,作者的心境既可以答排遣痛苦,寵辱偕志,忘懷得失,也可以答反襯出內心的痛苦,但必須結合對原詩的手法和意境的分析作答。
答案示例:這首詩取題「夏意」,展現的是清幽之境,表現的是內心壓抑著痛苦的閑適寧靜。(2分)「別院」、「深深」、「清」,詩一開始即構成清幽涼爽的氣氛,繼之以「石榴開遍」「樹陰滿地」「流鶯」時一聲「渲梁」,無不給人清涼寧謐之感。削籍隱居的詩人內心當是痛苦的,但詩人沒有牢騷,對得失榮辱顯得很淡泊,但沒有牢騷又不等於沒有痛苦,清幽之境恰恰反襯著詩人內心壓抑著的刺痛,「夏意」「之意」,是值得讀者細細揣度的。

詩歌鑒賞主觀題的答題對策
從針對2002年高考的有關信息得知,詩歌鑒賞題由客觀題變為主觀題,即由原來的判斷選擇變為語言表達。形式變化,難度增加,相應答題的對策也有變化。考慮到詩歌鑒賞的特殊性,考慮到考綱的具體要求,由學生回答部分大概可由以下幾個部分(考試時會從中擇取幾點)來組成:
一是對詩歌中詞語的理解、對詩句內涵的挖掘。
二是對詩歌中形象的把握,特別是對詩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鑒賞。
三是對詩歌風格的判斷,對詩歌體裁樣式的識別。
四是對詩歌藝術技巧的研判。
五是對詩歌主旨的理解。
從上面的五點入手,簡略敘述一下答題的注意點:
一、詩歌的語言是高度濃縮化的語言,對詩歌詞語的理解,相當於文言文的翻譯但又不完全等同於文言文的翻譯。特別注意的是,對多音多義詞的翻譯疏通一定要在吃透整個詩境的前提下完成,切不可望文生義。對一些詞的附加語義(感情色彩、語境語意)要結合詩境考慮。對詩歌句子的理解更要從全詩入手,看是寫景還是抒情,是實寫還是虛寫,是涵詠深刻哲理性強,還是直白通俗形象性強,進而對之作出正確的解釋。
二、對詩歌形象的把握,盡可能要聯系作者的身世、寫作的背景、詩歌的文本內容及試題提供的相關信息材料。看詩歌是寫自然界的景還是抒人文化的情;看是藉助自然景象並賦予其人格化的形象,還是直接出現抒情主人公的身影;看詩歌是表「小我」志趣,還是發「大我」情懷。
三、對詩歌風格與體裁的研判是比較簡單,並容易作答的。只要掌握了有關詩歌常識就能夠作出正確的回答。要指導學生認真復習第五冊詩歌單元的知識短文「古代詩歌的優秀傳統」和第六冊詩歌單元的知識短文「古代詩歌的藝術欣賞」。
四、對藝術技巧的研判是有一定難度的,它建立在對各種藝術手法掌握的基礎上,這要在老師講解的基礎上,認真揣摩體會。考試時有可能考表達方式,有可能考修辭手法,有可能考表現手法。詩歌的主要表現手法有:比喻、通感、對偶、仿擬、隱喻、借代、象徵、烘托、映襯、摹狀;有正面有側面;有實寫,有虛寫;有的是觸景生情,有的是寓情於景;等等,都要作好充分的知識准備。
五、對主題的理解看起來難,實際上是比較容易作答的。當我們對一首詩歌作了上述的分析後,它歌頌什麼,贊美什麼,傾訴什麼,發現什麼,追求什麼,解釋什麼,批評什麼,描繪什麼,憂慮什麼,思考什麼,表達什麼,只要結合詩歌的全體內容就能夠作出相對正確的詮釋。
六、多看多思那些詩歌鑒賞選擇類的題的分析和判斷,通過對那些選擇肢的理解,來體味答題的思路,開闊答題的思維,提高答題的正確率。

2.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1. 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其中,抒情可分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2. 表現手法:聯想、想像、類比、象徵、渲染、烘托、懸念、對比、反襯、托物言志、賦比興、虛實結合、動靜相襯等。
3. 修辭手法:比喻、排比、對比、反復、擬人、誇張、反問、設問、對偶、用典、互文等。在實際的運用中,多種修辭又往往是一起連用的。

