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分鍾說課能說什麼
愁過之後憋出了這樣一份簡約的不能再簡約的說課稿,實在空洞!試說一下,嘿,時間還蠻准。不信你試試!讀一讀,笑一笑吧! 創造詩情課堂 奠基詩意人生 ——人教版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簡)各位領導、專家: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荷花》。《荷花》是語文教材中的經典美文,是一篇傳統名篇。這樣的名家名篇怎樣教學才能出新?如何讓小學生走進文本,實現語文學科的最終目的?我的創意是:改變通常的閱讀教學模式,淡化分析,採用創編小詩的方法,引導學生咬文嚼字,感悟文本,積累和吸收語言,打磨孩子的「靈性」,親近祖國文字,提高文化底蘊。■ 說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一組單元,專題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共選編了四篇課文。本文選自葉聖陶《詩的材料》,描寫的是夏日荷花盛開的情景,以及自己沉浸其中的感受,表現了大自然的美好和融入自然的欣喜。全文348個字,五個自然段,依次寫了去看荷花,荷花的各種姿態,自己的想像。整篇文章情景交融,如詩如畫,是語文學習的極好範例。《語文課程標准》指出: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該學段閱讀教學目標是: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積累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據此,確定的本課教學目標包括:1、認識生字,讀寫新語。2、理解詞意,體會關鍵詞句的作用。(教學重點)3、感情朗讀課文,邊讀邊想像畫面。4、創編小詩。(教學難點)■ 教法學法:1、品詞析句法。教學時,抓住文中關鍵詞、精彩句點撥和剖析,引導品味,提高學生的語文意識。2、讀寫結合法。這是本課突出的教學方法,其重要功效是通過閱讀吸收語言,創編小詩,訓練語感。3、大語文教學法。突破教材、突破課堂,向課外閱讀拓展,在生活中學習語文,認識到學習語文可以讓生活更精彩。■ 教學流程:一、導入新課,感知題目。誦讀寫「花」的詩文導入,指導書寫生字「荷」,注意漢字結構美。二、檢查預習,初讀全文。匯報預習情況,歸類出示詞語,指導讀音和書寫,理解詞義。重基礎知識教學,重習慣培養。三、品讀文字,積累語言。首先出示葉聖陶《詩的材料》部分原文,抓住結尾的句子「這種情形是詩的材料,可以拿來作詩」引導:這節課我們也來做一首荷花的詩,或者把課文改編成一首詩。怎麼創編小詩呢?老師教一個好辦法:把課文中優美的詞句找出來,直接放到小詩里。這樣會學得有滋有味! 接下來學生潛心讀文,邊讀邊畫詞句。這是一個頗具匠心的環節,重在感悟,旨在吸收。繼而學生匯報和品讀可以入詩的優美詞句。根據匯報歸類整理詞語,提供課外拓展的詞語,引導品味重點句子,相機指導朗讀。四、創編小詩,交流鑒賞。先給出教師創編的範例(比如課文想像部分改成小詩,展示朗讀);再由學生創編小詩,匯報,評價,鼓勵。師生共享詩情課堂,奠基美麗的詩意人生,體驗語文的魅力、語文教師的幸福!五、拓展延伸,鞏固學趣。課下搜集閱讀關於荷花的詩文,了解我國的「荷」文化。■ 板書設計:本課板書不刻意設計,在學生匯報詞語時讓他們自由書寫,舒張個性,放飛靈性,體現「學生是學習主體」、「閱讀是個性化行為」的新課程理念。說課完畢。感謝傾聽! (說課人 盧龍教研室 付躍紅)
B. 高中語文課前5分鍾演講話題
1、學習語文課的作用、好處,如果沒有學好語文,會出現什麼情況,舉實例加以證明。專
2、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屬三月的風,我們遇見摔倒老人,又擔心被訛,該怎麼辦?發表自己的看法。
3、現代網路,我們如何正確應用?如何提高網路安全意識?
