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2年江西小學六年級有思想品德嗎 那品德與社會和思想品德一樣嗎
2012年江西小學六年級有思想品德
品德與社會和思想品德一樣
意思一樣只不過課本有的不一樣
『貳』 2002年的小學六年級都有什麼課,比如思想品德都是幾年級不上的之類。
思想品德就是政治。。。
『叄』 小學六年級思想品德第61頁答案
一、森林是空氣的凈化物。隨著工礦企業的迅猛發展和人類生活用礦物燃料的劇增,受污染的空氣中混雜著一定含量的有害氣體,威脅著人類,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廣、危害大的有害氣體。凡生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領,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植物葉面積巨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種大的多。據測定,森林種空氣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曠地少15-50%。若是在高溫高濕的夏季,隨著林木旺盛的生理活動功能,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還會加快。相對濕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對濕度15%的5-10倍。
二、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樹木能分泌出殺傷力很強的殺菌素,殺死空氣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對人類有一定保健作用。有人曾對不同環境,立方米空氣中含菌量作過測定:在人群流動的公園為1000個,街道鬧市區為3-4萬個,而在林區僅有55個。另外,樹木分泌出的殺菌素數量也是相當可觀的。例如,一公頃檜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殺菌素,可殺死白喉、結核、痢疾等病菌。
三、森林是天然制氧廠。氧氣是人類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人體每時每刻都要呼吸氧氣,排出二氧化碳。一個健康的人三兩天不吃不喝不會致命,而短暫的幾分鍾缺氧就會死亡,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文獻記載,一個人要生存,每天需要吸進0.8公斤氧氣,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森林在生長過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據研究測定,樹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氣;樹木的葉子通過光合作用產生一克葡萄糖,就能消耗2500升空氣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照理論計算,森林每生長一立方米木材,可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約850公斤。若是樹木生長旺季,一公頃的闊葉林,每天能吸收一噸二氧化碳,製造生產出750公斤氧氣。資料介紹,10平方米的森林或25平方米的草地就能把一個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給所需氧氣。誠然,林木在夜間也有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的特性,但因白天吸進二氧化碳量很大,差不多是夜晚的20倍,相比之下夜間的副作用就很小了。就全球來說,森林綠地每年為人類處理近千億噸二氧化碳,為空氣提供60%的凈潔氧氣,同時吸收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有極大的提高空氣質量的能力;並能減少溫室氣體,減少熱效應。
四、森林是天然的消聲器。雜訊對人類的危害隨著公元、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城鎮尤為突出。據研究結果,雜訊在50分貝以下,對人沒有什麼影響;當雜訊達到70分貝,對人就會有明顯危害;如果雜訊超出90分貝,人就無法持久工作了。森林作為天然的消聲器有著很好的防雜訊效果。實驗測得,公園或片林可降低雜訊5-40分貝,比離聲源同距離的空曠地自然衰減效果多5-25分貝;汽車高音喇叭在穿過40米寬的草坪、灌木、喬木組成的多層次林帶,雜訊可以消減10-20分貝,比空曠地的自然衰減效果多4-8分貝。城市街道上種樹,也可消減雜訊7-10分貝。要使消聲有好的效果,在城裡,最少要有寬6米(林冠)、高10米半的林帶,林帶不應離聲源太遠,一般以6-15米間為宜。
