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選修課後練習古代詩歌

高中語文選修課後練習古代詩歌

發布時間:2021-01-02 23:48:58

㈠ 高二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鑒賞所有篇目

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pí)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wéi)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一本作「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jué),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颻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

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
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

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
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
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葯房。
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
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
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

九嶷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

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
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擬行路難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願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行路吟。
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千斵復萬鏤。
上刻秦女攜手仙,承君清夜之歡娛。
列置帳里明燭前,外發龍鱗之丹彩。
內含麝芬之紫煙,如今君心一朝異。
對此長嘆終百年。

璇閨玉墀上椒閣,文窗綉戶垂羅幕。
中有一人字金蘭,被服纖羅采芳藿。
春燕差池風散梅,開幃對景弄禽雀。
含歌攬涕恆抱愁,人生幾時得為樂。
寧作野中之雙鳧,不願雲間之別鶴。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君不見河邊草,冬時枯死春滿道。
君不見城上日,今暝沒盡去,明朝復更出。
今我何時當得然,一去永滅入黃泉。
人生苦多歡樂少,意氣敷腴在盛年。
且願得志數相就,床頭恆有沽酒錢。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貴賤付皇天。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蝶躞垂羽翼?
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
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
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愁思忽而至,跨馬出北門。
舉頭四顧望,但見松柏荊棘郁樽樽。
中有一鳥名杜鵑,言是古時蜀帝魂。
聲音哀苦鳴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
飛走樹間啄蟲蟻,豈憶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變化非常理,中心惻愴不能言。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陽春妖冶二三月,從風簸盪落西家。
西家思婦見悲惋,零淚沾衣撫心嘆。
初送我君出戶時,何言淹留節回換。
床席生塵明鏡垢,纖腰瘦削發蓬亂。
人生不得恆稱悲,惆悵徙倚至夜半。

銼櫱染黃絲,黃絲歷亂不可治。
昔我與君始相值,爾時自謂可君意。
結帶與我言,死生好惡不相置。
今日見我顏色衰,意中索寞與先異。
還君金釵瑇瑁簪,不忍見之益愁思。

君不見蕣華不終朝,須臾淹冉零落銷。
盛年妖艷浮華輩,不久亦當詣冢頭。
一去無還期,千秋萬歲無音詞。
孤魂煢煢空隴間,獨魄徘徊遶墳基。
但聞風聲野鳥吟,憶平生盛年時。
為此令人多悲悒,君當縱意自熙怡。
十一
君不見枯籜走階庭,何時復青著故莖。
君不見亡靈蒙享祀,何時傾杯竭壺罌。
君當見此起憂思,寧及得與時人爭。
人生倐忽如絕電,華年盛德幾時見。
但令縱意存高尚,旨酒嘉餚相胥讌。
持此從朝竟夕暮,差得亡憂消愁怖。
胡為惆悵不得已,難盡此曲令君忤。
十二
今年陽初花滿林,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謝紛交轉,我君邊戍獨稽沉。
執袂分別已三載,邇來寂淹無分音。
朝悲慘慘遂成滴,暮思遶遶最傷心。
膏沐芳余久不御,蓬首亂鬢不設簪。
徒飛輕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復遺。
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恆懷悲。
十三
春禽喈喈旦暮鳴,最傷君子憂思情。
我初辭家從軍僑,榮志溢氣干雲霄。
流浪漸冉經三齡,忽有白發素髭生。
今暮臨水拔已盡,明日對鏡復已盈。
但恐羈死為鬼客,客思寄滅生空精。
每懷舊鄉野,念我舊人多悲聲。
忽見過客問何我,寧知我家在南城。
答雲我曾居君鄉,知君遊宦在此城。
我行離邑已萬里,今方羈役去遠征。
來時聞君婦,閨中孀居獨宿有貞名。
亦雲悲朝泣閑房,又聞暮思淚沾裳。
形容憔悴非昔悅,蓬鬢衰顏不復妝。
見此令人有餘悲,當願君懷不暫忘。
十四
君不見少壯從軍去,白首流離不得還。
故鄉窅窅日夜隔,音塵斷絕阻河關。
朔風蕭條白雲飛,胡笳哀急邊氣寒。
聽此愁人兮奈何,登山遠望得留顏。
將死胡馬跡,寧見妻子難。
男兒生世轗軻欲何道,綿憂摧抑起長嘆。
十五
君不見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萊。
君不見阿房宮,寒雲澤雉棲其中。
歌妓舞女今誰在,高墳壘壘滿山隅。
長袖紛紛徒競世,非我昔時千金軀。
隨酒逐樂任意去,莫令含嘆下黃壚。
十六
君不見冰上霜,表裡陰且寒。
雖蒙朝日照,信得幾時安。
民生故如此,誰令摧折強相看。
年去年來自如削,白發零落不勝冠。
十七
君不見春鳥初至時,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風蕭索一旦至,竟得幾時保光華。
日月流邁不相饒,令我愁思怨恨多。
十八
諸君莫嘆貧,富貴不由人。
丈夫四十強而仕,余當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會應蘇息遇陽春。
對酒敘長篇,窮途運命委皇天。
但願樽中九醞滿,莫惜床頭百個錢。
直得優游卒一歲,何勞辛苦事百年。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2?
錦官城外柏森森3。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4。
三顧頻煩天下計5,
兩朝開濟老臣心6。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7。

《書憤1》
其一
早歲2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3。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4。

