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組織管理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組織管理

發布時間:2021-03-16 18:06:48

1. 高中語文課堂組織學生討論的教學依據有哪些

高中語文課堂組織學生討論的教學依據有:

  1. 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可以提高內同學的思考分析能容力和邏輯表達能力。

  2. 集思廣益,讓同學通過別人的闡述得到更深或者不同的理解和認知。

  3. 通過討論,讓同學們對問題的理解和記憶更深刻更牢固更有體會。

  4. 促進同學間的關系,通過表達、聆聽甚至辯論讓同學們更自信更勇於表現自己的同時也善於傾聽他人的觀點。

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重要渠道。然而語文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中學新課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學是一重要途徑。

2. 如何有效提升高中語文課堂管理教學

新課改讓課堂充滿了激情和活力,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然而,反思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我們不難發現,在轟轟烈烈的新課改中還存在著一些貌似實施了新課標,看似新穎、熱鬧的課堂場景,實際上有效性並不高。那麼,作為站在課改一線的我們,面對新課改,全新的理論,全新的教材,應該如何提高課堂效率? 一、教師角色的轉化 在新課程背景下,要提高課堂效率,首先要轉變觀念,改變學習方式,變過去的老師講學生聽為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教師需要從過去單向的獨白式表演者的角色中解放出來,進而成為課堂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展開平等交流的對話者。傳統的教師把自己置於課堂的中心,以知識權威者的身份說話,使課堂教學成了教師的「個人秀」。在這種「獨白」式的教學中,教師忠誠於學科知識,卻背棄了學生;關注的是自己的表演,忽視的是學生的反應與參與;體現了獨斷與專制,忘卻了民主與平等。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幾乎「壟斷」了課堂里的所有話語權,從而把學生置於「失語」的境地。老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未必聽得帶勁,人的注意力有強有弱,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太少的話,難免思想開小差。 二、深入了解學生,找准教學起點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典的論述:「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進行教學。」可以說,這段話語道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這樣一個教學理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教師要順著學生的思路設計教學過程,就必須了解教學的真實起點,不斷地把最近發展區變為現有發展水平,從而使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教學活動不斷向前推進。 三、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一切知識的精神與力量源泉。學生對這門課缺乏興趣,任你講得天花亂墜,學生卻感到索然無味,因為他缺少了一種學習的內驅力。但興趣是不能強求的,要順其自然、著力培養。興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斷地強化和積累。為了提升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我主要採取了以下幾種做法: 可開展課前三分鍾演講。每周要求有一個大的演講話題,讓學生在此話題內以自己喜愛的方式演講,可以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可以講笑話,進行成語接龍,講身邊的故事、校園新聞,說繞口令,即興講故事(隨便找幾個詞語,編一個完整的故事)等。學生演講充滿個性而富有創造性,課前三分鍾演講成了學生展示自我風采很好的舞台。實踐證明,學生們也恰恰找到了這種感覺,使每一節課的課前三分鍾演講成為學生的一種期待、一種滿足。 要合理使用多媒體設備。多媒體是聲音、圖像、文字等的組合,隨著我校教學條件的改善,高一年級所有班級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多媒體教學具有優化教學過程、獲得最佳教學結果的功效。對於語文教學而言,它能沖破時空限制,促進教學形態的多樣化;它能充分提供感知對象,擴大直接經驗的范圍;它形象具體,生動活潑,有利於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多媒體教學中也要避免一節課成為課件的展示,忽視對教材具體語言文字的感知體會,忽視對誦讀、語感的培養,限制學生的想像與創造。教師可把學生在生活中少接觸、不易見到、無法體驗的內容,藉助多媒體的音像材料加以表現,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可以用來激發興趣、渲染氣氛、營造意境,使學生盡快進入文本。 四、 重視學習方式,使課堂教學省時而高效 一直以來,學生學習主要以接受學習為主,這樣學習的結果是學生的解題能力特別強,而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卻沒有得到培養。 1.不排斥接受學習。任何一門基礎性的科學,都有其特有的結構性特點,有些知識是統一規定的,而不是學生通過探究活動能輕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說,這些知識的學習還應以接受學習為主,需要教師的講解或教師指導下的學習獲得,而無探究的必要。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吸取更多的信息,達到更好的效果。此時教師應該注意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如果學生都用眼睛追著你,隨著老師的思路專注思考,點點頭,適時答出老師的問題,當老師與他眼神相碰的時候,學生的眼神里充滿自信,我們心裡會很高興,因為他們學會了;相反,如果學生眉頭緊鎖,眼神中有一種疑惑,見到老師的眼神就避開,我們得到的信息反饋則是學生不會、沒聽懂,那麼我們還要換個角度再講解。不管怎樣,學生整個思緒隨教師思路亢奮的教學起伏也是一種互動,一氣呵成也是一種互動,而且是一種比較高級的互動。 2.重視探究學習。「探究」作為新課程強調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因其具有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體驗、發現等優點,已逐漸為廣大教師所接受並在教學中運用。在重視探究學習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學習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學生處處去親自發現和獨立探索。讓學生運用探究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我們更多要考慮的是學習內容是否適合於探究學習,從而確保學習的有效性。 3.加強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有利於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有利於張揚學生的個性。我們要努力為學生創造條件,努力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空間。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應注意以下幾點: (1)把握教師定位,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在合作學習之前,教師首先要有估測:提出的問題,有沒有合作的必要?如果有,什麼時候進行?問題怎麼提?大約需要多少時間?可能會出現哪能些情況?教師該如何點撥、引導?如何把全班教學、小組教學、個人自學這三種教學形式結合起來,做到優勢互補?在學生的合作學習中,教師不應等待,不應觀望,更不應干自己的事情,而是深入到學生之中,了解學生的合作進程、討論的焦點,為下一個教學環節的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備,擔負起更大的管理和調控的職責。 (2)分工明確,讓學生成為小組學習的主人。合作學習是小組成員為了完成共同任務,有著明確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活動,發材料、做實驗、記錄、發言、總結、匯報等等都由不同的學生承擔,使每人在小組學習中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 (3)建立機制,促進合作習慣的養成。我們要有意識地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讓每一個成員感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整組的學習結果,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述說,尊重別人的意見,積極參與,學會思考。 五、調整課堂練習,進一步提高課內學習效率 課堂練習是鞏固與運用知識的學習環節,也是學生理解所學內容、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習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 1.增減練習的數量。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理解掌握新知的情況與練習時間的長短,增減練習的數量。如每位學生獨立練習有時可調整為分組練習,分組練習有時也可以調整為獨立練習,讓學生全員參與。有時還可以布置一些選擇性練習,來調控課堂練習的量,滿足不同學生發展的需要,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2.調整練習的要求。在練習時,可根據課堂教學狀況靈活調控練習的要求,如一道應用題有時可要求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並比較幾種方法,尋找自己比較滿意的解法,有時可要求學生只要列式不要解答,有時可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共同完成。這些調整措施均要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但不要硬搬原有的教學方案。 3.變換練習的形式。在設計多樣的練習的同時,應依據課堂教學過程實際情況,適時調控,交換練習形式。如有時可以將判斷題改為改錯題,並指出錯誤地方還要加以改正;有時可將應用題的列式並解答改為只列式不計算的形式,來節省時間;有時獨立練習改為競賽性練習,增加趣味性等。這樣交換練習形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控課堂教學,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

