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蘭亭集序原文高中語文

蘭亭集序原文高中語文

發布時間:2021-01-11 14:06:52

高中語文蘭亭集序相關問題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版少長咸集。
此地有權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
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② 82年高中語文教材是否有蘭亭集序

82年高中語文教材還沒有蘭亭集序,記得是20世紀90年代才有的。

③ 高中語文必修二重點背誦段落 蘭亭集序哪一段比較重要,赤壁賦第三段和第四段哪一段比較重要

赤壁賦是第三~

④ 高中語文必修二第八課《蘭亭集序》課後習題第四題

當時太尉郗鑒讓門生向王導求取女婿,王導叫門生到東廂下注意觀察他的子侄。門生回去後對郗鑒說:「王家的各位年輕人都很好,只是他們聽到來人是選女婿的,都神態矜持。只有一個人在東床上露著肚子吃飯,好像不知道這回事一樣。」郗鑒說:「這個人正是最好的女婿!」一打聽,就是王羲之,於是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王羲之)生性喜歡鵝,會稽有個寡居的老婦養有一隻鵝,鳴叫聲很好聽,王羲之想買,沒有買到手,就攜同親友駕車前往觀賞。老婦聽說王羲之要來,就(殺了)鵝烹菜,招待王羲之,王羲之嘆息了一整天。 又曾在蕺山見到一個老婦,拿著六角竹扇出賣。羲之就在竹扇上寫字,每把各寫五個字。老婦起初面有怒色。羲之就對老婦說:「只要說是王右軍寫的字,價錢可以要到一百錢。」老婦照著他的話說了,人們爭相購買。後來的一天,老婦又拿扇子來,羲之笑而不答。他的書法為世人所看重,都類似這種情況。

⑤ 急求 《赤壁賦》《蘭亭集序》《游褒禪山寺》高中語文文言文 原文和重點詞彙。翻譯不用。

赤壁賦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dǒu)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jiǎng),擊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yú)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hè)之潛蛟,泣孤舟之嫠(lí)婦。
蘇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wèi)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liáo),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zhú 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釃(shī)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qiáo)於江渚(zhǔ)之上,侶魚蝦而友麋(mí)鹿,駕一葉之扁(piān)舟,舉匏(páo)樽以相屬(zhǔ)。寄蜉蝣(fú yóu)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須臾(yú),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zhǎng)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gǒu)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shì)。」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zhuó)。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2]
詞語注釋
[1]選自《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一(《四部叢刊》本),這篇散文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在此之前

