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六年級語文S版基礎知識試題
一、填空
1、在漢語拼音中,字母表上的字母一共有( )個,聲母有( )個,韻母有( )個,整體認讀音節有( )個,音節中除讀輕聲之外,使用的聲調符號有( )種。
2、「侮、施、飲、怨、梢」五個字的注音中,只有( )的注音不是整體認讀音節。
3、「頭上、葉兒、里頭」三個詞中( )要讀成兒化音。
4、「sì 、shì」中的( )是「木偶似」的讀音。
5、「xian 、 lian 、 xiong 、 liu」 四個音節中,只有( )中的「i不是介母。
6、「鼎」字共( )畫,第六畫是( ),第十二畫是( )。
7、「凹」字的結構是( ),筆順規則是:( )
8、補上成語的下半部分
A、千里之行( ) B、天網恢恢( )
C、螳螂捕蟬( ) D、( )滿招損
9、疊字成語
A、咄咄( ) B、兢兢( )
C、虎視( ) D、振振( )
10、諺語、歇後語
A、人心齊,( )
B、有則改之,( )
C、飛蛾撲火。————( )
D、孔夫子搬家————( )
1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黃鶴樓」在今( )省( )內,它是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其他兩座是今江西的( )和湖南的( )。
12、「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是我國( )(朝代)起義的領袖,人稱( ),後來被( )打敗。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南朝」是晉朝以後( )( )等的合稱。
14、材料是文章的內容,直接關系著主題的表達,所以選材要( ),要( ),要( )。
15、讀書筆記有三種寫法,一種是( ),一種是( ),一種是( )。
16、常識填空
A、CCTV代表 ( ), B、VCD代表( )、
C、Windows代表 ( ), D、China代表 ( )
E、火警電話是 ( ) F、盜警電話是( )
G、交通事故報警台( ) H、急救電話 ( )
17、在正常情況下,一天中最高溫和最低溫的時間應分別在:( )、( )
二、選擇
⑴、詞語搭配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提高認識 價錢便宜 生活簡朴 保衛公物
B、反映情況 身體強大 發揚風格 灌溉稻田
C、發現問題 遠大理想 參觀演出 改正錯誤
D、改善生活 天空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認真
⑵、下面句子中畫線的詞的意思相同的兩句話是( )
A、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自然也不會有人類。 B、我們要熱愛大自然。
C、他上神態自然地講起來。 D、風、雨、雷、電都是自然現象。
⑶、下面的「川」有一項與其他三項意義不同,請選出來。( )
A、川流不息 B、高山大川 C、一馬平川 D、百川歸海
⑷、與提供的句子搭配恰當的一句是( )
他一人走在巷子里,……
A、一個人影也沒有。 B、只聽見遠處傳來的幾聲犬吠。
C、周圍人聲鼎沸。
⑸、下列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我們必須認真克服、隨時發現工作中的缺點。
B、止咳去痰片,它里邊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貝母、氯化銨等配製而成的。
C、中國人民正在努力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D、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⑹、選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項是( )
A、往事歷歷在目,彷彿就發生在昨天。
B、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青山綠水畫。
C、地中海被稱為西方文明的搖籃。
D、燕子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⑺、「這是……電影院」中的「電影院」有五個修飾詞語,排列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
①、一座 ②、現代化的 ③、武漢市 ④、唯一的 ⑤新型
A、③①④②⑤ B、①⑤②③④ C、③④①②⑤ D、②④①⑤③
⑻、選出意思不同於其他三句的一句。
A、這樣精彩的表演,使我贊不絕口。
B、這樣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贊不絕口。
C、這樣精彩的表演,怎能使我贊不絕口?
D、這樣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贊不絕口?
⑼、「她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縮句正確的一句是( )。
A、她激動。 B、她說不出話來。 C、她說。
⑽、下面不是句子的一項是( )。
A、瑞雪兆豐年 B、為人民服務 C、她是好樣的 D、她哭
一、填空
1、在漢語拼音中,字母表上的字母一共有( )個,聲母有( )個,韻母有( )個,整體認讀音節有( )個,音節中除讀輕聲之外,使用的聲調符號有( )種。
2、「侮、施、飲、怨、梢」五個字的注音中,只有( )的注音不是整體認讀音節。
3、「頭上、葉兒、里頭」三個詞中( )要讀成兒化音。
4、「sì 、shì」中的( )是「木偶似」的讀音。
5、「xian 、 lian 、 xiong 、 liu」 四個音節中,只有( )中的「i不是介母。
6、「鼎」字共( )畫,第六畫是( ),第十二畫是( )。
7、「凹」字的結構是( ),筆順規則是:( )
8、補上成語的下半部分
A、千里之行( ) B、天網恢恢( )
C、螳螂捕蟬( ) D、( )滿招損
9、疊字成語
A、咄咄( ) B、兢兢( )
C、虎視( ) D、振振( )
10、諺語、歇後語
A、人心齊,( )
B、有則改之,( )
C、飛蛾撲火。————( )
D、孔夫子搬家————( )
1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黃鶴樓」在今( )省( )內,它是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其他兩座是今江西的( )和湖南的( )。
12、「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是我國( )(朝代)起義的領袖,人稱( ),後來被( )打敗。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南朝」是晉朝以後( )( )等的合稱。
14、材料是文章的內容,直接關系著主題的表達,所以選材要( ),要( ),要( )。
15、讀書筆記有三種寫法,一種是( ),一種是( ),一種是( )。
16、常識填空
A、CCTV代表 ( ), B、VCD代表( )、
C、Windows代表 ( ), D、China代表 ( )
E、火警電話是 ( ) F、盜警電話是( )
G、交通事故報警台( ) H、急救電話 ( )
17、在正常情況下,一天中最高溫和最低溫的時間應分別在:( )、( )
㈡ 小學六年級語文S版(實驗教科書)隨堂學習課件
畫蘭 明·董其昌
綠葉青蔥傍石栽,
孤根不與眾花開。
酒闌展卷山窗下,
習習香從紙上來。
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
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
城中增暮寒。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畫蘭 清·鄭板橋
蘭草已成行,
山中意味長。
堅貞還自抱,
何事斗群芳。
山園小梅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絕句》
兩只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綦毋潛
《春泛若耶溪》
幽意無斷絕,
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
林月低向後。
生事且彌漫,
願為持竿叟。
王維
《青溪》
言入黃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
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
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
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
垂釣將已矣。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
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
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
隔水問樵夫。
孟浩然
《秋登萬山寄張五》
北山白雲里,
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
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
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
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