3. 怎樣實施教學的組織管理

實施教學組織管理,可以從三方面著手:抓好教研組建設、科學合理地安排課務以及完善教務處的工作。

(1)抓好教研組建設。教研組是各科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集體,同時也是學校教學行政的最基層組織。抓好教研組建設,建立良好的教師集體,形成良好的教風,對學校教學工作的成效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科學合理安排課務。學校安排課務非常有講究,既要考慮到教師原來的專業背景、學識專長,又要考慮到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此外也要適當考慮教師的年齡特點。雖然每個教師的任課相對來說是固定的,如教數學的一般不會輕易改教語文,但也應該考慮適當的輪換制度。如新教師到校任教後,最好先讓他有個大循環,從初一年級教到初三甚至高中年級,以使其對中學的整個課程有一完整的了解,然後再相對固定某一兩個年級段的課程教學。

(3)完善教務處工作。學校教導處是學校組織的管理中心,它要負責編班、製表(每周課程表、作息時間表、每周活動表)、征訂教材、安排課務等工作,還要管理學生學籍、組織期中或期末考試、評估考試質量等事項,此外還要承擔文印、資料統計等教務行政活動。在一些學校里,甚至教師的業務進修也是由教導處負責的。可見,教導處的工作是繁忙而重要的。加強教導處的管理,最主要的是要使教導處的工作形成制度化、規范化。只有通過規范化的管理,才能切實提高學校教學組織管理的效果。

