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斜面作用的實驗,材料和過程,知道的說下,謝謝!
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國一位中學教師,也是一位著回名的數學家,
生於1690年,答1725年當選為俄國彼得堡科學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學中發現,
每個不小於6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數)之和。如6=3+3,12=
5+7等等。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寫信給當時的大數學家歐拉(Euler),提出了以下
的猜想:
(a) 任何一個>=6之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奇質數之和。
(b) 任何一個>=9之奇數,都可以表示成三個奇質數之和。
2. 小學科學上冊斜面有什麼作用的教案
教材分析
《斜面的作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工具和機械單元第七課的內容。本課是依照提出問題:①實踐活動,②得出結論③應用知識的思路編寫的。課文分三局部:1、通過工人利用斜搭的木板往車上搬運重物的實驗,使同學知道什麼是斜面。2、通過實驗認識斜面的作用。①認識斜面有省力作用,②認識斜面的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3、指導學生認識斜面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通過本課教學:認識像搭在汽車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制訂一個實驗的數據來說明斜面的省力規律;培養同學嚴謹認真,實事求是地科學態度,積極參與科學實驗,願意與同學進行合作交流。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探究能力,能夠結合材料設計簡單的實驗。2、教學中發現:學生認為利用用斜面下滑能省力,沒有認識利用斜坡自下而上般運物體省力。3、給學生實驗任務使學生能主動探究。學生在實驗活動中很感覺興趣,能主動合作探究。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斜面,知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且坡度越小越省力。 2、引導學生設計一個簡單的研究計劃並用實驗的數據說明斜面省力的規律。 3、使學生樂於運用所學知識嘗試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
3. 在「側平均速度」試驗中,斜面的作用是(),金屬片的作用是()
斜面的作用:讓小車做變速運動(使小車獲得速度或平衡摩擦力均可)
金屬片的作用:便於測量時間(使小車在同一位置停下或讓小車停止運動均可)
望加分,望採納
4. 生活中利用斜面的工具有斜面有什麼作用坡度越怎樣就越什麼
有螺絲釘,傳送帶,滑梯。還有一個不知道。。。有省力的作用,坡度越小越省力啦!你是不是羅湖區的
5. 斜面的作用是什麼
用較長的路程,換取較小的力。即可以省力,但是不能省功。即力與距離的乘積是不變的。
6. 在研究斜坡的科學時,王強猜想:「斜真是省力的作用,而且不同的斜面省力不同。」請你幫王強回答:在設計
確實對方斜面可以省力,例如盤山公路行駛的時候,車在盤山公路行駛讓我所付出來的牽內引力就會比平路容行駛的時候所需要的牽引力大。如果是坡越陡則牽引力就越大。所付出的牽引力就更大了。
因此因此前面是可以省略的。因此利用斜面是可以省力的。不同的斜面省力的大小是不同的。
設計實驗的時候需要有彈簧測力,吉木寬還有墊板,將木塊墊粘墊板上,然後把木塊用彈簧測力計拉著他做勻速直線運動,記錄前盈利的大小。
在改變墊板的高度是斜坡變得更陡。那麼繼續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同時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再次改班點半的高度是斜坡變得最多,那麼這時候再繼續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響應的再次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比較三次的四數,如果三次的四數相同,則說明鞋面不同,但是社會情況一樣。如果34數不同,那說明前面不同,省力情況也不同。
7. 杠桿,輪軸,斜面的意義是什麼是小學六年級科學的問題
簡單來機械。
簡單機械自,是最基本的機械,是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簡單機械是人運用力的基本機械元件。在人類最早期的偉大發明發現中,對工具、火與語言的掌握,使得人類最終從一般動物中脫離出來。而簡單機械,則是人在改造自然中運用機械工具的智慧結晶,是牛頓力學(向量力學)研究的重要對象。
凡能夠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裝置,統稱「機械」。利用機械既可減輕體力勞動,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機械的種類繁多,而且比較復雜。根據伽利略的提示,人們曾嘗試將一切機械都分解為幾種簡單機械,實際上這是很困難的,通常是把以下幾種機械作為基礎來研究。例如杠桿、滑輪、輪軸、齒輪、斜面、螺旋、劈等。前四種簡單機械是杠桿的變形,所以稱為「杠桿類簡單機械」。後三種是斜面的變形,故稱為「斜面類簡單機械」。不論使用哪一類簡單機械都必須遵循機械的一般規律——功的原理。
相關公式如下:
8. 斜面小車實驗斜面的作用
讓小車具有相同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