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沒有初中語文人教版的 全是選擇題的書!!急需!!!!
關鍵是要那有什麼用啊 考試的情況是:選擇題越來越少啊 親
② 初中分班考試都考什麼類型的題目
望努力!~~考出好成績~放鬆心情~給你一點試題做~
一、 判斷題(每道小題 1分 共 4分 )
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假分數. ( )
2. 比例尺一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成正比例. ( )
3.
4. 從A城到B城,甲用10小時,乙用8小時,甲乙的時間比是4∶5. ( )
二、 單選題(每道小題 2分 共 4分 )
1.
A. 9平方厘米 B. 8平方厘米 C. 10平方厘米 D. 5平方厘米
2. 對稱軸最多的圖形是 [ ]
A.圓形 B.長方形 C.正方形 D.等邊三角形
三、 填空題(1-6每題 1分, 7-10每題 2分, 共 14分)
1. 六百二十五萬六千八百寫作( ).
2. 12和8的最大公約數是( ).
3.
4. 六年級二班有學生40人,缺席2人,缺勤率是( ).
5. 總價一定,單價和數量成( )比例.
6. 同時能被2、3、和5整除的最小兩位數是( ).
7.
8.
9.
10. 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的體積相等,它們的高的比是1∶30,底面積的比是( ).
四、 簡算題(每道小題 3分 共 6分 )
1. 5.72-1.84-1.16
2.
五、 計算題(1-3每題 3分, 4-6每題 5分, 共 24分)
1.
2. 8400-108×42
3. 6.5+3.5÷0.5×5.2
4.
5.
6.
六、 文字敘述題(每道小題 4分 共 8分 )
1. 一個數的25%等於3.75,這個數是多少?(用方程解)
2.
七、 應用題(每道小題 5分 共 40分 )
1.
2. 甲乙兩隊同挖一條渠,甲隊每天挖20米,乙隊每天挖40米,15天正好挖完,這條水渠有多長?
3. 一台拖拉機3小時耕地198公頃,照這樣,耕330公頃,用多少小時耕完?
(用比例解)
4. 果品店運來14筐梨,每筐35千克,還運來16筐蘋果,每筐30千克,運來的梨比蘋果多多少千克 ?
5.
6. 一個修路隊修一條公路,前4天每天修12.5千米,後5天每天修13.4千米,這個修路隊平均每天修路多少千米?
7.
8. 一個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如下圖),圖中三角形的高是4厘米,並把三角形分為面積相等的甲、乙兩部分,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③ 初中語文選擇題~!
DAAACC?AACAB
④ 求初中語文病句選擇題50題 要速度
冰凍三尺,非一日復之寒——制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麼。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吃一塹,長一智——塹:壕溝,比喻困難、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長一分見識。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短:不足,長:有餘。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初生牛犢不怕虎——犢:小牛。剛生下來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顧慮,敢作敢為,無所畏懼。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受了別人的一滴水這樣小的恩惠就應當以湧泉一樣的恩情還人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練武的人應該經常練,唱歌的人應該經常唱。比喻只有勤學苦練,才能使功夫純熟。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決心去做,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書到用時方恨少:知識到需要有所有的時候才悔恨只懂那一點點
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去揀柴,柴多,火就旺。比喻人多力量大
⑤ 人教版初中語文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初中語文學業水平考試是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終結性考試,目的是全面、准確地反映初中畢業生是否達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所規定的學業水平。考試結果既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也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
二、命題依據
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准》)及本考試大綱。
三、命題原則
1.以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為指導,以我市初中語文教學實際為依據,以本屆初中所用語文教材為主要參考內容,以近三年我市語文中考試題的難易程度為基本標高,以水平測試與能力測試相結合的方式對考生進行全面考查,力求使品學兼優的學生能夠在考試中脫穎而出。
2.命題以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宗旨,不僅要考查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力水平,還要關注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的情況以及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發展狀況。
3.要重視考查語言文字的實際運用能力,關注語言文字這一特殊信息載體的人文價值導向,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感悟、體驗和審美活動,體現語文學科特有的靈性和生氣。
4.試題中要選用適當比例的課外語言材料,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狀況。選文要注意語言的規范性。
5.試題應符合學生生活的實際情況,與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通過測試發現學生的潛能。