4、怎樣提防千變萬化的騙局,心中無貪念,騙局難纏身;但是,狡猾可惡的詐騙犯卻把魔手伸向了單純善良的高中女生,以求助為幌子接近受騙者,我們怎麼去識別?
C. 高中語文說課
說課很簡單,實質是講課的另一種形式。就是將你的教案用你的口頭方式陳述出來。關鍵點:本課確定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是什麼?採用什麼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突破教學重難點,達到教學目標。
D. 求幾篇高中語文的說課稿
《伶官傳序》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及前後聯系:
新教材重視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全套書編排的古詩文作品,約占總數的40%,其中,高一以古代散文為主,著重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伶官傳序》是高中語文新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這一單元都是宋代散文。其中,《六國論》、《游褒禪山記》是教讀課文,《伶官傳序》、《石鍾山記》是自讀課文。從題材內容上來看,《游褒禪山記》、《石鍾山記》都是屬於因事說理的游記,《六國論》、《伶官傳序》都是屬於借古諷令的史論。
有人說,讀史可以明志,讀歷史散文,使我們在了解歷史的同時,能夠從中獲得歷史經驗教訓。因此,閱讀這類文章,對我們的學習、生活、乃至國家、民族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教學內容:
《伶官傳序》屬於借古諷令的史論,是篇自讀課文,安排一課時完成。
3、教學目的:(依據大綱和教材確定)
1、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了解常見的文言句式,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本文的語言特色。
3、體會學習本文的現實意義。
4、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
詞類活用、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反問句、感嘆句等,是文言文中比較普遍的語法現象,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了解一些常見的文言句式,於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了解一些常見的文言句式,是本文教材的重點。
學習這篇課文的關鍵是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結合語境進行揣摩,盡量避免學生生死記硬背的現象。
二、教學方法:
1、根據課文特點及學生實際,首先指導學結合課文注釋及補充材料,疏通文句,掌握詞類活用、常見的文言句式等文言文語法現象。然後引導學生閱讀體會這篇課借古諷今的史論特點及語言特色。最後,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結合歷史及現實生活來談一談學習本文的現實意義。在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於始終。
2、採用多媒體電教手段,增大了教學的容量。文中出現的詞類活用及常見的文言句式,教師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結合語境進行揣摩,盡量避免學生出現死記硬背的現象,通過學生的感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三、學法指導:
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學中,注意指導學結合課文注釋及補充材料,疏通文句,掌握詞類活用、常見的文言句式等文言文語法現象,引導學生學會在閱讀中發現問題,積極思考。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學生的討論分析,逐步釋難解疑,使學生理解並掌握詞類活用及常見的文言句式,並結合課文借古諷今的史論特點及學習生活的實際,引導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現實意義,從而加深理解,指導實踐,學以致用。這樣,不僅傳授了知識,而且對學生培養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起了重要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同時還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四、教學程序:
1、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把握詞類活用和常見文言文語法。
重點詞語:
函梁君臣之首,入於太廟。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得之矣
抑或本其成敗之跡,而皆出於此乎
重點文言句式:
梁,吾仇也
此三者,吾遺恨也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
盛以錦囊
方系燕父子以組
還矢先王,告以成功
至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2、了解本文借古諷今的史論特點及語言特點:
①史論特點
提出中心論點:盛衰成敗(得失)由於人事。
賜矢、受矢、藏矢、請矢 負矢、納矢(敘 述)
方其……,可謂壯哉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議論分析)
及仇讎……,何其衰也!
