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六年級語文閱讀題
1、我的腳邊,點了一盤「斑馬」牌蚊香;不遠處,還有一台運作不息的電風扇
2、母親怕打擾到兒子睡覺
看不到那邊劃線額
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㈡ 六年級語文閱讀題
小小的米蘭花,細微得像碎玉米的米蘭花。你總是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小小的米蘭花,你(牽引、 牽扯)出我多少衷心的思念。看見你,我總是想起小學時第一個老師,那個美麗、和藹,像大姐姐一樣的老師。她總是把著我的手寫字,她的手總是暖烘烘的。有一次我生病了,她把臉緊緊貼著我的面頰,輕柔的發絲撫愛著我,我心中(灑入、注入)了永存的暖流。在大雨滂沱的時候,她還送我回家,背著我涉過那條湍急的小河。至今,那條小河還常常從我心裡流過,我分明看到小河的浪花飛濺到老師那美麗而和藹的臉上。
為了山村小學的明天,她散發出全身的清香,飄進農家的幢幢木房,了解我們學習中的疑難,幫助我們攻下一道道難關,直至夜深人靜。此時,她卻壓住陣陣發痛的腹部,拖著蹣跚的腳步(一步一挨、一步三回)地返回在鄉間的小路上。啊,敬愛的老師,我多麼想放聲為您高唱一曲頌歌!
歲月的波濤沖走了我許許多多關於花的回憶,可是小米蘭那淡淡的清香卻永遠(飄溢、飄灑)在我心中……
1、給短文加一個合適的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文中括弧內恰當的詞語用「——」劃出。
3、寫近義詞: 頌歌( )疑難( )
寫反義詞: 高唱( )細微( )
4、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或造句:
(1) 蹣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滂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劃出文中前後照應的句子。
6、本文通過寫_________________,實際贊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讀完短文,你想起了哪些贊美老師的語言?請寫兩至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小小的米蘭花
2.牽引 注入 一步一埃 飄溢
3.贊歌 困惑
低語 碩大
4.爺爺蹣跚地向我走來
今天下起了滂沱大雨
5.小小的米蘭花,細微得像碎玉米的米蘭花。你總是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和 歲月的波濤沖走了我許許多多關於花的回憶,可是小米蘭那淡淡的清香卻永遠飄溢在我心中……
6.米蘭花 老師的高尚品格
7.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㈢ 六年級語文閱讀題
1.寒冷(凄涼來 悲苦);食源不果腹;痛苦(黑暗); 溫暖;快樂(幸福);溫飽(富足)
2.B
3.(悲慘命運的)同情,可憐(憐憫)。
4.不公,悲慘,困苦
5.哪有畫線句啊
1.驕傲,謙虛;成,敗
2. 突破常例;同本鄉人下棋,從不動將
3.回憶起這件事, 陳毅寫了一首詩:九牛一毫莫自誇 ,驕傲自滿必翻車 。歷覽古今多少事,!
4.前次來,我知道你是首長,又在出征前夕,不可挫其銳氣
5.蘇中戰鬥打響後與一個私塾先生下棋,先生故意輸給了陳毅,為了不挫其銳氣;戰後再次下棋時贏了陳毅,為了讓他冷靜頭腦,不盲目驕傲。
6.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7.我們不應盲目驕傲,應學會謙虛,畢竟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拜託....加點懸賞.....做完這些很不容易啊....太費時間了
㈣ 六年級語文閱讀題
1、楊堤飛瀑、鯉魚壁、卓壁峰、出二郎峽、「畫山」、黃布灘、古鎮興坪、舟泊陽版朔、
2、「畫山」權江畔的峭壁、黃布灘的山峰、古鎮興坪對面的螺螄山、舟泊陽朔的碧蓮峰、
3、表達了作者對灕江美麗景色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親,如果還好的話請採納,O(∩_∩)O謝謝
㈤ 急求3篇小學六年級的說明文閱讀練習題。
一 說明文閱讀訓練題
1 《 氦-3人類未來的新能源》
① 氦-3是一種清潔、安全和高效率的核融合發電燃料。開發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氦---3將是解決人類能源危機的極具潛力的途徑之一。