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
共醉重陽節。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山瞑聽猿愁,
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
遙寄海西頭。
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但餘鍾磬音。
王之渙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勃
《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李白
《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
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破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穎是銀河落九天。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崔顥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張繼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鍾聲到客船。
劉禹錫
《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情還有晴。
杜牧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張祜
《題金陵渡》
金陵津渡水山樓,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兩三星火是瓜洲。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人獨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彈琴長嘯,無人知曉他的存在,只有明月來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內心的孤獨,明月的清輝帶給他一種寂靜的快樂。物我合一而物我兩忘,禪意與詩情水乳交融。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王維也善於捕捉音響、色彩、畫面、感受相交織的動人一刻,統一於最能傳達情韻的意境之中,用恰當的語言表現出來。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山中
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 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誇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風回雲斷雨初晴, 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 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 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 年年衰病減心情。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山中留客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 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 入雲深處亦沾衣。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給你帶來幫助
㈢ s版六年級語文歸類復習計劃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和默讀課文,了解茶聖陸羽的傳奇事跡和精神品質。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及表達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幫助學生認識「煎、吭、祿、茶」,會寫「煎、吭、舀、茶」,理解「煎茶、舀水、吭聲、如火如荼」等詞語。
二、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抓關鍵詞句去品讀理解文本,進而了解茶聖陸羽的傳奇事跡和精神品質。
三、教學准備:
查找關於中國茶文化及陸羽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四、課時安排:三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讀
上課前老師想和大家聊聊你們最感興趣的話題:名人。學生暢所欲言自己崇拜的明星,在此基礎上(課件出示陸羽的畫像),讓學生猜猜這位名人是誰?相機引出課題教師板書:陸羽與《茶經》(師板書,生書空,同時講解「陸」字的右邊「擊」字書寫時注意的地方)
齊讀課題,讀後質疑:1.陸羽與《茶經》有什麼關系?2.為什麼以此為題?學生以課前准備簡要交流有關資料。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位名人,看看從文中我們又會知道些什麼?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讀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快速瀏覽全文,想想:①文章是以什麼順序來寫的?
②文章從什麼話題談到陸羽?
③文中主要寫了陸羽的哪幾件事?
(相機板書:辨別江水、撰寫《茶經》、推廣茶藝)
(三)再讀課文,理解詞語
1.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字音讀准。
3.詞語個性化朗讀,要求:按自己理解的詞義來朗讀。
4.對於個別較難的詞語給予解釋。
5.通過理解「茶」和「荼」的詞義,幫助學生區別
6.指導「荼」的寫法。
7.引導學生通過字義來區別「荼「的兩種讀音。
「荼「(tu)古書上說的一種苦菜。古書上指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古同「荼」,塗炭。
「荼」(shu)①玉板,古朝會時所執。②同「舒」,舒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了解了課文是按總——分的順序來行文的,從茶鄉想到陸羽總起引出後面的三個事例(辨別江水、撰寫《茶經》、推廣茶藝),以此來表現陸羽。這節課我們接著在作者暢達的語言中去品讀、去感悟。
二、細讀品味
1.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自由讀,思考:從中你知道了什麼?哪些語句寫到了陸羽?(2、3句)能用一句話概括嗎?(陸羽是唐朝復州竟陵郡人,是中國茶史上的傳奇人物,他的茶藝在當時就已聞名天下,被人稱為「茶聖」。)
默讀第四句話,想想它在文中起什麼作用?(銜接,引出後文)
2.辨別江水
(1)自由讀文,找找文中哪些段落是寫陸羽辨別江水這件事?(2-8自然段)
(2)學生分角色朗讀,想像當時情景,感受人物形象。
從朗讀中你感受到了什麼?(陸羽精通茶藝)
文中哪些語句具體地表現了陸羽精通茶藝?
課件出示:
(軍士取來水後,陸羽馬上用勺子舀水。他看了一下,又用勺子輕輕地掂了掂水,說:「這水是臨岸的江水,不是南零的水。」)
(陸羽沒有吭聲,默默地將瓶水往外倒。倒至一半時,他又用勺子取水揚了揚,說:「這才是南零的水呢!」)
(3)陸羽一舀、一掂、一倒就分辨出江水來,難怪軍士不由衷的感嘆:「陸先生,您真是神了!」(師生齊讀這句話)
(4)質疑:為什麼一舀、一掂、一倒就能分辨出江水來?
引導生結合學習鏈接理解
3.拒絕做官,撰寫《茶經》
(1)快速瀏覽,找找哪些段落寫了這件事?(9-11自然段)
(2)出示自學提示:
①陸羽為什麼要寫《茶經》?他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這部書的?讀到這里你有什麼感受?
②為了寫《茶經》,陸羽做了寫什麼?花了多長時間?讀到這里你又有怎樣的感受?
(學生自學,劃詞句,作批註。)
(3)小組交流,共同研討。
(4)討論交流,①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兩個「毫不……」(一是朝廷好幾次要他出任高官,他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二是他為推廣茶藝,決心寫人們不屑於寫的「閑書」時毫不動搖。)體會陸羽的志向遠大,並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陸羽的高尚人品。
課件出示相關資料,幫助學生感受陸羽的人品:
陸羽一生鄙夷權貴,不重財富,熱愛自然,堅持正義。《全唐詩》中載有陸羽一首詩,正體現了它的品格。
不羨黃金磊,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凌城下來。
②引導學生抓住「二十一歲」,「十六年」,「三十二州」兩個「五年」,「二十六年」,「四十七歲」等數據來體會陸羽為撰寫《茶經》作出了無悔的選擇,投入了巨大的熱情,耗費了畢生的精力,才終於完成這部經典著作。
師小結: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先找出記敘這個事例的相關段落,然後劃記相關詞語,並抓住這些詞語細細品味,體會,感受。
③利用所查資料補充介紹(學習11段)
《茶經》是怎樣一部書?有何價值?
