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語文閱讀得高分策略與技巧:初中卷 [平裝] 中考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詳講精練 這兩本書哪個好
現代文閱讀規范答法類解 記敘文一、詞語:答題時一定要在文段句詞的前後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據。 (1)能理解詞語的表面意義,以及深層含義和言外之意,並能理解其表達的效果 ; (2)能確定詞語指代的內容:一般出現在上文,找出後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順合理. 二、概括文章情節 1、例題:08河南請以「梨蘋果」為線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節。(3分) 起因:圖畫課上,尤里卡畫了一個梨蘋果,米哈朵夫老師責罰了他。經過: 結果:梨蘋果嫁接成功,米哈朵夫老師真誠地請尤里卡再畫一幅梨蘋果。 2、其他叫法: (1)簡要復述本文的故事; (2)概括這篇文章的情節; (3)簡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等等。 3、答題指津: (1)抓住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2)套用格式--「誰+做什麼事+結果」或「何時何地+發生何事+結果」。三、分析人物形象 1、例題:07河南我的母親是怎樣一個人?請結合文中具體事例簡要分析。(寫出兩個方面即可) (4分) 2、其他設題方法: (1)簡要概括★ ★的性格(或:形象)特點 ; (2)請簡要分析★ ★形象 ; (3)談談你對★ ★的看法;等等。 3、答題指津: (1)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描寫以及事件來總結其性格、品質特點,注意文章中作者對人物的評價的詞語,可能還要答出其身份(如農民、知識分子、等); (2)套用答題格式--「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或:身份、稱謂)」; (3)具體分析即舉例說明,(要結合文中的事例或描寫)談看法還需答出態度。 4、注意事項: (1)要使用概括性詞語作答,不能對人物進行具體描述。如:「母親是一個願意把眼角膜捐獻給女孩的人」;就是錯誤的答法。 (2)注意分值,多多益善;概括特點,由主到次。四、把握文章主題 1、例題: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07河北《江南陶公柳》品讀全文,指出文章所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08南充《淚水中收獲力量》文章結尾,作者借「上帝」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07陝西《澆花》 2、答題指津: (1)、從分析文章標題入手。有的題目直接概括了文章的主題。 (2)、從分析文章開頭、結尾入手。有的文章,「開篇點題」,在開頭點明或暗示了中心;有的文章卒章顯志,在結尾處點明或深化了中心。 (3)、從分析文章的議論抒情句入手。議論抒情句往往具有點題之效。 (4)、有些記敘文委婉含蓄,文中沒有直接點明,應從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入手。這些文章的主題隱含在對人物、景物、事件的記敘、描寫中,經過分析歸納才能明確。 (5)、從分析文章的寫作背景入手。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有助於准確概括主題。 (6)、自己總結,套用「通過記敘何事表達(抒發、贊美、批判等)了+何種主題(思想感情、精神、思想等)」 格式。五、理解描寫作用 1、例題:08河南文中畫線的三個句子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對刻畫人物有什麼作用?(3分) 參考答案:外貌描寫(神態描寫或細節描寫)作用:巧妙地表現了米哈朵夫老師不同的心情,使人物形象更鮮明、更豐滿。(答出描寫方法,1分;分析作用2分。共3分) 種類 分類 注釋 作用 正面描寫 (直接) 動作描寫又叫行為描寫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突出其性格、品質等。語言描寫含:對話和獨白外貌描寫含:肖像、服飾和神態心理描寫 側面描寫 (間接) 以景襯人環境描寫還有其他作用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性格特點鮮明突出。以人襯人含:正襯和反襯以物襯物 細節描寫: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也是刻畫人物的一種重要方法,它是對於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環境和場面的細微末節所作的描寫。)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包括:場景、服飾、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的細節描寫。) 2、答題指津: 「理解描寫作用」就是分析運用這些描寫方法對於刻畫人物、推動情節、表現主題有什麼作用。一般地,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或曰細節描寫都是為刻畫人物形象、表達人物感情服務的。環境描寫的作用: 1.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A、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B、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以《孔乙己》為例,開篇關於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紹便屬於社會環境描寫,它揭示了當時社會等級森嚴,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冷酷勢利,為主人公的出場做了鋪墊。 2.自然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A烘托、渲染……氣氛,為下文埋下伏筆。 (《孔乙己》「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悲涼氣氛) B表現人物……的心情。 (《我的叔叔於勒》)「天邊遠處彷彿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鑽出來」--表現人物沮喪失望的心情。) C暗示社會環境。 (《變色龍》「四下里一片沉靜,廣場上一個人也沒有」--暗示社會環境,反映沙皇統治的黑暗) D結合具體語境:設置了……的背景,烘托形象,深化主題,與開頭形成照應,使文章形象、生動、細膩,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增強文章感染力。(例:《驛路梨花》中關於「梨花樹林」的描寫)。 E散文中景物描寫作用--用景物襯托所歌詠的對象的特徵,為後文作鋪墊。環境描寫的作用。可以從以下六種情況判斷:是否烘託了人物的心情,是否渲染了氣氛,是否設置了背景,是否烘託了人物形象,是否深化了主題,是否推動情節的發展。