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六年級漫畫作文700字
我們再來看幾篇作文。
《手下留情》
我是一個漫畫迷,每當看到精彩的漫畫作品時,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可今天我看到一幅「砍樹」的漫畫時,卻怎麼也笑不出聲來。
圖上畫的是在一個茂密的森林裡,長著一棵棵枝葉繁茂的樹木。在一棵大樹旁,一個人頭戴壓舌帽,嘴裡叼著煙,手裡拿著一把斧頭,左看看,右看看,好像發現了什麼目標,大模大樣地走近一棵大樹,二話沒說,朝右掌心吐了口唾沫,掄起利斧,對准大樹的底部,用力砍去。一邊砍,一邊說:「這段木頭里一定有蟲……」只可憐那生長了近百年的老樹,沒過多久,就發出「嘎吱」一聲巨響,轟然倒地。一隻啄木鳥看到這情景,啪」的一聲落在那個人的肩膀上,憤怒地看著他的木頭腦袋,那神情似乎是說:你的頭腦里才有蟲呢!
看了這幅漫畫,我的心異常沉重。「這段木頭里有蟲」這是個多麼好的借口啊!這哪裡是在保護樹木?分明在濫砍樹木,糟蹋資源,破壞環境。這是何等的罪過啊!在我們的現實中,類似這種沒有理性的、掠奪性使用資源的事件太多太多了。比如,有人為了找到某種葯材破壞了整片的草地;有人為了挖幾塊石頭,開發礦山,卻把整座山都翻了個遍,破壞了森林植被不說,還污染了河水,損毀了農田,糟蹋莊稼……當我們看到那一棵棵樹木被砍伐,一片片森林在消亡,一塊塊土地被踐踏,一條條河流被污染,一種種物種在漸漸消失,看到我們賴以生存的有限資源遭到無情的破壞,全球的氣候因此變得異常,各種災害應運而生,我們的內心怎能平靜?難道我們一定要等到地球毀滅了才懂得珍惜嗎?
人類啊,請手下留情!救救那些被破壞的森林!救救那些被污染的河流!救救地球!救救自己!這是我們發自內心的呼喚!
Ⅱ 作文欣賞他人記敘文六年級
生活的書嘛,博大得很。而其中的點點滴滴終究是要人去學,才能得到收益的。「欣賞」的本領你會嗎?而這「欣賞別人」的本領恐怕又要難一些。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是講感情的。但很可惜,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卻是習慣於「六親不認」的,所以人要生存,要生存得更好些,就必須用一種叫「理智」的東西去滲透感情。而這一點,恰恰是人類戰勝自我的關鍵,也是學會「欣賞」、「欣賞別人」的前提條件。由此可見,「生活經」中的「欣賞別人」四個字,卻也十分不易學會。可惜這本人人必修的教材偏偏沒有老師或別的什麼人可以給予啟發、點撥,足以見得人生最深的道理都是自己悟出來的。
我並不敢保證我的文筆或作文能力好到哪種程度,但能坐在這兒揮筆,卻正源於老師對我的欣賞。我並不像韓寒:別的課都玩,語文課用點心。我是「一視同仁」的,就算在自己最喜好的語文課上亦是「瀟灑」得很。可就這樣,老師居然還能不計過失、「恩怨」,發掘我真實的才幹,確也令我著實感動。所以我便更有信心在這兒一展文采。
我的老師與我的事使我想起了三國時一個甚為傳頌的典故:袁紹座下有一文官奉袁紹之命致狀聲討曹操「十大罪惡」,文辭流暢、筆鋒凌厲。後來曹操得見,不怒反喜,問及致狀者何人,決心來日滅了袁紹之後予之厚待以為己用。正是這種胸襟和絕對的理智鑄就了曹孟德的輝煌,畢竟他能欣賞別人——甚至是敵人。相反,劉備第一次見龐統時並不認識這位「鳳雛」,只是見其相貌生得醜陋,便不問其究,胡亂封了個小縣官。這樣的錯誤即使不會致命,但那也只不過是一時運氣罷了。
上述兩事毫不客氣地證明了「理智」的重要性,與前面所說相襯,也說明了「理智」是學會「欣賞別人」的關鍵所在。
那些事離我們都久遠了,難道生活的現實中便沒有么?不然,相信誰的心中都有數,甚至有可能自己便是沒有碰到「伯樂」的「千里馬」。
