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房宮賦》杜牧 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幾里的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
《阿房宮賦》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創作的一篇賦體文章。文章通過對阿房宮興建及其毀滅的描寫,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教訓,向唐朝統治者發出了警告,表現出一個正直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全文運用了想像、比喻與誇張等手法以及描寫、鋪排與議論等方式,駢散結合,錯落有致。文章語言精練,工整而不堆砌,富麗而不浮華,氣勢雄健,風格豪放。
(1)高中語文阿旁宮賦人教版擴展閱讀
《阿房宮賦》寫於唐敬宗寶歷元年(825),杜牧二十三歲。杜牧所處的時代,政治腐敗,階級矛盾異常尖銳,而藩鎮跋扈,吐番、南詔、回鶻等紛紛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國,已處於崩潰的前夕。杜牧針對這種形勢,極力主張內平藩鎮,加強統一,外御侵略,鞏固國防。
為了實現這些理想,他希望當時的統治者勵精圖治、富民強兵,而事實恰恰和他的願望相反。唐穆宗李恆以沉溺聲色送命。
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戲無度,狎昵群小」,「視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進見」。又「好治宮室,欲營別殿,制度甚廣」。並命令度支員外郎盧貞,「修東都宮闕及道中行宮」,以備游幸(《通鑒》卷二四三)。
對於這一切,杜牧是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啟》中明白地說:「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可見《阿房宮賦》的批判鋒芒,不僅指向秦始皇和陳後主、隋煬帝等亡國之君,而主要是指向當時的最高統治者。
B. 《阿房宮賦》 是哪本書哪一課的文章,我怎麼找不到這篇課文
阿房宮賦》選自杜牧《樊川文集》。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Lí)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渦,矗(chù)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jì)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pín]媵(yìng)嬙(qiáng),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niǎn)來於秦。朝歌夜弦(xián),為秦宮人。明星熒(yíng)熒(yíng),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huán)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lù)遠聽,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chēng)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lǐ)迤(yǐ),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zī)銖(zhū),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chuán),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yǔ)之粟(sù)粒;瓦縫參差(cēn cī ),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jiàn),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ōuyā),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shù)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編輯本段譯文
六國滅亡,秦始皇統一了中國。蜀山的樹木被伐光了,阿房宮才蓋起來。阿房宮佔地三百多里,樓閣高聳,遮天蔽日。從驪山之北構築宮殿,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修到秦京咸陽。渭水和樊川兩條河,水波盪漾地流入宮牆。五步一棟樓,十步一座閣。走廊寬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鳥嘴)向上撅起。樓閣各依地勢的高下而建,像是互相環抱,宮室高低屋角,像鉤一樣聯結,飛檐彼此相向,又像在爭斗。盤旋地、曲折地,像蜂房,像水渦,矗立著不知有幾千萬座。長橋橫卧在渭水上,(人們看了要驚訝:)天上沒有雲,怎麼出現了龍?在樓閣之間架木築成的通道橫空而過,彩色斑斕,(人們看了要詫異:)不是雨過天晴,哪裡來的彩虹?