六、欣賞寫作手法 (一)、例題:08濰坊小說在多個方面運用了對比手法,請從文中選擇一個方面做簡要分析。答案示例2:以前人與人和諧地交往和交流,現在人人封閉,缺乏溝通和交流。(結合具體內容)對比手法的運用鮮明地表現了前後變化,強烈地表達出主人公對和諧人際關系的熱愛和懷念。(「鮮明地」「強烈地」屬一般作用,「表現了前後變化」「表達出……懷念」是具體作用) (3分。前後情況比較1分,表達效果1分,表達的情感1分) (二)、答題指津: 1、如無明確提示,首先需正確辨識運用的手法; 2、結合具體內容,說明在表現人物,表達思想感情、主題等方面的作用; 3、指出使用這種手法的表達效果; 4、套用 「一般作用+具體作用」格式。其中一般作用指使用這種手法的普遍作用,具體作用指結合本文具體內容、形式產生的作用。 (三)、試題分析: 「欣賞寫作手法」就是分析運用這些寫作手法對於人物刻畫、主題表現、文章結構、吸引讀者等方面有什麼作用。 (四)、常見的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含義廣泛,眾說不一。就初中記敘文閱讀來說,大致有以下幾種: 白描、象徵、對比襯托、聯想想像、鋪墊伏筆、過渡照應、開篇點題、卒章顯志、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抑揚結合(欲揚先抑等)、虛實結合、動靜結合等。甚至,有人把標題擬定、人稱使用、線索設置、詳略安排、倒敘插敘等也列入此項,也是有道理的。 (五)、欣賞寫作手法舉例: 1、標題擬定例如:文章為什麼要以「六個饅頭」為題目? 06河南第9題解題思路:通讀全文,思考「六個饅頭」在敘事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著重從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性格方面思考。答案:(1)、以極平常的六個饅頭為題目,引起讀者的閱讀情趣。(2)、六個饅頭是本文的線索。(3)、六個饅頭凝聚的同學們的豐厚友誼,是文章的主題得以表現。文章標題通常的作用: (1)、吸引讀者的閱讀情趣。 (2)、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3)、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4)、表現人物品質或突出中心。 2、人稱使用文章運用了第一人稱的寫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07陝西第14題作用: 第一人稱: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和感染力,顯得真實可信第二人稱:便於作者與文中的人物或讀者感情交流,顯得特別親切、感人。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3、順序、倒敘、插敘: 例題:文中插入了一段「男人哭訴」的情節,這段插敘有什麼作用?07長沙第23題順序的作用:敘事有頭尾,條理清晰,脈絡清楚、印象深刻。倒敘的作用:造成了……的懸念,使故事情節更曲折,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插敘的作用: (1)、使故事情節更完整,內容更充實。 (2)、使人物形象更豐富。 (3)、使中心更突出。答題方法:補充交代了……使故事情節更完整,內容更充實(或者使人物形象更豐富,使中心更突出。) 4、鋪墊伏筆 (1)、例題: 本文在寫鼓神奇跡般的表演之前作了多處鋪墊。請細讀原文,指出其中兩處並作簡要分析。07汕頭第16題關於「小火柴」的真實身份,小說在前半部分有多處伏筆,請找出一處簡要分析。07荊州第22題 (2)、鋪墊和伏筆的區別: 鋪墊:行將來臨的事物的襯托。例如,魯迅在《孔乙己》中寫道:「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文中這里通過自然環境的描寫,暗示當時天氣已經很冷了(秋風越來越涼,初冬,靠著火,穿棉襖),為下文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作了鋪墊。 伏筆:文章或文藝作品中,在前段里為後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燈》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牆上的電話,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將和這兩件物件打上交道。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動竹凳」 、「登上竹凳想去摘牆上的聽話器」 ,原來,小姑娘的媽媽生病了,她想打電話叫醫生來為媽媽看病。這些物件的提前出現,為故事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5、線索設置例題:貫穿全文的感情線是--。 08江西第18題答題指津: (1)、記敘線索的形式: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 (2)、找線索的方法:標題;反復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 6、詳略安排本文以書桌為線索貫穿全文,選材詳略得當,質朴情深。從文章內容上看,作者詳寫了與書桌有關的那幾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08長春第18題 7、象徵(托物言志) 本文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簡要說明。 08陝西第14題 8、聯想想像美學家認為「要發現生活的美,必須透過想像力這副眼鏡」。請聯系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修牙刷的呼喊聲」使作者產生了哪些聯想想像?(寫出兩例) 08廈門第22題 9、過渡照應例題:第三段在文中是如何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 08吉林第19題文中兩次寫到「弟弟」和「哥哥」的對話,試分析第二次對話描寫的作用。(照應) 08長沙第24題過度:文章中用一定詞句和段落,提示前後意思之間的聯系,使它們有機聯系起來,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轉入下文,這就是過渡. 常見的過渡方式有下面幾種: (1)、用小標題過渡. (2)、用一個句子過渡,承上啟下. (3)、用承上啟下的過渡段落. (4)、用關聯詞過渡.(通常是表示轉折的關聯詞為多) (5)、用提示句過渡. (6)、用表示時間或空間的詞語過渡. 照應,是篇章間的伏筆照應,又叫呼應。一篇文章要有頭有尾,前後內容要有內在聯系。前面交待過的話,後面得有照應;後邊要照應的話,前邊得先有個交待。這樣,文章前後才能貫串,使讀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脈絡。 (1)照應的作用。照應能使情節連貫、脈絡清晰、結構緊溱。 (2)交代。交代是文章中,為同後面所寫的內容相呼應,而在前面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又叫伏筆。伏筆是用預示、重復等方法,埋伏下情節發展的線索,為人物的出場和事件的發生准備條件,以叫到結構嚴密、情節跌冗起伏的藝術效果,又叫伏線,在相聲藝術中叫包袱。 (3) 照應的種類。 1)、 首尾照應。開頭與結尾的照應。 2)、 扣題照應。圍繞主題反復照應。 3)、 伏筆照應。先設伏筆,後予交代的照應。在一些詩歌中,詩人往往採用今昔、他我、物我對照的方式,來抒發自己或他人情感,如:訴衷情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析:此詩共分兩闋,下闋照應上闋。「心在天山」與「當年」句相應;「身老蒼州」與「關河夢」句相應,目的在於構成對照,抒發了詞人心酸遺恨的蒼涼心情。 10、卒章顯志請從內容和形式方面說說這篇小說結尾的作用。07揚州第23題七、品味語言 1、例題: 08河南結合語境,品味下面加點文字的表達效果。(2分) 每一節課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縮在牆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學們對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銳的笑聲像錐子似的扎在他的心上。 2、答題指津: (1)從「修辭手法」或「句式特點」或「用詞特點」方面分析。 (2)套用「語言表達特點+此特點的一般作用+在文中的具體作用」 格式。 (3)上例答案:運用比喻(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此特點的一般作用)寫出了米哈朵夫老師內心深深的痛苦(在文中的具體作用)。 3、各種修辭方法及表達作用: 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 ,表達了 情感。排比:表現了 ,抒發了 ,增強了語勢,加強了感情。反復,誇張:突出了(強調了) (的情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設問:自問自答,引起讀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反問:加強語氣,增強語勢,表達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模式: (1).點明何種表現手法 (2). 表現了什麼內容(3).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此句運用了……從而生動形象表現了……表達了…… 八、拓展型試題 1、例題: 05河南(《寶石項圈》) 文末處隱去了本文的結尾。如果讓你從下面A、B兩項中選擇,你會選哪一個作結尾?請把所選序號填在下面的括弧里,並說說選擇的理由。 A.有嗎? B.有嗎? 有吧。 有! 選擇:( ) 理由: 例題: 06河南非課改(《妹妹扮演的角色》) 爸爸的一句話,讓妹妹改變了態度,讓「我」40年後仍然記憶猶新。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應該怎樣對待長輩的引導?請結合具體事例談談你的看法。(3分) 例題: 07河南非課改(《13元「遺產」 》) 文章第10段處省略了人物在此時景下的表現。請發揮你的想像,補寫一段話。(要求有人物語言或動作描寫)(4分) 。這幾道試題,均要求根據考生對文意的理解,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發表看法感想;或發揮自己的主觀想像,豐富文章內容,完成對文本的解讀。這些試題有著這樣一個共同點,就是:突出考生作為文本讀者的主體參與意識。 08年批註題如從理解感悟方向答題,也可理解為這道題是拓展型試題。說明文一、概括說明要點 1、例題:08河南利用高科技結合人體運動力學原理研究出來的跑鞋有哪些特點?(4分) 2、答題指津: (1)先確定范圍:全篇或幾個段落或一段之內,然後劃分層次,概括層意(要點); (2)概括層意的方法--「直接找中心句」或「提取關鍵詞」。 (3)分條、標序。參考答案:①材料特殊 ②重量輕 ③避震效果好 ④附著力強 ④有回輸功能。二、理解說明方法 1、例題:08河南本文主要運用了哪一種說明方法?請結合文意分析其作用。(3分) 2、答題指津: (1)指出說明方法; (2)指出其一般作用; (3)結合文意說明其具體作用。參考答案:舉例子。以劉易斯、瑪麗安·瓊斯和劉翔的跑鞋為例,具體說明高科技跑鞋的特點和作用。(指出說明方法,1分;結合文意分析作用,2分。共3分) 說明方法一般作用舉例子具體地說明事物列數字具體、准確地說明事物作比較通過比較具體、鮮明地說明事物打比方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地說明事物下定義簡明、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分類別清楚地說明事物畫圖表直觀、具體地說明事物作詮釋清楚地解釋事物某一方面的特點摹狀貌形象、具體地說明事物引資料使說明內容更充實具體 下定義和作詮釋的區別雖然通常都用「某某是某某」句式,但下定義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徵,作詮釋解說事物某一特點。區分方法:「是」字前後能互換,則是下定義;如不能,則是作詮釋。三、品味說明語言 1、例題:05河南(《鈞瓷》)請從第⑵段第⑹段畫橫線的甲、乙兩處句子中任選一處,對其語言特點作具體分析。 2、答題指津: (1)說明文語言特點主要是准確,其次也可能有生動的特點; (2)確定準確或生動後,如屬於准確,則套用「某詞+說明了事物某特點,+使表達准確、嚴密」格式。如屬於生動,則套用「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等+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某特點」格式。 (3)如問「能否卻掉」,則套用「原詞表達了什麼意思+去掉變成了什麼意思+這樣與事實不符(表達不夠准確嚴密)+所以不能去掉」格式。參考答案:甲: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鈞瓷「窯變」色彩與圖案的瑰麗多彩、千變萬化的特點(答出打比方、生動形象,答出說明的具體內容即可。) 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窯變」的可控程度,使表達准確和嚴密(或:准確地說明了「窯變」還沒有完全得到控制)(答出「語言准確嚴密」,說明的具體內容即可) 四、分析說明思路 1、例題: 請寫出本文的說明順序。採用這樣的順序與說明內容有什麼關系? 06陝西《生命與氣候》第8題第4段結構上的特點是什麼?內蒙古赤峰第14題 2、答題指津: 這類題可以分為分析說明順序和把握說明結構兩類。 (1)說明文的順序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前兩種容易把握,邏輯順序往往可以分為:由主到次、從整體到局部、由現象到本質(由表及裡)、由因到果(由果到因)等幾種情況; (2)說明文的結構一般也是三種:總分總、總分、分總。五、欣賞寫作手法 1、例題:07江西《「植物大熊貓」--四合木》、本文以「『植物大熊貓』--四合木」為標題,你認為好在哪裡? 2、說明: 說明文的寫作手法相對較少,本題賞析標題擬定,可以理解為對寫作手法的欣賞。像蘇教版教材中《國寶--大熊貓》開頭表現大熊貓受歡迎的場面描寫也可以看作是渲染的手法。這種情況和記敘文類似,此處不再分析。參考答案:本文標題新穎巧妙,別具一格,意在說明四合木珍貴,以引起讀者關注,喚起人們保護意識。(2分,符合題意,語句通順即可) 六、解決實際問題 1、例題:08陝西《生命探測儀》在「5·12」汶傳大地震救災中,我國救援隊可能主要使用的是哪一種生命探測儀?