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文科學習方法
在談這個學習方法經驗的時候,讓我不經想起我的高中生活,很充實,雖然我並不是尖子生,雖然我考不上清華北大,但是對於高中文科的學習方法我自己還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的,今天就和大家講講。首先我並不清楚現在的文理分科是不是還是和以前一樣,語數英和史地政,如果差不多的話那學習方式就差不多。我們知道不管什麼類別的課程,考試都只會用到兩種方式,一個是考以記憶為主的學習內容,另一個是以考計算公式應用為主的學習內容。所以不同的學科使用的方法不同,比如針對語文、英語、政治、歷史我們講究的是記憶,而數學更多的是去計算,而地理可能既要記憶也要計算。
我們知道語文六本書、歷史六本書、政治六本書,對於記憶性的內容,如果我們要全一字不漏的記下來的話,很困難。所以要想學習的好,我靠的是熟能生巧,多看多讀多想,有人說晚自習就幾個小時的時間,哪裡記得完,這個是錯誤的,晚自習的時間我覺得拿來做數學、地理的練習反而是重要的。背書的話當然是在課後,在路上、在睡前、在廁所不斷的通過回憶來鞏固學到的內容
而對於聯系性的內容,我們要記住的是公式是老師課堂講的方法,通過不斷的聯系鞏固,這個我想大部分數學老師都是這么教的,當然作為學生我們要主動的去學習,而不是老師讓幹嘛我們就幹嘛,有聊天玩手機的閑工夫,完全可以拿起以前的試卷多看幾遍,再做一次。強化訓練,為什麼要強化訓練呢,因為可能這次你考的好是運氣,下次就不一定了,那麼怎麼強化呢,那就是追求難度,比如數學有時間就去鑽研試卷最後一道題,比如地理,有時間就多去看看世界地圖,須知一張世界地圖上地理會考到的知識點非常的多,比如城市所在的維度經度,比如海峽,比如五大洋,比如洋流,比如氣候特點,等等非常的多,都可以在一張地圖上衍生出來,只要你想的到。
最後一點就是我們必須彌補我們的弱項,比如數學成績差的,就多做練習,多看做題方法。如果語文寫作差的,就得多看看文學相關的文章,引用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當然了高中生活也要勞逸結合,不要累壞了。
Ⅱ 語文文言文答題技巧及套路 解題技巧有哪些
語文文言文答題技巧及套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讀懂文言文。口訣:務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1)先讀最後一道題目,了解大致內容和主要事件。(此題如果要求「選擇正確的一項」則除外)
(2)然後帶著「何人?」、「何時何地做何事?」、「結果怎樣?」、「為什麼?」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文章,以「事件」為依據對文章分層,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實在不懂的字詞,不必著急,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放放先讀下文,也許過後聯繫上下文進行推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題目中去找答案。
第二部分:如何答題。
一、文言實詞釋義題:本題往往考查多義實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偏義詞及詞類活用等知識點。答題技巧:實詞理解題不完全在於考你是否記得實詞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會利用上下文進行推測。
掌握常見的理解和推斷實詞在文中含義的方法:
第一種:從語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詞性
第二種:從語義搭配的角度推測詞義
第三種:從語境暗示的角度推斷詞義
第四種:從字形構成的角度推測詞義
第五種: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用法的角度判斷詞義
第六種:從句子結構對稱的角度推斷詞義
第七種:從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斷詞義
二、內容歸納題。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語句,一一對應。選項的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
⑴個別實(虛)詞故意譯錯;
⑵人物的事跡張冠李戴;
⑶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錯位;
⑷人物性格陳述不恰當;
⑸憑空添加,無中生有;
⑹強加因果關系。
三、文言翻譯題。方法:做好「換、留、刪、補、調「。一定要直譯,不要意譯,要字字落實,忠實於原文。
得分點:
1.譯准詞義:實詞(含詞類活用、通假、偏義詞,修辭語句)及虛詞和固定結構。
2.譯准句式(被動句,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
3.譯准句子語氣(陳述疑問感嘆祈使語氣)和句間關系(並列轉折因果等復句關系)
