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六年級解比例計算題
3/5:x=1/3:2 x=3.6
3:8=15:x x=40
x:9=4:3 x=12
1/4:1/8=x:1/10 x=1/5
1.25:0.25=x:1.6 x=8
3/4:x=3:12 x=3
5:8=40:x x=64
x:3/4=1/5:2/5 x=3/8
140:2=x:5 x=350
6.5:x=3.25:4 x=8X:20=0.4:6
6X=20*0.4
X=4/3
45:9=x:3
32:4=X:8
38:60=x:30
25:40=x:60
11:50=x:100
18:25=x:75
85:1664=x:6124
14%:X=4.75:57/8
1) 3X-(1/2+1/4)=7/12
3X=7/12+3/4
3X=4/3
X=4/9
(2) 6.6-5X=3/4-4X
6.6-0.75=-4X+5X
X=5.85
(3) 1.1X+2.2=5.5-3.3X
1.1X+3.3X=5.5-2.2
4.4X=3.3
X=3/4=4/3
還有
(0.5+x)+x=9.8÷
2(X+X+0.5)=9.8
25000+x=6x
3200=450+5X+X
X-0.8X=6
12x-8x=4.8
7.5*2X=15
1.2x=81.6
x+5.6=9.4
52-x =15
91÷x =1.3
X+8.3=10.7
15x =3
3x-8=16
7(x-2)=2x+3
3x+9=2718(x-2)=270
12x=300-4x
7x+5.3=7.4
3x÷5=4.8
30÷x+25=85
1.4×8-2x=6
6x-12.8×3=0.06
410-3x=170
3(x+0.5)=21
0.5x+8=43
6x-3x=18
1.5x+18=3x
5×3-x÷2=8
0.273÷x=0.35
1.8x=0.972
x÷0.756=90
9x-40=5
x÷5+9=21
48-27+5x=31
10.5+x+21=56
x+2x+18=78
(200-x)÷5=30
(x-140)÷70=4
0.1(x+6)=3.3×0.4
4(x-5.6)=1.6
7(6.5+x)=87.5
(27.5-3.5)÷x=4
x+19.8=25.8
5.6x=33.6
9.8-x=3.8
75.6÷x=12.6
5x+12.5=32.3
5(x+8)=102
x+3x+10=70
3(x+3)=50-x+3
5x+15=60
3.5-5x=2
0.3×7+4x=12.5
x÷1.5-1.25=0.75
4x-1.3×6=2.6
20-9x=1.2×6.25
6x+12.8=15.8
150×2+3x=690
2x-20=4
3x+6=18
2(2.8+x)=10.4
(x-3)÷2=7.5
13.2x+9x=33.3
3x=x+100
x+4.8=7.2
6x+18=48
3(x+2.1)=10.5
12x-9x=8.7
13(x+5)=169
2x-97=34.2
3.4x-48=26.8
42x+25x=134
1.5(x+1.6)=3.6
2(x-3)=5.8
65x+7=42
9x+4×2.5=91
4.2 x+2.5x=134
10.5x+6.5x=51
89x-43x=9.2
5x-45=100
1.2x-0.5x=6.3
23.4=2x=56
4x-x=48.6
4.5x-x=28
X-5.7=2.15
15 5X-2X=18
3X+0.7=5
3.5×2= 4.2+x
26×1.5= 2x+10
0.5×16―16×0.2=4x
13 9.25-X=0.403
16.9÷X=0. 3
X÷0.5=2.6
x+13=33
3 - 5x=80
