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語文的會考 要求哪些文言文是必背的
二、《勸學》
1.通假字
⑴輮以為輪,其曲中規(「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彎曲,使……彎曲)
⑵知明而行無過(「知」通「智」,智慧)
⑶君子生非異也(「生」通「性」,資質、稟賦)
⑷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曬)
2.古今異義
⑴博學:廣博地學習,廣泛地學習/知識、學識的淵博。
⑵參:驗,檢查/參加,參考。
⑶疾:強,這里指聲音宏大/疾病,快。
⑷假:憑借,藉助/與「真」相對。
⑸金:金屬制的刀劍/金銀。
⑹爪牙:爪子和牙齒/壞人的黨羽、幫凶。
⑺用心:思想意識活動/讀書用功或對某事肯動腦筋。
⑻用:因為/使用。
⑼跪:腳或腿/跪下。
⑽寄託:容身,託身/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上。
2.詞類活用
⑴名詞作狀語: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天)
②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下:名作狀,向上、向下)
⑵名詞作動詞: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詞用作動詞,游水)
⑶動詞的活用:木直中繩,輮以為輪(輮: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彎曲)
⑷形容詞作名詞:①其曲中規(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高:形作名,高處)
⑸形容詞作動詞:故木受繩則直(直:形容詞作動詞,變直)
⑹形容詞的使動: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快,走得快)
⑺數詞作形容詞(一說是數詞作動詞):用心一也(一,數詞作形容詞,專一)
3.特殊句式(固定格式)
⑴判斷句:①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斷句,「……者,……也」表判斷)
②用心一也(判斷句,「……也」表判斷)
③用心躁也(判斷句,「……也」表判斷)
⑵倒裝句:狀語後置句: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定語後置句: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⑶被動句: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被雕刻)
⑷省略句:輮以(之,省代詞,它)為輪
⑸固定用法: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4.文章寫作特色:
①大量運用比喻闡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點。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體,深入淺出,使人易於了解和接受,提高表達效果。第二段用了五個比喻,說明學習的重要意義;第三段用了五個比喻,說明學習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個比喻,說明學習的方法和態度。這些比喻有的用同類事物相襯托,如:「登高而招」與「順風而呼」,「假輿馬」與「假舟楫」,「積土成山」與「積水成淵」;有的用相反情況相對比,如「騏驥一躍」與「駑馬—卜駕」,「朽木不折」與「金石可鏤」等。比喻說理明白透徹,深入具體,使人信服。
②論證方法靈活,是本文另一特點。全文先提出中心論點,然後分段論證。每段說明一個問題。第二、三段是先行論證,最後歸結論點;第四段則把論點貫穿於論證之中。論證中有時先正後反,有時先反後正。靈活而有變化,使論辯生動有力。
③語言特點:多用對偶,夾用排比,也是一個特點。排比句使文章氣勢充沛,說理流暢。本文中排比句與大量對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齊對仗、節奏和諧,又參差錯落、變化流暢,反映了苟文議論透闢、筆勢雄健的特點
三、《師說》
1.作者介紹: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人(今河南孟縣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他曾任吏部侍郎,常被稱為「韓吏部」,死後謚號「文」,世又稱「韓文公」。韓愈是唐代中葉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之一。
2.評價: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蘇軾語。
3.古文運動:
主要主張:其一,是「文以明道」。其二,在倡導「文以明道」的同時,也充分意識到「文」的作用,為寫好文章而博採前人遺產。
對象:即向當時一些准備通過科舉、躋身仕途的青年讀書人宣傳不要寫駢體文,要用散體文去闡明孔、孟之道。
古文:以儒家思想為基本內容,取法先秦兩漢文體,用樸素自然的語言抒寫真情實感的散文。
古文運動在當時的中下層知識分子中有一定影響。但遭到上層統治集團中當權的官僚地主的誹謗與訕笑,阻力很大。
4.內容分析:
「說」是論說文的一種,「師說」即「說師」、「論師」,更詳細一點就是「論從師求學」。本文著重論述了師的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擇師的原則,大膽提出了恢復師道的主張,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
全文共四段。第一段開頭提出觀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概括而又明確的點出了師的性質、作用。接下來闡明擇師的原則:以「道」的有無為標准,而不應有貴賤、長幼之分,「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第二段以第一段立論為基礎,以事實為論據,從反面展開批駁。連用三個對比對恥學於師的社會風氣進行針砭。一是把「古之聖人」的「從師之問」與「今之眾人」的「恥學於師」作對比,指出造成聖愚的原因是從師與否。二是把為子擇師與自己不從師對比,諷刺了士大夫在從師問題上學小遺大。三是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的恥於從師對比,進一步譏諷了士大夫之流虛榮自誤、迂腐可笑的思想行為。這樣層層對比,深刻揭露了當時恥於學師的社會陋習,並具有強烈的說服力。
