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24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24

發布時間:2021-01-03 22:22:54

『壹』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24課課文分段及段意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24課課文是現代作者丁雪飛的《明天,我們畢業》專,分段及段意為:屬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想到即將告別校園、老師、同學,心中湧起深深的眷戀之情。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對小學生活的美好回憶和對老師由衷的贊美,以及我們不會忘記母校和敬愛的老師。

第三部分(第八自然段到第九自然段):我們即將畢業,懷著美好的理想,向藍天飛翔。待到我們成為國家棟梁,再回母校與同學們相聚敘舊。

(1)蘇教版六年級上冊24擴展閱讀:

《明天,我們畢業》通過作者對六年豐富多彩的小學生活及老師為了學生成長日夜操勞情景的回顧。抒發了對母校、老師和同學的熱愛、贊美及深深的眷戀之情。

《明天,我們畢業》這篇課文很特殊。這篇位於第十二冊教材的最後一篇,是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的最後一篇教材。教學時,正值學生畢業前夕。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情感積淀與文本所表達的感情是非常契合的。

六年語文學習結束,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學習字詞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文本的能力;另一個即孩子們共同生活了三年,朝夕相處,感情深厚,在這畢業前夕,有和這篇課文相通的情感基礎,但又不完全相同,這畢業前的最後一課,是他們心靈成長的一個驛站。

『貳』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必背古詩

1 書 憤
宋 陸游
早歲哪知世事恨,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2、 今日歌
文嘉(我國明代畫家)
今日復今日,
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為,
此事何時了。
人生百年幾今日,
今日不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
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歌,
努力請從今日始。

古詩大意 :一天又一天,時間是這樣的少, 今天又沒有作為, 這些事什麼時候能做好! 人的一生能有幾天, 今天沒有作為真是值得可惜! 假如說姑且放到明天做,明天又有明天的事做. 和你說起今日詩, 是為了讓你從今天開始努力!
3、明日歌
清 錢鶴灘
明日復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
暮看日西落。
百年明日能幾何?
請君聽我明日歌!


【譯文】
明天又明天,明天何等多!
如果我們一生做事都要等待明天,
那麼勢必虛度光陰,一切事情就會錯過機會。
一般的人苦於被明日牽累,春去秋來衰老將到。
早晨看河水向東迅速流逝,傍晚看太陽向西瞬息墜落。
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個明天?請您聽取我的《明日歌》。
名句:我生待明日, 萬事成蹉跎。

4、丑奴兒(1)書博山(2)道中壁
南宋辛棄疾
少年(3)不識(4)愁滋味,愛上層樓(5);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6)。
而今識盡(7)愁滋味,欲說還休(8);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9)![1]
譯文:人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 喜歡登高遠望, 喜歡登高遠望,為寫一首新詞無愁而勉強說愁, 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 想說卻說不出, 想說卻說不出, 卻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啊![2]
5、貧 女
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 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 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針巧, 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 為他人作嫁衣裳!
6、咸陽城西樓晚眺
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譯詩 :登上高高的城樓,引動了萬里鄉關愁思。望蘆葦青青柳依依,彷彿江南水鄉景緻。 溪上雲起夕陽返照樓閣,樓頭風狂預示著山雨將至。蒼茫暮色中,歸鳥飛向荒蕪的秦苑遺址。寒蟬在枯黃的樹葉間哀鳴,漢宮廢墟上秋風低回聲嘶。行人啊,休提起,當年咸陽的舊事。古往今來一切過往的歷史,都已隨著滔滔的渭水消逝。
7.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1]
你問我什麼時候回家,我沒有定歸期; 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漲滿池子。 何時你我重新聚首, 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剪燭夜談, 再來敘說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8、矛與盾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 吾盾之堅 , 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 , 於物無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 ?」 其人弗能應也 。
全文翻譯:有一個楚國人,賣盾又賣矛。他誇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任何鋒利的東西都穿不透它。」又誇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鋒利極了,什麼堅固的東西都能刺穿。」有人問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結果會怎麼樣呢?」那人張口結舌,一句話也答不上來。
9.山居秋暝
唐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幽靜的山剛剛下過雨,天氣像晚來的秋天。一縷縷明亮的月光從松樹枝葉縫隙過,遠方若隱若現清泉擊石之聲。 竹林中不時傳來一陣陣喧笑,那是洗衣的女子結伴而歸。溪中的蓮葉搖曳,是漁船沿水下行。春天的芳菲雖已消散,但秋景亦佳,我自可留連山中。
10、列子學射
列子①學射,中矣,請②於關尹子子。尹子曰:「子③知子之所以④中者乎?。」對⑤曰:「弗知也。」關尹子曰:「未可。」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關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獨射也,為國與身亦皆如之。故聖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譯文
列子學射箭,射中了一次,於是列子就向關尹子討教射箭,說:「我學的差不多了」。關尹子說:「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嗎?」列子說:「不知道。」關尹子說:「不知道就不能算學會了。」(列子)回去後再練習,過了三年,列子向關尹子請教。關尹子說:「你知道射中靶心的原因了嗎?」列子說:「知道了!」關尹子說:「現在可以了,你要牢牢記住,千萬不要違背它。不光是射箭,治國修身也是這樣。
11自題小像
靈台無計逃神矢,
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薦軒轅。
譯文
我的愛國之心猶如被愛神之箭所射一般無處可逃,
祖國正在風雨飄搖中黯然失色。
我把我的心意寄託給人民,然而人民卻難以察覺,
我願意把我畢生的精力託付給我的祖國。
12、自嘲①
魯 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②,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③。
橫眉④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⑤。
躲進小樓成一統⑥,管他冬夏與春秋⑦。
13、魚我所欲也
《孟子·告子上》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惡(wù),所惡(wù)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wù)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bì)患者何不為(wéi)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bì)患而有不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wù)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則生,弗(fú)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爾(ěr)而與之,乞人不屑(xiè)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wèi)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dé)我歟(yú)?向(xiàng)為(wèi)身死而不受,今為(wèi)宮室之美為(wéi)之;向為(wèi)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wèi)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dé)我而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文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寧願)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寧願)舍棄生命而選取正義。
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麼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方法哪會不採用呢?採用這種做法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採用這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採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輕蔑地、吆喝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飢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見了優厚的俸祿卻不分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先前(有的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的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的人)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卻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的人)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14對酒
秋瑾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15讀陸放翁集
[清]梁啟超
詩界千年靡靡風,
兵魂銷盡國魂空。
集中十九從軍樂,
亘古男兒一放翁。
16、晨起縫破衣
鄭燮
晨起縫破衣,針線不成行。
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裝綿苦欲厚,用線苦欲長。
線長衣縫緊,綿厚耐雪霜。
裝成令兒暖,母衣單薄涼。
不衣逆母懷,衣之情內傷。
譯文:清早就起來縫衣服。主要是感激母親的恩德,因為母親七十四歲高齡,眼花手僵,晚上是看不見的,只有大清早就起來縫制,棉花也想多加點,針線也想縫緊點,到最後兒子不穿吧是有違母意,穿吧又滿心愧疚。
17、舟夜書所見
清• 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譯文:
夜晚在船上記下所看到的事情
夜黑了,漁船上孤零零的燈光好象微弱的螢火蟲的光芒,微風吹起了細細的波浪,由於水波動盪,映在水面上的燈光好象化成了許多閃耀的星星