3. 高中語文古詩鑒賞詳細答題技巧

1、答題總則:仔細審題,根據題目要求,問什麼,答什麼。
基本規律:1、如果問「寫了什麼」,則必答內容(可翻譯後概括)。
2、如果問「怎樣寫」,則必答手法和內容(即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順便還可以答這樣寫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問「作用(效果或好處)怎樣」,則必答手法、內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麼作用、效果或好處,接著答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這樣才完整,不至於無謂失分)。
4、如果問「為什麼這樣寫」,則必答內容(即原因,可從詩句中概括,往往是對表現詩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論世」),還要從結構上回答(即在結構上的作用)。
5、如果題目要你「簡析」,則可按2的方式回答。
二、熟悉並分清古典詩歌的類別(從內容角度劃分)。熟悉以後,可以快速推斷出詩歌的內容,以及常用什麼手法。譬如:
1、寫景抒情類。如山水田園詩,這類詩,內容當然是寫所見所聞的自然景物,手法常從修辭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懷類。如送別、登高等,這類詩,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傷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樣。
3、詠物言志類。如詠物詩,則托物抒情、托物言志(總說),懷才不遇、堅貞不屈、孤芳自賞、潔身自好、積極進取、孤傲高潔、不流於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內容),象徵、比喻、擬人、對比、襯托、雙關、比興等等(表現手法)。
4、懷古詠史類。這類詩,則懷古傷今、懷古傷己、借古諷今(總說),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憂國憂民、壯志未酬(思想內容)、用典、聯想、對比、襯托、揚抑、諷刺(表現手法)。
5、邊塞征戰類。這類詩,多著意於絕域風物的描寫,以抒寫軍旅之苦辛、戍卒之離思鄉情或表現將士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形成「英雄氣概兼兒女心腸」的創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術語:豪邁、慷慨激昂、建功立業、保家衛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生活凄苦、思鄉思親、報國無門、歸家無望、苟且偷安、連年征戰、窮兵黷武、悲憤、哀痛、憤懣等等(思想內容),烘托、渲染、對比、雙關、諷刺等等(表現手法)。
三、明了考查詩歌的幾個角度:語言分析、形象分析、評價寫作技巧和風格、評價思想內容。
四、讀懂詩歌的主要途徑:從題目入手、從作者及時代入手(知人論世)、從試題提供的註解入手,然後結合詩歌的類別(見上文)、常見意象的文化內涵進行推斷。
五、常見題型的回答要點。
1、語言的考查。(多是分析「詩眼」的題目)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風格)?或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
解析:這種問題是就整首詩而言,因此記住常用術語就可無往而不勝。如:用語清新、雅緻,不落俗套;平淡質朴(樸素自然),全用白描,不加修飾,返璞歸真;凝練簡潔,絢麗多彩;委婉含蓄,清靜幽深;清新明快,如行雲流水;雄偉奇特,慷慨悲壯;使用疊字疊詞疊句,生動形象,具有音樂美、修辭美等等。注意:答題時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才能少扣分。
(2)找出這首詩的「詩眼」,或找出用得最傳神的實詞(虛詞)並分析其好處。
解析:答題步驟——先找出此詞,肯定其用得好,然後結合詩句解釋其表面和深層含義(即這個詞描繪出了什麼景象或展現了什麼畫面或意境),最後答使用它產生了什麼效果以及表達了什麼感情或感受。「效果」常用評價語可參見上文的解析,譬如:運用動詞、形容詞的作用或效果是准確、生動、貼切;數量詞、副詞往往是起強調或使文氣更貫通的作用;疊詞往往是增強語言韻律感或強調作用;顏色詞可以渲染氣氛,增加畫面感、色彩感,表達心情。
(3)詩中的某個字(句)為什麼用得好。(同上,只是略去第一步)
(4)詩中的某字換成別的字好不好。(屬比較異同類題,同上,稍有區別,一定要答出「好在哪裡」或「不好」在哪裡)
(5)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解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答題步驟:一從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二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如開頭則統領全詩,結尾則總括全詩,貫穿全詩則是全詩情線物線。
2、形象(意象)或意境的考查。客觀存在著的事物、景色、人物均能成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這首詩塑造了一個什麼樣的藝術形象?請具體分析。(這是從整體上考)
解析:藝術形象主要有——豪放灑脫,憂國憂民、青衫淚濕,歸隱田園、鍾情山水的隱士,愛惜人才,兒女情長,為國戍邊的徵人,四處漂泊的遊子,品行正直、高潔的志士等。回答時,第一步,從上挑選一個(如果找不到,請自己概括),這是概述;然後結合詩句挑出描寫形象的詞語具體解說即可。以上是人物形象,如果是「物」的形象,答題時,先找出有關詩句,接著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再結合主旨分析究竟比喻或象徵了什麼形象。
(2)此詩寫了哪些意象(景物),構成了什麼意境?具體分析意境是怎樣構成的。
解析:第一問簡單,從詩句中找出即可,注意找完整,不能抄詩句。第二問,請積累意境常用詞——雄渾壯闊,高遠遼闊,雄渾壯麗,宏闊蒼涼;孤寂冷清,蕭瑟凄涼,冷寂荒涼,清冷寥落;恬靜優美,幽美寧謐,自然和諧,細膩朦朧;熱烈高亢,繁麗奇幻,絢麗熱烈等。
第三問的格式是此詩通過描寫哪些景物,渲染了什麼環境氣氛,映襯了什麼心情,此三方面缺一不可。
3、寫作或者表達技巧(特色)的考查。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問:此詩或某兩句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有時問的委婉一點,如,此詩或某兩句是怎樣表現形象或感情的?此時,一定要答手法)
(2)答此類題請牢記常用術語:修辭方法——比喻、借代、擬人、對偶、誇張、反復、設問、反問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即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景結情);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表現手法——襯托(正襯、反襯)、以樂景襯哀情、對比、用典、欲揚先抑、想像聯想、虛實結合、動靜結合、遠近結合(有層次感)、白描等。
(3)答題步驟:先說運用了什麼手法,再結合詩句具體解說,接著說表達了什麼感情,產生了什麼效果。
4、思想內容(情感或主旨)的考查。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詩歌描寫了什麼內容?揭示了什麼主旨?
解析:這是從整體問答的題目,內容可結合詩句具體回答,答案在詩中。只要記住常見的主旨或情感,一般都會有話可說。譬如: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或窮兵黷武、反映離亂的痛苦、同情人民疾苦、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反對戰爭、追求和平),建功報國(建功立業的渴望、政治失意的苦悶、懷才不遇的郁悶、壯志難酬的感傷、報國無門的悲傷、山河淪喪的痛苦、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等),思鄉懷人(羈旅行愁、思念親友、邊關思人、閨中懷人、宮中哀怨),生活雜感(對自然的熱愛、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昔勝今衰的感慨、懷古傷今或懷古傷人的情懷、青春易逝的感傷、仕途失意的苦悶),長亭送別(依依惜別的深情、離別的惆悵、情深意長的勉勵、坦誠心志的告白等)。
(2)其他設問方式:此詩的內容(或主旨),有人認為是這樣,有人認為是那樣,也有人認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述理由。
解析:先肯定一種說法,接著分析詩句具體寫了什麼,用了什麼手法,對表現主題有什麼作用,抒發了什麼情感,產生了什麼效果。這樣回答,很完整,失分的幾率小。
(3)分析詩中景物描寫對表現作者情感的作用。
解析:先答寫了什麼景物,接著答怎樣寫的,再答表達了什麼情感,最後答有什麼效果.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有沒有答題技巧