第三段以聖人孔子為例,從正面論證自己立論的正確。
第四贊揚李蟠「能行古道」,點明作《師說》的原因。
《赤壁賦》
1.文本分析:
從「蘇子愀然」以下主客對答的三個自然段,應是全賦的重心所在,主客問答是賦體中傳統的表現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這篇賦里,客的觀點和感情是蘇軾的日常的感受和苦惱,而主人蘇子所抒的則是他超脫地俯察人與宇宙之後的哲學的領悟。前者沉鬱,後者達觀;前者充滿人事滄桑與吾生有涯的感慨,後者則表現了詩人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心靈凈化的境界。
但這種意蘊都不是藉助抽象的灰色的言語表述,而是訴之於月下江游的眼前景物和由景物所引起的感慨,因此才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滲透力。一方是由月夜江上想起曹操的詩句,由詩句聯想起曹操兵下江南,橫槊賦詩的英雄氣概,進而產生了「千古風流人物」不免「浪淘盡」,空留山川遺跡的感慨,轉而抱恨於人生須臾、江山無窮,登仙乏術的無可奈何;一方則順手以眼前的江水與山月作比,以水的逝去而又長流,月的盈虧而又永生的現象,闡發變與不變、瞬間與永恆的關系,歸結到人生應投入大化,方能超脫無謂的苦惱。這兩方面的感情,包括人生苦悶和物我滲透,當然都是蘇軾在貶謫生活中的煩惱以及要求擺脫煩惱的曠達態度的表露。
然而,作為全賦重心的主客對答部分,如果沒有前兩段為之創造環境氣氛,培養情緒,那麼,主客對答的感情宣洩和哲理發揮,就不能產生出色的效果,乃至缺乏基礎了。首段是點題,描寫赤壁泛舟的情景。這一段的描寫,主客的情緒是愉快的,輕松的,彼此都陶醉在初夜江上的泛遊之中。按著,第二段是由輕松到沉重,由愉快到抑鬱的過渡,快樂的扣舷而歌引出了纏綿悲涼的洞簫聲,剎那間情緒就轉向了莫名的惆悵。全賦的構架布局可說是天造地設,無暇可擊的。
2.文言現象歸納
⑴通假字:舉酒屬客 馮虛御風 山川相繆 舉匏尊以相屬 杯盤狼籍
⑵詞類活用:舞幽壑之潛蛟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順流而東也 侶魚蝦而友麋鹿 正襟危坐 下江陵 泣孤舟之嫠婦
⑶文言句式:月出於東山之上 寄蜉蝣於天地 凌萬頃之茫然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何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羨乎 渺渺兮予懷
固一世之雄也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六、《始得西山宴遊記》
1.文言現象歸納:
⑴古今異義
①未始:未嘗,從來沒有/沒開始
②累積:重疊、積壓/積累
③然後:這樣以後/連詞,表示接著某種動作或情況之後
④於是:從此,從這時/連詞,表示後事緊接著前一事
⑤更:動詞,更換交替(醉則更相枕以卧)/程度副詞,更加
⑥披:撥,撥開(到則披草而坐)/覆蓋在肩背上
⑦就:接近(頹然就醉)/就是
⑧向:從前(然後知吾向之末始游)/朝
⑨志:記(故為之文以志)/志氣、志向
⑩是:代詞,這(是歲元和四年也)/判斷動詞
⑵通假字:
①僇,通「戮」,這里是遭貶調的意思。
②趣,通「趨」,往,到。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⑶詞類活用:
①箕踞而邀 名詞作狀語 像簸箕一樣。
②日與其徒上高山 名詞作狀語 每天
⑷文言句式
①故為之文以志。 省略句 「志」後省賓語
②是歲,元和四年也。 判斷句
③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定語後置
④皆我有也。 被動句 「我有」即「為我所有」
2.文本理解
本文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寫偶識西山的欣喜,西山形勢的高峻。寫宴飲之樂,人與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懷。
文章一開始便交代「自余為戮人」的身份和惴惴不安的憂愁心緒。他「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毫無目的地「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他「披草而坐,傾壺而醉」無拘無束地「覺而起,起而歸」。一句「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極言平日游覽之勝,反襯作者始得勝景的喜悅。接著正面描寫西山。作者採取先遠後近、步步緊逼法,先寫坐法華西亭獲得遠望西山的初步印象——青異怪特。然後寫「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登上西山最高點。西山頂上,作者居高臨下,騁目遠眺,將「岈然窪然,若垤若穴」的怪異景象盡收眼底,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浩然之氣。並以生動的比喻、鮮明的色彩,勾勒出群山、天際、高遠闊大的境界。寫出了西山的獨特和遊玩的無窮趣味,以及物我合一「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舉杯暢飲「頹然就醉」的放任自由的情態。全文由抑到揚,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作者被貶永州後的真實心態,寄託深遠。(
㈡ 高二語文會考常考的詩句
1,陸游(宋)《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專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屬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2,劉禹錫(唐)《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3,朱熹(宋)《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4,朱熹(宋)《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5,劉禹錫(唐)《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㈢ 急需高中語文會考模擬試題三套!!!