樓閣隨著地勢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東西方向。人們在台上唱歌,歌樂聲響起來,好像充滿著暖意,如同春光那樣融和。人們在殿中舞蹈,舞袖飄拂,好像帶來寒氣,如同風雨交加那樣凄冷。就在同一天,同一座宮里,氣候竟會如此不同。 那些亡了國的妃嬪和公主們,辭別了自己國家的樓閣、宮殿,乘輦車來到秦國,日夜獻歌奏樂,成了秦宮里的宮女。(光如)明星閃亮,是(宮女們)打開梳妝的鏡子;綠雲繚繞,原來是她們正在早晨梳理發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層垢膩,原來是她們潑掉的脂粉水;空中煙霧彌漫,是她們在焚燒椒蘭香料。如雷霆般的聲音響起使人驟然吃驚,是皇上的宮車駛過;聽那車聲漸遠,也不知馳到哪兒去了。任何一部分肌膚,任何一種姿容,都嬌媚極了,耐心地久立遠視,盼望皇帝能親自駕臨。可是有許多宮女整整等了三十六年,還未見到皇帝。 燕、趙、韓、魏、齊、楚收藏的財寶,聚斂的金玉,搜求的珍奇,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來,從人民那裡掠奪來的,堆積得像山一樣。一旦國家滅亡,不能佔有了,統統運進了阿房宮。把寶鼎當作鐵鍋,把美玉當作石頭,把黃金當作土塊,把珍珠當作沙石,隨意丟棄,秦人看見了也不覺得可惜。唉!一個人的心,也就是千萬個人的心。秦始皇喜愛奢侈,老百姓也顧念自己的家業。為什麼搜刮人民的財物一分一厘都不放過,揮霍時卻像泥沙一樣毫不珍惜呢?阿房宮中的柱子,比田裡的農夫還多;架在樑上的椽子,比織布機上的女工還多;顯眼的釘子,比谷倉里的稻米還多;橫直密布的屋瓦,比(人民)身上的衣服還要多;欄桿縱橫,比天下的城郭還多;嘈雜的器樂聲,比鬧市的人說話聲還多。秦統治者窮奢極侈,使天下的老百姓敢怒但是不敢言。唯獨秦始皇,卻越來越驕橫頑固。於是,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四方響應,劉邦攻破函谷關,項羽放了一把火,可惜富麗堂皇的阿房宮變成了一片焦土。 唉!使六國滅亡的是六國自己,而不是秦國;使秦國滅亡的是秦國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國統治者都能愛護本國人民,那麼就有足夠的力量抗拒秦國。如果秦國統治者同樣能愛護六國的人民,那麼秦就能從三世傳下去,甚至可以傳到萬世都為君王,誰能夠滅掉秦國呢?秦統治者來不及為自己的滅亡哀嘆,只好讓後世的人為他們哀嘆;後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嘆而不引為借鑒,那麼又要再讓後世的人為後世哀嘆了。
C. 高中語文+阿房宮賦 與課本完全吻合的標准翻譯
六國覆滅,天下統一。四川山林中的樹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宮殿得以建成。(它)覆蓋了三百多里地,幾乎遮蔽了天日。從驪山的北面建起,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通到咸陽。渭水和樊川,浩浩盪盪地流進了宮牆。五步一座高樓,十步一座亭閣;長廊如帶,迂迴曲折,屋檐高挑,象鳥喙一樣在半空飛啄。這些亭台樓閣啊,各自憑借不同的地勢,參差環抱,迴廊環繞象鉤心,飛檐高聳象斗角。彎彎轉轉,曲折回環,象蜂房那樣密集,如水渦那樣套連,巍巍峨峨,不知道它們有幾千萬座。那長橋卧在水面上(象蛟龍),(可是)沒有一點雲彩,怎麼會有蛟龍飛騰?那樓閣之間的通道架在半空(象彩虹),(可是)並非雨過天晴,怎麼會有虹霓產生?高高低低的樓閣,幽冥迷離,使人辨不清南北西東。高台上傳來歌聲,使人感到暖意,如同春天一般溫暖;大殿里舞袖飄拂,使人感到寒氣,彷彿風雨交加那樣凄冷。就在同一天內,同一座宮里,而氣候冷暖卻截然不同。
(六國的)宮女妃嬪、諸侯王族的女兒孫女,辭別了故國的宮殿閣樓,乘坐輦車來到秦國。(她們)早上唱歌,晚上彈琴,成為秦皇的宮人。(清晨)只見星光閃爍,(原來是她們)打開了梳妝的明鏡;又見烏雲紛紛擾擾,(原來是她們)一早在梳理發鬢;渭水泛起一層油膩,(是她們)潑下的脂粉水呀;輕煙繚繞,香霧彌漫,是她們焚燒的椒蘭異香。忽然雷霆般的響聲震天,(原來是)宮車從這里馳過;轆轆的車輪聲漸聽漸遠,不知它駛向何方。(宮女們)極力顯示自己的嫵媚嬌妍,每一處肌膚,每一種姿態,都極為動人。(她們)久久地佇立著,眺望著,希望皇帝能寵幸光臨;(可憐)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終未曾見過皇帝的身影。燕國趙國收藏的奇珍,韓國魏國聚斂的金銀,齊國楚國保存的瑰寶,都是多少年、多少代,從人民手中掠奪來的,堆積如山。一旦國家破亡,不能再佔有,都運送到阿房宮中。(從此)寶鼎(看作)鐵鍋,寶玉(看作)石頭,黃金(當成)土塊,珍珠(當作)砂礫,亂丟亂扔,秦人看著,也不覺得可惜。
唉!一個人所想的,也是千萬人所想的。秦始皇喜歡繁華奢侈,老百姓也眷念著自己的家。為什麼搜刮財寶時連一分一厘也不放過,揮霍起來卻把它當作泥沙一樣呢?甚至使得(阿房宮)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裡的農夫還要多;架在屋樑上的椽子,比織機上的織女還要多;參差不齊的瓦縫,比人們身上穿的絲縷還要多;直的欄桿,橫的門檻,比九州的城廊還要多;琴聲笛聲,嘈雜一片,比鬧市裡的人聲還要喧鬧。(這)使天下人們口裡雖不敢說,但心裡卻充滿了憤怒。秦始皇這暴君的心卻日益驕橫頑固。於是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劉邦攻破函谷關;項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華的宮殿就變成了一片焦土!
