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六年級下冊新語文讀本關於李白的故事
李白醉中捉月
在崇山峻嶺之中,有一條崎嶇蜿蜒的山路,山路上爬行著一些衣衫襤褸的囚徒,其中有個手持竹竿、腳步蹣跚的老人,他就是李白。這是唐肅宗乾元二年,李白由於一個案件的牽連,被流放到夜郎去,途經這山勢險惡、行路艱難的蜀道。
歷經千難萬險,他們來到高聳入雲的白帝城。這時,突然傳來一道聖旨,說是皇上已大赦這批犯人。李白開始不相信這是真的,看到人們在歡呼雀躍,才醒悟過來。
第二天一早,他迎著曙光,乘上一條輕捷的小船,從長江上游漂流而下,沿途的壯麗景觀目不暇接,兩岸猿猴的啼叫聲不絕於耳,他禁不住吟出《早發白帝城》詩來:「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雖然活著回來了,但窮愁潦倒,貧病交加。然而,高傲一世的李白並不屈服命運的擺布,依然保持著灑脫、豪放的性格。當他住在安徽採石磯時,有一天夜裡,他興致勃勃地穿上當年在宮中穿的錦袍綉服,踏著月光來到江邊,登上釣魚小船,倒了兩杯酒,邀請天上的明月來對飲。明月似玉盤,沉浸江水中。李白痛飲一杯,神思飛揚,再飲一杯,熱血奔涌。他朦朧地看到水中圓月對自己含笑點頭,就俯身用手去捉,不料「撲通」一聲翻進了江中。後來宋朝時,有人針對此事作詩道:
採石月下訪謫仙,夜披錦袍坐釣船。醉中愛月江底懸,以手弄月身翻然。
太白遺風
沿長江一帶的大小酒店,干百年來,總愛用「太白酒家」、「太白遺風」作店號,用布簾寫好,挑在門前廊下,稱「酒旗」。這裡面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李白曾經寫過一首詩《哭宣城善釀紀叟》:
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夜台無李白,沽酒與何人?
這首詩深切地悼念了老朋友紀叟:紀叟在陰間,應該還是做你的老本行——釀造「老春」酒吧(唐代名酒多用春字命名)可陰間沒有李白,你賣酒給哪一個呢?
詩里的紀叟,據說以前在幽州老家時,老伴被老虎吃掉,幸虧李白正在狩獵,刺死二虎,救下了紀叟和他兒子。後來他在宣城開了家酒店,並四處尋找李白報恩。
李白是個愛酒如命的人,有酒才會有詩。那年冬天,李白常到採石磯邊上魯財主開的酒店去飲酒。魯財主卻經常在酒中摻水,李白氣得要命。一天,他路過一家小酒店,便進去買酒,發現店主原來是紀叟。紀叟見了李白,高興極了,忙用好酒來招待他。兩人邊飲邊談,暢談舊事。李白酒足之後,詩興勃發,眼望滾滾大江,青山紅日,便提筆在門外的「聯壁台」上寫了一首詩: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自從李白題了這首詩,過路人都要停下來看。知道是「仙人李白」所寫時,便一傳十,十傳百,紛紛從遠道而來看這首詩。紀叟總是自豪地說:「這是李白喝了我釀的酒,才寫出來的好詩呀!」
從此以後,過路的人都到紀叟的「太白酒家」來飲酒賞詩,紀叟的酒店門庭若市,生意興隆。 而魯財主的酒店,卻很少有人光顧了。於是他便特地帶了兩壇美酒,到江邊找李白求詩。李白正要登上船去游歷,見了魯財主,便拱手說:「你家酒池太淺,經不住我一口喝呢!」說罷飄然登船而去。魯財主只能灰溜溜回家,不久便關門大吉了。
一年後,紀叟不幸得病身亡。李白聽說消息後,十分悲痛,親自祭奠,淚灑長江,並寫了上面那首新詩來悼念這位「酒中知己」。
後來,許多酒店便紛紛掛起了「太白酒家」的牌子,生意還真的比以前紅火了呢!
