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有小學六年級下冊科學復習題帶答案的教科版
http://www.pep.com.cn/xxkx/xxkxjs/xkbkzy/zsbd/
你到這個網站上看看
❷ 六年級科學教科版上冊怎樣復習好
每次抄復習時,先不忙看書,而是把老襲師講課的內容(包括思路)回想一遍,概念、公式及推導方法先默寫一遍,然後再和課本、筆記相對照,哪些對了,哪些錯了,哪些忘了,想一想為什麼會錯、會忘。針對存在的問題,再看書學習,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經久不忘。這種回憶,既可檢驗課堂聽課效果,增強記憶,又使隨後看書復習重點明確、有的放矢。對於課後復習來說,確能深化理解,強化記憶。
❸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單元復習試卷及答案
六下第二單元測試
班級 姓名 成績
填空題(分)
(1)放大鏡也叫( )鏡,鏡片的特點是中間( )、邊緣( )。
(2)通過觀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滿的彩色小鱗片其實是( ),蟋蟀的耳朵長在( )的內側,蒼蠅的眼睛是( )眼。
(3)有規則的集合外形的固體物質,我們稱之為( ),他們的排列雖然是規則的,但形狀是( )的。
(4)科學研究發現昆蟲頭上的( )就是它的「鼻子」。
(5)大量的研究事實說明生命體是由( )組成的。
二、判斷題(16分)
(1)在顯微鏡未發明前,人們只能依靠眼睛觀察。( )
(2)球形透明體放大的倍數是很大的。( )
(3)自然界中所有的固體物體都是晶體。( )
(4)花崗岩中的礦物晶體主要有長石、雲母、石英等。( )
(5)為了便於觀察,製作的植物切片標本要求薄而透明。( )
(6)綠藻能使魚缸里的水發綠。( )
(7)霍亂、肺結核、傷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
(8)我們喝的桶裝礦泉水,是經過凈化處理的,裡面沒有微生物。( )
三、選擇題(21分)
(1)(培根 )發明了能提高視力的眼鏡。
A、格羅斯塔斯特? B、牛頓 C、培根
(2)放大鏡的放大倍數跟鏡片的(凸度)有關。
A、 凸度 B、材料 C、面積
(3)放大鏡的放大倍數越大,所能觀察到的范圍就(C、越小)
A、 越大 B、不變 C、越小
(4)一般情況下,下面三種器材中放大倍數最大的是(電子顯微鏡),放大倍數最小的是(放大鏡 )
A、 顯微鏡 B、電子顯微鏡 C、放大鏡
(5)把簡易顯微鏡的製作步驟按照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bdca )
a、將調整好距離的兩個放大鏡固定
b、准備兩個放大鏡
c、找到物體最清晰的圖像
d、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
A、bdca B、bacd C、bcda
(6)下列不屬於晶體的是(玻璃 )
A、食鹽 B、雪花 C、玻璃
(7)下列儀器中,(、顯微鏡)適合觀察細菌。
A、顯微鏡 B、放大鏡 C、望遠鏡
四、排序(14分)
按正確適用顯微鏡的方法,在空括弧中填上序號。
( 2)轉動轉換器,將低倍物鏡轉到鏡筒下
( 4)調節粗准焦螺旋,將鏡筒抬起,使低倍物鏡距離載物台大約2~3厘米。將要觀察的標本的載玻片放在載物台上,用壓片夾夾住,並使標本恰好在載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 3)調節載物台下的反光鏡,從目鏡往下看,能看到一個亮的光圈。
( 5)調節粗准焦螺旋,降低鏡筒,使低倍物鏡橋好在載玻片的上面。
( 1)一手握住鏡臂,另一手托著鏡座,將顯微鏡向光擺在平整的桌面上。
( 6)調整細准焦螺旋,將鏡筒慢慢提升到標本出現的視野里為止。
( 7)慢慢移動載玻片,觀察標本的各個部分。注意標本移動的方向和從目鏡里看到的物體圖像移動的方向正好相反。
五、實驗題(19分)
1、在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時,你是如何讓物體圖象清晰的?