1、下面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即使 即便 即位 若即若離 B.急需 須知 必須 軍需品
C.摧殘 殘忍 慘重 慘絕人寰 D.廢棄 費用 廢馳 半途而廢
答案:D。|弛
2、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莫衷一是 鼓惑人心 歪風邪氣 貪臟枉法 B.百無聊賴 負隅頑抗 潸然淚下 沒精打彩
C.草菅人命 步履維艱 風靡一時 穿鑿附會 D.暇不掩瑜 原形畢露 好高鶩遠 旁證博引
答案:C。|A、蠱、贓;B、采;D、瑕、騖、征
3、下面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吟頌 畢恭畢敬 畢竟 素昧平生 B.就緒 鳩占雀巢 昏憒 不名一錢
C.藍球 建設藍圖 慰藉 名副其實 D.污衊 厲兵秣馬 誣蔑 歸根結蒂
答案:D。|A、誦;B、鵲;C、籃(球)
4、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
A.脫潁而出 佶屈聱牙 一蹴而就 含辛茹苦 B.水乳交溶 為虎作倀 應接不遐 揭竿而起
C.鱗次櫛比 察言觀色 相形見拙 浮想聯篇 D.破斧沉舟 甘之如飴 瞠目結舌 言不由中
答案:A。|A、穎;B、融、暇;C、絀、翩;D、釜、衷
5、下面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化妝品 化裝遊行 陷井 跌宕生姿 B.臘燭 別具風彩 安祥 食不果腹
C.園珠筆 有張有馳 弘揚 循規蹈矩 D.攀緣 始作俑者 翔實 詞不達意
答案:D。|A、阱;B、蠟、采、詳;C、圓、弛
6、選出書寫正確的一項( )
A.通宵達旦 推心置腹 病入膏肓 厲害得失 B.精疲力盡 令行禁止 火中取栗 烏煙瘴氣
C.風聲鶴唳 漫不經心 翻天復地 劍拔弩張 D.蔽帚自珍 並駕齊驅 不翼而飛 滄海一粟
答案:B。|A、利;C、覆;D、敝
7、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
A.怙惡不悛 合盤托出 和衷共濟 諱莫如深 B.幡然悔悟 利令至昏 迷天大謊 一蹶不振
C.陳詞濫調 杳無音信 舐犢情深 匪夷所思 D.英雄倍出 揚長而去 一脈相承 要言不煩
答案:C。|A、和;B、智、彌;D、輩
8、選出有錯別字的一項( )
A.鍛煉 練習 簡煉 練達 B.晦氣 教誨 廣博 脈搏
C.訣別 訣竅 決絕 抉擇 D.炮烙 炮製 辨別 辯證
答案:A簡練
9、選出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項( )
A.渲染 膾灸人口 傢俱 心曠神怡 B.嘉賓 互相推萎 謄寫 天網恢恢
C.餓殍 沆瀣一氣 嗽口 打架斗歐 D.肄業 手不失卷 竟賽 孤注一擲
答案:B。|A、炙、具;B、推諉;C、漱、毆;D、釋、競
10、選出有兩個錯別字的一項( )
A.賠償 如火如荼 腦怒 矯揉造作 B.攝像 讀書札記 慪氣 慪心瀝血
C.座標 罄竹難書 賭博 哀聲嘆氣 D.棘手 苦心孤詣 塑像 棵粒歸倉
答案:C。|A、惱;B、嘔心瀝血;C、坐、唉;D、顆
11、選出錯別字最少的一項( )
A.趁心如意 行蹤鬼秘 鬼鬼崇崇 弱不禁風 B.奮發圖強 認識浮淺 英雄氣慨 羽扇綸巾
C.動輒得究 莫不關心 毛骨悚然 剛愎自用 D.事過景遷 前倨後恭 書寫潦草 瀏覽一遍
答案:D。|A、稱、詭、祟祟;B、膚、概;C、咎、漠;D、境
12、選出錯別字最多的一項( )
A.殘無人道 一股作氣 虎視耽耽 釜底抽薪 B.泄露機密 望風披糜 櫛風沐雨 紕漏百出
C.明知固犯 翻雲覆雨 知迷不悟 老調重彈 D.嗜酒成癖 閃爍其詞 水瀉不通 反映意見
答案:A。|A、慘、鼓、眈眈;B、靡;C、故、執;D、泄
13、下面各組詞語中,有兩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抵礪 再接再勵 嚴厲 勵精圖治 B.卓見 真知灼見 流傳 流傳千古
C.妥帖 物事人非 輯錄 惹是生非 D.傳頌 傳誦一時 寄予 寓教於樂
答案:A。|A、砥、(再接再)厲;B、無錯字;C、(物)是(人非);D、無錯字。
14、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端詳 懲前斃後 籍貫 杯盤狼籍 B.傾軋 震古爍今 緝私 鋌而走險
C.量入為出 情有可原 因材施教 自學成才 D.隱約其辭 誇大其詞 集思廣益 微言大義
答案:A。|毖
15、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
A.門庭若市 漁翁得利 嗷嗷待哺 白璧微瑕 B.不醒人事 大聲急呼 惻隱之心 層巒疊嶂
C.坐想其成 百廢俱興 斑駁陸離 飽經滄桑 D.長噓短嘆 返濮歸真 唇槍舌箭 大展宏圖
答案:A。|B、省、疾;C、享;D、吁、劍
16、選出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項( )
A.暴戾恣睢 暴殄天物 穩操勝卷 鞭辟入裡 B.待價而沽 淡裝濃抹 得魚忘筌 巔撲不破
C.撥亂反正 搏聞強識 不加思索 優柔寡斷 D.掉以輕心 提心掉膽 斷章取義 分道揚標
答案:A。|A、券;B、妝、顛;C、博、假;D、吊(膽)、鑣
17、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
A.飛短流長 耳熟能詳 斐然成章 山長水遠 B.搬門弄斧 栩栩如生 喧賓奪主 繁文縟節
C.憤世嫉俗 珠連璧合 宵衣旰食 勾心鬥角 D.瑕瑜互見 精兵減政 殫精竭慮 文過飾非
答案:A。|B、班;C、聯;D、簡
18、下列四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狗尾續貂 沽名釣譽 固步自封 和中共濟 B.各行其是 炙手可熱 毫釐不爽 屈指可數
C.急流勇退 卷帙浩繁 堅苦卓絕 免為其難 D.融匯貫通 學以致用 出類拔萃 成人之美
答案:B。|A、衷;C、勉;D、會
19、下列各組詞語中,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
