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第二大題

高中語文第二大題

發布時間:2021-01-02 03:52:24

『壹』 高中語文

這道題選擇D,都不相同
第一個之是代詞,第二個之是結構助詞「的」
第一個而表示轉折,第二個而表示遞進

『貳』 高中語文選擇題技巧 。

選擇題是客觀試題,加強選擇題的解題練習,從中學到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對提高考試成績是有效的。

1、運用心理效應

運用心理效應包括做深呼吸;告誡自己,仔細審題等等。

2、要有扎實的功底

語文考試實際上就是調動自己平時的積累來回答問題的過程,不僅要善於回憶,更需要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組織答案。在組織答案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句子的簡明連貫得體、注意保留命題者的原意、注意滿足題旨、注意少用絕對化的句子。

自己做題的方法和題型

如果基礎好成績卻沒有別人好,可考慮自己做題的方法,這是其一。其二,應研究幾份試卷看看有沒有哪種題型特別薄弱。找准問題,對症下葯。

4、做題的方法

做語文選擇題首先要審清題意,其次要方法,比如採用直接法、比較法、排除法、代入法等等答題。要注意相信自己的第一語感,不要輕易改動,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

5、做選擇題的辦法

做對題的根本因素還是對知識的掌握,但在考試中掌握一些方法,一些應試技巧,也有助於得分。

選擇題都有題干,題干當中包含內容和要求。選擇題總是有正確選項和迷惑選項這么兩種選項。正確選項當然是正確答案,而迷惑選項則是用來迷惑考生的,看考生能不能區別正確選項和迷惑選項。題乾的後面,一般有四個選項。如果是單選題,則只選擇一個選項作為答案,其餘的都是迷惑項;如果是多選題,則要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項作為答案。

做選擇題有許多好辦法。比如:

採取排除法,「縮小包圍圈」。

不一定要先去找答案,最好先排除迷惑選項。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迷惑項數量多,四個裡面佔了三個,錯誤比較容易發現。容易排除的迷惑項排除掉了,迷惑項數量減少,檢查剩下的選項就要容易一些。這就是採取排除法,好比逐步「縮小包圍圈」。

例如: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先分裂後統一是無法通行的死胡同,分裂與統一不能共存,猶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B.入春以來,長春市一些小販走街串巷上門收購陳米、陳面,盡管價格低廉,每公斤有1元多錢,但生意做得很紅火。

C.遠古時代,地球上的某個角落,有一個部落,以狩獵為主,但知獵獸,不知捕魚,更不知稼穡種植為何物。

D.簡單是一種富足和從容,只有寒磣和自卑才需要泡沫的虛化和油彩的掩飾。

A的「分裂與統一」是對立的統一,「魚與熊掌」不是對立的統一,不能用「魚與熊掌」來類比「分裂與統一」,可見這是一個迷惑項,所以首先要淘汰A項。剩下三個選項就比四個選項容易對付。B的「價格低廉,每公斤有1元多錢」和「生意做得很紅火」之間沒有轉折關系。價格低,往往生意紅火,所以B的關聯詞用錯了。又淘汰了一個迷惑項,剩下的只有C和D了。從兩個選項里挑選一個正確答案,當然要容易得多。再看C,裡面的「稼穡」與「種植」重復,也應該淘汰。最後審查D,雖然難理解一些,但是沒有毛病,D就是正確答案。

(2)互相做比較,利用序列差。

什麼叫做「序列差」呢?有一些選擇題,有雙重序列,題幹上有1、2、3、4,選項裡面有A、B、C、D,兩個序列之間的矛盾,就是序列差。迷惑選項總是要「露馬腳」的。前面說過,各人的知識情況都不一樣,在各個考生眼裡,迷惑選項「露馬腳」的先後次序也不一樣。找到了一個「露馬腳」的迷惑選項,就可以否定一兩個選項;再找到了一個「露馬腳」的迷惑選項,又可以否定一兩個選項。一個選項被否定,就造成了另一個選項的不可能,於是題干序列和選項序列之間互相映襯,互相「揭老底」,產生了空檔,正確答案往往就出來了。例如: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

[1]置身在這座________的小樓,她內心的孤寂、凄楚是難以言傳的。

[2]入夏以來,許多立交橋下________了不少消夏納涼的人。

[3]他似乎早已忘記遭人白眼的________,一上班就像沒事似的吆五喝六。

[4]在馬路上曬糧食會________交通。

做這一題,如果感到[1]的空檔處很難填入哪個詞,填入「寂靜」、「安靜」似乎都可以,那就不要在分析[1]上多花時間,不如暫且放下[1]而去分析[2]。選項里有「聚積」和「聚集」,「聚積」的對象應該是物質,「聚集」的對象才是人。這就「露馬腳」了,使選項序列產生了空檔:「聚集」使得A、B的「寂寥」和「寂寞」、「苦楚」和「苦處」、「妨害」和「阻礙」等都可以不用考慮,說明A、B選項都應該否定。