18、京師人為嚴嵩語
詩人:明無名氏 朝代:明
可笑嚴介溪,金銀如山積,刀鋸信手施。
嘗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得幾時。
19、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 波濤如怒,
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 意踟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作了土。
興,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譯文:
華山的山峰好像從四面八方奔集起來,黃河的波濤洶涌澎湃好像在發怒,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我遙望古都長安一帶,內心想得很多。(心情很不愉快)令人傷心的是經過秦漢宮殿的遺址,看到了無數間的宮殿都變成了泥土。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滅亡,百姓還是受苦。
20、訴衷情①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② 匹馬戍梁州。③
關河夢斷何處?④ 塵暗舊貂裘。⑤
胡未滅, 鬢先秋, 淚空流。
此生誰料, 心在天山,⑥ 身老滄洲!⑦
【翻譯】回憶當年鵬程萬里為了尋覓封侯,單槍匹馬奔赴邊境保衛梁州。如今防守邊疆要塞的從軍生活已成夢中之串,夢一醒知在何處?灰塵已經蓋滿了舊時出征的招裘。胡人還未消滅,鬢邊已呈秋霜,感傷的眼淚白白地淌流。這一生誰能預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故在天山,如今卻一輩子老死於滄洲!
21小重山
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將欲心事付瑤箏。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22池州翠微亭①
(南宋)岳飛
經年②塵土滿征衣③,特特④尋芳⑤上翠微⑥。
好水好山看不足⑦,馬蹄催趁月明歸。⑧
譯文
多年的塵土布滿了軍裝,騎著馬到翠微亭尋找美景。
好山好水還沒有欣賞夠,馬蹄聲就已經催我速歸了。
23誡子書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 1.德才兼備的人,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朴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破房子里,悲傷嘆息,又怎麼來得及呢?(窮廬,亦可解為空虛的心靈。)
2.有道德修養的人的品行,是依靠安靜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是依靠節儉努力培養自己的品德。不寡慾就不能表明自己的志向,不寧靜就不能到達高尚的思想境界。學習必須靜下心來,才幹必須學習才能增長,不學習就不能有廣博的才幹,沒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學業。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冒險急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間流逝,意志隨歲月消磨,於是就落魄,大多不能融入社會,等到悲涼地守著貧窮的小屋時,後悔又怎麼來的及呢?
24西施
羅隱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25蝶戀花
宋【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1]
楊柳堆煙,[2]
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3]
樓高不見章台路。[4]