唉!滅六國的是六國自己,不是秦國。滅秦國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國的國君能各自愛撫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國了;(秦統一後)如果也能愛惜六國的百姓,那就可以傳位到三世以至傳到萬世做皇帝,誰能夠滅亡他呢?秦國的統治者來不及為自己的滅亡而哀嘆,卻使後代人為它哀嘆;如果後代人哀嘆它而不引以為鑒,那麼又要讓更後的人來哀嘆他們了。
和原文絕對符合。
如果幫到你,請記得採納,O(∩_∩)O謝謝~~
D. 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一,《阿房宮賦》。常考的翻譯句子和默寫填空有哪些要重點!!會給好評的
這三句最常考了來。祝你好運!自
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E. 人教版高中語文實驗課本目錄(必修)
人教版高中語文實驗教科書(必修)目錄
目 錄
第一冊
閱讀鑒賞
第一單元
1 *沁園春 長沙 毛澤東 4
2 詩兩首
雨巷 戴望舒 7
再別康橋 徐志摩 9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11
4 *中外短詩五首
斷章 卞之琳 16
風雨 蘆 荻 16
錯誤 鄭愁予 17
迴旋舞 保爾·福爾 17
在一個地鐵車站 龐 德 18
第二單元
5 蘭亭集序 王羲之 20
6 赤壁賦 蘇 軾 23
7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王 維 26
8 *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 28
第三單元
9 記念劉和珍君 魯 迅 32
10 小狗包弟 巴 金 38
11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梁實秋 43
12 *金岳霖先生 汪曾祺 46
第四單元
13 短新聞兩篇
別了,「不列顛尼亞」 周婷 楊興 52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羅森塔爾 54
14 包身工 夏衍 58
15 *尋找時傳祥——重訪精神高原 孫德宏 68
16 *飛向太空的航程 賈永 曹智 白瑞雪 73
表達交流
心音共鳴 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 79
親近自然 寫景要抓住特徵 82
人性光輝 寫人要凸顯個性 86
「黃河九曲」 寫事要有點波瀾 89
朗誦 92
梳理探究
優美的漢字 97
奇妙的對聯 101
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
名著導讀
《論語》 109
《大衛·科波菲爾》 114
第二冊
第一單元
閱讀
荷塘月色…………………………………………………朱自清
故都的秋…………………………………………………郁達夫
魯迅散文兩篇
秋夜……………………………………………………
好的故事………………………………………………
囚綠記……………………………………………………陸 蠡
湖光水色…………………………………………………梭 羅
寫作口語交際
人世百態——學習描寫
口語交際
第二單元
閱讀
詩經二首
衛風·氓
小雅·採薇
離騷………………………………………………………屈 原
孔雀東南飛………………………………………………漢樂府
白馬篇………………………………………………… 曹 植
詩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
歸園田居……………………………………………陶淵明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謝 朓
寫作口語交際
美的發現——學習抒情
口語交際
第三單元
閱讀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荊軻刺秦王……………………………………………《戰國策》
鴻門宴………………………………………………………司馬遷
召公諫厲王弭謗…………………………………………《國語》
赤壁之戰……………………………………………《資治通鑒》
寫作口語交際
園丁頌歌——記敘的角度
第四單元
閱讀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的演說………………………………蔡元培
我有一個夢想…………………………………馬丁·路德·金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恩格斯
未有天才之前……………………………………………魯 迅
(另選一篇楊振寧演講)
寫作口語交際
愛的奉獻——敘議結合的寫法
演講
梳理探究
漢語成語
修辭無處不在
交際中的語言運用
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
名著導讀
三國演義
巴黎聖母院
第三冊
第一單元
閱讀
林黛玉進賈府…………………………………………曹雪芹
祝福……………………………………………………魯 迅
項鏈……………………………………………………莫泊桑
老人與海(節選)……………………………………海明威
寫作口語交際
多向思維——選擇議論的角度
口語交際
第二單元
閱讀
蜀道難………………………………………………………李 白
琵琶行………………………………………………………白居易
杜甫詩三首…………………………………………………
秋興八首(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