我現在就讀的班上便有一個同學,他相貌很是不好,又很不會說話,更甚的是:他十分不講衛生,以致引得同學們百般鄙視、侮辱他。難道他真沒別的「好處」嗎?回答當然否定。他其實很能幹、聰明,也很純朴、善良。有時候他的獨特見解往往可以令同學們眼睛一亮。但只因他與大家的關系處理得不好,同學之中沒幾個人真正去欣賞他的優點。
這是一個悲劇,莎翁不曾寫過的現實悲劇。那個同學的優點、長處因為無人欣賞而暗了下去,便更不能讓大家去學習、吸收了。有時,那個同學還灑淚哀嘆世界是如此的不公……
悲劇往往發人深思,而這個現實的悲劇又能令我想到什麼呢?——在現實生活中,「欣賞別人」的重要性!一個人,如不欣賞別人的優點,便自然不知別人有什麼地方強於自己,更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了。所以這種人是很可怕的,因為他永遠也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不能讓自己去搏擊更洶涌的風浪。這種人——這類人,終將為大潮所沒、為時代所棄。
由小可見大。身處新世紀、新時代的我們,身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計劃的我們,身為日後世界主宰的這一代的我們,如不懂欣賞別人——欣賞所有不是自己的卻強於自己的人或物,便只能上演「鴉片戰爭」第二部,便只能讓世界、讓社會誤以為我們是多麼的無能!我是不願如此的,你呢?
學會欣賞別人,用理智戰勝情感;用客觀駁倒主觀;用信念征服偏見……我們有理由對任何強於自己的人說:「你能,我也能!」
生活的書啊,你休要蒙住我遠眺的雙目;生活的路啊,你休要羈絆我前進的雙足!
Ⅲ 六年級寫欣賞別人的作文
欣賞別人,是對別人的尊重。生活中,有的人激情似火,有的人深沉如海,有的人滄桑而質朴,有的人淺薄而浮華。生活就是這樣多姿多彩,我們又何必為尋求自身價值而抵觸別人合理的存在?要知道,生活自有她的邏輯,丑惡的終將讓位於美好的。因此,欣賞別人就是對別人的尊重。
欣賞別人是一種美德、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能力、一種難得的處世之道。古人說得好:宰相肚裡能撐船。只有心胸寬廣的人,才能理解他人、包容他人。如此你就能忘卻一些不愉快的事,也使你的生活更輕松、更愉快。真誠地為別人取得的成績,取得的進步,取得的榮譽喝彩,是一種胸襟,一種氣度。只有不斷開闊自己的胸襟,恢弘自己的氣度,才能不斷擁有成就事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我們周圍,不管是朋友、同事、親人,都可以從他們身上找到我們可以借鑒的地方,他人彷彿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從中找到可以學習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也可以發覺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從而激勵自己、鞭策自己提高綜合修養水平,給自己更大的生活信心和精神力量!
只要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日常生活中可供欣賞的客體隨處都是,比如就在我們的家中,陽台上栽培的花草、牆壁上張貼的字畫、案頭陳設的工藝品、水族箱里喂養的金魚等等,它們都無時不在向主人展示自己的美。如果你在茶餘飯後靜靜地專注地觀賞它們幾分鍾,便會生出一種難以言傳的愉悅感來。
欣賞別人吧,讓我們發現生活原來這樣美好,讓我們化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我們做大寫的人!