在反饋基礎上,課件出示相關內容:
《茶經》的內容十分豐富,在七千餘字的著作中,凡栽茶、採茶、制茶、飲茶等各方面的事宜都寫到了。他寫工具和器皿的運用,不僅說明了技術問題,而且也說明了文化的演變和區別。
《茶經》系統地總結了當時的茶葉採制和飲用經驗,全面論述了有關茶葉起源生產、飲用等各方面的問題,傳播了茶業科學知識,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開中國茶道的先河。且《茶經》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茶書,除茶法外,凡與茶有關的各種內容,都有敘述。以後茶書皆本於此。
4.推廣茶藝(12自然段)
自由讀,思考:陸羽推廣茶藝產生了哪些影響?
(邊讀邊劃,作批註。)
引導生抓住「如火如荼」和兩個「也日益……」所在語句來體會。
第三課時
一、練讀拓展:
1.完成課後題二:陸羽為什麼會被人尊稱為「茶聖「?
陸羽在親自調查和實踐的基礎上,認真總結、悉心研究了前人和當時茶葉的生產經驗,完成創始之作《茶經》。因此被尊為茶神和茶仙。
2.瀏覽全文找出文中的三個遞進復句,劃出來,並在旁邊批註每一個復句在文中的作用。
3.反饋:①第九自然段第一句:承上啟下,概述陸羽特點。
②第十一自然段第二句:概述《茶經》的內容。
③第十二自然段第四句:概述茶藝的影響。
4.課文為什麼以此為題?
5.有關《茶經》的小貼士。
《茶經》分三卷十節,約7000字。卷上:一之源,講茶的起源、形狀、功用、名稱、品質;二之具,談採茶制茶的用具,如採茶籃、蒸茶灶、焙茶棚等;三之造,論述茶的種類和採制方法。卷中:四之器,敘述煮茶、飲茶的器皿,即24種飲茶用具,如風爐、茶釜、紙囊、木碾、茶碗等。卷下:五之煮,講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質的品第;六之飲,講飲茶的風俗,即陳述唐代以前的飲茶歷史;七之事,敘述古今有關茶的故事、產地和葯效等;八之出,將唐代全國茶區的分布歸納為山南(荊州之南)、浙南、浙西、劍南、浙東、黔中、江西、嶺南等八區,並談各地所產茶葉的優劣;九之略,分析採茶、制茶用具可依當時環境,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圖,教人用絹素寫茶經,陳諸座隅,目擊而存。
二、布置作業:
布置課外閱讀有關茶文化的文章
附:
板書設計:
22. 陸羽與《茶經》
由茶鄉想到陸羽
辨別江水精通茶藝
撰寫《茶經》人品高尚、志向遠大
推廣茶藝甘於奉獻
23敦煌壁畫
教學目標
1.知道敦煌莫高庫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為我國璀璨的古代藝術而驕傲。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能在詞語中正確認識讀多音字「佛」;能正確讀寫並理解16個新詞語。
3.能照樣子用「不僅……還……」造句;能抓住重點詞語縮寫句子;能按照課文給句子加上正確的標點符號。
4.能找出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能按照課文內容回答有關問題;能背誦課文第4、5自然段。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在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今天我們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二)了解自學情況。
1.標自然段、圈生字、劃新詞。
2.說說每個自然段的大概意思。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紹了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第二自然段,簡要地描述了莫高窟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第三、四、五自然段,有面、有點地具體描寫了敦煌壁畫的艷麗多姿和栩栩如生。全文結構是:總寫——分述。)
3.學習生字、新詞。
A、容易錯的字:尊——遵奏——揍、湊
B、多音字:佛(佛像)、(彷彿)
C、詞語:亭台樓閣——亭子、平台、樓房、高閣(四周開窗可憑高遠眺望的樓),泛指風景區或庭園里的各種建築物。
舒展——伸展。
(三)作業指導
1.抄寫生字;2.復述課文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
(一)第一自然段。總寫「莫高窟」。
重點詞語:世界聞名。藝術寶庫。
具體寫法:用數字說明。
(二)第二自然段。簡要地介紹莫高窟的佛像。
抓「最大的佛像」「最小的佛像」印證第一句「每一尊佛像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三)學習第3——5自然段。
1.第3自然段。用概括的語言總的寫了壁畫的內容:勞動、藝術表演。
2.第4自然段。重點段。著重描寫了一幅畫。重點詞:艷麗多姿。
這一段哪些句子寫出了敦煌壁畫的「艷麗多姿」?
用「有的……有的……」句式表現內容。
重點句:「其中一個……」比較下列句子:
A、她提起腿,伸出兩臂,把琵琶舉到腦後撥琴弦。
B、她輕提著腿,舒展兩臂,把琵琶高高地舉到腦後,撥動琴弦。
3、第五自然段,寫了作者的感受。比較句子:
眼前的一切都是活的。
眼前的一切就好像都是活的。
(二)作業指導:
1.《練習冊》作業。
2.背誦課文第4、5自然段。
24編鍾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課文內容,學習字詞,積累語言。
2、過程與方法:讀懂課文,了解編鍾的知識,學習抓住特點介紹事物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提升學生對祖國歷史文化的情感,贊美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智慧。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掌握生字詞;抓住編鍾的主要特點體會古人超前的智慧。
教學准備:
查閱編鍾資料及相關圖片,製作教學課件,運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學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樂器入手,分別給學生出示現代和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幾種樂器,例如:鋼琴、小提琴、缶、古箏,讓學生聽音觀形,從而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提出讀通讀順的要求,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然後,檢查學生課前預習的情況,解決疑難的生字詞。
三、再讀課文思考匯報
這一次仍然採用朗讀地方法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流利,並把讀懂的關於編鍾的知識畫出來,進行簡單的匯報。
四、創設情境分析領悟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2009年世界郵展要在洛陽舉行,會迎來中外許多遊客。假如有外國人看到了東周王城博物館內陳列的編鍾,他最想知道什麼?