賜金還山
唐朝天寶二年(742),大詩人李白奉唐玄宗詔令來到長安,被封為翰林待詔,成了皇帝的高級文學侍從。
第二年春天,興慶宮沉香亭畔的牡丹花逢時盛開,唐玄宗和楊貴妃在這里擺起酒席,觀賞名花。樂官李龜年拿起檀板剛要開腔歌唱,唐玄宗止住他說:「賞名花,對妃子,怎麼能用舊詞章呢!」命小太監趕快把李白學士召進宮來,寫作新歌詞。
李龜年和小太監到處去找,好不容易在長安的酒家裡找到李白,那時他正和一些詩友飲酒談天,已經醉了。李白被扶到沉香亭,楊貴妃的霓裳羽衣舞尚未告終。待到舞曲終了,唐玄宗笑著把剛才的意思告訴李白,他便執筆思索起來。一會兒,三首《清平調詞》寫出來了。
第一首是: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這是說,楊貴妃的衣服真像霓裳羽衣那樣的美麗,但究竟是由美麗的雲彩聯想到她的衣服呢?還是由她的衣服聯想到美麗的雲彩呢?楊貴妃的容貌真像牡丹花那樣的嬌艷,但究竟是由名花聯想到她的容貌呢?還是由她的容貌想到名花呢?這些,連天才的詩人也覺得目亂情迷,難以斷定了。而輕輕吹拂著欄桿的春風,這時已把含著晶瑩露珠的牡丹花變得更加艷冶了。這樣的花容,若不是在西王母居住的群玉山頭才能見到,便只有在月夜裡的西王母宮的宮殿——瑤台中才能相逢。
唐玄宗和楊貴妃讀了都極口贊好,尤其是詩中把楊貴妃比作天女下凡,更加覺得高興。他們繼續讀第二首: 一支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這是說,楊貴妃好比一支紅艷帶露的牡丹花,凝聚著沁人心脾的芳香。從前楚襄王在巫山時夢中與神女相會,醒來之後為之斷腸,其實夢中的神女怎能比得上眼前貴妃的花容月貌?若問漢宮中誰能比得上,那麼漢成帝的皇後趙飛燕雖美,也還是用新妝來增艷添妍,又哪裡勝得過貴妃的天然絕色?
最後一首,是正面寫人又寫花: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這是說,名花和美女(傾國)都非常歡樂,使得君王總是倚著沉香亭北的欄桿含笑而賞,一切愁恨煩惱全都消釋(解釋)得無影無蹤。
楊貴妃天生麗姿,然而經過李白這三首詩的贊揚,就變成國色天香更加艷麗了。這使她非常快樂,常常吟哦著這三首詩。 可是有人卻不快樂,近侍太監高力士就是其中的一個。據說,不久前李白起草一份重要文書時,曾經乘著酒興命高力士給他脫靴子,高力士認為這是奇恥大辱,心裡一直恨死了李白。現在,高力士見貴妃娘娘這么喜愛李白的詩,更加火冒三丈,他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一個毒辣的主意來。
有一天,當楊貴妃又在吟誦《清平樂詞》時,高力士陰險地說:「奴才本來以為娘娘讀了這詩一定要恨死李白的,卻沒料到娘娘這樣歡喜。娘娘上當了。」楊貴妃連忙追問:「為什麼?」高力士便說:「李白第二首詩中把娘娘比作漢代輕賤的趙飛燕,這不是存心在諷刺、毀謗嗎?」楊貴妃給高力士一挑撥,頓時氣得滿臉通紅,怒火中燒。她不斷在唐玄宗面前說李白的壞話,再加上高力士及某些權貴也用種種手段排擠他,這樣,唐玄宗最後用「賜金還山」的名義,把李白趕出了長安。
原文地址:http://fanwen.wenku1.com/article/10216929.html
李白醉中捉月