Ⅳ 以「欣賞」為話題寫700字作文
欣賞別人,是對別人的尊重。生活中,有的人激情似火,有的人深沉如海,有的人滄桑而質朴,有的人淺薄而浮華。生活就是這樣多姿多彩,我們又何必為尋求自身價值而抵觸別人合理的存在?要知道,生活自有她的邏輯,丑惡的終將讓位於美好的,虛幻的終將被真實所代替,短暫的終歸短暫,永恆的絕對永恆。因此,欣賞別人就是對別人的尊重。
欣賞別人,是對別人的鼓勵。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說:「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動機,是被人賞識的渴望。」我們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同樣,每個人也應該學會欣賞別人。其實,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之源,欣賞者必具備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賞者也必發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志。
欣賞別人,是自己前進的基石。一位西班牙學者說:「智者尊重每個人,因為他知道人各有所長,也明白成事不易。學會欣賞每個人會讓你受益無窮。」因為欣賞別人是建立在贊同的基礎上的,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一聲喝彩,別人的成績、優點乃至成功的方法盡收心底。沒有人不渴望優秀,當你向別人說出「你真是好樣的」時,其實你已在無形中為自己找到了新一輪的奮斗目標。
欣賞別人,是做人的一種美德。在人生的道路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別人的欣賞和鼓勵有時候就是一劑良葯。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欣賞別人,不僅能給人以撫慰、溫馨,還能給人以鞭策,使人的潛能被充分地激發出來,去爭取更大的成功。懂得欣賞別人,別人也許也在欣賞你,久而久之,別人的優點也成了你的優點,別人的美麗也成了你的美麗,你也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欣賞別人,更是一種氣度,一種發現,一種理解,一種智慧,一種境界。聰明的人在欣賞別人的同時,也在悄悄地提高自己;愚蠢的人只能看到別人的不足之處,看不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有的人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漠視他人的成績,聽到別人獲獎就不自在,看到別人進步就不痛快。這種自私、偏狹的心理不僅會使自己形成性格缺陷,還會影響與同事、朋友之間的交流,從而影響自己的進步和能力的提高。我們欣賞別人的收獲,更應該欣賞別人奮斗的足跡。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無法尋找到完美,任何事物都存在著缺陷,每個人都有他閃光的一面,也有他暗淡的一面,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我們要以海納百川的襟懷去接納一個完整的別人,努力地改善自己,積極地勞動和創造。所以說,智者的欣賞就是在欣賞別人的同時,試著把自己投入到鑄就輝煌的熔爐之中,把自卑練成自信,把不滿鍛造成奮爭,把孤傲揮灑成謙遜,把委屈升華成振奮,把失意擠壓成動力,把挫折錘打成練達……盡管腳下沒有紅地毯,頭上沒有彩霞滿天,但一生的欣賞也許會成為自己獨特的永恆的風景。
Ⅳ 小學六年級作文《欣賞》
用欣賞釀造生活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濃烈,或馥郁,因為品嘗,它才變得醇厚。生活如畫,或明麗,或黯淡,或素雅,因為欣賞,它才變得美麗。生活如歌,或高亢,或低沉,或悲戚,因為聆聽,它才變得悅耳。生活要我們用心去呵護;去品嘗;去欣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當我們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朋友,你必須先反躬自問,切勿求全責備! 殊不知,沒有寬容的心去支撐那一片美麗的天空,去耕耘那一抹理解的沃土,我們的生活怎麼會絢麗多彩!
也許吧! 拿破崙的軍事頭腦足以彌補他的個子矮的不足! 毛主席臉上的黑痣也不能抹殺毛主席和藹可親的形象! 換個角度欣賞,拿破崙為矮個子的人樹立了一個建功立業的榜樣;毛主席的黑痣是他個性的代表,是他豪放氣度的象徵。所以我們說換個角度欣賞他人的缺點,也許你會覺得他更有個性。
對生活的欣賞正如我在文學路上體驗。一蓬茅舍,凝聚著多少對影筆耕的日子;半壁青燈,漂泊著多少臨窗寒讀的夜晚,回首對文學的嘗試,不知是酸、是甜、是辣…… 我對文學的欣賞正是這樣,文學對於我,就像萬仞之山上的靈芝招引我為之攀援,又像遼遠的海上的燈塔鼓勵我為之跋涉。我愛我的文學之路,因為我學會了欣賞自己的生活,學會了用欣賞的氣度去回首我對文學的嘗試,對生活的體驗,甚至欣賞自己的不足。
塵世的喧囂和霓虹燈的艷影大概早已吞沒了人們的感覺,人們似乎早已忘記了生活的情趣。其實生活就如酒、如畫、如歌,只要我們認真去品味、欣賞、聆聽,你就感覺到那酒是如此香醇,那畫是如此優美,那歌是如此動聽!