6.設計一些開放性的試題,這類試題不規定統一的標准答案,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做出自己富有個性的解答。
四、考試范圍
《語文課程標准》中第四學段(7~9年級)的課程目標。根據人教版統編教材內容,確定中考語文科考試范圍。
五、內容目標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
中考語文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為六個層級。
A.識記:指識別和記憶,是最基本的能力層級。
B.理解:指領會並能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C.分析綜合: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
D.鑒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E.表達應用: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F.探究:指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有見解、有發現、有創新,是在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的基礎上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對A、B、C、D、E、F六個能力層級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試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如下:
1、語言文字運用
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語言文字。
(1)識記 A
①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
②識記並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
(2)表達應用 E
①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②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
③辨析並修改病句。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結構混亂、表意不明。
④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⑤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⑥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常見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
⑦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准確、鮮明、生動。
2、文學常識
(1)識記 A
①識記教材中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識。
②識記教材文學名著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等。
3、古代詩文閱讀
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1)識記 A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三個年級古代詩歌)。
(2)理解 B
①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②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之、其、是、爾、何、孰、安、者、而、雖、乃、且、也、則、焉。
③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
④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3)分析綜合 C
①篩選文中的信息。
②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4)鑒賞評價 D
①鑒賞古代詩文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詩歌意境。
②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4、現代文閱讀
甲、論述類文本閱讀
(1)理解 B
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綜合 C
①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③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乙、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綜合 C
①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②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 D
①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②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③對作品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3)探究 F
①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②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③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丙、 實用類文本閱讀
了解新聞、科普文章的文體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准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內容、構成要素和語言特色,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功用,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1)分析綜合 C
①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 D
