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回憶林巧稚的初中語文課文

回憶林巧稚的初中語文課文

發布時間:2021-01-07 19:20:14

『壹』 求一98年初中語文課文

哈哈,不知道

『貳』 七十年代的初中語文課文有哪些

大型史詩,長篇小說,短篇故事,古體詩,近體詩,
編年體 資治通鑒
紀傳體 史記
國別體 國語
語錄體 論語
神話、史詩、敘事詩、報告文學、傳記文學
小說、戲劇、詩歌、散文
涵蓋這些

『叄』 初中語文的課文的全部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譯文
一個屠戶傍晚回家,擔子里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有兩只狼,緊隨著他走了很遠。
屠戶害怕了,把骨頭投向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停止了追趕,另一隻狼仍舊跟從。屠夫又投骨頭給它,後面得到骨頭的狼停止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來了。骨頭已經投完了,兩只狼還是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屠戶感到非常困窘,害怕受到狼的前後攻擊。往旁邊看田野中有個麥場,場主在其中堆積了柴草,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於是跑過去倚靠在它的下面,卸下擔子拿起刀。狼不敢走上前,瞪眼朝著屠戶。
一會兒,一隻狼徑自離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屠戶)前面。過了很久,那隻狼似乎閉眼了,神情十分悠閑。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戶正想要走,轉身看柴草堆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鑽洞進去來攻擊屠戶的背後。狼的身體已經鑽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後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把這只狼殺死了。屠戶這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人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罷了。
節奏劃分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 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 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註解
1)屠:宰殺牲畜。這里指屠戶,即以宰殺牲畜為職業的生意人。
2)綴行甚遠:緊跟著走了很遠。綴,連接,這里是緊跟的意思。
3)投以骨:同於「以骨投之」,意為,(屠戶)把骨頭扔給狼 之,指骨頭。
4)從:跟從。
5)並驅:一起追趕。
6)窘:困窘,處境危急,急迫。
7)敵:名詞活用為動詞,敵對,這里是脅迫、攻擊的意思。
8)顧:回頭看,這里指往旁邊看。
9)積薪:堆柴。薪,柴草。
10)苫蔽成丘:覆蓋成小山似的。苫,覆蓋。蔽,遮蔽。
11)弛:放鬆,這里指卸下。
12)眈眈相向:瞪眼朝著屠夫。眈眈,注視的樣子。
13)少時:一會兒。
14)徑去:徑直走開。
15)犬坐於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戶前面。
16)久之:過了很久。之,助詞,調節音節,沒有實際意義。
17)瞑:閉眼。
18)意暇甚:神情悠閑得很。意,這里指神情,態度。暇,空閑。
19)暴:突然。
20)斃:殺死。
21)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洞,打洞 這里作動詞用 。其,指柴草堆。
22)隧:指在柴草堆中鑽洞。這里名詞作狀語。
23)尻:屁股。
24)假寐:原意是不脫衣帽坐著打盹,這里是假裝睡覺的意思。假,假裝。寐,睡覺。
26)禽獸之變詐幾何: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變詐,作假,欺騙。幾何,多少。
27)止增笑耳:只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28)股:古今異義,大腿。
特殊用法
1.詞性活用現象
1、狼不敢[前](方位名詞作動詞,上前)。
2、恐前後受其[敵](名詞作動詞,攻擊)。
3、一狼[洞]其中(名詞作動詞,打洞)。
4、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名詞作動詞,鑽洞)。
5、其一[犬]坐於前(名詞作狀語,像狗一樣地)。
6、[苫]蔽成丘(名詞作狀語,用草簾子)。
7、一[屠]晚歸(動詞作名詞,屠戶)。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詞多義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企圖, 意將隧人以攻其後也。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
敵 攻擊, 恐前後受其敵。 敵人, 蓋以誘敵。
前 前面, 恐前後受其敵。 向前, 狼不敢前。
4.虛詞的用法