請結合本文相關信息進行推測,並找出三條依據。(4分) 2、答題指津: (1)運用文中說明的知識來解決識記生活中的問題,是比較新穎的一種題型; (2)作答的原則是:首先提取選文信息,然後運用這些信息來分析題目問題,在比較判斷之後,作出正確選擇,再做條理清楚地回答。參考答案:推測結果:【答案】紅外生命探測儀依據:【答案】1、紅外生命探測儀主要用於地震等引起建築物倒塌後人員被困時。2、紅外生命探測儀良好的性價比,普遍應用於各國救援部門。3、目前,音頻生命探測儀僅限於英、美、法國救援隊使用。4、雷達生命探測儀目前未廣泛使用,未來將發揮更大作用。議論文一、概括文章論點 1、例題:07河南《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第13題、本文的中心論點是------。(2分) 2、答題指津: (1)論點,是作者對論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它應該是一個表意明確的陳述句,而不應該是一個疑問句、感嘆句,也不應該使用什麼修辭手法; (2)一般議論文都有直接表述論點的句子。論點通常出現在:標題、開頭、結尾,直接引述即可。 (3)也有些論點的表述不很集中,這可以:①分析文章內容,②結合論據,③結合標題確定。 (4)用一個完整的陳述句概括。參考答案: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二、理解論證方法 1、例題:08成都《善待挫折》第12題、第③自然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採用這種論證方法有什麼好處? (3分) 2、答題指津: (1)理解議論文常用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2)明確各種論證方法的作用; (3)套用「運用了何論證方法+這種方法在文中的具體體現+論證了何論點+這種方法的一般作用」格式。舉例論證、通過……事例,有力地證明了…… 道理論證(引證法):引用……來 ……,使說理更充分、更深刻。比喻論證:用……來比喻 ……,把……這一深奧的道理,說得淺顯易懂。對比論證:把……和……放在一切比較對照,顯得論證嚴密,說服力強。參考答案:主要運用了事實論證方法(或:例證法)。文中運用司馬遷和貝多芬的事例,更有力地論證了「歷史上許許多多仁人志士在與挫折斗爭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這一觀點,進一步增強了說服力。 (明確方法計1分,准確說出好處計2分) 說明方法 定義 一般作用舉例論證用確鑿典型的事實來證明論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道理論證(引用論證) 用權威性言論證明觀點(名言警句、民間諺語及公認的事理) 具有權威性,使論證有力對比論證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和道理進行鮮明對比從而有力證明論點比喻論證通過形象的比喻來證明論點使論述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三、分析結構層次 1、例題:08山西《讓有些話穿耳而過 》第19題、從結構上看,③④⑤⑥段之間的關系是-----。 07北京《創新不言敗 》第22題、請簡要分析第5段的論證過程。 2、答題指津: (1)分析結構層次,實際上考的是梳理文章思路; (2)其他問法有: ①標出結構層次,②指出段落關系,③簡述寫作思路,④分析論證過程,⑤指出句子文章結構上的作用,⑥在某處選擇最恰當的句子(一般是過渡句),等等; (3)不論提問方式怎樣變化,解答時: ①劃分層次,②概括層意,③根據提問作答。參考答案:並列關系。(山西)這一段的論證過程是:首先指出創新之路充滿艱險;然後用王安石的話證明要想創新,就必須具備堅定的信念;接著提出創新者要有愈挫愈勇、知難而上的豪氣,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創新。(北京) 四、品味議論語言 1、例題:07河南《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第13題說說第④段畫線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有何作用。(3分) (……,就可能取得同樣的成功、避免同樣的失誤。) 08河北《學習語文不能要求速成 》第17題、第④段中,作者反復說「是辦不到的」,這樣寫有什麼表達效果? (3分) 2、答題指津:(品味語言) (1)品味議論語言,一般是考查其准確、嚴密性,提問方式一般是:分析詞語有何作用,或問詞語能否去掉; (2)前者表述方式可套用「結合文意說明用該詞表達了什麼意思+使用該詞使語言准確嚴密」格式;後者和說明文此種題目回答格式相仿; (3)有時也考查語言生動性,如例2河北卷。這需要注意詞句使用的修辭手法:比喻、反復、對仗等。上例即用了反復修辭,起強調作用。參考答案:表明「取得同樣的成功、避免同樣的失誤」是有可能但也不確定的結果,語言准確、嚴密。 (結合原句2分,「准確嚴密」1分。共3分) 五、欣賞寫作手法 1、例題:07河南《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第13題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2分) 2、答題指津:(考察議論文開頭故事的作用) 議論文的寫作手法考點相對較少。本題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其中答案②「引出論題(答「引出論點」也可) 」、 ④「引起讀者閱讀興趣」可以理解為對寫作手法的欣賞。參考答案:①強調反省的重要 ②引出論題(答「引出論點」也可) ③作為論據論證論點 ④引起讀者閱讀興趣 (一點1分,答出兩點即可。共2分) 六、發表看法、補充論據 1、例題:08深圳《做人要有立體感 》第13題請聯系本文,談談你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句話的看法。(4分) 08南寧《習慣的力量 》第24題請你為第⑤段橫線處補充一個正面或反面的事實論據。(3分) 07河南《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第17題、下列名言名句中最適合用作本文論據的一項是[ ](2分) 2、答題指津: (1)發表看法,一般要首先亮明觀點,再舉例、引用證明觀點,即需採用「總分式」結構; (2)發表看法,要充分理解原文作者態度,看法要積極、陽光; (3)補充論據,需要調動平時的積累。如像河南07,則需正確理解幾句名言的真實含義,辨析其細微區別。參考答案:深圳:答案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要求能扣住論點、聯系實際、表述清楚)南寧:事例應表明某種習慣對人的具體影響。河南:A
⑵ 語文閱讀得高分策略與技巧:初中卷 [平裝] 中考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詳講精練 這兩本書哪個好
現代文閱讀規范答法類解 記敘文
一、詞語:答題時一定要在文段句詞的前後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據。
(1)能理解詞語的表面意義,以及深層含義和言外之意,並能理解其表達的效果 ;
(2)能確定詞語指代的內容:一般出現在上文,找出後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順合理.