陸游[1]
塞上長城5空自許8,鏡中衰鬢7已先斑。
出師一表6真名世9,千載誰堪10伯仲間11![2]
其二
白發蕭蕭卧澤中,秪憑天地鑒孤忠。
厄窮蘇武餐氈久,憂憤張巡嚼齒空。
細雨春蕪上林苑,頹垣夜月洛陽宮。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3]
其三
鏡里流年兩鬢殘,寸心自許尚如丹。
衰遲罷試戎衣窄,悲憤猶爭寶劍寒。
遠戍十年臨的博,壯圖萬里戰皋蘭。
關河自古無窮事,誰料如今袖手看![3]
其四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實未聞。
劇盜曾從宗父命,遺民猶望岳家軍。
上天悔禍終平虜,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報國,尚憑精意祝爐熏。[4]
其五
清汴逶迤貫舊京,宮牆春草幾番生。
剖心莫寫孤臣憤,抉眼終看此虜平。
天地固將容小丑,犬羊自慣瀆齊盟。
蓬窗老抱橫行路,未敢隨人說弭兵。
雜詩
其一∶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其二∶
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
遙遙萬里輝,盪盪空中景。
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
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
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
其三∶
榮華難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為三春蕖,今作秋蓮房。
嚴霜結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還復周,我去不再陽。
眷眷往昔時,憶此斷人腸。
其四∶
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
親戚共一處,子孫還相保。
觴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緩帶盡歡娛,起晚眠常早。
孰若當世時,冰炭滿懷抱。
百年歸丘壟,用此空名道!
其五∶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
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
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
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當幾許,未知止泊處。
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
其六∶
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親此事。
求我盛年歡,一毫無復意。
去去轉欲速,此生豈再值。
傾家持作樂,竟此歲月駛。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其七∶
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
寒風拂枯條,落葉掩長陌。
弱質與運頹,玄鬢早已白。
素標插人頭,前途漸就窄。
家為逆旅舍,我如當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舊宅。
其八∶
代耕本非望,所業在田桑。
躬親未曾替,寒餒常糟糠。
豈期過滿腹,但願飽粳糧。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應陽。
正爾不能得,哀哉亦可傷!
人皆盡獲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為陶一觴。
其九∶
遙遙從羈役,一心處兩端。
掩淚汛東逝,順流追時遷。
日沒星與昂,勢翳西山巔。
蕭條隔又涯,惆悵念常餐。
慷慨思南歸,路遐無由緣。
關梁難虧替,絕音寄斯篇。
其十∶
閑居執盪志,時駛不可稽。
驅役無停息,軒裳逝東崖。
沈陰擬薰麝,寒氣激我懷。
歲月有常御,我來淹已彌。
慷慨憶綢繆,此情久已離。
荏苒經十載,暫為人所羈。
庭宇翳餘木,倏忽日月虧。
其十一∶
我行未雲遠,回顧慘風涼。
春燕應節起,高飛拂塵梁。
邊雁悲無所,代謝歸北鄉。
離昆鳴清池,涉暑經秋霜。
愁人難為辭,遙遙春夜長。
其十二∶
裊裊松標崖,婉孌柔童子。
年始二五間,喬柯何可倚。
養色含津氣,粲然有心理。
越中覽古
越王勾踐破吳歸⑴,義士還家盡錦衣⑵。
宮女如花滿春殿⑶,只今惟有鷓鴣飛⑷。
一剪梅
北宋 李清照

紅耦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花月夜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1]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工筆重彩畫《春江花月夜》 吳玉陽作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2]
夜歸鹿門歌⑴

夜歸鹿門歌[1]
山寺鍾鳴晝已昏⑵,漁梁渡頭爭渡喧⑶。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⑷。
岩扉松徑長寂寥⑸,惟有幽人自來去⑹。[2]
夢游天姥(mǔ)山別東魯諸公》1 唐 李白
海客談瀛(yíng)洲,煙濤微茫信難求2;越人3語天姥,雲霞明滅4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5,勢拔五嶽掩赤城6。天台(tāi)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7。
我欲因之8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9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10。謝公11宿(sù)處今尚在,淥(lù)12水盪漾清13猿啼。腳著(zhuó)謝公屐(jī)14,身登青雲梯15。半壁見海日16,空中聞天雞17。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8。熊咆龍吟殷(yǐn)岩泉19,栗深林兮驚層巔20。雲青青21兮欲雨,水澹(dàn)澹兮生煙。列缺22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開23。青冥24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25。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26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luán)回車27,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28驚起而長嗟(jiē)。惟覺(jué)29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30。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31。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qí)訪名山32。安能摧眉折腰33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1-4]
昔聞洞庭水⑴,今上岳陽樓⑵。
吳楚東南坼⑶,乾坤日夜浮⑷。
親朋無一字⑸,老病有孤舟⑹。
戎馬關山北⑺,憑軒涕泗流⑻
旅夜抒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揚州慢

淳熙丙申正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壁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①名都,竹西②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③,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④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⑤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⑥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⑦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⑧年年知為誰生
長相思
○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①,水一程。
身向榆關②那畔③行,
夜深千帳④燈。
風一更⑤,雪一更,
聒⑥碎鄉心夢不成,
故園⑦無此聲⑧。
將進酒(1)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⑵!

書法將進酒(18張)
君不見高堂⑶明鏡悲白發⑷,朝如青絲暮成雪⑸!
人生得意⑹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⑺。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⑻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⑼,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⑽。
鍾鼓饌玉⑾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⑿,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⒀,斗酒十千恣歡謔⒁。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⒂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⒃,呼兒將出⒄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⒅。
閣夜
歲暮陰陽⑴催短⑵景,天涯霜雪霽⑶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⑷星河影動搖⑸。
野哭⑹千家聞戰伐⑺,夷歌⑻數處起漁樵。
卧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⑼。
《李憑箜篌引》1 唐朝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2,空山凝雲頹不流3。江娥啼竹素女愁4,李憑中國彈箜篌5。
崑山玉碎鳳凰叫6,芙蓉泣露香蘭笑7。十二門前融冷光8,二十三絲動紫皇9。
女媧煉石補天處10,石破天驚逗秋雨11。夢入神山教神嫗12,老魚跳波瘦蛟舞13。
吳質不眠倚桂樹14,露腳斜飛濕寒兔15。[
《虞美人》[1]【南唐】李煜
其一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其二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樓深,面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燕歌行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①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
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1]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庖丁解牛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響然(3),奏刀騞然(4),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5),乃中經首之會(6)。
文惠君曰:「嘻(7),善哉!技蓋至此乎(8)?」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9)。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10)。依乎天理(11),批大郤(12),道大窾(13),因其固然(14)。技經肯綮之未嘗(15),而況大軱乎(16)!良庖歲更刀,割也(17);族庖月更刀(18),折也(19)。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20)。彼節者有間(21),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2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23),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24),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25),如土委地(26)。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27)。」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28)。」
阿房宮賦