在崇山峻嶺之中,有一條崎嶇蜿蜒的山路,山路上爬行著一些衣衫襤褸的囚徒,其中有個手持竹竿、腳步蹣跚的老人,他就是李白。這是唐肅宗乾元二年,李白由於一個案件的牽連,被流放到夜郎去,途經這山勢險惡、行路艱難的蜀道。
歷經千難萬險,他們來到高聳入雲的白帝城。這時,突然傳來一道聖旨,說是皇上已大赦這批犯人。李白開始不相信這是真的,看到人們在歡呼雀躍,才醒悟過來。
第二天一早,他迎著曙光,乘上一條輕捷的小船,從長江上游漂流而下,沿途的壯麗景觀目不暇接,兩岸猿猴的啼叫聲不絕於耳,他禁不住吟出《早發白帝城》詩來:「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雖然活著回來了,但窮愁潦倒,貧病交加。然而,高傲一世的李白並不屈服命運的擺布,依然保持著灑脫、豪放的性格。當他住在安徽採石磯時,有一天夜裡,他興致勃勃地穿上當年在宮中穿的錦袍綉服,踏著月光來到江邊,登上釣魚小船,倒了兩杯酒,邀請天上的明月來對飲。明月似玉盤,沉浸江水中。李白痛飲一杯,神思飛揚,再飲一杯,熱血奔涌。他朦朧地看到水中圓月對自己含笑點頭,就俯身用手去捉,不料「撲通」一聲翻進了江中。後來宋朝時,有人針對此事作詩道:
採石月下訪謫仙,夜披錦袍坐釣船。醉中愛月江底懸,以手弄月身翻然。
太白遺風
沿長江一帶的大小酒店,干百年來,總愛用「太白酒家」、「太白遺風」作店號,用布簾寫好,挑在門前廊下,稱「酒旗」。這裡面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李白曾經寫過一首詩《哭宣城善釀紀叟》:
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夜台無李白,沽酒與何人?
這首詩深切地悼念了老朋友紀叟:紀叟在陰間,應該還是做你的老本行——釀造「老春」酒吧(唐代名酒多用春字命名)可陰間沒有李白,你賣酒給哪一個呢?
詩里的紀叟,據說以前在幽州老家時,老伴被老虎吃掉,幸虧李白正在狩獵,刺死二虎,救下了紀叟和他兒子。後來他在宣城開了家酒店,並四處尋找李白報恩。
李白是個愛酒如命的人,有酒才會有詩。那年冬天,李白常到採石磯邊上魯財主開的酒店去飲酒。魯財主卻經常在酒中摻水,李白氣得要命。一天,他路過一家小酒店,便進去買酒,發現店主原來是紀叟。紀叟見了李白,高興極了,忙用好酒來招待他。兩人邊飲邊談,暢談舊事。李白酒足之後,詩興勃發,眼望滾滾大江,青山紅日,便提筆在門外的「聯壁台」上寫了一首詩: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自從李白題了這首詩,過路人都要停下來看。知道是「仙人李白」所寫時,便一傳十,十傳百,紛紛從遠道而來看這首詩。紀叟總是自豪地說:「這是李白喝了我釀的酒,才寫出來的好詩呀!」
從此以後,過路的人都到紀叟的「太白酒家」來飲酒賞詩,紀叟的酒店門庭若市,生意興隆。 而魯財主的酒店,卻很少有人光顧了。於是他便特地帶了兩壇美酒,到江邊找李白求詩。李白正要登上船去游歷,見了魯財主,便拱手說:「你家酒池太淺,經不住我一口喝呢!」說罷飄然登船而去。魯財主只能灰溜溜回家,不久便關門大吉了。
一年後,紀叟不幸得病身亡。李白聽說消息後,十分悲痛,親自祭奠,淚灑長江,並寫了上面那首新詩來悼念這位「酒中知己」。
後來,許多酒店便紛紛掛起了「太白酒家」的牌子,生意還真的比以前紅火了呢!