詠懷古跡(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
登高
李商隱詩二首
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
馬嵬(其二)………………………………
陸游詩二首
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
臨安春雨初霽(世味年來薄似紗)……………………
寫作口語交際
學會寬容——論據的選擇和使用
口語交際
第三單元
閱讀
寡人之於國也……………………………………………孟 子
勸學………………………………………………………荀 子
過秦論……………………………………………………賈 誼
師說………………………………………………………韓 愈
六國論……………………………………………………蘇 洵
寫作口語交際
善待生命——論證方法
口語交際
第四單元
閱讀
動物游戲之謎………………………………………………周立明
風蝶外傳……………………………………………………董純才
宇宙的邊疆……………………………………………卡爾·薩根
時間機器……………………………………………喬治·威爾斯
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加來道雄
寫作口語交際
思絮飛揚——寫作中的虛構
口語交際 討論
梳理探究
文體與語體
邏輯與語文學習
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
語文學習的自我評價
名著導讀
家
高老頭
第四冊
第一單元
閱讀
竇娥冤(節選)…………………………………關漢卿
長亭送別…………………………………………王實甫
雷雨(節選)……………………………………曹 禺
哈姆雷特………………………………………莎士比亞
寫作口語交際
解讀時間——橫向展開議論
口語交際
第二單元
閱讀
李煜詞兩首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蘇軾詞兩首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辛棄疾詞兩首
《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柳永詞兩首
《望海潮》(東南形勝)……………………………
《雨霖鈴》(寒蟬凄切)……………………………
李清照詞兩首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聲聲慢》(尋尋覓覓)……………………………
姜夔詞一首
《揚州慢》(淮左名都)…………………………
寫作口語交際
發現幸福——縱向展開議論
口語交際
第三單元
閱讀
拿來主義…………………………………………………魯 迅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弗洛姆
語言生活的歷史進程……………………………………周有光
青蘋果和熟蘋果…………………………………………盛 洪
短文三篇
熱愛生命………………………………………………蒙 田
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節選)……………………帕斯卡爾
信條…………………………………………………富爾格姆
寫作口語交際
確立自信——了解反駁的途徑
口語交際
第四單元
閱讀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司馬遷
蘇武傳…………………………………………………班 固
張衡傳…………………………………………………范 曄
李賀小傳………………………………………………李商隱
馬伶傳…………………………………………………侯方域
寫作口語交際
辯證思維——作一點辯證分析
辯論
梳理探究
詩詞格律
文學長河
走近文學大師
影視文化
名著導讀
莎士比亞戲劇
談美
第五冊
第一單元
閱讀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施耐庵
葯……………………………………………………魯 迅
邊城…………………………………………………沈從文
裝在套子里的人……………………………………契訶夫
寫作口語交際
逼近真理——怎樣寫得深刻
第二單元
閱讀
歸去來兮辭……………………………………………陶淵明
滕王閣序………………………………………………王 勃
阿房宮賦………………………………………………杜 牧
逍遙游(節選)………………………………………《莊子》
陳情表…………………………………………………李 密
寫作口語交際
謳歌親情——怎樣寫得豐富
第三單元
閱讀
中國藝術表現里的虛和實…………………………………宗白華
咬文嚼字……………………………………………………朱光潛
談中國詩……………………………………………………錢鍾書
孟浩然………………………………………………………聞一多
說「木葉」 ……………………………………………… 林 庚
寫作口語交際
思想文采——講究文采
第四單元
閱讀
中國建築的特徵……………………………………………梁思成
指印…………………………………………………………丹齊克
冰川的風格…………………………………………………位夢華
熊貓的拇指…………………………………………………古爾德
作為生物的社會…………………………………托馬斯·劉易斯
寫作口語交際
創新思維——怎樣寫得新穎
訪談
梳理探究
文言詞語和句式
古代文化常識
有趣的語言翻譯
理科中的語文
名著導讀
紅樓夢
堂吉訶德
註:篇目前沒有標號的是精讀課文,標有*的是略讀課文。
F. 高一必修二語文 《阿房宮賦》 原文
阿房宮賦
阿房宮賦:ē páng gōng fù
注:這里"房"的讀音為最新讀音,在最新版字典上可以查到,páng為舊讀音.