Ⅲ 高考語文…求文言文翻譯技巧,套路…好的追分
【網路搜索,僅供參考】
文言文翻譯技巧:
1、原則:文言文翻譯要求准確達意,必須遵循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隨意地更換。省略現象應該作補充,特殊句式的翻譯也要按照現代漢語的語法規范加以調整,力求通順。
2、標准:信、達、雅。
信:要求准確表達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達:要求明白通順,沒有語病。
雅:要求遣詞造句比較講究,文筆優美富有表現力。
3、方法:增、刪、調、留、換。
增:增加內容,保持句子順暢。
刪:去掉多餘、累贅的成分,使句子簡潔。
調:在遇到特殊句式時,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語法成分調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規范。
留:對於人名、地名、時間名詞以及專有名詞,一般保留原詞。
換:某些內容損及到整個句子的「雅」時,調換其中沖突的內容。
[例]用現代漢語說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翻譯這個句子的時候,要注意到「物喜」「己悲」的意思,需要添加一些成分,還要注意「以」字的意思。答案應為「不因為外物的好壞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文言文翻譯技巧
學生做文言文時候遇到選擇題還能做一些,但是一遇到翻譯題就很難把握,那麼文言文翻譯真得很難嗎?其實只要掌握方法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要求是:「信」「達」「雅」。這三個意思分別是:要准確表達文章的意思;翻譯出來的文章要明白通暢;文采要好。而這些題目對不少學生還是有很大的難度的。如何科學、高效、到位地翻譯文言文成為學生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一、最近幾年的高考文言文命題方式還會從以下幾個方面的規律:
1. 選文標准-----淺易突出,這方面的標准因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
(1).從文章運用的詞彙來看,主要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詞和次常用詞。
(2).從文章中出現的語法結構來看,主要採用中學語文課本中的文言句式。
(3)從文章的體裁來看主要是傳記頌德類散文。
(4)從文章的涉及范圍來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識的聯系較為鬆散,少用典故。
(5)從文章的整體風格來看屬於典範的文言文作品。
2.今年的格式與往年基本一樣。
3.翻譯字數還是在40個字左右。
二、剖析文句設定,把握考察重點。
每年高考總是選擇那些帶有關鍵詞語和重要語法現象的句子。
1. 積累性的重要實詞和重要虛詞為常考內容,也是得分點之一。
2. 規律性的---詞類活用、固定結構和特殊句式。
三、熟悉下面六種重要的翻譯方法:
1.留,凡是有古今意思相同的詞語,以及專有名詞,如國號、年號、帝號、冠名、地名、人名、器物明、書名等都可以保留下來,沒有必要作變動。
2.對,將已由單音節發展成雙音節的詞對譯出來。對譯時主要有下面兩種情況:
(1)在原來的單音詞前面或者後面加一個同義詞或者近義詞,合成一個雙音詞(原來的詞語作為語素之一)。例如「:
劉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禍。(江蘇卷)
譯文:劉宰之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離開(他),必然會遭到禍患。
(2)換為完全不同的另一個詞。如:
吾但使國家無逋賦,吾職盡矣,不能復念爾民也。(江西卷)
譯文:我只要使國家沒有人拖欠賦稅,我的責職就盡到了,不能再考慮你們百姓了。
3.拆,文言中有兩個單音詞,在白話文中恰好有一個雙音詞,對這類詞語,需要拆成兩個單音詞來翻譯,而不能用白話中雙音詞的詞義去翻譯。如:
如古語裡面的『是非』應該翻譯成:「這不是」,「設備」應該翻譯成「設置防備」。
4.增,增補句子的省略成分和詞語活用後的新增內容。
(1)。句子的省略部分一定要補出來。例如
游學青、徐、並、冀之間,與交友者多異之。(上海)
譯文:仲長統在青州、徐州、並州、冀州一帶游歷求學,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認為他與眾不同。
(2)詞類發生活用時候,必須根據活用的類型增補有關活用後的新增內容。如:
郭異之,持以白王。(廣東卷)
譯文:郭感到非常奇怪,拿著紙來告訴王生。
5.刪,文言文中的一些虛詞沒有實在意義,或者為語氣助詞,或者表示停頓,或者是湊足音節,或者起連接作用,在翻譯時候可以刪去,而不必硬譯。如:
蓋忠臣執義(全國卷1)
譯文:忠臣堅持道義。
6.調,把文言文中的倒裝句子調整過來,使之符合現代語法的習慣。
例如:門前植槐一株,枝葉扶疏,時作麋哺餓者於其下。(湖北卷)
譯文:家門前種有一株槐樹,枝葉繁茂,他時常在樹下煮粥給那些飢民吃。
四、堅持四個步驟,確保答題准確。