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3)探究 F
①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②探討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
③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5、寫作
能寫生動、具體、感人的記敘文。
表達應用 E
作文考試的要求分為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
(1)基礎等級
①符合題意。
②符合文體要求。
③感情真摯,思想健康。
④內容充實,中心明確。
⑤語言通順,結構完整。
⑥標點正確,書寫工整3分,不寫錯別字3分(錯3個扣1分,重復的不計,最多扣三分。書寫工整、美觀3分;書寫清晰、工整2分;書寫整齊,無塗改1分)。
(2)發展等級
①深刻
透過現象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②豐富
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
③有文采
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
④有創新
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
六、考試時間與形式
1.閉卷、筆試。
2.考試以能力測試為主,水平測試為輔。
3.考試時間120分鍾,賦分120分。
七、試卷特點與難度
1.試卷基本特點
(1)試卷整體結構與2016年5月適應性考試卷型基本相同。默寫填空和語言運用題將設選做題。
(2)試卷主體板塊為第一卷選擇題31分和第二卷主觀題閱讀與寫作89分。
(3)客觀題31分約佔全卷分數的26%,其餘為主觀題。
(4)保留學科綜合性,增加開放性試題。
2.試卷難度及比例
(1)整卷難度值預設為0.65。其中難度值大於0.7的試題約為20%,難度值在0.60-0.65之間的約為65%,小於0.60的約為15%。
(2)作文50分,不設審題障礙,內容開放
八、卷型結構
板塊安排。2016年中考試卷仍按三大板塊安排考查內容。第一板塊以基礎知識考查為主兼及運用。第二板塊主要考學生閱讀能力,試題多為理解運用方面的內容。第三板塊作文。作文只考一篇大作文。原則是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做完試卷,考出較好的成績。
九、試卷部分知識點和考點要求提示
1.積累:主要考查學生背誦默寫掌握情況,內容以課內古詩文為主,兼及常見成語、熟語、諺語、歇後語等。
2.見識:常見的社會熱點問題、重要的宣傳口號,特定的圖畫、標志,不能遺忘的重大事件。
3.拼音:熟悉拼音方案,了解普通話的基本常識,會依拼音寫漢字和給漢字注拼音。
4.字詞:會使用字、詞典。了解漢字的部首結構和演變形態,能寫一手美觀工整的好字。掌握詞語的基本構成形式,能正確理解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能區分詞語的詞性特點,正確運用詞語組詞造句等。
5.句子:掌握句式變換的多種形式,如單復句變化,句式的語氣變化,句子的長短整散變化等。
6.標點符號:常見常用的標點符號。重點掌握問號、破折號、引號、括弧、冒號等。標點符號在作文中考查。
7.文章閱讀:①以課本外當代的一些時文美文為考查內容,擬題時重點突出閱讀、理解能力的內容。②古文考查以教材內容為主,多考查對文章或語段的理解,句子的翻譯,對常見實虛詞的古漢語語法現象簡要分析,了解文章或語段的主要含義,品析美點,簡要評價古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等。
8.詩歌欣賞:題型與2016荊門5月中考適應性語文試題考卷中呈現的考查內容相類似,2016年選出課本中的45首詩詞作為中考詩歌鑒賞篇目的考試范圍。。
9.綜合性學習題:形式與以往荊門中考卷中呈現的考查相類似。注重語言的正確、優美及合乎事實與情理。加強材料分析與信息提煉、圖表觀察與分析、口語交際與表達、各類突出熱點的綜合性學習。
10.作文:要求寫人形象鮮明,寫事內容具體,寫景生動形象,評述有理有據。記敘文務求生動,議論文不講空話大話,說明文條理清晰。作文側重記敘文的寫作,以命題和話題作文為主,鼓勵思維創新。下列記敘文與議論文的評價標准,供寫作時自我參考。
⑥ 初中語文選擇題
一、字詞積累題
1、下面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嗜好(hào) 破綻(dìng) 迸流(bèng)隨聲附和(hé)
B.愜意(xiá) 澎湃(bài) 赫然(hè)泰然處之(chǔ)
C.綺麗(qǐ) 貯藏(zhù) 樞紐(qū)茅塞頓開(sāi)
D.肇事(zhào) 歹徒(dǎi) 盪滌(dí)鮮為人道(xiǎn)
2、下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糾葛(gé) 債券(juàn) 親昵(nì) 侃侃(kǎn)而談
B.靜謐(mì) 饒恕(shù) 蹉(cuō)跎 良莠(xiù)不齊
C.熾()熱 棲(qi)息 摩挲(suō) 拈(zhān)輕怕重
D.勻稱(chèn) 造詣(yì) 湮(yān)沒 危言聳(sǒng)聽
3、下列字音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無垠(yín) 坦盪如砥(dǐ)心曠神怡(tái)
B.綻(dìng)出 打折(zhē)了腿 怪癖(pì)
C.嗟(jiē) 偃(yǎn)旗息鼓白駒(jū)過隙
D.陰晦(huí) 惘(wǎn)然 一蹶(jué)不振
4、下列詞語讀音有誤的是( )
A. 闊綽(chuò) 倔強(jiàng)無邊無垠(yín)
B. 挾(xié)持 提(tí)防 斤斤計較(jiǎo)
C. 塑(sù)造 膽怯(qiè) 不偏不倚(yǐ)
D. 尋覓(mì) 哽咽(yè) 駭(hài)人聽聞
5、下列詞語中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差(chāi)使 尋覓(mì) 懦(nuò)弱隨聲附和(hè)
B.蹣(pán)跚不屑(xiè) 熱忱(chén) 惟妙惟肖(xiào)
C.闊綽(zhuó) 魁(kuí)梧 粗獷(kuàng)相行見絀(chù)
D.醞釀(niàng) 狼藉(jí) 秀頎(qí)地大物博(bó)
6、下列詞語中,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
A 高亢(kàng) 迄(qì)今 趾(zhǐ)高氣揚赫(hè)然在目
B恬(tián)淡 謬(miào)誤 鱗次櫛(jié)比絢(xuàn)麗多彩
C 橫亘(gèn) 洗濯(zhuó) 不無裨(bì)益縱橫捭(bǎi)闔
D蹣(pán)跚 徘徊(huái) 觥(gōng)籌交錯不蔓(màn)不枝
7、下面各組詞語中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反省(xǐng) 校對(xiào) 相時而動(xiāng) B.啜泣(zhuì) 纖維(qiān) 拈輕怕重(niān)