六王畢(1),四海一(2),蜀山兀(3),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4),隔離天日(5)。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6)。二川溶

懷禪微刻《阿房宮賦》局部放大圖
溶(7),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8),檐牙高啄(9)。各抱地勢(10),鉤心斗角(11)。盤盤焉(12),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13)。長橋卧波,未雲何龍(14)?復道(15)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16),不知東西(也作「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17)。舞殿冷袖,風雨凄凄(18)。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19),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20),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21)。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22),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23)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24),杳(25)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26),盡態極妍,縵立(27)遠視,而望幸(28)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29)。燕趙之收藏(30),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31),倚疊(32)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33),棄擲邐迤(34),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35),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36)取之盡錙銖(37),用之如泥沙?使負棟(38)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39),多於在庾(40)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42)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42)之心,日益驕固(43)。戍卒叫(44),函谷舉(45),楚人一炬(46),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47)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48)三世可至萬世(49)而為君,誰得而族(50)滅也?秦人不暇(51)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52)後人也。[1]

高中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需要背誦哪些課文

高中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需要背誦的課文有:
第一單元的《湘夫人》、《擬行路難》(其四)、《蜀相》;
第二單元的《夜歸鹿門歌》、《夢游天姥吟留別》《登岳陽樓》《菩薩蠻》(其二);
第三單元的《閣夜》、《李憑箜篌引》、《虞美人》、《蘇幕遮》;
第四單元的《阿房宮賦》;
第五單元的《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篇目及建議
第一單元:
課文:
白居易《長恨歌》(賞析)建議熟讀
屈原《湘夫人》(背誦、字詞)
鮑照《擬行路難》其四 「泄水置平地」(背誦)
杜甫《蜀相》(背誦)——名篇
陸游《書憤》(背誦)
單元推薦作品:
阮籍《詠懷二十八首》其一「夜中不能寐」
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白日淪西河」
李白《越中覽古》:建議背誦
李清照《一剪梅》:建議背誦
黃遵憲《今別離》
習題出現:
李白《行路難》:建議背誦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建議背誦(至少對仗兩聯)
第二單元:
課文: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賞析)建議熟讀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背誦)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背誦)
杜甫《登岳陽樓》(背誦)
韋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背誦)
推薦作品:
王維《積雨輞川庄作》:建議背誦(至少對仗兩聯)
杜甫《旅夜書懷》:建議背誦
蘇軾《新城道中》:建議背誦(至少對仗兩聯)
姜夔《揚州慢》:建議背誦
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建議背誦
習題出現:
王維《歸嵩山作》
李白《贈孟浩然》、杜甫《解悶》
李賀《夢天》:建議背誦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建議背誦
杜甫《泊岳陽樓下》、《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建議背誦
第三單元:
課文:
李白《將進酒》(賞析、背誦)
杜甫《閣夜》(背誦)
李賀《李憑箜篌引》(背誦)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背誦)
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背誦)
推薦作品:
屈原《國殤》:建議背誦「出不入兮往不反」至結尾。
高適《燕歌行》:名句要記誦。
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建議背誦。
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睢景臣《般設調·哨遍·高祖還鄉》
習題出現:
韓愈《聽穎師彈琴》:唐代描寫音樂名篇之一。
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建議背誦。
柳永《甘草子》「秋暮」
張先《系裙腰》「惜霜蟾照夜雲天」
第四單元:
課文: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莊子·庖丁解牛》
司馬遷《項羽本紀》(節選,項羽之死部份)——《鴻門宴》一課提到過。
杜牧《阿房宮賦》(背誦)
推薦作品:
褚少孫《西門豹治鄴》(《史記·滑稽列傳》節選)
魏禧《大鐵錐傳》
習題中出現:
杜牧《題烏江亭》、胡曾《烏江》、王安石《烏江亭》、李清照《詠項羽》、毛澤東《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建議背誦
第五單元:
課文:
蘇洵《六國論》
歐陽修《伶官傳序》
韓愈《祭十二郎文》
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推薦作品:
方苞《獄中雜記》
張岱《陶庵夢憶序》
第六單元: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建議熟讀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背誦)
歸有光《項脊軒志》
推薦作品:
蘇軾《游沙湖》
劉基《苦齋記》