4. 淺談中學語文教師怎樣組織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按照明確的目的、循序漸進地以掌握教材為主的一種教育活動。從學校活動總量統計上來看,課堂教學所佔的時間最多、涉及的知識面最廣,對學生發展的影響最大。因為課堂教學是嚴密組織起來的傳授知識、促進學生發展的最有效形式,是進行全面發展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所以,能否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一個教師教學成敗的關鍵。
那麼,如何才能組織好課堂教學呢?結合教學體驗,談下個人的淺識陋見:
第一:教師自身形象、語言和情感體現是前提條件。
1、教師應注重自身形象,營造良好氣氛。有人把課堂比作舞台,一堂課就是一場精彩的演出,作為「主要演員」的老師,其形象將會影響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位學生。其語言、神態、舉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有很多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大注重自己的形象,上課時隨便穿身衣服,有的甚至衣衫不整;有的滿臉通紅、醉眼朦朧......面對這樣的老師,學生會怎樣想呢?他們會有心思聽課嗎?所以,我們老師在走進課堂之前要整理好自己的儀容,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精神飽滿地走進課堂,學生見了自然精神為之一振,這樣,就營造了一種良好的課堂氣氛,為這堂課打下了成功的基礎。比如在講《最後一課》的時候,我特意穿了一套新衣服,一走進教室,學生的目光就被吸引過來了,我於是自然就導入了新課,引出了韓麥爾先生穿新衣的原因,從而使學生情緒高漲,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2、高度的語言藝術是取得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人說:「正確的教學語言是教師從事課堂教學最起碼的條件;高度的語言藝術是課堂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話不假,課堂教學語言藝術重要性不亞於戲劇、影視中的語言藝術。課堂教學過程中,知識信息的傳遞,師生之間的感情的交流,對學生個性的熏陶,引導學生觀察、思維、想像等智力活動,都必須藉助教學語言。教師的教學語言主要是指一種專業的口頭語言,這要求教師在運用語言的時候必須做到准確、清晰,如果語言不準確,會使學生茫然無解,無從回答;其次,要做到簡潔、生動、有啟發性,語言越簡潔,越生動,學生就易於接受,反之,重復羅嗦則會使學生心情煩躁,精神懈怠;最後,要有適當的幽默感,為活躍課堂氣氛,一些教師常常會使用名言、警句、比喻、誇張、歇後語等,使教學語言聲情並茂,「幽默感」是教學語言中的調料,一個小小的調侃,引來課堂的笑聲,學生會學得興趣盎然,一些優秀的教師,一節課中話不多,他總給學生創造「說」的機會,而他自己在適當的時候,自然地詼諧一下,使課堂活躍起來充滿歡快與生機。
3、情感是構成教學語言的內在因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情感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對教材深刻理解以後,感情發生共鳴,不可抑止地會形諸與外;一是對學生的熱愛、關注之心,自然地溢於言表。教師感情充沛的語言會感染學生,使之心情振奮,精神煥發。
第二:精心設計導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往往是學習的先導,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精彩的課堂好比優美的文章,開頭寫好了,就能吸引讀者,有經驗的老師比較注重新課的導入。精美的課堂導語,能使學生對這堂課一見鍾情,有先聲奪人之效,像一快磁鐵一樣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喚起他們求知慾望,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思維,全身心投如到課堂中來。比如我在上《安塞腰鼓》的時候,用多媒體放映黃土高原上安塞腰鼓表演的片段和圖片,一開始,學生就被這震撼的場面所吸引,自然興致百倍,整堂課,學生都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沒有一個學生偷懶打瞌睡,課堂上激情飛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當然,教學內容不同,教師的素質和個性不同,所採取的導語設計也不同,我們不管採取哪種方式,都要達到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情緒的目的。
第三:巧妙組織課堂,採用多種形式來調動學生情緒。
