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復習資料
六年下冊科學復習題
第一單元 風格各異的建築
1.房屋是人類__、__的地方。有了房屋,人類才結束了____的歷史;有了房屋,人類才有了__的生活。
2.房屋在構成上有一定的層次:__→__→__→___→一幢樓。
3.建築物的結構有____(體育館);____(大壩、橋墩);____(鐵架橋)等等。
4.在建築物的結構中,拱形結構能夠________;空心結構可以_______;三角形結構有_______的作用。
5.建築物的美,一方面體現在它的自身__和__上,另一方面還表現在與周圍環境及功能的____上。
6.設計師在設計建築物時,既要考慮建築物的__和__,又要考慮建築物的__,還要考慮如何體現建築物的__。
第二單元 奇妙的人體
1.從外部形態上看,人體由_、_、__、__組成。
2.人體的結構層次:__→__→__→__→人體。
3.構成人體的基本結構是__。
4.用顯微鏡觀察時,兩隻眼____,而且有明確的分工:__觀察,__繪圖。
5.絕大多數生命體都是由__構成的。人體內的細胞不斷地吸取__和__,排出____等廢物,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源源不斷地提供__和__。
6.在消化系統中,大塊食物被__、__成小顆粒,然後,被___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過程叫__;消化後的____穿過小腸壁進入__的過程叫__。
7.我們進行的呼吸過程是通過__和__兩個動作完成的。
8.通過呼吸,我們可以將__輸送到__,並將體內產生的____排出體外。
9.生活中的____、____、____等因素會影響呼吸系統的健康。
10.感冒是一種常見的____傳染病
11.心臟________次數叫心率。
12.心臟的大小與自己_____相似。心臟就像一台強有力的_,將__壓入__,推動血液流經_____,從而將__和__輸送到全身,滿足人體____的需要。
13.心率與脈搏的頻率是__的,我們可以通過測__來測量心率。
14.正常成年人在平靜狀態下的心率是__左右,兒童的心率一般__於成年人。
15.心跳加快時,輸送到全身的血液__,以滿足人體的__。
16.人類不僅具備__、__、____、____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__、__、__等重要的心理功能。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體內的____實現的。
17.神經系統主要是由_、__和__組成的。
18.從刺激呈現到反應開始之間存在的時間間隔,被稱為___。。
19.每個人青春期開始的年齡和結束的年齡略有__,一般為__到__,__比__平均早_歲。
20.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___高峰期,是從__走向__的重要階段。____的改變,____的完善,____的成熟主要是在這一階段完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時期的發育可以決定我們以後 的____和____。
21.為了健康、順利地度過青春期,我們需要全面、合理的__;__的體魄;養成良好的____。
22.熱情、寬容、守信、自尊、自律、有愛心等____,往往是在與____的過程中____的
第三單元 有序的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是由__和___共同構成的一個____的整體。生物包括__、__和___;非生物包括_、__、__、__、__等。
2.生態系統的構成層次:__→__→__→生態系統。
3.生態系統中__最多,因為它是___。
4.生態系統中的平衡是一個____的狀況,屬於一種____,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5.生態農業既充分_____,又保護了____。留民營村因此成為「_________」。
6.在生態系統中,植物是___;動物是___;微生物是___。
7.最大的、最復雜的生態系統是___,它包括___的底部、__的大部分和___表面的所有__和___因素。___是地球上所有__的家,它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____。
8.「生物圈2號」試驗用事實告訴我們,__才是人類和其他生物惟一的__。
第四單元 宇宙與航天技術 1.銀河系從宇宙中看就像一個不斷______;從地球上看是穿過夜空的一條_______;從側面看就像一隻_____。
2.銀河系由大約500億顆__、2000億顆__組成。太陽只是其中一顆普通的__,而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__。
3.天文學家把所有的__以及其中的__叫做宇宙,銀河系只是浩瀚宇宙的__
4.義大利人___是世界上第一個用望遠鏡觀測__和__的天文學家。用望遠鏡觀察星空,標志著進入了_____的時代。
5.火箭是___在一千多年前發明的。第一個試圖發明火箭的是__,為了紀念這位先驅者,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把__背面的一座___命名為「__」。
6.中國航天的創始人是___,1991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_______」的榮譽稱號。
7.1970年4月24日,「____」運載火箭把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_____」送入太空,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研製和發射運載火箭的國家。
8.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製造發射了人類歷史上_______。科學家們把發射____視為____的開端。如今,在燦爛的星河中,已經有了___顆人造衛星。它們是人類進入__的見證,反映了____的傑出成就。
9.在太空各種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衛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多種用途,為推動____和____發揮著重要作用。
10.人造衛星繞地球飛行的拉力是______。
11.前蘇聯人___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太空中飛行的宇航員。
12.我們把可供__________的________稱做空間站。
13.「___」___是當今世界上最大、飛行時間最長的空間站。它既是____,也是第一家____,宇航員在這是生產出了優質___材料和___
14.2003年2月1日,美國_____太空梭在結束「______」重返地面的過程中爆炸。太空梭上的__宇航員全部遇難。
15.2003年10月15日上午9點,我國獨立研製的第一艘載人飛船「__」__在酒泉發射升空。經過___飛行、繞地球__後順利返航。這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__有____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第五單元 像科學家一樣工作1.日新月異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改變了人類對_____,提高了人們的____,推動了社會的____。同時,每一項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都凝聚著______的辛勤勞動。
2.你知道的科學家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等,他們取得的____和____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3.科學家的____以及勞動人民的____,推動著科學技術的__。
4.我們通過各種______,學習、發現一些____,並嘗試利用所學的__和__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5.豐富多彩的科學探究活動有:__與__;__與__;__與__;__與
6.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們通過各種活動,不僅學到了豐富的____,而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__和__。
8.我們利用過的多種圖表有___、___、___、
2、地球同步衛星真的是靜止在空中不動嗎?請你設計一個模擬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
我的假設: 我所用的材料:
我用( )來模擬衛星,用( )來模擬地球。
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 模擬實驗結論是:
❷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單元復習試卷及答案
六下第二單元測試