雨橫風狂三月暮,
門掩黃昏,
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
亂紅飛過鞦韆去。[5]
26 滿江紅
岳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今譯】
倚在欄桿旁,我不由得怒發沖冠,一場瀟瀟秋雨剛剛停歇。
舉目遠望,仰天長嘯,萬千思緒,奔涌激烈。
為祖國奮斗,三十年的功名,自當視若塵土;
與敵人周旋,八千里的征程,何懼披星戴月。
千萬不要隨便虛擲了少年時光,等到頭發白了才徒自悲切!
靖康年間的國恥啊,還沒洗雪;臣子的復仇之恨啊,何時能滅?
駕起遠征的戰車吧,直把那賀蘭山踏裂!壯志凌雲,餓了就飽餐敵人肉;
談笑風聲,渴了就痛飲敵人血。
期待著這一天吧,讓我們從頭收拾好舊日的山河,
向祖國獻捷!
27泊秦淮
杜牧
煙花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28過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譯文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開始於一部儒家經書;從率領義軍抗擊元兵以來,經過了整整四年的困苦歲月。
祖國的大好河山在敵人的侵略下支離破碎,就像狂風吹卷著柳絮零落飄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動盪不安,就像暴雨打擊下的浮萍顛簸浮沉。
想到前兵敗江西,(自己)從惶恐灘頭撤離的情景,那險惡的激流、嚴峻的形勢,至今還讓人惶恐心驚;想到去年五嶺坡全軍覆沒,身陷敵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嘆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誰沒有一死呢?為國捐軀,死得其所,(讓我)留下這顆赤誠之心光照青史吧!

29虞美人
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30春夜洛城聞笛
唐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
陣陣悠揚的笛聲,從誰家中飄出?
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聽到哀傷的《折楊柳》,
能不勾起思鄉之情嗎?

31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1]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脫換下薄紗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捲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3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 岑(cén)參(shēn)
北風卷地白草折(zhé),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sàn)入珠簾濕羅幕,狐裘(qiú)不暖錦衾(qīn)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qiāng)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chè)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
北風席捲大地,白草被颳得折斷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飛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風吹來,千樹萬樹潔白的梨花斗艷盛開。
雪花飄散進入珠簾,沾濕了羅幕,穿上狐裘不感覺到溫暖,織錦做成的被子也覺得單薄。
連將軍和都護都拉不開弓,都覺得盔甲太寒冷,難以穿上。
廣闊的大漠上百丈厚的堅冰縱橫交錯,愁雲暗淡無光,在萬里長空凝聚著。
在軍中主帥所居的營帳里擺設酒宴,給回去的客人餞行,胡琴琵琶與羌笛奏出了熱烈歡快的樂曲。
傍晚在轅門外,紛紛大雪飄落,紅旗被冰雪凍硬,強勁的北風也不能讓它飄動。
在輪台東門外送您離去,離去的時候大雪鋪滿了天山的道路。
山嶺迂迴,道路曲折,看不見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馬走過的蹄印。

『叄』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目錄

1.我們愛你啊,中國 2.鄭成功 3.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4.古詩兩首 5.負荊請罪 6.最後的姿勢 7.船長 8.愛之鏈 9.小草和大樹 10.輪椅上的霍金 11.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 12.姥姥的剪紙 13.牛郎織女 14.安塞腰鼓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16.草原 17.麋鹿 18.給家鄉孩子的信 19.錢學森 20.詹天佑 21.鞋匠的兒子 22.古詩兩首 23.學與問 24.大自然的文字 25.養成讀報的好習慣