2、畫出你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洋蔥的細胞圖。
❹ 小學六年級上冊科學教科版復習資料
1、在工作時,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叫作機械。螺絲刀、釘錘、剪刀這些機械構造很簡單,又叫做簡單機械。
2、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杠桿。它有三個點,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轉動的位置叫支點。
3、杠桿尺平衡時,左邊的鉤碼數乘以格數等於右邊的鉤碼數乘以格數。
4、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費力。
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省力。
5、像水龍頭這樣,輪和軸固定在一起,可以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
6、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可以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
7、把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就構成了滑輪組。
8、像搭在汽車車廂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體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體所用的力就大。螺絲釘的螺紋越密,旋進去就越省力。
10、鏈條與兩個齒輪嚙合,起到傳遞動力而是自行車運動的作用。
11、各種簡單機械的比較:
簡單機械 舉例
杠桿 省力杠桿:開瓶器、切刀、核桃夾、羊角錘等
不省力也不費力 :蹺蹺板、訂書機、天平等
費力杠桿: 筷子、鑷子、釣魚桿等
輪軸:水龍頭、門把手、方向盤、扳手擰螺帽、螺絲刀擰螺絲等
斜面:盤山公路、大橋引橋、螺絲釘、樓梯等
12、寫出各類型滑輪的作用。
定滑輪 能改變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動滑輪 不能改變用力方向但省力
滑輪組 既省力又改變用力方向
13、自行車上的各部分應用了哪種簡單機械?
應用機械的位置 應用機械的類型 應用機械的位置 應用機械的類型
車把手 輪軸 車上的螺絲釘 斜面
剎車 杠桿 車輪和車軸 輪軸
大齒輪和小齒輪 輪軸 後架上的彈簧夾 杠桿
車鈴的按鈕 杠桿 腳蹬 輪軸
1、很多的房屋和橋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橫放的材料(橫梁)支撐住的。它們受壓時,橫梁比柱子容易彎曲和斷裂,所以,如何增強橫梁抗彎曲能力是建築上很重要的問題。
2、材料的寬度越寬,抗彎曲能力越強;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彎曲能力越強。材料的寬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響材料抵抗彎曲的能力。
3、改變薄板形材料的形狀,實際上都是減少了材料的寬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雖然減少材料的寬度降低了一些抗彎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強了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4、拱形受到壓力時,能把壓力向下和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形受到壓力時會產生一個向外推的力,能抵住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
5、圓頂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組合,它具有拱形承載受壓力大的優點,而且不產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個方向上都是拱形,這使得它比任何形狀都堅固。
6、生物體中的拱形:人的頭骨、拱形的肋骨、貝殼、烏龜的殼、雞蛋、接近圓形的水果。
7、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框架結構中,三角形框架比四邊形框架更加穩固,四邊形框架容易變形。
8、不容易傾倒的塔結構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輕下重的。
9、橋面在拱下方的拱橋,橋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橋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緊,還增加了橋面的抗彎曲能力。
1、省力的杠桿有;鉗子、撬棍、 開瓶器、拔釘器、釘錘、胡桃夾、獨輪車、榨汁器。
費力的杠桿有:釣魚桿、鑷子、火鉗、筷子、烤肉夾子。
2、輪軸的應用:螺絲刀、自行車把、轆輪、絞盤、水龍頭扭柄、石磨、腳踏板、駕駛盤。
斜面的應用:螺絲釘、螺帽、針、斧頭、菜刀、斜坡、S形盤山公路、釘子頭。
滑輪的應用:起重機、吊車、旗桿頂部的輪子、窗簾滑輪。
輪軸的作用:(輪軸的輪越大,軸越小),用輪帶動軸轉動就能越省力。
斜面的作用:省力。(斜面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
滑輪組作用:不但能改變力的方向,還能改變力的大小。滑輪組的(組數越多),就越省力。
3、不隨重物移動的滑輪叫(定滑輪)。 定滑輪的作用:能改變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4、隨重物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 動滑輪的作用: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但省力。
1、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 (X)
2、用撬棍撬起重物可以能省力。 (√ )
3、當杠桿平衡時,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就等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X)
4、當杠桿尺兩邊鉤碼一樣多時,杠桿尺偏向哪邊,哪邊就省力。 ( √ )
5、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是「秤砣雖小,能壓千斤」的原理。( √)
6、同一個工具,由於使用方法不同,它的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位置也會發生變化。 (√ )
7、 把一重物推到同一個高度,搭的斜面越長越省力。( √ )
8、人的前臂骨是費力省距離的杠桿。(√ )
9、在做紙梁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測試的實驗時,通過把紙重疊在一起的方法就能達到增加厚度的目的( X )
10、型鋼的抗彎曲能力都比鋼條強(X )(P45最後一句)
11、紙梁的寬度增加,抗彎曲能力也大大增加。(X)
12、空心管比實心棒的抗彎曲能力強。(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