蘇子既望游赤壁(4張)
蘇軾因烏台詩案(元豐二年)被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因後來還寫過一篇同題目的賦,故稱此篇為《前赤壁賦》,十月十五日寫的那篇為《後赤壁賦》[4] 。赤壁:實為黃州赤鼻磯,並不是三國時期赤壁之戰的舊址,當地人因音近亦稱之為赤壁,蘇軾知道這一點,將錯就錯,借景以抒發自己的懷抱。
[2]壬戌: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歲在壬戌。
[3]既望:既,過了;望,農歷十五日。「既望」指農歷十六日。
[4]徐:舒緩地。
[5]興:起,作。
[6]屬:通「囑」(zhǔ),致意,此處引申為「勸酒」的意思。
[7]少焉:不一會兒。
[8]白露:白茫茫的水汽。橫江:籠罩江面。橫,橫貫。
[9]馮虛御風:(像長出羽翼一樣)駕風凌空飛行。馮,通「憑」 乘。虛:太空。御:駕御(馭)。
[10]渺渺兮予懷:主謂倒裝。我的心思飄得很遠很遠。渺渺,悠遠的樣子。懷,心中的情思。化用《湘夫人》中「目眇眇兮愁予懷」一句,
[11]美人:此為蘇軾借鑒的屈原的文體。用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詩文多以指自己所懷念嚮往的人。
[12]倚歌而和(hè)之:合著節拍應和。倚:依,按。 和:應和。
[13]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傾訴。怨:哀怨。慕:眷戀。
[14]餘音:尾聲。裊裊:形容聲音婉轉悠長。
[15]縷:細絲。
[16]舞幽壑之潛蛟:幽壑:這里指深淵。此句意謂:使深谷的蛟龍感動得起舞。
[17]泣孤舟之嫠(lí )婦:使孤舟上的寡婦傷心哭泣。嫠:孤居的婦女,在這里指寡婦。
[18]愀(qiǎo )然:憂郁的樣子。
[19]正襟危坐:整理衣襟,嚴肅地端坐著 危坐:端坐。
[20]何為(wèi)其然也?:曲調為什麼會這么悲涼呢?
[21]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出自曹操《短歌行》中的詩句。
[22]繆(liáo):通"繚"盤繞。
[23]郁乎蒼蒼:樹木茂密,一片蒼綠繁茂的樣子。郁:茂盛的樣子。
[24]舳艫(zhú lú ):戰船前後相接。這里指戰船。舳,船尾掌舵處。艫,船頭劃槳處。
[25]釃(shī)酒:斟(zhēn)酒,敬酒。
[26]橫槊(shuò ):橫執長矛。
[27]侶魚蝦而友麋(mí)鹿: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友。侶 :以……為伴侶,這里是名詞的意動用法。麋:鹿的一種。
[28]扁(piān )舟:小舟。
[29]寄:寓托。
[30]蜉蝣(fú yóu):一種昆蟲,夏秋之交生於水邊,生命短暫,僅數小時。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暫。
[31]渺滄海之一粟(sù):渺:小。滄海:大海。此句比喻人類在天地之間極為渺小。
[32]須臾(yú):一會兒,時間極短。
[33]長終:永在。
[34]驟:數次。
[35]托遺響於悲風:餘音,指簫聲。悲風:秋風。
[36]逝者如斯:語出《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逝:往。斯:此,指水。
[37]盈虛者如彼:指月亮的圓缺。盈,月滿。虛,虧,月缺。彼,指月亮。
[38]卒:最終。消長:增減。長:增長。
[39]共適(shì):共享。而蘇軾手書《赤壁賦》作「共食」,明代以後多作「共適」,義同。
[40]更酌(zhuó):再次飲酒。
[41]餚核既盡:葷菜和果品。既:已經。
[42]枕藉(jiè):相互枕著靠著(睡著了)。
[43]既白:已經顯出白色,指天明了。
蘭亭集序
永和1九年,歲在癸丑,暮春2之初,會3於會稽4山陰5之蘭亭,修禊事也6。群賢7畢至8,少長9咸10集。此地有崇山峻嶺11,茂林修竹12,又有清流激湍13,映帶左右14。引以為流觴曲水15,列坐其次16。雖無絲竹管弦之盛17,一觴一詠18,亦足以暢敘幽情19。
是日也20,天朗氣清,惠風21和暢22。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23,所以24游目騁25懷,足以極26視聽之娛,信27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28。或取諸29懷抱,悟言30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31。雖趣舍萬殊32,靜躁33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34得於己,快然自足35,不知老之將至36。及其所之既倦37,情隨事遷38,感慨系之39矣。向40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41,猶不能不以之興懷42。況修短隨化43,終期44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45!」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46,未嘗不臨文嗟悼47,不能喻48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49。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50,錄其所述51。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52。後之覽者53,亦將有感於斯文54。[1] [2] [3]
詞句注釋
永和:東晉皇帝司馬聃(晉穆帝)的年號,從公元345—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節,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人。舉行禊禮,飲酒賦詩,事後將作品結為一集,由王羲之寫了這篇序總述其事。
暮春:陰歷三月。暮,晚。
會:集會。
會稽(kuài jī):郡名,今浙江紹興。
山陰:今紹興越城區。
修禊(xì)事也:(為了做)禊禮這件事。古代習俗,於陰歷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後定為三月三日),人們群聚於水濱嬉戲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實際上這是古人的一種游春活動。
群賢:諸多賢士能人。指謝安等三十二位社會的名流。賢:形容詞做名詞。
畢至:全到。畢,全、都。
少長:如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謝安、王羲之等是長。
咸:都。
崇山峻嶺:高峻的山嶺。
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樣子。
激湍:流勢很急的水。
映帶左右:輝映點綴在亭子的周圍。映帶,映襯、圍繞。
流觴(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彎曲的水道中任其飄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飲酒。這是古人一種勸酒取樂的方式。流,使動用法。曲水,引水環曲為渠,以流酒杯。
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邊,水邊。
絲竹管弦之盛:演奏音樂的盛況。盛,盛大。
一觴一詠:喝著酒作著詩。
幽情:幽深內藏的感情。
是日也:這一天。
惠風:和風。
和暢,緩和。
品類之盛:萬物的繁多。品類,指自然界的萬物。
所以:用來。
騁:使······賓士。
極:窮盡。
信:實在。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人與人相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夫,句首發語詞,不譯。相與,相處、相交往。俯仰,表示時間的短暫。
取諸:取之於,從······中取得。
悟言:面對面的交談。悟,通「晤」,指心領神會的妙悟之言。
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自己的情懷,不受約束,放縱無羈的生活。因,依、隨著。寄,寄託。所託,所愛好的事物。放浪,放縱、無拘束。形骸,身體、形體。
趣(qǔ)舍萬殊:各有各的愛好。趣舍,即取捨,愛好。趣,通「取」。萬殊,千差萬別。
靜躁:安靜與躁動。
暫:短暫,一時。
快然自足:感到高興和滿足。然,······的樣子。
不知老之將至:(竟)不知道衰老將要到來。語出《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一本有「曾」在句前。
所之既倦:(對於)所喜愛或得到的事物已經厭倦。之,往、到達。
情隨事遷: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遷,變化。
感慨系之:感慨隨著產生。系,附著。
向:過去、以前。
陳跡:舊跡。
以之興懷: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觸。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為陳跡」。興,發生、引起。
修短隨化:壽命長短聽憑造化。化,自然。
期:至,及。
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語出《莊子·德充符》。
契:符契,古代的一種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為二,各執一半,作為憑證。
臨文嗟(jiē)悼:讀古人文章時嘆息哀傷。臨,面對。
喻:明白。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本來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固,本來、當然。一,把……看作一樣;齊,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動詞。虛誕,虛妄荒誕的話。殤,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說。一生死,齊彭殤,都是莊子的看法。出自《齊物論》。
列敘時人:一個一個記下當時與會的人。
錄其所述:錄下他們作的詩。
其致一也:人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
後之覽者:後世的讀者。
斯文:這次集會的詩文。[1] [2] [4] [5]
游褒禪山記 (宋) 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