『肆』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復習資料

六(上)語文復習資料
1、《我們愛你啊,中國》是一首詩歌,作者以飽含感情的筆墨贊美祖國的美麗富饒以及悠久的歷史,光輝的成就,抒發了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全詩按總分總的結構寫的。
2、全詩分為三部分,開頭歌頌祖國的(幅員遼闊)、總寫(對祖國的熱愛)。
課後3題。五個方面:壯麗的山河、豐富的特產、多樣的民族、光輝的歷史、偉大的成就
學了課文,我想用這些成語來贊美祖國:地大物博、氣壯山河、山清水秀、錦綉中華、
1.cí [ 瓷 ]碗 [ 慈 ]祥 告[ 辭 ] [ 雌 ]雄 [ 祠 ]堂 [ 磁 ]鐵
2.當 燦爛的太陽 跳出 東海的碧波 , 帕米爾高原 依然是 群星閃爍 ;
當 北國 還是 銀裝素裹的世界 , 南疆 早已 洋溢著盎然的春色 。
我們愛你—— 戰國編鍾 奏出的古曲, 改革開放 譜寫的新歌,神州萬里涌動的 滾滾春潮 ,祖國大地燃起的 希望之火 。
我們愛你—— 奮斗書寫 的史冊, 汗水澆灌 的碩果。松樹的 偉岸 、梅花的 高潔 , 博大 的胸懷、 恢弘 的氣魄。
3.這首詩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贊美祖國的 美麗富饒 以及 悠久的歷史 、 光輝的成就 ,全詩採用「 總分總 」的常規結構,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明中心。全詩分為三部分,開頭歌頌祖國的幅員遼闊、總寫對祖國的熱愛。第二部分從不同的側面贊美了祖國 山河無比壯麗、物產聞名世界、民族風物迷人、文化古老燦爛、民族精神偉大,抒發了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學了課文,我想用這些成語來贊美祖國: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錦綉中華、人傑地靈 。
③按要求寫詩句。
描寫西湖的詩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描寫廬山的詩句: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描寫黃河的詩句: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2、鄭成功
1、《鄭成功》是一篇歷史故事,記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建設台灣的史實,歌頌了鄭成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氣節。
2、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文天祥 岳 飛 鄭成功 林則徐 張自忠 戚繼光 霍去病 鄭 和 史可法 劉仁軌當代民族英雄:魯 迅 錢學森 鄧稼先 許海峰 鄧小平(記住三個即可。)
3、鄭成功是中國明清之際軍事家、民族英雄。台灣是中國的第一大島。
4、明朝末年,荷蘭侵略者強佔了我國的寶島台灣。他們殘酷地奴役台灣同胞,台灣人民恨透了這伙強盜。
從祖國內地來到台灣的,有不少愛國的讀書人,鄭成功讓他們辦起了學校。他還規定高山族子弟讀書可以免除徭役。這樣一來,高山族和漢族的關系更融洽了。鄭成功建設台灣的兩件實事是:發展生產,興辦教育。
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建設台灣的偉大功業,是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這句話在全文中起總結全文、深化中心作用。
5、課後六個詞語的意思。載歌載舞:載:又、且。 負隅頑抗:負,依仗、依靠;隅,角落。 6、文中的四字詞語、生字、多音字
nú yì zhù jūn kānɡ kǎi jī ánɡ hénɡ xínɡ bà dào fēnɡ fān bì kōnɡ [奴役 ][ 駐軍 ] [ 慷慨激昂 ] [ 橫行霸道 ] [ 風帆蔽空 ]
shòu ròu lí bà lián dāo liàowàng fù yú wán kàng róng qià
[ 瘦肉 ] [ 犁耙 ] [ 鐮刀 ] [ 瞭望 ] [ 負隅頑抗 ] [ 融洽 ]
lián 窗 [簾 ] [ 廉 ]潔 [ 蓮 ]花 [ 鐮 ]刀 [ 憐 ]愛 [ 聯 ]歡
1.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 載歌載舞(zài√ zǎi)
橫行霸道(héng√ hèng) 負隅頑抗(ōu yú√) 犁耙(pá bà√)
2.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並選擇其中的兩個詞語寫一句話
慷[ 慨 ]激昂 橫行[ 霸 ]道 喜出[ 望 ]外 驚恐萬[ 狀 ]
負[ 隅 ]頑抗 載歌載[ 舞 ] 街頭[ 巷 ]尾 風帆[ 蔽 ]空
曉艷得了一百分,她喜出望外,載歌載舞。
3.用「望」字擴詞,並填空(不重復)。
①鄭成功在一群將領的簇擁下,站在船樓上四處( 瞭望 )。
②每當你憂愁煩惱的時間,來到大自然,( 仰望 )藍天白雲,俯看花草樹木,你就會明白生活依然十分美好。
③一天,他登上軍營附近的一座山頭,臨風( 眺望 )。
④他( 盼望 )著有一天能和失散多年的親人們團聚。
4.《鄭成功》這篇課文是一篇 歷史 故事,通過學習課文,我知道了鄭成功是 福建 省 南安 縣人,文中講的這件事情發生在 明朝末年 (時間)。
5.「民族英雄鄭成功 收復台灣 、 建設台灣 的偉大功業,是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 總結全文 、 深化中心 。請你把這句話換個說法,使表達的語氣更強烈: 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建設台灣的偉大功業,我們怎麼會忘記呢? 文中和這句話相照應的句子是: 我們一定要收復祖國的寶島台灣 。
6.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准備工作包括 修造船隻、聚集糧草和 操練海軍 。鄭成功建設台灣主要是指 發展生產 和 興辦學校 兩件事。
7.我們之所以稱鄭成功為民族英雄,是因為他打退了 荷蘭 侵略者,收復 台灣 ,並且加強了漢族與 高山 族的聯系。你知道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還有 岳飛 、 文天祥 、 林則徐 。
8.請你寫四個表示愛國的成語、一句愛國名言和一句愛國的詩句。
成語: 以身許國、精忠報國、憂國憂民、赤膽忠心
名言: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詩句: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9.荷蘭侵略者憑借高大堅固的鐵甲艦和艦上的大炮,企圖負[ ]頑抗。英勇的鄭軍官兵冒著敵人密集的炮火,駕著艦船向敵艦隊沖去。他們團團圍住敵艦,使敵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隨著「轟隆」一聲巨響,所有的艦船都震動起來,海面上掀起十幾丈高的水柱。原來是一個炮手瞄準敵艦放了一炮,剛巧打中了彈葯庫。那艘敵艦被炸成許多碎片,飛向天空。敵人驚恐萬[ ],敵艦隊亂作一團。鄭軍官兵乘勢用鉤子鉤住敵艦,一個個跳了上去。敵艦官兵無法逃脫,只好統統舉手投降。
①寫出文中「[ ]」里的字的解釋。 角落 樣子
②看到鄭軍官兵如何英勇,你還想到哪些成語(寫4個)。
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奮不顧身、勇往直前
③用「____」劃出描寫敵人表現的句子。
④根據下面提供的一些詞語,想像一下,當時的敵人還會有哪些表現。試著寫幾句話。