4.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模式

鑒賞:需要答出所考查位置的句子內容(大致意思),其中包含的情感(想法、感受),所運用的手法(偶爾要加上效果)

5.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題有什麼答題技巧

分析「詩眼」型
提問方式
①對詩中某字某句,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麼?
②從某兩句中分別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
③此詩某聯某句中的某個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覺得這兩個字中哪個更好,為什麼?
④某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是什麼?
解答提示:古人作詩常追求一字傳神。設計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出這些經古人錘煉出的字妙在何處。回答問題時不能就字論字,應放回句中,結合全詩的意境、題旨和詩人的感情來分析。
答題要點: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
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或語里義;
③展開聯想和想像,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出句中描摹的景象;
④點出該字表達了什麼感情或烘託了怎樣的意境。

6. 高中詩歌鑒賞的答題技巧或答題方式

一、詩歌鑒賞表達程式
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三、重點概念闡釋
1、烘托
烘托本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於藝術創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可以是烘託人,如《秦羅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應來烘托秦羅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月出驚山鳥」等以鬧襯靜。更多的是以物烘託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託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凄涼、孤獨、悲傷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鮮明地烘託了汪倫對詩人的濃厚感情。

2、虛實
這是古人論述文章時常用的概念,虛與實是相對的,有者為實,無者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抽象為虛;眼前為實,想像為虛……詩歌常用這一手法,拓展詩歌的意境。如柳永的《雨霖鈴》,眼前作別為實,別後想像為虛,虛實相生,產生無窮的餘味。又如李煜的《虞美人》,前六句一實一虛,即「春花秋月何時了(實),往事知多少(虛)。小樓昨夜又東風(實),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虛)。雕欄玉砌應猶在(實),只是朱顏改(虛)」,虛實相濟,寄託了自己故國的哀思。再如姜夔的《揚州慢》,眼前衰敗不堪的景為實,假設的想像為虛。採用虛實結合的寫法,可使作品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大大增加作品的容量。