賜金還山
唐朝天寶二年(742),大詩人李白奉唐玄宗詔令來到長安,被封為翰林待詔,成了皇帝的高級文學侍從。
第二年春天,興慶宮沉香亭畔的牡丹花逢時盛開,唐玄宗和楊貴妃在這里擺起酒席,觀賞名花。樂官李龜年拿起檀板剛要開腔歌唱,唐玄宗止住他說:「賞名花,對妃子,怎麼能用舊詞章呢!」命小太監趕快把李白學士召進宮來,寫作新歌詞。
李龜年和小太監到處去找,好不容易在長安的酒家裡找到李白,那時他正和一些詩友飲酒談天,已經醉了。李白被扶到沉香亭,楊貴妃的霓裳羽衣舞尚未告終。待到舞曲終了,唐玄宗笑著把剛才的意思告訴李白,他便執筆思索起來。一會兒,三首《清平調詞》寫出來了。
第一首是: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這是說,楊貴妃的衣服真像霓裳羽衣那樣的美麗,但究竟是由美麗的雲彩聯想到她的衣服呢?還是由她的衣服聯想到美麗的雲彩呢?楊貴妃的容貌真像牡丹花那樣的嬌艷,但究竟是由名花聯想到她的容貌呢?還是由她的容貌想到名花呢?這些,連天才的詩人也覺得目亂情迷,難以斷定了。而輕輕吹拂著欄桿的春風,這時已把含著晶瑩露珠的牡丹花變得更加艷冶了。這樣的花容,若不是在西王母居住的群玉山頭才能見到,便只有在月夜裡的西王母宮的宮殿——瑤台中才能相逢。
唐玄宗和楊貴妃讀了都極口贊好,尤其是詩中把楊貴妃比作天女下凡,更加覺得高興。他們繼續讀第二首: 一支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這是說,楊貴妃好比一支紅艷帶露的牡丹花,凝聚著沁人心脾的芳香。從前楚襄王在巫山時夢中與神女相會,醒來之後為之斷腸,其實夢中的神女怎能比得上眼前貴妃的花容月貌?若問漢宮中誰能比得上,那麼漢成帝的皇後趙飛燕雖美,也還是用新妝來增艷添妍,又哪裡勝得過貴妃的天然絕色?
最後一首,是正面寫人又寫花: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這是說,名花和美女(傾國)都非常歡樂,使得君王總是倚著沉香亭北的欄桿含笑而賞,一切愁恨煩惱全都消釋(解釋)得無影無蹤。
楊貴妃天生麗姿,然而經過李白這三首詩的贊揚,就變成國色天香更加艷麗了。這使她非常快樂,常常吟哦著這三首詩。 可是有人卻不快樂,近侍太監高力士就是其中的一個。據說,不久前李白起草一份重要文書時,曾經乘著酒興命高力士給他脫靴子,高力士認為這是奇恥大辱,心裡一直恨死了李白。現在,高力士見貴妃娘娘這么喜愛李白的詩,更加火冒三丈,他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一個毒辣的主意來。
有一天,當楊貴妃又在吟誦《清平樂詞》時,高力士陰險地說:「奴才本來以為娘娘讀了這詩一定要恨死李白的,卻沒料到娘娘這樣歡喜。娘娘上當了。」楊貴妃連忙追問:「為什麼?」高力士便說:「李白第二首詩中把娘娘比作漢代輕賤的趙飛燕,這不是存心在諷刺、毀謗嗎?」楊貴妃給高力士一挑撥,頓時氣得滿臉通紅,怒火中燒。她不斷在唐玄宗面前說李白的壞話,再加上高力士及某些權貴也用種種手段排擠他,這樣,唐玄宗最後用「賜金還山」的名義,把李白趕出了長安。
②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封面的故事
