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一必修三李商隱詩兩首原文
1、《錦瑟》
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詩創作於李商隱妻子死後,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嚮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淚化成的珍珠。
只有在彼時彼地的藍田才能生成猶如生煙似的良玉。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並不知珍惜。
2、《馬嵬(其二)》
唐代: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譯文:徒然聽到傳說,海外還有九州,來生未可預知,今生就此罷休。空聽到禁衛軍,夜間擊打刀斗,不再有宮中雞人,報曉敲擊更籌。六軍已經約定,全都駐馬不前,遙想當年七夕,我們還嗤笑織女耕牛。如何歷經四紀,身份貴為天子,卻不及盧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1)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李商隱詩兩首擴展閱讀
1、《錦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詩題「錦瑟」,但並非詠物,不過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是借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此詩是李商隱最難索解的作品之一,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
作者在詩中追憶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傷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託了悲慨、憤懣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等典故,採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像,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
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從而藉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全詩詞藻華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長,感人至深。
2、馬嵬其二是一首政治諷刺詩,以李隆基(唐玄宗)、楊玉環(楊貴妃)的故事為抒情對象,詩中隱含作者對唐玄宗的強烈批評之意。一開頭夾敘夾議,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尋見楊妃的傳說,而用「徒聞」加以否定。「徒聞」者,徒然聽說也。
意思是:玄宗聽方士說楊妃在仙山上還記著「願世世為夫婦」的誓言,「十分震悼」,但這有什麼用?「他生」為夫婦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婦關系卻已分明結束了。
怎麼結束的,自然引起下文。四紀,即四十八年,表明了唐玄宗當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卻保不住自己的寵妃,極具諷刺意味。
Ⅱ 李商隱詩兩首鑒賞
李商隱詩兩首和鑒賞
錦瑟
[唐]
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sì)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馬嵬
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1、《錦瑟》:
⑴構思新奇:
開頭寫錦瑟訴說「一弦一柱思華年」思之殷切,思之纏綿。聲聲訴述思念之切。結尾句「當時惘然」「追憶此情」,使悲歡離合之情更令人斷腸。可見作者構思之精巧。
⑵朦朧美:
詩人用「庄生」夢中的浪漫神奇想像,把人人帶入美好的夢幻景象,令人神往;又用「望帝」把心托給「杜鵑」彷彿置身於「杜鵑啼血」的氛圍中,更感受到離別後的思念這深。夢中的朦朧美如一幅畫,霧也朦朧,水也朦朧,美人魚落淚,藍田美玉在陽光下閃光,彷彿燃燒出縷縷輕煙,冉冉飄拂。
2、《馬嵬》:
用對比手法暗寓嘲諷。全詩至少構成三重對比:頷聯將玄宗赴蜀途中的情景與先前的宮中生活進行對比;頸聯將玄宗迫於兵變賜死貴妃事與他們曾於七月七日在長生殿密誓永為夫婦事進行對比;尾聯將玄宗貴為天子而不能救其所愛與普通民間婚姻之能美滿幸福進行對比。在對比中見出諷刺之意。
Ⅲ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第7課,李商隱詩兩首要求全背誦嗎
最好背上,詩比較容易背的,考試沒准就出了,考試大綱不需要,平常的考試也可能會考
Ⅳ 李商隱詩兩首 《錦瑟》和《馬嵬》的翻譯
一、《錦瑟》
錦瑟呀,你為何竟有五十條弦?每弦每節,都令人懷思黃金華年。我心如莊子,為蝴蝶曉夢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鵑,寄託春心哀怨。
滄海明月高照,鮫人泣淚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只是當年卻漫不經心,早已惘然。
二、《馬嵬》
徒然聽到傳說,海外還有九州,來生未可預知,今生就此罷休。空聽到禁衛軍,夜間擊打刀斗,不再有宮中雞人,報曉敲擊更籌。
六軍已經約定,全都駐馬不前,遙想當年七夕,我們還嗤笑織女耕牛。如何歷經四紀,身份貴為天子,卻不及盧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拓展資料