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於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1-2] [3]
詞句注釋
浮圖:梵(fàn)語(古印度語)音譯詞,也寫作「浮屠」或「佛圖」,本意是佛或佛教徒,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詞活用作動詞,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這里指山腳。
而:連詞,並且。卒:最終。之:指褒禪山麓。
以故:因為(這個)緣故,譯為「因此」。名:命名,動詞。禪:梵語譯音「禪那」的簡稱,意思是「靜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種境界。後來泛指有關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禪師、禪子、坐禪、禪房、禪宗、禪林、禪杖等。褒禪,慧褒禪師。
慧空禪院:寺院名。廬冢(zhǒng):古時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師長,在他們死後的服喪期間,為守護墳墓而蓋的屋舍,也稱「廬墓」。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蓋的屋舍。廬:屋舍。(一說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墳墓。禪院:佛寺。
華山洞:南宋王象生《輿地紀勝》寫作「華陽洞」,看正文下出應寫作「華陽洞」。以:因為。乃:表示判斷,有「為」、「是」的意思。陽:山的南面。古代稱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為「陽」,山的背面、水的南面為「陰」。名:命名,動詞。
仆道:「仆(於)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文:碑文,與下文「獨其為文(碑上殘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滅:指因風化剝落而模糊不清。
獨:唯獨,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這里指的是碑上殘存的文字。猶:還,仍。
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漢字最初只有「華(huā)」字,沒有「花」字,後來有了「花」字,「華」「花」分家,「華」才讀為huá。(王安石認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華」的古音而寫的今字,仍應讀huā,而不應讀「華(huá奢侈、虛浮)實」的huá。按,這里說的不是五嶽中的「華(huà)山」)。言:說。蓋:承接上文,解釋原因,有「大概因為」的意思。謬:錯誤。
側出:從旁邊湧出,記游:指在洞壁上題詩文留念。
上:名詞活用作動詞,向上走。窈(yǎo)然:深遠幽暗的樣子。
問:探究,追究。深,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深度。則:副詞,用於判斷句表示肯定,相當於「就」。窮:窮盡。
擁火:拿著火把。擁,持,拿。以: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
見:動詞活用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怠:懈怠。且:副詞,將,將要。
蓋:表猜測的發語詞,大概。尚:還。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而:表遞進的連詞,並且,而且。
則:表假設的連詞,那麼。至:動詞活用作名詞,到達的人。加:更,更加。
方是時:正當這個時候。方:當,正在。是時:指決定從洞中退出的時候。
以:相當於「而」,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明:形容詞或用作動詞,照明。
既:已經,……以後。其:助詞。
則:副詞,就,便,表示前後兩事緊密相承或時間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責怪。其:那,那些。
其:第一人稱代詞,指自己。而:連詞,表結果,以致,以至於。不得:不能,極:盡,這里有盡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夫:這,那,指示代詞。
於是:對於這種情況,因此。焉:句末語氣詞。
之: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可不譯。得:心得,收獲。
以:因為。求思:探求、思索。而:連詞,表遞進,而且。無不在:無所不在,沒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問題廣泛全面。
夫:表議論的發語詞。夷:平坦。以:連詞,表並列,而且,並且。則:表假設的連詞,那麼。
而:可是。觀:景象,景觀。險遠,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而:因而。焉:兼詞,相當於「於此」。
隨:跟隨(別人),「隨」字後面省略「之」。以:連詞,表結果,以致,以至於。
至於:這里是抵達、到達的意思,不同於現代漢語用在下文開頭,表示提出另一話題。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昏惑:迷亂。以:連詞,表目的。相(xiàng):幫助,輔助。
以:相當於「而」,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焉:兼詞,相當於「於此」。這一句在「焉」後面省略了「而不至」。
於人:在別人(看來)。為:是。
其:加強反問語氣的副詞,難道。孰:誰。
得:心得,收獲。
謬其傳:把那些(有關的)傳說弄錯。謬,使……謬誤,把……弄錯。莫能名:不能說出真相(一說真名)。
何可勝道:怎麼能說得完。勝,盡。
所以:表示「……的原因」。慎取:謹慎取捨。
以:以(之),因此。悲:嘆息
廬陵:今江西吉安。蕭君圭,字君玉。
長樂:今福建長樂。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純父」的「父」同。
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國,字平父。王安上,字純父。
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號。臨川:今江西臨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寫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後在謄寫時才把姓名寫出。根據書稿編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樣。[2] [4-6] [7] [8] [9] [10]