我們老師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在課堂上,任你老師講得東南西北,唾沫亂飛,可偏偏就有學生要麼看小說,要麼東張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實則「身在曹營心在漢」,有的精神不振,懨懨欲睡......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採取的方式各種各樣,但是效果並不明顯,反而讓師生之間產生情緒上的對立。其實仔細想想,學生上課不能聽課,跟老師的課堂組織教學有很大的關系,說明我們的課堂不精彩,不能吸引學生,學生不感興趣。所以作為課堂「組織者」的老師必須巧妙組織課堂教學,才能改變這種不同現象。那麼如何巧妙組織呢?除了上面所具備的之外,我們還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1、應用激勵原則,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我們的教學,很大程度上仍沒有跳出「應試」范圍,「灌輸」的教學模式仍在發揮其餘威。而課堂應該是師生互動、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老師的強制灌輸已經不再適應現代教育理念。試想:老師在課堂上按照自己的步驟大肆宣講,不給學生任何的思考時間和互動的空間,會是什麼樣的效果呢?有很多學生在回答老師預設的問題時,沒有達到老師預期的答案,就被老師全部否定,這樣的課會吸引學生嗎?因此,老師在課堂上要採取激勵原則,想辦法找學生的閃光點,變換角度,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能體驗到愉快,嘗試到成功,享受到尊重,那麼我們的課堂還不會被學生吸引住嗎?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從過去的「主體」轉變成現在的「主導」,成為學生個性發展的指導者。把課堂交給學生,也就是把問的權利放給學生,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尋求知識,獲得知識的習慣。語文課文,每篇都是豐富多彩的,學生只要全身心投入,自主閱讀,和作者親密接觸與交流,用心去感受去欣賞,就會領略其美妙意境。
2、讓學生放開手腳,大膽質疑;教師要掌握充分的材料,對學生的討論進行引導。
新課改下,無論是高考還是中考,其試題都趨向於靈活性和課外延伸,要求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因此,這就要求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對教師有了更新一層的要求。我們過去的課堂比較沉悶。而在新課改下,我們的課堂發生了變化:首先是教師的地位發生了變化,由以前的「主體」變成「主導」;其次是學生變成了課堂的主人,增加了主動性。所以,現在的課堂上,我們要注重學生的參與,要把課堂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大膽質疑。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我們的語文課堂特別明顯,教師往往注重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過程的流暢,而忽略鼓勵學生的質疑,總是按部就班、機械、生硬地完成教學任務。殊不知,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創造性也是很強的,只是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學生的這種潛能與創造力被埋沒,甚至被壓制。雖然「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角色定位早已提出,但在「接受性學習」模式一統天下的情況下,學生的「主體」地位仍未能得到體現。這正是我們傳統教育體制的最大弊端。如今,在教學實踐中引入研究性學習理念,學生的主體地位才真正得到突出。研究性學習的推廣,要求我們改變原有單一、被動的教學方法,選用和創新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質疑,使其個性彰顯和主體得以弘揚,學生能提出疑問,是其思維在大膽探索,在不斷創新,是師生之間經驗的共享,心靈的碰撞和對話,這樣的課堂讓學生精神煥發,積極性大大提高,那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5. 如何組織語文的有效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按照明確的目的、循序漸進地以掌握教材為主的一種教育活動。從學校活動總量統計上來看,課堂教學所佔的時間最多、涉及的知識面最廣,對學生發展的影響最大。因為課堂教學是嚴密組織起來的傳授知識、促進學生發展的最有效形式,是進行全面發展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所以,能否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一個教師教學成敗的關鍵。那麼,如何才能組織好課堂教學呢?結合教學體驗,談下個人的淺識陋見:
第一:教師自身形象、語言和情感體現是前提條件。
1、教師應注重自身形象,營造良好氣氛。有人把課堂比作舞台,一堂課就是一場精彩的演出,作為「主要演員」的老師,其形象將會影響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位學生。其語言、神態、舉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有很多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大注重自己的形象,上課時隨便穿身衣服,有的甚至衣衫不整;有的滿臉通紅、醉眼朦朧......面對這樣的老師,學生會怎樣想呢?他們會有心思聽課嗎?所以,我們老師在走進課堂之前要整理好自己的儀容,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精神飽滿地走進課堂,學生見了自然精神為之一振,這樣,就營造了一種良好的課堂氣氛,為這堂課打下了成功的基礎。