A.部暑 老態龍鍾 幅員 以逸代勞 B.文彩 偃旗息鼓 妥脅 鳳毛麟角
C.渲泄 恪守不逾 支解 山青水秀 D.歉收 不容置疑 寒喧 兵荒馬亂
答案:D。|A、署、待;B、采、協;C、宣、渝、清;D、暄
20、下列各組詞語中,有兩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接恰 篳路藍縷 妨害 一暴十寒 B.網路 肆無忌憚 渡假 尾大不掉
C.申冤 迭床架屋 揣摩 一枕黃梁 D.狙擊 言簡意賅 妨礙 計日成功
答案:C。|A、洽;B、度;C、疊、粱;D、程
21、下列各組詞語中,都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俯首帖耳 防患未然 關懷倍至 毛骨悚然 B.仗義輸財 震聾發饋 震耳欲聾 一敗塗地
C.蜂湧而出 恂私舞弊 既往不究 人才倍出 D.責無旁代 擢發難數 得壠望蜀 別出新裁
答案:C。|A、備;B、疏、振;C、擁、徇、咎、輩;D、貸、隴、心
22、選出有兩個錯別字的一組( )
A.汗牛充棟 金壁輝煌 相輔相成 卓爾不群 B.禮尚往來 以儆效尤 功虧一匱 別無長物
C.直接了當 微言大義 氣喘吁吁 世外桃源 D.貌和神離 撲朔迷離 書聲琅琅 一如繼往
答案:D。|A、碧;B、簣,C、截;D、合、既
23、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幅射 針砭時弊 致哀 鴻篇巨制 B.贍養 風雨如晦 紀實 走投無路
C.焦燥 曇花一現 蜚語 竭澤而漁 D.薈萃 玩物喪志 編纂 出奇致勝
答案:B。|A、輻;C、躁;D、制
24、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水份 渾渾噩噩 純厚 汗流浹背 B.元宵 望文生意 發憤 仗義直言
C.冬蟄 元氣大傷 濫調 興高采烈 D.沉湎 師心自用 縈懷 遺笑大方
答案:C。|A、分、淳;B、義、執;D、貽
25、選出錯別字最少的一組( )
A.生死悠關 事必恭親 變換莫測 殺一警百 B.暗然淚下 飛揚跋扈 可見一般 自暴自棄
C.蓬壁生輝 坐收魚利 門可羅雀 教學相長 D.並行不悖 遮天蔽日 按步就班 極古窮今
答案:D。|A、攸、躬、幻、儆;B、黯、斑;C、蓽、漁;D、部
㈣ 高中語文會考古詩默寫哪些是重點
1 遡游從之,宛若水中央 詩經 蒹葭
2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詩經 渡易歌
3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屈原 離騷
4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堅。 屈原 離騷
5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 離騷
6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卓文君 白頭呤
7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
8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 長歌行
9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漢樂府 飲馬長城窟行
10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月明星稀,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在高,海不厭深。 曹操 短歌行
1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曹操 觀滄海
12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 龜雖壽
13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曹丕 短歌行
14 高樹多悲風,朝日照北林。 曹植 雜詩其一
15 仰手接飛猿,府身散馬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 白馬篇
16 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曹植 野田黃雀行
17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曹植 七哀詩
18 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 左思 詠史
19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陶淵明 歸田園居
20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 飲酒
21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謝靈運 登池上樓
22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梅。 陸凱 贈范曄詩
23 精衛銜其木,將以填滄海。 陶淵明 讀《山海經》
24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謝眺 晚登三山望京邑
25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王籍 入若耶溪
26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春去秋來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里。 胡太後 楊白花
27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南北民歌 敕勒歌
28 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 薜道衡 昔昔鹽
29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虞世南 詠蟬
30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駱賓王 在獄詠蟬