2、轉換角色,設問采訪
教師以記者身份采訪學生,讓學生站在一名不了解編鍾和中國文化的外國人的角度說出最想知道的,趁機讓學生以此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問題1、編鍾是干什麼用的?
問題2、編鍾是用什麼鑄造的?它完整的構造是什麼樣的?
問題3、編鍾最獨特的地方是什麼?
問題4、編鍾演奏的音樂好聽嗎?能不能聽一下?
……
3、熟讀課文,回答問題
讓學生針對問題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答案,並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4、為了滿足外賓想聽一聽編鍾演奏的願望,讓學生結合課文第5自然段製作一份曾侯乙編鍾演奏音樂會的節目單,包括音樂會時間和宣傳詞,從中升華感情。
5、播放編鍾演奏的音樂,然後讓學生站在外賓、國人等不同的角度談一談心中的感受,激發民族自豪感,贊美古人高超的智慧和先進的工藝。
五、拓展延伸
課後查閱資料,了解中國古代的其他樂器,選擇一種抓住其特點完成一篇小練筆,進行簡單的介紹,在全班匯報。
25竊讀記
學習目標
a.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飢腸轆轆」等詞語.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c.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過程
課前准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第一課時
直奔「竊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以換成一個什麼詞?(偷讀),你知道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
2.整體感知課文.
a.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b.認讀生字詞.
c.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准,句子是否讀通順.
d.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_」劃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1)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2)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1)這句話把什麼比作什麼?
(2)「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飢似渴地讀書.)
(3)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4)結合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裡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1)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麼?(一般人物的神態和內心是一致的,從神態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中,神態和內心是不一致的.)
(2)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時,「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3.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麼?
c.相機指導朗讀.
深悟「竊讀」,回歸整體
觀察課文插圖,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裡,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飢腸轆轆、腿酸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第二課時
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導人: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我」是怎樣「竊讀」的,請同學們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文.
3.這節課我們要探究是什麼原因鼓勵「我」竊讀.
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合作小組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要求(課件顯示):
a.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b.交流課前搜集的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匯報交流.
3.總結:「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麼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4.誦讀句子.
回歸整體,理清層次
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
2.嘗試分段,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積累內化,課外拓展
1.自選感興趣的、最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並摘抄在作業本上.
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26理想的風箏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認識本課5個生字及文中出現的生詞,理解課文內容。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通過感情朗讀理解課文的能力。
2.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理解課文,體會劉老師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啟發談話、引導、點撥。
(二)學生學法
自讀感悟,討論。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1.題目「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2.體會劉老師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二)疑點
結尾句的理解。
(三)解決辦法
通過閱讀、質疑、解疑來解決重、難點;教師點撥疑點。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導入新課,組織學生自讀及討論,在學生交流中點撥、評價、布置作業。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課前預習課文。
2.課上自讀、提問、討論、交流。
3.課下閱讀相關篇目。
五、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常常會看見一些身體有殘疾的人。有些殘疾人身殘志不殘,走出了一條燦爛的人生之路。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理想的風箏」講述的就是一個殘疾人的故事。
板書:14理想的風箏
(二)整體感知
1.輕聲朗讀課文,讀准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
2.默讀課文,體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讀懂了什麼?有哪些問題?
3.交流所得。
(三)再讀探究
1.圍繞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再讀揣摩預習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和自己提出的問題。
2.組內交流,如意見不一致,展開討論,教師深入某些小組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
3.班上匯報。
(1)為什麼「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劉老師?
(因為劉老師愛放風箏,春天裡的風箏勾起了作者對劉老師的回憶。)
(2)劉老師在課上講課和在課下放風箏的情景之間有什麼關系?