3、用典
用典,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古詩很講究用典,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成功地運用了五個典故:孫權、劉裕、劉義隆、佛狸、廉頗。這些典故都是京口這個地方的歷史掌故,詩人藉助這些歷史事實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化用前人的詩文歌賦,也是用典的一種。如王勃在《藤王閣序》中幾乎句句用典,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底蘊;姜夔在《揚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詩,形成了虛實對比,表達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涼。

4、語言特色
①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比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四句寫了四種景色,有動景,有靜景,色彩絢麗,語言清新生動。再如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和《清貧樂·村居》,使用的語言就屬於清新明麗。
②平淡。或稱質朴,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於簡陋和寒傖,它是用語上的返樸歸真,體現了作家的真功夫。如陶淵明的組詩《歸園田居》,用平淡的語言,如話家常,寫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李煜後期的詞《虞美人》,用語平淡,但感人至深。
③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隱的詩歌《無題》,李賀的詩《李憑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音樂一段等。
④明快。其特點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如李清照早期的詞《點降唇·蹴罷鞦韆》,白居易的詩《草》等。
⑤含蓄。有時也稱蘊藉,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折地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如杜牧的詠史詩,李清照後期的詞等。
⑥簡潔。其特點是干凈利落,言簡意賅。如賈島的詩,蘇軾的詞等。

二、詩歌的表達技巧
1、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復等。
2、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寫:可分為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等。
3、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襯托、對比、想像、聯想、照應、托物言志等。
4、篇章結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5、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7.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方法及相關題型