學會欣賞
欣賞同一株玫瑰花,有的人看到那嬌艷欲滴的花朵而有的人卻看到了那尖銳的刺;仰望同一片天空,有的人看到了烏雲朵朵而有的人卻看見那藏在烏雲後的太陽。在飄雪的季節等候花開的人,是最會欣賞的人。學會欣賞,你就得到了智慧的指點;學會欣賞,你的生命將金光四溢。(扣住啟發提示語中「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它給你的感覺卻因你的眼光不同而完全不同」舉例分析,旗幟鮮明地提出觀點。)
學會欣賞,你看見的小池是「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情柔。」若不懂得欣賞,你看到的將是一片死水;面對冰天雪地,懂得欣賞的人看到的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詩情,而有的人看到的只是深入骨髓地虛白與冷清;「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在會欣賞的人看來是一幅渾然天成美妙無比的畫卷,而不懂得欣賞的人看到的只不過是幾個單調的片段。欣賞是一種獨到的眼光,懂得欣賞的眼神里流露出的是美。
欣賞東坡,欣賞他的才高八斗,欣賞他因烏台詩案被貶謫異地,仍樂觀豁達的精神,欣賞他「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的從容。欣賞韓信,雖遭胯下之辱但心寬似海,功成名就後,不但沒有找當年欺辱他的人報仇,反而以美食佳餚相待,欣賞他比天空更寬廣的胸懷。欣賞叢飛,欣賞他用歌聲點亮希望,把生命獻給社會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精神。欣賞是一種修養,舉手投足之間綻放的是善的花火。
欣賞人間最美、最純潔,最寶貴的愛。學會欣賞母愛、父愛,感受親情,感受的是家人的溫暖與關懷,不要總是只會記起父親那嚴肅的臉和母親責備的話語,而要更多地體會那濃濃的愛。學會欣賞人間真情,汶川地震,鄙棄那些污濁的靈魂、那些假作慈悲的臉,我們欣賞那種人間真情和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欣賞解放軍那布滿灰塵的臉上的焦慮,我們欣賞的是一道道美麗的風景。欣賞是一種本色,它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包裝,任何矯揉造作和附庸風雅都將是鏡花水月曇花一現。真正的欣賞是一種對人性最美好的追求和渴望。
(分論點論述,從美、善、真三個不同的角度來深入挖掘「欣賞」的內涵,層次明晰。事例涉及文學、藝術、歷史等多個方面,涵蓋面廣且有時代氣息,顯示了作者良好的文學素養。)
學會欣賞,欣賞的並不是外表的美麗,它更是一種由內向外流露出的氣質和神韻,它是真善美光芒的閃耀。只有學會欣賞的人生才是最亮麗的人生,讓你欣賞的眼光,射到每一個角落。
學會欣賞
兩個在撒哈拉大沙漠里服刑的囚徒總是透過唯一的一扇鐵窗看著外面的一方世界。一個看到了泥土,另一個卻看到了星星。當我們總是皺著眉頭抱怨生活時,你可曾發現正是你的抱怨趕走了你的好運氣和好心情。學會欣賞,那麼生命中每天都會開出一朵花。(開篇從兩個囚徒的眼光出發,緊扣啟發提示語提出觀點。)
他,是那個美麗的大觀園里唯一的男孩。他疼愛他的十幾個姐妹。他每天都樂呵呵地站在大觀園里玩耍,沒有煩惱。他就是賈寶玉。他不喜歡林妹妹的多愁善感,總勸妹妹開開心心,對身體也好。他不懂林妹妹為何總是淚流滿面,因為在他心目中,並沒有什麼值得煩惱。他眼裡的大觀園,是一堆乾乾凈凈的女孩兒們住的地方,只有美和艷麗,沒有丑惡。因為他懂得欣賞,友好的眼光照進了生活就成了美的發現。美好的生活需要欣賞。
每個人都記得他的名字,每個人都記得《我與地壇》。史鐵生,用輪椅丈量時間的作家。20歲失去雙腿意味著什麼?每個人都懂。史鐵生也確實有過一段時間的消沉。原本英俊原本風華正茂的少年變得越來越暴躁、敏感。慈愛的母親陪伴著史鐵生走過一段又一段的人生。從失意的谷底慢慢向上,直到徹底走出陰影,他花了將近三年的時間,光陰荏苒,白發已在不覺中「爬」上了母親的鬢角。從此,史鐵生不再放縱自己,他潛心寫作,抒發他的見解。他漸漸發現所有的人和物變得不那麼刺眼,他欣賞著日出日落,花開花謝,生命的年輪讓他變得沉穩而深刻。是欣賞挽救了他。苦難的生活需要欣賞。