② 氦—3是氦的同位素,含有兩個質子和一個中子。它有許多特殊的性質。根據稀釋製冷理論,當氦—3和氦—4以一定的比例相混合後,溫度可以降低到無限接近絕對零度。在溫度達到2.18k以下的時候,液體狀態的氦---3還會出現「超流」現象,即沒有粘滯性,它甚至可以從盛放的杯子中「爬」出去。然而,當前氦—3最被人重視的特性還是它作為能源的潛力。氦—3可以和氫的同位素發生核聚變反應,但是與一般的核聚變反應不同,氦—3在聚變過程中不產生中子,所以放射性小,而且反應過程易於控制,既環保又安全,但是地球上氦—3的儲量總共不超過幾百公斤,難以滿足人類的需要。科學家發現,雖然地球上氦—3的儲量非常少,但是在月球上,它的儲量卻是非常可觀的。
③ 氦大部分集中在顆粒小於50微米的富含鈦鐵礦的月壤中。估計整個月球可提供71.5萬噸氦—3。這些氦—3所能產生的電能,相當於1985年美國發電量的4萬倍,考慮到月壤的開采、排氣、同位素分離和運回地球的成本,氦—3的能源償還比估計可達250。這個償還比和鈾235生產核燃料(償還比約20)及地球上煤礦開采(償還不約16)相比,是相當有利的。此外,從月壤中提取1噸氦—3,還可以得到約6300噸的氫、70噸的氮和1600噸碳。這些副產品對維持月球永久基地來說,也是必要的。俄羅斯科學家加利莫夫認為,每年人類只需發射2到3艘載重100噸的宇宙飛船,從月球上運回的氦—3即可供全人類作為替代能源使用1年,而它的運輸費用只相當於目前核能發電的幾十分之一。據加利莫夫介紹,如果人類目前就開始著手實施從月球開采氦—3的計劃,大約30年到40年後,人類將實現月球氦—3的實地開采並將其運回地面,該計劃總似的費用將在2500億到3000億美元之間。
④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包括中國、以色列、日本、印度等國家在內,人類掀起了新一輪的探月高潮,在這次探月高潮中,氦—3成為世人矚目的目標。我過「嫦娥一號」探月衛星搭載的探月儀器2004年4月開始初樣研製,其中探測月球土壤厚度與元素含量是該探月儀器工作的重要內容。氦—3作為最有潛力的新能源,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能源研究的重要課題。
(選自《新華文摘》2005年9月,有改動)
15、為什麼說「開發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氦—3將是人類能源危機的極具潛力的途徑之一」?(2分)
答:
16、本文作者在《神奇的氦—3》一文中曾說:「科學家通過分析從月球上帶回來的月壤樣品估算,在上億年的時間里,太陽風為月球帶去大約5億噸氦—3。」這與本文第③段開頭畫線句所介紹的內容是否矛盾?為什麼?(3分)
答:
17、文中大量使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試舉出一例並說明其作用。(3分)
答:
18、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氦—3是含有兩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的氦的同位素(元素),同時它也是一種清潔、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發電燃料(物質)。
B、作為未來新能源的氦—3,在其聚變過程中不易產生中子並且放射性小,所以它將是一種環保型的新能源。
C、從月壤中提取氦—3所得到的副產品可以滿足月球永久基地生產和生活的需要。
D、由我國「嫦娥一號」探月衛星搭載發射的探月儀器目前已進入對月球土壤厚度與元素含量的初步探測階段。
19、假若某年後由我國發射的宇宙飛船將氦—3成功運回地面,請你根據本文介紹,用上 「月球」「氦—3」「科學家」三個詞語(可以不考慮先後順序)寫一段話,代表學生向從事開發利用氦—3能源的科學家表示祝賀或感謝。(3分)
答: (2005年臨沂市)
【答案】
15、要點:①儲量可觀(或儲量相對較大)②環保、安全 ③能源償還比高④副產品可供月球永久基地使用(2分。答出其中三個要點即可得2分,每少答一個要點扣1分)
16、不矛盾;前者說明的是上憶年時間里太陽風為月球帶去的氦—3的的總量,而本文畫線句說明的是月壤中可以供開發利用的氦---3的總量。二者說明的具體內容不矛盾(3分。第一問1分,第二問2分)
17、示例:①這些氦—3所能產生的電能……是相當有利的「幾句中,用作比較的「250」「20」「16」三個數字,具體、清楚、直觀地說明了氦—3的能源償還比高,開發利用效益大。②「此外……也是必需的」幾句中所列舉的四個數字,具體說明了開采氦—3所得到的副產品數量大,利用價值可觀。③「加利莫夫認為……3000億美元之間」幾句中,所六數字清楚明白地說明了開采運輸氦—3的費用相對較低,開採的可行習慣內大(3分。舉例1分,分析2分)