高考《考試說明》對詩歌鑒賞的具體規定是這樣的:①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②評價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2007年全國高考18套試卷中的詩詞鑒賞試題,選用了24首詩詞,設計了37道題目,對考點均有涉及,就題目而言,雖然有的側重某一方面,有的是綜合考查,但大體可歸納出五種問答模式:
第一種模式:煉字煉詞型
命題形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或者是請簡要分析)
提問變式: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
解題指津:古代詩歌的語言是最凝練的,往往一詞一句就能生動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徵,深刻地反映思想內容。這種題型是要求賞析時應聯系全詩的主旨,從遣詞、造句、修辭等不同方面仔細揣摩、推敲,來理解作者煉字技巧的精妙。
答題步驟:第一步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第二步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起到了什麼樣的好處。第三步也可放在第二步前。答題示例:
例1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2007年全國卷Ⅱ)
新晴野望
王 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①。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注】 ①氛垢:塵埃。
第三聯上下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簡要分析。
答:分別是「明」和「出」 (第一步:指出是哪一個字),充分顯示出雨後的「新晴」(第二步,指出使用該字的好處),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漲,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雨水沖洗後的群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層次(第三步: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例2 (2007年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黃氏延綠軒
[明]高 啟
蔥蔥溪樹暗,靡靡江蕪①濕。
雨過曉開簾,一時放春入。
【注】①蕪,叢生的草。
「蔥蔥」、「靡靡」兩個疊音詞有什麼作用?
答:題目已將字詞點出,所以第一步可省略,寫出春雨後水邊草木之貌(第二步指出使用該詞後的景象);富有韻律感,增強表達效果(第三步指出使用該詞的好處)。
第二種模式:分析語言特色型
命題形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談談這首詩的語言藝術。
解題指津: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一般可表述為:清新自然、朴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有節奏感、有音樂美、有藝術感染力等。
答題步驟:第一步用一兩個詞准確點明語言特色。第二步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第三步指出這些詩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類提問,著重的是詩歌語言的層面,考生應該從語言的風格或特點來解答。
例1 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春怨
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朴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
第三種模式:分析表達技巧型
命題形式:這首詩運用了何種表現手法?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詩人是怎樣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的? 解題指津:分析表達技巧,就是分析詩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從詩歌的藝術構思入手。
答題步驟:第一步:指出運用的表達技巧;第二步:這種手法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第三步:運用該手法的好處。
例1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2007年湖北卷)
華清宮
吳 融
四郊飛雪暗雲端,惟此宮中落便干。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過華清宮
李 約
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兩首詩描寫了不同時期的華清宮,請指出二者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手法,並作簡要說明。
答: 兩首詩都運用了對比(或對照、映襯)手法(第一步:指出運用的表達技巧)。第一首詩宮內宮外(或空間)對比(第二步:指出這種手法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宮外飛雪陰雲,分外寒冷;宮內綠樹掩映,溫暖如春(第三步:運用該手法的好處)。第二首今昔(或時間)對此(第二步:指出這種手法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昔日霓裳羽衣,歌舞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第三步:運用該手法的好處)。
例2 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後回答問題(廣東省江門市2007-2008學年度高三調研測試)
插秧歌
楊萬里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蒔未匝①,照管鵝兒與雛鴨。」
【注】①蒔(shì)未匝:移植或栽種沒有完畢。
詩歌的頷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答: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第一步:指出運用的表達技巧)把「斗笠」比作頭盔,把「蓑衣」比作鐵甲,形象生動,化板滯為飛動(第二步:指出這種手法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及使用該手法的好處),暗示了天氣的惡劣、插秧(農事)的繁忙緊張,表現了農家吃苦耐勞的精神。(第三步:結合思想內容再提運用該手法的好處)
第四種模式:分析形象意境類
1.形象
命題形式:這首詩塑造了什麼樣的形象?試說說這首詩中的形象特點?通過詩中的形象塑造,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解題指津:詩中形象傾注了詩人的思想,包孕著詩人的情感,因此,形象應是熔鑄詩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詩歌形象要根據詩歌描寫的具體物象和畫面識別其性質,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概括出詩歌的象徵意義和社會意義。
答題步驟:第一步:找出並描摹詩歌形象;第二步:概括形象特點;第三步:揭示作者情感。回答時應包括三個要點:(1)是什麼形象;(2)形象的具體特徵是什麼;(3)形象的意義是什麼。
例1 (2007年重慶卷)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海棠 牡丹花
[宋]蘇 軾 [唐]白居易
東風裊裊泛崇光①,香霧空濛月轉廊。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注】①崇光:美艷的光彩。
蘇軾《海棠》詩的前二句描寫了海棠花的哪些特點?
答:因題干中已明確了詩歌的形象,所以第一步可省略;前二句描寫了光彩正艷、香氣正濃的海棠花在春風中、月色下的朦朧美(第二步概括形象特點);表達了作者的對海棠花開的喜愛之情(第三步:揭示作者情感)。
2.意境
命題形式:這首詩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這首詩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首詩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解題指津:無固定模式,但一般分析詩歌意境須抓住三方面的內容:一要描摹詩歌圖景,二要概括意境特點,三要剖析作者思想。
例1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2006年山東卷)
曉上空泠峽①
王闓運②
獵獵南風拂驛亭,五更牽纜上空泠。
慣行不解愁風水,瀑布灘雷只卧聽。
【注】 ①空泠峽:在湖北宜昌市東南長江上。②王闓運(1832-1916),近代著名詩人。他早年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然而屢遭挫折,於是絕意仕進,歸而撰著授徒。
(1)本詩前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情景?
(2)狄葆賢《平等閣詩話》認為此詩「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氣溢於言表」。請結合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感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答:(1)拂曉時分,獵獵南風吹拂著江邊驛亭。詩人乘坐小船在纖夫的牽引下向空泠峽溯流而上。(抓住其中要點:描摹詩歌圖景)
(2)本詩前兩句描寫拂曉時獵獵的風聲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艱難(概括了意境----特點),為抒寫情懷作了鋪墊。第三句表面上說詩人慣於常年旅途奔波,已經不知道為風浪發愁為何事,其實這里的「不解」為「不在意」之義,表現出久歷滄桑後從容自信的心態(剖析了作者思想)。第四句中「卧聽」「瀑布灘雷」這個典型場景更將詩人對一切艱險都無所畏懼的傲岸氣度充分展現了出來(剖析了作者思想)。
第五種模式:分析思想內容類
命題形式:請分析某句詩的思想感情或內涵,評價詩作的思想感情,概括詩歌的主題思想,歸納詩句的思想內容,闡述詩歌所表達的觀點、態度、主張等。
解題指津:評價思想內容,首先必須明確詩歌的表層意思與深刻意義,把握詩歌的主旨和思想傾向。要立足於對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賞析之上,做到全面、准確、深入、客觀、恰如其分地進行分析評價。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現言不及意,似是而非的問題,努力忠於原詩,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據。
答題步驟:可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但一般應包括三點: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義。在具體操作中,我們往往用「描繪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通過……,抒發了詩人……的情感或歌頌了……的品質或批判了……的觀點等句式。
例1 (2007年湖北卷)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華清宮
吳 融
四郊飛雪暗雲端,惟此宮中落便干。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過華清宮
李 約
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答:第一首詩通過寫景狀物,鞭撻無視人民疾苦、沉湎於享樂的統治者。第二首詩通過詠史抒懷,諷刺統治者荒淫誤國,感嘆王朝興衰。(採用了通過……鞭撻了……和通過……,諷刺了……的句式)
例2 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2007年安徽卷)
醉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①,風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③。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鷹掠地飛過。 ③軒舉:意氣飛揚。
結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詞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表達了猛氣猶存、老當益壯的情懷。「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表達了期待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志向。(直接結合具體詩句,採用表達了……情懷和志向的句式)
感知詩歌形象,品味詩歌語言,領略詩歌的表達技巧,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並用自己的語言加以表達,這就是高考詩歌鑒賞所要考查的。