1.8 +6x=54
6.7x -60.3=6.7
9 +4x =40
2x+8=16
x/5=10
x+7x=8
9x-3x=6
6x-8=4
5x+x=9
x-8=6x
4/5x=20
2x-6=12
7x+7=14
6x-6=0
5x+6=11
2x-8=10
1/2x-8=4
x-5/6=7
3x+7=28
3x-7=26
9x-x=16
24x+x=50
6/7x-8=4
3x-8=30
6x+6=12
3x-3=1
5x-3x=4
2x+16=19
5x+8=19
14-6x=8
15+6x=27
5-8x=4
7x+8=15
9-2x=1
4+5x=9
10-x=8
8x+9=17
9+6x=14
x+9x=4+7
2x+9=17
8-4x=6
6x-7=12
7x-9=8
x-56=1
8-7x=1
x-30=12
6x-21=21
6x-3=6
9x=18
4x-18=13
5x+9=11
6-2x=11
x+4+8=23
7x-12=8
X-5.7=2.15
15 5X-2X=18
3X 0.7=5
3.5×2= 4.2 x
26×1.5= 2x
0.5×16―16×0.2=4x
9.25-X=0.403
16.9÷X=0.3
X÷0.5=2.6
3-5x=80
1.8-6x=54
6.7x-60.3=6.7
9 +4x=40
0.2x-0.4+0.5=3.7
9.4x-0.4x=16.2
12-4x=20
1/3x+5/6x=1.4
12x+34x=1
18x-14x=12
23 x-5×14=14
12+34x=56
22-14x=12
23x-14x=14
x+14x=65
23x=14x+14
30x12x-14x=1
x-0.7x=3.6
❷ 六年級解比例 帶答案
1.在6:5=1。2中,復6是比的()制,5是比的(),1。2是比的()。在4:7=48:84中,4和84是比例的(),7和48是比例的()。
2.4:5=24÷()=():15
3.一種鹽水是由鹽和水按1:30的重量配製而成的。其中,鹽的重量占鹽水的(—),水的重量占鹽水的()。
4.圖上距離3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80千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
5.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圖上6厘米表示實際距離()千米。實際距離150千米在圖上要畫()厘米。
6.12的約數有(),選擇其中的四個約數,把它們組成一個比例是()。
7.寫出兩個比值是8的比()、()。
8.加工零件的總個數一定,每小時加工的零件個數的加工的時間()比例;訂數學書的本數與所需要的錢數()比例;加工零件的總個數一定,已經加工的零件和沒有加工的零件個數()比例。
9.如果x÷y=712×2,那麼x和y成()比例;如果x:4=5:y,那麼x和y成()比例。
25:7=x:35514:35=57:x23:x=12:14
x:15=13:5634:x=54:2x:0。75=81。25
❸ 解方程。求比值 (六年級題目)
1、3-x=3/8*4/3=1/2,兩邊同乘2得:6-2x=1.則2x=5,x=5/2
2、各乘10得,160:30:84=80:15:42
❹ 六年級求比值的公式
沒有求比值的公式.求比值就是用除法求.a b 兩個同類量,相除又可叫做比.被除數專a 比前項,比的後項除數b .除號屬相當於比號,除法的商稱比值.非零兩數去做比,能用分數來表示.分母它是比後項,比的前項乃分子.除法商成分數值,分數值也是比值.同類兩量求比值,統一單位別忘記.比值它是一個數,結果不能是點比.