寫的是六年級學生即將畢業,回憶之前上學的深刻的事,與母校依依惜別。
每一個教材封面都有精彩故事。
看每一個封面,都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③ 六年級下冊語文老師的故事(作文)
我和老師有許多故事,但是最令我慚愧的一件事,發生在一次語文單元測驗。
那一次語文測驗,我信心滿滿,輕輕鬆鬆答完了題。沒有檢查,心想這次一定能那一百分。便自顧自地玩起來。老師收上卷子,講了需要注意的幾題,我不禁有些緊張,聽到我做錯的那一題,我的額頭直冒汗,生怕因為這一題影響了考試成績,不過,我還是鬆了一口氣。中午,李老師叫我和錢淳去批考卷,我和錢春興高采烈地走到辦公室門口,誰知,李老師對我說:「你考得不好!」我的心一下子軒到了嗓子眼兒,心也涼了半截兒,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我走進了辦公室的門,李老師把考卷遞給我,我看了一眼。不是吧!扣了那麼多分!仔細一看,我不禁面紅耳赤,這么簡單的題目。我居然會錯!品德課,語文課都教過的書信格式,本以為了如指掌,考試竟忘得一干二凈!我真是的,平時信心十足,到了考試,便粗心了!我慚愧的低下了頭。「以後,別給我想這次一樣了。」李老師嚴厲地說。我聽了李老師的教誨,頭低得更低了,批好考卷,我垂頭喪氣地走出了教師辦公室,我一邊走,一邊反復告誡自己,以後考試再也不可以粗心了。
這件事,我一直刻骨銘心,因為這次教訓,告訴了我無論如何也不要放鬆,這樣最容易因大意而失分。這就是我與老師的一個小故事,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故事。我現在只想對老師說:「老師,我讓您費心了,我會努力,讓你們少一分辛苦,多一份快樂的!」
④ 六年級下冊成語故事有哪些
背信棄義 大顯身手 驚慌失措 斬釘截鐵 (6)與著名科學家有關的成語: 背信棄義: 大顯身手 驚慌失措 愛不釋手 (2)貶義成語(1)出自童話故事的成語:背信棄義 應接不暇 驚慌失措 (4)出自中外名著的成語:全神貫注 顯而易見 (5)近義片語成的成語、驚慌失措 信口開河 (3)歷史故事成語
⑤ 有沒有六年級下冊數學短篇小故事啊
1796年的一天,一個青年開始做導師留的數學題。
前兩道題完成順利。只剩第三道題:要版求只用尺規,畫出一個正17邊形。權
這位青年絞盡腦汁,但是毫無進展。
困難激起了鬥志。他終於完成了這道難題。
導師看到學生的作業驚呆了。他激動地說:「你知道嗎?你解開了遺留兩千多年的數學難題!」
原來,導師因為失誤,把這道題目的紙條交給學生。
每當回憶時,這位青年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我可能永遠也沒有信心將它解出來。」
這位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
⑥ 六年級下冊創編故事450
我是個馬大哈式,有一天,我還沒做完作業,就去找同學玩。回來時看到了驚人的一幕,只見書桌上課本、練習本亂七八糟,文具盒裡的東西到處都是。我吃驚地看著這一切,而書桌上所有的東西視我如無物,象著了魔法一樣自已動起來、吵起來、打起來,我好奇地看著它們......