C.偽劣(liè) 結束(sù) 無人問津(jīng) D.乾涸(hé) 襤樓(lán) 不無裨益(bì)
8、下列詞語中注音有錯誤的一組是( )
A. 抨擊(pēng) 花卉(huì) 一暴十寒(pù) B.輟學(chuò) 愜意(qiè) 苦心孤詣(yì)
C.發酵(xiào) 綺麗(yī) 有恃無恐(shì) D.矯正(jiǎo) 悼念(dào) 言簡意賅(gāi)
9、下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愜意(qiè) 饋贈(guì) 茅塞頓開(sè) B熟諳(àn) 眼瞼(liǎn) 恍如隔世(huǎng)
C毗鄰(bǐ) 躋身(jī) 泰然處之(chù) D震懾(shè) 馬圈(juàn) 戎馬倥傯(zǒng)
10、下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腦髓(suǐ)應和(hè) 不屑(xiè)
B.拮據(jù)闊綽(chuò) 殉職(xún)
C.冗雜(rǒng) 街衢(qú) 貯蓄(zhù)
D.庇護(bì)蹣跚(pán) 狼藉(jí)
11、加粗字讀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
A.門楣 倒霉 媒體春光明媚 B.咫尺 旗幟 滯留 無可置疑
C.滑稽 畸型 羈絆汲取經驗 D.佇立 鑄造 貯蓄 青春永駐
12、下列加粗宇讀音不相同的一項是( )
A、欣慰 馨香 薪水辛苦 B、嫻熟 和弦 頭銜 嫌疑
C、起鬨 洪水 拱橋烘托 D、陰謀 殷切 音訊 原因
13、下列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當它戛(ɡá)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
B.如果希巴女皇住在氣窗對面的公寓里,德拉總會有一天把頭發懸在窗外去晾乾,只是為了使那位皇後的珠寶和首飾相形見絀(chù)。
C.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niān)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 D.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4、下列標題中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台灣游,期待如花般絢(xuàn)爛(《新安晚報》)
B.中國銀行向全球招聘(pìn)人才(《中國青年報》)
C. 美稱朝試射導彈是恐嚇(xià)策略(《參考消息》)
D.帶頭解放思想奮力促進崛(jué)起(《安徽日報》)
15、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 瑰寶 泰然處置 雄辨無精打采 B 繁植 流連忘返 范疇 奮不顧身
C 落款 形影不離 拔涉笑逐顏開 D 晶瑩 筆耕不輟 恢弘 專心致志
16、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和諧 別出新裁談笑風生 B.風彩 扣人心弦 捨身取義
C.陶冶 膾炙人口出類拔萃 D.真諦 嘔心瀝血 一愁莫展
17、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 狡黠 清淅棉里藏針 B.暇想 證卷 按部就班
C.頹唐 編緝不屑置辨 D.粗獷 渲染 別出心裁
18、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殉職 徇情枉法 經綸 語無倫次 B、驕艷 矯揉造作 純粹 鞠躬盡瘁
C、雅緻 啞雀無聲 夜宵 九霄雲外 D、勘測 疲憊不堪 譬喻 不言而語
19、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是( )
A. 這里盛產優質雪花梨,可以就地取才辦一個水果加工廠。
B. 當遇到重大問題需要他拿主意的時候,他反倒遲疑不絕了。
C. 今年春節期間,各地電視台的文藝節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D. 北京辦奧運,既展示傳統文化又展現精神風貌,可謂兩全齊美。
20、下列成語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錯別字應改為:( )。
A、人聲鼎沸B、家喻戶曉C、鍥而不舍D、不記其數
答案: 一、字詞積累題 1、D 2、D 3、C 4、B 5、C 6、B 7、D 8、C 9、D 10、B 11、D 12、C 13、A 14、C 15、D 16、C 17、D 18、A 19、C 20、D
1.下面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拱橋/哄騙 獎券/試卷 漫不經心/慢條斯理
B.佇立/貯藏 堤壩/提拔 惴惴不安/氣喘吁吁
C.狼藉/國籍 輟學/啜泣 聞名遐邇/目不暇接
D.取締/諦聽 祈禱/籌集 相形見絀/茁壯成長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1這種聲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選擇的,它已經和我的心進行了永遠的 。
○2大致說來,蘇州園林的門和窗盡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 而別具匠心。
○3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 ,雖沒上過學,卻也熏陶得一身書香,識文斷字。
A.溝通 簡陋 出生
B 勾通 簡朴 出生
C.勾通 簡陋 出身
D.溝通 簡朴 出身
3.下面句子的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1「水立方」採用的ETFE膜,只有一張牛皮紙厚,捧在手上輕若鴻毛。
○2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熱性也非常出色。
○3然而這種膜的耐壓性非常強,正常狀態下,一輛小汽車開過去膜都不會被壓破。
○4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完全由膜結構來進行全封閉的大型公共建築。
○5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會斷裂。
A.○1○4○5○3○2 B.○4○1○3○5○2
C.○1○5○4○2○3 D.○4○5○3○1○2
4.下面語段中標號碼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方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啊!泰山竟是一座閃爍著希望之光的靈山喲!○1嶺頂的滿天繁星彷彿在樹稍游移,好像是掛滿枝頭的晶亮的碩果。○2再往上攀登,那星星又好像已被山風吹落樹根,我們竟可以把它拾進袋子里了。然而大地上卻有比天上更美的奇觀。○3低頭,只見泰安城斑駁陸離的萬家燈火,那色澤光彩真是太豐富了,太鮮艷了,太美妙了!