我是不辨菽麥的高中生,常常買錯媽媽要的大蒜。我正坐在教室里汗流浹背地焚膏繼晷地用功讀書。一年後的高考讓我誠惶誠恐、無所適從。但我從不氣餒。我喜歡校園里充盈著蟬鳴的樹,喜歡食堂里有些糟糕的飯菜,也喜歡談討或偶爾八卦老師的一些小動作。一切的事物在我看來都美好異常。為什麼不呢?欣賞身邊的一切美好起來,我們就在這樣的美好里走出校門,邁入校園。如果整日愁緒縈懷,那麼學習也就變得格外壓抑。所以,奮斗的生活也需要欣賞。
(分論點論述,抓住「生活需要欣賞」這條主線進行論證,觀點鮮明,重點突出。語言流暢、文采斐然是本文的一大亮點,顯示了作者不錯的寫作功底。惜其切入點大,對主題挖掘不深。)
學會欣賞,那麼生活的美好會更加綿長;學會欣賞,那麼苦難的生活會少些憂傷;學會欣賞,那麼奮斗的生活會更激昂。
學會欣賞
記得有人曾說:世界上並沒有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萬事萬物,各有其特色,只要你學會欣賞,學會發現美,你就會感覺:風景這邊獨好!(由名言引入,自然簡潔)
因為擁有欣賞的眼光,所以才有了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渾;因為擁有欣賞的眼光,所以才有了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美;因為擁有欣賞的眼光,所以才有了陶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靜…….學會欣賞,便可獲悉世間的美景。(簡析觀點)
學會欣賞,不僅僅是學會欣賞美景,還要學會欣賞周圍的人和事。(過渡句,彰顯層次,議論文中極為重要。點出「學會欣賞」的內容。)
有這樣一個故事:兩個年輕人先後來到綠洲,他們都遇到了一位長者,他們問了老者一個相同的問題:「這里如何?」老者反問:「你們的家鄉如何?」前者答道:「糟透了。」於是老者勸他離開這里。而後者說:「一切都美!「老者卻對他說:「這兒和你的家鄉一樣美!」老者截然相反的回答令許多人費解。當他們問老者原因時,老者只說了一句:「你想尋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巧引導引材料)
是啊,你想尋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當你用欣賞的眼光看事物時,你所看到的都是美好的,反之,你所看到的都是丑惡的。(扣啟發提示語)
當你遇到狂風暴雨不能出門時,不要抱怨,想想風雨過後天際那條七色彩虹吧;當你感嘆冬天的嚴寒時,想想傲雪挺立的那株臘梅吧;當你遭受失敗的打擊之時,想想「失敗乃成功之母」那句名言吧!事物總是雙方面的,這邊是壞,那邊是則是好,關鍵是我們用什麼眼光去看待它。(談怎樣「學會欣賞」,論述層層深入)
學會欣賞,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學會去欣賞事物好的一面。欣賞你的對手,他便是你努力的動力;欣賞你遇到的困難,它就不會再是你的絆腳石,而是你通往成功之路上的一塊基石……學會欣賞,你會發現,世界在對你微笑。(進一步探討「學會欣賞」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功用)
學會欣賞,你也會體驗到「會當凌絕頂,覽眾山小」的氣魄;你也會感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操;你也會高吟「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缺乏欣賞的心靈就像失去源頭的江流,就像失去了根基的大樹,就像失去靈魂的軀殼,只能乾涸、枯萎、消沉。
用欣賞釀造生活,你會發現,生活是美麗的,是具有豐富的內涵的;只要你學會欣賞,你會發現人間多了友善少了仇視,多了幫助少了冷漠……
用欣賞釀造生活吧!