(1)之
助詞,的 例句: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助詞,調整音節,不譯 例句:久之。
助詞,位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可不譯 例句: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2)以
介詞,把 投以骨。 介詞,用 以刀劈狼首。
連詞,來 意將遂人以攻其後也。 連詞,用 來蓋以誘敵。
5.使動用法
死:使...死,殺死。
6.特殊句式
省略句
省略賓語:
「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賓語「之」,代狼,可補充為「投之以骨」。
「一狼仍從」中省略賓語「之」,可補充為「一狼仍從之」。
省略介詞:
「場主積薪其中」省略了介詞「於」,可補充為「場主積薪於其中」。
「一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詞「於」,可補充為「一狼洞於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中省略介詞「於」,可補充為「屠乃奔倚於其下」。
省略主語:6.「顧野有麥場」中省略主語「屠」,可補充為「屠顧野有麥場」。
倒裝句:7.「投以骨」中「以」是介詞結構後置,正常語序應為「以骨投」。原文為「以骨投之」。
辨正
「其一/犬坐於前」中「犬」為「像狗一樣」,作狀語,非主語,准確翻譯為「其中一條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所以節奏劃分對於理解本文至關重要。如若節奏劃分錯誤,則會產生誤解,認為「其中一條狗蹲坐在前方」。簡而言之,學習文言第一步應為節奏朗讀,以初步感悟文意。
本篇分析
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屠夫遇狼)寫兩狼追趕屠戶,屠戶時而遷就退讓,繼而被迫抵抗自衛。
這一段又分為三層,從「一屠晚歸」至「綴行甚遠」,簡潔地敘述了屠戶遇狼的時間、地點和情況。一個賣肉晚歸的屠戶,在「擔中肉盡,止有剩骨」,卻又行人斷絕,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讓兩只惡狼給盯住了。草草幾筆,就勾畫出危急的處境,緊張的氣氛,實在扣人心弦,為後面描述屠戶的斗爭策略作了鋪墊。
(屠夫懼狼)面對意想不到的惡狼,屠夫首先是「懼」。於是採取遷就的策略,「投以骨」。屠夫最初認為,只要滿足狼的貪欲,就可脫險。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也似乎如他所料,使兩狼「綴行甚遠」的情況暫時有了改變,文筆十分曲折。可是照樣投骨的結果,只不過讓後狼暫時停腳,而「前狼又至」;直到骨頭投盡了,也沒有填飽餓狼的飢腸,而「並驅如故」,因此屠戶處境更加危險。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貪婪本性,證明了屠戶退讓遷就策略的失敗。這是第二層。
「屠大窘」,說明在危急的關頭,他產生了激烈的思想斗爭。他明白自己已面臨生死抉擇,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殺死。怕死是不行的,退讓是無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殺狼。屠戶已在事實面前吸取了教訓,開始考慮如何改變「前後受敵」的不利條件。他機敏地環顧麥場且速「奔倚」在積薪之下,放下擔子,拿起刀,利用麥場的有利地形,改變了途中兩狼並驅的局面,避免了前後受敵的處境。「狼不敢前」是屠戶敢於斗爭的初步效果,並非它們開始退讓。「眈眈相向」,說明兩狼既兇狠又狡詐,也准備變換策略,尋機殘害屠戶。這樣,雙方進入相持階段。這是第三層。
(屠夫御狼)第二段分兩層:
第一層,從「少時」至「又數刀斃之」。作者在描寫兩狼對屠戶「眈眈相向」之後,又變換筆法,寫一隻狼竟然自己走開,另一隻狼裝作馴良的家狗形態蹲著,然後閉著眼睛打盹,樣子十分悠閑。這是狼在屠戶持刀的情況下耍弄的新花招。文中故意不作說明,而是以細膩的筆觸刻畫狼的狡詐形象,讓人們仔細品味,加深對狼的本性的認識。這時的屠戶雖然不能猜透它們誘敵包抄然後夾擊的花招,但對於狼的兇狠狡詐有了清醒的認識,所以不受這種假象欺騙,不是釋刀自喜,而是趁機「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結束了它的性命。文中狼的悠閑假象,屠戶的暴起動作,相映成趣。
(屠夫殺狼)第二層,屠戶殺了眼前的狼而准備趕路,又警惕地轉視積薪後,發現了另一隻正在鑽洞的狼。作者借屠戶的銳利的眼睛,點出狼「隧入以攻其後」的企圖,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種弄巧成拙的丑態,次「亦斃之」作了痛快的結束。行文至此,才以畫龍點睛之筆點出屠戶「乃悟前狼之假寐,蓋以誘敵」的道理,與上層緊相呼應。這使屠戶也使讀者領悟到:只知狼兇狠的特性,不了解狼的欺詐一面,那就要受騙上當;只看到眼前的狼,卻不注意暗藏的狼,滿足於一時的勝利,到頭來還會遭到失敗。
第三段,是作者詼諧風趣的議論。作者指出狼的狡黠奸詐,而嘲笑其頃刻而斃的結局,也間接贊揚了屠戶的勇敢機智,餘味無窮。
道理與啟示
[1]
對於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屈服,不能幻想,不能妥協讓步。必須敢於斗爭,善於斗爭,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面對「狼」要沉著冷靜勇敢機智地把它們「殺死」.