㈢ 人教版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課後題答案

大唐王朝國力空前強盛,國家從長期分裂復歸於統一,封建經濟和文化獲得了充分發展的良好條件,再加上朝廷在各方面採取了較為開放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尤其是確立了以詩賦取土的科舉制度,打破了魏晉以來門閥對仕途的壟斷,使大批有才華的寒門子弟脫穎而出,最終創造了唐代文學的空前繁榮 。有唐一代作家作品數量之多,成就之高,影響之大,都是前未曾有的。 唐代詩歌堪稱一代文學標志,中國古典詩歌的頂峰,是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初、盛、中、晚各期都名家輩出,大家紛呈。詩歌創作幾乎遍及社會各個階層的男女老少,《全唐詩》收錄的詩人就有兩千餘家,詩作近五萬首,而實際遠不止此數。 初唐時期,宮廷詩歌承齊梁余風,流行靡麗軟艷的「上官體」詩。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他們和稍後的陳子昂,上承漢魏風骨,力掃齊梁宮體詩頹風,使唐詩開始由宮廷走向社會,由艷情轉向現實,由靡靡之音變為清新健康的歌唱。同時的宋之問和沈佺期在詩歌的形式上也做了大膽的探索,他們共同為唐詩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史稱盛唐,這一時期出現了兩大詩歌流派和我國詩歌史上的「雙子星座」。以王維、孟浩然、儲光羲等人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上承陶淵明、謝靈運而別開生面。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收在《輞川集》中的五言絕句,如《鹿柴》、《辛夷塢》等,善於將繪景狀物與闡發禪趣相結合,意境幽美,藝術精妙。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等人為代表的邊塞詩人,詩風剛健。韻味深長,唱出盛唐強音。高適的《燕歌行》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七言歌行體詩,描繪雄奇的邊塞風光和艱苦的軍旅生活,或悲壯渾厚,或奇逸峭拔,都是唐代邊塞詩的佳篇。李白與杜甫是古今詩壇的「雙子星座」。李白詩歌豪放飄逸,史稱「詩仙」。如《將進酒》、《行路難》、《蜀道難》,無不顯示了詩人獨特的情感色調和藝術個性。杜甫詩歌號稱「詩史」,風格沉鬱頓挫。他用詩歌創作抒發了憂國憂民之心,象《三吏》、《三別》這樣的詩歌,實錄了唐王朝由盛轉衰過程中一系列重大的事件,最負盛名。那些優美寫景述懷詩,也不忘憂國憂民,如《登高》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㈣ 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大唐王朝國力空前強盛,國家從長期分裂復歸於統一,封建經濟和文化獲得了充分發展的良好條件,再加上朝廷在各方面採取了較為開放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尤其是確立了以詩賦取土的科舉制度,打破了魏晉以來門閥對仕途的壟斷,使大批有才華的寒門子弟脫穎而出,最終創造了唐代文學的空前繁榮 。有唐一代作家作品數量之多,成就之高,影響之大,都是前未曾有的。

唐代詩歌堪稱一代文學標志,中國古典詩歌的頂峰,是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初、盛、中、晚各期都名家輩出,大家紛呈。詩歌創作幾乎遍及社會各個階層的男女老少,《全唐詩》收錄的詩人就有兩千餘家,詩作近五萬首,而實際遠不止此數。

初唐時期,宮廷詩歌承齊梁余風,流行靡麗軟艷的「上官體」詩。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他們和稍後的陳子昂,上承漢魏風骨,力掃齊梁宮體詩頹風,使唐詩開始由宮廷走向社會,由艷情轉向現實,由靡靡之音變為清新健康的歌唱。同時的宋之問和沈佺期在詩歌的形式上也做了大膽的探索,他們共同為唐詩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史稱盛唐,這一時期出現了兩大詩歌流派和我國詩歌史上的「雙子星座」。以王維、孟浩然、儲光羲等人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上承陶淵明、謝靈運而別開生面。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收在《輞川集》中的五言絕句,如《鹿柴》、《辛夷塢》等,善於將繪景狀物與闡發禪趣相結合,意境幽美,藝術精妙。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等人為代表的邊塞詩人,詩風剛健。韻味深長,唱出盛唐強音。高適的《燕歌行》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七言歌行體詩,描繪雄奇的邊塞風光和艱苦的軍旅生活,或悲壯渾厚,或奇逸峭拔,都是唐代邊塞詩的佳篇。李白與杜甫是古今詩壇的「雙子星座」。李白詩歌豪放飄逸,史稱「詩仙」。如《將進酒》、《行路難》、《蜀道難》,無不顯示了詩人獨特的情感色調和藝術個性。杜甫詩歌號稱「詩史」,風格沉鬱頓挫。他用詩歌創作抒發了憂國憂民之心,象《三吏》、《三別》這樣的詩歌,實錄了唐王朝由盛轉衰過程中一系列重大的事件,最負盛名。那些優美寫景述懷詩,也不忘憂國憂民,如《登高》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

4 中國文學史發展簡史

安史之亂以後,進入中唐時期。經過短期的衰退之後,詩歌創作又形成了一個新的高潮。劉長卿、韋應物的山水詩,是王維、孟浩然一派的繼續;盧綸、李益的邊塞詩,是高適、岑參一派的余緒。以白居易、元稹為首的現實主義詩人,倡導了一場新樂府運動。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的創作主張,並以巨大的熱情投入了新樂府詩的創作實踐。他們的新樂府詩,往往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社會現象,加以集中概括,對朝廷一系列錯誤政策和由此造成的社會弊端進行諷諭批評,主題明確,題材集中,有鮮明的形象性和強烈的戰斗性,諸如《賣炭翁》、《杜陵叟》等篇章,千百年來傳誦不絕。白居易的詩歌創作成就是多方面的,《長恨歌》和《琵琶行》,也堪稱古代敘事詩中的傑作。這一時期,和元白詩派齊名而詩風殊趣的是以韓(愈)孟(郊)詩派。韓孟詩派以才學為本,以議論見長,作詩力避平俗而求生硬奇險,開了後世宋詩的風氣。此外各具藝術個性的著名詩人還有柳宗元、劉禹錫、賈島和李賀。李賀以其濃麗浪漫的詩風獨樹一幟,並啟迪了晚唐的李商隱。

到了晚唐,隨著李唐王朝走向沒落,詩歌氣格染上了濃厚的衰亡感傷色彩。最有成就的詩人是杜牧和李商隱。世稱「小李杜」。杜牧長於寫七絕,可與盛唐「七絕聖手」王昌齡並肩。他的詠史懷古詩,風格俊爽高絕。寫景也自然清麗,如《山行》讓人百讀不厭。李商隱的七律沉博絕麗,以愛情詩獨擅勝場。他的《無題》詩,工於比興,用典甚多,往往意蘊深永,耐人尋味,部分作品則未免有晦澀難解之病。

