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倒裝句

高中語文倒裝句

發布時間:2021-01-07 13:35:39

㈠ 求高中語文的各種常識。如意動用法,介詞短語後置等的詳細概念,舉例。100分重賞!好的可以再加!!

我是一位高中語文教師
你問的是高中文言文基礎知識吧?
如果是整個高中的基礎知識那建議你買一本《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要買最新版的 每年都改版 大概20元左右 否則字數太多了 涉及20多個大小考點 這里根本無法歸納
如果是只要文言文的 下面的可能有用
各省的教材不同 例子可能有出入 還有幾個初中例子 但用法的本質相同 注意活學活用 還有你說的介詞結構後置 就是下面說的狀語後置 但二者略有不同
狀語後置是以前的說法 為了嚴謹 現在統稱介詞結構後置 因為有時它在句中不做狀語
如果需要什麼其它的 可以聯系我 1069537139
第一部分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於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等。下邊我們根據所學文言文,舉例加以說明:
一、判斷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斷詞「是」(或「非」)來構造判斷句的現象,比如: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國也》)
句中「是」「非」,和現代漢語判斷詞「是」「非」同義。但是,這種用法不大常見。文言文往往用別的詞或結構方式來表示判斷。
(一)用其他判斷詞表示判斷
例如:
此則寡人之罪也。(《勾踐滅吳》)
翻譯:這是我的罪過啊。
句中「則」譯為「是」,即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判斷詞。
此外還有:「即」「乃」「皆」「本」「誠」「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將即楚將項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賤人。
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採用「……者,……也」的方式構造判斷句
例如: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譯為:廉頗,是趙國的優秀的將領。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譯為:妻子認為我美的原因,是私愛我。
句中判斷詞「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結構表示出來的。當然,這個結構不是固定不變的,具體言語中,其結構變化十分靈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斷
蓮,花之君子者也。(《愛蓮說》)
2.用「……者,……」表判斷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游褒禪山記》)
3.用「……,……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譯為: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麗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結構助詞。)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項脊軒志》)
4.用「……,……」表判斷
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
二、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這樣的句子,稱為被動句。
現代漢語中常用「被」表示被動關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譯為: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
在文言文中,被動句往往用「……為……所」和「……見……於」及其相應的變式結構來表示。例如:
(一)「……為……所」
1.「……為……所」
(巨)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赤壁之戰》)
2.「……為……」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過秦論》)
3.「……為所……」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二)「……見……於」
1.「……見……於」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秋水》)
2.「……見……」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
3.「……於……」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三)省略被動標志的被動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鄒忌諷齊王納諫》)
譯為:大王您被蒙蔽,很嚴重啊。
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赤壁之戰》)
譯為:荊州的百姓歸附於曹操,是被兵勢所逼迫。
三、省略句
(1)主語的省略
旦日,客從外來,(鄒忌)與坐談,(鄒忌)問之客曰……(《鄒忌諷齊王納諫》)
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2)謂語的省略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
(3)動詞賓語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藺相如)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
(4)介詞賓語的省略
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桃花源記》)
(5)介詞的省略
將軍戰(於)河北,臣戰(於)河南。(《鴻門宴》)
四、倒裝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語序與現代漢語不同,我們稱之為倒裝句。其倒裝現象主要有: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等。
(一)主謂倒裝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晏子春秋》)
(二)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賓語往往位於謂語後邊,作為謂語的施動對象。而在文言文中,於某些條件下,賓語往往提到謂語之前,呈現賓語前置現象。這樣的特殊情況一般有兩種:
1.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現象
否定句中,當謂語部分被否定副詞修飾時,該謂語所帶賓語一般會前置。例如:
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
「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這樣的否定副詞一般有:「不」、「未」「毋」、「無」、「莫」等。
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蘇軾《石鍾山記》)。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現象
文言文疑問句中,當使用疑問代詞做謂語動詞(或介詞)的賓語時,該賓語往往要放在謂語動詞(或介詞)的前面。例如:
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何操」應理解為「操何」,意為「帶了什麼東西」。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例如: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意為「和誰同道」。
這樣的疑問代詞一般有:「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再如:
沛公安在?(《鴻門宴》)
此外,還有一些比較固定的「賓語前置」的表達結構。比如:
唯余馬首是瞻(《馮婉貞》)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削幣說》)
(三)定語後置
定語在句中一般起修飾限定名詞性中心詞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語經常會後置到中心詞後邊,成為定語後置現象。例如: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鍾山記》)
譯為:鏗然有聲的石頭,到處都這樣啊。「鏗然有聲」本做「石」之定語,後置到了中心詞「石」之後。
再如: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四)狀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謂語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因此,出現後置狀語的現象。例如:
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鴻門宴》)
譯為:將軍在河北作戰,我在河南作戰。「戰河南」應理解為「於河南戰」,介賓短語「於河南」作狀語,後置到了動詞中心語「戰」的後邊。
再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此所謂戰用於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㈡ (30分懸賞)高中語文必修三中《勸學》和《師說》中的所有倒裝句