『肆』 找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初中或高中一篇語文課文

題目是:從甲骨文到微縮圖書 作者:沒查到

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
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就有了文字。這些文
字是刻在烏龜殼和扁平的獸骨
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這些文字,直到
1899年才發現。
那是清朝光緒二十五年,有一位叫王懿榮的
官員得了病。他懂得醫道,每次抓來的葯,
都要親自看過,然後煎熬。有一次,他偶然
在一味叫做「龍骨」的葯上面,發現有許多好
像文字的東西,他感到驚訝。於是把這家葯
鋪里刻有這種文字的「龍骨」全買下來,憑著
他對中國古文字的很深的造詣,考證出這
些「龍骨」是殷商時代遺留下來的烏龜殼和牛
的肩胛骨,上面刻的文字就是那時使用的文
字。在這些一片片的甲骨上,記載了殷代的
祭祀、戰爭、農業、牧業、手工業、氣象、
政權組織,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概況。後
來人們把這種文字叫做甲骨文。這些甲骨可
以說是書籍的雛形。
正式的書籍,是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代
出現的。起先,人們把文字寫在竹片或木片
上,這些木片或竹片叫做簡或牘。把竹子木
板劈成同樣長度和寬度的細條(一般5寸至2
尺長),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
漆筆寫,每片可以寫8到14個字。有的把簡
牘用麻繩、絲繩或者皮條串編起來,叫
做「冊」,也寫作「策」。這個「冊」字,像在幾
片竹簡中間穿上繩索的樣子。傳說孔子因為
勤奮讀書,竟把這種穿冊的皮條翻斷了多
次。
這種笨重的書使用起來當然是極不方便的。
據說,秦始皇每天批閱的簡牘文書有120斤
重。西漢的時候,東方朔給漢武帝寫了一篇
文章,用了3000片竹簡。
春秋末期,還出現了寫在綢子上面的書。這
種書叫做帛書。它可以捲起來,一部書就是
一卷或幾卷綢子,用木棒做軸,所以也叫它
卷軸。後來,「卷」成了書的量詞。人們常說
的「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就是從這里
來的。這種書比竹簡輕便,但成本太高,不
容易普遍採用。
紙的發明,為書的發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東漢有個叫蔡倫的,改進了西漢時候的造紙
技術,於是出現了用紙抄寫的書。這種書也
是一卷一卷的,輕巧適用,成本較低,保存
方便,所以一直沿用到今天。但是,用手抄
寫紙書很費事,後來又發展成雕版印刷:刻
好一面印一面,一套木刻板可以印幾百部到
幾千部的書。現在保存下來的最早的雕版書
籍,是唐朝咸通九年的《金剛經》,藏於英
國博物館。
雕版印刷質量差,效率不高,雕刻一套書版
要幾年,而且一部書要刻許多塊板,佔用大
量房舍存放,發現了錯誤也不好改。宋朝慶
歷年間,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用粘性膠泥
做成厚塊,刻上一個一個字,用火把泥塊燒
硬。印書時,就把一個個活字塊,按照書稿
的次序,放在一塊鐵板上,用松香、蠟和紙
灰等東西把它們粘在一起,用平板把字壓平
整,就可以印刷了。活字印刷速度快、質量
好,製版比較容易,發現錯誤可以隨時改
正。印完,把版拆掉,活字可以繼續使用。
這是印刷史上劃時代的改革。
到了近代,隨著造紙工業的發展和印刷技術
的提高,印書花樣翻新,如油印、石印、鉛
印、膠板彩印、影印,以及靜電復印等,於
是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書。
隨著電子和激光技術的廣泛應用,近年來,
又出現了許多奇妙的書,像會說話的
書,「電視唱片」書,立體的書以及縮微型的
書,等等。
會說話的書,是在書里裝有微型唱片或者錄
音帶,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發音代號,通過
電子儀器可以還原成為人的聲音。一些兒童
讀物,在封底上鑲有微型唱片和唱針。唱針
接觸唱片以後,隨著唱片的轉動,就可以聽
到書中出現的人物的聲音。
更有趣的是一種叫做「電視唱片」的書,也
叫「視盤」,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
過一種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圖像和聲音錄到
視盤上,收看的時候,把放像機接到電視機
上,就可以把圖像和聲音還原。根據學習和
研究的需要,還可以使畫面隨時停下來。出
版某種重要的學術著作或者論文,可以把一些不容 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實驗情況,錄在
視盤上,跟書籍一起出賣。視盤既可以顯示物
體運動情況,也可以顯示許多微妙的現象。比
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質的分子運動,甚至
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動畫的辦法顯
示。
還有一種書,插圖是立體的。打開書,書里的
人和動物會站起來,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現在的書,不僅品種多,而且有的越來越
小。「縮微膠卷」就是其中的一種。它是用照相
機把書或者資料縮拍到膠卷上,一般縮到原書
大小的1/48。使用的時候,通過閱讀器可以放
大到原來的大小。其實這種縮微技術,早在
19世紀普法戰爭時候就使用過,當時法國的
諜報人員把一份3000多頁的情報縮拍在一張
幾寸長的膠片上,讓信鴿帶回了巴黎。
縮微圖書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萬種
每種15萬字的書放在一塊兒,它的總重量大
約有5噸,而縮微以後的膠片只有15公斤。
科學在發展,書也在不斷演變,它以越來越豐
富的營養,哺育著勤奮學習的人們。