劉老師在課堂上,「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支圓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不知道要跳躍旋轉多少次」。這是靠頑強的毅力給學生上課。
劉老師課講得好。他對學生充滿了愛。
劉老師課下喜歡放親手製作的風箏。「絕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入藍天的歡樂」,「故意撒脫手」,「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這是一種對生活的強烈的熱愛之情的流露。
課上講課和課下放風箏,都展示了劉老師意志的頑強和熱愛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結尾句「他一定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展示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這句話既是對劉老師身殘志堅的贊嘆,又是在告誡我們:應該像劉老師那樣熱愛生活,不斷地追求、創造生活。
(4)題目「理想的風箏」有什麼含義。
文中劉老師放飛的風箏是他對生活無限熱愛的標志,劉老師腿有殘疾、行動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風箏來寄託自己要在廣闊天地間大有作為的理想。題目中「理想的風箏」是指劉老師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與不懈追求。
(四)總結、擴展
1.通讀全文,或聽范讀錄音。
2.談談對課文或對劉老師的印象。
3.寫法上的啟示。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寫一篇讀後感。
27校園交響詩
一、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篇散文。課文以「校園交響詩」為題,描繪了校園中多彩的生活,充滿了詩情畫意,表達了學生對培養哺育自己的學校的深厚感情。「交響詩」是指只有一個樂章的交響曲,常取材於富有詩意的文學作品,是標題音樂的一種。課題以比喻的方式,形象地點出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富有詩意的,令人回味的。全文是以小標題的形式從五個方面寫得。文中五個小標題「蜂巢」「鳥島」「花瓣」「噴泉」「樹根」也都是從不同角度,以比喻的方式描繪了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選編本文的目的:通過學習使即將結束小學生活的學生,聯系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體會課文抒發的感情,激發學生對曾經哺育自己成長的學校、老師及所有的工作人員的熱愛、感激之情,從而不辜負他們對自己的辛勤培養與殷切期望;感悟課文以比喻的手法來描述事物和表達感情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時如何採用比喻的手法來描述事物的,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學會7個會認字和6個會寫字;掌握「汲取、儲積、恬靜、花瓣、砌磚、豐碩、碩果累累、書聲琅琅、生機勃勃、絢麗多彩」等詞語。
三、教學建議
關於「理解感悟」
本文從課題到小標題到課文中的許多語句,都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但是,課文內容所描寫的都是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因此很容易理解。在教學中重點應該放在「朗讀——感悟」上,通過有感情朗讀課文,使學生進入角色,和文章的作者、文中的「我們」一起融入美好的校園生活,回顧、享受在童年的校園生活中的快樂、甜蜜,領悟在校園生活中得到的關愛,汲取的營養;懂得學校、老師對自己的諄諄教導和無限希望。同時提供朗讀、背誦,很好的體味並積累課文中生動優美的語言。
㈣ S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什麼教輔資料好用
現在沒有S版了,全都是部編版,建議考慮榮德基的圖書,點撥、典中點、好卷,優質品牌圖書哦,你值得擁有。
㈤ 六年級下冊數學單元自測s版
一、填空題: (第、6題各4分,其餘每空1分,共26分)
1、 7.45平方米=( )平方分米 108平方分米=( )平方米
4.06升=( )升( )毫升 5立方米20立方分米 =( )立方米
2. 計算做一個圓柱形的茶葉筒要用多少鐵皮,要計算的是圓柱的( )。
計算做一個圓柱形的煙囪要用多少鐵皮,要計算的是圓柱的( )。
計算一個圓柱形水桶能夠裝多少水,要計算的是圓柱的( )。
3、把圓柱的側面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可以得到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圓柱的( ),長方形的寬等於圓柱的( )。
4、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 ),圓錐有( )條高。
5、如右圖,以長方形的長為軸,旋轉一周,得到的立體圖形是( ),
那麼,得到的這個立體圖形的高是( )厘米,底面周長是( )厘米。
6、圓柱的側面積=( )×( ) 圓柱的體積=( )×( )
圓柱的表面積= ( )+( )×2
圓錐的體積用字母公式表示是( )
7、將一個邊長為5分米的正方形紙片捲成圓柱筒,這個圓柱的側面積是( )平方分米。
8、把一個體積為63立方厘米的圓柱形木材,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這個圓錐的體積是( )立方厘米。
9、一個棱長是3分米的正方形容器裝滿水後,倒入一個底面積是3平方分米的圓錐形容器里正好裝滿,這個圓錐的高是( )分米。
10、把一個底面積半徑是4厘米的圓柱,切成兩個同樣大小的圓柱,表面積增加了( )平方厘米。
11、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的體積相等,底面積相等。圓錐的高是6分米,圓柱的高是( )分米。
12、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它等底等高,它們體積的和是44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圓錐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
13、一個圓錐的體積是126立方厘米,底面積是42平方厘米,高是( )厘米。
二、判斷(5分)
1、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 . ( )
2、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有可能是平行四邊形。 ( )
3、等底等高的圓柱比圓錐體積大24立方厘米,這個圓柱的體積是36立方厘米。 ( )
4、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都只有一條高。 ( )
5、一個圓錐的底面周長和高分別擴大到原來的2倍,它的體積擴大到原來的4倍。 ( )
三、直接寫得數(10分)
四、單選題(5分)
1、圓柱的底面半徑擴大2倍,高不變,它的體積就擴大( )。
A、12 B、2倍 C、4倍 D、8倍
2、下面( )圖形旋轉就會形成圓錐。
A、 B、 C、 D、
3、等底等高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體積相比較。( )
A、長方體體積大 B、正方體體積大 C、圓柱體積大 D、一樣大
4、一個圓錐的體積、底面積與另一個圓柱的體積、底面積相等。已知這個圓錐的高是6厘米,那麼另一個圓柱的高是( )厘米。 A、2 B、3 C、12 D、8
5、一個圓錐和一個圓柱體積的比是4:5,底面積的比是2:3,如果圓錐的高是36厘米,圓柱的高是( )厘米 A、20 B、30 C、10 D、40
五、按要求計算(7+3+4=14分)
1、求下面圓柱的體積和表面積。(單位:厘米)
㈥ 求解答六年級S版上冊
百元
㈦ s版六年級下冊期中試卷