班級 姓名 成績
填空題(分)
(1)放大鏡也叫( )鏡,鏡片的特點是中間( )、邊緣( )。
(2)通過觀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滿的彩色小鱗片其實是( ),蟋蟀的耳朵長在( )的內側,蒼蠅的眼睛是( )眼。
(3)有規則的集合外形的固體物質,我們稱之為( ),他們的排列雖然是規則的,但形狀是( )的。
(4)科學研究發現昆蟲頭上的( )就是它的「鼻子」。
(5)大量的研究事實說明生命體是由( )組成的。
二、判斷題(16分)
(1)在顯微鏡未發明前,人們只能依靠眼睛觀察。( )
(2)球形透明體放大的倍數是很大的。( )
(3)自然界中所有的固體物體都是晶體。( )
(4)花崗岩中的礦物晶體主要有長石、雲母、石英等。( )
(5)為了便於觀察,製作的植物切片標本要求薄而透明。( )
(6)綠藻能使魚缸里的水發綠。( )
(7)霍亂、肺結核、傷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
(8)我們喝的桶裝礦泉水,是經過凈化處理的,裡面沒有微生物。( )
三、選擇題(21分)
(1)(培根 )發明了能提高視力的眼鏡。
A、格羅斯塔斯特? B、牛頓 C、培根
(2)放大鏡的放大倍數跟鏡片的(凸度)有關。
A、 凸度 B、材料 C、面積
(3)放大鏡的放大倍數越大,所能觀察到的范圍就(C、越小)
A、 越大 B、不變 C、越小
(4)一般情況下,下面三種器材中放大倍數最大的是(電子顯微鏡),放大倍數最小的是(放大鏡 )
A、 顯微鏡 B、電子顯微鏡 C、放大鏡
(5)把簡易顯微鏡的製作步驟按照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bdca )
a、將調整好距離的兩個放大鏡固定
b、准備兩個放大鏡
c、找到物體最清晰的圖像
d、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
A、bdca B、bacd C、bcda
(6)下列不屬於晶體的是(玻璃 )
A、食鹽 B、雪花 C、玻璃
(7)下列儀器中,(、顯微鏡)適合觀察細菌。
A、顯微鏡 B、放大鏡 C、望遠鏡
四、排序(14分)
按正確適用顯微鏡的方法,在空括弧中填上序號。
( 2)轉動轉換器,將低倍物鏡轉到鏡筒下
( 4)調節粗准焦螺旋,將鏡筒抬起,使低倍物鏡距離載物台大約2~3厘米。將要觀察的標本的載玻片放在載物台上,用壓片夾夾住,並使標本恰好在載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 3)調節載物台下的反光鏡,從目鏡往下看,能看到一個亮的光圈。
( 5)調節粗准焦螺旋,降低鏡筒,使低倍物鏡橋好在載玻片的上面。
( 1)一手握住鏡臂,另一手托著鏡座,將顯微鏡向光擺在平整的桌面上。
( 6)調整細准焦螺旋,將鏡筒慢慢提升到標本出現的視野里為止。
( 7)慢慢移動載玻片,觀察標本的各個部分。注意標本移動的方向和從目鏡里看到的物體圖像移動的方向正好相反。
五、實驗題(19分)
1、在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時,你是如何讓物體圖象清晰的?
2、畫出你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洋蔥的細胞圖。
❸ 六年級下冊科學試卷答案
一、1.能量2植物,朋友,敵人3食物網4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5死亡生物,骨骼,外殼,葉子
二、1√ 2√ 3√ 4√ 5x
三、1(1)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洗澡、不挖鼻孔)
(2)講究營養並注意飲食衛生(不暴飲暴食、不吸煙、不酗灑、合理安排每天進餐次數和時間)
(3)注意學習姿勢和用眼衛生(眼離書本一尺、胸離課桌一拳、注意採光和照明)
(4)加強體育鍛煉(游泳、跑步、踢球)
(5)保證充足的睡眠(小學生1-2年級10-11小時 3-6年級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5小時、成人7-9小時)
(6)不迷戀電腦(適當使用豐富業餘生活,並不是堅決遠離電腦,當能盡情玩網路游戲)
(7)科學用腦(★科學用腦五要素:課程交替、動靜結合、反復強化、勤於思考、適當休息)
2生物之間普遍存在一種「吃與被吃」關系,這種關系像鏈條一樣把一些生物緊密聯系起來,生物學家把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叫做食物鏈。
3在同一生態系統中,如果動物植物微生物的數量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且變化不大,這種狀態就叫做生態平衡。
4 (1)過度放牧(2)過度捕撈(3)濫施農葯
5(1)植樹造林(2)做各種喂鳥器(3)建立自然保護區(4)建設生態工程
❹ 教育科學出版社六年級科學下冊練習題
六下復習資料
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
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邊緣薄)。自製放大鏡的方法有:廣口瓶、玻璃杯、燒瓶、燒杯、塑料袋(盒)裝水,冰塊、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註:橫向放大,縱向不放大)。
食鹽、白糖、鹼面、味精的顆粒都是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物質叫做(晶體)。
許多岩石是由(礦物晶體)集合而成。如花崗岩由(長石)(雲母)(石英)等礦物的晶體組成。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體物質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體)。晶體形狀(多種多樣)但都很有規則。有的晶體較大,肉眼可見,有的較小,要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生物學家(列文·虎克)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為了看到更小的物體,人們又研製出(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到(200萬倍)。
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用自製的復合顯微鏡在世界上第一個看了(細胞)
顯微鏡主要由(目鏡)(調節旋鈕)(物鏡)(載物台)(反光鏡)等組成。
大量的研究事實說明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我們還可以利用(乾草)培養微小生物。
(巴斯德)第一個指出微生物與人類健康的關系。
通過觀察我們知道電視機的屏幕其實是由(紅)(藍)(綠)三種顏色組成。
(放大鏡)和(顯微鏡)的發明,為人類打開了微小世界的大門,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微生物對人類並非都是有害的,有許多微生物不僅對人體有益,而且我們還離不開它。雜交水稻(袁隆平),酵母菌它可以分解麵粉里的糖類,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熱時體積急劇膨脹,從而使饅頭、麵包內部疏鬆多孔。
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善。如:抵抗制服疾病、釀酒、泡菜、發面、做酸奶、克隆生物、處理垃圾和污水。
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於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如蠟燭燃燒、白糖加熱時融化變色。
有些物質混合後不會生成新的物質,如(沙子)和(豆)混合;有些物質混合後會生成新的物質,如(小蘇打)和(白醋)混合。
小蘇打和醋混合產生大量的氣泡,生成新的氣體——二氧化碳氣體,這種氣體能使燃燒的細木條熄滅,說明這種氣體(不支持燃燒)。
米飯在我們咀嚼的過程中,變得有(甜味)了,這是因為米飯中有一種叫(澱粉)的東西,在被我們咀嚼過程中發生了變化——澱粉變成了麥芽糖。
澱粉遇到碘酒顏色會變成(藍色),產生了一種藍色的新物質。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澱粉。
我們周圍世界物質的變化一般分成兩類,即(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徵是(產生新的物質)。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過程,往往伴隨產生種種現象,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改變顏色)、(產生沉澱物)等。
通過觀察比較鐵片和鐵銹,我發現鐵銹是(紅褐色)、(有空隙)、(沒有光澤)、(不導電)、(不能被磁鐵吸引)、(粗糙)等。
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產生的氣體(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徵是(不支持燃燒)、(比空氣重)、(無色透明)。
哪些食物含有澱粉?