『伍』 初中語文人教版課本的所有課文題目

人教版初中語文目錄

第一單元
1、*在山的那邊(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頓·亨特)
3、*生命,生命(杏林子)
4、紫藤蘿瀑布(宗璞)
5、童趣(沈復)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這就是我

第二單元
6、理想(流水河)
7、*短文兩篇 行道樹(張曉風)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8、*人生寓言(節選)(周國平) 白兔和月亮 落難的王子
9、*我的信念(瑪麗·居里)
10、《論語》十則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漫遊語文世界

第三單元
11、春(朱自清)
12、濟南的冬天(老舍)
13、*山中訪友(李漢榮)
14、*秋天(何其芳)
15、古代詩歌五首 觀滄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灣)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棄疾)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感受自然

第四單元
16、化石吟(張鋒)
17、看雲識天氣
18、*綠色蟈蟈(法布爾)
19、*月亮上的足跡(朱長超)
20、*山市(蒲松齡)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探索月球奧秘

第五單元
21、風箏(魯迅)
22、羚羊木雕(張之路)
23、*散步(莫懷威)
24、*詩兩首 金色花(泰戈爾) 紙船(冰心)
25、《世說新語》兩則 詠雪 陳太丘與友期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我愛我家

第六單元
26、皇帝的新裝(安徒生)
27、郭沫若詩兩首 天上的街市 靜夜
28、*女媧造人(袁珂)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
30、*寓言四則 赫耳墨斯與雕像者 蚊子和獅子 智子疑鄰 塞翁失馬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追尋人類起源
篇目前沒有標*的是精讀課文,標有*的是略讀課文。
課外古詩詞:
龜雖壽(曹操) 過故人庄(孟浩然) 題破山寺後禪院(王建)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隱) 泊秦淮(杜牧)
浣溪沙(晏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 如夢令(李清照)
觀書有感(朱熹)
名著導讀:
《愛的教育》
《繁星》《春水》
《伊索寓言》
附錄:
硬筆書法

七年級下冊課文目錄
閱讀
第一單元
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
2、 爸爸的花兒落了(林海音)
3、*丑小鴨(安徒生)
4、詩兩首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 未選擇的路(弗羅斯特)
5、傷仲永(王安石)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成長的煩惱

第二單元
6、*黃河頌(光未然)
7、最後一課(都德)
8、*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李大釗)
9、*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10、木蘭詩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黃河,母親河

第三單元
11、鄧稼先(楊振寧)
1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臧克家)
13、*音樂巨人貝多芬(何為)
14、*福樓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
15、*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我也追「星」

第四單元
16、社戲(魯迅)
17、安塞腰鼓(劉成章)
18、*竹影(豐子愷)
19、*觀舞記(冰心)
20、口技(林嗣環)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戲曲大舞台

第五單元
21、偉大的悲劇(茨威格)
22、荒島餘生(笛福)
23、*登上地球之巔(郭超人)
24、*真正的英雄(里根)
25、短文兩篇
誇父逐日 《山海經》 兩小兒辯日 《列子》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漫話探險

