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六年級上冊科學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單元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放大鏡和顯微鏡能將物體的圖像放大,使我們能看到物體的更多細節。
為了能將物體的圖像放大,透鏡應是透明的、中間較厚的,放大倍數與中間的厚度直接有關。
細胞是生物生命活動的最基本單位,生物都由細胞組成。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廣泛存在著,它和我們的生活、生產、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些微生物太小,沒有放大鏡或顯微鏡便不能被看到。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點,也由細胞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環境下生存的結構。
物質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種多樣的。
第1課放大鏡
科學概念
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
放大鏡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
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凸起)。
第2課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
科學概念
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節。
第3課放大鏡下的晶體
科學概念
一些固體物質的內部有一定的結構,如果構成這些物質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間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規則的幾何外形,這就是晶體。
第4課怎樣放得更大
科學概念
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顯微鏡的發明拓寬了觀察領域,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
第5課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
科學概念
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
第6課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
科學概念
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生物細胞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生物的細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細胞也是不同的。
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
第7課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
科學概念
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在水中生活著很多形態各異的微生物。
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境。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徵,如:對環境有一定的需求、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能繁殖
第8課微小世界和我們
科學概念
由於觀察工具的改進,使人類觀察的范圍擴大,發現了僅靠肉眼無法發現的自然界
的許多秘密。
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變。
第二單元 物質的變化
科學概念
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的。
物質的變化是有規律的,是可以被我們認識的。
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會產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質的物理變化不產生新的物質,物質的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
物質的化學變化會伴隨各種現象。
物質的變化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人類可以利用物質的變化解決生產生活中的許多問題。
第1課我們身邊的物質
科學概念
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是變化的,物質的變化有相同和不同之處。
一些物質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另一些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第2課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
科學概念
物質的變化可以劃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兩類,它們的區別在於是不是產生了新的物質。
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
第3課米飯、澱粉和碘酒的變化
科學概念
米飯在口腔里與唾液作用會發生化學變化。
澱粉與碘酒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新物質是藍紫色的,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澱粉。
第4課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
科學概念
小蘇打和白醋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質的一種氣體。
第5課鐵生銹了
科學概念
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於鐵的新物質。
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第6課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
(一)背景和目標
科學概念
化學變化會伴隨各種現象,根據這些現象可以初步判斷物質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
硫酸銅溶液和鐵釘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
第7課控制鐵生銹的速度
科學概念
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使鐵生銹。
在平常生活中,鐵生銹的快慢與水的多少關系很大。
把鐵與水、空氣隔絕開是防止鐵生銹的好方法。
第8課物質變化與我們
科學概念
物質的變化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人類進行的所有的生產活動和人類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質的變化。
第三單元 宇宙
單元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月球在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徵等方面有別於其他星球。
太陽、地球、月球的運動變化導致日食和月食現象。
星座是遠近不同的恆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視覺構圖。
宇宙是由類似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組成的龐大的系統,它在不斷的運動變化。
宇宙是可以被人類認識的,人們通過不斷地改進各種觀測技術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宇宙奧秘。
第1課地球的衛星 月球
科學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在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徵等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第2課月相變化
科學概念
月相在一個月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
月相變化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形成的,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
第3課我們來造「環形山」
科學概念
環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徵。
環形山的形成與許多因素有關,隕石撞擊是主要原因。
第4課日食和月食
科學概念
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
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於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則是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
第5課太陽系
(一)背景和目標
科學概念
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體組成了太陽系。太陽系是一個較大的天體系統。
第6課在星空中(一)
科學概念