如果首先看[3],似乎填入「苦楚」、「苦處」或者「痛苦」都可以,那就暫時放一放。然後看[4]。對於「交通」而言,應該使用「妨礙」而不是「妨害」,又「露馬腳」了,A、C應該否定,什麼「寂寥」、「安靜」、「苦處」和「痛苦」等都是虛設的,於是正確答案就是D。實際上,我們只審查[2]和[4]兩處,不仔細審查[1]、[3],答案就找到了。這就是充分利用序列差的結果。

高考語文選擇題解題方法和答題技巧

答題技巧
方法使用

字音辨析題
常見多音字標次讀音正確的可能性大,形聲字標不同聲旁讀音的正確可能性大。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
用排除法是較好的方法。

字形辨析題
逐個審讀容易出錯的字,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別字。如果懷疑某個是別字,可以寫出幾個同音字來比較,可以寫出幾個形似字來比較。通過分析形聲字的形旁來推導這個字的含意,再放到這個詞語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多使用結構分析法:字形結構及詞語結構分析法。看詞語不宜太長久,時間長了對的都象錯的。

實詞辨析題
重點分析理解不相同語素,可以通過組詞來理解,也可以找出反義詞來理解,還可以分析形聲字的形旁來理解。語素都不相同的詞語,重點從用法方面考慮。
採用排除的方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

詞語運用題

虛詞辨析題
主要是憑語感,可以造一些結構相似的句子來分析它的正誤,其次是理性分析。一是虛詞詞典含義的分析,先分開解釋,後組合理解;二是找出配套的關聯詞語,前後聯系來確定虛詞的含義;
採用排除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同時也要做記號。

熟語(含成語)辨析題
第一,不能望文生義。第二,體會熟語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熟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
正確理解熟語的整體意義,要注意語境的組合與搭配情況,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語越要注意陷阱。

病句辨析題

重點注意分析並列短語作句子成分與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將並列短語拆開逐一與其他成分搭配,驗證其當否。
對於句式雜糅的句子,先憑語感判定其不協調,再分別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驗證其當否。

對於語序不當的句子,先也要憑語感檢測,再將不協調的詞語或句子調換位置,看是否通暢自然。

有多重否定或還有反問的句子,要將否定換成肯定來理解。

對因不明詞義而造成前後矛盾的語句,應盡力推敲出這個關鍵詞語的含義,推敲方法是拆字組詞。

對邏輯概念方面的不協調,可以憑事理推斷。
注意題乾的要求,究竟選擇的是有語病的還是無語病的一項。

做題思路通常是:檢查句子的主幹,是否缺成分→
→ 推敲詞語運用,是否搭配 →→ 心裡默讀,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綜合思考,是否符合邏輯思維,特別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①介詞關於對於對等開頭的句子,注意主語的殘缺。

②類似於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協調,也可能是句式雜糅。

③動詞後有很長的修飾詞語,注意是否賓語殘缺。

④用和或以及頓號連接的並列成分,注意歧義及內在邏輯順序是否失當以及意義的從屬關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雙面詞語,注意後半句是否與前半句協調。

⑥反問句及疑問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標點符號題
重點審查這類標點的使用正確性。

逐一辨析排除。

語言連貫題
先從語句形式方面考慮,要求話題一致,陳述對象一致,敘述角度一致,情調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與上下文思路保持連貫。還要注意語言音節上的和諧及押韻。

再從語句內容方面考慮,在時間上、事理上注意先後順序。還要在上下語句中找到相對應的信息。語言風格要前後一致。
上下文主語的承接及邏輯的內在聯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題思路是:考查陳述對象(主語)是否一致→→話題是否一致→→前後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節是否和諧等。

望採納,謝謝~~~

『叄』 高中語文怎麼做閱讀選擇題:

現代文閱讀選擇題干擾項設置十法
近年來細心觀察高考的人會發現:高考的語文試卷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前六道語基知識題被刪減了,開門見山就是一道現代文的閱讀選擇題。如何做好此道題至關重要,因為「萬事開頭難」,它關繫到考生心理的穩定,思維的清晰,可以為後面順利解題打好基礎。
現代文的閱讀選擇題主要取材於社科類或科技類文章,它以選擇題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形式出現,稍不加註意就會使考生與正確選項失之交臂。而造成錯誤的主要原因,就是對選擇題所設置的干擾項辨析不清。現結合近年高考題型和練習,就選擇題干擾項的設置歸類辨析,以便考生理解掌握。
一、偷換概念
這種干擾項就是把原材料中某個名詞的內容,故意變換成其它內容,達到迷惑人的目的。當考生在辨析此項時,應當注意所表述的名詞同原文的內容是否在概念上相等,有無漏掉或變換了原文中的一些重要字詞。
例1. 閱讀下文,分析E項從中得出的判斷是否正確。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份報告《學會生存》中指出:「人們越來越要求把所有人類意識的一切潛能都解放出來」,然而,「人們的創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響的能力」。
E.創造能力最容易受文化水平的影響。
簡析:不正確。E項中用「文化水平」偷換了文中「文化」一詞,用「文化」這樣相同的字眼迷惑考生,往往使不夠細心的人誤認為正確。
二、無中生有
例2. 閱讀下文,判斷B、D兩項說法是否符合文意。
這兩位學者是利用直徑為26米的射電望遠鏡,來尋找由浩瀚宇宙深處發出的未知訊號的。他們以波長21厘迷和10.5厘米的電波對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區域分別進行了三次和兩次調查。
B.「三次和兩次」是指對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區域進行分片調查的次數。
D.「三次和兩次」是指按照時間(天數)的長短分別進行調查的次數。
簡析:均不符合文意。B項中的「分片調查」、D項中的「按照時間的長短」在原文中都沒有提到,所以B、D兩項判斷有誤,屬無中生有。
三、強加因果(強加因果與因果倒置)
例3.閱讀例6第一段,判斷下面說法是否准確。
D.太空帆船的航速,在月球軌道上比在地球軌道上更大,所以必須在地球軌道上加速。
簡析:不準確。「強拉因果」類干擾項的「原因」及「結果」都盡量用原文語句或意思,只是其因果關系不成立,故不準確。D項「必須在地球軌道上加速」的原因是為了「擺脫地球引力」,而不是如選項前半部分所述。
四、答非所問
例4.閱讀《讀書精神的失落》一文,完成:對「是書害了讀書精神」的含義的闡釋,正確的兩項是(文略)
A. 出版物太多太濫,書籍只是一種商品,並不關心讀書的精神內涵。
B. 現代人把讀書當作生活的一種點綴和娛樂行為,並不看重書籍的重量。
C. 閱讀已經成了現代人包裝自己、推銷自己的一種手段,讀書至上的神聖光 環已不復存在。
D.書籍不再是信念和執著的見證,無休止的商業炒作瓦解了讀書人的精神防線。
E. 現代人將書籍作為工具和玩具,放棄了對社會人生的追求。
簡析:正確項是A、D。A、B、C、D、E五項均符合原文意思,而B、C、E說的是「現代人」失落了「讀書精神」,不符合「書」害了「讀書精神」的題意,答非所問,故答案只能是A、D兩項。
五、前後倒置
例5. 閱讀下文,判斷A項說法是否正確。
按照計劃,到2000年時,陸基衛星發射器將把三個「太空帆船」送入軌道,這些太空帆船在軌道上「揚起帆」並只依靠陽光作動力朝著月球方向航行。
A. 太陽帆船不用燃料,沒有污染,是目前最好的航天器。
簡析:不正確。A項中「目前」與文中「到2000年時」從時間上不符,故A說法有誤。
參考例證:1993年高考第28題B項「《學會生存》激發了吉爾福特和威廉斯的探討」中雖然沒有表示時間的詞,但文中表示時間的詞卻是判斷B項正誤的關鍵,《學會生存》是1972年發表的,而吉爾福特在1956年和1965年就提出了智力結構模式,因而B項說法不正確。
六、誇大與縮小
例6. 閱讀下面文句,判斷D項理解是否正確。
美國市場上現有的抗蛇毒葯物是從注射了蛇毒的馬血中提取的,馬血中的紅血球被去除了,只留下含有數千種不同抗體的血漿,而這些抗體中只有幾種能解蛇毒,這樣患者在使用了這種解毒葯之後,會對血漿中數千種其他的抗體和蛋白質產生若干種過敏反應,而且,使用劑量還必須很大。
新一代抗蛇毒葯物是從注射了蛇毒的羊血中提取的,其血漿經過提純,使其中僅含能解蛇毒的抗體。在迄今接受這種新葯治療的32位患者中,大多數都沒有產生副作用,沒有一個產生使用傳統解毒葯時經常出現的嚴重的過敏反應。
D.新研製的抗蛇毒葯物使用時所需劑量小,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
簡析:不正確。D項說法的前半部分符合文意,但後半部分就「誇大其辭」了,因為文中用的是「大多數」,馬虎的學生很可能把文中的「沒有一個」看成「產生副作用」的主語。
例7. 閱讀下面一句話,判斷B項理解是否正確。
用一種名為木瓜蛋白酶將每一種Y-形抗體的「桿」與其一對「臂」分離,後者才是該抗體與目標化合物結合的部分。
B.該抗體指能解蛇毒的一種Y-形抗體。
簡析:不正確。B項誤將文中的「每一種」說成「一種」,屬於「縮小其辭」,走馬觀花的考生很可能漏讀文中的「每」而誤認為B項正確。
七、個別與一般(以偏概全)
例8.閱讀下文後回答,A、B、C、D是對太空帆船的結構的說明,選出不準確的一項。
一個劍橋科學家小組在建造歐洲參賽太陽帆船的挑戰中,因為設計獨特而處於領先地位,它設計的太陽帆船將在競賽中同其他太陽帆船一道,在一個載荷艙中由一個衛星發射器(如歐洲阿麗亞娜火箭)送入大約1萬公里高的軌道上。進入軌道後,它將展開成為3萬平方英尺的帆,並環繞地球許多圈,速度逐漸增加,直到達到擺脫地球引力並進入月球軌道的速度。
太陽帆船可以用同風箏相似的方式來通過改變形狀(從錐體到平板甚至是馬鞍形)而加以操縱。與雨傘的脊相似的靈活的金屬脊決定著帆船的形狀,而且根據地面指令,金屬脊還能受熱致彎,從而改變帆船的形狀……成功的關鍵是位於帆船中部的一顆小型太陽能通信衛星。該衛星為地面的導航人員提供視頻圖像,帆船的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安置在衛星內。
A. 有一張面積為3萬平方英尺的帆。 B. 帆中有傘脊一般的靈活的金屬脊。
C. 船中有一顆太陽能通訊衛星。 D. 衛星中裝有計算機控制系統。
簡析:A項不準確,因為「面積為3萬平方英尺的帆」是劍橋科學家小組建造的帆船的結構情況,其他帆船的帆的面積不一定為3萬平方英尺,這是「個別」與「一般」情況的置換,也就是說,「個別」情況不一定能代表「一般」情況,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八、未然與已然(未然與已然和或然與必然)
此類干擾項就是命題者故意把現實中未發生的事實(又稱「未然」)判斷為已發生(又稱「已然」)或把已發生的事實判斷為未發生,。此類干擾項只要認真辨析,抓住關鍵字眼,是不難判斷出來的。
例9. 如原材料「科學研究發現,復眼見於昆蟲和節肢動物,它由許多獨立的晶體組成……新的顯微機械加工技術使研究者可以製造出模擬昆蟲眼睛的極小的人造復眼。研究者甚至想辦法將多個晶體環繞一個半球形物排列,有朝一日或可用它來製造視野能達到360度的裝置。」
干擾項設置為:「研究者可用多個復眼晶體環繞成的半球形物製造視野達到360度的」。
經過辨析我們會發現,原材料所說「有朝一日或可用它來製造視野能達到360度的裝置應用於化妝培訓行業。」是屬於研究方向,只是表示將來有可能出現,而這只是一種假設的情況,而干擾項卻判定為「已經」的事實,這就違背了原材料意思。
與此相類似的干擾項還有「可能」變「一定」(或然與必然),「未知」變「已知」等。
九、必要與充要
這種干擾項就是命題者把閱讀材料中的邏輯關系混淆在一起讓考生判斷推理,常見的是混淆「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的關系。「必要條件」的判斷特徵是「無甲必然無乙,有甲並非必然有乙」。如,「只有存在空氣,植物才能生長」一句,沒有「存在空氣」這個條件,植物必然不能生長,但有了「存在空氣」這個條件,植物也不一定必然能生長。
而「充要條件」的判斷特徵是「有甲必然有乙,無甲必然無乙」。
例10.我們看原材料:「超聲波清洗技術是功率超聲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主要是利用超聲波在液體中的空化作用將物體表面的污物層剝離,從而達到清洗的目的……它不僅能把附著在物體表面和死角內的污物打散,而且振動加劇溶液的脈動和攪拌,更增強了清洗的效果。因此,超聲清洗已成為國內外最有效的清洗手段。」
干擾項設計為:「將物體表面的污物剝離,達到清洗的目的,是離不開超聲波清洗技術的。」
通過辨析材料,我們可以知道「超聲波清洗」只是「將物體表面的污物剝離,達到清洗的目的」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要條件,即沒有這個條件未必就沒有這個結果。
十、描述當解釋
在理解重要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時,一些描述性的說明或補充性的闡釋,並沒有準確揭示事物的特徵。
例11.從對"沙塵暴"的解釋中,選出最准確的一項,B項"沙塵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態平衡的一項工程".此句雖可在原文中找到,但它只是一種描述性的說法,並沒有揭示出沙塵暴的本質特徵,是無效信息。
本文僅就原閱讀題中某一段落進行閱讀,或對某一選項的正誤進行分析,這樣文字少,讀者的注意力集中,失誤率較低。如果面對整個現代文閱讀,面對大量的文字、紛繁的選項,考生對選項認真辯析、增強抗干擾能力就尤為必要了。