類別 食物名稱
含有澱粉的食物 玉米、土豆、番薯、蘋果、麵包、饅頭、南瓜
不含澱粉的食物 花菜、胡蘿卜、白蘿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蔥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它的半徑大約為地球半徑的(1/4),它的引力是地球的(1/6),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晝夜溫差(310℃)。
1969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在月球上著陸。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國的(阿姆斯特朗)。
月球環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測中,公認的觀點是(隕石撞擊說)。
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
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月相實際上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
古代人們對月相有特別的稱呼,「初一」稱為(新月),「十五」稱(望月)。
月相在一個月中的變化規律是:農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下半月再由圓到缺。(1、月相的變化經歷新月——上弦月——圓月——下弦月——殘月的過程。2、上半月,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到滿月,亮面在右側;下半月,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積逐漸變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側。)
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三種,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兩種;日食發生在(農歷初一),而月食發生在(農歷十五或十六)。
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恆星),太陽的直徑約是(140萬)千米。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體)組成的一個天體系統。這些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由近及遠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人們把看起來相互之間距離保持不變的星星分成一群,劃分成不同的區域,並以人、動物或其他物體的形狀命名,人們把這些區域稱為(星座)。其中有一個星座的流星雨特別有名,這個星座就是(獅子星座)。
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就是我們熟悉的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北斗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極星)。
天空中閃亮的銀河光帶,實際上是由許許多多的(恆星)組成的恆星集團,被人們稱為(銀河系),歐州人稱它為(Galaxy),它的直徑大約有(10萬光年)。
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離。
銀河系還不是宇宙的全部,類似銀河系一樣的星系還有100億個,人們把它們統稱為河外星系。
恆星的一生:星雲的氣體和塵埃緊縮——原恆星——燃料消耗殆盡,膨脹變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變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雲的氣體和塵埃緊縮——原恆星——小型或中等恆星變成紅巨星——燃料耗盡而縮小變成白矮星——能量耗盡變成黑矮星)
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源地;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現在「嫦娥」一號探月衛星又發射成功,不久的將來,我國宇航員還將登月考察。
目前主要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燒),簡單的填埋和焚燒同樣會造成環境污染。
(減少垃圾的數量)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辦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減少:(1)雙面列印可以節約紙張。(2)自帶喝水杯外出,少買瓶裝飲料。(3)盡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減少紙和塑料的丟棄。……
(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種方法來使用已用過的物品,它也是減少垃圾的重要方法。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紙、金屬、塑料、玻璃等。回收垃圾中的廢舊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節約資源、節約能源、節約成本、減少垃圾、減少污染,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垃圾可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
廚余垃圾包括:果皮、剩餘飯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紙製品、金屬製品、塑料製品、玻璃製品和橡膠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過期葯品、注射器、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其他垃圾包括:磚瓦、陶瓷、衛生間廢紙。
(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並形成肥料。
水的污染源可能來自(農業污水)、(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來自動物的屍體等。由此可見,水污染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
大多數地區的自來水水源取自(水庫)、(湖泊)和(河流)。自來水是主要的(飲用水),(飲用水源)不能洗澡。
污水的處理比較復雜,一般要通過三種方法,即(沉澱)、(過濾)、加入葯物進行滅菌獲得凈化。一般要通過三種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學方法)獲得凈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離水中的雜物和較大的顆粒,雜物有塑料袋、菜葉雜草等;生物方法是通過細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學方法主要是用於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學葯劑一氯,通過它來有效殺滅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我們面臨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氣污染)。此外,還有「白色污染」(塑料製品)和(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環境問題。
(人類濫捕亂獵)和(過度開發利用),更使得許多生物資源瀕臨枯竭。
(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
填埋和焚燒的優缺點:
填埋的方法 焚燒的方法
優點 比較方便,成本較低,促進垃圾分解。 佔地少,避免污染地下水,熱量可以利用
問題 佔用土地,垃圾分解比較慢,可能會污染地下水 消耗電能,留下殘余物,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垃圾填埋場各部分的作用:
襯墊:防止垃圾與土壤直接接觸;
過濾液收集池和處理池:防止受污染的水滲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
氣體排放管:把發酵生成的可燃性氣體和有毒氣體排走。
監測井:隨時監測垃圾填埋場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狀況。
與「全球變暖」有關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燒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煤炭)產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減少垃圾的方法有:(1)減少丟棄;(2)重新使用;(3)回收利用。
簡答題:
日食成因?答: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於同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於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於是就發生了(日食)。日食分(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P54圖要求會畫)日食發生的幾個特點:(1)、太陽被物體給擋住,(2)、擋光物體是球形(3)、地球、擋光物體和太陽差不多在同一條直線上(4)、擋光物體在運動。日食一般發生在初一,總在太陽光輪的西邊開始。
月食成因?答:當月球運動到地球的背日面,進入地球的陰影時,就會發生月食。月食發生在農歷的十五前後,有月全食、月偏食。(會畫圖)
相對來說,月食發生的機會比日食要多一些,日食、月食的出現都是(由於月球繞地球公轉,地球繞太陽公轉)所決定的,同(天體的影子)有直接關系。
現在全球面臨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哪些?答:1、垃圾污染;2、水污染;3、大氣污染。另外還有:白色污染、物種數量銳減、土地沙漠化、酸雨等。
請你制定一個家庭節水計劃:答:1、洗手洗臉用水盆;2、淘米水用來洗碗;3、淋浴水用來沖馬桶;養魚水用來澆花草;使用節水器具等。
為了減少「白色污染」的環境問題,你會怎麼做?答:購物時自帶購物袋;少領取商店給的塑料袋;重復使用已有的塑料袋;買菜時帶上菜籃子、布袋子;在單位或學校就餐,自帶餐具;外出就餐,少用塑料快餐盒。將廢舊塑料製品收集起來,賣給廢品收購站回收煉油。
觀察工具發展的流程:肉眼:能看清昆蟲等較小的動物→放大鏡:能看清小於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東西→光學顯微鏡:能看清細胞和微生物→電子顯微鏡: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組成物質的原子、分子→掃描隧道顯微鏡:納米技術
18、在生產實踐中,人們一般採用什麼方法防止、減緩鐵製品生銹的速度?答:(1)製成合金;(2)鐵製品表面塗防護層;(3)保持鐵製品表面的潔凈和乾燥。
實驗題:
怎樣分離食鹽和水的?減少水分,即把某種溶液風干或加熱使其水分蒸發,使物質重新析出。
得到晶體的步驟:先製作食鹽的溶液,然後用滴管或玻璃棒滴1—2滴在玻片上。為了蒸發得快,滴後要輕輕晃一下,讓溶液擴散得薄而均勻,然後放在通風的地方。也可以用夾子夾住玻片在酒精燈上加熱,加熱時玻片離火焰要遠一些,慢慢烘乾。在溶液蒸發的過程中,千萬不要用手或器物觸摸它。
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特徵:(1)材料,口杯、清水、滴管、鑷子、小刀、載玻片、蓋玻片、碘酒、培養皿、吸水紙。(2)製作切片標本的步驟,a、在一個干凈的玻璃載片上滴一滴水b、用鑷子把要被觀察的標本放到載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標本要平展開,不要折疊c、用蓋玻片或另一個玻璃載片傾斜著慢慢蓋到標本上面,放蓋玻片時,先放一端,在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氣泡d、需要染色的標本,可以從標本的邊緣滴一滴碘酒,並把玻片微微傾斜,再用吸水紙吸掉多餘的水e、將做好的載片放到顯微鏡載物台上。
❺ 六年級下冊科學復習考試卷
答案在下面
一、填空題
1.放大鏡是我們在科學學習中經常用到的觀察工具,也叫() ,它的特點是中間() ,邊緣()
2.像().白糖這樣的顆粒都是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叫做()
3.物質會發生變化,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大小.形狀.形態等,沒有產生新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 ,而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將之稱為() 。
4.我們將米飯上滴上碘酒,看到米飯上出現了() ,說明米飯和碘酒發生了()
5.月球是地球的 () ,它本身不能 () ,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 ,它變化的周期大約是 () 。
6.把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能看到鐵釘上附著有 () 的物質,我們知道這種物質是 () 。
7.日食和月食的發生,一定要讓三者在一條 () 上,所以日食發生農歷的 (),月食發生在農歷的 () 。
8.為了便於辨認,我們把星空劃分成不同的區域,稱為 () ,大熊座的明顯標志就是 ,小熊座上有著名的 () 。
9.絕大多數的水污染是由人類的活動引起的,目前的污水主要包括農業污水、 () 、 () 。
10. () 和 () 是減少垃圾數量的重要方法。
二、選擇題
1.世界上第一架顯微鏡是一位名叫( )的生物學家發明的…………( )
A.達爾文 B.列文虎克 C.羅伯特·胡克 D.培根
2.下面是不同放大鏡的側面圖,其中( )放大鏡的放大倍數最大。……( )
A. B. C. D.
3.用蠟燭火焰加熱白糖5分鍾,白糖……………………………………( )
A.只變成液態的糖
B.先變成液態的糖,然後變成黑色的物質
C.先變成水,然後變成黑色的物質
4.如圖所示的標志是………………………………………………( )
A.回收標志 B.交通標志 C.綠色食品標志
5.1969年美國的( )載人飛船成功地在月球上著陸………………( )
A.「阿波羅」11號 B.「月球」號 C.「神舟」六號
6.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徵就是分布著許多……………………………………( )
A.火山 B.環形山 C.海洋
7.月食不會出現的是…………………………………………………………( )
A .月全食 B .月偏食 C .月環食 D.以上的都不會出現
8.下列垃圾中不可以自然分解的是…………………………………………( )
A.雜草和菜葉 B.蛋殼和紙屑 C.塑料袋和可樂瓶 D.電池.空罐頭
9.影響鐵生銹的因素是………………………………………………………( )
A.只有空氣 B.只有水分 C.是空氣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結果
10.星空隨著地球四季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有一顆恆星的位置常年不變,這顆恆星是………( )
A.天狼星 B.大角星 C.北極星 D.織女星
三、判斷題
1.用放大鏡可以觀察到手上的細菌。…………………………………………( )
2.蠟燭完全燃燒後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3.生成氣體的變化可能是化學變化。…………………………………………( )
4.填埋場在填滿垃圾後,可以在上面建公園.種莊稼。………………………( )
5.水星是自轉周期最短的一顆行星…………………………………………( )
6.日食和月食有時會出現在同一天。………………………………………( )
7.我們吃飯的時候覺得飯有點甜是因為裡面有糖。…………………………( )
8.銀河實際上是由無數顆星星組成的一條閃亮的光帶。……………………( )
9.我們喝的礦泉水裡面沒有微生物。…………………………………………( )
10.月球的體積是地球的46/1。…………………………………………( )
四、連線題
1.下列材料或動作在月相變化的模擬實驗中分別代表什麼?