A.○1比喻 ○2誇張 ○3排比 B.○1誇張 ○2擬人 ○3比喻
C.○1比喻 ○2借代 ○3排比 D.○1誇張 ○2比喻 ○3誇張
5 . 下面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小憩qì 洗濯dí 厄運è 靜謐nì
B.犬吠fèi 熾痛zhì 告罄qìng 砭骨biān
C.枯涸hé 恬靜tián 澄澈chéng 陰霾mái
D.磐石pán 嫻熟xián 庇蔭pì 剽悍piāo
6. 下面的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頭暈目炫 苦心孤旨 不期而遇 鋒芒畢露
B.猝然長逝 明眸善睞 諱莫如深 叱吒風雲
C.鍥而不舍 毛骨悚然 眼花潦亂 相得益彰
D.輕吟淺唱 銳不可擋 大庭廣眾 巧妙絕倫
7. 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 在學習上,老師要求我們獨立思考,互相合作,積極探究。
B. 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們接觸了社會,開闊了視野。
C. 具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是一個人事業成敗的關鍵。
D. 為防止不再發生類似的傷害事故,政教處採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8. 依次填入下面語段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以蘇東坡之才,治國經邦都會有獨特的建樹,他任杭州太守時的政績就是明證。可是,他畢竟太富於詩人氣質了,禁不住 ,結果總是得罪人。他的詩名
,但他的五尺之軀 。 ,他都照例不受歡迎。
1有感便發,不平則鳴 2不平則鳴,有感便發
3流芳百世,冠絕一時 4冠絕一時,流芳百世
5卻容不了當權派 6卻見容不了當權派
7無論是同黨很大秉政,還是政敵當道 8無論是政敵當道,還是同黨秉政
A.○2○3○5○8 B.○1○4○5○7
C.○2○4○5○7 D.○1○4○6○8
9. 下面詩句通過寫景,痛切地表達詩人憂國傷時情感的一項是:
A.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D.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答案:
1.C 2.D 3.B 4.A 5.B 6.A 7.C 8.B 9.B
⑦ 初中語文教師資格應用題有哪些命題方式
一、單項選擇題
1.教師講解魯迅的《藤野先生》時,涉及到有關文體的知識,為了讓學生對本文的文體理解更加透徹,下列不適合選入的是( )。
A.《父親的病》 B.《狗·貓·鼠》
C.《墳》 D.《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2.教師要求學生挑選一篇文章,主題與「父愛」有關,下列適合的是( )。
A.魯迅《阿長與<山海經>》 B.朱德《回憶我的母親》
C.史鐵生《我與地壇》 D.朱自清《背影》
3.學完《威尼斯商人》,教師組織學生回顧莎士比亞的四大喜劇,下列作品不合適的是( )。
A.《第十二夜》 B.《仲夏夜之夢》 C.《皆大歡喜》 D.《羅密歐與朱麗葉》
4.教學《出師表》時,教師要求學生說出「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中「痛」「恨」的意義,下列適合的是( )。
A.痛:痛心,恨:憎恨。
B.痛:十分,恨:遺憾。
C.痛:痛心,恨:遺憾。
D.痛:十分,恨:憎恨。
單項選擇題答案
1.【答案】C。解析:《藤野先生》屬於散文。ABD項在文體上均為散文。魯迅散文集《朝花夕拾》里共收錄十篇散文,分別是《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墳》屬於雜文集。故本題選C項。
2.【答案】D。解析:A項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中阿長是魯迅的保姆長媽媽,這是他回憶其保姆的故事;B項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講的是對母親的回憶,回憶了母親兩方面的事,一是母親勤勞儉朴的習慣和寬厚仁慈的態度;一是母親堅強不屈的性格,對壓迫者的反抗以及對作者參加革命的支持和慰勉;C項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一文中主要描寫的是自己對人生苦難的思考以及對母親的描寫,並通過母親對待自己的態度,也深深理解了母愛的偉大;D項朱自清的《背影》講的是深沉的父愛,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場景是「望父買橘」,所以符合「父愛」主題。故本題選擇D項。
3.【答案】D。解析:莎士比亞四大喜劇包括《仲夏夜之夢》《皆大歡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而《羅密歐與朱麗葉》屬於正劇(悲喜劇)。故本題選擇D項。
4.【答案】C。解析:例句中「痛」和「恨」都屬於古今異義。「痛」古義為痛心,今義為十分;「恨」古義為遺憾,今義為憎恨。故本題選擇C項。
二、教學設計題
閱讀文本材料和相關要求,完成第19-21題。
歐陽修《醉翁亭記》原文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探究與練習】
一、朗讀並背誦全文。(注意文中連用的21個「也」字,它具有表示判斷和舒緩語氣的作用,要讀出它的味道來。)
二、作者到底都在「樂」寫什麼呢?請仔細找一找,畫出有關的語句,說說自己的理解。
三、下面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改寫《醉翁亭記》而成的一首詞,名為「瑞鶴仙」。你喜歡《醉翁亭記》還是這首詞?寫一段文字,簡要說出自己的想法。
環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風高日出,景無窮也。
游也,山餚野蔌,酒洌泉香,沸籌觥也。太守醉也,喧嘩眾賓歡也。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單元介紹
本單元所選課文以寫景記文的古代散文為主。有的表達曠達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樂,有的抒發閑適之情,所記景色不同,寫作心境不同,卻都是感事傷懷、借景言情的名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的相關要求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
學生情況:八年級,班級人數45人。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條件: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能夠演示PPT,播放音頻、視頻文件,投影實物等。
19.設計一個具體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完成下面的【研討與練習】第二小題。(作者到底都在「樂」寫什麼呢?請仔細找一找,畫出有關的語句,說說自己的理解)
20.根據上述資料,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並具體說明確定的依據(不可照抄材料)。
21.選擇其中一個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一個教學片段,簡要說明每個環節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
19-21題參考答案
19.【參考答案】
教學活動:學生自由朗讀,再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先組內分享,然後小組派代表全班交流,最後教師進行總結。
一、教師引導語:文中共出現了十個「樂」字,有山林之樂,有賓客之樂,有遊人之樂,而作者(醉翁)到底在「樂」些什麼?