五、森林對氣候有調節作用。森林濃密的樹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陽輻射能,減少地面增溫。冬季森林葉子雖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幹仍能削減吹過地面的風速,使空氣流量減少,起到保溫保濕作用。據測定,夏季森林裡氣溫比城市空闊地低2-4℃,相對濕度則高15-25%,比柏油混凝土的水泥路面氣溫要低10-20℃。由於林木根系深入地下,源源不斷的吸取深層土壤里的水分供樹木蒸騰,使林正常形成霧氣,增加了降水。通過分析對比,林區比無林區年降水量多10-30%。國外報導,要使森林發揮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作用,其綠化覆蓋率要佔總面積的25%以上。
六、森林改變低空氣流,有防止風沙和減輕洪災、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出於森林樹干、枝葉的阻擋和摩擦消耗,進入林區風速會明顯減弱。據資料介紹,夏季濃密樹冠可減弱風速,最多可減少50%。風在入林前200米以外,風速變化不大;過林之後,大約要經過500-1000米才能恢復過林前的速度。人類便利用森林的這一功能造林治沙。
森林地表枯枝落葉腐爛層不斷增多,形成較厚的腐質層,就像一塊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綿,具有很強的吸水、延緩徑流、削弱洪峰的功能。另外,樹冠對雨水有截流作用,能減少雨水對地面的沖擊力,保持水土。據計算,林冠能阻載10-20%的降水,其中大部分蒸發到大氣中,餘下的降落到地面或沿樹干滲透到土壤中成為地下水,所以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庫。森林植被的根系能緊緊固定土壤,能使土地免受雨水沖刷,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
七、森林有除塵和對污水的過濾作用。工業發展、排放的煙灰、粉塵、廢氣嚴重污染著空氣,威脅人類健康。高大樹木葉片上的褶皺、茸毛及從氣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漿能粘截到大量微塵,有明顯阻擋、過濾和吸附作用。據資料記載,每平方米的雲杉,每天可吸滯粉塵8.14克,松林為9.86克,榆樹林為3.39克。一般說,林區大氣中飄塵濃度比非森林地區低10-25%。另外,森林對污水凈化能力也極強,據國外研究介紹,污水穿過40米左右的林地,水中細菌含量大致可減少一半,而後隨著流經林地距離的增大,污水中的細菌數量最多時可減至90%以上。
八、森林是多種動物的棲息地,也是多類植物的生長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為活躍的區域。所以森林保護著生物多樣性資源;而且無論是在都市周邊還是在遠郊,森林都是價值極高的自然景觀資源。
由於人們對森林的木材資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積在逐年變小,這引起了多方面的環境問題,例如:乾旱少雨、氣候變暖、動植物資源減少、水土流失、沙塵暴和空氣污染加重等。因此,森林對環境和生態的價值遠遠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價值。
因此,植樹造林,擴大森林面積,增加森林資源,是關繫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及人類能否生存的大事。
這是我們樹上的
『肆』 六年級思想品德內容
小學???
思想品德??
上課睡睡 玩玩 吃吃 就可以了
無視思品老師
初中死背就行了
還是無視思品老師
『伍』 小學六年級思想品德
聯合國成立於1945年,聯合國會徽上的圖案是一個從北極看上去的世界圖,專周圍用一個橄欖枝圓環圍屬繞著的圖案 標志著聯合國是個世界性的國際組織,兩根橄欖枝襯托著地球,象徵著聯合國的根本宗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五個常任理事國分別是美國、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1991年爆發的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平民直接死於戰爭的有2278人,間接死於戰爭的有10多萬人,更不用說幾十萬難民流離失所、伊拉克整體經濟水平倒退30年了。
科索沃戰爭造成了南聯盟2000多名平民死亡、6000多名平民受傷,還造成了近百萬名難民。阿富汗戰爭中,共有3767名平民喪生,還出現了30萬名難民。
海灣戰爭中,美軍向伊拉克發射了數十萬枚貧鈾彈,貧鈾物質總量達315噸。戰後,伊拉克人特別是兒童患各種奇怪放射性疾病的數量大幅度上升,癌症患者急劇增加,兒童癌症死亡率比戰前增加7.2倍。1999年8月至10月出生的1800名新生兒中,就有10個新生兒沒有腦組織、8個患腦積水、6個四肢畸形。這一數字嚴重超出了新生兒畸形為萬分之一的正常比例。
『陸』 小學六年級思想品德課本中有一段話是勸解年輕人,「如果你雙手健全,就比很多人幸運等等……,請教原文
開放性題目!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路去寫!