比如在講《最後一課》的時候,我特意穿了一套新衣服,一走進教室,學生的目光就被吸引過來了,我於是自然就導入了新課,引出了韓麥爾先生穿新衣的原因,從而使學生情緒高漲,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2、高度的語言藝術是取得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人說:「正確的教學語言是教師從事課堂教學最起碼的條件;高度的語言藝術是課堂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話不假,課堂教學語言藝術重要性不亞於戲劇、影視中的語言藝術。課堂教學過程中,知識信息的傳遞,師生之間的感情的交流,對學生個性的熏陶,引導學生觀察、思維、想像等智力活動,都必須藉助教學語言。教師的教學語言主要是指一種專業的口頭語言,這要求教師在運用語言的時候必須做到准確、清晰,如果語言不準確,會使學生茫然無解,無從回答;其次,要做到簡潔、生動、有啟發性,語言越簡潔,越生動,學生就易於接受,反之,重復羅嗦則會使學生心情煩躁,精神懈怠;最後,要有適當的幽默感,為活躍課堂氣氛,一些教師常常會使用名言、警句、比喻、誇張、歇後語等,使教學語言聲情並茂,「幽默感」是教學語言中的調料,一個小小的調侃,引來課堂的笑聲,學生會學得興趣盎然,一些優秀的教師,一節課中話不多,他總給學生創造「說」的機會,而他自己在適當的時候,自然地詼諧一下,使課堂活躍起來充滿歡快與生機。
3、情感是構成教學語言的內在因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情感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對教材深刻理解以後,感情發生共鳴,不可抑止地會形諸與外;一是對學生的熱愛、關注之心,自然地溢於言表。教師感情充沛的語言會感染學生,使之心情振奮,精神煥發。
第二:精心設計導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往往是學習的先導,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精彩的課堂好比優美的文章,開頭寫好了,就能吸引讀者,有經驗的老師比較注重新課的導入。精美的課堂導語,能使學生對這堂課一見鍾情,有先聲奪人之效,像一快磁鐵一樣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喚起他們求知慾望,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思維,全身心投如到課堂中來。比如我在上《安塞腰鼓》的時候,用多媒體放映黃土高原上安塞腰鼓表演的片段和圖片,一開始,學生就被這震撼的場面所吸引,自然興致百倍,整堂課,學生都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沒有一個學生偷懶打瞌睡,課堂上激情飛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當然,教學內容不同,教師的素質和個性不同,所採取的導語設計也不同,我們不管採取哪種方式,都要達到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情緒的目的。第三:巧妙組織課堂,採用多種形式來調動學生情緒。我們老師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在課堂上,任你老師講得東南西北,唾沫亂飛,可偏偏就有學生要麼看小說,要麼東張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實則「身在曹營心在漢」,有的精神不振,懨懨欲睡......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採取的方式各種各樣,但是效果並不明顯,反而讓師生之間產生情緒上的對立。其實仔細想想,學生上課不能聽課,跟老師的課堂組織教學有很大的關系,說明我們的課堂不精彩,不能吸引學生,學生不感興趣。所以作為課堂「組織者」的老師必須巧妙組織課堂教學,才能改變這種不同現象。
那麼如何巧妙組織呢?除了上面所具備的之外,我們還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1、應用激勵原則,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們的教學,很大程度上仍沒有跳出「應試」范圍,「灌輸」的教學模式仍在發揮其餘威。而課堂應該是師生互動、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老師的強制灌輸已經不再適應現代教育理念。試想:老師在課堂上按照自己的步驟大肆宣講,不給學生任何的思考時間和互動的空間,會是什麼樣的效果呢?有很多學生在回答老師預設的問題時,沒有達到老師預期的答案,就被老師全部否定,這樣的課會吸引學生嗎?因此,老師在課堂上要採取激勵原則,想辦法找學生的閃光點,變換角度,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能體驗到愉快,嘗試到成功,享受到尊重,那麼我們的課堂還不會被學生吸引住嗎?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從過去的「主體」轉變成現在的「主導」,成為學生個性發展的指導者。把課堂交給學生,也就是把問的權利放給學生,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尋求知識,獲得知識的習慣。語文課文,每篇都是豐富多彩的,學生只要全身心投入,自主閱讀,和作者親密接觸與交流,用心去感受去欣賞,就會領略其美妙意境。