二、概括文章情節
1、例題:08河南
請以「梨蘋果」為線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節。(3分)
起因:圖畫課上,尤里卡畫了一個梨蘋果,米哈朵夫老師責罰了他。
經過:
結果:梨蘋果嫁接成功,米哈朵夫老師真誠地請尤里卡再畫一幅梨蘋果。
2、其他叫法:
(1)簡要復述本文的故事;
(2)概括這篇文章的情節;
(3)簡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等等。
3、答題指津:
(1)抓住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2)套用格式——「誰+做什麼事+結果」或「何時何地+發生何事+結果」。
三、分析人物形象
1、例題:07河南
我的母親是怎樣一個人?請結合文中具體事例簡要分析。(寫出兩個方面即可) (4分)
2、其他設題方法:
(1)簡要概括★ ★的性格(或:形象)特點 ;
(2)請簡要分析★ ★形象 ;
(3)談談你對★ ★的看法;等等。
3、答題指津:
(1)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描寫以及事件來總結其性格、品質特點,注意文章中作者對人物的評價的詞語,可能還要答出其身份(如農民、知識分子、等);
(2)套用答題格式——「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或:身份、稱謂)」;
(3)具體分析即舉例說明,(要結合文中的事例或描寫)談看法還需答出態度。
4、注意事項:
(1)要使用概括性詞語作答,不能對人物進行具體描述。如:「母親是一個願意把眼角膜捐獻給女孩的人」;就是錯誤的答法。
(2)注意分值,多多益善;概括特點,由主到次。
四、把握文章主題
1、例題: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07河北《江南陶公柳》
品讀全文,指出文章所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08南充《淚水中收獲力量》
文章結尾,作者借「上帝」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07陝西《澆花》
2、答題指津:
(1)、從分析文章標題入手。有的題目直接概括了文章的主題。
(2)、從分析文章開頭、結尾入手。有的文章,「開篇點題」,在開頭點明或暗示了中心;有的文章卒章顯志,在結尾處點明或深化了中心。
(3)、從分析文章的議論抒情句入手。議論抒情句往往具有點題之效。
(4)、有些記敘文委婉含蓄,文中沒有直接點明,應從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入手。這些文章的主題隱含在對人物、景物、事件的記敘、描寫中,經過分析歸納才能明確。
(5)、從分析文章的寫作背景入手。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有助於准確概括主題。
(6)、自己總結,套用「通過記敘何事表達(抒發、贊美、批判等)了+何種主題(思想感情、精神、思想等)」 格式。
五、理解描寫作用
1、例題:08河南
文中畫線的三個句子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對刻畫人物有什麼作用?(3分)
參考答案:外貌描寫(神態描寫或細節描寫)作用:巧妙地表現了米哈朵夫老師不同的心情,使人物形象更鮮明、更豐滿。(答出描寫方法,1分;分析作用2分。共3分)
種類
分類
注釋
作用
正面描寫
(直接)
動作描寫
又叫行為描寫
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突出其性格、品質等。
語言描寫
含:對話和獨白
外貌描寫
含:肖像、服飾和神態
心理描寫
側面描寫
(間接)
以景襯人
環境描寫還有其他作用
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性格特點鮮明突出。
以人襯人
含:正襯和反襯
以物襯物
細節描寫: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也是刻畫人物的一種重要方法,它是對於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環境和場面的細微末節所作的描寫。)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包括:場景、服飾、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的細節描寫。)
2、答題指津:
「理解描寫作用」就是分析運用這些描寫方法對於刻畫人物、推動情節、表現主題有什麼作用。
一般地,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或曰細節描寫都是為刻畫人物形象、表達人物感情服務的。
環境描寫的作用:
1.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A、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B、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以《孔乙己》為例,開篇關於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紹便屬於社會環境描寫,它揭示了當時社會等級森嚴,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冷酷勢利,為主人公的出場做了鋪墊。
2.自然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A烘托、渲染……氣氛,為下文埋下伏筆。
(《孔乙己》「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悲涼氣氛)
B表現人物……的心情。
(《我的叔叔於勒》)「天邊遠處彷彿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鑽出來」——表現人物沮喪失望的心情。)
C暗示社會環境。
(《變色龍》「四下里一片沉靜,廣場上一個人也沒有」——暗示社會環境,反映沙皇統治的黑暗)
D結合具體語境:設置了……的背景,烘托形象,深化主題,與開頭形成照應,使文章形象、生動、細膩,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增強文章感染力。(例:《驛路梨花》中關於「梨花樹林」的描寫)。
E散文中景物描寫作用——用景物襯托所歌詠的對象的特徵,為後文作鋪墊。
環境描寫的作用。可以從以下六種情況判斷:是否烘託了人物的心情,是否渲染了氣氛,是否設置了背景,是否烘託了人物形象,是否深化了主題,是否推動情節的發展。
六、欣賞寫作手法
(一)、例題:08濰坊
小說在多個方面運用了對比手法,請從文中選擇一個方面做簡要分析。
答案示例2:以前人與人和諧地交往和交流,現在人人封閉,缺乏溝通和交流。(結合具體內容)對比手法的運用鮮明地表現了前後變化,強烈地表達出主人公對和諧人際關系的熱愛和懷念。(「鮮明地」「強烈地」屬一般作用,「表現了前後變化」「表達出……懷念」是具體作用)
(3分。前後情況比較1分,表達效果1分,表達的情感1分)
(二)、答題指津:
1、如無明確提示,首先需正確辨識運用的手法;
2、結合具體內容,說明在表現人物,表達思想感情、主題等方面的作用;
3、指出使用這種手法的表達效果;
4、套用 「一般作用+具體作用」格式。其中一般作用指使用這種手法的普遍作用,具體作用指結合本文具體內容、形式產生的作用。
(三)、試題分析:
「欣賞寫作手法」就是分析運用這些寫作手法對於人物刻畫、主題表現、文章結構、吸引讀者等方面有什麼作用。
(四)、常見的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含義廣泛,眾說不一。就初中記敘文閱讀來說,大致有以下幾種:
白描、象徵、對比襯托、聯想想像、鋪墊伏筆、過渡照應、開篇點題、卒章顯志、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抑揚結合(欲揚先抑等)、虛實結合、動靜結合等。
甚至,有人把標題擬定、人稱使用、線索設置、詳略安排、倒敘插敘等也列入此項,也是有道理的。
(五)、欣賞寫作手法舉例:
1、標題擬定
例如:文章為什麼要以「六個饅頭」為題目? 06河南第9題
