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小學六年級單位1

小學六年級單位1

發布時間:2021-01-01 16:55:25

六年級怎樣找單位1

正確找准單位「」,是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關鍵,也是教師教學此類應用題的重點和難點。每一道分數應用題中總是有關鍵句(含有分率的句子)。如何從關鍵句中找准單位「1」,我覺得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進行考慮。

一、部分數和總數

在同一整體中,部分數和總數作比較關系時,部分數通常作為比較量,而總數則作為標准量,那麼總數就是單位「1」。例如我國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總數,我國人口是部分數,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單位「1」。再如,食堂買來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這里,食堂一共買來的白菜是總數,吃掉的是部分數,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單位「1」。解答這類分數應用題,只要找准總數和部分數,確定單位「1」就很容易了。

二、兩種數量比較

分數應用題中,兩種數量相比的關鍵句非常多。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則沒有「比」字,而是帶有指向性特徵的「占」、「是」、「相當於」。在含有「比」字的關鍵句中,比後面的那個數量通常就作為標准量,也就是單位「1」。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就是以女生人數為標准(單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數作為比較量。在另外一種沒有比字的兩種量相比的時候,我們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誰的,「相當於」誰的,「是」誰的幾分之幾。這個「占」,「相當於」,「是」後面的數量——誰就是單位「!」。例如,一個長方形的寬是長的5/12。在這關鍵句中,很明顯是以長作為標准,寬和長相比較,也就是說長是單位「1」。又如,今年的產量相當於去年的4/3倍。那麼相當於後面的去年的產量就是標准量,也就是單位「1」。

三、原數量與現數量

有的關鍵句中不是很明顯地帶有一些指向性特徵的詞語,也不是部分數和總數的關系。這類分數應用題的單位「1」比較難找。例如,水結成冰後體積增加了1/10,冰融化成水後,體積減少了1/12。象這樣的水和冰兩種數量到底誰作為單位「1」?兩句關鍵句的單位「1」是不是相同?用上面講過的兩種方法不容易找出單位「1」。其實我們只要看,原來的數量是誰?這個原來的數量就是單位「1」!比如水結成冰,原來的數量就是水,那麼水就是單位「1」。冰融化成水,原來的數量是冰,所以冰的體積就是單位「1」。

❷ 小學六年級 數學 單位「1」的轉換

單位一是「比」字後面那個數。也就是說,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的,占後面那個數(就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同樣,說誰是誰的幾倍或百分之幾,單位一是「是」字後面那個數。

正確找准單位「1」,是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關鍵,也是教師教學此類應用題的重點和難點。每一道分數應用題中總是有關鍵句(含有分率的句子)。如何從關鍵句中找准單位「1」,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進行考慮。

一、部分數和總數

在同一整體中,部分數和總數作比較關系時,部分數通常作為比較量,而總數則作為標准量,那麼總數就是單位「1」。例如我國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總數,我國人口是部分數,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單位「1」。再如,食堂買來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這里,食堂一共買來的白菜是總數,吃掉的是部分數,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單位「1」。解答這類分數應用題,只要找准總數和部分數,確定單位「1」就很容易了。

二、兩種數量比較

分數應用題中,兩種數量相比的關鍵句非常多。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則沒有「比」字,而是帶有指向性特徵的「占」、「是」、「相當於」。在含有「比」字的關鍵句中,比後面的那個數量通常就作為標准量,也就是單位「1」。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就是以女生人數為標准(單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數作為比較量。在另外一種沒有比字的兩種量相比的時候,我們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誰的,「相當於」誰的,「是」誰的幾分之幾。這個「占」,「相當於」,「是」後面的數量——誰就是單位「!」。例如,一個長方形的寬是長的5/12。在這關鍵句中,很明顯是以長作為標准,寬和長相比較,也就是說長是單位「1」。又如,今年的產量相當於去年的4/3倍。那麼相當於後面的去年的產量就是標准量,也就是單位「1」。

三、原數量與現數量

有的關鍵句中不是很明顯地帶有一些指向性特徵的詞語,也不是部分數和總數的關系。這類分數應用題的單位「1」比較難找。例如,水結成冰後體積增加了1/10,冰融化成水後,體積減少了1/12。象這樣的水和冰兩種數量到底誰作為單位「1」?兩句關鍵句的單位「1」是不是相同?用上面講過的兩種方法不容易找出單位「1」。其實我們只要看,原來的數量是誰?這個原來的數量就是單位「1」!比如水結成冰,原來的數量就是水,那麼水就是單位「1」。冰融化成水,原來的數量是冰,所以冰的體積就是單位「1」。

❸ 六年級單位1和具體量是什麼意思

長度、面積、體積單位,質量單位,時間單位等
長度單位:千米(km)、內米(m)、分米(dm)、厘米容(cm)、毫米(mm)
面積單位:平方千米(km2)、公頃、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平方毫米(mm2)
體積單位: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
容積單位:升(l)、毫升(ml)
質量單位:噸(t)、千克(kg)、克(g)、

❹ 小學六年級求已知找單位1用什麼方法

已知量除以對應的分率,就是單位1
單位1已知用乘法,單位一未知用除法.