橡皮指著鉛筆說:「寫呀,看你寫得快,還是我擦得快。」
鉛筆不服氣地在課本上、練習本上跑來跑去,一會兒走貓步,一會兒蹦蹦跳跳;一會兒劃個圈,站在圈中亮個相,一會兒畫個大廈,在大廈中逛逛。
橡皮緊追其後,累得滿頭大汗,把課本、練習本擦得一塊黑一塊白。
而課本、練習本氣得大叫,說鉛筆劃痛了它,說橡皮弄臟了它。它們想躲進書包里去,卻被尺子擋住去路,而小刀則擊打著塑料文具盒,為鉛筆加油鼓勁。
當鉛筆把整整二本書和三本練習本跑了個遍時,橡皮累得癱下了。這時,小刀說:「鉛筆老弟,過來,讓我給你按摩按摩,等會兒再比。」說完,左一下,右一下,把鉛筆削得尖尖的,而橡皮還在那裡拍打身上的灰塵。
尺子等得不耐煩了,拍打著桌子大叫:「快點、快點、開始第二場比賽。」
「慢!」突然,一個低沉而洪亮的聲音說道。大家尋去,卻是鋼筆在說話。鋼筆說:「你們太不象話了,你們看看把新書新練習本弄成什麼樣子了,主人把我們集合在一起是為了學習,不是讓我們來玩的。」
鉛筆說:「他還學習呢,有時拿著我在牆上畫,臟了牆不說,還經常弄痛我。」
小刀說:「對,上課時他還用我在課桌上刻字呢,根本不愛護公物。」
橡皮說:「他學習不認真,寫不了兩個字就用我去擦,還念念有詞,什麼咚擦擦、咚擦擦,還吐口水在我身上,說是用了口水,擦得更干凈。惡心死了。」
尺子說:「就是,他不用我去量尺寸,卻用我與同學打架,他高興了,痛的卻是我,好幾次差點折斷了我的腰。」
這時,課本、練習本哭得稀哩嘩啦的。「你們和主人一樣,就敢欺負我們,不為我們畫上美麗藍圖,卻亂塗亂畫。」
鋼筆說:「唉,主人是不對,但是你們更不對。我們能看著主人這樣下去嗎?我們能自暴自棄嗎?我們一起想想辦法吧,幫助主人好好學習。今天,我們先休息,明天再商量商量。」
大家齊聲說好。鋼筆、鉛筆、橡皮、,格尺、小刀回到了文具盒,課本、練習本排著隊走回了書包。
我見此情景,突然覺得鼻子酸酸的......
⑦ 六年級下冊有哪些寓言故事人教版
駱駝和羊(二年級)
駱駝長得高,羊長得矮。駱駝說:「長得高好。」羊說:「不對,長得矮才好呢。」駱駝說:「我可以做一件事情,證明高比矮好。」羊說:「我也可以做一件事情,證明矮比高好。」 他們倆走到一個園子旁邊。園子四面有圍牆,裡面種了很多樹,茂盛的枝葉伸出牆外來。駱駝一抬頭就吃到了樹葉。羊抬起前腿,扒在牆上,脖子伸得老長,還是吃不著。駱駝說:「你看,這可以證明了吧,高比矮好。」羊搖了搖頭,不肯認輸。 他們倆又走了幾步,看見圍牆上有個窄有矮的門。羊大模大樣地走進門去吃園子里的草。駱駝跪下前腿,低下頭,往門里鑽,怎麼也鑽不過去。羊說:「你看,這可以證明了吧,矮比高好。」駱駝搖了搖頭,也不肯認輸。
他們倆找老牛評理。老牛說:「你們倆都只看到了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 這篇故事講了一句成語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猴子扔草帽
一個老頭兒,挑著一擔草帽到城裡去賣。走到半路上累了,放下擔子坐在大樹底下休息,不知不覺睡著了。 這時,一隻老猴子帶著一群小猴子出來玩。看到籮筐里的草帽,就都學著老頭兒的樣子,拿起草帽戴在頭上爬上了大樹,一頂都沒剩下。
老頭兒睡醒了睜開眼睛一看,發現籮筐里一頂草帽都沒有了!抬頭一看,這才明白,原來草帽全讓猴子拿走了。
老頭兒很生氣,朝著猴子們大喊:「趕快把草帽還給我!」
猴子們看老頭兒大聲嚷嚷,也嘰哩哇啦地叫起來,但就是不肯把草帽還給他。
老頭兒急中生智,想起猴子會模仿人的動作,把手裡的草帽使勁往地上一摔。這招還真靈,猴子們見了,也學老頭兒的樣子,一個個把草帽使勁摔下來。
老頭兒趕忙把地上的草帽撿起來,一頂一頂裝到籮筐里,挑起擔子,進城去了。
故事講到這里似乎應該結束了,但老頭兒的孫子又遇到了新的問題,所以故事還得接著講下去„„
好多好多年以後,老頭兒的孫子繼承了家業,也挑著擔子去賣草帽,半路上發生了同樣的事情。孫子想起爺爺講的故事,就把草帽往地上一扔,希望猴子們也學他把草帽扔下來。可是沒有一隻猴子跟他學。孫子覺得很奇怪,這招怎麼不靈了呢? 正在一籌莫展時,一隻年長的猴子將猴子們手裡的草帽都收齊了從樹上跳下來,將草帽交到他手裡後對他說:「別以為只有你們人類有爺爺,我也是它們的爺爺。」
打碗碗花(二年級)
小時侯,離我家不遠,有一塊荒蕪的土地。荒地上的野花總是一茬接一茬,終年不斷——除非雪花蓋滿了大地。
有一次,我跟外婆從哪兒經過,遠遠地就望見荒地上的野花開的一片粉紅。走道近處,我才看清那野花生得十分異樣。粉中透紅的花瓣連在一起,形成一個淺淺的小碗,「碗」底還滾動著露珠呢。多麼新奇,多麼有趣的花呀!我掙脫外婆的手,蹦跳著去摘那花兒。 誰知,外婆一把拉住我,連聲說:「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誰摘它,它就叫誰打破飯碗。」
我被嚇住了,將信將疑地看著外婆。外婆的神色是嚴肅的,鄭重其事的。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過了一些時候,外婆的警告逐漸的淡薄起來,而好奇心卻強烈的鼓動著我,想要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樣使人打碎碗的。
吃飯的時候,我把一束打碗碗花藏在衣袋裡,端起碗,一聲不吭地吃著飯。我的心忐忑不安,真擔心手裡的碗像變戲法那樣,突然間就碎了。但一頓飯吃完,那碗卻安然無恙,絲毫也沒有要破的樣子。啊,打碗碗花——不打碗! 但我始終不明白,人們為什麼要把這樣一個怪名字加給它呢?那原是一種美麗、可愛的花呀!
琥珀(四年級)
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約莫算來,總有一萬年了。
