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六年級科學ppt第一課時科學是什麼第一學期
科學,原指分科而學的意思,指將各種知識通過細化分類(如數學、物理、化回學等等)研究,形成逐答漸完整的知識體系。是關於發現發明創造實踐的學問,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的系統。在一個舊的,密切相關的意思,「科學」還指可合理解釋,並可靠地應用型知識的主體本身。
㈡ 科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課件或ppt
直接搜索 科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課件或ppt 就有可以下載的。祝你成功。
㈢ 六年級科學下冊未來的房子ppt
來我夢想的電腦住自宅屋頂有「紫外線天氣探測儀」它會根據室外的「空氣質量」、「空氣濕度」等數據來調節室內溫度,讓小主人感到方便和舒適。
院子的大門有防盜裝置,它會用紅外線進行全身掃描,檢查是否有危險物品,如果有,它會進行安全措施,並等待主人回來處置。如果沒有危險物品,他就會被放入院子,出來時還會用紅外線進行全身掃描,看看是否偷了東西,如果是,照樣進行安全措施。
到了客廳,你會發現並沒有幾樣東西。原來,不必要的物品會被放入地板下的「集裝箱」,哪時後要用,哪時後就把它放出來。
你再上樓到廚房,你會發現連鍋碗瓢盆也是用電腦控制的,你只用告訴它你要吃什麼東西,它就會自動給你做好,也不會管你要的是什麼。
你進入卧室,躺在床上,你說上一句「休息」,整棟房子便進入休息狀態,比如關閉不必要的燈光啦、大門不讓人進入啦之類的。你再說需要什麼樣的場景,你就會躺在你所需要的夢幻場景。
㈣ 有沒有六年級下冊科學最後一課《應用》的ppt 啊
我也是六年級啊,只是我們老師是口頭教的,沒有用ppt,不好意思啊
㈤ 六年級下冊北師大版科學怎樣放得更大課件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兩個放大倍數不同的透鏡自製一個顯微鏡,並嘗試用自製的顯微鏡進行觀察事物
2、通過科學家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勵學生。
3、了解顯微鏡發展的歷史,認識到人類發明顯微鏡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教學重點難點:知道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凸透鏡的組合可以把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科學概念
1.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象放得更大
2.顯微鏡的發明拓寬了觀察領域,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
教學准備
1、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卡紙、剪刀、膠水。
2、供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花粉、青苔、水垢、紙纖維、棉纖維等,手電筒或小鏡子,顯微鏡。
3、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師:前幾課在放大鏡下我們看到了昆蟲世界,觀察了美麗的晶體,欣賞了肉眼看不到的物體細微之處,想不想把物體看得更精細?(課件激趣)
2 那麼怎樣才能把物體放大更多的倍數呢?
3.學生大膽設想,提出自己的想法。
4.板書課題。怎樣放得更大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
二 指導自製顯微鏡
1、探究怎樣放得更大。
(1)(小組合作)請同學用兩只手一前一後拿兩個放大倍數不同的透鏡,反復調整兩個透鏡之間的距離來觀察物體,然後拿開一個透鏡,只用一個透鏡觀察物體,反復多次看看有什麼發現。
(2)交流匯報。
(3)教師小結:我們剛才經歷的過程就是人們發明顯微鏡的過程。在 17 世紀,人們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一個凸透鏡把另一個凸透鏡所成的像進一步放大,這樣明顯提高了放大倍數,這就是最早的顯微鏡。顯微鏡的發明,使人類的視野一下子拓展了許多,人們觀察的范圍也大大地擴大了。
2 製作顯微鏡
(1)小組討論顯微鏡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2)師生合作總結顯微鏡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用兩個放大倍數不同的凸透鏡
上下移動調整兩個凸透鏡之間的距離直到找到物體最清楚的圖象
用卡紙筒和膠帶紙把兩個凸透鏡固定下來
用手電筒或用鏡子增加亮度。
(3)學生獨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4)展示自製顯微鏡,進行嘗試,評價,探討。
三 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事物
1、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棉布,青苔、花粉、纖維等,
(1)和肉眼看到的有什麼不同?
(2)用一個放大鏡時有什麼不同?
2對比討論
3小結 在顯微鏡下微小世界真奇妙,
四 了解顯微鏡的發明
1、閱讀《列文虎克發現微生物的故事》。
2、討論:(1)列文虎克是怎樣發明顯微鏡的?在顯微鏡下微生物是什麼樣?
(2)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了什麼?
3 小結 學習科學家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的精神
五 課外延伸
1、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常用的物體。
2、參觀醫院觀察顯微鏡的特點和用途。
3、網上收集顯微鏡發展歷史,最新進展。
㈥ 六年級科學生物是怎樣傳遞信息的ppt百度文庫
3、教程.認同功科探究需要探索精神 2並提問題給予解釋說明三.教師引導觀察析基礎提問題專 5二(二)新授.能更屬控制螞蟻行.螞蟻喜歡吃.放錄像珍命情 6其組同評價其組實驗優缺點、教重點 3 實驗完讓設想自螞蟻受: 提問題並進行探究能力、貓兔取食行都相同三)探究螞蟻通訊 提示 2.運用已知識經驗提問題 2我應該待物請各組派代表班級進行交流、教目標: 1: ()導入 1: 1.初步形熱自、解決問題能力.能能用其些物體代替紙片.飼養螞蟻形熱自認同群體力量於體並終引導共同探討社行特徵:螞蟻.提問 4 2珍命情.物群體何進行信息交流呢.哪些群體物教師要適參與評價: 1:螞蟻群體 3.觀察程拍.觀察螞蟻取食行飢餓狀態吃飽狀態哪效 實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