2、讓學生放開手腳,大膽質疑;教師要掌握充分的材料,對學生的討論進行引導。新課改下,無論是高考還是中考,其試題都趨向於靈活性和課外延伸,要求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因此,這就要求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對教師有了更新一層的要求。我們過去的課堂比較沉悶。而在新課改下,我們的課堂發生了變化:首先是教師的地位發生了變化,由以前的「主體」變成「主導」;其次是學生變成了課堂的主人,增加了主動性。所以,現在的課堂上,我們要注重學生的參與,要把課堂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大膽質疑。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我們的語文課堂特別明顯,教師往往注重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過程的流暢,而忽略鼓勵學生的質疑,總是按部就班、機械、生硬地完成教學任務。殊不知,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創造性也是很強的,只是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學生的這種潛能與創造力被埋沒,甚至被壓制。雖然「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角色定位早已提出,但在「接受性學習」模式一統天下的情況下,學生的「主體」地位仍未能得到體現。這正是我們傳統教育體制的最大弊端。如今,在教學實踐中引入研究性學習理念,學生的主體地位才真正得到突出。研究性學習的推廣,要求我們改變原有單一、被動的教學方法,選用和創新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質疑,使其個性彰顯和主體得以弘揚,學生能提出疑問,是其思維在大膽探索,在不斷創新,是師生之間經驗的共享,心靈的碰撞和對話,這樣的課堂讓學生精神煥發,積極性大大提高,那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學生對課堂進行大膽質疑,那麼我們教師該做什麼呢?我認為:首先我們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學法學習,比如:反復朗讀自己體會、找出重點詞句體會、找自己喜歡的地方感悟、同桌討論進行等方式,而教師應該採用鼓勵或表揚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比如用贊揚的語氣說:「你的想法真棒!」「老師相信你能行的。」「你幫老師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或用親切的眼神或動作,讓學生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這樣課堂學習效果就很好了;其次,面對學生的質疑,老師需要准備充分的材料,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一篇課文可供研究的要素不夠,或者為了讓學生獲得更開闊的視野,得到更多的鍛煉,教師可以增加一些與教材有關的文章,引導學生把一篇文章放到一個更大的參照系中,通過比較,分析其異同,領會相互特點,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同時,現在的學生思維比較開闊,會在課堂上提出一些意料之外的問題,如果我們教師不充分准備的話,就可能讓課堂出現無法控制的局面,所以教師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要根據所掌握的材料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
第四、展示課堂精彩的結尾
有人說,課堂結尾不重要,下課就下課了,沒什麼需要准備的。其實一堂好的課除了開頭和過程精彩之外,結尾也是一個不可小視的環節。正如人梳了個漂亮的發型,著一身筆挺西裝,再往下一瞧,光腳一雙,總給人失禮和不雅之感。好的結課有餘音繞梁之效,因此,我們必須精心設計好結課,使學生產生激情猶存、余興未消、意猶未盡之感。課堂結尾方式多樣,有情景創設型(主要針對學生在要下課時注意力分散,來調動學生注意力的一種)、懸念誘發型(設計一些能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的問題,驅使學生主動探索)、方法指導型(總結課堂學習的方法)、游戲娛樂型(課尾,學生比較疲倦,用這樣的方式收尾,能使學生重振精神)、資源欣賞型(引發課外資料,學生收集資料)等方式。我們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課堂採取不同的結尾,其目的是使學生在課外也能感受我們課堂之美。我在上《喂--出來》這篇文章時,學生對環境保護問題比較感興趣,因此,我就叫學生相互討論一下對我們學校的環境問題怎麼看,我們該做些什麼,大家興趣極高,下課了還在談論自己的看法。所以,好的結課是我們課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綜上所述,組織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而多樣的工作,課堂教學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作為老師,要努力加強自身修養、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做到「為人師表」的同時,還要積極組織課堂,採用靈活巧妙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從教案設計,課堂引入,到精妙組織課堂教學,以及如何啟發、引導學生到精彩的結語,使課堂呈現生動活潑的局面。這樣的課堂才是新課改下比較成功的課堂,這樣的教師才能擔當起時代的責任,引導學生真正實現新課改的精神。