❺ 六年級求比值 化簡比
24:36=2:3=2/3
0.75:2=3:8=3/8
3/4:7/10=15:14=15/14
2.6時:40分=156分:40分=39:10=39/10
中間一個比為最簡比,最後為比值
❻ 小學六年級求比值
可以,比值可以用分數、小數、整數來表示。
❼ 六年級數學解比例
甲,乙,丙的比是抄4:5:8
因為甲數是乙數的4/5,說明甲數是4份,乙數就是5份(4:5),同樣,乙數是丙數的5/8,說明乙數是5份,丙數就是8份(5:8),正好乙數在4:5和5:8這兩個比中都表示5份,所以得出結論:甲,乙,丙的比是4:5:8。
另外,還可以這樣理解:
假設乙是x,那麼甲就是(4/5)x,丙就是(8/5)x。
x:(4/5)x:(8/5)x=4:5:8
我是我們班的數學班長,所以有什麼問題你還可以來問我哦
❽ 小學數學六年級解比例怎麼做
①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4=9:12、7:9=21:27 在3:4=9:12中,其中3與12叫做比例的外項,4與9叫做比例的內項。 比例有四個項,分別是兩個內項和兩個外項;在7:9=21:27中,其中7與27叫做比例的外項,9與21叫做比例的內項。 比例有四個項,分別是兩個內項和兩個外項。 ②比如:教師和學生的~已經達到要求。 ③比如:在所銷商品中,國貨的~比較大。 ④比例寫成分數的形式後,那麼,左邊的分母和右邊的分子是內項 左邊的分子和右邊的分母是外項。 ⑤在一個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⑥正比例與反比例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相同點 不同點 關系式 正比例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兩種量就叫做正比例的量,他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的關系。如果用字母x、y表示兩種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正比例關系可以用下面是子表示:y/x=k(一定) 反比例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乘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反比例的量他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如果用字母x、y表示兩種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乘積反比例關系可以用下面是子表示:xy=k(一定)1.比和比例。 比例是一個總體中各個部分的數量占總體數量的比重,用於反映總體的構成或者結構。 比例分為比例尺和比例.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要看它們的比值是不是相等。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這是比例的基本性質。求比例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
比例分為比例尺和比例.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要看它們的比值是不是相等。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求比例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都是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的,因為兩外項的積等於兩內項的積,所以我們可以把兩個外項和內項互相乘起來,在來解這個方程。比如:x:3= 9:27
解法:
x:3=9:27
解:27x=3×9
27x=27
x=1
(6)比例具有如下性質:
若a:b=c:d(b.d≠0),則有
1) ad=bc
2) b:a=d:c (a.c≠0)
3) a:c=b:d ; c:a=d:b
4) (a+b):b=(c+d):d
5) a:(a+b)=c:(c+d) ( a+b≠0,c+d≠0)
6) (a-b):(a+b)=(c-d):(c+d) ( a+b≠0,c+d≠0)
證明過程如下
令 a:b=c:d=k,
∵a:b=c:d
∴a=bk;c=dk
1)∴ad=bk*d=kbd;bc=b*dk=kbd
∴ad=bc
2) 顯然b:a=d:c=1/k
3) a:c=bk:dk=b:d ;結合性質2有c:a=d:b
4) ∵a:b=c:d
∴(a/b)+1=(c/d)+1
∴(a+b)/b=(c+d)/d=1+k ;即 (a+b):b=(c+d):d
a+b≠0,c+d≠0時,結合性質2有b:(a+b)=d:(c+d)
且b/(a+b)=d/(c+d)=1/(k+1) ……①
5) ∵b/(a+b)=d/(c+d)
∴1- b/(a+b)=1- d/(c+d)=1-1/(k+1)
∴a/(a+b)=c/(c+d)=k/k+1 ……② 即a:(a+b)=c:(c+d)
a+b≠0,c+d≠0時,結合性質2有 (a+b):a=(c+d):c
6) ②-①,等式兩邊同時相減得 (a-b)/(a+b)=(c-d)/(c+d) =(k-1)/(k+1)
7) 做做此題:一個長方形,比例為2:3,長方形的面積是36平方厘米,求它的長和寬。 (有意者,請做在後面。)
假設長方形寬為2,長為3,那麼:
寬:2x2=4 長: 3x3=9
答:長方形的長是9,寬是4。
將36分解質因數,發現有2和3的倍數,利用它們,得到結果。
解:設一份為X,則寬為2X,長為3X。
則 由題意得,
2X·3X=36
6X²=36
X=±√6
∵長度不能為負數
∴X=√6
則寬為2√6,長為3√6。
答:長方形的寬為2√6,長為3√6。
❾ 六年級解比例
六年級學的更多是分數吧,小數的計算也很麻煩
4.8就是48/10,也就是24/5
解:5:24/5=X:9
24/5·X=45
X=225/24
約分一下是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