喪家之犬漏網之魚心驚膽戰哭爹喊娘聞風喪膽魂飛魄散丑態百出
鄭成功的軍隊圍住了敵人,荷蘭軍負隅頑抗。鄭軍擊中敵人的彈葯庫,敵人聞風喪膽,嚇得魂飛魄散。敵人投降了。可是還是有幾個漏網之魚跳水逃走了。
10.《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檢測題2。(①到④判斷,⑤排序)
①星期五不是食人族。( × )
②魯濱遜對星期五從一開始就沒有戒備之心。(× )
③西班牙人在美洲對那裡的人們都很友好。(× )
④魯濱遜到達荒島上是在岩洞里度過了他的第一個夜晚。( × )
⑤把魯濱遜到了荒島上所做的事情按時間順序排列起來。 a、b、c、d、e
a.從船上搬運東西 b.修建新住處 c.種糧食 d.製作陶器 e.遇上星期五
3、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1、《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篇課文講了波蘭音樂家肖邦身在異國他鄉不忘亡國之恨,彌留之際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表達了對祖國強烈的愛。
2、肖邦:波蘭最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被稱為「浪漫主義的鋼琴詩人」,作品有《革命練習曲》、《悲傷》。3、中外愛國音樂家有: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聶耳。
4、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5、課後第4題:a、埃斯內爾把泥土作為「特殊禮物」送給肖邦,為的是讓肖邦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b、「彌留之際」指病重快要死的時候,肖邦對姐姐說的話,表達了他至死不忘祖國強烈的愛國情感。
6、悲憤欲絕:欲,將要。絕,死亡。 與世長辭:辭,告別。
xiāo bānɡ yǒnɡchànɡ wò shǒu yōu lǜ mǎn qiānɡ rè xuè
[ 肖邦 ] [ 詠唱 ] [ 握手 ] [ 憂慮 ] [ 滿腔熱血 ]
là zhú bā lí kǎ chē shēn yuān
[ 蠟燭 ] [ 巴黎 ] [卡車 ] [ 深淵 ]
xiāo [消 ]除 報[ 銷 ] [ 囂 ]張 雲[ 霄] 元[ 宵] [ 瀟 ]灑
1.解釋詞語:悲憤欲絕:絕: 氣息中止 悲痛憤怒到了極點。
與世長辭:辭: 告別 永遠離開人世。
2.肖邦是 波蘭 (國家)最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被稱為「浪漫主義的鋼琴詩人」,作品有《革命練習曲》、《悲傷》等。我還知道中外愛國音樂家有
聶耳、冼星海、莫扎特、貝多芬 (4例)。
3.1830年11月的一天,維斯瓦河上彌漫著 薄薄的 霧靄。20歲的肖邦告別了自己的親人,坐著馬車離開了首都華沙。在城郊,馬車突然被一大群人攔住,原來是肖邦的老師埃斯內爾和同學們來為他送行。他們站在路邊,詠唱著埃斯內爾特地為肖邦譜寫的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埃斯內爾緊緊地握住肖邦的手說:「孩子,無論你走到哪裡,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呀!」肖邦感動地點了點頭。這時,埃斯內爾又 捧過 一隻 閃閃發光的銀杯 , 深情地 對肖邦說:「這里裝的是 祖國波蘭的泥土 ,它是我們送給你的 特殊禮物 ,請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 激動的淚水溢滿眼眶 。他 鄭重地 從老師手中接過了盛滿泥土的銀杯 ,回首望瞭望遠處的華沙城,然後登上馬車,疾馳而去。
①這段文字對所寫的事情交代得很清楚,你一定能從中找出時間1830年11月的一天、地點 首都華沙城郊 、人物 肖邦、埃斯內爾及同學們 以及所寫的事情 送別肖邦 。這件事中又寫了 詠唱送別曲、老師的叮囑、贈送銀杯等三個送別場景。
②老師「贈土」的目的是希望肖邦走到哪兒都不要忘了災難深重的祖國和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
③「維斯瓦河上彌漫著薄薄的霧靄。」作者在文中借景抒發了肖邦 離別時悲憤 的心情。
④根據課文內容,理解文中臨別贈言的含義及前後兩句話之間關系,填充句子。因為我們希望你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所以 我們把祖國波蘭的泥土作為特殊禮物送給你 。我們之所以把祖國波蘭的泥土作為特殊禮物送給你,是因為 我們希望你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 。
⑤課文寫出了埃斯內爾說話時的動作「 握住 」和神態表情「 深情 」,這一細節描寫的作用在於 老師希望肖邦不要忘記祖國的關切之情 。
⑥想一想,回答問題:
a.根據這段文字寫的送別內容,你認為埃斯內爾為肖邦譜寫的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中,會有「 即使你遠在他鄉,願你永遠不會把祖國遺忘 」的詞句。
b.讀著課文中送別的感人場面的文字,你會很自然地聯想起古詩名句: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4.肖邦在法國巴黎一住就是18年。為了祖國,也為了生計,肖邦四處奔波。疲勞加上憂憤,使肖邦原來的肺結核病又復發了。1849年10月,他終於躺倒在病床上。彌留之際,肖邦緊緊握著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說:「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①認真讀懂文中的重點詞句,理解句子的含義。
a.從「為了生計」這個片語,你可以想像得到 肖邦在國外的生活非常艱辛 。
b.從「四處奔波」這個片語,你會想到 肖邦為了祖國而忘我地工作著 。
c.肖邦「疲勞」的原因是 他為了祖國,為了生計而四處奔波、辛勤創作 。
d.肖邦「憂憤」的是 祖國波蘭還在沙皇俄國的統治之下 。
e.「彌留之際」指 病重快要死的時候 ,肖邦對姐姐說的話,表達了他至死不忘祖國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
f.「緊握著」和「喃喃地」這兩個詞同時用來形容彌留之際的人,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作者這樣用詞的用意是 突出表現肖邦至死不渝的愛國之情 。
②概括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 肖邦彌留之際請求姐姐把他的心臟帶回祖國 。
③在寫法上,這段文字對全文起的作用是 點明主題 。
5.默寫送別詩:①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②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③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④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 唯見長江天際流 。⑤高適《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4、古詩兩首
1、《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被人稱為「生平第一首快詩」。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消息之後欣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詩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一句准確地表達了詩人的歸心似箭和為收復失地而喜悅的心情。