一半被塗黑的皮球 月球自西向東繞著地球公轉
皮球黑色的一面始終背對著黑板 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們
舉著皮球的同學逆時針走動一圈 被陽光照亮的月球
小圓里的幾個同學 太陽
黑板 月球的亮面朝著太陽
2.把下列實驗器材與它在實驗中的作用用線連起來
鑷子 盛放剩餘洋蔥
培養皿 放置切片標本
滴管 染色
載玻片 吸取少量的液體
碘酒 夾取實驗材料
3.把簡單挖垃圾坑填埋垃圾存在的危害與代清潔填埋場的相應設計用直線相連
垃圾與土壤直接接觸 襯墊
垃圾發酵產生可燃性氣體和有毒氣體 過濾液收集.過濾液處理池
受污染的水到土壤和地下水中 氣體排放管
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狀況 監測井
五.綜合能力題
1.請將下列相應的時間畫出月相。
農歷十五 農歷二十二 農歷二十七 農歷初三 農歷初八
2.請你解釋一下月食形成的原因並畫出示意圖。
3.請你說說塑料袋五種重新使用的方法。
4.鐵生綉與什麼因素有關呢?請你自己選擇一個因素,設計一個實驗。
研究的問題:
我們的假設:
實驗的材料:
實驗的方法
5.填表
物質的變化
伴隨的現象
特點
屬於什麼變化
水結成冰
蠟燭燃燒
小蘇打和白醋的混合
木條折斷
硫酸銅溶液和鐵釘
鐵生銹
削鉛筆
6.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成四大類: 、可回收垃圾 、其他垃圾(請在下面方框的橫線上填空)
請你將下面的垃圾,按以上的類別分類填到下面的方框中。(只填序號)
A.玻璃 B.餐巾紙 C.菜葉 D.廢舊電池 E.果皮
F.塑料袋 G.冰淇淋 H.小木棍 I.日光燈管 J.渣土
K.花生殼 L.紙板 M.牛奶盒 N.一次性筷子 O.破陶罐
P.衣服 Q.碎磚頭 R.空酒瓶 S.爛蘋果 T.注射器
U.銹鐵絲 V.破瓷碗 W.舊輪胎
科學六年級下冊期中測試卷答案
一.填空題
1.凸透鏡 厚 薄
2.食鹽 晶體
3.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4.藍紫色 化學變化
5.衛星 發光 月相 一個月
6.紅色 銅
7.直線 初一 十五
8.星座 北斗七星 北極星
9.工業污水 生活污水
10.減少丟棄 重新使用
二.選擇題
1.B 2.B 3.C 4.C 5.A
6.B 7.C 8.D 9.C 10.C
三.判斷題
1.X 2.√ 3.√ 4.X 5.X
6.X 7.X 8.√ 9.X 10.X
四.連線題
五.綜合能力題
1.略
2.當月球運行到地球背著太陽的一面時,如果三者正好在一條直線上,地球就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上的光,於是就發生了月食。
太陽 地球 月球
3. 防塵 鞋套 放置雜物 當垃圾袋 購物袋
4.見書本P38
5.
物質的變化
伴隨的現象
特點
屬於什麼變化
水結成冰
形態改變
沒有產生新物質
物理變化
蠟燭燃燒
發光 發熱
產生了新物質
化學變化
小蘇打和白醋的混合
產生氣體
產生了新物質
化學變化
木條折斷
形狀改變
沒有產生新物質
物理變化
硫酸銅溶液和鐵釘
顏色改變產生沉澱
產生了新物質
化學變化
鐵生銹
顏色改變
產生了新物質
化學變化
削鉛筆
形狀改變
沒有產生新物質
物理變化
❻ 六年級下冊科學試卷第三單元測試1答案
環境和我們
4-1一天的垃圾
1.日常生活中會產生很多垃圾,請你回憶一天以來做過的事情,記錄所產生的垃圾。
做的事情? 產生的垃圾?
2.把上面的垃圾分類填入下面的桶中,並在圖下面的橫線上寫上類別。
3.請說說垃圾對環境的影響。
4-1一天的垃圾答案
1.刷牙 廢水
洗臉洗衣 廢水
早飯 塑料袋
寫字 廢紙
中飯 菜渣
復讀機 廢電池
擦嘴 餐巾紙
吃飯 一次性筷子
……
2.按材料分:
塑料、金屬、紙、玻璃
按用途分:
食物、包裝、用品、一次性用品(餐巾紙、一次性筷子等)、衣服、傢具、電器……
按危害狀況分:
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
按來源和處理方法分:
生活垃圾、工業垃圾……
填埋、焚燒……
3.污染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破壞衛生、傳染疾病
4-2
4-2垃圾的處理答案
(2)垃圾與土壤直接接觸連襯墊
垃圾發酵產生可燃性氣體和有毒氣體連氣體排放管
受污染的水滲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連過濾液收集、過濾液處理池
2、說一說兩種垃圾處理方法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
填埋的方法 焚燒的方法
優點 保護景觀 佔地少、避免垃圾污染地下水、產生的熱量可發電
問題 永久性佔用土地 對周圍空氣有嚴重污染
4-3減少丟棄及重新使用
1、填空題
(1)——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辦法。
(2)——是指用另一種方法來使用已用過的東西,是減少垃圾數量的重要方法。
2、選擇題
(1)——是減少垃圾數量的重要方法。
A、使用一次性用品 B、選擇精美包裝物品 C、重新使用
(2)小明拆開一盒荔枝幹,裡面有一大塊塑料泡沫、一塊黃綢布,荔枝幹只佔了1/6的體積,1/2的質量。我認為這樣的包裝是——
A、精美的包裝 B、必要的包裝 C、過度的包裝
3、請寫出舊報紙的5種重新使用的方法。
4、你家裡被當作垃圾處理的物品中,哪裡可以再利用?寫出利用的方法。
可以利用的物品 它還可以怎樣利用(多種方法)
4-3減少丟棄及重新使用
1、填空題
(1)減少垃圾(2)重新使用
2、選擇題
(1)c(2)c
3、寫毛筆字、包書、包塊狀物體、點煤爐、遮物體
4、一次性塑料筷子 燒飯
一次性塑料袋 小製作裝飾用
塑料泡沫 種小植物,比如蒜頭
塑料瓶 裝豆子可保存的更久
4-4分類和回收利用
1、判斷題
(1)當我們沒有辦法減少一些材料的使用量時,可以通過回收垃圾種的原材料,重新加工利用以減少垃圾的數量。
(2)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大多是有玻璃、金屬、紙、塑料等製成的。
(3)廢電池就是一種需要謹慎處理的垃圾。
(4)要有效地回收垃圾中的原材料,必須改變垃圾混裝的習慣。
2、填表
垃圾的種類 所包括的垃圾 處理方法
廚余垃圾
可回收垃圾
有毒有害垃圾
其他垃圾
4-4分類和回收利用答案
1、判斷題
(1)對 (2)對 (3)對 (4)對
2、填表
垃圾的種類 所包括的垃圾 處理方法
廚余垃圾 剩菜剩飯 堆肥
可回收垃圾 塑料罐、易拉罐、木製品 綜合處理、回收利用
有毒有害垃圾 廢電池 特殊安全處理
其他垃圾 生活廢品 衛生填埋
4-5一天的垃圾
1、你有什麼節約用水的好辦法?
