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有人教版語文必修三通假字整理(整理歸納得要齊全)有的能不能復制一份給我!謝謝啦
有很多版本的,你可以去書店買一本高中文言文全解
② 求高一語文必修三《過秦論》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
1、通假字
①合從締交(「從」通「縱」。讀zòng。)
②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讀jué。)
③ 贏糧而景從(「景」通「影」。讀yǐng。)
④ 鉏耰棘矜,非……鎩也(「鉏」通「鋤」。讀chú。)
2、 一詞多義
① 因
因遺策(沿襲,動詞)
因利乘便(趁著,介詞)
因河為池(憑借,依據,介詞)
②之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結構助詞)
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詞)
聚之咸陽(到,動詞)
③ 及
非及向時之士(趕得上,追得上,動詞)
及至秦始皇(到,介詞)
④ 北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北方,方位名詞)
追亡逐北(敗北的軍隊,名詞)
⑤ 制
……趙奢之倫制其兵(統率,動詞)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動詞)
履至尊而制六合(統治,動詞)
⑥ 兵
……趙奢之倫制其兵(軍隊,名詞)
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詞。下文「信臣精座陳利兵而誰何」、「斬木為兵」中「兵」同此)
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⑦ 亡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丟失,丟掉,動詞)
追亡逐北(逃亡,動詞。在此用作名詞:逃亡的軍隊)
吞二周而亡諸侯(滅亡,動詞。)
⑧ 舉
包舉宇內(舉起,拿走,動詞)
西舉巴、蜀(攻取,動詞)
⑨利
因利乘便{利 有利的形式}
(鞭子,名詞)
3、 詞類活用
① 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詞「履」帶補語「至尊」,用作動詞:登上。)
②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名詞「帝王」帶省略介詞「於」的補語「萬世」,用作動詞:稱帝稱王。)
③ 將數百之眾(名詞「將」帶賓語「數百之眾」,用作動詞:率領。)
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詞「序」帶賓語「八州」,用作動詞:安排,布置,引申為「引,招致」。)
⑤ 尊賢而重士(形容詞「重」帶賓語「士」,用作動詞:敬重、看重。)
⑥ 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名詞「席」、「包」、「囊」分別作「卷」、「舉」、「括」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像席子一樣,像包裹一樣,像口袋一樣。)
⑦ 內立法度……外連衡而斗諸侯(方位名詞「內」、「外」分別作「立」、「連」的狀語,表示行為動作的方法:對內,對外。)
⑧ 流血漂櫓(漂,動詞使動用法:使……漂浮。)
⑨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朝拜。)
⑩ 會盟而謀弱秦(弱,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弱,削弱。)
11.秦孝公據崤函之固(固,形容詞作名詞,堅固的地方)
古今異義
務耕織(從事)
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兩手相合)
惠文、武、昭襄,蒙故業( 承受)
西舉巴蜀(攻取)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來,召納)
相與為一(援助)
皆明智而忠信(可靠)
鑄以為金人十二(金屬)
臨不測之淵以為固(把;作為,認為)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把;作為,認為)
才能不及中人(一般人)
天下雲集而響應(象回響一樣應)
將數百之眾(帶領)
斬木為兵(兵器)
嬴糧而景從(擔負,背)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餚山以東)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復仇)
③ 高一語文必修三必修四通假字
真的只有參考書能有你想要的東西!
④ 高中語文必修三杜甫詩三首的通假字
陳情表的通假字成語解釋古今異義詞類活用文言句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