散文是唐代文苑的又一重大收獲。《全唐文》收作者三千多人,作品(包括駢散兩體)一萬八千四百餘篇,可以反映當時的創作盛況。六朝時期駢文的畸形繁榮,成為散文發展的嚴重障礙。批判六朝以還的形式主義文風,恢復先秦兩漢散文的優秀傳統,是時代和文學本身發展向作家提出的要求。初唐陳子昂、蕭潁士、獨孤及等人,較早出來提倡尚簡古、切實用的散文,但成就不大。到了中唐,韓愈、柳宗元以復興儒學為旗幟,領導了一場其實質是文學革新的古文運動。在「文以載道」的創作思想指導下,他們要求文章寫作務去陳言,要文通字順,要有充實的思想內容,要努力反映社會現實問題,要感情真切,抒發不平之鳴。韓愈、柳宗元在眾多散文作家中,猶如並峙的雙峰,他們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不愧為繼司馬遷之後兩位最優秀的散文家。韓愈的說理散文如《原毀》、《師說》、《答李翊書》等,議論透闢,氣勢縱橫,有很強的邏輯力量;記敘散文如《張中丞傳後敘》,刻畫人物仿效司馬遷《史記》筆法,將飽滿的愛憎感情傾注毫端,在善於取材和精於細節描寫方面,顯示出精湛的藝術造詣。柳宗元的記人敘事多寄寓作家進步的政治主張。如《捕蛇者說》、《種樹郭橐駝傳》諸篇。而其山水游記最為後世稱美。貶謫永州後所寫的「永州八記」,如《始得西山宴遊記》、《小石潭記》,運用寫景寓情手法,在表現山水之美中滲透了作者的人格之美,成為後世游記文學的典範之作。晚唐的古文偏於師承韓愈散文奇險艱澀的一面,成就不高。而值得一提的是以羅隱、皮日休、陸龜蒙等所寫的批判現實的小品文,魯迅曾贊之為「一塌胡塗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

唐人的傳奇是我國古典小說的成熟之作。如《鶯鶯傳》、《李娃傳》無不寫得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曲折、語言華艷生動。

詞是在唐代隨燕樂而興起的新詩體。它起源於民間,敦煌曲子詞是現存最早的民間詞。中唐以後,文人才士倚聲填詞才漸成風氣,[菩薩蠻]、[憶秦娥]掛名為李白所作,缺少確鑿的證據。溫庭筠、韋庄都是晚唐曲子詞創作的佼佼者。五代時,西蜀和南唐成為詞的創作中心,中國第一部文人詞總集《花間集》問世於西蜀。而詞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南唐後主李煜。他早期作品多寫宮廷享樂生活,國破被俘以後,以詞抒寫家國身世之恨,感慨遙深,形象真切,語言樸素自然又珠圓玉潤,《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勺等均是小令中妙品。

--------------------------------------------------------------------------------

5 中國文學史發展簡史

詞發展到宋代,進入了鼎盛時期,成為一代文學的主要標志。據《全宋詞》所載,作品有二萬余首,詞人一千四百餘位。唐詩。宋詞,堪稱中國文學的雙璧。北宋初期,朝廷提倡享樂,君臣晏安,詞風繼承花間一派的婉約綺靡而視為正宗。晏殊的詞風雍容閑雅,有富貴氣。晏殊之子晏幾道,由於其個人遭遇的不幸,詞風有異於晏殊,較多低回感傷的色彩。范仲淹鎮守邊塞,生活經歷不同,他的詞中開始出現了境界開闊、格調蒼涼之作,給宋初詞壇注入了一股新鮮感。

詞到柳永手上,有了第一次革新。柳永從都市中下層人民生活中汲取創作素材,以寫男女離別相思和個人流落江湖的羈旅之愁見長。他大量創作篇幅較長、結構復雜、音調更為繁復美聽的慢詞。他的詞多用鋪敘白描之法,層次分明,語言通俗,從內容到形式都富於平民色彩,在當時市民中傳唱極盛。《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雨霖鈴》(「寒蟬凄切」)等詞借景寓情,俗而能雅,是他的精心之作,尤傳誦於後世。蘇軾作為詞的革新家,又不滿於柳永詞沉吟於風花雪月之中,肆力打破詩詞界限,把藝術的筆觸伸向了廣闊的現實生活和個人極其豐富的內心世界,擴大了詞的題材,提高了詞的意境,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使詞成為獨立的抒情詩體。這就是所謂「以詩為詞」。蘇軾的詞達到了「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境界。他用詞來寫景、抒情、懷古.感舊、記游,甚至說理談禪風格多樣。《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詞筆細膩、風情婉轉,《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高歌入雲、逸懷浩氣,都有很高的藝術成就。給宋詞帶來了新氣象,啟迪了南宋豪放詞派的誕生。這時的秦觀、趙令峙,賀鑄、黃庭堅等人也各有自己的成就,他們共同創造了北宋詞壇多種風格相互競爭的繁榮局面。

集北宋婉約詞之大成的是周邦彥。周邦彥基本承襲了柳永詞的余風,仍表現男女戀情和羈愁行役等傳統內容,但由於他妙解音律,有很高的藝術修養,在使詞藝趨於精美化方面功不可沒。讀他的詞,可以感受到他在章法結構變化的多樣性、表現技巧的豐富性、音律語言的諧暢精工。南宋的格律派詞人,無不在藝術上受到他的熏染。

在南北宋之交,還出現了我國古代最優秀的女詞人李清照。她的詞意境深厚,感情宛曲,造語清新,尤其是南渡以後的作品如《聲聲慢》(尋尋覓覓)等,將國破家亡的悲憤與身世漂泊的傷痛融合一氣,纏綿抑鬱,感人心魄,其審美價值大大超過了早期主要抒寫閨情的篇什。