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系的恆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角度觀察,圖形不同。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標志。
第7課在星空中(二)
科學概念
隨季節的變換,在天空中會出現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運動變化的。
亮星構成的圖形是星座的主要標志。
第8課探索宇宙
科學概念:
宇宙空間分布著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
宇宙是運動變化著的,膨脹著的,組成宇宙的天體也是運動變化著的。
第四單元 環境和我們
單元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人們在生活中要產生大量成分復雜的垃圾,垃圾危害環境。
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燒等。
設計合理的垃圾填埋場能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但填埋、焚燒的方法還是會影響
環境。
減少固體垃圾的科學方法是減少丟棄、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垃圾分類、分裝便於垃圾回收利用。
人們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資源很緊缺。
水污染主要是人類的活動引起的,污水需經過復雜的處理才能使用。
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是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人類正著力於采
取相應的環境保護行動。
第1課一天的垃圾
科學概念
人們在生活中要產生大量成分復雜的垃圾。
丟棄的垃圾危害環境。
第2課垃圾的處理
科學概念
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燒等,但填埋、焚燒的方法還是會影響環境。
設計合理的垃圾填埋場能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第3課減少丟棄及重新利用
科學概念
減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減少丟棄和重新使用。
過度包裝會造成資源浪費而且產生大量垃圾。
第4課分類和回收利用
科學概念
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這樣可以減少垃圾、節約資源。
垃圾分類、分裝便於垃圾回收利用和對一些有毒垃圾的處理。
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並形成肥料。
第5課一天的生活用水
科學概念
人們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資源很緊缺。
『貳』 小學六年級科學 如何保護環境
1、人們在生活中要產生大量成分復雜的(垃圾)。丟棄的垃圾(危害環境)。
2、目前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燒)等,但填埋、焚燒的方法還是會影響環境。
3、垃圾填埋場對周圍環境的危害有:(1)散發惡臭,污染空氣(2)滋生蚊蠅,引發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響農業生產等。
4、焚燒垃圾的優點:(1)佔地小,使垃圾減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產生的熱量可用來發電;缺點:(1)消耗大量電能(2)留下殘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
5、(設計合理)的(垃圾填埋場)能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6、(減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減少丟棄)和(重新使用)。
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減少的:(1)雙面列印可以節約紙張(2)自帶喝水杯外出,少買瓶裝飲料(3)盡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減少紙和塑料的丟棄……
8、(過度包裝)會造成(資源浪費)而且產生大量垃圾。
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紙、金屬、塑料、玻璃等。這樣可以(減少垃圾、節約資源)。
1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須改變(垃圾混裝)的習慣,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和(分裝)。
11、垃圾分類、分裝便於垃圾(回收利用)和對一些(有毒垃圾)的處理。
12、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五種物質,電池裡就包含了三種:(汞)、(鉛)、(鎘)。
13、(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並形成(肥料)。
14、減少固體垃圾的科學方法是(減少丟棄)、(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15、人們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資源)很緊缺。
16、由於(人口迅速增長)、(環境污染)和(全球氣候變暖),目前60%的大陸面臨淡水資源不足,100多個國家嚴重缺水,其中最嚴重的國家達(40多個)。
17、在淡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水污染更給人類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脅。水污染主要是(人類的活動)造成的。
18、水的污染源可能來自(農業的殺蟲劑、肥料)等,可能來自(工業的廢水、油污)等,可能來自(家庭的洗滌劑、人的排泄物),也可能來自(動物的屍體)等。
污水需經過復雜的處理才能使用。
19、淡水在自來水廠中除了(沉澱)和(過濾)之外,還要加入葯物進行(滅菌處理),這樣才能符合我們使用的標准。
20、污水需經過(復雜的處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過三種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學方法)獲得凈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離水中的雜物和較大的顆粒,雜物有塑料袋、菜葉雜草等;生物方法是通過細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學方法主要是用於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學葯劑——氯,通過它來有效殺滅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21、 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有(垃圾)、(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人類正著力於相應的環境保護行動。
22、(減少廢氣和廢物排放)是控制大氣污染最根本的辦法。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廣(「無車日」)活動,以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
23、減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1)用紙袋和布袋(2)提菜籃子上菜市(3)減少塑料包裝(4)用可降解塑料袋。
24、由於(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壞)和(海洋環境的惡化),現有的生物物種滅絕速度是自然滅絕速度的(1000倍)。人類(濫捕亂獵)和(過度開發利用),更使得許多生物資源瀕臨枯竭。
25、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我國的(九寨溝)、(長白山)、(四川卧龍)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護區。
26、許多環境問題是(人類活動)造成的,但人類的活動也能夠改善環境。
我們老師給我的,自己找
『叄』 六年級科學的下冊最後一單元信息復習+內容!Thank!
第四單元 環境和我們
1,人們在生活中要產生大量成分復雜的(垃圾).丟棄的垃圾(危害環境).
2,目前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燒)等,但填埋,焚燒的方法還是會影響環境.
3,垃圾填埋場對周圍環境的危害有:(1)散發惡臭,污染空氣(2)滋生蚊蠅,引發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響農業生產等.
4,焚燒垃圾的優點:(1)佔地小,使垃圾減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產生的熱量可用來發電;缺點:(1)消耗大量電能(2)留下殘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
5,(設計合理)的(垃圾填埋場)能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6,(減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減少丟棄)和(重新使用).
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減少的:(1)雙面列印可以節約紙張(2)自帶喝水杯外出,少買瓶裝飲料(3)盡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減少紙和塑料的丟棄……
8,(過度包裝)會造成(資源浪費)而且產生大量垃圾.
