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語文開國大典

六年級語文開國大典

發布時間:2021-01-01 05:12:50

A. 語文六年級第6開國大典有哪三種軍隊,陸軍有哪4種兵種

軍隊在其組成上,抄依據襲主要作戰空間、使命和武器裝備所劃分的基本種類。現代各國軍隊多數分為陸軍、海軍、空軍三個軍種,有的國家還有防空軍,蘇聯還有戰略導彈部隊,有些國家只有陸軍、海軍或陸軍、空軍兩個軍種,少數國家只有陸軍,也有個別國家不分軍種。
我國主要有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武警部隊六個軍種。

B.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S版6課《開國大典》中心思想

《開國大典》的中心思想是:通過寫開國大典的盛況,揭示了中華人專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屬表達了一種當家作主的喜悅感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開國大典》是原新華社副社長李普創作的一篇記敘文。文章描寫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著重寫了「會場、大典、閱兵、遊行」四個場面。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可分為四段,分別為開國大典前會場的情景、開國大典的盛況、閱兵盛況和群眾遊行的情景。

(2)六年級語文開國大典擴展閱讀

《開國大典》的賞析:

《開國大典》文章是按時間順序來安排的,第一部分寫開國大典舉行之前,第二、三、四部分寫開國大典盛況,第五部分寫開國大典結束後的情形。全文層次十分清楚,讀後能使人清楚地了解開國大典的全過程。

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有重點地記敘了開國大典的幾個重要的場面。段落之間過渡自然、層次清楚、結構嚴謹、中心突出。文章用詞恰當、准確,較多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展示了遊行隊伍的聲勢和群眾的歡欣場面。

課文通過記敘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表明了開國大典偉大的歷史意義,贊頌了人民軍隊的威武雄壯,表達了人民群眾無限熱愛領袖毛主席和歡慶人民當家作主的激動心情。


C.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S版6課《開國大典》中心思想

《開國大典來》的中心思想是:通過源寫開國大典的盛況,揭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表達了一種當家作主的喜悅感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開國大典》是原新華社副社長李普創作的一篇記敘文。文章描寫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著重寫了「會場、大典、閱兵、遊行」四個場面。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可分為四段,分別為開國大典前會場的情景、開國大典的盛況、閱兵盛況和群眾遊行的情景。

(3)六年級語文開國大典擴展閱讀

《開國大典》的賞析:

《開國大典》文章是按時間順序來安排的,第一部分寫開國大典舉行之前,第二、三、四部分寫開國大典盛況,第五部分寫開國大典結束後的情形。全文層次十分清楚,讀後能使人清楚地了解開國大典的全過程。

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有重點地記敘了開國大典的幾個重要的場面。段落之間過渡自然、層次清楚、結構嚴謹、中心突出。文章用詞恰當、准確,較多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展示了遊行隊伍的聲勢和群眾的歡欣場面。

課文通過記敘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表明了開國大典偉大的歷史意義,贊頌了人民軍隊的威武雄壯,表達了人民群眾無限熱愛領袖毛主席和歡慶人民當家作主的激動心情。


D. 六年級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舉行典禮。參加開國大典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員,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代表,有工人、農民、學校師生、機關工作人員、城防部隊、總數達三十萬人。觀禮台上還有外賓。

會場在天安門廣場。廣場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橫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並排架著五座白石橋;再北面是城牆,城牆中央高高聳起天安門的城樓。丁字形的一豎向南直伸不給予中華門。三橫一豎的交點的南面,場中挺立著一根電動旗桿。