解題思路:通讀全文,思考「六個饅頭」在敘事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著重從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性格方面思考。
答案:(1)、以極平常的六個饅頭為題目,引起讀者的閱讀情趣。(2)、六個饅頭是本文的線索。(3)、六個饅頭凝聚的同學們的豐厚友誼,是文章的主題得以表現。
文章標題通常的作用:
(1)、吸引讀者的閱讀情趣。
(2)、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3)、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4)、表現人物品質或突出中心。
2、人稱使用
文章運用了第一人稱的寫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07陝西第14題
作用:
第一人稱: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和感染力,顯得真實可信
第二人稱:便於作者與文中的人物或讀者感情交流,顯得特別親切、感人。
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3、順序、倒敘、插敘:
例題:文中插入了一段「男人哭訴」的情節,這段插敘有什麼作用?07長沙第23題
順序的作用:敘事有頭尾,條理清晰,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倒敘的作用:造成了……的懸念,使故事情節更曲折,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插敘的作用:
(1)、使故事情節更完整,內容更充實。
(2)、使人物形象更豐富。
(3)、使中心更突出。
答題方法:補充交代了……使故事情節更完整,內容更充實(或者使人物形象更豐富,使中心更突出。)
4、鋪墊伏筆
(1)、例題:
本文在寫鼓神奇跡般的表演之前作了多處鋪墊。請細讀原文,指出其中兩處並作簡要分析。07汕頭第16題
關於「小火柴」的真實身份,小說在前半部分有多處伏筆,請找出一處簡要分析。07荊州第22題
(2)、鋪墊和伏筆的區別:
鋪墊:行將來臨的事物的襯托。例如,魯迅在《孔乙己》中寫道:「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文中這里通過自然環境的描寫,暗示當時天氣已經很冷了(秋風越來越涼,初冬,靠著火,穿棉襖),為下文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作了鋪墊。
伏筆:文章或文藝作品中,在前段里為後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燈》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牆上的電話,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將和這兩件物件打上交道。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動竹凳」 、「登上竹凳想去摘牆上的聽話器」 ,原來,小姑娘的媽媽生病了,她想打電話叫醫生來為媽媽看病。這些物件的提前出現,為故事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5、線索設置
例題:貫穿全文的感情線是——。 08江西第18題
答題指津:
(1)、記敘線索的形式: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
(2)、找線索的方法:標題;反復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
6、詳略安排
本文以書桌為線索貫穿全文,選材詳略得當,質朴情深。從文章內容上看,作者詳寫了與書桌有關的那幾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08長春第18題
7、象徵(托物言志)
本文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簡要說明。 08陝西第14題
8、聯想想像
美學家認為「要發現生活的美,必須透過想像力這副眼鏡」。請聯系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修牙刷的呼喊聲」使作者產生了哪些聯想想像?(寫出兩例) 08廈門第22題
9、過渡照應
例題:第三段在文中是如何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 08吉林第19題
文中兩次寫到「弟弟」和「哥哥」的對話,試分析第二次對話描寫的作用。(照應) 08長沙第24題
過度:文章中用一定詞句和段落,提示前後意思之間的聯系,使它們有機聯系起來,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轉入下文,這就是過渡.
常見的過渡方式有下面幾種:
(1)、用小標題過渡.
(2)、用一個句子過渡,承上啟下.
(3)、用承上啟下的過渡段落.
(4)、用關聯詞過渡.(通常是表示轉折的關聯詞為多)
(5)、用提示句過渡.
(6)、用表示時間或空間的詞語過渡.
照應,是篇章間的伏筆照應,又叫呼應。一篇文章要有頭有尾,前後內容要有內在聯系。前面交待過的話,後面得有照應;後邊要照應的話,前邊得先有個交待。這樣,文章前後才能貫串,使讀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脈絡。
(1)照應的作用。照應能使情節連貫、脈絡清晰、結構緊溱。
(2)交代。交代是文章中,為同後面所寫的內容相呼應,而在前面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又叫伏筆。伏筆是用預示、重復等方法,埋伏下情節發展的線索,為人物的出場和事件的發生准備條件,以叫到結構嚴密、情節跌冗起伏的藝術效果,又叫伏線,在相聲藝術中叫包袱。
(3) 照應的種類。
1)、 首尾照應。開頭與結尾的照應。
2)、 扣題照應。圍繞主題反復照應。
3)、 伏筆照應。先設伏筆,後予交代的照應。
在一些詩歌中,詩人往往採用今昔、他我、物我對照的方式,來抒發自己或他人情感,如:訴衷情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析:此詩共分兩闋,下闋照應上闋。「心在天山」與「當年」句相應;「身老蒼州」與「關河夢」句相應,目的在於構成對照,抒發了詞人心酸遺恨的蒼涼心情。
10、卒章顯志
請從內容和形式方面說說這篇小說結尾的作用。07揚州第23題
七、品味語言
1、例題: 08河南
結合語境,品味下面加點文字的表達效果。(2分)
每一節課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縮在牆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學們對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銳的笑聲像錐子似的扎在他的心上。
2、答題指津:
(1)從「修辭手法」或「句式特點」或「用詞特點」方面分析。
(2)套用「語言表達特點+此特點的一般作用+在文中的具體作用」 格式。
(3)上例答案:運用比喻(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此特點的一般作用)寫出了米哈朵夫老師內心深深的痛苦(在文中的具體作用)。
3、各種修辭方法及表達作用:
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 ,表達了 情感。
排比:表現了 ,抒發了 ,增強了語勢,加強了感情。
反復,誇張:突出了(強調了) (的情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設問:自問自答,引起讀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
反問:加強語氣,增強語勢,表達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 (1).點明何種表現手法 (2). 表現了什麼內容(3).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此句運用了……從而生動形象表現了……表達了……
八、拓展型試題
1、例題: 05河南(《寶石項圈》)
文末處隱去了本文的結尾。如果讓你從下面A、B兩項中選擇,你會選哪一個作結尾?請把所選序號填在下面的括弧里,並說說選擇的理由。
A.有嗎? B.有嗎?