『柒』 小學六年級總復習思品試題
一、填空:
1、應該知道的節日紀念日:
(3月8日)國際勞動婦女節
(3月12日)植樹節
(10月1日)國慶節
(5月1日)國際勞動節
(7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9月10日)教師節
2、人在逆境應(自強),身處順境當(自立)。
3、21世紀要求我們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成為適應時代要求的一代新人。
4、毛澤東說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5、(誠實),就是尊重事實,實事求是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6、(守信)就是遵守遵守諾言重信譽,與人約定的事,或應允了他人的事,一定要遵守照辦。
7、成由(勤儉)敗由(奢)。
8、《論語》中有一名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9、《將相和》中「負荊請罪」的人是(廉頗)。
10、(家)和萬事興。
11、遠親不如(近鄰)。
12、人們常稱贊「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13、同學之間在學習、生活和交往過程中,在(共同進步)的基礎上建立的友情,是真正的友誼。
14、公共財物是指(國家)和(集體)的財產。
15、(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環境污染威脅(人類生存)。
16、我們所說的「白色瘟疫」污染,指的是(塑料製品)。
17、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侵佔我國台灣。(鄭成功)率領將士,經過激烈戰斗,收復了台灣。
18、「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這是(吉鴻昌)臨刑前寫的一首詩。
19、香港於(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到今年有(10)周年。
20、澳門於(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
21、(台灣)是中國的第一大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2、中國共產黨提出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23、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有(56)個民族。各民族之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團結友愛,(和睦相處)。
24、(和平與發展)已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25、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行。
26、「八榮八恥」是(胡錦濤)提出的。其具體內容是: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27、(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28、人們靠(勞動)創造財富,靠(節儉)減少消費,增加積累,加快建設,促進社會的發展。
二、問答題:
1、勤勞節儉的含義是什麼?
答:勤勞,就是辛勤勞動,刻苦耐勞,盡自己的能力去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節儉,就是樸素節約,愛惜消費品,愛惜公共財物和社會財富,合理使用,惜之如金。
2、少年兒童應該具有的家庭責任感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自覺地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如洗碗、掃地、擦桌椅、整理房間、洗菜等。第二,關心體貼父母和長輩,如家裡有人生病,應主動關心和照料。第三,生活上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要求,不亂花錢,不擺闊氣,不與別人攀比,有些合理要求,家裡經濟條件不允許,也不要向父母提出,以免使父母為難和傷心。
3、如何做到文明上網?
答:上網時要學會分辨是非,堅決抵制網路中的不良信息,杜絕不文明、不健康的上網行為,如不瀏覽低級趣味的、宣傳丑惡現象的內容,不隨意約會網友等,從而真正從網上獲取有益的信息,促進自己的發展。
4、家庭和睦有什麼好處?
答:一個團結和睦的家庭,能給每個成員帶來溫暖,帶來健康,帶來快樂,能為少年兒童提供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環境。
『捌』 如何提升小學五,六年級學生思想品德綜合素質
一、重視班風建設,培養德育基地。 建立良好的班風,形成正確的班級輿論,專是保屬證班級體正常運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思想品德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基地。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包括很多,如舉止文明,說真話,辦實事等。
二、明確教師職責 ,發揮身教重於言教的作用。 教師要做好學生靈魂的工程師,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堅持正面教育、啟發誘導學生改正不良思想行為。 堅持正面教育,從內容上講就是以美好的、進步的人和事為主要教育內容,從正面講清道理,堅持以表揚為主 ,啟發誘導 ,說服教育。要從關心和愛護出發,撫慰他們稚嫩的心靈 ,不給他們增添痛苦,不去觸動他們心靈的創傷。
四、通過課內外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精神。 通過課內外實踐活動教育學生,對他們進行道德觀念的教育,然而要使學生具有真正的道德觀念,克服消極的心理因素,及時改正不正確的行為,不是一帆風順的,這就要教育學生始終以良好的心態去堅強地面對一切,不能因自己的一時成功而沾沾自喜,更不能因失敗而灰心喪氣。珍愛生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提高生命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