解答高考現代文小閱讀題,通常採用三遍閱讀法,即①第一遍:閱讀全文,把握思路,領會主旨,勾畫關鍵句;②第二遍:結合題干,重點閱讀,勾畫相關信息;③第三遍:對照題乾和原文,辨明干擾項,找出選題依據。

『肆』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選擇題(含答案)

1找出滅有病句的一項(

a
雪蓮牌襯衫,無論在款式上、質量上,還是包裝上,都可以看成全國一流。
b
在抗洪救災的戰斗中,經過四個小時驚心動魄的同洪水搏鬥,同志們奮不顧身地跳進洶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壩,戰勝了洪水。
c
目前,水資源緊缺的情況正以銳不可當之勢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理應引起高度重視。
d
濫用外來語,既破壞了漢語言文字的嚴謹與和諧,影響了漢語表意功能的發揮,也消解了中國文化精神而豐富的內涵。
2對《雁門太守行》理解不正確的(

a
首聯用景物描寫渲染了嚴酷的戰斗氣氛,使人聯想到敵軍壓境,形勢危急,大戰在即的情勢。
b
從聽覺,視覺兩方面鋪寫陰寒慘厲的戰地氣氛,直接描寫了短兵相接的戰斗場面。
C「臨易水」既表明交戰地點,又暗示將士們具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那種壯懷激烈的豪情和愛國熱情。
d
全文主要藉助想像,用濃煙斑駁的色彩吧戰斗的氣氛渲染得凝重而慘烈。
3下列句中括弧中詞語使用錯誤的一句(