31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 送杜少俯之任蜀州
32 少小季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賀知章 回鄉偶書
33 不知細葉誰栽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 詠柳
34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星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35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不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 登幽州台歌
3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 望月懷鄉
37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 登黃鶴樓
38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 涼州詞
39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 臨洞庭
40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王昌齡 出塞
41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42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王翰 涼州詞
43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光無故人。 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
44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園。 王維 使至塞上
45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崔顥 黃鶴樓
46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靜夜思
47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 贈汪倫
48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49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 朝發白帝城
50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李白 登金陵風凰台
51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今日之日不可憂。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日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叔雲
52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 別董大
53 大漠窮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離適 燕歌行
54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 望岳
55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杜甫 春望
56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 杜甫 登岳陽樓
57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 蜀望
58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車鱗鱗,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杜甫 兵車行
59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岑參 逢人京使
60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1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張繼 楓橋夜泊
62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孤燈寒照雨,深竹暗浮煙。 司空曙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63 春潮帶雨夜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 滁洲西澗
64 去年今年此門中,人面桃花相印紅。 崔護 題都城南庄
65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李益 夜上受降城聞笛
66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遊子吟
67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韓愈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68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 秋詞
69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 竹枝詞
70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 烏衣巷
71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 酬樂天楊州初逢席上見贈