4-5一天的垃圾答案
1、(1)洗用固定器皿
(2)收集家庭廢水沖馬桶
(3)半自動洗衣機
4-6污水和污水處理
1、填空題
(1)絕大多數的水污染是由於——引起的。
(2)大多數地區的自來水水源取自——、——或河流。
(3)自來水是主要的——,在——是禁止游泳的。
(4)目前的污水主要包括——、——、——等。
(5)我們能用——、——等方法把污水中的雜志分離出來。
2、用直線連接污水的處理過程。
初步處理 天然凈化
再處理 沉澱
追加處理 過濾
4-6污水和污水處理答案
1、填空題
(1)人類活動(2)水庫、湖泊 (3)飲用水、飲用水源 (4)生活、工業、農業污水 (5)沉澱、過濾
2、用直線連接污水的處理過程。
初步處理連沉澱
再處理連過濾
追加處理連天然凈化
4-8環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
1、填空題
(1)我們面臨的污染有——、——、——等。
(2)為了限制各國碳氫化合物排放量,1997年12月召開的聯合國「防止地球溫暖化京都會議」通過了——
(3)被稱為「白色污染」的是——製品
(4)人類的——、——加速了物種的滅絕,並使生物資源瀕臨枯竭。
2、判斷題
(1)缺水是一部分國家的事情,和我們無關。
(2)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產生了溫室效應。
(3)今天地球上生物消失得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
(4)科學家正在研製太陽能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以減少空氣污染。
(5)大氣中的浮塵不會造成人體呼吸系統的病變。
4-8環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答案
1、填空題
(1)水、大氣、白色污染 (2)《京都議定書》 (3)塑料 (4)濫捕亂獵、過度開發利用
2、判斷題
(1)錯 (2)對 (3)對 (4)對 (5)錯環境和我們單元練習
1、分類
將下列廢棄物進行分類,把序號填入相應的方框中。
廢舊塑料盒
剩飯剩菜
渣土
廢電池
果皮
小磚塊
廢日光燈
酒瓶
舊報紙
過期葯品
蘿卜葉
廢輪胎
廢注射器
碎瓦片
蛋殼
衛生間廢紙
廢餐巾紙
塑料袋
破翁、破缸
廢釘子
廢舊泡沫塑料
廢舊電視機
破襪子
舊手機
廚余垃圾:
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
其他垃圾:
2、判斷題
(1)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和分裝,這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2)一粒紐扣電池可以使600噸水無法使用。
(3)水污染給人類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4)自來水廠的水除了沉澱和過濾,不需要進行滅菌處理。
(5)洗過衣服的水不會造成水污染。
(6)許多國家都已經通過立法來減少工廠的廢氣和廢物排放量。
(7)科學家正在研製太陽能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以減少空氣污染。
(8)塑料包裝方便、輕巧,又便於存放,所以要大力推廣。
(9)人類濫捕亂獵和過度開發,使得許多生物資源瀕臨枯竭。
(10)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
3、簡答題
(1)塑料袋有哪些重新使用的方法?
(2)你對廠家的過度包裝有什麼建議?
(3)考察家鄉的自然水域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單元練習答案
1、分類
廚余垃圾:BEKO
可回收垃圾:AHILRTUVWX
有害垃圾:DGJM
其他垃圾:CFNPQS
2、判斷題
(1)對
(2)對
(3)對
(4)錯
(5)錯
(6)對
(7)對
(8)錯
(9)對
(10)對
3、簡答題
(1)買菜、裝垃圾
(2)減包裝
(3)有考察計劃、考察地點離學校近些、取樣比較、紀律安全
❼ 六年級下冊科學實驗冊素養試卷
減少丟棄及重新使用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減少垃圾很重要,它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辦法。過度包裝會造成資源浪費且產生大量垃圾,濫用塑料袋也會造成的環境污染。
過程與方法:研究包裝盒是否過度包裝,探索減少丟棄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能用實際行動減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保護環境的事,養成廢舊利用的好習慣。
【教學准備】
1、學生分組收集月餅、茶葉或酒的禮品盒和其他簡易商品包裝袋。
2、教師准備過度包裝的包裝盒和簡易商品包裝袋。稱重的彈簧秤。包裝繩一根。再利用的小用品或工藝品,如空罐做的筆筒、飲料瓶做的花瓶等。
【教學過程】
一、 教學導入
1、談話:我們已經知道垃圾會污染環境,處理起來十分困難。怎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垃圾問題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後做匯報。
2、歸納:解決垃圾問題要從各方面努力,但最重要的是從根源上減少垃圾,做到再次利用。(板書:減少丟棄及重新使用。)
二、減少丟棄的探討
1、提問:減少垃圾的數量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好辦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減少的?