宋室南渡以後,宋詞跨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感時傷亂,抒發愛國情懷,成為詞的一大主題。南宋初詞人大多親歷靖康之變,故其詞作突破了北宋末年的平庸浮靡,表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徵。著名的有張元干、張孝祥、陳與義,向子謹、朱敦儒等,他們上承蘇軾一脈,下啟辛派詞風,是兩者之間的重要過渡。南宋最偉大的愛國主義詞人當推辛棄疾。辛棄疾生當南宋衰世,有出將入相之才,滿懷抗金報國的凌雲之志,但受朝廷妥協苟安政策的羈縛,壯志難酬,郁憤深積,只得將一腔愛國情懷寄之於詞,使宋詞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達到了光輝的高度。他繼承東坡詞的豪放風格而加以發展,尤其是他駕馭語言的功力極深,能將經史子集之語熔鑄入詞而一如己出,前人稱其「以文為詞」,辛詞又深於寄託,融傳統的婉約和豪放於一體,人稱他的詞作是「色笑如花,肝腸如火」。把詞的藝術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名篇如《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打破傳統的章法結構;《永遇樂》(千古江山)壯懷激烈,豪氣逼人;而《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纏綿哀怨之中有「裂帛之聲」;《清平樂》(茅檐低小)清新活潑,都各具特色。同時的陳亮、劉過等,風格似辛卻有點劍拔弩張。後世屬於辛派詞人還有劉克庄、劉辰翁。

南宋詞人姜夔繼承周邦彥,走上了尚風雅、主格律的創作道路。他的詞作以紀游、詠物、懷人為主要內容,意境清空,格調騷雅,音律嚴整,在藝術上冠絕一時。史達祖、高觀國等人是他的羽翼。在詞風偏於疏宕的南宋,吳文英詞卻傾向於密麗的風格,人稱「七寶樓台」,可謂一枝獨秀。由宋入元的重要詞家尚有張炎、周密,王沂孫等,隨著南宋王朝的覆滅,他們哀怨衰颯的詞作成了宋詞的尾聲余韻。

--------------------------------------------------------------------------------

6 中國文學史發展簡史

宋詩總的成就不如唐詩,但在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方面也有其自己的特色。宋初詩人楊億、錢惟演等,學晚唐李商隱,但多講究聲律辭藻,注意華麗典雅,缺少社會內容,號西昆體。王禹偁起而與之抗衡,作品面對現實,走平易流暢的一途。繼之而起的梅堯臣,蘇舜欽,都針對西昆體流弊而有所革新,歐陽修作為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人物,獎掖後進,倡導平易流暢、注重氣骨、長於思理的詩風,形成宋詩的自身特點。北宋詩壇上影響最大的兩位詩人是蘇軾和黃庭堅。蘇軾詩說理抒情,自由奔放,更進一步發展了宋詩好議論、散文化的傾向,由於他豐富的生活閱歷和深厚的藝術修養,故能避免許多詩人所犯的淺率無味或生硬晦澀的弊病,他的作品代表了北宋詩歌革新運動的最高成就。黃庭堅和他的江西詩派的詩歌最具宋詩的特色。其詩宗尚杜甫,自立門戶,大率瘦硬生新。屬於江西詩派的詩人有陳師道、陳與義、韓駒等。陸游、楊萬里和范成大,他們都出於江西詩派,最終卻分別自成一家。陸游是宋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留下來的詩共九千三百餘首,他的詩篇最感人的是表現了他老而不衰,死而不渝的抗敵復國的愛國壯志。在《關山月》一詩中,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詩人憂心如焚的情懷。楊萬里的詩清新活潑,范成大的詩善寫田園風光,頗有生活情趣。他們在創立獨特的詩歌風格上都各自作出了努力。南宋後期還出現了「永嘉四靈」和江湖詩派,但作品現實感不強,詩格比較浮弱。到宋末,文天祥、汪元量等人的愛國詩篇,浩氣磅礴,為這期詩壇增添了最後一抹光彩。

散文在唐代古文運動以後漸呈頹勢,這情況到宋初仍未改觀。柳開、石介、尹沫等人提倡恢復韓柳古文傳統,但成績不大。至宋仁宗慶歷年間,在政治革新潮流的鼓盪下,詩文革新運動也隨之興起,在歐陽修等人努力下,宋初浮華的文風得以革除,宋代散文取得了足與唐文媲美的傑出成就。歐陽修極力提倡平實樸素的文風,反對險怪奇澀之文,並在自己的散文創作實踐中身體力行,形成一種富於情韻、平易暢達的藝術風格。他的散文不論寫景狀物,還是敘事懷人,都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量,如《醉翁亭記》、《瀧岡阡表》等;即使是純粹說理的政論性散文,如《五代史伶官傳序》,也是一唱三嘆,情見乎辭,頗有特色。在歐陽修的提攜指引下,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都是一時俊彥。王安石的政論散文觀點鮮明,言辭犀利

㈤ 高二,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項羽之死》課後練習,一詞多義。

1、率領
2、因為 「以故」:因為這個原因
3、以為:把。。作為
4、無以:沒有用來。

㈥ 高中選修課本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的背誦

李白《越中覽古》:建議背誦
李清照《一剪梅》:建議背誦
李白《行路難》:建議背誦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建議背誦(至少對仗兩聯)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背誦)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背誦)
杜甫《登岳陽樓》(背誦)--習題出現過
韋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背誦)--詞的綜述課時已講過
李白《越中覽古》:建議背誦
李賀《夢天》:建議背誦--唐詩綜述課提到過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建議背誦--習題中出現過
杜甫《泊岳陽樓下》、《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建議背誦--其一初中學過
李白《將近酒》(賞析、背誦)
杜甫《閣夜》(背誦)
李賀《李憑箜篌引》(背誦)--唐詩綜述課提到過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背誦)--初中學過,詞的綜述課提到過
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背誦)
屈原《國殤》:建議背誦"出不入兮往不反"至結尾--詩經、楚辭課時提到過
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建議背誦--唐詩綜述課時提到過
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建議背誦--詞的綜述課上提到過
杜牧《阿房宮賦》(背誦)
杜牧《題烏江亭》、胡曾《烏江》、王安石《烏江亭》、李清照《詠項羽》、***《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建議背誦--杜、王、李的都講過,習題也出現過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背誦)--講解《蘭亭集序》時提到過