18、A(3分)
19、提示:開放性答案。能綜合利用文中有關信息、合理串接給定的詞語,符合內容要求且語言通順即可(3分)
2
《警惕啊,無聲無息的土壤殺手》
土壤、水、陽光和空氣是地球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馬上就能引起大眾的關注,而土壤污染看不見,而且引起的不良後果要在幾個月、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後才會顯現出來。土壤污染不像大氣或水污染物那樣,可以直接進入人體,危及健康,而是間接地影響人體健康。因為土壤里的污染物是通過食物鏈,主要通過糧食、蔬菜、水果、奶、蛋、肉等進入人體的,所以有的地方往往不重視對土壤污染的整治。然而,土壤污染比其他污染的危害時間更長,污染物質在並不像在大氣和水體中那樣容易擴散和稀釋,通過長期積累以後,其影響往往是區域性的,而且重金屬污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受其污染的土壤可能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近年來,由於人口急劇增長,工業迅猛發展,固體廢物不斷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傾倒,有害廢水不斷向土壤中滲透,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和飄浮的塵土也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導致了土壤污染。農業生產所用的化肥、農葯和不合格的畜禽糞便肥料,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來源。此外,戰爭之後的炸葯、重金屬等化學殘留物,也對戰區的土壤造成嚴重傷害。陳同斌研究員指出,世界上90%的污染物最終滯留在土壤內。
日前我國估計有1000多萬公頃耕地受到污染,居然上全部可利用耕地面積的五分之一,其中礦區污染土地達200萬公頃,石油污染土地約500萬公頃,固體廢棄物堆放污染土地約5萬公頃。每年因土壤污染減產糧食1000多萬噸,因土壤污染而造成的各種農業經濟損失合計200億元。
土壤污染已經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威脅。陳同斌研究員前後用了3年的時間對北京全市的土壤和蔬菜進行了大規模的取樣分析研究,發現土壤污染問題已經比較嚴重,並且已經影響到蔬菜等農產品的質量。土壤污染會使污染物在植物中積累,並通過食物鏈富集到人體和動物體中,危害人畜健康,引發各種疾病。土壤污染還會導致其他環境問題。(選自《自然與人》,有改動)
13.土壤污染跟其他污染物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點?(3分)
14.土壤污染物有多種,下面列舉了兩種,請你從文中找出其他幾種,仿照示例表述。(3分)
示例:(1)播散在農作物上的化肥、農葯和不合格糞便。
(2)殘留在土壤中的炸葯、重金屬等化學物。
15.第3段中多處引用數據,你認為有什麼作用?請結合具體內容加以簡要說明。(3分)
16.讀了這篇短文後,你對土壤污染問題一定有了新的認識,請你根據平時的觀察和思考,提一條防止土壤污染的建議或擬一條警示性的標語。(3分)
(2005年浙江省舟山市)
【答案】
13.⑴土壤污染看不見 ⑵間接地影響人體健康 ⑶污染的危害時間更長。
14.⑴堆放和傾倒在土壤表面的固體廢物⑵滲透在土壤中的有害廢水⑶(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的有害氣體和飄浮塵土。
15. 具體、准確地說明了目前我國土壤污染的嚴重程度和造成的巨大損失。
16.(此題答案開放,只要能圍繞防止土壤污染、告誡人們保護土壤等要點寫即可。)
3
《 科學認識海嘯》
任何災難對人類來說,興許是最好的老師。大災之後必有大識。A從海嘯災難中科學地認識海嘯,對提高防禦海嘯是十分有益的。
海嘯,古已有之。B中國對於海嘯災害的文獻記載始於公元前左右,當時稱之為海溢、海立,形象地描述了海嘯災害降臨時大海滿溢、波浪立起成海牆的情景。唐代詩人杜甫在《朝獻太清宮賦》中雲「九天之雲下垂,四海之水皆立」,描述了天空烏雲密布,海水立將起來、猛撲過來的態勢,說明中國人對海嘯早有所知。…