故方其盛也……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反問進一步議論分析)
及其衰也……
②語言特點:
①語言委婉,氣勢旺盛
②文筆酣暢,波瀾起伏
③平易自然,簡約凝練
3、學習本文的現實意義:
要求學生結合學習生活實際來談一談,具體內容略。
4、課堂練習:
《 伶官傳》節選
庄宗既好優,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晉之俗,往往能歌其聲,謂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亞子,當時人或謂之亞次。又別為優名為自目,曰李天下。自其為王,至於為天子,常身與俳優雜戲行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於亡……其戰於胡柳也,嬖伶周匝為梁人所得。其後滅梁入汴,周匝謁於馬前,庄宗得之喜甚,賜以金帛,勞其良苦。周匝對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陳俊、內園栽接使讎德源之力也。願乞二州以報此兩人。」庄宗皆許以為刺史。郭崇韜諫曰:「陛下所與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賞未及於一人,而先以伶人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屢以為言,庄宗謂崇韜曰:「吾已許周匝矣,使吾慚見此二人。公言雖正,然當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為景州刺史,德源為憲法州刺史。
節選自《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附板書:
伶 官 傳 序
提出中心論點:盛衰成敗(得失)由於人事。
賜矢、受矢、藏矢、請矢 負矢、納矢(敘 述)
方其……,可謂壯哉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議論分析)
及仇讎……,何其衰也!
故方其盛也……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反問進一步議論分析)
及其衰也……
語言特點:1、語言委婉,氣勢旺盛
2、文筆酣暢,波瀾起伏
3、平易自然,簡約凝練
《荷塘月色》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在閱讀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語言和藝術技巧的表現力,初步鑒賞文學作品。」本文是學生進入高中後學習的第一篇散文,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作者描繪的荷塘月色,形象生動、語言優美、典雅,藝術技巧純熟、自然,是一篇經典的美文。
鑒於以上分析,根據課程改革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了解作者尋求寧靜、嚮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品味作者高雅的審美情趣。
2、知識目標:學習巧妙的語言修辭,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3、能力目標:訓練朗讀、分析、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點
鑒賞語言美,掌握情景交融藝術手法
(四)教學難點
通感的學以致用
二、說教法
根據以上的分析以及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和年齡、心理特徵(感性思維為主),擬採用誦讀法、直觀演示法、設疑討論法。
1、 聲情並茂的配樂誦讀法
此法可使聽眾漸入佳境,引起共鳴。
2、 圖文並茂的直觀演示法
利用多媒體打出荷塘月色圖幻燈片,配合語言描繪,視聽結合,調動人的多種感覺器官和想像,使學生多角度感受到美。
3、 合作互動的設疑討論法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集中探討。
三、說學法
教學相長,學生又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結合學生特點,以提升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為目標,有針對性的引導他們自學自我提升。
1、 課前預習,明確課堂任務,提高效率;課後拓展,多渠道閱讀相關文章,廣開眼界,鍛煉自身收集信息、自主閱讀能力。
2、 多模仿示範朗讀,是提高朗讀水平的有效途徑
3、 深入研讀課文,課堂上積極參與,提高思辨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2分鍾)
1、擬用舊知識導入法,讓學生列舉關於「荷」「月」的古詩詞等名句,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污泥而不染」「月上柳梢頭」「月兒彎彎照九州」,等等。
2、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為賞析語言美,感受畫面美。
(二)4、5、6段課文分析(33分鍾)
先介紹作者是為了排遣不寧靜的心情,選擇了獨游荷塘,然後自然過渡到4、5、6段荷塘月色的學習。(一兩句簡單的過渡必不可少,即可突出重點,又保證課堂結構的完整性和嚴謹性。)
1、朗讀訓練(8分)
課前預習已整體感知文章,課堂設計配樂朗誦,加深美感印象,可挑選學生代表與老師一起聲情並茂的朗讀,並進行點評。
2、賞析語言美,品味畫面美(25分)
提問:這幾段寫了什麼?都說它美,它美在何處?
理論依據:美感是一種心理現象,美感產生的生理基礎有視、聽、味、嗅覺等多種感覺器官,品味作者筆下的荷塘月色也需要調動多種感官的想像,這種美的想像屬於心理學中的再造想像,即是根據別人的描述或圖樣進行的想像。一句話,調動多種感覺器官進行想像,給予學生充分自主感受的空間,才能深刻品味到這種美。
⑴語言美
本文語言突出特點,運用大量修辭手法,神采飛揚,其中的博喻、疊詞、通感為重點,對此學生卻較生疏。
①博喻就是用幾個喻體從不同角度反復設喻去說明一個本體,又叫連比,運用博喻能加強語意,增添氣勢,使得意象更形象,如文中荷花的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如此光潔、瑩潤、精緻的荷花,你能不多看幾眼嗎?