高中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目錄
第一單元:
課文:
白居易《長恨歌》(賞析)建議熟讀
屈原《湘夫人》(背誦、字詞)--這首講楚辭時提到過了
鮑照《擬行路難》其四 "泄水置平地"(背誦)--講漢魏古詩時提到過另一首
杜甫《蜀相》(背誦)--這首是名篇,應該有不少同學看過了
陸游《書憤》(背誦)--習題出現過
單元推薦作品:
阮籍《詠懷二十八首》其一"夜中不能寐"--習題出現過
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白日淪西河"
李白《越中覽古》:建議背誦
李清照《一剪梅》:建議背誦
黃遵憲《今別離》
課後習題出現:
李白《行路難》:建議背誦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建議背誦(至少對仗兩聯)
第二單元:
課文: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賞析)建議熟讀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背誦)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背誦)
杜甫《登岳陽樓》(背誦)--習題出現過
韋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背誦)--詞的綜述課時已講過
推薦作品:
王維《積雨輞川庄作》:建議背誦(至少對仗兩聯)
杜甫《旅夜書懷》:建議背誦--習題出現過
蘇軾《新城道中》:建議背誦(至少對仗兩聯)
姜夔《揚州慢》:建議背誦
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建議背誦
習題出現:
王維《歸嵩山作》
李白《贈孟浩然》、杜甫《解悶》
李賀《夢天》:建議背誦--唐詩綜述課提到過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建議背誦--習題中出現過
杜甫《泊岳陽樓下》、《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建議背誦--其一初中學過
第三單元:
課文:
李白《將近酒》(賞析、背誦)
杜甫《閣夜》(背誦)
李賀《李憑箜篌引》(背誦)--唐詩綜述課提到過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背誦)--初中學過,詞的綜述課提到過
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背誦)
推薦作品:
屈原《國殤》:建議背誦"出不入兮往不反"至結尾--詩經、楚辭課時提到過
高適《燕歌行》:名句要記誦--唐詩綜述課時提到過
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建議背誦--唐詩綜述課時提到過
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詞的綜述課時提到過
睢景臣《般設調.哨遍.高祖還鄉》
習題出現:
韓愈《聽穎師彈琴》:唐代描寫音樂名篇之一,博客上有資料
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建議背誦--詞的綜述課上提到過
柳永《甘草子》"秋暮"
張先《系裙腰》"惜霜蟾照夜雲天"
--------詩歌部分至此結束,後有《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概述》,內容我基本上在必修課本的單元綜述,如詩經楚辭至漢魏南北朝詩歌、唐詩綜述、詞的綜述、元曲綜述中講到了以下是散文部份
本冊選修教材學習時間約略在下學期後半學期(即必修五內容完成之後)
列出這些篇目是想告訴大家,這個量實在是太大了,即使完全不教"推薦篇目" ,甚至把課文部份再砍掉一半,要在半個學期內完成也近乎不可能的任務但這一冊課本卻是選修系列教材里最重要也最難的,請估量個人能力,盡量消化在教習必修課本時,我已經未雨綢繆,幾乎每單元都作了總攬式介紹,但是細化到每一篇課文,單靠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希望下學期拿到新課本之後,有時間就隨手翻翻,甚至假期就可以按圖索驥,當作課外閱讀

第四單元:
課文: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莊子.庖丁解牛》--上課有提到過,博客上有資料
司馬遷《項羽本紀》(節選,項羽之死部份)--《鴻門宴》一課提到過,當時已建議閱讀項羽本紀
杜牧《阿房宮賦》(背誦)
推薦作品:
褚少孫《西門豹治鄴》(《史記.滑稽列傳》節選,褚少孫是史記補作者)
魏禧《大鐵錐傳》
習題中出現:
杜牧《題烏江亭》、胡曾《烏江》、王安石《烏江亭》、李清照《詠項羽》、***《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建議背誦--杜、王、李的都講過,習題也出現過
第五單元:
課文:
蘇轍《六國論》
歐陽修《伶官傳序》
韓愈《祭十二郎文》
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推薦作品:
方苞《獄中雜記》
張岱《陶庵夢憶序》
第六單元: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建議熟讀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背誦)--講解《蘭亭集序》時提到過
歸有光《項脊軒志》
推薦作品:
蘇軾《游沙湖》
劉基《苦齋記》
------------散文部份至此結束,後有《中國古代散文發展概述》一文,先秦諸子散文部份和史傳文學的一些內容在必修的單元綜述中也提到過以下依次列出課文、單元推薦作品、課後習題出現作品,凡註明"背誦" 的是課本明確要求背誦,"建議背誦"是考試可能出現的名句名篇上課提到過的已註明,請自行查閱當時筆記或者課件--沒做筆記的自行負責……

高中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目錄

詩歌之部
第一單元
以意逆志知人論世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長恨歌/白居易

自主賞析
湘夫人/屈原

擬行路難(其四)/鮑照

蜀相/杜甫

書憤/陸游

推薦作品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雜詩十二首(其二)/陶淵明

越中覽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別離(其一)/黃遵憲

第二單元
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自主賞析
夜歸鹿門歌/孟浩然

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

登岳陽樓/杜甫

菩薩蠻(其二)/韋庄

推薦作品
積雨輞川庄作/王維
旅夜書懷/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蘇軾
揚州慢/姜夔