2、簡單小結學生的討論如(1)雙面列印可以節約紙張。(2)自帶喝水杯外出,少買瓶裝飲料。(3)盡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減少紙和塑料的丟棄。……
3、提出焦點問題:剛才我們了解了生活中的一些垃圾是可以減少(教師出示一簡易商品包裝盒),那請問商品包裝可以減少嗎?(引導歸納商品包裝的作用:便於保存、運輸、計量、標識等、衛生、美觀等。)
4、教師出示一禮品商品包裝盒提問:請問你們對這樣的商品包裝盒有什麼想法嗎?(學生充分發表自己對此商品包裝的意見。)
5、教師談話:剛才有同學認為這樣的商品包裝比簡易包裝的商品浪費了很多資源,下面我們就來做個禮品包裝盒和簡易商品包裝盒重量的對比實驗。
6、教師演示測量禮品包裝和簡易商品包裝盒的重量並收集數據進行分析。
7、講解:一些國家規定企業必須把包裝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如果超出標准就判為「過度包裝」,應該受到處罰。像今天我們看到的這樣一些禮品盒的包裝的體積超出商品總體積的50%以上的包裝垃圾,我們稱之為過度包裝。城市調查表明,垃圾中的30%-40%都是商品過度包裝。
8、分組討論:過度包裝盒用什麼材料製作的,有利於環境嗎?我們怎樣來看到廠家過度包裝的行為,你想對商品生產廠家說點什麼?我們在購物時應該怎樣選擇商品包裝?
9、學生匯報、小結:過度包裝既浪費了紙張、木材等寶貴資源,又增加了垃圾量產生環境污染,同時還增加了消費者的負擔,包裝在生產過程中還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真是得不償失,我們應該改變消費觀念,購買綠色環保的商品包裝,堅決抵制過度包裝。(板書過度包裝的害處。)
10、填寫給商品生產廠家的建議。
三、廢棄物品重新使用的研究
1、談話:有些東西已經用過,好像可以丟棄,仔細想想,會不會還有其它的用處呢?
2、教師出示一根包裝繩:你能舉出10種重新使用一根包裝繩的方法嗎?
3、引導學生繼續交流生活中一些物品重新使用的方法。
(如:玻璃瓶、塑料袋、舊報紙、空罐頭、舊圖書、舊玩具、舊衣服等。)
4、思考問題:物品的重新使用有哪些好處?
5、小結:如果我們注意收集一些廢棄物品進行創意製作,不但省錢,還節約資源,減少垃圾,更具特色,作為禮物的話,還能表達自己的誠意。
四、總結、拓展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和感想?(板書課堂收獲)
2、課堂思考:有人說「世界上本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財富」。你同意這句話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3、介紹國際環保理念「三R」減少浪費(Rece)、物盡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
板書設計:
減少丟棄及重新使用
商品包裝的作用:便於保存、運輸、計量、標識、衛生、美觀。
過度包裝:浪費人力物力資源、增加消費者負擔、增加垃圾量、造成環境污染
課堂收獲:減少商品的包裝以及廢棄物品重新使用可以大大減少垃圾的數量。
分類和回收利用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這樣可以減少垃圾、節約資源。
2、垃圾分類、分裝便於垃圾回收利用和對一些有毒垃圾的處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並形成肥料。
過程與方法:
1、調查當地廢品回收情況。
2、進行垃圾的分類分裝,參與回收利用的活動。
3、開展做堆肥的活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強烈的資源意識和環保意識。
2、養成垃圾分類、節約資源的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區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並學會分類、分裝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區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確處理有毒垃圾。
【教材處理】
將教材中的調查活動安排在課前來完成,並只安排小部分同學去做,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學生在課上對這部分內容已經有比較多的認識,會削減課後再去實踐調查的積極性;二是課上將課文的這部分知識內容讓孩子們身邊自己的夥伴來講,比老師的說教要生動,也更具說服力。三是社會調查這樣的實踐活動需要走出校門,在行動和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安排了小部分同學去做;四、這樣的活動確實很能鍛煉學生的能力,能在班級中起到很好的示範和激勵作用。)
【教學准備】
1、有回收標志的不同品種的塑料瓶,如聚醋塑料飲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醬油瓶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
2、回收垃圾的有關圖片。
3、教師在校園一角選定安放堆肥箱的場地,並放置好空堆肥箱。
【課前活動】
1、開展一次小范圍的調查活動:布置一小隊同學(4~6人)調查附近的的廢品回收站或詢問廢品回收工作者,他們回收些什麼?這些物品回收後有什麼用處?
指導時應注意:要求調查組同學調查前設計好采訪的問題(除了教材中提到的兩個問題之外,還可自行設計一些感興趣的問題),並要求在采訪時做好記錄,為在班級匯報做准備,最好老師也能和調查組同學一起參與調查活動,有條件的情況下拍幾張調查現場的照片或攝一段采訪的錄像。這樣能確實匯報活動更生動,更具說服力。
2、指名讓三兩個學生上網查閱關於「有毒垃圾」的信息,並做好匯報准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 我們已經發現生活中一些看似可以廢棄了的物品進行創意設計後,馬上就能變廢為寶,或為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或為我們的生活增添幾分情趣,切切實實地減少了垃圾的產生。
更多的情況下,有一些物品我們明知道它們進行處理和再次加工後仍可再利用,卻苦於手上沒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設備和技術,不得不將他們廢棄。你們知道老師說的是哪一類物品嗎?
(說明:提到「必要的設備和技術」,宗在讓孩子們逐步認識到許多事情得有科學技術的支撐才能實現。)
學生思考、匯報。
二、識別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談話:生活中有許多廢棄物通過回收,是完全可以重新加工利用的。比如:金屬、塑料等。生活中,你還知道有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怎樣回收利用它們呢?
學生交流、匯報
1、垃圾回收調查小組的匯報
課前,老師派一小隊同學做了一次調查活動,讓他們調查廢品回收站或詢問廢品回收工作者,他們都回收些什麼?這些物品回收後有什麼用處?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調查小組同學的匯報吧!
調查小隊的匯報。
師生共同評價調查活動的開展情況
(注意,調查小組匯報前一定要讓其他同學充分地思考並交流。這樣自己先動腦參與了,再學習、傾聽才會更有收效。)
2、了解回收利用垃圾的方法及好處
示教材76頁插圖,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塑料、金屬、玻璃、金屬回收利用的方法和好處。
歸納小結: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很多,包括紙、金屬、塑料、玻璃等。回收垃圾中的廢舊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節約資源、節約能源、節約成本、減少垃圾、減少污染,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3、家庭垃圾中可回收材料的識別
提問:在家庭垃圾中,你發現都包含了哪些可以被回收利用的材料呢?