第六單元
26、珍珠鳥(馮驥才)
27、斑羚飛渡(沈石溪)
28、*華南虎(牛漢)
29、*馬(布封)
30、*狼(蒲松齡)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馬的世界
篇目前沒有標*的是精讀課文,標有*的是略讀課文。
山中雜詩(吳均) 竹里館(王維) 峨眉山月歌(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參) 滁州西澗(韋應物)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約客(趙師秀) 論詩(趙翼)
名著導讀:
《童年》
《魯濱孫漂流記》
《昆蟲記》
附錄:
臨摹、欣賞顏體書法
漢語詞類表(實詞)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課文目錄
閱讀
第一單元
1、新聞兩則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毛澤東)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毛澤東)
3、 蘆花盪(孫犁)
3、蠟燭(西蒙諾夫)
4、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
5、親愛的爸爸媽媽(聶華芩)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世界何時鑄劍為犁

第二單元
6、阿長與《山海經》(魯迅)
7、背影(朱自清)
8、台階(李森祥)
9、老王(楊絳)
10、信客(余秋雨)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讓世界充滿愛

第三單元
11、中國石拱橋(茅以升)
12、橋之美(吳冠中)
13、蘇州園林(葉聖陶)
14、故宮博物院(黃傳惕)
15、說「屏」(陳從周)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說不盡的橋

第四單元
16、大自然的語言(竺可楨)
17、奇妙的克隆(談家楨)
18、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恐龍無處不在 被壓扁的沙子
19、生物入侵者(梅濤)
20、你一定會聽見的(桂文亞)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走上辯論台

第五單元
21、桃花源記(陶淵明)
22、短文兩篇 陋室銘(劉禹錫) 愛蓮說(周敦頤)
23、核舟記(魏學洢)
24、大道之行也(《禮記》)
25、杜甫詩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蓮文化的魅力

第六單元
26、三峽(酈道元)
27、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28、觀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張岱)
30、詩詞四首 歸園田居(陶淵明) 使至塞上(王維)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游山西村(陸游)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怎樣搜集資料
課外古詩詞:
長歌行(少壯不努力)(漢樂府) 早寒江上有懷(孟浩然) 野望(王績)
送友人(李白) 黃鶴樓(崔顥) 秋詞(劉禹錫) 魯山山行(梅堯臣)
浣溪沙(蘇軾)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名著導讀:
《朝花夕拾》
《駱駝祥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附錄:
欣賞王羲之書法
漢語詞類表(虛詞)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語文 八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1 藤野先生
2 我的母親
3 我的第一本書
4 列夫·托爾斯泰
5 再塑生命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獻給母親的歌
第二單元
6 雪
7 雷電頌
8 短文兩篇
9 海燕
10 組歌(節選)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尋覓春天的蹤跡
第三單元
11 敬畏自然
12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13 旅鼠之謎
14 大雁歸來
15 喂——出來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科海泛舟
第四單元
16 雲南的歌會
17 端午的鴨蛋
18 吆喝
19 春酒
20 俗世奇人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第五單元
21 與朱元思書
22 五柳先生傳
23 馬說
24 送東陽馬生序
25 詩詞曲五首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
第六單元
26 小石潭記
27 岳陽樓記
28 醉翁亭記
29 滿井游記
30 詩五首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背起行囊走四方
課外古詩詞誦讀
贈從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登幽州台歌
送元二使安西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無題
相見歡
登飛來峰
清平樂 村居
名著導讀
《西遊記》:一個奇幻的神話世界
《海底兩萬里》:科學與幻想之旅
附錄
欣賞唐人狂草
短語結構類型表
句子成分簡表
標點符號用法
後記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語文 九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1 沁園春 雪
2 雨說
3 *星星變奏曲
4 *外國詩兩首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雨的訴說
第二單元
5 敬業與樂業
6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
7 傅雷家書兩則
8 *致女兒的信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演講:微笑著面對生活
第三單元
9 故鄉
10 *孤獨之旅
11 我的叔叔於勤
12 *心聲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青春隨想
第四單元
13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14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15 *短文兩篇
16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好讀書 讀好書
第五單元
17 智取生辰綱
18 *楊修之死
19 范進中舉
20 *香菱學詩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
第六單元
21 陳涉世家
22 唐雎不辱使命
23 *隆中對
24 *出師表
25 詞五首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
課外古詩詞背誦
名著導讀
附錄
後記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語文 九年級下冊
寫在前面
第一單元
1 詩兩首
2 我用殘損的手掌
3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4 外國詩兩首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腳踏一方土
第二單元
5 孔乙己
6 蒲柳人家(節選)
7變色龍
8 熱愛生命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走進小說天地
第三單元
9 談生命
10 那樹
11 地下森林斷想
12 人生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關注我們的社區
第四單元
13 威尼斯商人
14 變臉
15 棗兒
16 音樂之聲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第五單元
17 公輸
18 《孟子》兩章
19 魚我所欲也
20 《莊子》故事兩則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單元
21 曹劌論戰
22 鄒忌諷齊王納諫
23 愚公移山
24 《詩經》兩首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課外古詩詞背誦
從軍行
月下獨酌
羌村三首(之三)
登樓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望月有感
雁門太守行
卜運算元
別雲間