a
李雲龍渾身透出一股粗獷自信的氣質,雖是粗布土軍裝,但是站在軍裝筆挺的進軍將領中,仍是給人(鶴立雞群)之感。
b
小張(匠心獨運),勤學苦練,很快學會了騎自行車。
c
大家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獻愛心活動,切不可(袖手旁觀)。
d
同學們喜歡新穎別致的小玩意兒,原來那些樣式陳舊,毫無個性的東西已(無人問津)
能做幾道做幾道,標號序號!
問題補充:
我既需
2008-08-02
10:42
愛&淚
回答:9
人氣:40
解決時間:2008-08-04
08:48檢舉
答案應該依次是ABB。第一題,b項「經過四個小時驚心動魄的同洪水搏鬥,同志們奮不顧身地跳進洶涌澎湃的激流」語序不對;c項「銳不可當」用詞不當;d項關聯詞「既」與「也」搭配不當。第二題,「直接描寫了短兵相接的戰斗場面」表述有錯,文章並沒有直接描寫「短兵相接」的場面。第三題,b項,"匠心獨運"是指一個人具有「巧妙的心思」,一般用於什麼設計之類的,所以用詞不當。
玫瑰~love
2008-08-02
17:30
檢舉

『伍』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二課課後習題第四大題答案

電影《祝福》有

『陸』 高中語文趣味題

一、 選擇題(1×14=14)
1、 下面對聯出自哪部章回體小說( )
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
A、《三國演義》B、《紅樓夢》C、《西遊記》D、《水滸傳》
2、下面是中國四大名著中的人物與情節,其中搭配不當的一項是( )
A、魯智深——倒拔垂楊柳B、劉姥姥——進大觀園
C、關雲長——大戰長坂坡D、孫悟空——被壓五行山
3、「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描寫的是( )的出場。
A、王熙鳳B、薛寶釵C、史湘雲D、林黛玉
4、「三軍慟哭俱犒素,沖冠一怒為紅顏。」這是清初詩人吳梅村寫的有關吳三桂迎清入關的故事,相傳,這里的「紅顏」是指( )
A、陳圓圓B、蘇小小C、董小婉D、大玉兒
5、「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樣的感慨出自( )之口。
A、孔子B、屈原C、司馬遷D、蘇軾
6、「望梅止渴」典故與下列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
A、諸葛亮B、曹操C、司馬懿D、周瑜
7、依次與下列稱號配對正確的一組作家是( )
六一居士 青蓮居士 白石道人 靖節先生
A、王 勃 杜 甫 姜 夔 謝靈運 B、歐陽修 李 白 姜 夔 陶淵明
C、王 勃 杜 甫 白居易 謝靈運 D、歐陽修 李 白 白居易 陶淵明
8、下列詞語依次涉及的有關人物是( )
脫穎而出 圖窮匕現 指鹿為馬 入木三分
A、藺相如 荊 軻 趙 高 王羲之 B、毛 遂 項 羽 李 斯 柳公權
C、毛 遂 荊 軻 趙 高 王羲之 D、毛 遂 項 羽 李 斯 柳公權
9、以下關於古人行走的常用詞,如果按行走的速度由慢到快的順序排列,
正確的一項是( )
A、行-步-趨-奔-走 B、行-趨-步-走-奔
C、行-步-趨-走-奔 D、行-步-走-趨-奔
10、下列詩句可以與「穿花蛺蝶深深見」構成對偶句的一項( )
A、雨裛紅蕖冉冉香 B、嫩蕊商量細細開
C、點水蜻蜓款款飛 D、青草池塘處處蛙
11、按漢字字體演變過程排序,正確的一項( )
A、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隸書 草書 行書
B、甲骨文 篆文 金文 隸書 草書 行書 楷書
C、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草書 楷書 行書
D、甲骨文 金文 篆文 草書 隸書 楷書 行書
12、根據下面這首詞的內容,判定它的詞牌和流派,正確的一項( )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揉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A、浣溪沙 婉約派 B、清平樂 婉約派
C、浣溪沙 豪放派 D、清平樂 豪放派
13、下面成語的空缺處依次選出用字全對的一組( )
① 足先登 ② 雷不及掩耳 ③ 風勁草 ④欲 則不達 ⑤ 馬健兒
A、疾迅快速捷 B、快疾迅捷速
C、捷迅疾速快 D、速疾迅快捷
14、下面古詩句中描寫「舞蹈」的一項( )
A、紅燈酒率聲聲慢,促柱移弦節節高。
B、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C、輕牙低掌隨聲聽,合調破空雲自凝。
D、環行急蹴皆應節,反手叉腰如卻月。
二、填空題(1×54=54)
1、成語是祖國語言寶庫中的瑰寶。有些成語因為運用了誇張、比喻等手法,極具幽默感,如:最大的手——隻手遮天;最長的壽命——萬壽無疆
請根據提示寫出下列成語:
最大的嘴——
最高大的巨人——
最大的謊言——
最反常的天氣——
最昂貴的稿費——
2、填人名,補足歇後語。
( )借東風——巧用天時
( )借荊州——有借無還
( )上樑山——官逼民反
( )打宋江——過後賠禮
( )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3、《水滸傳》的作者給梁山泊108位好漢都取了一個幽默、風趣的綽號,如及時雨——宋江、急先鋒——索超等。請根據下列綽號,寫出對應好漢的名字。
青面獸——( ) 行者——( )
浪里白條——( ) 智多星——( )
鼓上蚤——( )
4、中國歷史上有兩位著名的亡國皇帝,雖然成不了好皇帝,但成了優秀的藝術家,一位是南唐後主(著名詞人) ,另一位是北宋徽宗(著名書畫家)
5、中國的文字歷史悠久,最早是象形文學,形義對應,比如 ——日, ——月,請根據下列圖形寫出相對應的的文字。

