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能夠朗誦初中語文課文的軟體
掌閱,下載pdf插件,然後導入課本內容。
2. 哪裡有人教版初中語文的課文朗誦啊,沒搜到合適的,幫幫忙呀。
流沙河的《理想》
光未然的《黃河頌》
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艾青的《我愛這土地》
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
高爾基的《海燕》
這些用來朗誦都還可以
3. 初中語文,怎麼劃分句子特別是古詩的朗誦節奏
古詩一般都是有節奏的,朗誦的節奏也和詩的節奏相符合,另外還和詩體現的感情相關,如輕快的,愉悅的,悲傷的,蒼涼的,雄壯的等等,感情色彩不同,朗誦節奏也會不同。詩的節奏主要是由大體整齊的語言形式造成的。大體整齊的語言形式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大體整齊的字數;二是大體整齊的句式;三是朗誦或歌唱時。停頓的次數也是大體整齊的。或者說是有一定規律的。
我國古代詩歌可分為齊言詩、雜言詩兩類,應當說其形式都是大致整齊的。但又略有不同。
先來看齊言詩。例如在四言詩中,一般是一句兩頓,二二句式: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在五言詩中,一般是一句三頓,二二一或二一二句式: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古詩十九首》)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而在七言詩中,一般是四頓,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句式: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曹丕《燕歌行》)
以上是自先秦至漢魏六朝古詩節奏句式的一般特點。南朝齊梁之後,隨著漢字四聲的發現,詩人注意到平上去入按照一定的規律交錯互用,會產生一種特別悅耳的音調效果,於是反復試驗,結果就形成了字數、句式、音韻等皆有嚴格要求的近體詩——格律詩。常見的格律詩有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與七言絕句等。這里的關鍵是平仄。所謂平仄,是古人對漢字四聲的歸納,與現代漢語的四聲不盡相同。一般而言,平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一聲和二聲(即陰平、陽平),仄聲是上、去、入三聲的總稱,其中上聲相當於三聲,去聲相當於四聲,而入聲字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已經消失,轉入到其他各聲調中去了。趙元任在《國音新詩韻》中曾對這五音的標准讀法作了說明,指出這五聲若交錯相間地排在一起,可造成高低起伏而有一定節奏感的效果。
五言或七言格律詩的句式與古體詩節奏句式基本相同,如: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黃鶴樓》)
但為保持意義單位的完整,句式不一定這樣細分,而可以採取比較粗略的方式,即五言為二三句式,七言為四三或二五句式,如: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李商隱《無題》)
格律詩與古體詩的最大區別,是要求詞語平仄交錯,以造成音調抑揚頓挫之美。所以,格律詩的節奏不僅來自頓數的安排,更來自平仄的交替互用。簡言之,平仄格式是格律詩的要素。五言律詩的平仄格式有四種基本句型:
第一句型:仄仄仄平平,
第二句型:仄仄平平仄。
第三句型:平平仄仄平,
第四句型:平平平仄仄。
七言律詩不過是五言律詩的擴展,它也有四種基本句型:
第一句型: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句型: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三句型: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四句型:仄仄平平平仄仄。
詩人創作五言或七言格律詩,就是以上句型的交替互用。這種平仄交替互用的基本原則是:在本句中交錯,在對句中對立。例如陸游《書憤》的三、四句:
樓船在雪瓜洲渡,
平平/仄仄/平平/仄
鐵馬秋風大散關。
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是五律或七律,還要求中間兩聯即「頷聯」和「頸聯」用對仗,押韻也有諸多限制。
4. 初中語文朗讀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朗讀對於初中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既涉及閱讀能力,也涉及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朗讀時能充分感受到文本的形象美和意境美,真正享受到審美的樂趣。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在此談談自己對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幾點建議。一、朗讀教學中首先應重視選文課本要選擇文質兼美的短文作為學生朗讀的內容,也就是說選文標准應該「取法乎上」,這里說的「上」就是「上乘之作」,或語言優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動,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發人深思。而且,要兼顧各種文體,這樣學生才能掌握各種表達方式,為口語交際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總之,要選擇既有健康的內容又能表現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優秀作品作為初中生的朗讀內容。