❺ 小學六年級單位一怎麼轉換,不是單位名稱的

單位一是「比」字後面那個數。也就是說,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的,占後面那個數(就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同樣,說誰是誰的幾倍或百分之幾,單位一是「是」字後面那個數。
正確找准單位「1」,是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關鍵,也是教師教學此類應用題的重點和難點。每一道分數應用題中總是有關鍵句(含有分率的句子)。如何從關鍵句中找准單位「1」,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進行考慮。
一、部分數和總數
在同一整體中,部分數和總數作比較關系時,部分數通常作為比較量,而總數則作為標准量,那麼總數就是單位「1」。例如我國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總數,我國人口是部分數,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單位「1」。再如,食堂買來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這里,食堂一共買來的白菜是總數,吃掉的是部分數,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單位「1」。解答這類分數應用題,只要找准總數和部分數,確定單位「1」就很容易了。
二、兩種數量比較
分數應用題中,兩種數量相比的關鍵句非常多。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則沒有「比」字,而是帶有指向性特徵的「占」、「是」、「相當於」。在含有「比」字的關鍵句中,比後面的那個數量通常就作為標准量,也就是單位「1」。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就是以女生人數為標准(單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數作為比較量。在另外一種沒有比字的兩種量相比的時候,我們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誰的,「相當於」誰的,「是」誰的幾分之幾。這個「占」,「相當於」,「是」後面的數量——誰就是單位「!」。例如,一個長方形的寬是長的5/12。在這關鍵句中,很明顯是以長作為標准,寬和長相比較,也就是說長是單位「1」。又如,今年的產量相當於去年的4/3倍。那麼相當於後面的去年的產量就是標准量,也就是單位「1」。
三、原數量與現數量
有的關鍵句中不是很明顯地帶有一些指向性特徵的詞語,也不是部分數和總數的關系。這類分數應用題的單位「1」比較難找。例如,水結成冰後體積增加了1/10,冰融化成水後,體積減少了1/12。象這樣的水和冰兩種數量到底誰作為單位「1」?兩句關鍵句的單位「1」是不是相同?用上面講過的兩種方法不容易找出單位「1」。其實我們只要看,原來的數量是誰?這個原來的數量就是單位「1」!比如水結成冰,原來的數量就是水,那麼水就是單位「1」。冰融化成水,原來的數量是冰,所以冰的體積就是單位「1」。

❻ 小學六年級的知識,「單位1」的詳細解答,和記憶口訣。謝謝!

單位1也稱整體「1」。目前沒有形式化定義,只有廣泛存在於分數教學實踐中的描述內性定義。

把一個完容整的量(比如一段路程、一項工程、一筐蘋果、一本書、一段時間等)或一個數(正數)視為一個整體或一個單位,並賦予自然數1的特性,可記為「1」。

記憶口訣:單位一在是、比占、相當於、超過等詞語後面。

(6)小學六年級單位1擴展閱讀


性質:

1、原有量的單位,(組成原有量的更小量,如一段路程3個小時走完,平均每個小時走的路程就是一段路程的單位。)或數的單位能轉換成比「1」更小的單位,於是有分數定義:把單位一(或整體「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是分數。

2、 可以以「1」為單位重新定義一個與原有量同單位的其它量,並用分數表示。這個分數也常常被稱為那個其它量的對應分率。

3、通常把①產生分數的方法稱為切分法,把②產生分數的方法稱為量比法。切分法中「1」處於分子位置,量比法中「1」處於分母位置。

❼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中該怎樣找准單位「1」

我這么給您算吧

好懂!

羊有100個

那麼牛,牛的頭數比羊的只數多百分之版二權十五
那麼牛就是100+25=125頭

羊比牛少x
也就是100=125-100*x

x等於25%

就這樣了

你覺得呢?

我的答案;某畜牧場牛的頭數比羊的只數多百分之二十五那麼羊的只數比牛的頭數少
百分之二十

❽ 六年級數學上冊單位」1」

單位來一就是把一個量看做是一個整自體,不管它的值是多少,
都把它看成是十分之十,也就是單位一
比如是修路,可以把修路看成是一個整體,
如果甲修這條路需要X天完成,
那麼他每天就修X分之一,共修X天,X乘以X分之一,不就是一嗎?

❾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怎麼判斷單位「1」

如何判斷單位抄「1」

學生在做應襲用題時經常列式錯誤,這樣即使運算正確結果也肯定是錯誤的。仔細檢查會發現是該用乘法的地方用了除法。我想學生列式錯誤原因歸根結底是因為沒有搞清楚單位「1」這個概念。有些老師在講授應用題部分避免講單位「1」的概念,短期來看可能效果還好,但是我覺得長期來看不可取。現在對如何判斷單位「1」進行總結歸納:

最簡單的方法是:

「比」字後面是

閱讀全文

與小學六年級單位1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