二、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相關語句,展開討論,討論過後,派代表班級內交流。
三、教師總結:一個簡單的「樂」字貫穿全文,但其中卻包含著較復雜的內容,體現在樂山水之樂,宴酣之樂,與民同樂,表現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原文中「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即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遊人的樂趣,遊人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賓客的快樂為快樂,足以體現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20.【參考答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作者個人生平,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疏通文意,理解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以及特殊句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了解寫作背景,感受作者作文時的心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借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的情感。
確立依據:
(1)教學目標的設立要符合《義務教務階段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的相關要求,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立,並完成三個維度目標的整合。
(2)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過幾篇文言文,他們有一定的文言常用語法知識的積累,但是對於文言知識的把握不夠准確,並且這篇文章字數相對來說較多,解讀起來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還要著重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理解文本的能力。在分析內容的同時,還要注意對於文中蘊含的情感要進行解讀,帶領學生深入文本,體會情感,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對文言知識的講解上。因此,知識與能力目標設定為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理解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以及特殊句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設定為通過了解寫作背景,感受作者作文時的心境。《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明確要求:「能夠閱讀淺顯文言文,並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及「通過誦讀,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所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設定為理解作者借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的情感。
21.【參考答案】
【教學目標】
通過了解寫作背景,感受作者作文時的心境。
【教學流程】
1.學生展示預習成果
學生出示自己課前搜集到的有關歐陽修的寫作背景,小組內討論並展示。
寫作背景:《醉翁亭記》作於宋仁宗慶歷六年(公元1046年),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是從慶歷五年被貶官到滁州來的。被貶官的原因是由於他一向支持韓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參與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運動,而反對保守的呂夷簡、夏竦之流。韓、范諸人早在慶歷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經被先後貶官,到這年的八月,歐陽修又被加了一個外甥女張氏犯罪,事情與之有牽連的罪名,落去朝職,貶放滁州。歐陽修在滁州實行寬簡政治,發展生產,使當地人過上了一種和平安定的生活,年豐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這是使歐陽修感到無比快慰的。但是當時整個的北宋王朝卻是政治昏暗,姦邪當道,一些有志改革圖強的人紛紛受到打擊,眼睜睜地看著國家的積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長,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憂慮和痛苦。這是他寫作《醉翁亭記》時的心情,悲傷與歡喜這兩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現在他的作品裡的。
2.尋蹤探跡,感受心境
在原文中,包含著比較復雜曲折的內容。一則暗示出一個封建地方長官能「與民同樂」的情懷,一則在寄情山水背後隱藏著難言的苦衷。正當四十歲的盛年卻自號「醉翁」,而且經常出遊,加上他那「飲少輒醉」、「頹然乎其間」的種種表現,都表明歐陽修是借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作者醉在兩處:一是陶醉於山水美景之中,而是陶醉於與民同樂之中。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查看更多教師資格模擬題
網頁鏈接
⑧ 初中語文各種閱讀答題格式
(一)語文閱讀分析常用名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復、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三、說明文分類:
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程序說明文
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四、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歷史順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後)順序
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裡、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
五、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等
說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 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舉例子:具體說明_____ 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作比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較, 突出強調了____ 的_____特點.