學以致用:發揮想像,仿寫或擴寫,寫出你心中的荷花(仿寫、擴寫是高考考察的語文能力之一)
②疊詞
切入角度:用音樂的擊鼓打節奏方式領略疊詞獨有的韻律感,如「曲曲/折折」「陰/森森」「脈脈」節奏分別是……(學生會用手指叩響桌子去感受疊詞帶來的音樂美感,荷塘月色的靈動飄逸。)
課外拓展:《詩經》中的大量疊詞,如「關關雎鳩「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③通感:
明確定義和用法,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典型例句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清香乃是嗅覺,歌聲乃是聽覺,作者將兩種感覺互通,讓讀者通過聯想、想像得到了嗅覺、聽覺上的雙重美的享受,似真似幻,若隱若現、撲朔迷離。
課外拓展:中國古典詩詞中有大量的通感現象,注意積累。如杜牧《秋夕》「天階夜色涼如水」 宋祁《玉樓春》「紅杏枝頭春意鬧」
學以致用:當堂造句,鞏固消化,鍛煉文筆。
⑵畫面美
語言的美即表現出了畫面的美,詳見板書。
根據學生對美的體驗以及老師的總結,列出本堂課的主板書.
3、 課堂小結(5分鍾)
心理學「注意規律」的教學運用:展出幾幅荷塘月色圖幻燈片,讓學生用原文中的句子進行描述。此法的作用一可大大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二可以讓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進行自檢;三可實施啟發性教學,如下:
教育學「啟發性教學原則」的教學運用:引發學生思考並討論,「圖片的荷塘月色與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你覺得哪個更美?」引導學生領會語言文字的魅力和表現力,最終落實本課教學目標,品位語言美,從而感受語言背後的畫面美。
4、 課後練習
學以致用,運用本課語言技巧「疊詞」「通感」等,以「沙灘月色」為題寫一片情景交融的小短文。
E. 現在高中語文課前5分鍾演講,內容對高考有用的,我該講什麼
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如果一個人很有成就,不是別人給予的,更內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容靠自己的努力、勤奮爭取的。才能主要來自勤奮學習是不可猜疑的。 每一個人的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的勤奮努力而來的。比如說德國數學家...
F. 高中語文應聘5分鍾試講的准備
您好,我本身也是一家企業的人力資源部經理,給您一些建議,單元有所回幫助!
不知道您看答過《馬大帥2》嗎?又一次教育局的去「大帥打工子弟學校」聽課,寧靜給同學們講了一堂語文課,主題叫做「理想」,這堂課可以說是和語文課毫無關系,但是卻能得到別人的普遍認可。
所以我覺得你應該拿出你90%的精力去備一堂能提升學生對語文這個專業,或者是這個職業的興趣,多講一些關於語文或者中國古漢語的故事之類的東西,學生會對你這個人感興趣,老師也會感興趣的!
最後,祝你應聘成功!
G. 五分鍾的時間進行說課,說那些內容呢
好巧,我五月底抄剛剛經歷了說課。我們是給45分鍾准備當場備課,完了以後拿著稿子上去念就可以了。我很緊張,現在發覺其實並沒有什麼的,我們是要求十分鍾,你們五分鍾就更簡單了,主要還是筆試,面試不會卡你的。
如果你已經知道說什麼內容的話,現在就可以網路找答案了。
如果你還不知道說什麼內容的話,就先找一份說課稿列印下來,到時候套用!我就是這樣的。5分鍾很快就結束了。說課稿大綱就是:說教材作用,說教法,重點難點,說學法,說教學流程。