名著導讀
《格列佛游記》:奇異的想像,辛辣的諷刺
《簡·愛》:人生追求的二重奏
聆聽天籟:讀讀泰戈爾

『陸』 問一篇90年代初中抑或是小學的語文課文的名字

寫方誌敏的《清貧》

『柒』 求一篇初中語文課文

從小丘(1)西(2)行百二十步,隔篁竹(3),聞水聲,如鳴佩環(4),心樂之。伐竹取道(5),下見小潭(6),水尤清冽(7)。全石以為底(8),近岸,卷石底以出(9),為坻,為嶼,為嵁,為岩(10)。青樹翠蔓(11),蒙絡搖綴,參差披拂(12)。
潭中魚可百許頭(13),皆若空游無所依(1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15),佁然不動(16),俶爾遠逝(17),往來翕忽(18)。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19)。其岸勢犬牙差互(20),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21)。以其境過清(22),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23)。
同游者:吳武陵(24),龔古(25),余弟宗玄(26)。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27):曰恕己,曰奉壹。[1-2]2注釋譯文編輯詞句注釋
(1)小丘:小山丘。
(2)西:向西。
(3)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4)如鳴佩環:就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環玉佩相碰發出的聲音。鳴,發出的聲音。佩與環都是玉質裝飾物。
(5) 伐:砍伐。
(6)下見小潭:向下看就看見一個小潭。下,向下。
(7)水尤清洌:水格外(特別)清澈。尤,格外,特別。冽,涼。清冽,清澈。
(8)全石以為底:即以全石為底(潭)把整塊石頭當作底部。以為,把······當作。
(9)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卷,彎曲。以,相當於「而」,表修飾,不譯。
(10)為坻(chí),為嶼,為嵁(kān),為岩:成為坻、嶼、嵁、岩各種不同的形狀。坻,水中高地。嶼,小島。嵁,高低不平的岩石。岩,懸崖。
(11)翠蔓:翠綠的藤蔓。
(12)蒙絡搖綴,參差披拂:覆蓋,纏繞,搖動,連結。參差不齊,隨風飄盪。
(13)可百許頭:大約有一百來條。文中指小潭裡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可,大約。許,表約數,上下,左右。
(14)皆若空游無所依:(魚)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託都沒有(好像水都沒有)。
(1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頭上。澈,穿透,一作「徹」。
(16)佁然不動:(魚影)獃獃地一動不動。佁然,愣住的樣子。
(17)俶(chù)爾遠逝: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了。俶爾,忽然。
(18)往來翕(xī)忽:來來往往,輕快敏捷。翕忽,輕快敏捷。
(19)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溪水)曲曲折折,(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樣彎曲。明滅可見,若隱若現。滅,暗,看不見。
(20)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齒那樣互相交錯。犬牙,像狗的牙齒一樣。差互,互相交錯。
(21)凄神寒骨,悄(qiǎo)愴(chuàng)幽邃(suì ):使人感到心神凄涼(使動),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凄、寒,使動用法,使……感到凄涼 ,使……感到寒冷。悄愴,寂靜得使人感到憂傷。邃:深。
(22)以其境過清:因為這里環境十分凄清。以,因為。其,那。清,凄清。
(23)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不能長時間停留,於是記下小石潭的情況就離開了。居,待、停留。乃,於是······就。之,代游小石潭這件事。去,離開。
(24)吳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貶在永州。
(25)龔古:作者的朋友。
(26)宗玄:作者的堂弟。
(27)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跟著我一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隸而從,跟著同去的。隸,作為隨從,動詞。崔氏,指柳宗元姐夫崔簡。小生,年輕人。

『捌』 找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初中語文中一篇科普課文

《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作者不太清楚。

閱讀全文

與回憶林巧稚的初中語文課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