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六年級上冊語文補充習題18課全部答案
二.讀讀下面的句子,再用帶點的詞造句.
1.多麼.......多麼.......天空是多麼的高遠,海洋是多麼的廣闊,鳥兒在天上飛翔,魚兒在海中跳躍。
2.不是.....而是....蜜蜂釀蜜,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
三.巴金爺爺的信中談了哪些內容?分別用一段話概括出來.
1.孩子們的信給我帶來了溫暖。
2.我帶病寫了這封回信,代替我和孩子們見面。
3.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但仍要讓自己的生命開花。
4.我希望孩子們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四.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1.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
2.傑出--普通 失敗--成功 奉獻---享受
3.一次受傷後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適時的看望是一朵花;一個及時的電話是一朵花;一個親切的微笑是一朵花。
4.巴金爺爺說的開花是指為人民奉獻.巴金爺爺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他一生不僅寫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品,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當著很大的官,但一生不拿國家一分錢工資,全靠自己的稿費生活。他不管是在年輕的時候,還是在年老的時候,都滿腔熱情地幫助別人,做過許多感人的事:他曾經---一次又一次不留姓名捐款給希望工程、受災難民;他曾經---將他的所有藏書都捐給了國家。巴金爺爺就是把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奉獻給別人的人。
好的話記得採納哦^_^
⑵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8課練習冊全文不用答案急急急急急急急!!
18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伯父魯迅先生在世的時候,我年紀還小,根本不知道魯迅是誰,以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樣。伯父去世了,他的遺體躺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里,許多人都來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聲痛哭。數不清的輓聯掛滿了牆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滿了整間屋子。送輓聯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學生,各色各樣的人都有。那時候我有點驚異了,為什麼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我獃獃地望著來來往往弔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到伯父家裡去。那時候每到周末,我們姐妹三個輪流跟隨著爸爸媽媽到伯父家去團聚。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談起《水滸傳》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麼會知道我讀了《水滸傳》,大概是爸爸告訴他的吧。老實說,我讀《水滸傳》不過囫圇吞棗地看一遍,只注意緊張動人的情節;那些好漢的個性,那些復雜的內容,全搞不清楚,有時候還把這個人做的事情安在那個人身上。伯父問我的時候,我就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伯父摸著鬍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聽了伯父這句話,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受。從此,我讀什麼書都不再馬馬虎虎了。
那天臨走的時候,伯父送我兩本書,一本是《表》①,一本是《小約翰》②。伯父已經去世多年了,這兩本書我還保存著。
有一次,在伯父家裡,大夥兒圍著一張桌子吃晚飯。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對他說:「大伯,您跟爸爸哪兒都像,就是有一點不像」。
「哪一點不像呢?」伯父轉過頭來,微笑著問我。他嚼著東西,嘴唇上的鬍子跟著一動一動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們半天才說。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著說,「我小的時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樣,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麼——」
「可是到了後來,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說,「您怎麼會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哦!」我恍然大悟,「牆壁當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有一天黃昏,呼呼的北風怒號著,天色十分陰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趕著回家。爸爸媽媽拉著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離伯父家門口不遠的地方,看見一個拉黃包車的坐在地上呻吟,車子扔在一邊。
我們走過去,看見他兩只手捧著腳,腳上沒穿鞋,地上淌了一攤血。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出難以忍受的痛苦。
「怎麼了?」爸爸問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動著的嘴唇里發出低微的聲音,「沒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進腳底了。疼得厲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裡,不一會兒,就跟伯父拿了葯和紗布出來。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干凈。他們又給他敷上葯,紮好綳帶。
拉車的感激地說:「我家離這兒不遠,這就可以支持著回去了。兩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麼謝你們!」
伯父又掏出一些錢來給他,叫他在家裡休養幾天,把剩下的葯和綳帶也給了他。
天黑了,路燈發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門口看著他們,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腳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這么冷的天,那個拉車的怎麼能光著腳拉著車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來的時候,我就問他們。伯父的回答我現在記不清了,只記得他的話很深奧,不容易懂。我抬起頭來,要求他給我詳細地解說。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現在也清清楚楚地記得,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變得那麼嚴肅。他沒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後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伯父逝世以後,我見到他家的女擁阿三。阿三是個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業,她愁得兩隻眼睛起了蒙,看東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著霧。她跟我談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說:「周先生自己病得那麼厲害,還三更半夜地寫文章。有時候我聽著他一陣陣接連不斷地咳嗽,真替他難受。他對自己的病一點兒也不在乎,倒常常勸我多休息,不叫我乾重活兒。」
的確,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⑶ 六年級語文課本上冊第18課的書後問答題的答案
文章通過下雪前和下雪後的壯麗景色寫出了學的偉大.