6. 如何組織好語文課堂教學

你好
課堂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按照明確的目的、循序漸進地以掌握教材為主的一種教育活動。從學校活動總量統計上來看,課堂教學所佔的時間最多、涉及的知識面最廣,對學生發展的影響最大。因為課堂教學是嚴密組織起來的傳授知識、促進學生發展的最有效形式,是進行全面發展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所以,能否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一個教師教學成敗的關鍵。
那麼,如何才能組織好課堂教學呢?結合教學體驗,談下個人的淺識陋見:
第一:教師自身形象、語言和情感體現是前提條件。
1、教師應注重自身形象,營造良好氣氛。有人把課堂比作舞台,一堂課就是一場精彩的演出,作為「主要演員」的老師,其形象將會影響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位學生。其語言、神態、舉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有很多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大注重自己的形象,上課時隨便穿身衣服,有的甚至衣衫不整;有的滿臉通紅、醉眼朦朧......面對這樣的老師,學生會怎樣想呢?他們會有心思聽課嗎?所以,我們老師在走進課堂之前要整理好自己的儀容,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精神飽滿地走進課堂,學生見了自然精神為之一振,這樣,就營造了一種良好的課堂氣氛,為這堂課打下了成功的基礎。比如在講《最後一課》的時候,我特意穿了一套新衣服,一走進教室,學生的目光就被吸引過來了,我於是自然就導入了新課,引出了韓麥爾先生穿新衣的原因,從而使學生情緒高漲,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2、高度的語言藝術是取得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人說:「正確的教學語言是教師從事課堂教學最起碼的條件;高度的語言藝術是課堂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話不假,課堂教學語言藝術重要性不亞於戲劇、影視中的語言藝術。課堂教學過程中,知識信息的傳遞,師生之間的感情的交流,對學生個性的熏陶,引導學生觀察、思維、想像等智力活動,都必須藉助教學語言。教師的教學語言主要是指一種專業的口頭語言,這要求教師在運用語言的時候必須做到准確、清晰,如果語言不準確,會使學生茫然無解,無從回答;其次,要做到簡潔、生動、有啟發性,語言越簡潔,越生動,學生就易於接受,反之,重復羅嗦則會使學生心情煩躁,精神懈怠;最後,要有適當的幽默感,為活躍課堂氣氛,一些教師常常會使用名言、警句、比喻、誇張、歇後語等,使教學語言聲情並茂,「幽默感」是教學語言中的調料,一個小小的調侃,引來課堂的笑聲,學生會學得興趣盎然,一些優秀的教師,一節課中話不多,他總給學生創造「說」的機會,而他自己在適當的時候,自然地詼諧一下,使課堂活躍起來充滿歡快與生機。
3、情感是構成教學語言的內在因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情感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對教材深刻理解以後,感情發生共鳴,不可抑止地會形諸與外;一是對學生的熱愛、關注之心,自然地溢於言表。教師感情充沛的語言會感染學生,使之心情振奮,精神煥發。
第二:精心設計導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往往是學習的先導,有了興趣就有了學
滿意請採納

7. 實施教學組織管理可以從哪幾個方面著手

實施教學組織管理可以從三方面著手抓好教研組建設、科學合理地安排課務以及完善教務處的工作。

(1)抓好教研組建設。教研組是各科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集體同時也是學校教學行政的最基層組織。抓好教研組建設建立良好的教師集體形成良好的教風對學校教學工作的成效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研組建設可遵循以下原則進行一是要按照不同學科建立和健全教研組。一般來說同一學科教師在三人以上學校應考慮成立教研組不足三人者可將性質相近的學科教師組織起來成立多科性的教研組。二是要有相應的制度。教研組成立後就應當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如教研組的定期會議制度、備課制度、相互聽課制度、考勤制度等。三是要選好教研組長。教研組長最好上下結合來選定他應德才兼備管理能力較強在業務上也有較高的學科教學能力並在教師中享有一定威望。

(2)科學合理安排課務。學校安排課務非常有講究既要考慮到教師原來的專業背景、學識專長又要考慮到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此外也要適當考慮教師的年齡特點。雖然每個教師的任課相對來說是固定的如教數學的一般不會輕易改教語文但也應該考慮適當的輪換制度。如新教師到校任教後最好先讓他有個大循環從初一年級教到初三甚至高中年級以使其對中學的整個課程有一完整的了解然後再相對固定某一兩個年級段的課程教學。

(3)完善教務處工作。學校教導處是學校組織的管理中心它要負責編班、製表(每周課程表、作息時間表、每周活動表)、征訂教材、安排課務等工作還要管理學生學籍、組織期中或期末考試、評估考試質量等事項此外還要承擔文印、資料統計等教務行政活動。在一些學校里甚至教師的業務進修也是由教導處負責的。可見教導處的工作是繁忙而重要的。加強教導處的管理最主要的是要使教導處的工作形成制度化、規范化。只有通過規范化的管理才能切實提高學校教學組織管理的效果。