勸學:
青取之抄於藍襲,而青於藍(狀語後置)、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狀語後置)、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後置)
師說:
生乎吾後 生乎吾前(均為狀語後置)、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狀語後置)、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賓語前置)、師不必賢於弟子(狀語後置)、不拘於時,學於余(被動句、狀語後置)

㈢ 高中語文必修一二三的所有倒裝句

親,語文學案里有

㈣ 高中語文現代文倒裝句例句

你好。
主謂倒裝。
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專強感嘆或疑問語氣。如:甚矣,屬汝之不惠。出自《愚公移山》(列子,即列禦寇)
賓語前置。
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或「是」字作為提賓標志時,賓語通常要前置。如:何陋之有。出自《陋室銘》(劉禹錫)
定語後置。
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自《岳陽樓記》(范仲淹)
狀語後置。
表示方式、狀態、時間、地點等的詞語會出現後置情況。如:屠懼,投以骨出自《狼》(蒲松齡)
望採納,謝謝你。

㈤ 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一、二中詞類活用及倒裝句

你也是H4吧,。我也是。江蘇省淮州中學高一年級語文暑假作業答案
必修一、二語文詞類活用復習訓練參考答案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活用詞,說明其用法並解釋:
一、名詞的活用
(一)名詞作狀語
日削月割,以趨於亡(日、月,時間名詞作狀語,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驪山北構而西折(驪山,名詞作狀語,從驪山。「北」、「西」,用法相同,向北、向西。)廊腰縵回(名詞「腰」「縵」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回」的狀態:像人的腰部一樣,像縵帶一樣)
蜂房水渦,矗不知幾千萬落(名詞「蜂房」「水渦」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矗」的狀態:像蜂房,像水渦)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名詞「輦」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來」所用的工具:用車子,乘車)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名詞「鼎」「玉」「金」「珠」分別作「鐺」「石」「塊」「礫」的狀語:「把鼎」「把玉」「把金」「把珠」。「鐺」「石」「塊」「礫」作省略主語「秦人」的謂語,用作動詞:「視為鐺」「視為石」「視為塊」「視為礫」)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日,名詞作狀語,一天天。)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西、東,名作狀,向西、向東)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日,名詞作狀語,每日。)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上、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二)名詞作動詞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名詞「炬」處於謂語的位置上,用作動詞:放火)
能守其土,義不賂秦(義,名詞用作動詞,堅守大義)
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禮,名詞用作動詞,禮遇)
以地事秦(事,名詞用作動詞,侍奉)
未雲何龍/不霽何虹(名詞「龍」「虹」,受狀語「何」修辭,用作動詞,出現龍,出現虹)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名詞「族」帶賓語「秦」, 名詞用作動詞:滅族,殺死合族的人)
朝歌夜弦(歌、弦,名詞作動詞,唱歌,彈琴)
雨雪霏霏(雨,名詞作動詞,下(雪))
順流而東也 (東,名作動詞,向東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名詞用作動詞,游泳。)
其下聖人也亦遠矣(下,方位名詞作動詞,居於……之下)
或師焉,或否焉(師,名作動,從師學習)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名詞用作動詞,歌唱)
漁樵於江渚之上(漁樵,名詞用作動詞,打漁、打柴)
醉則更相枕以卧,卧而夢(夢,名詞用作動詞,入夢、入睡)

(三)名詞的使動用法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正,名詞的使動用法,使……端正地(坐))

(四)名詞的意動用法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鑒,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鑒;借鑒)
侶魚蝦而友麋鹿 (侶、友,名詞的意動用法,把……當作朋友)
糞土當年萬戶侯(糞土,名詞的意動用法,把……當作糞土)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師,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吾從而師之(師,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二、形容詞的活用
(一)形容詞用作動詞
不能獨完(完,形容詞用作動詞,完好地存在)
用武而不終也(終,形容詞用作動詞,堅持到最後)
始速禍焉(速,形容詞用作動詞,招致)

(二)形容詞作名詞
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小、大,形容詞作名詞,小的受賄、大的受賄)
齊楚之精英(形容詞「精英」用作名詞,指金玉珍寶)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第一個聖、愚,形容詞作名詞,聖人,愚人)

(三)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奈何取之盡錙銖(形容詞「盡」帶賓語「錙銖」,使動用法,使……盡,取盡)
歌台暖響,春光融融(暖,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充滿暖意)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快,走得快)

(四)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而恥學於師(恥,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望西山,始指異之(異,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奇異)
不恥相師(恥,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三、動詞的活用
(一)動詞作名詞
蓋失強援(援,動詞作名詞,援助)
秦以攻取之外(攻,動詞作名詞,攻的方法)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動詞「收藏」「經營」用作名詞:收藏的珍寶,聚斂的珍奇。形容詞「精英」用作名詞,指金玉珍寶)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亡,動詞作名詞,失去的土地)

(二)動詞的使動用法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舞、泣,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起舞、哭泣)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輮,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彎曲)
李牧連卻之(卻,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退卻,擊退)