⑥ 蘭亭集序是哪年開始出現在高中語文教材的

我們公司也出版高職高專教材和本科教材,有打算出版的可以HI我
誤會源於人與人之版間或人對事物的錯誤理解。權誤會法就是指在文學作品中,人物的一方對另一方(或者某件事)產生誤會,或者兩人互相誤會,從而引發矛盾,推動情節發展,從而使人物情感的波瀾層層遞進,多姿多彩。所謂「

人貴直,文貴曲」,平鋪直敘是作文大忌,而要讓文章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巧設誤會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使用這個方法需要注意在寫完誤會之後一定要交代這是個誤會,並且需要交代主人公知道這是個誤會之後的心理反應。

⑦ 高中語文必修二第八課《蘭亭集序》課後習題第四題

有一次,太尉郗鑒派門生來見王導,想在王家子弟中選位女婿。王導讓來人到專東邊廂房裡屬去看王家子弟。門生回去後,對都鑒說:「王家子弟個個不錯,可是一聽到有信使來,都顯得拘謹不自然,只有一個人坐在東床上,坦腹而食,若無其事。」都鑒說:「這正是我要選的佳婿。」一打聽,原來是王羲之。郡鑒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王羲之生性愛鵝,會稽有一位孤老太太養了只鵝,叫聲很好聽,他想買而未能得,於是就帶著親友去觀看。誰知老太太聽說他要來,竟把鵝烹煮了,用來招待他,他為此難過了一整天。

王羲之又曾經在蕺山看見一個老婦人,拿著一把六角扇在叫賣。王羲之就在老婦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寫了五個字。老婦人開始有些不高興,於是王羲之對老婦人說:「只要說是王右軍書寫的,就可以賣得一百錢了。」老婦人按照王羲之的話說,許多人都爭著來買這把扇子。 又一天,老婦人又拿著一把扇子來,王羲之笑而不答。王羲之的書法被世人所推崇,就像這樣啊!

⑧ 高中語文必修二 蘭亭集序 以 之 而 的用法

A.「以」的用法
1. 副詞,可譯為「可以」。
①亦足以暢敘幽情。
②足以極視聽之娛。
2. 連詞,表目的,可譯為「用來」。
①引以為流觴曲水。
3. 介詞,可譯為「因」。
①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4.與「所」構成「所以」,表原因,可譯為「……的原因」。
①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5. 與「所」構成「所以」,表憑借,可譯為「用來」「藉以」。
①所以游目騁懷。

B.「之」的用法
一、用作代詞,在句中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根據具體語境 可譯為「我」「我們」,「他(他們)」「她(她們)」,「這」,或者代事。
①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③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
二、用作結構助詞,分以下幾種情況。
1.定語的標志。用於定語和中心語之間,可譯為「的」,有時不譯。
①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③足以極視聽之娛。
④放浪形骸之外。
⑤向之所欣。
⑥每覽昔人興感之由。
2.定語後置的標志。通常情況下,古代漢語中定語的位置與現代漢語中的一樣,用在中心語之前,但為了強調定語有時將定語放在中心語之後,有時在定語與中心語之間用「之」連接。翻譯時應將後置了的定語調整到中心語之前。
①仰觀宇宙之大。
②俯察品類之盛。
3.用在主謂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①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②不知老之將至。
③後之視今。
④亦猶今之視昔。
⑤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4.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者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無實義。
①暮春之初。
②悟言一室之內。
③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三、用作動詞,可根據具體語境翻譯。
①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 (「所+動詞」,構成名詞性短語)

C.「而」字沒有出現。

閱讀全文

與蘭亭集序原文高中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