有吧。 有!
選擇:( ) 理由:
例題: 06河南非課改(《妹妹扮演的角色》)
爸爸的一句話,讓妹妹改變了態度,讓「我」40年後仍然記憶猶新。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應該怎樣對待長輩的引導?請結合具體事例談談你的看法。(3分)
例題: 07河南非課改(《13元「遺產」 》)
文章第10段處省略了人物在此時景下的表現。請發揮你的想像,補寫一段話。(要求有人物語言或動作描寫)(4分) 。
這幾道試題,均要求根據考生對文意的理解,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發表看法感想;或發揮自己的主觀想像,豐富文章內容,完成對文本的解讀。
這些試題有著這樣一個共同點,就是:突出考生作為文本讀者的主體參與意識。
08年批註題如從理解感悟方向答題,也可理解為這道題是拓展型試題。
說明文
一、概括說明要點
1、例題:08河南
利用高科技結合人體運動力學原理研究出來的跑鞋有哪些特點?(4分)
2、答題指津:
(1)先確定范圍:全篇或幾個段落或一段之內,然後劃分層次,概括層意(要點);
(2)概括層意的方法——「直接找中心句」或「提取關鍵詞」。
(3)分條、標序。
參考答案:①材料特殊 ②重量輕 ③避震效果好 ④附著力強 ④有回輸功能。
二、理解說明方法
1、例題:08河南
本文主要運用了哪一種說明方法?請結合文意分析其作用。(3分)
2、答題指津:
(1)指出說明方法;
(2)指出其一般作用;
(3)結合文意說明其具體作用。
參考答案:舉例子。以劉易斯、瑪麗安·瓊斯和劉翔的跑鞋為例,具體說明高科技跑鞋的特點和作用。(指出說明方法,1分;結合文意分析作用,2分。共3分)
說明方法
一般作用
舉例子
具體地說明事物
列數字
具體、准確地說明事物
作比較
通過比較具體、鮮明地說明事物
打比方
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地說明事物
下定義
簡明、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
分類別
清楚地說明事物
畫圖表
直觀、具體地說明事物
作詮釋
清楚地解釋事物某一方面的特點
摹狀貌
形象、具體地說明事物
引資料
使說明內容更充實具體
下定義和作詮釋的區別
雖然通常都用「某某是某某」句式,但下定義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徵,作詮釋解說事物某一特點。
區分方法:「是」字前後能互換,則是下定義;如不能,則是作詮釋。
三、品味說明語言
1、例題:05河南(《鈞瓷》)請從第⑵段第⑹段畫橫線的甲、乙兩處句子中任選一處,對其語言特點作具體分析。
2、答題指津:
(1)說明文語言特點主要是准確,其次也可能有生動的特點;
(2)確定準確或生動後,如屬於准確,則套用「某詞+說明了事物某特點,+使表達准確、嚴密」格式。如屬於生動,則套用「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等+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某特點」格式。
(3)如問「能否卻掉」,則套用「原詞表達了什麼意思+去掉變成了什麼意思+這樣與事實不符(表達不夠准確嚴密)+所以不能去掉」格式。
參考答案:甲: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鈞瓷「窯變」色彩與圖案的瑰麗多彩、千變萬化的特點(答出打比方、生動形象,答出說明的具體內容即可。) 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窯變」的可控程度,使表達准確和嚴密(或:准確地說明了「窯變」還沒有完全得到控制)(答出「語言准確嚴密」,說明的具體內容即可)
四、分析說明思路
1、例題:
請寫出本文的說明順序。採用這樣的順序與說明內容有什麼關系? 06陝西《生命與氣候》第8題
第4段結構上的特點是什麼?內蒙古赤峰第14題
2、答題指津:
這類題可以分為分析說明順序和把握說明結構兩類。
(1)說明文的順序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前兩種容易把握,邏輯順序往往可以分為:由主到次、從整體到局部、由現象到本質(由表及裡)、由因到果(由果到因)等幾種情況;
(2)說明文的結構一般也是三種:總分總、總分、分總。
五、欣賞寫作手法
1、例題:07江西《「植物大熊貓」——四合木》、本文以「『植物大熊貓』——四合木」為標題,你認為好在哪裡?