Ⅵ 《我的六年級》作文700字
齊立同心, 攜手六年在我們一同走過。有多少溫馨,記載著我們的故事,流於時間訴說……恰同學少年,此刻我們正邁著自信的步伐,迎接中考的挑戰。「六一班」,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每個人的凝聚。風雨同舟,我們攜手與共。中考放馬來吧,昨昔的歡笑淚水的日子,依然如故……伴諸著溫暖,依然徜徉在每一個人心裡……
我們和和睦睦相處了六年,到了彼此分離的時刻了。面臨我們的,不僅僅的是同窗六年的分離,還面臨著中考的壓力和人生的抉擇……像一個十字路口似的。但這六年蘊含了我們多少溫馨、多少回憶。讓我們再驀然回首,追憶六年級的往事吧……
六年級的上學期,一件事我還記憶留心。那是一節復習課上,同學們都在做卷子。我的肚子忽然一下子感到痛得厲害,因為在做卷子,所以沒管他。我一邊做卷子,一邊將肚子痛忍了下來。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我肚子一下子比一下子痛得厲害,突然我覺得喉嚨里什麼東西在往上涌,我忍不住了,吐到了地上。老師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我,就立即叫了同學幫我打掃地板,老師和同學那深切關心的目光,使我一下子就溫暖起來。老師那深切關懷的目光和那動人的細語,我依然銘記在心。
這個學期里,我也受到了許許多多的鼓勵。那是一節語文課上,李老師在講解課堂作業里的習題。等李老師講完了之後,就是我們訂正的時間了。我訂正得很快,沒幾分鍾就訂完了。我把我的課堂作業本戰戰兢兢地交給了老師,但老師那一個又一個的鮮紅色得大勾使我感到了很驕傲。我拿著本子,喜滋滋的離開了,剛走一步,老師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步伐,對我說:「你最近做得作業很又進步!」聽罷,我便向老「嗯」了一聲,便離開了。老師的鼓勵使我又不感到驕傲,讓我感到無比溫馨,所以我要更認真的學習和寫作業,以此來奠獻老師對我得信任與鼓勵……
回憶又回到了現在。這就是六年級的我,這就是我的六年級:盼望長大,但有時又隱隱希望自己仍是個小孩;盼望友誼,但有時也希望能一個人靜靜地呆著;盼望獨立,但有時也會悄悄地落淚……這是一段美好的歲月。
Ⅶ 六年級看圖作文700字!!!
鵝媽媽用翅膀護著她的孩子,一幅溫馨感人的圖畫在我們的眼前呈現。藍天為他們祝福,碧水為他們祈禱。母愛靜靜地在天地間流淌。
母愛像春天的雨露,悄悄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母愛想和熙的春風,安撫我們的心靈;母愛又像一葉扁舟,載著我們越過一切困難。假如母愛是藍天,我們就是天空下自由鳥兒;假如母愛是森林,我們就是森林中快樂奔放的小鹿;假如母愛是大海,那我們就是水中自由自在的魚兒。我們的一切都來自於母親,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真摯的愛。
記得那一次。天空烏雲密布,有想下雨的徵兆,我急匆匆的上學去了,前腳剛進教室後腳就響起了「轟隆轟隆」的打雷聲,夾雜著陣陣的雨聲,接二連三的響了起來。看見那黑漆漆的天空如撒了墨水一般,雨水如懸泉瀑布一般傾瀉下來。我心裡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我慶幸自己早到一步沒有被雨淋到;又悔恨沒帶傘的失策……
時間如同流水一般悄悄流逝了,很快,到了放學的時間,看到有的同學被父母接走,有的打傘結伴回家,心中不禁湧出一股酸意。爸爸出差了,媽媽在醫院照顧姥姥,走不開。心裡真是悲哀到了極點,眼眶漸漸有些濕潤。
正當我一籌莫展,束手無策的時候,迎面走來我再熟悉不過的身影,她—就是媽媽,眼中不經意的流露出種種疑惑和驚訝,但是包含著更多的欣喜和感激。在回家的路上,雖然媽媽沒有過多的表示什麼,但是,我已經真正的感受到了世界上最真摯的母愛。
母親為兒女送一把傘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鵝媽媽讓小鵝在翅膀下靜靜的棲息,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可這些難道就體現不出最無私最真摯的母愛嗎?
沒錯,世界上最甜美的字眼,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是,媽媽;最無私真摯的愛,就是「母愛」。
Ⅷ 六年級優秀作文700字
今年暑假,我隨媽媽回家鄉探親。我的家鄉坐落在鎮里一個偏僻的地方。那裡山不高,
水不清,沒有引人入勝的名勝古跡,所以,這只是一個普通而小的村莊。
然而,這次回到家鄉,家鄉的土,家鄉的地,家鄉的人,家鄉的一切都變化了,短短三
年時間,家鄉變化了,再也不是我認識的家鄉了。
一進村口,就看見那筆直而平坦的水泥路通向村中心。這條路變了,它再也不是以前那
崎嶇不平的小路了,這讓我大吃一驚,然而,這只是剛開始而已。
隨著那條「主通道」,我們來到了村中心。「哇!」我禁不住喊了一聲,但眼前的情景,真
是我所意料不到的—一座座新修的瓦房,兩三屋的小樓房代替了那殘舊的平房,還有幾處雞鴨滿地跑的養殖場,摩托車在村裡滿街跑。真是一派繁榮而興旺的景象。我們走著走著,便走進了陳大叔的養雞場,他看見我們來了,便笑著說:「喔!我們的城裡人來了,還記得我嗎?」我也笑著說:「陳大叔嗎!怎麼會不記得呢?您以前不是嫌養雞嗎?怎麼現在養了這么多雞呀!」「唉,以前你大叔不幹活,可是現在不行了,地少人多,不幹專業戶福不起來,我就邊學邊干,辦起了養雞場,這一干,還真嘗到甜頭了。」離開養雞場後,媽媽還告訴我,陳大叔早已成了「萬元戶」了。我心想:這有名的閑漢都變了,家鄉怎麼變呢?