六年級語文期中測試題 一、看拼音,寫詞語(10分) pang bo ma yan cui can fei cui yi ye pian zhou ( )( ) ( )( ) ( ) fan yan qi wei jie qian kun ling long ti tou ( )( )( )( ) ( ) 二、比一比,組成詞(10分) 檐( )慨( )踢( )薄( )敝( ) 瞻( )溉( )賜( )礴( )撇( ) 表( )疏( )泯( )濫( )竭( ) 裱( )蔬( )岷( )監( )喝( ) 三、選詞填空,(5分) 屹立 矗立 聳立 1、人民英雄紀念碑像巨人一樣( )在人民廣場。 2、中國像巨人一樣,巍然( )在世界的東方。 3、大街兩旁( )著很高層建築。 必須 必需 1、陽光、空氣和水是人們生活的( )品。 2、建造多媒體信息處理系統,( )在系統內設一個「司令部」,這個「司令部」就是「電腦」。 四、多音字組詞,(5分) 勁 剝 華 稱 薄 五、給下列句子填上恰當的關聯詞並說明句子之間的關系(5分) 雖然……但是…… 只有……才…… 不但……而且…… 不管……總…… 如果……就 1、( )認真學習( )能取得好成績。( ) 2、( )你對別人沒禮貌( )別想讓別人尊敬你。( ) 3、( )刮風下雨,警察叔叔( )要在路上維持交通秩序。( ) 4、( )鯨的體形像魚,( )它不屬於魚類。( ) 5、齒鯨( )吃大魚,( )吃海獸。( ) 六、判斷下列句子正誤,對的打「√」,錯的打「×」(5分) 1、《獄中聯歡》選自小說《紅岩》,講的是革命者在獄中同日軍作斗爭的事。( ) 2、《梅花魂》講了老華僑的愛國、思鄉之情,梅花魂指的是梅花頂風傲雪,不懼嚴寒的精神。( ) 3、詳細對具體正如簡略對抽象。( ) 4、「提高」和「效率、水平、產量、體質」都可以搭配在一起。( ) 5、《一夜的工作》的作者是何其芳。( ) 七、按要求改寫下列句子,(5分) 1、小明家的房屋很小。 改為誇張句: 2、水電站高高的攔河大壩截住了大量的河水。 縮句: 3、李輝指著新鞋對我說:「這雙鞋是我叔叔給我買的。」 改為轉述句: 4、他只要從火星跳出來,就地打幾個滾,可以把身上的火撲滅。 改為「被」字句: 5、(1)教練指導我們。(2)我們排練體操。 把上面兩個小句子合並成一個大句子: 八、根據課文內容填空,解釋句意和加點詞的意思。(9分) 1、 ,要留清白在人間。這兩句詩出自明代政治家、詩人 ,題目是《石灰吟》。吟: 詩意是: 。清白指 。 2、海納百川, ; ,無欲則剛。 3、每一食, ;每一衣, 。 4、這樣的山 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 著這樣的山,再加 , ,江上 ,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 ,真是 ,人在畫中游,這樣的山指 ,這樣的水指 。 九、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在括弧里標出序號(7分) ( )將軍高興極了,想試一下。 ( )於是,他請人在這張弓上雕刻了各種各樣的花紋。 ( )他很珍愛這張弓,想把它修飾一下。 ( )他用力一拉,沒想到,弓——斷了。 ( )那美麗的圖案,看上去非常精美。 ( )古時候,有位將軍得到一張射得又遠又準的好弓。 十、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4分) 1、參加今天會議的有工人、青年、教師和學生。 2、小學生是打好文化基礎的重要階段。 3、合肥的春天是個美麗的地方。 4、《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對我很感興趣。 十一、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0分) 大興安嶺 這個 嶺 跟秦嶺的 嶺 可大不一樣 這里的嶺的確很多 橫著的 順著的 高點兒的 矮點兒的 長點的 短點的 可是沒有一條使人想起 雲橫秦嶺 那種險句 多少條嶺啊,在疾駛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鍾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每條嶺都是那麼溫柔,自山腳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樹木,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 1、 給文章缺標點處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每個0.2分) 2、 用「~~~~~」畫出文中的一個擬人句(1分) 3、 短文寫出了大興安嶺的「嶺」的特點是 。(2分) 4、找出文中的三組反義詞。(3分) ( )—( )( )—( )( )—( ) 5、本段採用了( )方法寫的。(1分) 十一、作文(25分) 從你最近讀的書或學過的課文當中選一篇文章,寫一寫你讀後的感受,題目自擬
㈧ 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S版
一、字詞基礎
(一) 聽寫詞語。
身軀 烘烤 毅然 惡劣 抱怨 魁梧 吉祥 詳細
津津樂道 龐然大物 心驚肉跳 囫圇吞棗 漫不經心 震耳欲聾
(二)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撓( )峭( )艱( )篇( )填( )睹( )躁( )
繞( )俏( )銀( )遍( )鎮( )諸( )燥( )
燒( )悄( )跟( )翩( )慎( )堵( )澡( )
(三)給詞語中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1.德高望重
①向遠處看②探望③名望④對著,朝著
2.飽經風霜
①飽滿②飯吃飽了③滿足④充分
3.和藹可親
①溫和②和睦③結合戰爭或爭執④不分勝負
4.張冠李戴
①形狀像帽子或頂在頭上的東西②居第一位③冠軍④帽子
5.抑揚頓挫
①稍停一下②處理,安置③表示次數④立刻,忽然
6.橫遭不幸
①粗暴②不吉利的,意外的③雜亂④漢字的一個筆畫
二、語言積累與運用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月亮越升
越高,穿過 。忽然,海面上 ,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皮
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 。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
過的景象, 波濤洶涌的大海。
2.讀下面的一段話,完成練習。
閣樓上有半籮谷種和兩串玉米。我以為它精神好轉想吃東西了,就把兩串玉米扔下去。嘎羧用鼻尖勾住,
像丟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繼續焦躁不安地仰頭吼叫。破篾席裡面有一件類似馬鞍的東西,我漫不經心地
一腳把它踢下樓去。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
上面摩挲著,眼睛裡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①從上面一段話中摘抄恰當的語句,填寫在橫線上。
◆嘎羧並不是想吃東西了,因為當「我」把玉米扔到它面前時,它
。
◆嘎羧見到曾披掛過的象鞍後,
。
②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詞語,每處至少兩個,可以是近義詞。
嘎羧見到象鞍前是什麼心情?請寫出能表達這種心情的詞語: 。
從最後一句話,可以看出嘎羧對象鞍很 。
三、閱讀理解與習作
材料一
一片小小的紅葉,聽了西風的勸告,私下離開母親出來玩,走到半路上,風偷偷地溜走了,他便一
跤跌在溪水裡。A水是怎樣的開心呵,她將那可憐的迷路的小紅葉兒,推推擠擠地推到一個旋渦里,
使他滴溜溜地打轉兒,向前不得,
向後不能,急得幾乎哭出來;水笑嬉嬉地把手一松,他才一溜煙地逃走了。
水是這樣喜歡捉弄人,但流到那成堆的大石頭邊時,她自己的魔難也來了。
水剛流到石邊時,還是不經意地撒嬌撒痴地要石頭放行,但石頭卻像沒有耳朵似的,板著冷靜的面
孔,一點兒也不理。
於是水開始嬌嗔起來了,拚命向石頭沖過去;沖突激烈時,衣裳袒開了,露出雪白的胸臂。她呼吸
急促,怒吼著,縷縷頭發,四散飛起。噼噼啪啪,溫柔的巴掌,盡打在石頭皺紋深陷的頰邊,
B——她真的生氣了,不是兒戲。誰說石頭是始終頑固的呢?巴掌來得狠了,也不得不低頭躲避。
於是水得以渡過難關。
她雖然得勝了,然而異常疲倦,拖了淺碧的衣裳離開時,我們還聽見她斷續的喘息聲。
——蘇雪林《溪水》
1.請把短文中有過渡作用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2.你認為短文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3.短文作者對溪水是什麼樣的感情?