一個夏天,太陽暖暖地照著,海在很遠的地方奔騰怒吼,綠葉在樹上颯颯地響。 一隻小蒼蠅展開柔嫩的綠翅膀,在太陽光里快樂地飛舞。後來,它嗡嗡地穿過草地,飛進樹林。那裡長著許多高大的松樹,太陽照得火熱,可以聞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那隻小蒼蠅停在一棵大松樹上。她伸起腿來撣撣翅膀,拂拭那長著一對紅眼睛的圓腦袋。她飛了大半天,身上已經沾滿了灰塵。
忽然,有隻蜘蛛慢慢地爬過來,想把那蒼蠅當做一頓美餐。他小心地劃動長長的腿,沿著樹干向下爬,離小蒼蠅越來越近了。「哎呀!"他想,」這位小姑娘身子不大,除去一對翅膀和圓腦袋,身下的就很少了,不過,少雖少,總還算是一頓美餐。「
晌午的太陽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樹林。許多老松樹滲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陽光里閃閃地發出金黃的光彩。
蜘蛛剛撲過去,忽然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幹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
小蒼蠅不能撣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麼美餐了。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的淚珠里。它們前俯後仰地掙扎了一番,終於不動了。
松脂繼續滴下來,蓋住了原來的,最後積成一個松脂球,把兩只小蟲重重包裹在裡面。 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成千上萬綠翅膀的蒼蠅和八隻腳的蜘蛛來了又去了,誰也不會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只小蟲被埋在一個松脂球里,掛在一棵老松樹上。
後來,陸地漸漸沉下去,海水漸漸漫上來,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沒了。波浪不斷地向樹干沖刷,甚至把樹連根拔起。樹斷絕了生機,慢慢地腐爛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
又是幾千年過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海風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濤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邊。
有個漁民帶著兒子走過海灘。那孩子赤著腳,他踏著了沙里一塊硬東西,就把它挖了出來。
「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來,「這是什麼?」 他爸爸接過來,仔細看了看。
「這是琥珀,孩子。」他高興地說,「有兩個小東西關在裡面呢,一個蒼蠅,一個蜘蛛。這是很少見的。」
在那塊透明的琥珀里,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還可以想像它們當時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樣掙扎,因為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並且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
不懂就要問(三年級)
孫中山小時侯在私塾讀書。那時侯上課,先生念,學生跟著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樣。學生讀熟了,先生就讓他們一個一個地背誦。至於書里的意思,先生從來不講。
一天,孫中山來到學校,照例把書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學的功課。先生聽了,連連點頭。接著,先生在孫中山的書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孫中山念一句。孫中山會讀了,就回到座位上練習背誦。孫中山讀了幾遍,就背下來了。可是,書里說的是什麼意思,他一點兒也不懂。孫中山想,這樣糊里糊塗地背,有什麼用呢?於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背的這段書是什麼意思?請您給我講講吧!」
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念書的同學們嚇呆了,課堂里霎時變得鴉雀無聲。 先生拿著戒尺,走到孫中山跟前,厲聲問道:「你會背了嗎?」 「會背了。」孫中山說著,就把那段書一字不漏地背了出來。
先生收起戒尺,擺擺手讓孫中山坐下,說:「我原想,書中的道理,你們長大了自然會知道的。現在你們既然想聽,我就講講吧!」 先生講得很詳細,大家聽得很認真。
後來,有個同學問孫中山:「你向先生提出問題,不怕挨打嗎?」
孫中山笑了笑,說:「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爸爸和書(四年級)