1.審,在翻譯句子之前,首先要審清文言文句子中的關鍵詞語和重要的語法現象,因為這些都是高考閱卷時候的得分點,必須仔細思考,確保准確地位。
2.切,將文言文句子以詞為單位逐一切分開來,然後用上面介紹的六種方法逐一加以解釋。
3.連,按照現代的漢語習慣將逐一解釋出來的詞義連成一個語義通暢的句子。
4.謄,將上述的句子寫到答題卡上。要注意字跡工整,筆畫清晰,不寫錯別字。
如果大家做到上面所說的這些,基本上可以把文言文的分數拿全了。
Ⅳ 2017天津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分值的判定及答題套路有哪些
2017天津高考語文文言文
、(15分)[文言文閱讀]
8~12,單選
四、(21分)
13題,文言文翻譯,8分
如何讀懂文言文文段?先做最後一道選擇題(往往落足在對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後再做其餘三道題。帶著什麼人?做了什麼事?結果怎樣?為什麼?
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兩遍。注意文段後的注釋,很多時候有提示作用。對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盡可能地排除。
2017天津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答題套路
文言文閱讀答題套路:語序句式斷句法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對文言文句讀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①判斷句、被動句、疑問句等特殊句式。
「……者,……也」是典型判斷句式;
「不亦……乎」「孰與……乎」「其……乎」「安……哉」「何……為」等反問句式;
「為……所……」「受……於……」「見……於……」等被動句式;
②倒裝句的語序最值得注意。
③其他的一些固定格式。 「如……何」「況……乎」「何(以)……為」等固定句式。
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例: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
文言文閱讀答題套路:語序句式斷句法例子
1、子墨子曰:「萬事莫貴於義。今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以相殺,是貴義於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於義也。」
2、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庄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食帛。
Ⅳ 高中語文如何拿高分學霸親身分享拿高分套路
我們將語文分為幾個小部分來看
第一部分是文言文鑒賞題
文言文鑒賞題必修一到必修五的基礎知識必須落實到位,實詞能否正確掌握,虛詞能否掌握,句式是否掌握;課本內所涉及的文化常識是否清楚;以及,考試老師所講的課外文言文重點實詞等是否記憶清楚
第二部分是詩歌鑒賞
詩歌鑒賞必背篇目是否熟悉;常考題型以及課內詩歌所涉及的手法,修辭是否掌握(這些課外自己可以做一些總結),盡量能看到就有發散型的思維
第三部分是小題
我當年重點考的是成語以及病句,還有論述文,不知道現在的高考重點有沒有改變?不過方法都是差不多的,就是掌握方法,然後多做多練找手感。
第四部分是閱讀
其實閱讀和詩歌的方法是差不多的,你是一定要感知社會和能夠進行情感遷徙的,能理解文章和作者才是最重要的,然後才能實施老師所說的套路,比如分點作答什麼的。
第五部分是作文
作文真的是非常抽象的一個題目,當年高考的時候老師一個勁的跟我們講套路,背作文,講格式,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寫不出,還是一看到作文就頭疼(包括我自己555),作文最重要的方面還是你自己要有所出,對這篇文章的中心有所感悟。
一部分是審題,審題先要理清對象,大部分材料可能會涉及兩個甚至兩個以上對象,如果這幾個對象之間如果無明顯的主次之分,那無所謂,都可以提煉出你的觀點。但是如果這幾個對象並不是並列的關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麼,我們在審題時就應該分清主次,從主要對象入手進行分析,而不是次要對象,否則有可能出現偏題現象。還有,辨清關系有些材料可能會涉及幾個對象,而且這幾個對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審題時一定要辨析清楚這幾個對象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還有些材料是運用比喻或蘊涵哲理,審題時我們首先應該認真分析,仔細揣摩,從而揭示出材料所蘊涵的意義或道理,並以此作為立意的根據。
然後就是卷面了,它好像一直在被強調,的確書面很重要,也很容易拿分,不需要你的字多麼好看,只要工整就可以了。
emmmmm。。暫時只想到那麼多,反正多看書多理解吧,文言文詩歌主要看課內的(你有心的也可以看看課外的,也是有幫助的),這樣的話你一步步落實的話,是會有好成績的,努力總會有成果的!