應對高考古詩鑒賞題有妙招

詩歌鑒賞題在高考中越來越不可忽缺。詩歌鑒賞要求考生從詩歌內容、語言、結構、寫作技巧及作品風格、鑒別其所表達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會意義,注意這十個方面,考生會成為詩詞苑囿中的好「園丁」。

一、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合。

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徵;「月亮」代表思鄉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造一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像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系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於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可見,抓住這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二、掌握古詩詞基本知識

詩歌分為古體詩(又稱「古風」)、今體詩(又稱「格律詩」)。

古體詩:包括「今體詩」出現以前的除「楚辭」以外的所有詩作,也包括「今體詩」出現以後的除「今體詩」以外的所有詩作。「歌、行、吟」分別是古體詩的一種體裁。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

今體詩:分為律詩、絕句。律詩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聯(一、二句)、頷聯(三、四句)、頸聯(五、六句)、尾聯(七、八句),頷聯、頸聯必須對仗。絕句每首四句,有五絕(五字)、七絕(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

詞:是今體詩之後產生於盛唐,流行於中唐,發展於晚唐與五代,成就於宋代的一種新詩體。詞又稱長短句(句子字數不等、長短不一)、詩余(由詩歌發展而來)。根據詞的長短,詞又分單調(也叫小令,一般認為58字以內)、中調(一般分上下闕,58-96字)、長調(96字以上,三闕以上)。詞有詞牌,詞牌嚴格律定了每首詞的格律和音韻。

曲:即散曲,分為「小令」、「套數」。是宋金時期逐漸形成的一種新詩體。曲與詞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詞規定的字數中增加襯字,從而增加語言的生動性,更自由靈活地表達思想與情感。

有關詩詞知識的測試范圍很廣。1993年、1996年、2000年、2004年的上海卷都從詩歌體裁、押韻、對仗等方面對考生進行了測試。掌握詩詞知識,不但要記,還要會用。1997年上海卷的排序題就是一例。

三、把握不同的詩作題材

就詩作題材內容的不同,古詩詞可分為寫景(抒情)詩、記事(詠懷)詩、詠史(懷古)詩、詠物(言志)詩、田園(山水)詩、邊塞(征戰)詩等等。

寫景詩:學生在高中階段大體接觸過,毋須多說。

詠懷詩:敘事抒懷,通過具體的事件的敘寫來抒寫胸臆,抒寫個人的恨別、懷遠、思鄉、離愁、感時等情懷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詠史詩:詩人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一般融進了詩人獨到的見識,以史詠懷,以史誦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淵明、劉禹錫、杜牧等都是詠史詩的作者。

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這類古詩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義的意象。如桃花象徵美人、牡丹寄寓富貴、楊花有飄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內蘊。

山水田園詩:寫田園生活和山水風景,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山,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主要有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等。

邊塞詩: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還有一系列與邊塞有關的東西形成於盛唐,最高成就為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

四、分清各種風格流派

「風格」是指詩人在選擇題材、塑造形象以及語言運用等方面形成的創作特色。如陶淵明的詩恬淡平和,王維的詩詩中有畫,李白的詩豪放飄逸,杜甫的詩沉鬱頓挫。

流派主要指詩歌的流派和詞的流派。

1.詩歌流派:現實主義、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提倡客觀地觀察現實生活,精確細膩地描寫現實,真實地表現典型環境的典型人物。源頭:《詩經》;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陸游等。

浪漫主義:善於抒發對理想的熱烈追求,用熱情奔放的語言、奇特的想像和誇張手法、神話故事來塑造形象。源頭:《楚辭》;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賀、龔自珍等。

2.詞的流派:豪放派、婉約派豪放派:氣勢磅礴,格調高昂,意境雄渾,感情激盪。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