二、保證朗讀時間,明確朗讀任務古人為學,一開始就是讀和背,把一些「死」的語言材料裝在大腦里,讀得多了,背得熟了,教師才開始講解。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之下,頭腦中那些「死」的語言材料一下子活了,產生了豁然貫通的效果。所以,我們不要認為多讀多背是在浪費時間,正好相反,這正是符合漢語特點的教學方式。每天保證至少20分鍾的早讀,能得到不小的收獲。在課堂上,也要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要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開設晚讀課,雖然似乎佔用了練習的時間,但是會達到很好的效果。除了課內朗讀,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在課外多讀、多背,抓緊點滴的時間積累語言,積淀底蘊。初中語文教材的編排,階段性很強,每一階段有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任務。朗讀教學應注重整體性,所以教師首先應從整體出發,通盤考慮,明確初中的朗讀訓練應該達到一個怎樣的目標,然後再緊扣每冊教材的內容確定每個學期的朗讀目標。每學期一開始,教師就應對本冊的熟讀、背誦任務作具體交代,讓學生明確全冊書中哪些篇目應全文背朗,哪些篇目應熟讀、精讀,還有哪些篇目中的精彩語段須熟讀成朗。這樣,學生對全學期的朗讀任務瞭然於胸,早有心理准備,平時也可合理安排一些時間預先熟悉內容,以便到時能從容應對。三、課堂教學中加強朗讀指導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教師只是作為主導。語文教學要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就應少講精講,騰出時間讓學生多讀多悟,避免單一的說教,努力做到「讀讀講講」、「講講讀讀」,以朗讀帶動講解,以講解促進朗讀。這樣才能活躍課堂氣氛,使教與學相得益彰。文章中能適合學生自己朗讀的內容,盡量讓學生自己去朗讀,老師決不要擔心學生學不會而以自己滔滔不絕的講解去替代。朗讀之聲不絕於耳,課本上的知識才能潛移默化地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四、老師應加強范讀,以此激發學生興趣出色的朗讀就如同一首詞曲兼美的歌,營造出令人沉迷的藝術氛圍。重視教師的范讀,就要求語文教師一定要練好朗讀的基本功,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熟練掌握朗讀技巧。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做出高水平的示範,才能給學生一個高格調的藝術氛圍,才能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從而增強學生對語文的感受力。教師的范讀就像是一把鑰匙,范讀得好,文義、文情、文勢、文序、文趣,都可以在抑揚頓挫的朗讀中體現出來,引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梁實秋先生介紹過他的老師徐錦澄先生的講課:徐老師介紹作者之後,朗誦全文一遍,這一遍朗誦可很有意思。……不論是古文或白話,一絲不苟地吟詠一番,好像是演員在背台詞,他把文字里的蘊藏著的意義好像都給宣洩出來了,他念得有腔有調,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氣勢,有抑揚頓挫,我們聽了之後,好像是已經理會到原文的意義的一半了。教者一絲不苟地吟詠一番,學習者於抑揚頓挫之中已把意義領悟了一半了,足以見出教師范讀的重要性。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教師要通過朗讀,不斷激發、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變「要我朗讀」為「我要朗讀」。孔子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其實朗讀作品本身內容的博大精深,表現風格的多姿多彩,表現手法的精妙絕倫,吟朗品味之中,學生自然會被作者所抒發的真情,所揭示的哲理深深觸動,自然會被作品高超的藝術手法驚嘆折服,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語文的強烈興趣,體會到語文學習原來是如此的奇妙。激發、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背景音樂和不斷流動的圖片,進行配樂朗讀,會使學生受到極大的感染與鼓舞,興趣會頓時高漲起來,進而也會跟隨著音樂仿生朗讀起來。再如老師也可以以獨特的朗讀方式與洪亮的聲音、充沛的感情,激發了在座的每一個人的熱情。總之,朗讀教學與現代中學語文教育互相促進,密不可分,因此,初中語文教學必須加強朗讀教學,以此促進初中語文教學。
5. 人教版語文書上有什麼課文適合中學生朗誦
《再別康橋》《大堰河——我的保姆》都適合配樂朗讀。
6. 第一天開始新的初中學習生涯就被選為語文課代表。明天要帶領朗誦課文。我和同學都不認識,怎麼辦
先在家把課文讀熟,最好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到班後勇敢地站到講台上,告訴同學們你是新擔任的語文課代表,老師讓你帶領他們讀課文,之後用你的出色朗讀帶動他們,他們會很服氣地跟著讀。
7. 人教版語文書上有什麼適合女初中生朗誦的
朱自清的匆匆
8. 初中語文冀教版七年級下冊,少年中國說,是否印的是干將婦硎有作其芒。為什麼我在所有朗誦的視頻,包括央
的確是婦這個字,應該是他們發音不太清楚,字幕打錯了……
9. 蘇教版初中語文課文朗誦
http://..com/question/488221798597538092.html?istorch=1&torchtoken=fb93ZmIlS+ihLsCSsu9pXAlseoICi4+YGZBBwEDzWgX9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