海嘯是一種極具破壞力的自然災害,它是由於地震、海底火山噴發或風暴而引起的海面巨大漲落。「海嘯」一詞是常受海嘯侵擾的日本人首先用的,英文海嘯「Tsunami」一詞是由日文音譯而來。海嘯的成因有三類:一是由氣象變化引起,諸如強大的低氣壓通過時產生的海面異常升高,稱為「風暴潮」;二是由地質變化引起,如地震、火山、海底斷層、滑坡都能造成,稱「地震海嘯」,就像這次印度洋發生的海嘯;三是由核爆炸、人工地震等引起。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島進行了持續多年的核爆炸試臉,曾經誘發海喻。
但是,也不是任何海洋地質的突變都會導致海嘯的發生。據統計,每15000次海底構造地震中,只有100次會釀成海嘯。通常海嘯的產生受震源條件、震源水深、震源深度和震級大小控制。震級大於里氏6.5級、震源深度在25千米以內的地震會產生海嘯,震級在里氏7、5級以上、震源深度在40千米以內,會形成災難性海嘯,如這次印度洋發生的地震海嘯。
14.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2分)(C)
A.中國對海嘯的認識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
B.導致海嘯產生的原因是各種海洋地質的突變。
C.海嘯的產生往往受震源的條件、水深、深度和震級等各種因素的制約。
D.由於海嘯產生的主要誘因在海底,所以它造成的危害都非常小,
15.文中畫線的A,B兩個句子都有語病,請改正。(2分)
16.分析句子「九天之雲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在文中的作用。(3分)
17.面對人類受到的各種自然災害威脅,我們應怎麼做?談談你的理解。(3分) (2005年雲南省曲靖市)
【答案】
14.C
15.A.從海嘯災難中科學地認識海嘯,對提高防禦海嘯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B.中國對於海嘯災害的文獻記載始於公元前。
16.用引用的方法既說明了中國對海嘯的認識比校早,又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海嘯發生時的狀貌。(每答對一方面給1.5分)
17.首先,要強化環保意識,加強環境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其次,加大對自然災害知識宣傳的力度,科學地認識各種自然災害。第三,建立自然災害的監控和預警機制,以便科學有效地減災救災。(答對一點給1.5分,答對兩點及以上給滿分,表意相近即可酌情給分。)
4
《路面上的新科技》
長期以來,我國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瀝青和白色水泥兩種顏色),而在歐洲,如英國、德國、荷蘭等國,彩色路面已較為普及。通過道路顏色的不同,如紅、綠、藍、黃等,提示不同車輛的駕駛者在規定的路面上行駛,從而避免了車輛的混行,大大增強了安全性。
現在,國內一些城市也開始採用彩色路面。以北京為例,當汽車行駛到二環路雍和宮到東直門轉彎處時會發現此處路面與別處不同,一是呈暗紅色,原來此處為事故多發地,改變路面顏色以引起司機注意;二是路面加鋪了一層顆粒狀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區還出現了碧綠色、橘黃色的路面,各種車輛「各行其道」。這種彩色路面不僅美化了市容,還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機減速以減少交通事故發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
與此同時,一種新穎的多孔隙瀝青透水路面也應運而生。這種能夠吸納回收雨水的路面技術的採用,對於缺水的城市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這種技術將瀝青路面做成「三層」:最上層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間層安置了雨水分流設施,將來自最上層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回收利用,最底層為密封層,防止雨水滲透到地下。
透水路面採用的是在普通瀝青中加入了強化纖維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通瀝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達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這種材料的特點還決定了其使用壽命要高於傳統路面,因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凍結對路面材料結構造成的破壞。另外,下雨時,這種路面不積水,不濺水,汽車行駛時不易打滑,有利於交通安全。