6、對聯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學形式,請說說下列對聯所詠的是哪個歷史人物。
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
玉帳深宵悲駿馬,楚歌四面促紅妝。( )
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
翁去八百載,醉鄉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
豪氣壓群雄,能使力士脫靴,貴妃捧硯;仙人才媲美,不讓參軍俊逸,開府清新。( )
7、在詩歌中,花卉常常被詩人所吟詠,請在下列古詩中填上合適的花名。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 )。(孟浩然)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 )開。(岑參)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 )村。(杜牧)
人閑( )落,夜靜春山空。(王維)
沾衣欲濕( )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僧志南)
8、古典文學中常有一些經典的片段,請寫出下列經典片段的出處。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古典名著《 》的開篇詞。
「女媧煉石補天時剩下的一塊石頭,被丟棄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後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帶入紅塵,歷盡了悲歡離合。」以上情節出自名著《 》
9、對對子是中國古代學者必學的科目之一。請給下列成語對對子(注意對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對)。
例:流芳百世——遺臭萬年;井然有序——雜亂無章。
粗茶淡飯——
雪中送炭——
精雕細琢——
伶牙利齒——
指鹿為馬——
10、根據數字猜成語;
例:1+2+3 接二連三 3.5 不三不四
12345609 ( ) 1256789 ( )
5 10 ( ) 33333 55555 ( )
11、請正確選用下列括弧內的虛詞
齊宣王問曰:「人皆謂我毀明堂,毀 (之、諸、焉),已 (哉、歟、乎)?」孟子對曰:「夫明堂 (者、也、兮)。王者之堂 (矣、也、焉)。王欲行王政,則勿毀之 (矣、也、焉)。」
12、寫出下列各詩句的上句或下句。
A、 ,為伊消得人憔悴。
B、落紅不是無情物, 。
C、舊時王謝堂前燕, 。
D、紙上得來終覺淺, 。
E、 ,天下誰人不識君。
F、綠楊煙外曉寒輕, 。
三、連線題(4+4+5=13)
1、古人形容美女常用「閉月羞花之容,沉魚落雁之貌」。實際這句話隱含著古人所謂的四大美女的形象,並一一對應,請將下面一一對應連線。
閉月 西 施
羞花 王昭君
沉魚 貂 嬋
落雁 楊玉環
2、春秋戰國時期,各位學術思想活躍,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現象。請將下面的學派和代表人物一一對應連線。
儒家 莊周
道家 荀況
法家 蘇秦
縱橫家 韓非
3、請將下列古地名和現在所在的城市一一對應連線。
金陵 成都
燕京 南京
東京 杭州
臨安 北京
錦城 開封
四、 排序題(4+5+5+5=19)
1、《紅樓夢》十二金釵中包含了賈府了四位小姐,迎春、探春、元春、惜春,請按她們的年齡從大到小排列順序。

2、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請按一年中過節的先後順序,將下列節日按先到後重新排列。
端午節、元宵節、重陽節、清明節、七夕節、臘八節、中秋節。

3、將下列古代年齡稱謂由小到大正確排列
豆蔻 弱冠 而立 古稀 垂髫 花甲 知天命 不惑 黃口 期頤

4、下面的四句詩是打亂順序的一首詩,請按詩意重新加以排列。
A、青雲羨鳥飛B、曉隨天仗入C、白發悲花落D、暮惹御香歸

『柒』 高中語文第一大題文本閱讀該怎麼弄,有什麼技巧

一、敘述人稱
1.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並更能引起讀者情感的共鳴!
2.第二人稱: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於感情交流。
3.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客觀實在)
二、敘述方式
1.順敘:能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地進行記敘。
2.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3.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
4.補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進行交代。
5.平敘:俗稱「花開兩枝,各表一朵」,(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三、描寫
總體來說,描寫有以下一些作用:
①再現自然風光。
②描繪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動的自然及社會環境。
1.人物肖像、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
2.景物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環境、場面描寫: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人物。
4.人物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正面直接表現人物、事物;側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辭
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2.比擬:給物賦予人的形態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
3.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
4.誇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對偶:便於吟誦,易於記憶,使詞句有音樂感;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排比:節奏鮮明,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闢,條分縷析;長於抒情。
7.反復: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8.對比:使所表現的事物特徵或所闡述的道理觀點更鮮明、更突出。
9.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讀者的思考。
10.反問:強調語氣,語氣強烈,強化情感。