四、其它詞類的活用
蜀山兀,阿房出(兀,形象詞用如動詞,這里指樹林被砍光了。)
六王畢,四海一(一,數詞用作動詞,統一。)
與贏而不助五國也(與,介詞用作動詞,與……交好,結交,親附)

㈥ 初中文言文答題技巧有哪些

這個沒有太多技巧。要說「技巧」,就是要熟悉文言文常用詞的詞義。一般來說,一個詞都有一個以上的詞義,有的甚至有很多義項。必須讀懂原文,分清楚這個詞在句子中的詞義,才能夠作出正確的選擇。
舉一個例子:之
之,在文言文中有很多義項,如:
①<動>到……去。《為學》:「吾欲~南海。」
②<代>指示代詞,相當於「這個」、「這」、「這種」等。《廉頗藺相如列傳》:「均~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③<代>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它」、「它們」、「他們」等。《論積貯疏》:「生~有時而用~無度。」《鄭伯克段於鄢》:「愛共叔段,欲立~。」
④<代>指代說話者本人或聽話者的對方。《捕蛇者說》:「君將哀而生~乎?」
⑤<代>第二人稱代詞,相當於「你」、「您」。《漢書?蒯通傳》:「竊閔公之將死,故吊~。」
⑥<助>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表示修飾、領屬的關系,相當於「的」。《邵公諫厲王弭謗》:「防民~口,甚於防川。」
⑦<助>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一般不必譯出。《師說》:「師道~不傳也久矣。」
⑧<助>定語後置的標志。《勸學》:「蚓無爪牙~利。」
⑨<助>補語的標志。用在中心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作「得」。《捕蛇者說》:「未若復吾賦不幸~甚也。」
⑩<助>用賓語前置的標志。《師說》:「句讀~不知。」
⑾<助>用在表示時間的副詞後,補足音節,沒有實義。《赤壁之戰》:「頃~,煙炎張天。」
⑿<助>用在「前」、「後」、「內」、「外」等詞語和它們的修飾語之間,表示對方位、時間、范圍等的限制。《教戰守策》:「數十年~後,甲兵頓弊。」
像這么多的義項,是不能夠靠死記硬背的,掌握它的訣竅,在於認真弄懂它在文章中的意義。只有養成對課文一絲不苟的學習習慣,考試時就不會「老錯」了。

㈦ 高中語文文言文必修二離騷倒裝句

【倒裝句】 1、恐年歲之不吾與否定句中代詞作賓主,賓語前置,應為「不與吾」。2、肇錫余以嘉名介詞結構後置3、不吾知其亦已矣,賓語前置句。「不吾知」即「不知吾」。

㈧ 口技原文及翻譯和重點詞

京城裡有一個善於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趕上有一家大擺酒席請客,在客廳的東北角上安放了一個八尺寬的屏風,這位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屏風內,裡面只放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副扇子、一塊醒木罷了。眾多的賓客相聚而坐。一會兒,只聽得屏風里醒木一拍,全場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敢大聲說話。 遠遠地聽到巷子里一陣狗叫聲,就有一個婦人被驚醒,打著哈欠,伸著懶腰,她的丈夫說著夢話。不久,小兒子醒了,大聲啼哭。丈夫也醒了。婦人撫摩著小兒子,給他餵奶,小兒子口裡含著乳頭啼哭,婦人一面拍著孩子,一面輕聲哼唱哄小孩睡覺。又一個大孩子也醒了,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這時候,婦人用手拍孩子的聲音,口中嗚嗚哼唱的聲音,小孩子含著乳頭啼哭的聲音,大孩子剛剛醒來的聲音,丈夫大聲呵斥大孩子的聲音,同一時候一齊發出,各種聲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場客人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斜眼旁視,微露笑容,默默地贊嘆,都認為好極了! 不多久,丈夫的打鼾的聲音響起,婦人拍孩子的聲音也越來越輕,漸漸停止了。隱隱地聽到老鼠作作索索的聲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聲音,婦人在夢中咳嗽的聲音。客人們聽到這里,心情稍微放鬆了,身子漸漸坐正了。 突然有一個人大聲喊道:「著火啦!」丈夫起身大喊,妻子也起身大喊,兩個孩子一齊哭了起來。一會兒,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來,成百上千的小孩兒哭了起來,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來。中間夾著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烈火燃燒而發出的爆裂聲,呼呼的風聲,千百種聲音一齊響了起來;還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求救聲,救火的人們拉倒燃燒著的房子時一齊用力發出的呼喊聲,在火中搶奪物件的聲音,潑水的聲音。凡是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各種聲音,應有盡有。)即使一個人有上百隻手,一隻手上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張嘴,一張嘴有上百條舌頭,也不能說出其中的(任何)一個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客人們沒有一個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揚起衣袖,露出手臂,兩腿索索直抖,幾(jī) 乎都想爭先恐後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都消失了。撤掉屏風看裡面,仍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倒裝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