按雪前,雪中,雪後,的順序寫的
⑷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18課全文
跨越百年的美麗
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發現放射性元素鐳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國科學院人聲鼎沸,一位年輕漂亮、神色莊重又略顯疲倦的婦人走上講台,全場立即肅然無聲。 她叫瑪麗•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在這里宣布一項驚人的發現:天然放射性元素鐳。本來這場報告,她想讓丈夫來作,但皮埃爾•居里堅持讓她來講。在此之前還沒有一個女子登上過法國科學院的講台。瑪麗•居里穿著一襲黑色長裙,白凈端莊的臉龐顯出堅定又略帶淡泊的神情,而那雙微微內陷的大眼睛,讓你覺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來。她的報告使全場震驚,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她那美麗、莊重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每個人的心裡。
關於放射性的發現,居里夫人並不是第一人,但她是關鍵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國科學家倫琴發現了X光,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了天然放射性。盡管這都還是偶然的發現,居里夫人卻對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質有沒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灘上撿到一個貝殼,別人也許僅僅是把玩一下而已,她卻要研究一下這貝殼是怎樣生,怎樣長,怎樣沖到海灘上來的。別人摸瓜她尋藤,別人摘葉她問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這個詞。兩年後,她發現了釙,接著發現了鐳。為了提出純凈的鐳,居里夫婦搞到一噸可能含鐳的工業廢渣。他們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鍋,一鍋一鍋地進行冶煉。然後再送到化驗室溶解、沉澱、分析。化驗室只是一個廢棄的破棚子。瑪麗終日在煙熏火燎中攪拌著鍋里的礦渣。她衣裙上,雙手上,留下了酸鹼的點點燒痕。一天,疲勞之極,瑪麗揉著酸痛的後腰,隔著滿桌的試管、量杯問皮埃爾:「你說這鐳會是什麼樣子?」皮埃爾說:「我只是希望它有美麗的顏色。」終於經過三年又九個月,他們在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0.1克鐳。它真的有極美麗的顏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發出略帶藍色的熒光。
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她的性格里天生還有一種更可貴的東西,她堅定、剛毅、頑強,有遠大、執著的追求。這種可貴的性格和高遠的追求,使瑪麗•居里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自然發現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在發現鐳之後的不斷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變化著。當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時,鐳射線也在無聲地侵蝕著她的肌體。她美麗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隱退,她逐漸變得眼花耳鳴,渾身乏力。皮埃爾不幸早逝,社會對女性的歧視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負擔。但她什麼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一個端莊堅毅的女學者,變成科學教科書里的新名詞「放射線」,變成物理學的一個新計量單位「居里」,變成一條條科學定律,她變成了科學史上一塊永遠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美名從她發現鐳那一刻起就流傳於世,迄今已經百年。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換來的榮譽。她一生共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她本來可以在任何一項大獎或任何一個榮譽上盡情地享受。但是她視名利如糞土,她將獎金贈給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而將那些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去當玩具。她一如既往,埋頭工作到67歲離開人世,離開了她心愛的實驗室。直到她死後40年,她用過的筆記本里,還有射線在不停地釋放。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⑸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8課(人教版)18課採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18課運用了倒敘
⑹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7.18課主要內容
17課:本文通過「我」對少年閏土的回憶,刻畫了一個活潑可愛、聰明能幹、機智勇敢、見多識回廣的農村少答年形象,表達了「我」與閏土的深厚友誼以及「我」對他的懷念之情。
課後問題(2)、課文記敘了「我」和閏土在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沙地觀魚幾件事。閏土給「我」留下了活潑可愛、聰明能幹、機智勇敢、見多識廣的印象
(3)「我」和「我」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狹窄,整天生活在高院里,不能廣泛的接觸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狹窄。
18課:本文通過回憶記敘了伯父魯迅先生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的幾件事,表現了伯父對待學習的認真態度和痛恨舊社會,關心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表達了「我」對伯父的敬愛和深切懷念之情。
本文是回憶錄
課後問題(1)魯迅給我留下了愛憎分明、憂國憂民、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的印象。
(2)第一部分的小標題是「殯儀館里」
第二部分「談《水滸傳》」
第三部分笑談碰壁
第四部分救助車夫
第五部分關心女傭
(3)「四周黑洞洞的」指當時社會非常黑暗,「碰壁」是指在同反動勢力左斗爭時受到的挫折和迫害。
⑺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18課課後題目答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1、多音字:冠、號、 數 北風怒號(háo);數(shǔ)不清;張冠(guān)李戴
2、四字詞語:囫圇吞棗、張冠李戴、恍然大悟、北風怒號、飽經風霜、失聲痛哭
匆匆忙忙、馬馬虎虎、清清楚楚、模模糊糊
囫圇吞棗:把棗整個吞下去。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接受。
張冠李戴:姓張的帽子戴在姓李的頭上。比喻弄錯了對象或弄錯了事實。
飽經風霜:形容經歷過很多的艱難困苦。
3、《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作者是周曄,表達出她對魯迅先生的懷念、熱愛、敬仰之情。
4、(1)《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主要記敘了作者回憶魯迅先生的哪幾件事?