『捌』 高中語文閱讀常見題型

高考散文閱讀中表達作用題的類型及解法
高考的大閱讀一般為精美的哲理散文、抒情散文和詠物散文。在文學作品閱讀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題目,其要求一般為:……的好處是什麼?……作用是什麼?結合上下文分析……表達效果。筆者姑且將這類題稱為表達作用題。近幾年閱卷中我們發現考生對信息篩選題大多得心應手,一旦涉及理解並進一步分析鑒賞,就茫然無措。
一、人稱表達類
可以針對某一人稱的運用命題,也可以針對行文中人稱的變化命題,或者針對稱謂的變化命題。如2006年高考遼寧卷豐子愷的《楊柳》第20題:文章對牡丹等花木的稱呼大多用第三人稱,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卻有兩處用了第二人稱,這樣寫有何作用?請賞析。
解題思路:
(1)確認人稱的運用或變化。
(2)了解每一種人稱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人稱的作用大致為:
第一人稱便於直抒胸臆,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和真實感。
第二人稱呼告抒情更強烈感人,便於情感交流,親切自然。
第三人稱不受時空限制,靈活自由,能從更多方面自由地敘述。
(3)結合內容分析其具體作用。如上述題目可以這樣回答:改用第二人稱,將批判對象擬人化,形成一種面對面的質問之勢,使作者的態度更為鮮明,便於直接抒發作者對那些名貴花木強烈的厭惡之情。
(4)步驟:確認人稱+人稱的特點+結合文章具體內容說明此人稱對表達主旨、中心的作用。

二、修辭方法類
針對一些運用修辭手法的語句命題。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朱成玉的《落葉是疲倦的蝴蝶》第12題:請指出「我看到了母親那對干癟的乳房,像兩只殘缺不整的討飯的碗,卻為我們討來了一生的盛宴。」這句話的修辭手法,並分析其表達效果。
解題總路:
(1)確認所用的修辭手法。這類語句作用題,首先要確認所用的修辭手法,在答題時點明所用修辭手法。
(2)明確答題方向。答題時,要明確每一種修辭手法的作用。一般說來,描繪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為使描寫對象生動形象,主要有比喻、擬人、誇張;結構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為突出強調,主要有對偶、排比、反復;表達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為增強語氣,主要有反問和設問。
(3)確認修辭手法,明確答題方向後,結合文章內容、結構分析其具體作用,闡述其表達效果。上述題目可以這樣組織答案:這里用了比喻,這個比喻把母親耗盡生命為孩子創造幸福的內涵形象生動化了;凸現母親一生的辛勞,強調她為了孩子費盡心血,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感激。
(4)步驟:點明修辭手法+修辭手法的作用+結合原文詞句進行分析在結構、內容上的作用+表達效果

(5)修辭手法的作用
1. 比喻 :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
2. 借代 :使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引人聯想,以簡代繁,具體生動。
3. 比擬 :色彩鮮明,描寫形象,啟人想像。
4. 誇張:態度鮮明,引起共鳴;揭示本質,給人啟示;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
5. 對偶 :句式整齊,節奏鮮明;便於吟誦,易於記憶;表意凝煉,抒情酣暢。
6. 排比 :前後聯結,結構緊湊;內容集中,增強氣勢;說理透闢,條分縷析;節奏鮮明,便於抒情。
7. 設問 :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8. 反問 :語氣強烈,加重語勢,激發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9. 反復 :多次強調,突出思想,加深印象;承上啟下,分清層次;加強節奏感,增強旋律美,加強抒情感染力。
10. 襯托 :突現正面或反面事物,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11. 對比:總的說來,能使語言色彩鮮明。
具體地說:兩物對比——揭示好同壞,善同惡,美同丑的對立,使人們在比較中得到鑒別。一物對比——揭示事物的對立面,反映事物內部既矛盾又統一的辯證關系,使人們全面地看問題。
12. 雙關 使語言幽默,饒有風趣。使表達含蓄曲折,生動活潑,增強文章的表現力。
14. 反語 表示人與人之間的親昵感情; 揭露批判,辛辣諷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戰斗性。

三、表達方式類
一般針對段落或篇章中具體的表達方式命題。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楊聞宇的《日月行色》第16題:本文開頭兩段的場景描寫有哪些特點和作用?
解題思路:
(1)確認指定語段所用的具體的表達方式。
(2)明確五種表達方式(記敘、議論、說明、描寫、抒情)中具體分類及作用、以便答題時明確方向。常見的表達方式的作用可以簡潔地表述如下:
景物描寫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寄託感情;白描簡筆勾勒,簡潔准確傳神;工筆細描精雕細刻,纖毫畢見,具體生動;細節描寫准確傳神鮮明;插敘豐富內容,深化主題,曲折有致;倒敘設置懸念,吸引興趣,波瀾起伏;敘後議論畫龍點睛,點明題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盡致;間接抒情寓情於景,物事含蓄。
(3)確認所指定語段運用何種表達方式,結合文章具體分析。如上述題目答案可以概括為:①選擇的是一個日落黃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場景,突出了場景的寧靜與和諧,具有詩情畫意的意境美。②場景描寫與人物描寫融合在一起,人與景互為映襯,相得益彰。③景中融情,場景描寫融入了「我」和「她」約會時的喜悅之情。
(4)步驟:點明表達方式+分析文章語句+結合原文詞句進行分析在結構、內容上的作用+表達效果