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紙,金屬,塑料,玻璃等.這樣可以(減少垃圾,節約資源).
1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須改變(垃圾混裝)的習慣,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和(分裝).
11,垃圾分類,分裝便於垃圾(回收利用)和對一些(有毒垃圾)的處理.
12,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五種物質,電池裡就包含了三種:(汞),(鉛),(鎘).
13,(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並形成(肥料).
14,減少固體垃圾的科學方法是(減少丟棄),(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15,人們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資源)很緊缺.
16,由於(人口迅速增長),(環境污染)和(全球氣候變暖),目前60%的大陸面臨淡水資源不足,100多個國家嚴重缺水,其中最嚴重的國家達(40多個).
17,在淡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水污染更給人類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脅.水污染主要是(人類的活動)造成的.
18,水的污染源可能來自(農業的殺蟲劑,肥料)等,可能來自(工業的廢水,油污)等,可能來自(家庭的洗滌劑,人的排泄物),也可能來自(動物的屍體)等.
污水需經過復雜的處理才能使用.
19,淡水在自來水廠中除了(沉澱)和(過濾)之外,還要加入葯物進行(滅菌處理),這樣才能符合我們使用的標准.
20,污水需經過(復雜的處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過三種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學方法)獲得凈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離水中的雜物和較大的顆粒,雜物有塑料袋,菜葉雜草等;生物方法是通過細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學方法主要是用於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學葯劑——氯,通過它來有效殺滅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21, 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有(垃圾),(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人類正著力於相應的環境保護行動.
22,(減少廢氣和廢物排放)是控制大氣污染最根本的辦法.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廣("無車日")活動,以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
23,減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1)用紙袋和布袋(2)提菜籃子上菜市(3)減少塑料包裝(4)用可降解塑料袋.
24,由於(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壞)和(海洋環境的惡化),現有的生物物種滅絕速度是自然滅絕速度的(1000倍).人類(濫捕亂獵)和(過度開發利用),更使得許多生物資源瀕臨枯竭.
25,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我國的(九寨溝),(長白山),(四川卧龍)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護區.
26,許多環境問題是(人類活動)造成的,但人類的活動也能夠改善環境.
『肆』 六年級下冊科學復習考試卷
答案在下面
一、填空題
1.放大鏡是我們在科學學習中經常用到的觀察工具,也叫() ,它的特點是中間() ,邊緣()
2.像().白糖這樣的顆粒都是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叫做()
3.物質會發生變化,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大小.形狀.形態等,沒有產生新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 ,而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將之稱為() 。
4.我們將米飯上滴上碘酒,看到米飯上出現了() ,說明米飯和碘酒發生了()
5.月球是地球的 () ,它本身不能 () ,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 ,它變化的周期大約是 () 。
6.把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能看到鐵釘上附著有 () 的物質,我們知道這種物質是 () 。
7.日食和月食的發生,一定要讓三者在一條 () 上,所以日食發生農歷的 (),月食發生在農歷的 () 。
8.為了便於辨認,我們把星空劃分成不同的區域,稱為 () ,大熊座的明顯標志就是 ,小熊座上有著名的 () 。
9.絕大多數的水污染是由人類的活動引起的,目前的污水主要包括農業污水、 () 、 () 。
10. () 和 () 是減少垃圾數量的重要方法。
二、選擇題
1.世界上第一架顯微鏡是一位名叫( )的生物學家發明的…………( )
A.達爾文 B.列文虎克 C.羅伯特·胡克 D.培根
2.下面是不同放大鏡的側面圖,其中( )放大鏡的放大倍數最大。……( )
A. B. C. D.
3.用蠟燭火焰加熱白糖5分鍾,白糖……………………………………( )
A.只變成液態的糖
B.先變成液態的糖,然後變成黑色的物質
C.先變成水,然後變成黑色的物質
4.如圖所示的標志是………………………………………………( )
A.回收標志 B.交通標志 C.綠色食品標志
5.1969年美國的( )載人飛船成功地在月球上著陸………………( )
A.「阿波羅」11號 B.「月球」號 C.「神舟」六號
6.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徵就是分布著許多……………………………………( )
A.火山 B.環形山 C.海洋
7.月食不會出現的是…………………………………………………………( )
A .月全食 B .月偏食 C .月環食 D.以上的都不會出現
8.下列垃圾中不可以自然分解的是…………………………………………( )
A.雜草和菜葉 B.蛋殼和紙屑 C.塑料袋和可樂瓶 D.電池.空罐頭
9.影響鐵生銹的因素是………………………………………………………( )
A.只有空氣 B.只有水分 C.是空氣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結果
10.星空隨著地球四季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有一顆恆星的位置常年不變,這顆恆星是………( )
A.天狼星 B.大角星 C.北極星 D.織女星
三、判斷題
1.用放大鏡可以觀察到手上的細菌。…………………………………………( )
2.蠟燭完全燃燒後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3.生成氣體的變化可能是化學變化。…………………………………………( )
4.填埋場在填滿垃圾後,可以在上面建公園.種莊稼。………………………( )
5.水星是自轉周期最短的一顆行星…………………………………………( )
6.日食和月食有時會出現在同一天。………………………………………( )
7.我們吃飯的時候覺得飯有點甜是因為裡面有糖。…………………………( )
8.銀河實際上是由無數顆星星組成的一條閃亮的光帶。……………………( )
9.我們喝的礦泉水裡面沒有微生物。…………………………………………( )
10.月球的體積是地球的46/1。…………………………………………( )
四、連線題
1.下列材料或動作在月相變化的模擬實驗中分別代表什麼?