Ⅵ 王戎不取道旁李這篇文言文什麼意思
原文: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所以我們大多的時候不要只去想好事,我們也要往壞處想一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應該思考問題更加全面,將問題的每一方面思考到了,我們才能可以完美的辦成一件事情。
Ⅶ 焦作高三生,語文總是找不到訣竅做對題目,一直讀書了,感覺並沒有幫助,語文成績還是很低。
語文想要提高,日積月累和方法都非常重要,我高三那一年語文提高了18分左右,現在手寫將經驗分享一下(全手打):
字音字形、成語釋義全靠積累。准備一個小本子,把所有做過的語文卷子全部拿出來(也可以拿高考真題卷),然後對照一個字一個字,一個詞一個詞地看,遇到拿捏不準的或者讀錯的,就把它們謄寫在本子上。每做一張新的試卷,就要把錯的部分和不知道的地方抄寫在小本子上。平時沒事乾的時候,小本子拿出來讀;早讀課的時候,小本子拿出來讀;坐公交車的時候,小本子拿出來看;考試前的時候,小本子拿出來復習。要相信「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古詩文背誦除了重復毫無辦法。古詩文的學習有兩種套路,套路一(我一般用的),全文背誦,平時早讀課也是要背著玩的,洗澡的時候也是要背著玩的,考試前需要默寫,默寫是怎麼默寫呢,不用全文默寫,就一邊背,一邊將背誦內容中出現的較為復雜的或容易錯的拿不準的字寫下來(前提是默寫全對過幾次後),這樣便能輕松應對考試了。套路二(因為套路一比較累),因為考試考的基本都是古詩文中的千古名句,所以每次考試的內容都是大同小異的,所以只需要背誦復習考卷中出現過的古文詩句做到滾瓜爛熟即可。
古文要靠語感和經驗。我當時對古文是採取的比較取巧的方法,如果你有時間,可以大量背誦虛詞實詞,如果沒有時間,可以考慮一下多做幾套古文閱讀,古文閱讀中出現的選擇題基本上都是很有套路的,主要是帶入翻譯、組詞翻譯和看位置等方法,課上老師也會講,這些套路多做幾套題之後你就會熟悉起來,至於句子翻譯也是比較常規的,每一次重點的翻譯的實詞和虛詞非常重要,這次不會一定要記下來,並且想想它為什麼這么翻譯,別的同學是怎麼想到的,下一次你在做題的時候也記得要遷徙過來。重點的實詞和虛詞並不多,只要多做幾套題就能積累下來。另外一個古文翻譯和選擇中需要的知識點是中文句子的結構,也就是主謂賓定狀補,這幾個一定要搞清楚,否則做古文會有些吃力。
古詩賞析全套路。古詩賞析的套路和閱讀一樣多,首先是大背景,從詩人出發看大背景,所以你需要掌握杜甫李白白居易蘇軾陸游等一路詩人的風格和感情,這樣才好分析古詩的大背景,結合大背景才能讀懂古詩。第二是意象,這個非常重要,例如,出現月亮,很有可能就是什麼思鄉之情離愁別緒就來了,所以要抓住古詩中出現的意象,由此來分析古詩。第三是答題的套路,也就是方法,這個請翻閱各種古詩賞析的題目,拿出標准答案,你就可以找出它們的相同之處了,例如問你這首詩表達了怎樣怎樣的情感,你可以說「這首詩是XX在XX情況下作的,通過描寫XXXXX,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感情」,而這些情感也通常是固定的詞語,建議每一種類型積累2-3個備用。