主席台設在天安門城樓上。城樓檐下,八盞大紅宮燈分掛兩邊。靠著城樓左右兩邊的石欄,八面紅旗迎風招展。

丁字形的廣場匯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群眾隊伍。早上六點鍾起,就有群眾的隊伍入場了。人們有的擎著紅旗,有的提著紅燈。進入會場後,按照規定的地點排列。工人隊伍中,有從老遠的長辛店、豐台、通縣來的鐵路工人,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郊區的農民是五更天摸著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趕來的。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在主席台上,跟群眾見面了。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員就位。樂隊奏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正是這戰斗的聲音,曾經鼓舞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奮斗。接著,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這庄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人一齊歡呼起來。這庄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接著,升國旗。毛主席親自按動連通電動旗桿的電鈕,新中國的的國旗——五星紅旗徐徐上升,三十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升旗的時候,禮炮響起來。每一響都是54門大炮齊發,一共28響。起初是全場肅靜,只聽見炮聲,只聽見國旗和許多旗幟飄拂的聲音,到後來,每一聲炮響後,全場就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接著,毛主席在群眾一陣又一陣的掌聲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強有力的語調向全世界發出新中國的聲音。他讀到「選舉了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這一句的時候,廣場上的人們熱愛領袖的心情融成一陣熱烈的歡呼。觀禮台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

毛主席宣讀公告完畢,閱兵式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朱德總司令任檢閱司令員,聶榮臻將軍任閱兵總指揮,朱總司令和聶將軍同乘汽車,先檢閱部隊,然後朱總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的命令。受檢閱的部隊就由聶將軍率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由東往西,緩緩進場。

開頭是海軍兩個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個顏色的藍制服。接著是步兵一個師,以連為單位,列成方陣,齊步行進。接著是炮兵一個師、野炮、山炮、榴彈炮、火箭炮,各式各樣的炮,都排成了一字形的橫列前進。接著是一個戰車師,各種裝甲車和坦克車兩輛或三輛一排,整整齊齊地前進;戰士們挺著胸膛站在戰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接著是一個騎兵師,「紅馬連」一色紅馬、「白馬連」一色白馬,五馬並行,馬腿的動作完全一致。以上這些部隊,全部以相等的距離和相同的速度經過主席台前。當戰車部隊經過的時候,人民空軍的飛機也一隊隊排成人字形,飛過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眾看見了,都把頭上的帽子、手裡的報紙和別的東西拋上天去,歡呼聲蓋過了飛機的隆隆聲。

兩個半鍾頭的檢閱,廣場上不斷地歡呼,不斷地鼓掌,一個高潮接著一個高潮。群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達自己心裡的歡喜和流動。

閱兵式完畢,已經是傍晚的時候。天安門廣場上的燈籠火把全都點起來,一萬支禮花陸續射入天空。天上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地上千千萬萬的燈火一片紅。群眾遊行一在這時候開始。遊行隊伍分東西兩個方向出發,他們擎著燈,舞著火把,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央人民政府萬歲!」他們一隊一隊按照次序走,走過正對天安門的白石橋前,一舉起燈籠火把,高聲歡呼「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毛主席在城樓上主席台前邊,向前探著身子,不斷地向群眾揮手,不斷地高呼「人民萬歲!」「同志們萬歲!」

晚上九點半,遊行隊伍才完全走出會場。兩股「紅流」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

E. 六年級作文 假如我參加了開國大典 快~要按開國大典的時間順序

今天,我們學習了開國大典這篇課文。我想:「要是開國大典那一天我在現場就好。」 想到這,我腦子里一片空白,暈了過去…… 當我醒過來時,我發現我置身於一個人山人海的廣場上。我看了一下周圍,發現,我原來是在天安門廣場上。突然,在天安門城樓上,一個人說到,:「典禮開始!」這一句話說得我一頭霧水,什麼典禮啊? 「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這時國歌響了起來,我恍然大悟,莫非這是在開國大典?就在這時,偉大領袖毛澤東毛主席出現在城樓上,全場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我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正式成立!」毛主席用顫抖的聲音說到。主席的話音剛落,全場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我也跟著歡呼起來:「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接著,毛主席宣讀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當他讀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時人們熱愛領袖的心聲匯成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我旁邊的一個農民同志還激動的流下了淚水。 「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國歌又響了起來,不過這次還有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伴隨著它。這時,全廣場的人民群眾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頭,瞻仰五星紅旗。這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示中國人民站從此起來了! 接下來,是雄偉的閱兵式。與我以前想像的不同,這次開國大典的閱兵式不是我想像中的「小米加步槍」,而跟現在差不多:陸軍戰士踏著整齊的正步穿著那個年代的軍裝出場了,跟在他們後面的是一個裝甲部隊,坦克,戰車應有盡有。「嗚——」飛機來了,全場群眾一起把手裡的東西跑向天空,我也是第一次親眼看到戰斗機,雖然這飛機在我們這個年代老式了一點,可我還是激動得把手中的語文書(暈之前手上拿的)拋向了天空。 兩個半小時後,閱兵式結束,群眾的遊行開始了,我也跟著一起走。突然,我摔倒了,眼看快被後面的人踩到時,我腦子又一片空白暈了過去…… 當我醒來時,我發現自己躺在家裡的沙發上。回想剛才的開國大典,不禁感慨萬千:多少革命先烈前赴後繼的流血犧牲才換來了這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他們一定也曾渴望親眼看見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幕,可沒能如願。而我們這些享受他們勝利果實的後輩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用我們的知識把他們打下的江山建設的更美好!