一半被塗黑的皮球 月球自西向東繞著地球公轉
皮球黑色的一面始終背對著黑板 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們
舉著皮球的同學逆時針走動一圈 被陽光照亮的月球
小圓里的幾個同學 太陽
黑板 月球的亮面朝著太陽
2.把下列實驗器材與它在實驗中的作用用線連起來
鑷子 盛放剩餘洋蔥
培養皿 放置切片標本
滴管 染色
載玻片 吸取少量的液體
碘酒 夾取實驗材料
3.把簡單挖垃圾坑填埋垃圾存在的危害與代清潔填埋場的相應設計用直線相連
垃圾與土壤直接接觸 襯墊
垃圾發酵產生可燃性氣體和有毒氣體 過濾液收集.過濾液處理池
受污染的水到土壤和地下水中 氣體排放管
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狀況 監測井
五.綜合能力題
1.請將下列相應的時間畫出月相。
農歷十五 農歷二十二 農歷二十七 農歷初三 農歷初八
2.請你解釋一下月食形成的原因並畫出示意圖。
3.請你說說塑料袋五種重新使用的方法。
4.鐵生綉與什麼因素有關呢?請你自己選擇一個因素,設計一個實驗。
研究的問題:
我們的假設:
實驗的材料:
實驗的方法
5.填表
物質的變化
伴隨的現象
特點
屬於什麼變化
水結成冰
蠟燭燃燒
小蘇打和白醋的混合
木條折斷
硫酸銅溶液和鐵釘
鐵生銹
削鉛筆
6.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成四大類: 、可回收垃圾 、其他垃圾(請在下面方框的橫線上填空)
請你將下面的垃圾,按以上的類別分類填到下面的方框中。(只填序號)
A.玻璃 B.餐巾紙 C.菜葉 D.廢舊電池 E.果皮
F.塑料袋 G.冰淇淋 H.小木棍 I.日光燈管 J.渣土
K.花生殼 L.紙板 M.牛奶盒 N.一次性筷子 O.破陶罐
P.衣服 Q.碎磚頭 R.空酒瓶 S.爛蘋果 T.注射器
U.銹鐵絲 V.破瓷碗 W.舊輪胎
科學六年級下冊期中測試卷答案
一.填空題
1.凸透鏡 厚 薄
2.食鹽 晶體
3.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4.藍紫色 化學變化
5.衛星 發光 月相 一個月
6.紅色 銅
7.直線 初一 十五
8.星座 北斗七星 北極星
9.工業污水 生活污水
10.減少丟棄 重新使用
二.選擇題
1.B 2.B 3.C 4.C 5.A
6.B 7.C 8.D 9.C 10.C
三.判斷題
1.X 2.√ 3.√ 4.X 5.X
6.X 7.X 8.√ 9.X 10.X
四.連線題
五.綜合能力題
1.略
2.當月球運行到地球背著太陽的一面時,如果三者正好在一條直線上,地球就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上的光,於是就發生了月食。
太陽 地球 月球
3. 防塵 鞋套 放置雜物 當垃圾袋 購物袋
4.見書本P38
5.
物質的變化
伴隨的現象
特點
屬於什麼變化
水結成冰
形態改變
沒有產生新物質
物理變化
蠟燭燃燒
發光 發熱
產生了新物質
化學變化
小蘇打和白醋的混合
產生氣體
產生了新物質
化學變化
木條折斷
形狀改變
沒有產生新物質
物理變化
硫酸銅溶液和鐵釘
顏色改變產生沉澱
產生了新物質
化學變化
鐵生銹
顏色改變
產生了新物質
化學變化
削鉛筆
形狀改變
沒有產生新物質
物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