材料二
中國的牛
小思
對中國的牛,我有特別的尊敬感情。
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一回在田壟上的「相遇」。
一群朋友郊遊,我領頭在狹窄的田間小道上走。不料迎面來了幾只耕牛,小道容不下人和牛,終有一方
要讓路。
它們越走越近,我們已開始擔心,這下恐怕難免踩到稻田裡,弄一腳泥水。正在躊躇,帶頭的一隻牛,
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停下來,抬頭看看,稍遲疑一下,就自動走下田去。一隊耕牛,跟著它從我們身邊
走過。
我們都呆了,回過頭來,看著深褐色的牛隊在路的盡頭消失……
中國的牛,永遠沉默地做著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在晨光或烈日下,它拖著沉重的犁,低著頭一步
又一步……
等到滿地金黃或農閑時候,它可能還得搬運,或者拉車。
中國的牛,沒有成群奔跑的習慣,永遠沉沉實實的。它們不像印度的牛,負著神聖之名,搖著尾巴在大
街上閑盪。
它們不像荷蘭乳牛、日本肉牛,終日悠閑,只等一死;它們不像西班牙鬥牛,全身精力盡付狂暴的斗爭。
默默地工作,平心靜氣,這就是中國的牛。
1.聯繫上下文,解釋下面詞語的意思。
遲疑 沉沉實實
2.寫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用短文中的例子,說明一下中國的牛「默默地工作,平心靜氣」的特點。
習作
上學路上發現快要遲到了,趕火車時半路遇上堵車,要等的人遲遲不來……遇上這樣的事,真是讓人著急。你可能
還遇到過其他讓人著急的事,請你以「令人著急的一件事」為主要內容,寫一篇不少於400字的作文,寫時注意聯
系當時的環境,
還要寫出自己的心情。
材料三
(一)根
牛 漢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長
向下,向下……
我相信
地心有一個太陽。
,
感覺不到柔軟的微風,
但我坦然
並不覺得委屈煩悶。
開花的季節,
我跟枝葉同樣幸福,
秋天,沉甸甸的果實,
注滿了我的全部心血。
(二)風
葉聖陶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樹葉顫動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在哪兒了。
,
。
,
。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紋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
1.請為片斷(一)中橫線處選擇最恰當的詩句 。
①聽不見枝頭鳥鳴 ②能在地下自由穿行 ③地下有我的天空
2.片斷(一)和(二)分別寫的是 和 。片斷(一)中,詩人傾吐的心聲是 。
3.以下是片斷(二)橫線處的詩句,請排出正確的順序,並抄寫在橫線上。
我們知道風正走過了 但是林木點頭的時候
不用說我和你了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材料四
鯰魚跑了
余霽月
傍晚,爸爸回來了,喜滋滋的。他買回了3條活蹦亂跳的鯰魚,說是小販要回家,廉價賣給他的。
晚上,爸爸說:「鯰魚聰明得很,它會不顧一切地設法溜掉,一定要嚴加防範!」爸爸把裝魚的桶提進離
衛生間很遠的廚房,用一個籃子蓋嚴桶口,再壓上一塊大砧板,還仔細看了看,這才放心地走出廚房。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聽見爸爸在廚房裡大叫:「鯰魚跑了!」我連忙從床上蹦下來,跑去看。只見籃子、
砧板橫躺在地上,桶里空無一魚,兩條正在掙扎的鯰魚已經靠近衛生間。另外一條遍尋不著,大家分析
它已經通過衛生間的下水道跑掉了。
媽媽埋怨爸爸:「都是你,昨晚說的話都讓鯰魚聽見了。」
我卻暗暗贊嘆: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
1.故事按什麼順序寫的?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2.寫出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3.讀讀短文第二段,回答問題:在蓋緊的桶里,鯰魚逃跑容易嗎?第二段這么寫有什麼好處?
習作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處自己喜歡的地方,它可能是校園一角,可能是家周圍的某一個地方,也可能是遠方一個難
忘的地方。
這個地方可能並不引人注意,也可能是名聞天下的名勝古跡……請寫一寫你喜歡的一個地方,寫出你喜歡它的
原因。
要求:語句通順,感情真實,不少於400字。
四、快速閱讀
材料一
再來一次,好嗎?