(2)杜甫被譽為「詩聖」,他的詩被譽為「詩史」。
(3)全詩體現了一個「喜」字,從「初聞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卻看妻子愁何在」等詞句可以體會到詩人因聽到官軍收復失地而欣喜。
2、《示兒》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絕筆,詩中作者以遺囑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收復失地、洗雪國恥、重新統一祖國的無比渴望。
(1)愛國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2)愛國詩篇背其中一首: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杜甫《春望》 文天祥《過零汀洋》
6、這兩首詩的相同點:均表達了詩人的愛國之情。不同點:第一首是通過「喜」來表達的,寫作者聽到失地收復的消息後極度喜悅和急還鄉的心情;而《示兒》是通過「悲」來表達的,寫作者臨終前的牽掛,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沒有看到祖國的統一。
3、背誦全詩及詩意。
4、帶點字:△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隨意胡亂。△ 漫卷:隨意地捲起來。指高興得不能讀書了。 △青春:明麗的春天 ◇示:告訴 ◇元:同「原」,本來。◇萬事空:什麼事情都沒有了。◇但:只。 ◇王師:這里指南宋王朝的軍隊。◇九州:指中原。◇同:全國統一。◇定:平定,收復。◇:家祭:祭祀祖先。◇:無:同「勿」,不要。◇乃:你的。◇翁:父親。
5、詩意:《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門關外忽然傳來收復薊北的消息,剛聽到這個消息,眼淚就灑滿了我的衣裳。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們的憂愁不知哪裡去了;我胡亂地把詩稿和書籍一卷,高興得簡直要發狂。在大晴天放聲高歌,暢飲美酒,趁著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故鄉。我立刻就乘船從巴峽東下,穿越巫峽,一路順流之下,一過襄陽,便直奔洛陽。
《示兒》:我本來就知道人一死就什麼都不知道了,我只是為不能看到祖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等到宋朝軍隊向北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在祭祀祖宗的時候,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tì lèi wū xiá luò yánɡ jiājì
[ 涕淚 ] [ 巫峽 ] [ 洛陽 ] [ 家祭 ]
jì[ 既 ]然 [ 寂 ]寞 [ 寄 ]托 事[ 跡 ] 救[ 濟 ] [ 季 ]節
1.寫出古詩內容: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門關外忽然傳來收復薊北的消息,剛聽到這個消息,眼淚就灑滿了我的衣裳。 劍外忽傳收薊北 , 初聞涕淚滿衣裳 。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們的憂愁不知哪裡去了;我胡亂地把詩稿和書籍一卷,高興得簡直要發狂。 卻看妻子愁何在 , 漫卷詩書喜欲狂 。在大晴天放聲高歌,暢飲美酒,趁著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故鄉。 白日放歌須縱酒 , 青春作伴好還鄉 。我立刻就乘船從巴峽東下,穿越巫峽,一路順流之下,一過襄陽,便直奔洛陽。 即從巴峽穿巫峽 , 便下襄陽向洛陽 。
《示兒》:我本來就知道人一死就什麼都不知道了,我只是為不能看到祖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 死去元知萬事空 , 但悲不見九州同 。等到宋朝軍隊向北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在祭祀祖宗的時候,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王師北定中原日 , 家祭無忘告乃翁 。
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妻子: 夫人和孩子 。 漫卷: 胡亂地捲起 。 青春: 明媚的春天 。
示: 告訴 。 元: 同「原」,本來 。 萬事空: 萬事萬物無牽掛 。
但: 只 。 同: 統一 。 定: 平定 。
無: 不要 。 乃: 你的 。 翁: 父親 。
3.《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 唐 代詩人 杜甫 的作品,被前人稱為「 杜甫生平第一快詩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消息之後驚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詩人 渴望安定生活 的思想。「 卻看妻子愁何在 , 漫卷詩書喜欲狂 。」這一句准確地表達了詩人的歸心似箭和為收復失地而喜悅的心情。
全詩體現了一個「 喜 」字,從「卻看妻子愁何在 , 漫卷詩書喜欲狂 。」、「 白日放歌須縱酒 , 青春作伴好還鄉 。」等詞句可以體會到詩人因聽到大唐軍隊收復失地而欣喜。
《示兒》是 宋 朝詩人 陸游 的絕筆,以遺囑的口吻告訴孩子,他為 看不到全中國的統一 (用自己的話回答)而「 悲 」,叮囑孩子「 王師北定中原日 , 家祭無忘告乃翁 」(填詩句)。表達了 渴望祖國統一 的感情。
這兩首詩的相同點:均表達了詩人的 愛國 之情。不同點:第一首是通過「 喜 」來表達的,寫作者聽到失地收復的消息後極度喜悅和急還鄉的心情;而《示兒》是通過「 悲 」來表達的,寫作者臨終前的牽掛,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沒有看到祖國的統一。
4.把下列愛國名句補充完整。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 , 事事關心 。——顧憲成
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陸游
5.客有鬻yù矛與盾者,譽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應也。寫出古文對應的成語: 自相矛盾
6.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零作成泥碾(zhǎn niǎn)作塵 獨愴(chuànɡ chànɡ)然而涕下
年少萬兜鍪(mó móu) 板橋鄭燮(yán xiè)
直把杭州作汴(bìnɡ biàn)州 巴山夜雨漲(zhǎnɡ zhànɡ)秋池
7.①《秋夕》的作者是( C )
A.杜甫 B.李白 C.杜牧
②「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作者是:( C )
A.陸游 B.辛棄疾 C.陳子昂
③《朝天子•詠喇叭》的作者王磐是( C )
A.唐朝人 B.宋朝人 C.明朝人
④「鐵馬冰河入夢來」的上一句是:( B )
A.衙齋卧聽蕭蕭竹 B.夜闌卧聽風吹雨 C.暖風熏得遊人醉
⑤「天下英雄敵手?曹劉。」這句出自( B )
A.卜運算元•詠梅 B.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C.十一月十四日風雨大作