四、行文段落類
針對文章中段落的作用命題。如:2007年高考江蘇卷雷抒雁的《麥天》第16題:「男人雖然不再耍鐮費胳膊,畢竟還是五黃六月,頭頂一團火球,身上汗不斷。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頭跌進夢鄉,搖不醒叫不應。麥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這些敘寫從全文結構看有什麼作用?
解題思路:
(1)確認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確段落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個角度人手)。如下所述:開頭段統攝全篇,領起下文,渲染氣氛,奠定基調;過渡段承上啟下(或啟下);結尾段呼應前文,深化升華主旨,卒章顯志。
(3)結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如上例答為:強調麥天男人的勞累,為寫女人心疼男人作鋪墊;與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應;與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長剌剌躺在炕上……」一節的描寫相呼應。
再如:2007年江西卷汪曾祺的《泰山很大》第17題:「寫風景,是和個人氣質有關的」,這句話在全文結構上起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
答案就可以這樣組織:這句話在文章結構上承上啟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對上文不同文所寫泰山的歸結;另一方面它開啟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認為寫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進而轉入對泰山封禪的敘寫。

五、表現手法類
考查對文章的表達技巧的分析鑒賞能力。如2007年四川卷趙麗宏的《焰火的變奏》第14題:作者寫象徵喜慶的焰火,為什麼要從平靜的湖水寫起?
解題思路:
(1)確認所用表現手法。
(2)明確常見表現手法的作用。如下所述:象徵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鮮明;揚抑在變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對比突出事物特點,使形象鮮明;襯托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特點;渲染為行文設置鋪墊,營造氛圍;以小見大通過細小的事、景表現重大的內容主題。
(3)明確所用表現手法並結合文句內容作答。如上述題目答案可以概括為:以「靜」襯「動」,反襯了隨後施放焰火的熱鬧;湖水的平靜又與焰火的熱鬧相結合,共同表達了對世界和平、安寧、美好生活的肯定。

六、物象類
(1)宜從文章結構形式到內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對文章結構具體的思考角度如下:
結構:開頭結尾的策劃,詳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線索的貫穿,過渡照應的勾連,伏筆懸念的設置等。
(2)內容上結合文章具體分析。
如2007年高考廣東卷遲子建《泥濘》第16題:文章在開頭花了不少筆墨描寫雪,這樣寫有哪些作用?
思考角度:(1)對內容的充實強調作用;(2)勾連上下文的線索作用;(3)主旨的深化升華作用;(4)寄託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為:突出了雪美麗與醜陋的兩重性(內容角度),從而為下文寫泥濘作鋪墊(結構角度),從寫熱愛雪到熱愛泥濘(思想感情角度)。

『玖』 高中語文卷紙閱讀題第一題,五選二的選擇題,如果選擇的兩項里有項選

這么告訴你吧我幾年剛剛高考完,平常我語文一般都是110分左右,高考考了130分。嘿嘿(再次贊一下自己)!!!高考我主要是選擇題發揮的好,所以一看到你這個問題就想來幫幫你。那個語文選擇的話字音,字形的話其實真的沒什麼技巧!!主要是看!!高考時每個選項都認識當然就沒問題,但是如果都不認識那就只能蒙了!!!但是告訴你一個積累的好方法吧!你們老師現在或不久之後會發生僻字的字音表!那麼就抄寫吧!其實那麼多時間不用去那麼多去做數學題!到最後數學都會有瓶頸!那麼語文沒什麼意思就抄寫語文的字音吧!這個方法很有效!然後就是成語和語病了!!!這個成語的話你就是要注意陷阱的問題!有些成語就是故意弄得表明意義和實際意義不太一樣!你要有這樣的意識!!看到一個表明意義和問題十分貼切的就要注意了!!語病的話那麼你就是多讀!如果還是不行的話那麼就嘗試劃分成分!!注意一些特定的詞語!這個考點就那麼幾個!多注意就好!文言文的話其實沒那麼bt!!古文其實還是很容易的!實在不會選的話,那麼回原文猜吧!!猜猜意思!!大概都能猜出來!!對了!文言文最後一題,其實可以幫助你理解全文的!這個是經驗之談!!然後就是現代文!其實我感覺這個沒什麼難的!!選擇的時候注意回原文看看選項說的是在原文什麼地方找的!那麼說明文呢!要我說出說明文的就是腦殘!每年說明文都會有爭議!但不知道問什麼每年都出!這個就看人品吧!但其實還是要會原文多看看的!找找選項的出處!好了!就打這么多了!希望可以幫到你!然後現代文閱讀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第二大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