然後,我開始獨自走在變了的家鄉。離開養雞場不遠,便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在叫我 我聞聲而去,原來是以前的好朋友小華。他和我們打完招呼後,便拉著我的手,說要讓我參觀他那「變」了的家。我記得他家以前是村裡色貧困戶,他父親死得早,母親拖著他和他的哥哥艱難地過日子。這次,我來到她家一看,新修的瓦房,花園試的小院子里,並排著兩輛新自行車。小華非常高興地說:「這兩輛自行車是我和我哥哥的。」我也高興地說:「小華,以前你多麼盼望騎上自行車啊!現在終於如願以償了。」「是啊!以前我們家窮,現在我們家既干農活,又干副業,有了錢。」小華說著領我進屋,隨手打開錄音機放起流行音樂來。當我和小華一邊聽音樂邊說話時,一個瘦小的老頭闖了進來,沙啞地問道:「小華,你哥呢?我約他下午幫我給澆水去。」「我哥沒回來,回來後我就讓他去找你。」這時,瘦老頭發現了我,說:「是小枝吧,什麼時候回來的?」我才認出他原來是村裡的李老頭,以前他是村裡的神漢(好作文盡在找作文網),專耍神騙鬼,就只簡短的回答:「剛回來。」便心不在焉地轉過頭去。不久,李老頭走了。小華告訴我,原來李老頭不當神漢了,他變了。我聽了後,想到連他也變了,真是不可思議啊!
不久,我告別了小華,心裡感到特別高興。一天的時間眨眼間過去了,我和媽媽走在那通至村口的路上,我回頭看見那新瓦房、樓房,望著那養殖場,聽著那喧鬧的人聲,從內心感嘆:「變了,家鄉的一切都變了,這都是黨的富民政策引起的變化。」
Ⅸ 六年級上冊作文我心中的美700字
我曾聽到過無數的人說美.有人說:「美是一個漂亮的外表.」有人說:「美是內在的,一個內心善良,純潔的人就是美.」還有人為了達到全面與見解,乾脆直接說:「美就是不醜.」
本文的主題,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很老套.確實,關於寫美的文章,很早就有了,而且很多.但,我想,美的感覺是一種人生來就具備的能力,它一直陪伴人到死!所以,美應該是永久的話題,就和母愛,友誼這樣的話題一樣,永遠都值得人們寫下去.大家都有自己心中的美,我也有,我的美很平凡普遍,也很異常特殊
小時候,我有幸去過一次西湖.當時,我還是讀了幾年書,書中經常用美妙的語句來描寫西湖的景色,如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又如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自然,西湖在我心中,就是美的化生.終於見到了西湖.啊!多美啊,比我想像中的還有美一百倍,一千倍,站在觀湖亭上,遙望西湖.湖面水波粼粼,空中霧氣迷茫,遠處「雷峰高照」.這一切一切的,雖然已時隔幾十年,但我還是能清楚得記得,它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時應該是上初二了吧,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雖然每天都在同樣的環境里生活,但是因為那裡不是只有我一個人,而是有很多很多的夥伴,我們在一起.把無聊的校園生活,點綴得生機勃勃.在這個時間段,讓我充分接觸了人的心.記得有一次,我和當時的老師吵了起來,好象是因為我去踢門,其實當時是我的罪過,可我就是不服氣,非要和他頂上來,最後我還是被擊敗了.做清潔一直做到下午6點,這時天突然壞了起來,不一會兒就下起雨來,我沒帶傘,只能霖著雨往家跑,沒想到剛一出門,老師就拿著傘來接我,手裡還帶著一個漠漠.一直把我送到家,等慰問半天,確定放心後,才放心地往回走,我看著老師漸漸模糊的背影,眼淚情不自禁得流了下來.美其實是多元的.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