練習1
1、《愛我中華》這首詩是著名詞作家喬羽為第4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所寫的會歌,這支歌真切地表達了全國各族人民「愛我中華」的思想感情及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和建設偉大祖國的豪情。
2、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56個民族,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如蒙古族(那達慕)、回族(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經節)、藏族(沐浴節)、維吾爾族(內孜節、庫爾班節)、苗族(龍船節)、彝族(火把節)、壯族(三月三)、傣族(潑水節)、滿族、朝鮮族(鬥牛節)
5、負荊請罪
1、《負荊請罪》是歷史小話劇,課文是根據歷史故事將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編的。劇本共分為兩幕;第一幕側重寫的人物是藺相如,第二部分側重寫的人物是廉頗。劇本開頭先寫明時間、地點和人物。劇中的方括弧內主要交代舞檯布景及人物活動情況;劇中的內括弧內交代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等。劇本通過人物對話,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軍廉頗向遭受其侮辱不與之計較的上卿藺相如負荊請罰的故事,揭示了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而不計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肷襟和廉頗知錯就改、爽直磊落的可貴精神。「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背著荊條去請罪,現表示願意責罰,也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2、與之相關的成語故事:《完璧歸趙》、《澠池之會》。
3、藺相如:深明大義 寬容大度 顧全大局 廉 頗:光明磊落 知錯必改 迷途知返
宰相肚裡能撐船。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6、最後的姿勢
1、《最後的姿勢》是寫的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一個老師:譚千秋。他在生死攸關的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他用自己51歲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人民贊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7、船長
1、《船長》是一篇短篇小說。這篇小說講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大輪船猛烈撞擊後即將沉沒時,鎮定自若地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脫險,自己卻堅守在船長崗位上,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歌頌了哈爾威船長,忠於船守,捨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2、課文作者是維克多•雨果,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被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代表作有《巴黎聖母院》、《悲慘的世界》、《笑面人》、《九三年》。
3、課後第4題句子的含義:(1)人們被哈爾威船長尊重婦女、愛護兒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後己、捨己救人的品德所感動,沒有一個人再違反他的命令,全部聽從他的指揮,有秩序地開展自救。這句話蘊含著對船長忠於職宇、捨己救人崇高品格的謳歌與贊美。(2)這句話是對哈爾威船長一生品德的贊頌,面對死亡的威脅,哈爾威船長作出了以身殉職的選擇,他忠於職守、捨己救人,又一次表現他的高尚品格。
4、背誦25-30自然段。
5、做人之道:忠於職守、捨己救人、誠實守信、拾金不昧、見義勇為、尊敬長輩、寬容大度
8、愛之鏈
1、《愛之鏈》這篇課文是一首愛的贊歌,作者是美國作家傑尼•巴尼特羅依•李。課文敘寫了喬依幫助老婦人修車不計報酬,老婦人幫助女店主,女店主關愛丈夫喬依的故事,生動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愛的鏈條,贊揚了人間的友愛互助,告訴人們: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伸出援助的手。
2、課文為何用「愛之鏈」作題目:課文中寫喬依幫助老婦人,老婦人幫助女店主,喬依幫助了別人,就是幫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關愛,也必定會得到別人的關愛。每個人的愛都在傳遞著延續,這就是一根愛的鏈條,這就是愛之鏈。
3、喬依:助人為樂、無私奉獻。
4、文中四字詞語的意思。天經地義 荒無人煙 潸然淚下
5、關於愛的名言。
6、多音字;簸 禁 幾 盡
7、課文第六和七自然段。
8、學了課文《愛之鏈》,使我們想起了汪國真寫的《我不期望回報》這首詩中的一句話:人,不一定能使人偉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也使我們想到了一句歌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練習2 1、背誦五個選擇題和小詩。
《我不期望回報》作者汪國真,他的詩集和小說集,多次獲得全國圖書「金鑰匙」獎。詩中表達的深刻哲理:盡量多地不求索取地為社會,為他人做一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靈變得充實、美麗。
2、采訪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較高層次的互動活動。采訪的注意點:(1)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明確需了解哪些方面的內容,要明確解決什麼問題。(2)確定好采訪的對象,列好采訪提綱。(3)提問要有禮貌,語言要得體。(4)記錄重要的內容。