8.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極力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又是小學生健康心理的表現。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心理學家肯定地指出:不會合作就沒有成功。但這種學習法並非在每個教師的課堂教學中都能得到很好的運用。有的課堂上,孩子們對於小組的合作是一個條件反射,只要老師一叫合作學習,他們就統一把小腦袋轉過去,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你一言我一語,每個都在張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麼,沒有實質效果;有的課堂,小組組長一人唱「獨角戲」,其餘學生當聽眾,不作任何補充,個別學困生把此時作為玩耍的最好時機,久而久之,培養了部分學生的惰性。這樣的小組討論只流於形式,圖個熱鬧,對學習收效不大,甚至是無效的。
如何組織學生展開有效的合作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我認為可以嘗試運用以下四點:
一、合理組建學習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人人體驗成功、探索與發現的樂趣。在教學中,我認真考察學生的個性差異、能力特徵,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習慣、性格愛好、成績差異等因素進行詳細了解,遵循「同組異質,異組同質,優勢互補」的分組原則,把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由4個程度各異的學生組成,其中設組長一名,負責組織小組學習;副組長一名,負責小組的協調、記錄工作。組長、副組長、另外兩名組員則依次命名為1、2、3、4號,在合作學習時,一般情況下4號質疑,3號解疑,2號補充,1號總結。除此之外,小組成員之間一起朗讀、背誦、預習、復習、提問、復述課文、探討疑難問題、互相批改作業等等。而教師檢查時就不用逐一叫學生名字,可以直接請小組中的某一號發言,也更利於不同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
二、樹立團隊精神和合作的意識
學習小組建立了,樹立團隊精神和合作的意識是很有必要的。在組織交流活動時我們要通過適時的點撥和引導,使學生意識到,一個小組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群體,每個成員都是這個群體的一分子,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如何、成功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每個成員自身的努力,它必須要通過小組成員相互之間的溝通、合作、求同存異、相互促進。在小組成員取得進步的同時,讓他們切身地感受到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蘊含著集體的榮譽。
實踐中我們時常會發現,當我們一句激勵的話語關注到群體的活動時,學生的合作意識就會逐漸產生;當我們的教育評價經常關注到小組的發展時,他們的團隊精神也會逐漸得到培養。如:
「第一組的成員在討論問題時都在積極地發言,認真地傾聽,他們合作一定會很成功!」
「你們小組的成效如何能否向大家匯報一下?」(讓學生匯報結果是代表一個群體的意見,小組成員一定會引以為榮,也一定會認真聆聽,還會做好補充的准備。)
「誰願意代表自己的小組來演示演示這個過程?」
……
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就是需要我們這樣不斷的引導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我們不僅要讓他們在小組的成長中逐步感受到在集體中生活和學習的快樂,而且還要教會他們客觀地看待個體與集體的關系,更好地激發他們集體的榮譽感。
三、 恰當指導合作學習
1.根據目標,確定學習方法和步驟。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僅要明確學習目標,更重要的是知道用什麼方法去完成目標任務。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初期,大多學生由於沒有合作學習的經驗和方法,不知道學什麼,怎麼學,這時需要教師幫助學生確定小組學習的方法和步驟。只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步驟,才能保證各小組合作學習的速度、質量。如進行第一階段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學習:
(1)讀課文中的生字,想辦法記住每一個生字;
(2)畫出生詞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然後小組討論,說說他們的意思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用;
(3)組員輪讀課文(每人一節) ,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哪些方面;
(4)選出自己喜歡的一節,讀給小組成員聽,讀後其他成員評議,指出優點和不足;
進入第二階段合作學習時可以這樣引導學習:
(1)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哪些詞句最能反映這方面的特點;
(2)細細品讀這些句子,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旁邊;
(3)小組交流補充;
(4)討論怎樣讀好這一節,練讀。
當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後,各小組用什麼方法、步驟來學習,可由學生自己選擇,自主確定。
2.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調控和指導作用。
(1)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但並不意味著「放任自流」。教師應該發揮其指導作用。例如在學習《只揀兒童多處行》時,可引導學生「這篇課文主要是寫兒童,為什麼作者又用了許多筆墨寫花兒?」這種綜合性的問題,讓同學們通過彼此間的合作來解決,這比單純的個人思考效果要好得多。
(2)在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應及時走下講台巡視,參與到小組中去,積極地看,認真地聽,並及時了解學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組織管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