目前在歐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達15%一18%。德國計劃到2010年,把全國城市90%的路面改造為透水路面。在我國普遍缺水的城市也應大力推廣這項技術。 (選自《網路知識》2005年第3期,有刪改)
14.第2段中「此處路面與別處不同」中的「不同」指哪兩個方面?「各行其道」和第1段中的哪一句相照應?(4分)
15.閱讀第2、3兩段,任選一題回答。(3分)
(1) 第2段中的彩色路面有哪三個作用?請簡要概括。(不超過20個字)
(2) 第3段中所說的透水路面分為三層,每層各有什麼功能?請分別用兩個字加以概括。
16.最後兩段主要說明了什麼內容?請簡要概括。(2分)
17.根據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目前在我國,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已基本鋪設了彩色路面。
B.普通瀝青路面的孔隙率不足4%,而透水路面的孔隙率大多為15%一30%。
C.採用彩色路面和透水路面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能。
D.由於透水路面優越性多,德國已把全國90%的路面改造為透水路面。
(2005年江蘇省鹽城市)
【答案】
14.顏色(或「呈暗紅色」)、材料(或「路面加鋪了一層顆粒狀防滑材料」)(2分) 提示不同車輛的駕駛者在規定的路面上行駛(2分)
15.(1)①美化市容(1分)
②減少交通事故發生(或「防滑並提示司機減速」)(1分)
③方便交通管理(1分) (每超過3個宇扣1分)
(2)①透水(1分) ②分流(或「回收」)(1分) ③密封(或「防滲」)(1分)
(如兩題都做,以答得較好的一題給分)(3分)
16.說明透水路面的特點及發展趨向(答到一個方面給1分)(意思對即可,2分)
17.C(3分)
5
《蜜蜂與排雷》
有些動物天賦的生理機制和特殊本領,可利用來造福人類。
科學家發現,經過特殊訓練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環境監測上大顯身手。美國蒙大拿大學研究人員還發現,蜜蜂在尋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樣具有非凡的能力。與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訓練且工作起來更吃苦耐勞外,在尋找「獵物」(各類爆炸物品)的准確性方面也顯得高出一籌。
目前世界各地約有1.1億顆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約有2.6萬人因觸雷而死或致殘。小小蜜蜂可以為搜尋這些重大隱患開辟新路並做出貢獻。
為什麼蜜蜂能有這種本領?因為蜜蜂在長期生存競爭中形成的嗅覺十分敏銳,可以識別出狗無法分辨的許多種細微氣體。加之這種昆蟲經常是群體出動,因此在搜索同樣面積的情況下,它們的工作遠遠比狗更有效。科學研究表明,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幾天訓練,就可以適應搜索地雷的要求。
12.本文第2段告訴我們,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高出一籌」表現在___ 、__、
__ 三個方面。(3分)
13.善於捕捉關鍵詞語,有助於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語意。上文畫線句子中能概括主要內容的關鍵詞語是口口和口口。(4分)
14.請你另舉一個利用動物本能或運用仿生學造福人類的事例。(3分)
(2005年福州市課改實驗區)
【答案】
12. 容易訓練(訓練)吃苦耐勞 (工作)准確性高(准確性)(3分)
13. 嗅覺 敏銳(4分)
14. 示例①利用豬的靈敏嗅覺來緝毒示例 ②運用蝙蝠超聲波定位的原理,研製出雷達,應用於軍事、氣象等領域。(3分)
二 實用文閱讀訓練
1.本文說明的中心內容是什麼?說明順序是什麼?
2.第①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②③段可不可以刪去?為什麼?
4.第⑥段中畫線的「同樣的道理」指的是 。
5.針對我國人口密度高的現象,國家採取了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速度等措施。閱讀本文後,你認為,要保證我國13億人有飯吃、有衣穿,還應當注意什麼?