『伍』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補充習題,練習與測試第24課答案

一.看拼音,寫詞語。
預兆 聳立 小熊 炎熱
二.讀課文,照樣子填空.
雲 辨別方向
石版灰石 了解地質權變化
花崗石 了解地質變化
三.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1.畫第一句
2.像鐵匠的鐵砧
告訴人們要下雷雨了
3.雲下山,地不幹。
雲絞雲,雨淋淋。

四.仿寫句子
我們頭上的天空,在會讀它的人看來也是一本很有趣的書。
五.讀一讀,寫一寫.
你看那燕子南飛,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它告訴我們冬天快來了,
六.啟示.
我們應該主動探索自然,獲取大自然的知識.

『陸』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英語第7單元E部分翻譯

今天早晨,我媽媽和我一起去超市。我們坐在公交車尾部。忽然,公交車停了,一些人下了回車。公答交車又開了起來。突然,我看見一個CD隨身聽在我前面的椅子底下。
我問我前面的男人:「是你的嗎?」「不,不是我的,可能是她的。」他指向一個在他旁邊的女人。
「是你的嗎?」我問在男人旁邊的女人。「不,不是我的。」
「是誰的CD隨身聽?」我問。沒人回答。公交車又停了。我走向司機,讓他把它帶到警察局。

望採納,謝

『柒』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 伴你學答案

樓主,你好!我也復是一制名小學生,我們不能依靠答案,應該自己解題,這樣才能獲得樂趣,你不自己寫,那就永遠也不會!我們要有基礎的知識,最後畢業考誰也幫不了你!!!!所以,我只能給你數學伴你學66~67頁答案。

P.66 一.計算下面各題 七分之十一 二分之一 二.簡便計算 14 七分之五 3.解方程。36 2 四.4(噸) 五.81(只) 六.(我一行一行橫著說)第一行:2 24 8 第二行:3 54 27 第三行:二分之三 四分之九 八分之二十七

P.67 一.計算下面各題,能簡算的要簡算。11 五分之一 一又七分之三 九十四分之又九十五分之九十四 二十四分之四十一 十六分之十一 二.解方程 二十分之一 二十六分之七 八分之七 二分之一 三.李偉156下,李明132下 四.空白部分的面積比是1::15

閱讀全文

與蘇教版六年級上冊24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