72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紳 憫農二首
73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 賦得古原草送別
74 天平山下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閑。 白居易 白雲泉
75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 江雪
76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柳宗元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77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崔郊 贈婢
78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賈島 尋隱者不遇
79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賈島 江上憶吳處士
80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許諢 咸陽城東樓
81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82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83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84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85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86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87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88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89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90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91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92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93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94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95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96 縱一葦之所知,凌萬頃之茫然
97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98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99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100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101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102 艱難苦恨繁雙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03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104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105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㈤ 高中語文會考一般有哪些題型,課內現代文會考到嗎
高中語文重點考察:一、字音、字形、語序、文言句式、文學常識等。二、文言斷句。三、文言文閱讀,包括實詞,虛詞,古今異義,偏義副詞,通假字等。四、現代文閱讀(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五、背誦默寫(課內古詩詞)。六、作文。
㈥ 高二會考必備古詩,古文
1、《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2、《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4、《觀滄海》
三國·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5、《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6、《勸學》
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7、《逍遙游》
莊子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8、《師說》
唐·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㈦ 高中語文必修一到必修五會考背誦總結…
一個一個的背啊
要不定期的復習哦
要不然會忘的啊
㈧ 高中語文會考應該注意哪方面
把選擇題的各種答案和自己的比哈,對多得就選,作文靠自己。閱讀簡單,自己也可以做得來,反正90分及格,而且90幾%都會過,也不用怕,很簡單就過了得
㈨ 高中語文會考四字詞語復習
在復習時,從內容上來說,盡量選擇與課文關系密切的內容來復習。這樣,不版僅完成課文的的復習權任務,而且可以有助於自己形成遷移的能力。另外,每次復習的內容不要太多,量要適當,要注意語文、數學等學科之間的交錯進行,盡量不要針對一門學科集中較長時間進行復習,否則容易引起疲勞,復習效果也不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