賦篇名。唐朝 杜牧作。選自杜牧的《樊川文集》。阿房宮是秦始皇時所建,未竣工而秦亡。賦中運用豐富的想像,極力形容阿房宮的壯麗和宮廷生活的奢侈荒淫,進而指出秦朝不惜民力,只知窮搜民財,終於亡國。意在借秦之喻,諫當朝帝王,諷諭唐代統治者(唐敬宗)借鑒歷史教訓。辭藻華美,語言流暢,結尾含蓄有味。
事實上,依據當代現有考古證據,歷史上的阿房宮根本沒有建完。 而杜牧所寫的《阿房宮賦》裡面的描述,只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之中。
作者介紹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世稱杜樊川。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進士。為弘文館校書郎。歷監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勛元外郎,黃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終中書舍人。早年頗有抱負,主張削平藩鎮,抗擊吐蕃、回紇的侵擾,加強國防,以拯救日趨衰敗的唐王朝,晚年漸趨保守消極。
杜牧詩文兼擅,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議論見長,氣勢縱橫,敢於論列軍國大事,指陳時弊,具有較強的現實性,繼承了韓、柳派古文家的優良傳統。他的詩意境清新,風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輕浮艷麗的文壇上獨樹一幟。後人因稱他為「小杜」,以繼杜甫;又因和李商隱齊名,被稱為「小李杜」。晚年居住在長安城南的樊川別墅,後人稱他「樊川先生」。
原文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東西。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自讀提示
《阿房宮賦》選自杜牧《樊川文集》。本文寫於唐敬宗寶歷元年(825年),作者在《上知已文章啟》中說:「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所以這篇賦是借古諷時,即借秦始皇荒淫奢侈自取滅亡的史實,諷喻當朝皇帝唐敬宗大修宮室。
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前半部分用鋪陳誇張的手法,描寫秦始皇的荒淫奢侈:第一段寫阿房宮工程浩大,宏偉壯麗;第二段寫宮廷生活的奢靡、腐朽。這兩段又是由外到內,由樓閣建築到人物活動,寫得條理井然。後半部分,由描寫轉為帶有抒情色彩的議論。第三段寫秦的橫征暴斂導致了農民起義。推翻其統治;第四段意在總結秦亡的歷史教訓,指出「後人」(指當時統治者)如不知借鑒,必將重蹈歷史的覆轍。這兩段議論由古及今,層次很清楚。
賦這種形式,講求字句的整齊和聲調的和諧,描寫事物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而於結尾部分往往發一點議論,以寄託諷喻之意。它是介於詩和散文之間的一種體裁。本文完全具備這些特點。
本文無論是描寫還是議論,都充滿了激情,語言精美,富於文采;有時駢散兼行,於整齊中有變化;有時比喻貼切,生動形象;有時運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氣勢充暢。
G. 高中語文《阿房宮賦》《離騷》《氓》從哪背到哪,
《阿來房宮賦》全背、、源
《離騷》就是背這個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氓
全背的
絕對准確,望採納~
H. 人教版高中語文背誦課文
[正好我自己在整理.不過只有第一.二冊的,希望能幫你.我一字一句校對過的哦]
◆第一冊
1.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1925年)
獨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2.採桑子•重陽
毛澤東(1929年10月)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里霜。
*3.浪淘沙•北戴河
毛澤東(1954年)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4.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陰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5.錯誤
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6.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海子
從明天起, 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 劈柴, 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 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 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 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7.致橡樹
舒婷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陰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長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里。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里: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8. 荷塘月色(4-6段)
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9.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0. 勸學
《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寫作」車+柔」,下同.]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第二冊
1. 過秦論(最後三段)
賈誼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 蘭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3. 歸去來兮辭
陶淵明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4. 師說
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5. 阿房宮賦
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