列數字: 用具體的數據 加以說明,使說明更准確更有說服力。
六、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七、人物描寫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活動描寫;
2、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八、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
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二)典型題實戰兵法
詞曲小知識
詞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詞(或曲)的格律,而題目則限定詞(或曲)的內容。
如《補運算元.詠梅》,補運算元是詞牌名,詠梅是題目。
引號的作用:
1、表引用(引用人物對話、詩文句等);
2、表特定稱謂(特殊含義);
3、表否定、反語、諷刺等意味;
4、表強調。
詞語的比較(選詞填空):
1、比較詞義,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詞,一定要仔細辨別兩個詞在程度、適用范圍、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區別。
2、選好之後應該將相關句子多讀幾遍,反復體會。
語句作用、含義分析題:
1、句中用了關聯詞「雖然……但是……」,這組關聯詞表轉折關系;用了關聯詞「不但……而且……」之類,這類關聯詞表遞進關系,兩者用意都在於強調後者。
3、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美或講求對稱或准確嚴密……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麼觀點,給你什麼感受、啟迪、教育……
4、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也可從分析關鍵詞入手,著重體會關鍵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5、說明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說明內容、說明對象的特徵和說明文語言的特色(准確、生動)。
6、記敘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氣氛、表達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點等。
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2、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自然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主要作用:
1、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
2、推動情節發展;
3、渲染氣氛;
4、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題。
句子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分析:
1、對上文(或全文):照應上文、首尾呼應、總結上文(或全文);
2、對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
3、對上下文:承上啟下(過渡)。
根據閱讀短文的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
1、用第一人稱;
2、採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根據語境,補寫心理活動:
1、必須用第一人稱;
2、必須仔細研讀具體語境。
提煉中心、主題:
要注意體會本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蘊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詞語,如概括主要內容,一般用: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如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達……、抒發……、贊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說明……、揭示……、反映……等。
說明文中詞語作用的認識與辨析:
主要有兩種題型:
A、「××」詞好在哪裡?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准確地)說明了 事物的 特徵,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B、「××」詞能不能刪掉?
★答題方式:①不能,用了「××」詞,生動地說明了 ,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去掉就沒有這種效果。
②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 ,顯得太絕對化;用了「××」詞,准確地說明了 ,符合實際情況,留有餘地,具有科學性。
文段(各種文體)中指代詞指代對象的判斷:
1、常考的指代詞有:這、那、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後,將找到的內容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看是否適合。
(三)語文應試答題方法、技巧
知識積累與運用
一、書寫題:
1、認真規范書寫;2、不出現錯別字;3、不亂畫塗改,在草稿紙寫好後再謄寫。4、學會審題。
二、選擇題:1、直選法2、排除法
三、修改病句的原則:能改一處不改兩處。
1、刪減2、添加3、替換 4、換位5、重組
四、名著閱讀: 《水滸》、《西遊記》、《三國演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
1、人物:姓名、綽號、外貌特徵、性格特徵、主要事跡2、故事情節:人物事例3、教育意義
五、語言運用:
1、語境表達:話題統一,句序合理,注意過渡、銜接和呼應。還要適應語言環境,注意場合、注意說話對象、注意文明禮貌。格式:禮貌用語+表達內容+詢問
2仿寫:與例句的結構、修辭、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保持一致;內容保持一致,語意連貫,話題統一。
3、縮句:滿足壓縮要求,要有概括性;找中心句、段;找出主要成分;排除干擾項。
4 句式轉換:陳述句與反問句、感嘆句三者間的轉換;直接敘述變轉述。
閱讀題技巧
(一)、記敘文閱讀
一、詞語:答題時一定要在文段句詞的前後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據。
(1)能理解詞語的表面意義,以及深層含義和言外之意,並能理解其表達的效果;
(2)能確定詞語指代的內容:一般出現在上文,找出後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順合理.
二、文章概括:
內容概括(一句話概括故事情節):人物和事件 (抓要點概括,推動情節發展的要點必須要\首尾的關鍵句必須扣住)
中心思想概括:如:「本文通過某人做某事,表達了作者對 __ 贊美與敬佩之情等,贊美了他(人物性格、精神品質)
三:主旨句的作用:結構上貫穿全文,內容上點明中心。
四、修辭方法及表達作用
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 ,表達了 情感。
排比:表現了 ,抒發了 ,增強了語勢,加強了感情。
設問:自問自答,引起讀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
反問:加強語氣,增強語勢,表達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 (1).點明何種表現手法 (2). 表現了什麼內容(3).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如:此句運用了 ,從而生動形象表現了 ,表達了
五、記敘順序及作用?
(1) 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作用:敘事有頭尾,條理清晰,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 倒敘:造成了……的懸念,使故事情節更曲折,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3) 插敘作用:補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豐富,使中心更突出。
記敘文中穿插議論的作用:結構上承上啟下;內容上畫龍點睛.
六、文章段落語句的主要作用有: (必須從內容、結構兩個方面來進行做答)
1、結構上:承接上文、開啟下文、總領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啟下(過渡)、照應前文(開頭)首尾呼應。
2、內容上:開篇點題、抒發情感、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畫龍點睛
3、寫法上:氣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見大、設置懸念、埋下伏筆、為後文作鋪墊、欲揚先抑、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等。
象徵、托物言志作用:使表達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環境描寫的作用:交代時間地點,揭示時代背景;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動情節的發展等等。
七、評價感悟類
評價:「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結合主旨、個人生活體驗,提出對問題的看法。
啟示從原文引出;評價表明態度及理由。特別注意是否讓舉例或結合實際,把題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
八、懂得常用的描寫人物的方法,並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①正面描寫:語言、動作、心理、神態、外貌②側面(間接)描寫:其他的人或事③細節描寫④環境襯託人物心情等。⑤用詞的感情傾向.褒貶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
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對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徵更加鮮明突出.
