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劉濯源教授提出的學科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怎麼應用
2013年學校邀請劉濯源教授來校給骨幹教師做系統的思維可視化教學培訓,作為語文學科帶頭人有幸聆聽了為期三天的課程,經過兩年多的實踐與應用,我所帶的實驗班,孩子們的語文平均成績要明顯優於普通班級,而且學生不討厭語文了,我把自己的應用心得分享給您,供您參考:
1、 用歸納型學科思維導圖梳理知識結構。比如文言文字詞整理、文體特徵分析、描寫手法梳理等等。通過知識系統梳理,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基本概念有了系統的了解和深刻的認識,不再是模模糊糊,模稜兩可了。
2、 用分析型學科思維導圖分析文章或語段。我先從小語段開始訓練分析型思維導圖,讓學生先畫小分支,逐漸過渡到整篇文章的分析,課文基本都是學生繪圖進行自學,對文章結構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都分析的很好,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深度都有明顯提高。
3、 用創作型學科思維導圖快速構思作文。以前的作文課特別忽視寫作思維的訓練,學生寫作文經常思路打不開,作文的邏輯性很差,基本都是生拼硬湊。劉教授在培訓中做了一個用學科思維導圖構思作文的例子,我特別受啟發,在作文課上開始嘗試著應用——給學生一個主題,進行結構化發散思考,逐漸打開思路進行構思。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基本上出一個題目,學生可以在10分鍾內構思出一篇作文,寫作思路就清晰了。
Ⅱ 初中語文課怎樣教學生繪制思維導圖
以小學課文《駱駝祥子》為例講解老師如何教學生繪制思維導圖:
《駱駝專祥子》主要講述的屬是北京城裡一個年輕好強、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力車夫,三起三落的人生經歷。通過此人物的人生遭遇,反映他們那個時代的特點和人事變遷。
將文章分為幾個關鍵主題,作者簡介,人物關系,事件、經典語錄、總結概況等,通過思維導圖將知識點和圖片趣味性的結合,加深印象
在主題下一級找到關鍵詞填滿,簡單易操作的MindMaster導圖頁面,排版簡潔、清晰
人物關系的清晰羅列,讓學生更易懂
向左轉|向右轉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好處,歡迎補充
Ⅲ 語文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體要先看一下標題是什麼。
然後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圖表,再用簡練的語言具體表述出來就行了。
Ⅳ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示例:
《藤野先生》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6年在廈門大學時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憶了在日本東北大學的留學生活,表達了深切的懷念之情。
Ⅳ 求初中下學期語文十課老王思維導圖
Ⅵ 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學習當中如何應用,比如每篇課文的思維導圖,或者是怎麼寫作文。
比如每篇課文的思維導圖
一篇文章總有它的中心思想,這個中心思想就是導圖的中心,找到它。
看作者的寫作思路,時間?地點?人物? 找到它。
相信你會很快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