我和姐姐有個書架,書架上整齊地排列著一百來本書,有童話,有歷史故事,還有關於作文的。其中有一本薄薄的童話集,叫《皇帝的悲哀》。
小夥伴常常來我們家借書,從來沒有誰翻過這本《皇帝的悲哀》,因為它太破舊了。但是對我來說,這本書卻比任何一本都要珍貴。只要一翻開這本書,當年買書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
⑧ 六年級下冊數學小故事
1.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聖不在家.小猴子們熱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個,八戒高興地說:「大家一起吃!」可怎樣吃呢,數了數共30隻猴子,八戒找個樹枝在地上左畫右畫,列起了算式,100÷30=3.1八戒指著上面的3,大方的說,「你們一個人吃3個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個吧!」小猴子們很感激八戒,紛紛道謝,然後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悟空回來後,小猴子們對悟空講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個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個獃子.」
2.大約1500年前,歐洲的數學家們是不知道用「0」的.他們使用羅馬數字.羅馬數字是用幾個表示數的符號,按照一定規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同的數目.在這種數字的運用里,不需要「0」這個數字.而在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里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方便極了,他非常高興,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過了一段時間,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知道了.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勢力非常大,羅馬教皇的權利更是遠遠超過皇帝.教皇非常惱怒,他斥責說,神聖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里沒有「0」這個怪物,如今誰要把它給引進來,誰就是褻瀆上帝!於是,教皇就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並對他施加了酷刑,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注,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但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學上的貢獻.後來「0」終於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3.小朋友你們可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呢?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1+2+3+ .+97+98+99+100 = 老師心裡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1+2+3+4+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4+3+2+1 =101+101+101+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於 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⑨ 六年級下冊的所有故事有哪些
是要古詩嗎?
《七步詩》原文
煮豆持作羹(geng),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唐)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石灰吟
明·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竹 石
【清】鄭 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原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己亥雜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蘇軾(其二)
游蘄(qí)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卜運算元 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http://xue.paralworld.com/shi/xiao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