閱讀理解全套路。建議網路直接搜索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包括個別字詞句的賞析、全文中心的賞析、題目的賞析、景物的作用、人稱的作用、修辭手法的作用等等,看了之後練習幾套閱讀題感受一下。
文字運用題目看功底和發揮。這種語言應用的題目表現在讓你寫個對聯啊,補充一下對話啊等,不要作死,正常發揮,一般沒什麼問題。唯一需要引起重視的是一種新聞歸納題,一般限定字數,要求總結文段內容,這種題目是有方法的,主要就是寫清楚重點信息也就是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如果時間不重要,就可以省略,如果地點不重要,就可以省略,以此類推,這樣的答案基本上是不會扣分的。如果平常考試中還出現了任何有困難的題目,應在一段時間內主動練習該類題目並對照答案分析答案進行修訂。
作文有套路,千萬別作死。審題很重要,在作文中它的重要程度我就不說了,不能更重要!所以我從第二步開始說起,現代高考作文基本上以議論文為主,議論文基本上格式非常固定,開篇排比或名人名句等吸引一下注意力,然後第二段點題出論點,三四五段以遞進關系圍繞論點進行分述,採用舉例子或者整段排比的手法會更容易拿高分,第六段可以進行升華(可要可不要,例如三四五段講了個人、集體、社會,第六段可以上升到民族和國家乃至世界),第七段結尾,畫龍點睛。按照這個套路,正常情況下55分的作文(還是60分來著?有點忘記分值= =)至少是42分,排比用得好的話至少是45,文字精煉一點就上48,論述深刻一點分分鍾上50。如果你奔著更高的分數去的,請另闢蹊徑(如書信格式、記敘文等)並內含議論或多細節描寫和修辭手法,同時論點要和別人不一樣,論述的例子也要和大家不一樣。同樣,在作文方面,我強烈建議多積累一點名人名言(不要考場瞎編,高考卷子還是謹慎一點的好),同時要多積累一點舉例的素材(例如我以前積累過一個例子,講一種開在高山上的花,多少多少年的等待,只為了一個季度的開放,這個例子就是堅持不懈的好例子),這些素材要夠廣,什麼堅持、勇敢、獨立、節約、環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等話題都可以有,一個素菜可以多加變形使用,素材還要盡量和別人不一樣以避免寫到刻苦學習全班都是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老師看膩了,你的分數自然不會高。最後還有標題的問題,題目自然是在扣住主題的情況下越新穎越好,越能抓住人眼球的越好,這樣老師還會多看你的作文幾眼,但是,如果沒辦法保證新穎性,請先保證它符合你的文章中心。一般情況下作文是需要構思的,這相當於作文的靈魂,但是考場作文時間有限,所以在扣住中心的情況下,我在下筆前我會將開頭部分大致內容寫在試題紙空白處,然後將三個分論點寫好,分論點的例子寫好(就寫關鍵詞即可),然後我才會動筆,整篇作文寫好後再寫題目。
大致就是這幾個部分,高考到現在我自己都做了語文老師,幫你到這兒,希望你一切順利,如果還有任何問題,你可以再問我。要記住的是,每一件事情想做好都是沒有捷徑的,所有人都吃了很多苦,如果你覺得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花在語文上,請不要找借口,你可以早起一小時,你可以晚睡一小時,你總有時間和辦法去做好你特別想做或者特別重要的事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