F. 六年級上冊第一課《開國大典》段意

第一段(第1至第4自然段)寫大會開始前會場上的情況。先概括交代舉行開國大回典的時間、地點和參加答典禮的成員和人數,然後分別描述會場的布置和群眾隊伍的場面。

第二段(第5至第10自然段)主要寫了三件事:第一件是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件是庄嚴的五星紅旗升起來了。第三件是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布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這是開國大典的重要部分。

第三段(第11至13自然段)寫了閱兵式的盛況。寫了三層意思:1.閱兵式開始的情況。2.各兵種通過天安門受檢閱。3.群眾看到檢閱部隊後的激動情景。

第四段(第14自然段)寫天安門廣場燈火輝煌的景象和群眾隊伍遊行的情況。

第五段(最後一個自然段)寫散會的情況。

G. 六年級語文書中《開國大典》中的第7自然段

4開國大典

一、教材說明

本課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新中國的誕生無比自豪、激動的感情。

課文按照開國大典進行的順序敘述。先講大會開始前會場上的情況;然後講典禮的主體部分——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國旗、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著講閱兵式的盛況;最後講群眾遊行。

本課重在表現中國人民對新中國的成立感到無比自豪、激動的心情,而要體會到這一點,對今天的學生來說,又是一個難點。

在記敘大會開會前這一部分,課文先交代了舉行開國大典的時間、地點和參加典禮的人員和人數,然後描述了會場的布置和群眾隊伍的場面。雖然典禮還沒開始,但我們從參加會議的人員、人數,主席台的布置,會場上群眾隊伍的場面,分明感受到了這個典禮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參加典禮的人們那種激動、興奮的心情。那些從「老遠」的長辛店等地坐火車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的鐵路工人,那些五更天摸著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趕」來的郊區農民,顯然就是參加典禮的三十萬人的縮影。就是會場上「挺立」的電動旗桿,似乎也是站起來了的中國人民屹立在世界東方的象徵。

從記敘大會開始,這種激動、興奮、自豪的感情表達得更加強烈。

當毛澤東出現在主席台上時,會場上「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台」,這顯然表達了對領袖的無限熱愛,對新中國的無限熱愛。

當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後,課文用了「這庄嚴的宣告,這雄壯的聲音……」這樣兩個長句子,表達了全場三十萬人以及全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歡欣鼓舞的心情。

當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時候,三十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五星紅旗,「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激動、自豪的感情溢於言表。

如果說,敘述典禮的部分主要表達的是熱愛新中國,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興奮的心情的話,那麼,記敘閱兵式的部分,除表達這種激動、興奮的心情外,更側重於表達為人民軍隊的出色表演而感到自豪的感情。你看,「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個顏色的藍制服」,「戰士們挺著胸膛」「像鋼鐵巨人一樣」,「『紅馬連』一色紅馬,『白馬連』一色白馬,五馬並行,馬腿的動作完全一致」……這些描述,無不滲透著對人民軍隊的贊美,和為人民軍隊感到自豪的感情。

二、學習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典禮、協商、匯集、宣布、電鈕、瞻仰、旗幟、選舉、領袖、徐徐上升。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寫出課文梗概。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4.領悟本課按照事情發展順序,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記敘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建議

1.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本組課文的教學重點,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同時,對學生來說又是一個難點。

怎樣引導學生體會本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呢?