先找一份說課稿看看你就清楚了。
H. 說課稿模板,5分鍾,要求所有環節,輕重分配。多謝!!
說課
(一)說課要求「六說」:即說課標、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說訓練、說程序。
課標是教學的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既是教學的出發點,又是教學的歸結點。教法是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況而選擇的,是達到教學目標的手段;訓練包括課內的和課外的,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途徑;程序則是優化教學過程和優化課堂結構的教學方案。
「六說」構成說課的整體內容,也構成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二)、「六說」的具體要求
1、說課標
主要說兩點:
(1)所選課題在本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這要依據課標所規定的教學原則和要求,在整體把握教材知識體系和編寫意圖的前提下,通過分析新選課題(章、節、課)內容特點,確定其在整體或單元教學中的地位。通過分析新舊知識的聯系,確定其在整體或單元教學中的作用。
(2)根據「地位」和「作用」,制定本課題的學習目標,通常從三方面來制定:
A、思想教育目標①思想政治教育——如「五愛」教育,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教育,道德品質教育等②學習品質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如毅力、態度、方法、習慣等③思維品質教育——各學科有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特點,需要通過教學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數學——等價轉換,數形結合,分類討論;語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英語——交際能力。
B、知識傳授目標
主要指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C、能力形成目標
記憶什麼,理解什麼,掌握什麼,動用什麼,評價什麼,綜合什麼,在課標中要有明確的要求。
2、說教材
主要說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分析和處理,包括理論上的理解,知識點的解析。重點。難點的確定和解決。
分析教材是常規備課的重點,也是說課的重要內容,但說課更要側重說明處理教材的理論依據和採用的處理方法,而不對某些具體知識作更多的解釋和說明。如語文的解釋詞義,歸納段意,數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釋等。
3、說學生
主要是分析學情,如學生的原有基礎,學習本課題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問題,上、中、下三類學生的分別,以及學法指導等。學生情況是教學的重要依據,難點的確定,教法的選擇,課堂訓練的設計都應根據學情而定。但這是常規備課中最薄弱的一環。大多數老師習慣於精英教學,喜歡從高點來設計,而忽視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如何。說課,把說學生提出來,就是為了加強教與學的針對性,使老師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全部學生身上,收受實在的課堂實效。
4、說教法
主要說明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問題不再於什麼方法最好,什麼手段最簡便,而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及教學設備的情況等,來說明選擇某種方法和手段的依據。有些教法不能從理論上講是科學的,合理的,但是有選擇運用它,要看學生的實際,所以說教法的選擇,最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情的分析。
5、說訓練
主要說明訓練的目的,訓練方式,訓練題目的設計。訓練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主要途徑,是教學的重要環節。
課堂教學中的訓練,要根據學習目標來設計,為目標而服務。
訓練一般分為①形成性②鞏固性③分層能力訓練三種類型。
①主要檢查學生對概念、定義、基礎知識的理解程度②幫助學生掌握知識③根據學生掌握情況,使上中下三類學生通過此練習都有所得,培養能力。
6、說程序
說明整堂課的教學流程,即各個教學環節的實施過程、。我們常說id優化課堂結構即指教學程序的設計、
說課的內容是「六說」,方法有兩種。一是將材料按「六說」分六塊,一一分別來說,這樣說材料容易組織,條理清晰,但藝術性不強,給人以支離破碎的印象。二是綜合組織,按教學程序來說,將「六說」內容分布在各教學環節中,這樣說藝術性強,流暢,渾然一體,但組織材料費力,還會條理不清。總之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說課方法。
I. 五分鍾講課比賽,講什麼內容比較好呢語文方面的
五分鍾講字詞音譯,比如一些相近的或相反的或容易混淆的字詞音譯你能辨析回清楚,教大家一種行之有答效的學習方法;或者成語熟語的故事及意義;或一片閱讀或者一片古詩,內容很豐富不知道你能不能把握好時間,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講出作者的背景,詩文的背景,內容,思想,感情,能不能給人以新鮮感、讓人感到受益匪淺;最後總結時說明一下你講的這些只是語文中的冰山一角,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韻味需要慢慢品讀,還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