婉約派:筆調柔和,感情細膩,委婉纏綿,韻味深遠。代表人物:劉永、姜夔、秦觀、李清照。
附錄:【廣東卷】
10、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後回答問題。(7分)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呂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後霜前著意紅。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 更憑青女①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
[注]①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這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麼自然屬性?都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
⑵兩首詩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麼不同?(5分)
【答案】
10.(1)描述了木芙蓉開花的自然屬性。運用了擬人手法。
(2)呂詩著重描寫的是逍遙閑適,任由風吹雨打的形象;范詩寫的木芙蓉孤苦、心酸,處境凄涼,但作者並沒有把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閑適之士的豪邁與大度的形象,後者是在凄苦孤獨的環境中的樂觀者形象。
【海南、寧夏卷】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題李世南畫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塢聞鍾覺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畫家,擅畫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啟,丹陽(今屬江蘇)人。曾任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③瓮:這里指水瓮。④塢:地勢周圍高而中央的地方。這里指山塢。
8、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出什麼樣的氣氛?(5分)
9、古人的題畫詩往往會闡發畫面以外的意趣,你覺得這首詩哪些描寫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這樣寫有什麼好處?(6分)
【答案】
8、(5分)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瓮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這畫面呈現出的是鄉村野外恬靜、安詳的氣氛。畫面中應有小溪、山(山塢)、樹林(落葉)、人、瓮、寺廟等六種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種景物的,給1分;三至四種景物的,給2分;五至六種景物的,給3分。答出畫面呈現出什麼樣氣氛的,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9、(6分)
①「水潺潺」聲音的描寫,②「秋風瑟瑟」聲音的描寫,③聯想到附近有個村莊的描寫,④遠處寺廟傳來「鍾」聲的描寫,都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
這樣寫的好處是:①使畫面上靜止的景物活動了起來,變得有聲有色;②拓展了畫面,使之更顯豐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聲、「秋風瑟瑟」聲、「鍾」聲並聯想到附近有村莊的,給4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能答出好處的,給2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
意思答對即可。
【湖北卷】
14、讀宋詞聯系其寫作背景回答問題(8分)
臨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方得吹噓身漸穩,只疑遠赴蟾宮。雨余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寫作背景】據宋人洪邁《夷堅志》記載:侯蒙其貌不揚,年長無成,屢屢被人譏笑。有輕薄少年畫其形貌於風箏上,侯蒙見之大笑,作《臨江仙》詞題其上。後一舉登第,官至宰相。
⑴這首詞體現了侯蒙什麼樣的人生態度?請結合詞作予以簡析。(4分)
⑵《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上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與侯蒙詞一樣,都運用了「夕陽紅」意象,但其象徵意義各不相同,請作簡要的比較。(4分)
【答案】
14.(8分)
⑴(4分)
①侯蒙幽默詼諧。如戲稱畫他形貌的人為「良匠」,機智地應對別人的嘲諷。
②侯蒙樂觀自信。別人把他的形貌畫在風箏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宮」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遠。結句含意:等到我事業有成時,「看我」怎樣在「碧霄中」自由馳騁吧!
⑵(4分)
①侯詞的「夕陽紅」象徵個人的時來運轉,大器晚成。
②《三國演義》開篇詞的「夕陽紅」象徵歷史的滄桑變化。
【湖南卷】
15.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5分)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龍標野宴
李 白 王昌齡
揚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龍標:古地名,今屬湖南黔陽。
兩首詩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詩中的含義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請簡要分析。
【答案】15.李白詩中的「愁」是懷人之愁;作者以「愁」襯托自己不以遠謫為念,寄情山水的曠達之情。
【解析】李白在漫遊和飄泊中度過一生,任俠尚義,交遊天下,是極重道義和感情的人。素稱「詩家天子」的王昌齡是李白的摯友,他性情豪爽,不畏權貴,屢遭貶謫,而不屈己志。約於天寶八年,王昌齡被貶到偏遠瘴癘之地夜郎,李白聞訊後同情關注之情難以抑制,於是寫下了這首一往情深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的首句以寫景起興。楊花落盡,萬卉消歇,暮春時節那種寥落迷茫的景象,已經足以撩起人的愁思了,而陣陣傳來的杜宇的悲啼更使人產生一種空曠孤寂的情緒。是什麼事情引起詩人的感傷呢?接下去便用敘事之筆點明,「聞道龍標過五溪」,是因為詩人聽到了好友遠謫的惡訊。在這里,詩人並沒有赤裸裸地傾吐自己的感情,也沒有將自己對友人那種純真的友情和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交融在一起,景語中蘊含著濃郁的情味。所謂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心與物融,情與景合。這首詩就達到了情景相融,妙合無垠的境界。
李白以浪漫主義的豐富想像,通過明凈的語言,把他那種真摯的友情、焦急的關切等等予以高度的概括。「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澄碧的藍天,月亮是那樣皎潔無暇,明凈幽美,不正象徵著詩人的真摯友情嗎?詩人之「愁」是懷人之愁。而用一「直」字,更寫出了詩人那種要急切前往撫慰友人的深婉情致。結句頗為奇特,不僅想像超人,而且寫得極為開闊,余意不盡,無形中使人陶醉在詩意盎然的境界里