首先,可布置學生在課前閱讀一些描寫近百年來中國人民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奴役的事例的書籍、文章,還可組織學生觀看《開國大典》等電影,以使學生認識新中國成立的意義,激發學生熱愛新中國的感情。

其次,要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啟發學生把心放到課文中去,設身處地地去讀,去想。關於這一點可參看本組的讀寫例話《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三,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朗讀本課,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把握全課的基調,又要注意各個部分語調的變化。從全課來講,感情的基調是興奮、激動、自豪,但各個部分的側重點不同,語調也略有變化,如,第一自然段適宜用莊重而平直的語調。二是要抓住重點詞語,特別是那些感情強烈的詞語,要把這些詞語飽含的感情讀出來。如,「場中挺立著一根電動旗桿」的「挺立」,「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中的「直奔」。三是要注意把一些感情色彩強烈的句子讀好,如,「這庄嚴的宣告……一齊歡躍起來。」

2.按照事情發展順序,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記敘開國大典的經過,是本課表達上的一個特點。課後「思考·練習」第二題的主要意圖是,通過寫課文概梗,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領悟課文的表達方法,同時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指導學生做這個題,可先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思路:會前→典禮→閱兵式→群眾遊行;再讓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然後讓學生按順序說說課文主要內容,再寫下來。至於字數,題目的規定只是一個原則的要求,一般說來,寫一二百字、二三百字均可。以下梗概供教師參考。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天安門廣場舉行典禮。下午三點整,典禮開始,首先奏國歌,接著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然後,升國旗。升旗以後,毛澤東宣讀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讀公告完畢,閱兵式開始。受檢閱的有海軍、步兵、炮兵、戰車、騎兵,還有人民空軍的飛機。閱兵式之後,開始了群眾遊行。直到晚上九點半,遊行隊伍才完全走出天安門廣場。

3.教學本課,要引導學生體會課文准確用詞在表達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如,「直奔」會場比「走向」會場更能反映人們參加開國大典的急迫、興奮心情;目光一齊「投向」主席台比「朝著」、「看著」主席台更能反映人們熱切盼望見到新中國的締造者毛主席的心情。課文「思考·練習」第三題列出的兩個句子,只是舉例性質,目的是引導學生從課文里再找出一些類似的句子加以分析,從而體會遣詞造句在表達感情上的作用。再如,「場中挺立著一根電動旗桿」中的「挺立」如果換成「立著」,就難以表達出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自豪感情;「兩股『紅流』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說成「兩支遊行隊伍分頭向東城、西城走去」就表現不出遊行隊伍聲勢之大,場面之壯觀。類似的句子還有不少,可放手讓學生找出來展開討論交流。不過,涉及到一些比喻句時,教師不必講比喻這個術語,只要讓學生體會到這樣寫好在哪裡即可。

4.「思考·練習」的選做題,目的是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並給學生提供一個小練筆的機會。可鼓勵有興趣的學生做,並把他們所做的向大家展示,但不必要求每個學生都做。

5.本課的生字詞較多,應要求學生做到會讀會寫,至於詞語的意思,大多應指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一些專用名詞,教師可適當解釋一下。下面的解釋,僅供教師參考。

開國大典:創建國家的重大的典禮。

典禮:鄭重舉行的儀式,如,開學典禮,開業典禮。

城防部隊:守衛城市的軍隊。

觀禮台:被邀請參觀典禮的看台。

擎:舉。

五更天:大約早晨四五點鍾。

就位:到自己應到的位置上。

肅立:恭敬、庄嚴地立著。

瞻仰:恭敬地看。

四、參考資料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政協,它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組織形式。1949年9月舉行了第一次全體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制訂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其他法律制度,選舉產生了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不再代行全國人大的職權,但仍是中國共產黨聯系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無黨派人士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54門大炮齊發,一共28響54門禮炮代表我國54個民族(我國現有56個民族。54個是根據當時的統計數字),28響標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英勇奮斗的28年。

H. 6年級語文S版6課開國大典生字有哪些

防 聳 旗 擎 渠 鈕 徐 幟 融 司 緩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語文開國大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