九、記敘文語言風格:親切自然口語化、幽默諷刺、熱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十、人稱作用:
第一人稱: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稱:便於作者與文中的人物或讀者感情交流,顯得特別親切、感人。
第三人稱: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能夠比較自由靈活的反映客觀內容,有比較寬廣的活動范圍。
六、材料作文應對策略
一、材料作文相關知識
1、材料作文的特點:
(1)讀寫結合,考生要通過閱讀、分析、提煉、聯想、表達之後,才能完成寫作任務;
(2)自擬題目、不限文體,鼓勵學生寫出真情實感,鼓勵學生寫出個性與創意來。
2、材料作文的形式:
(1)文字材料,構思作文。(2)漫畫材料,看圖寫文。(3)讀後感等 。
二、材料作文應對策略:1、讀懂材料;2、明確要求。
(一)、給文字材料作文
1、結構:材料+要求(必須與材料有關。看懂材料,確定主旨)。
2、審題和領悟:看清要求(擬題、文體、文字、內容等),確定立意、結構。
3、具體建議:合理使用材料,不避開材料,另起爐灶。
記敘文:分析材料內容,聯系相關的人或事。開頭:「讀了以上材料,我想起了……」或「在我的生活閱歷中,也有這樣一個人」。結尾再用恰當的議論將所敘的人或事與材料中的人或事相比較,畫龍點睛即可。
寫讀後感,要讀懂材料並准確提煉論點。
圍繞一個觀點寫感受,從"引_議_聯_結"四個方面進行寫作.
讀是基礎,感是重點!!
三、避免作文無謂(不是作文能力差等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
1、保持整潔的文面;不龍飛鳳舞、東塗西抹、箭頭亂飛、寫不下去大筆一圈「不要」。
2、規矩寫題。不忘擬題;寫在第一行的正中央;不把話題當標題。
3、拒絕三段式。5-8段為宜,段與段詳略分明、長短兼顧。
5、規范使用標點。標點符號要佔格;不一逗到底;破折號、省略號、書名號、引號要佔兩格,其它標點均佔一格。還要注意:頓、逗、分、冒、句、問、嘆等標點符號不在一行之首;書名號、引號前半邊不在一行之尾。如遇特殊情況,讓此標點「委屈」留在行未或移到下行。
6、注意保密。不透露真實姓名、地名、校名,要遵守考場規則和考場道德。。。。。。
⑨ 人教版初二語文考試閱讀題主要有什麼類型的題目
我是初三學生,所以不太清楚現在初二什麼題型,不過應該差不多
我初二的時候,做閱讀題看是什麼文
散文和小說一般問主旨
某個字或者某句話的用處
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我們老師說前面的題目一般很簡單,想簡單一點答案文中找,後面的就要了解作者想要表達什麼,一般回答兩方面,淺層次和深層次。然後就是碰運氣,如果老師改的松分就多= =反之你懂的)
敘事文首先讓你概括
其他和上面的差不多= =
說明文。。。。
(老師說答案全在文中找,就怕你找不全)
議論文
中心論點是什麼
論證方法和其作用
這個字或詞刪掉好不好,為什麼?
(我們老師說把那些論證方法和用處背下來就好,知道中心論點,那些字啊詞的,肯定是不好,分析一下刪去和未刪去時就好= =)
其實對學生來說,題目做多了,都長一個樣,拿回答公式去套就行了,再來就看人品,我人品爆發的時候閱讀題一分沒扣,其實有的答案沒答全。反之,有一次答全了分全扣了。還要看老師出題目啊,有的老師出題BT沒辦法= =
我從問題看透了本質,教你怎樣做初二語文閱讀理解
(以下為度娘的網路,我的化學老師面對我們奇怪的問題就是一句,問度娘去= =)
第一、巧用信息整體把握
閱讀過程本身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
閱讀質量的高低取決於捕捉信息的多少。
做題時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後注釋等內容。同時特別要瀏覽一下後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麼。
如果是小說
則要主語其人物、情節等
如果是議論文
則要著重把握論點、論據、論證等要素。
了解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後再整體把握全文。
對解題也就心中有數了。
第二、確定區域圈點勾畫
閱讀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讀的方法
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時練習要養成圈點勾畫、多做記號的習慣,可以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確定某一答題區域後,再仔細弄懂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進而理清段落之間的關系,了解行文思路。
有了這一習慣就有可能形成較強分析綜合能力。
閱讀時反復琢磨題干,圈畫與之相關的內容,答題時就不需要再從頭至尾搜尋,可節省不少寶貴時間。
好吧我多此一舉了,完全沒回答對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