8. 高中語文詩歌賞析的答題技巧或步驟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一、答題總則:
仔細審題,根據題目要求,問什麼,答什麼。

基本規律:
1、如果問「寫了什麼」,則必答內容(可翻譯後概括)。

2、如果問「怎樣寫」,則必答手法和內容(即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順便還可以答這樣寫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問「作用(效果或好處)怎樣」,則必答手法、內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麼作用、效果或好處,接著答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這樣才完整,不至於無謂失分)。

4、如果問「為什麼這樣寫」,則必答內容(即原因,可從詩句中概括,往往是對表現詩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論世」),還要從結構上回答(即在結構上的作用)。

5、如果題目要你「簡析」,則可按2的方式回答。

二、熟悉並分清古典詩歌的類別(從內容角度劃分)。
熟悉以後,可以快速推斷出詩歌的內容,以及常用什麼手法。譬如:

1、寫景抒情類。如山水田園詩,這類詩,內容當然是寫所見所聞的自然景物,手法常從修辭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懷類。如送別、登高等,這類詩,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傷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樣。

3、詠物言志類。如詠物詩,則托物抒情、托物言志(總說),懷才不遇、堅貞不屈、孤芳自賞、潔身自好、積極進取、孤傲高潔、不流於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內容),象徵、比喻、擬人、對比、襯托、雙關、比興等等(表現手法)。

4、懷古詠史類。這類詩,則懷古傷今、懷古傷己、借古諷今(總說),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憂國憂民、壯志未酬(思想內容)、用典、聯想、對比、襯托、揚抑、諷刺(表現手法)。5、邊塞征戰類。這類詩,多著意於絕域風物的描寫,以抒寫軍旅之苦辛、戍卒之離思鄉情或表現將士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形成「英雄氣概兼兒女心腸」的創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術語:豪邁、慷慨激昂、建功立業、保家衛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生活凄苦、思鄉思親、報國無門、歸家無望、苟且偷安、連年征戰、窮兵黷武、悲憤、哀痛、憤懣等等(思想內容),烘托、渲染、對比、雙關、諷刺等等(表現手法)。三、明了考查詩歌的幾個角度:語言分析、形象分析、評價寫作技巧和風格、評價思想內容。

四、讀懂詩歌的主要途徑:從題目入手、從作者及時代入手(知人論世)、從試題提供的註解入手,然後結合詩歌的類別(見上文)、常見意象的文化內涵進行推斷。

五、常見題型的回答要點。1、語言的考查。(多是分析「詩眼」的題目)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風格)?或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解析:這種問題是就整首詩而言,因此記住常用術語就可無往而不勝。如:用語清新、雅緻,不落俗套;平淡質朴(樸素自然),全用白描,不加修飾,返璞歸真;凝練簡潔,絢麗多彩;委婉含蓄,清靜幽深;清新明快,如行雲流水;雄偉奇特,慷慨悲壯;使用疊字疊詞疊句,生動形象,具有音樂美、修辭美等等。注意:答題時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才能少扣分。

(2)找出這首詩的「詩眼」,或找出用得最傳神的實詞(虛詞)並分析其好處。解析:答題步驟——先找出此詞,肯定其用得好,然後結合詩句解釋其表面和深層含義(即這個詞描繪出了什麼景象或展現了什麼畫面或意境),最後答使用它產生了什麼效果以及表達了什麼感情或感受。「效果」常用評價語可參見上文的解析,譬如:運用動詞、形容詞的作用或效果是准確、生動、貼切;數量詞、副詞往往是起強調或使文氣更貫通的作用;疊詞往往是增強語言韻律感或強調作用;顏色詞可以渲染氣氛,增加畫面感、色彩感,表達心情。

(3)詩中的某個字(句)為什麼用......

閱讀全文

與上海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