(伯父借談《水滸傳》啟發教育「我」認真讀書;伯父在笑談「碰壁」中抨擊舊社會;伯父熱情地救護和幫助黃包車車夫;伯父關心女傭阿三。)
(2)說說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從全文說: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
(每件事分別留下的印象:談《水滸傳》表現了他對青少年的關心和愛護;談「碰壁」表現了他對舊社會的痛恨;救助車夫則表現了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關心;關心女傭阿三則表現他關心別人勝過關心他自己。)
5、以空行為標志,文章分為幾部分?說說第一部分與其他部分的聯系。
要點:五部分;第一段是總述(果)——深受愛戴,後幾段是分述(因)——受到愛戴的原因。
6、讀讀文中魯迅先生的話,體會語言描寫的好處。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反問句)
要點:「四周黑洞洞的」比喻當時的社會一片黑暗,看不到一點兒光明,人民連一點兒民主和自由都沒有。
「碰壁」是與反動勢力作斗爭時受到的挫折與迫害。
這句話中體會到魯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懼迫害的頑強斗爭精神和革命的樂觀主義態度。
(2)伯父摸著鬍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
要點:這句話進行了語言、動作、神態描寫。表面是在誇自己記性好,實際上在用幽默的語言委婉的批評「我」讀書太馬虎。從中看出魯迅含蓄、幽默,慈愛寬厚的性格特點。
⑻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同步練習18課答案
一、原諒 羨慕 享受 爭先恐後 二、(唯一 維護)(浪費 廢品)(羨慕 盪漾)(逢年過節 奉獻) 三、再接再厲 走投無路 迫不及待 天翻地覆 艱難險阻 改邪歸正 南轅北轍 坐井觀天 刻舟求劍 四、1 「經常」和「一貫」矛盾 去掉一個。2 一進公園,我就看見美麗的鮮花並且聞到誘人的香味。3 把「高大的」去掉 五、1 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充滿信心,不會懼怕反動軍閥。2 他呀!都老頭子了,還頂這些東西沒有用。 六、1(1)這是巴金爺爺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感悟,也是他一生恪守的信條,現在他要把這一價值觀傳遞給家鄉的孩子們。(2)巴金爺爺希望能為他認為社會做貢獻。從中我們體會到他那種無私奉獻嚴於律己的高尚品格。2(1)因為孩子們前面有無比寬廣的道路,有寶貴的時間,心裡有美好的事物。(2)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好好學習,為社會做貢獻。七、1.輕盈 嬌嫩 2.襯托蒲公英白色小花淡雅、平凡 3.他從不滿足於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歡到外面的世界去闖盪。 4.蒲公英;教育「我」像蒲公英那樣,不滿足於現狀,積極進取,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5. 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徵,又包含了母親對「我」的殷切希望。 6.生動傳神的寫出了「我」在媽媽的教育下求知、成長、努力進取的情景。 7.每一個山裡的母親都期待孩子那樣飛出大山,飛向更廣闊的天地。
我們學的是蘇教版。
⑼ 關於語文六年級上冊人教版第十八課的分段理解
一(第1自然段):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逝世後人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來追悼內他,向他致敬.表現了魯迅容先生在人民群眾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二(第2、3自然段):魯迅與我談論《水滸傳》.表現了魯迅先生關心青少年.
三(第4-13自然段):魯迅妙語諷刺舊社會.
四(第14-22自然段):魯迅救助一位黃包車車夫.表現了魯迅先生理解和同情下層民眾.
五(第23、24自然段):女傭阿三回憶伯父魯迅生前的事情.表現了伯父「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簡而言之:深切追悼、趣談水滸、笑談碰壁、救助車夫、關心女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