答案
1.中心內容是「為什麼中國一直人口眾多」;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2.作比較;突出說明了中國人口密度高的現實情況。3.不能刪去;這兩段具體說明了兩種假說的具體內容及其局限性,使文章內容更加准確全面。4.養人成本較低,養人數量較多,人口密度就會較高。5.在現有土地的基礎上,搞好農業生產,提高農作物的單產量。
㈥ 六年級語文閱讀練習題
又是薺菜花開時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廣闊的田野里度過的,那裡是我的活動室。這個活動室是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所無法想像的。那可真是個激動人心的世界,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樂趣。無論是春夏,還是秋冬,那裡都有許多東西令我興奮激動,其中就有薺菜。
興奮激動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於尋找她的過程。薺菜善變,不僅顏色變,形狀也會變。長在沒有太多雜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葉子呈鋸齒狀,有時候那鋸齒還很大,整片葉子看上去像從葉子中間的莖上又生出許多瘦長的葉子來,而且顏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細找,根本發現不了。如果長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長,葉子幾乎沒有齒,而且顏色碧綠,和菠菜的模樣十分相似。如果周圍有些淺淺的、灰綠色的草,她既不匍匐著,也不高高站著,顏色也就變成灰綠,葉子有淺齒,和周圍的草一樣,葉表一層細細的茸毛,這就又和采雜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勝利。有時候,第一遍沒有發現,但有些疑惑,一回頭,突然發現一個肥大的傢伙正趴在那裡呢。這時候,會感覺胸腔里那顆心正激動得怦怦直跳。這不像是在幹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還好玩,誰不願意呢?五六歲的時候,如果讓我看守曬在場上的稻穀,驅趕麻雀和雞,我是不願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親說:「海度啊,去挑點薺菜來,晚上包團子吃」,我就興高采烈,拿了籃子雀躍而去。
又是煙花三月、薺菜開花的時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還能否認識薺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澆醒的田野里是否還有挑薺菜的婦女、孩子。
1、按要求寫近義詞。
廣闊( ) 疑惑( )
2、用「 」畫出文中點明題意的句子。
3、薺菜的特點是什麼?並舉一個例子說明。
4、作者挖薺菜的感受是什麼?你從課文哪個地方體會出來?
5、按要求回答。
(1)聯系全文回答。
「又是薺菜花開時」,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á(2)讀句子,聯系生活經驗或運用想像回答。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廣闊的田野里度過的,那裡是我的活動室。這個活動室是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所無法想像的。
這個活動室會有哪些活動?
免費而珍貴的禮物
多克是一個信差,他始終堅信自己的使命就是向人們傳遞快樂。因此,他的口袋裡總是裝著許多小紙條,上面寫著一些鼓勵性的話。他將信件和電報送到人們手中的同時,也留給他們一張小紙條,告訴他們「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開」,「別再煩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多克因為年齡太大而沒有入伍,但他自告奮勇到野戰醫院做了一名志願者,協助醫院救死扶傷。
有一天,他突發奇想,在醫院的牆上寫了一句話:「沒有人會死在這里。」他的行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醫院的人說他瘋了,也有人認為這句話無傷大雅,不必擦掉。
那句話一直沒有人去管,就一直留在了那面牆上。後來,不但傷員,就連醫生、護士包括院長,都漸漸地記住了這句話。
傷病員們為了不讓這句話落空而堅強地活著,醫生和護士為了這句話,盡力地給予病人最精心的醫治和護理。這個醫院變成了一個堅強的醫院,每個人的臉上都有一種盼望和堅毅的表情。||
有時候,創造奇跡的不是巨人,也許只是一句普通的話語。而一句鼓勵的話語,就是給對方一個免費卻珍貴的禮物。它在我們的生命里,微不足道,卻往往重如千鈞。
1、寫出下面詞語的意思。
(1)自告奮勇:
(2)突發奇想:
2、短文已經用「||」分為三段,請概括段落大意。
3、從短文中你體會到什麼道理?