學生分組討論並完成76頁的表格,結合家庭生活經驗,進一步識別哪些材料屬可回收垃圾。
各組派代表交流。(注意提醒學生相同的答案不要重復,學生匯報時,老師應板書關鍵詞,使學生對可回收材料有較清晰的總體印象。)
三、垃圾的分類和分裝
1、垃圾有效回收的探討
提問:
(1)平時,我們家庭垃圾中的一些可回收材料是否都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和再加工利用呢?為什麼?
(2)你認為垃圾應該處理才便於有效回收?
學生思考、討論,匯報
歸納: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區分和集中起來。要有效地回收,必須改變垃圾混裝的舊習慣,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和分裝。
2、垃圾的分類
提問:你們家的垃圾分裝了嗎?有沒有存放廢紙、玻璃、金屬和塑料的地方?
大家認為可以把垃圾大致分為幾類來分裝?每一類包含的是哪些垃圾?
學生思考匯報。
出示垃圾分類表格(見教材77頁),向學生做簡單介紹,使之進一步明確科學處理垃圾過程中的垃圾分類方法。
談話:垃圾分類、分裝還便於對有毒垃圾的處理。大家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有毒垃圾嗎?
學生匯報
3、資料查閱組同學匯報:有毒垃圾的相關信息
補充、歸納: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部分醫療垃圾及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的充值卡(手機卡、上網卡、電話卡等)等都是有毒垃圾,處理不當將會直接危害到人體健康。
四、做一個堆肥箱
談話:說到家庭垃圾,有心的同學一定注意到了家庭垃圾中約有1/3是食物廢料,大家知道嗎?它們利用得好,可是寶貝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做一個利用食物廢料等垃圾做成的寶貝——堆肥箱(板書:堆肥箱)
請同學們打開書78頁,自學堆肥箱的製作方法。
帶學生到生物園建堆肥箱
總結:垃圾分類、分裝並不難!只要我們人人參與,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周圍的環境一定會變得更加清潔和美麗。
布置作業:
利用身邊的簡易材料為班級、學校或社區設計分類垃圾箱,要求製作適當圖片貼在回收箱上。下節課我們將進行小組作品的評比,並落實回收箱放的地方,誰去管理,怎麼管理及回收後怎麼辦。
板書設計: 4、 分類和回收利用
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塑料、玻璃、金屬、橡膠……
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
垃圾
廚余垃圾
有毒垃圾
垃圾分類、分裝,有效回收利用。
做一個堆肥箱
教學後記:
附:在教學中可向學生滲透的信息:
1、人們對舊電池的危害認識已久,以往常將舊電池收集起來集中處理,經過多年實踐發現,這種處理方式反而比分散處理造成的危害更大。而目前環保電池在市場上佔到了更來更大的比例,危害已經不是太大,所以現在國家環保部門已不再提倡將舊電池集中起來處理。
2、各種充值卡污染大,也不宜集中處理。
3、垃圾分裝時,不要系緊袋口,因為現在很多城市的垃圾都是採用了「風選」技術,系緊了袋口將導致象塑料袋這樣的輕材料不能被風選出來。
❽ 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期末試卷
1、所有關於恐龍的知識都是來源於對(化石) 的研究。
2、 是世界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之一,他提出了生物進化是 的結果,並於1859年出版了震驚世界的巨著《物種起源 》。
3、人類的很多行為直接破壞了生態平衡,如 大量砍伐樹木、大量捕殺動物 ,以及大量開墾荒地 等。
4、目前已知繞太陽公轉的行星有:火星 、水星 、天王星,地球、土星 、冥王星 、 、 、 、 。
5、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宇宙空間的英雄是前蘇聯航天員加加林 ,第一個登上月球的的航天員是美國的 阿母斯特朗。
6、我國「神州」五號載人飛船首次發射成功,首位航天員是 楊利偉,隨後我國「神州」六號載人飛船也發射成功,兩位航天員分別是費俊龍,海勝 。
7、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如果植物、動物及 的數量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且變化不大,這種狀態就叫做生態平衡 。
8、填出下列過程中能量是如何轉換的。
(1)點亮台燈:台燈把 電能 轉換為光 能 ;
(2)用熱水洗臉:燃氣熱水器把天然氣中的燃氣 能 轉換為 熱能 ;
(3)你吃飯後去上學:你的身體把食物中的化學 能 轉換為動 能 。
二、判斷: 20
1、一個人的成長與成熟意味著他(她)將要更加自覺地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對)
2、在自然選擇的過程中,凡是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是適應環境的。-------------------( 對)
3、吸煙和酗酒不僅是少年健康的大敵,還會養成不良習氣。-------------------------(對 )
4、如果沒有能量,人類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動仍可繼續。-------------------------------(錯 )
5、行星距太陽越遠,運行周期越短。-------------------------------------------------------(錯 )
6、能夠使物體「工作」或運動的本領叫做能量。----------------------------------------( 對)
7、動植物的形態結構與它們生活的環境沒有關系。-------------------------------------(錯 )
8、化石是在地層岩石中保存的幾百萬年以前的生物的遺骸或遺跡。----------------( 對)
9、如果食物鏈斷了,就會導致生態平衡遭破壞。----------------------------------------(對 )
10、銀河,我國民間又稱「天河」。它看起像一條白茫茫的亮帶,從東北向西南方向劃開整個天空。-----------------------------------------------------------------------------------------(錯 )
三、填表:12
1、將表格內左側生物按食物鏈上名稱填入表格右側:6
生物名稱生產者消費者2分解者
貓、蜘蛛、蘑菇、蚊子、桂花
青草、蘿卜、黴菌、西瓜、鷹、
2、將表格內左側生物按生存關系填入表格右側:6
生物名稱有夥伴關系的有敵對關系的
丑魚、小蜜蜂、鳥、熊、、蟲子、花、果實、魚、(花 )------( 蜜蜂)( 丑魚)------(海癸 )
(獅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