曹飛
高中畢業後,我沒有如願盼來大學錄取通知書。我對自己的學習成績一向頗為自負,這樣沉重的打擊,使我幾乎喪失了所有的信心。
我懷著沮喪的心情,去學校領高中畢業證。出校門的時候,我不經意間發現,門口的一側貼有一張招聘啟事。走近了細看,是市內一所普通中學招一名英語教師。條件是高中以上畢業,英語成績好,口語佳。我突然想去試試。
我去報了名。那時離試講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回家後我便忙著寫教案,跟著錄音機練口語。
試講前,我對自己有了幾分信心。那天,校長把我帶到教室門口,拍拍我的肩,說:「我們對你是比較滿意的,這是最後一關了。記住,要沉著。」我望一眼教室,裡面坐滿了比我小不了幾歲的學生。見來了新老師,他們都停下正在做的事,齊刷刷地把目光投到我身上。
我以為有備而來,心就不會再跳,手就不會再抖。可是,走上講台,我已經開始手足無措了。聽到坐在第一排的女班長一聲洪亮的「起立」,我一下子亂了方寸,忘了開場白。我慌忙揮手叫他們坐下。我神情慌亂,幾個男孩子開始暗笑起來。我越發緊張,早已准備好的內容一下子找不到半點影子。
我找不到話說,尷尬地站著。試著講了幾句,連自己都知道前言不搭後語。我開始打退堂鼓:與其出盡「洋相」,還不如早些離開。「同學們,其實我很想陪你們走一程,可我太糟糕,我不能誤了你們……」說完這句話,我無奈地望一眼坐在後排的校長,想快快逃出去。
「老師,請等等!」是坐在第一排那個剪短發的、戴眼鏡的女班長,「老師,再來一次,好嗎?」
「我……我不行。」
「試一試,老師,你能行的,再來一次吧!」後面幾個女孩也附和起來。
「再來一次,好嗎?」又有幾個孩子加入進來。
教室里突然安靜下來,那幾個等著看「好戲」的男孩也正襟危坐起來。
校長推推眼鏡,笑望著我,微微頷首。
40多道真誠的目光,匯成一股暖流湧向我。我的心情慢慢開始放鬆。
我端起面前那本熟悉的英語教材,好像就在瞬間,要講的內容回到了腦海中。我在講桌前站定。接下來,我流暢地完成了試講。
後來,那個剪短發、戴眼鏡的女孩成了我得意的學生和要好的朋友。她對我說,「當初我為競選班長三次登台,第一次一句話都沒敢說,第二次臉紅心跳,第三次換來了熱烈的掌聲。每次上台前我都會勸自己『再來一次,好嗎?』」
第一次登講台,我先從學生那裡學到了影響我一生的東西。此後,在我遭受挫折的時候,我總會對自己說:「再來一次,好嗎?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材料二
最後一片綠葉
董恆波
2020年,地球上發生了一場罕見的大地震。靠近北極的一座雪山轟然倒塌,雪山腳下一所正在上課的學校,被埋在了幾千米深的積雪裡。
當時,朋朋和他的夥伴們正在饒有興趣地上自然課。老師把一棵小樹苗遞到了朋朋的手裡,那棵樹苗雖然只有一片綠葉,卻蘊藏著無限生機。就在朋朋接過小樹苗的一剎那,雪崩的災難降臨了……
時間過去了七千多年。
這是9098年的一天。超超博士正在給學生們上考古課「什麼是樹木」。這時候的地球上,花草滅種、樹木絕跡。不光如此,從20世紀開始,地球上的動物就以每天20多種的速度減少。到了9098年,地球上連生存能力很強的螞蟻都寥若晨星,只有老鼠還在艱難地與人類做伴。沒有樹木,沙塵暴幾乎天天肆虐。江河湖泊早已乾涸,根本就沒有自來水,人們只能吃一種從深海里提煉出來的又苦又澀的水丸。
不過,那時的信息技術相當先進。電腦、電視像一頁紙似的貼在牆上,只要輕輕一點,就可以迅速得到全球任何角落的信息。
超超博士正在用這樣的電腦給學生上考古課。突然,電腦顯示出一條最新的考古信息:在臨近北極的某個地方,考古工作者又有新的重大發現。
「同學們,我們現在就去考古現場看一看。」超超博士說:「請大家把氧氣袋背好。」由於生態污染,氧氣已經十分稀缺,地球上每人都配有氧氣袋。超超博士帶著學生們坐上時速為一萬公里的飛行器,風馳電掣般地來到了那座引起轟動的考古遺址面前。
考古學家的科技水準令人贊嘆。一位考古學家介紹說,這里是一所學校,由於雪崩被埋了七千多年。我們用人工地震的辦法,才發掘出這個21世紀的天然墓葬。這些七千多年前的死難者才得以重見天日。
「能把他們救活嗎?」超超博士說出了大家的心裡話。「
「很難,不過,希望還是有的。」考古學家說:「據我們考察,在雪山崩塌的一瞬間,他們因急劇降溫被迅速凍死,但神經和內臟系統並未遭到實質性的損壞。照現在的醫學技術,如果能將他們的細胞組織重新激活,恢復生命應該是有可能的。」
幾天之後,讓整個地球為之震驚的好消息終於傳來:有三個「老祖宗」在醫學專家的努力下已經起死回生!他們的神志非常清醒,四肢很快就恢復了正常運動。被救活的「老祖宗」里就有朋朋。他和另外兩個被救活的夥伴受到了國家總統的接見。
三位「老祖宗」被總統的禮遇搞得啼笑皆非。在國宴上,招待他們的居然只有紅燒螞蟻和干烤鼠肉,他們看到這些就翻腸倒肚地直想吐。問服務員要水果吃,服務員聽了直搖頭,不知水果為何物。
國宴結束後,三位「老祖宗」被送到了超超博士的班裡。在歡迎晚會上,朋朋對這里的師生們說:「我們三位有一個共同心願。」
超超博士說:「你快講,我會立刻向總統匯報的。」
朋朋說:「你們現在的科技手段既然能救活七千多年前的人,那你們能救活樹嗎?」
超超博士說:「沒有問題。只要能找到樹的基因,就可以克隆出樹來。可是,樹這個物種早已滅絕了呀!」
「不對!在我們被埋的那所學校里,就有一棵小樹苗。」
「是嗎?我立刻向總統報告。」
科學院的考古學家、生物學家們又來到了那個考古遺址。他們果真找到了那棵小樹苗,神奇的是,那棵樹苗上竟然還有最後一片綠葉。
於是,這棵小樹苗和這片綠葉成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
4月22日那天,朋朋他們和超超博士一起看見了總統的電視講話。總統下令,全國的科學家聯合起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也要把那棵樹苗救活。總統最後說,地球到了最危急的時刻,讓我們聯合起來,共同拯救我們唯一的家園!
一縷希望之光終於在9098年的地球上閃現。
1. 請寫出第四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 請寫寫讀了這個故事後的感想。
課外閱讀(選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