望採納~~~~~
㈦ 六年級語文閱讀題
【正文】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來看望太婆,帶來的禮物中,有七八個又圓又大、又紅又香的蘋果。
我和哥哥第一次見到蘋果,眼巴巴地看著那鮮紅的顏色,聞著那誘人的香氣,咽著口水。
吃罷早飯,姑父走了。太婆把我和哥哥喊到跟前,拿起兩個大蘋果,塞到我和哥哥手裡。她樂呵呵地對我們說:「我早就看到你們倆饞猴兒似的盯著蘋果,快到一邊吃去吧,別讓你們媽媽看見了。」
我們拿著蘋果,來到院子外的一堵矮牆邊。哥哥看著蘋果,眼睛樂成了兩個彎彎的小月牙。我呢,不時地把蘋果湊近鼻子,一邊聞,一邊連聲說:「好香,好香。」
哥哥說:「咱們吃吧。」我說:「咱們吃吧。」
不知說了多少遍「咱們吃吧」,可誰也沒捨得在蘋果上咬一口。
哥哥說:「咱們別吃,等晚上爸爸回來,你的和媽媽分著吃,我的和爸爸分著吃。」
我咽了咽口水,連聲說:「好好好。」
我和哥哥正高興地商量著,不知什麼時候,媽媽已經站在我們身後。媽媽笑盈盈地看著我們,問道:「這蘋果是你們姑父給誰帶來的呀?」
我們回答:「是給太婆帶來的。」
媽媽說:「是啊,這蘋果是給你們太婆帶來的。太婆已經八十多歲了,身體又有病,咱家有了什麼好吃的,應該給她留著,讓她多吃幾次。你們說我說的對不對?」
我和哥哥沒有回答,忙把蘋果放到媽媽手裡。媽媽看了看手裡的蘋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臉上忽然沒了笑容。好一陣之後,她才摸了摸我們的頭,轉身走進屋裡。
過了一會兒,我和哥哥走進屋,看到媽媽站在太婆床前,正准備削蘋果。太婆看到我們,擦擦眼淚對媽媽說:「倆孩子長這么大還沒吃過蘋果,你就讓他倆一人吃一個吧。」
媽媽笑著說:「奶奶,他們以後吃蘋果的日子多著哩,您就別老想著他們了。」
太婆又擦了擦眼淚,說:「孩子,難得你的這一片孝心,可你不讓他倆嘗嘗,我吃著也沒滋味呀。」
媽媽給我們使了個眼色,我和哥哥忙拎著書包走出屋外。
那天吃罷晚飯,媽媽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隻碗,說:「伸手。」我們把手伸了過去。
媽媽在我和哥哥的手裡放了幾片蘋果皮,笑盈盈地說:「吃吧,孩子。」
我捏起一片蘋果皮放到嘴裡,慢慢嚼著,立刻,滿嘴都是蘋果的香、蘋果的甜。正在細細品味的時候,哥哥叫了起來:「媽媽,蘋果皮是苦的。」
「蘋果皮苦?」媽媽有些驚奇地看著哥哥。哥哥把蘋果皮遞到媽媽面前,媽媽忙捏起一片放到嘴裡嚼了嚼,忽然笑了起來,輕輕拍拍哥哥的腦門兒,說:「你這小鬼頭喲。」
我也連忙捏起一片蘋果皮放到媽媽嘴裡。媽媽把我和哥哥摟在懷里,一邊嚼,一邊高興地說:「真甜真香啊。」
如今,吃蘋果已是極平常的事,但在我的感覺里,第一次吃的那幾片蘋果皮,滋味是最難忘的。
1.從文章前三段篩選出最能表現「我和哥哥」特別想吃蘋果的三個語句(要最簡)
2聯繫上下文,說說第二段中粗體字的句子在寫作上的作用。
3第四段寫「媽媽看了看手裡的蘋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臉上忽然沒了笑容」請揣摩並寫出媽媽此時的心理活動,字數40個左右。
4.第6、7段對母子三人嚼著蘋果皮情景的描寫。十分傳神而富有情趣。你讀後有什麼感受,請用簡潔的語句回答下列問題。
①我第一次嚼著蘋果皮,感覺它的味道怎麼樣?②哥哥為什麼說「蘋果皮是苦的?」③這個家庭具有怎樣的情調或氛圍。
5.第八段說「隨著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愈來愈深刻的認識了媽媽那美好的心靈。」請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美好的心靈」的具體含義。與本文主題思想差距較大的一項是()
A.遊子吟B.晨起縫破衣C.散步D.走一步再走一步。
1、例如:①眼巴巴地看著那鮮紅的蘋果 ②聞著那誘人的香氣,一口一口地咽著口水 ③饞猴兒似地盯著蘋果 ④看著蘋果,眼睛樂成了兩個彎彎的小月牙。
2、設置懸念(或埋下伏筆)
3、例如:①媽媽心裡很矛盾:孩子長這么大沒吃過蘋果,應該吃;而奶奶80多歲了,以後吃蘋果的機會越來越少,更應該吃。看來也只能委屈這兩個孩子了!②媽媽心裡很內疚:孩子這么想吃蘋果,又這么懂事,不讓他們嘗一嘗蘋果,作為母親是不是太狠心了…
4、①感覺滿嘴香甜 ②蘋果皮本來是甜的,哥哥故意說「苦」,目的是想讓媽媽和我們一起分享蘋果皮的香甜滋味。③溫馨甜蜜,和諧融洽。
5、尊敬老人,疼愛子女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