2、說明:
說明文的寫作手法相對較少,本題賞析標題擬定,可以理解為對寫作手法的欣賞。像蘇教版教材中《國寶——大熊貓》開頭表現大熊貓受歡迎的場面描寫也可以看作是渲染的手法。
這種情況和記敘文類似,此處不再分析。
參考答案:本文標題新穎巧妙,別具一格,意在說明四合木珍貴,以引起讀者關注,喚起人們保護意識。(2分,符合題意,語句通順即可)
六、解決實際問題
1、例題:08陝西《生命探測儀》
在「5·12」汶傳大地震救災中,我國救援隊可能主要使用的是哪一種生命探測儀?請結合本文相關信息進行推測,並找出三條依據。(4分)
2、答題指津:
(1)運用文中說明的知識來解決識記生活中的問題,是比較新穎的一種題型;
(2)作答的原則是:首先提取選文信息,然後運用這些信息來分析題目問題,在比較判斷之後,作出正確選擇,再做條理清楚地回答。
參考答案:推測結果:【答案】紅外生命探測儀
依據:【答案】1、紅外生命探測儀主要用於地震等引起建築物倒塌後人員被困時。2、紅外生命探測儀良好的性價比,普遍應用於各國救援部門。3、目前,音頻生命探測儀僅限於英、美、法國救援隊使用。4、雷達生命探測儀目前未廣泛使用,未來將發揮更大作用。
議論文
一、概括文章論點
1、例題:07河南《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第13題、本文的中心論點是——————。(2分)
2、答題指津:
(1)論點,是作者對論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它應該是一個表意明確的陳述句,而不應該是一個疑問句、感嘆句,也不應該使用什麼修辭手法;
(2)一般議論文都有直接表述論點的句子。論點通常出現在:標題、開頭、結尾,直接引述即可。
(3)也有些論點的表述不很集中,這可以:①分析文章內容,②結合論據,③結合標題確定。
(4)用一個完整的陳述句概括。
參考答案: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
二、理解論證方法
1、例題:08成都《善待挫折》第12題、第③自然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採用這種論證方法有什麼好處? (3分)
2、答題指津:
(1)理解議論文常用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2)明確各種論證方法的作用;
(3)套用「運用了何論證方法+這種方法在文中的具體體現+論證了何論點+這種方法的一般作用」格式。
舉例論證、通過……事例,有力地證明了……
道理論證(引證法):引用……來 ……,使說理更充分、更深刻。
比喻論證:用……來比喻 ……,把……這一深奧的道理,說得淺顯易懂。
對比論證:把……和……放在一切比較對照,顯得論證嚴密,說服力強。
參考答案:主要運用了事實論證方法(或:例證法)。文中運用司馬遷和貝多芬的事例,更有力地論證了「歷史上許許多多仁人志士在與挫折斗爭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這一觀點,進一步增強了說服力。 (明確方法計1分,准確說出好處計2分)
說明方法
定義
一般作用
舉例論證
用確鑿典型的事實來證明論點
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道理論證(引用論證)
用權威性言論證明觀點(名言警句、民間諺語及公認的事理)
具有權威性,使論證有力
對比論證
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和道理進行鮮明對比
從而有力證明論點
比喻論證
通過形象的比喻來證明論點
使論述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三、分析結構層次
1、例題:08山西《讓有些話穿耳而過 》第19題、從結構上看,③④⑤⑥段之間的關系是—————。
07北京《創新不言敗 》第22題、請簡要分析第5段的論證過程。
2、答題指津:
(1)分析結構層次,實際上考的是梳理文章思路;
(2)其他問法有: ①標出結構層次,②指出段落關系,③簡述寫作思路,④分析論證過程,⑤指出句子文章結構上的作用,⑥在某處選擇最恰當的句子(一般是過渡句),等等;
(3)不論提問方式怎樣變化,解答時: ①劃分層次,②概括層意,③根據提問作答。
參考答案:並列關系。(山西)這一段的論證過程是:首先指出創新之路充滿艱險;然後用王安石的話證明要想創新,就必須具備堅定的信念;接著提出創新者要有愈挫愈勇、知難而上的豪氣,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創新。(北京)
四、品味議論語言
1、例題:07河南《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第13題
說說第④段畫線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有何作用。(3分) (……,就可能取得同樣的成功、避免同樣的失誤。)
08河北《學習語文不能要求速成 》第17題、第④段中,作者反復說「是辦不到的」,這樣寫有什麼表達效果? (3分)
2、答題指津:(品味語言)
(1)品味議論語言,一般是考查其准確、嚴密性,提問方式一般是:分析詞語有何作用,或問詞語能否去掉;
(2)前者表述方式可套用「結合文意說明用該詞表達了什麼意思+使用該詞使語言准確嚴密」格式;後者和說明文此種題目回答格式相仿;
(3)有時也考查語言生動性,如例2河北卷。這需要注意詞句使用的修辭手法:比喻、反復、對仗等。上例即用了反復修辭,起強調作用。
參考答案:表明「取得同樣的成功、避免同樣的失誤」是有可能但也不確定的結果,語言准確、嚴密。 (結合原句2分,「准確嚴密」1分。共3分)
五、欣賞寫作手法
1、例題:07河南《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第13題
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2分)
2、答題指津:(考察議論文開頭故事的作用)
議論文的寫作手法考點相對較少。
本題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其中答案②「引出論題(答「引出論點」也可) 」、 ④「引起讀者閱讀興趣」可以理解為對寫作手法的欣賞。
參考答案:①強調反省的重要 ②引出論題(答「引出論點」也可) ③作為論據論證論點 ④引起讀者閱讀興趣 (一點1分,答出兩點即可。共2分)
六、發表看法、補充論據
1、例題:08深圳《做人要有立體感 》第13題
請聯系本文,談談你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句話的看法。(4分)
08南寧《習慣的力量 》第24題
請你為第⑤段橫線處補充一個正面或反面的事實論據。(3分)
07河南《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第17題、下列名言名句中最適合用作本文論據的一項是[ ](2分)
2、答題指津:
(1)發表看法,一般要首先亮明觀點,再舉例、引用證明觀點,即需採用「總分式」結構;
(2)發表看法,要充分理解原文作者態度,看法要積極、陽光;
(3)補充論據,需要調動平時的積累。如像河南07,則需正確理解幾句名言的真實含義,辨析其細微區別。
參考答案:深圳:答案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要求能扣住論點、聯系實際、表述清楚)南寧:事例應表明某種習慣對人的具體影響。河南: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