長相思/納蘭性德

第三單元
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將進酒/李白

自主賞析
閣夜/杜甫

李憑箜篌引/李賀

虞美人/李煜

蘇幕遮/周邦彥

推薦作品
國殤/屈原

燕歌行/高適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柳宗元

菩薩蠻/溫庭筠
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睢景臣
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概述

散文之都
第四單元
創造形象詩人有別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過小孤山大孤山/陸游

自主賞析
庖丁解牛/《莊子》

項羽之死/司馬遷

阿房宮賦/杜牧

推薦作品
西門豹冶鄴/褚少孫

大鐵椎傳/魏禧

第五單元
散而不亂氣脈中貫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六國論/蘇洵

自主賞析
伶官傳序/歐陽修

祭十二郎文/韓愈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蘇軾

推薦作品
獄中雜記/方苞

陶庵夢憶序/張岱

第六單元
文無定格貴在鮮活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種樹郭橐駝傳/柳宗元

自主賞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論語》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

項脊軒志/歸有光

推薦作品
游沙湖/蘇軾
苦齋記/劉基
中國古代散文發展概述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篇目及建議

第一單元:

課文:

白居易《長恨歌》(賞析)建議熟讀

屈原《湘夫人》(背誦、字詞)

鮑照《擬行路難》其四 「泄水置平地」(背誦)

杜甫《蜀相》(背誦)——名篇

陸游《書憤》(背誦)

單元推薦作品:

阮籍《詠懷二十八首》其一「夜中不能寐」

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白日淪西河」

李白《越中覽古》:建議背誦

李清照《一剪梅》:建議背誦

黃遵憲《今別離》

習題出現:

李白《行路難》:建議背誦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建議背誦(至少對仗兩聯)

第二單元:

課文: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賞析)建議熟讀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背誦)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背誦)

杜甫《登岳陽樓》(背誦)

韋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背誦)

推薦作品:

王維《積雨輞川庄作》:建議背誦(至少對仗兩聯)

杜甫《旅夜書懷》:建議背誦

蘇軾《新城道中》:建議背誦(至少對仗兩聯)

姜夔《揚州慢》:建議背誦

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建議背誦

習題出現:

王維《歸嵩山作》

李白《贈孟浩然》、杜甫《解悶》

李賀《夢天》:建議背誦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建議背誦

杜甫《泊岳陽樓下》、《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建議背誦

第三單元:

課文:

李白《將進酒》(賞析、背誦)

杜甫《閣夜》(背誦)

李賀《李憑箜篌引》(背誦)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背誦)

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背誦)

推薦作品:

屈原《國殤》:建議背誦「出不入兮往不反」至結尾。

高適《燕歌行》:名句要記誦。

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建議背誦。

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睢景臣《般設調·哨遍·高祖還鄉》

習題出現:

韓愈《聽穎師彈琴》:唐代描寫音樂名篇之一。

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建議背誦。

柳永《甘草子》「秋暮」

張先《系裙腰》「惜霜蟾照夜雲天」

第四單元:

課文: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莊子·庖丁解牛》

司馬遷《項羽本紀》(節選,項羽之死部份)——《鴻門宴》一課提到過。

杜牧《阿房宮賦》(背誦)

推薦作品:

褚少孫《西門豹治鄴》(《史記·滑稽列傳》節選)

魏禧《大鐵錐傳》

習題中出現:

杜牧《題烏江亭》、胡曾《烏江》、王安石《烏江亭》、李清照《詠項羽》、毛澤東《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建議背誦

第五單元:

課文:

蘇洵《六國論》

歐陽修《伶官傳序》

韓愈《祭十二郎文》

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推薦作品:

方苞《獄中雜記》

張岱《陶庵夢憶序》

第六單元: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建議熟讀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背誦)

歸有光《項脊軒志》

推薦作品:

蘇軾《游沙湖》

劉基《苦齋記》

㈦ 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急急急....

網路文庫《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教案全集 一個積分就可以下載,請去看一下吧。

㈧ 高中語文人教版詩詞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答案

答案?是說教材後面的課後題嗎?

教育教案方面相關網站可能有,但不知道你那是哪版個地方哪一權版的。

http://wenku..com/view/66c378160b4e767f5acfce8a.html
http://www.zxxk.com/softList.aspx?ClassID=3922&ChapterID=5284
網路上你還可以搜索其他的

不過 如果你是現實中要用的話,還是買1本王後雄系列輔導書來看看更方便些

解析什麼的一應俱全

㈨ 高中語文人教版詩詞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全文背誦:
湘夫人/屈原
擬行路難(其四)/鮑照
蜀相/杜甫 課後的 武侯廟
書憤版/陸游 課後的 臨安春權雨初霽
越中覽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夜歸鹿門歌/孟浩然
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
登岳陽樓/杜甫 課後的 三首要求掌握
旅夜書懷/杜甫
揚州慢/姜夔
將進酒/李白
閣夜/杜甫
李憑箜篌引/李賀
虞美人/李煜 課後的 浪淘沙
蘇幕遮/周邦彥
阿房宮賦/杜牧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

文中部分要求背誦的:

長恨歌/白居易
國殤/屈原
燕歌行/高適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柳宗元
菩薩蠻/溫庭筠
庖丁解牛/《莊子》
項羽之死/司馬遷
六國論/蘇洵
伶官傳序/歐陽修
祭十二郎文/韓愈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蘇軾
種樹郭橐駝傳/柳宗元
項脊軒志/歸有光

其實這本書考點蠻多的 且基本都要求背送 但是我們今年的期末關於語文知識的重點卻放在了 名著和語文常識上面(包括中國古典名及國外的經典散文名篇名人等) 所以 只背誦也不夠了 加油吧!!!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選修課後練習古代詩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