三、《錦瑟》
(1)全文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2)賞析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有人說是寫給令狐楚家一個叫「錦瑟」的侍女的愛情詩;有人說是睹物思人,寫給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詩。
也有人認為中間四句詩可與瑟的適、怨、清、和四種聲情相合,從而推斷為描寫音樂的詠物詩;此外還有影射政治、自敘詩歌創作等許多種說法。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體而言,以「悼亡」和「自傷」說者為多。
四、《馬嵬》
(3)全文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4)賞析
一開頭夾敘夾議,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尋見楊妃的傳說,而用「徒聞」加以否定。「徒聞」者,徒然聽說也。
次聯用宮廷中的「雞人報曉籌」反襯馬嵬驛的「虎旅傳宵柝」,昔樂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處境和心情已躍然紙上。
第三聯的:「此日」指楊妃的死日。「六軍同駐馬」與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同意,但《長恨歌》緊接著寫了「宛轉蛾眉馬前死」,而「此日」即倒轉筆鋒追述「當時」。
尾聯也包含強烈的對比。一方面是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寵妃,另一方面是作為普通百姓的盧家能保住既「織綺」、又能「採桑」的妻子莫愁。
五、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焦作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李商隱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
Ⅳ 高一語文必修三第七課李商隱詩兩首馬嵬的翻譯
傳說,天來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源,但是恐怕楊玉環和唐玄宗的今生緣分已盡,而來世,尚且未知,回想唐明皇當年站住馬嵬坡空聞金拓聲,再也不見皇宮的繁華,再也沒有君臨天下的權力。這個日子,唐軍因為痛恨楊國忠,把怒氣撒到了楊玉環的身上,他們同時駐軍要求唐明皇宰殺楊貴妃,貴妃和皇帝自己也沒有想到是這個結局,他們曾經還嘲笑牛郎織女一年,才相聚一天。為什麼做了40幾年的皇帝,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無法保護呢,楊貴妃還比不上小家的莫愁女那樣幸福了。
Ⅵ 杜甫詩三首、柳永詞兩首、李清照詞兩首、蘇軾詞兩首、辛棄疾詞兩首、李商隱詩兩首 原文 高一語文
秋興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 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 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 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
柳永
。《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李清照http ://..com/question/217718034.html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辛棄疾: http://..com/question/217697147.html
馬嵬其二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不同教材版本不同,所以所學內容不同,可去網路一下,謝謝
Ⅶ 李商隱詩兩首
代贈二首之一】
樓上黃昏慾望休,
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1]
同向春風各自愁。[2]
【出處】:
中華詩詞-唐五代-李商隱
【宮辭】
君恩如水向東流,
得寵憂移失寵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
涼風只在殿西頭。
【出處】:
中華詩詞-唐五代-李商隱
「夜出西溪」李商隱
東府憂春盡,西溪許日曛。月澄新漲水,星見欲銷雲。
柳好休傷別,松高莫出群。軍書雖倚馬,猶未當能文。
「效長吉」李商隱
長長漢殿眉,窄窄楚宮衣。鏡好鸞空舞,簾疏燕誤飛。
君王不可問,昨夜約黃歸。
卷541_24 「柳」李商隱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輕黃惹嫩條。灞岸已攀行客手,
楚宮先騁舞姬腰。清明帶雨臨官道,晚日含風拂野橋。
如線如絲正牽恨,王孫歸路一何遙。
「九月於東逢雪」李商隱
舉家忻共報,秋雪墮前峰。嶺外他年憶,於東此日逢。
粒輕還自亂,花薄未成重。豈是驚離鬢,應來洗病容。
「四皓廟」李商隱
本為留侯慕赤松,漢庭方識紫芝翁。
蕭何只解追韓信,豈得虛當第一功。
「贈司勛杜十三員外」李商隱
杜牧司勛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詩。前身應是梁江總,
名總還曾字總持。心鐵已從干鏌利,鬢絲休嘆雪霜垂。
漢江遠吊西江水,羊祜韋丹盡有碑。
「高花」李商隱
花將人共笑,籬外露繁枝。宋玉臨江宅,牆低不礙窺。
「嘲桃」李商隱
無賴夭桃面,平時露井東。春風為開了,卻擬笑春風。
「送豐都李尉」李商隱
萬古商於地,憑君泣路岐。固難尋綺季,可得信張儀。
雨氣燕先覺,葉陰蟬遽知。望鄉尤忌晚,山晚更參差。
Ⅷ 高一必修三《李商隱詩兩首》 揣摩《錦瑟》各聯所傳達的意境,結合自己的理解,加以簡要描述
第一聯,是起興之筆。錦瑟的五十根弦,象徵詩人將近五十歲的人生(李商隱活了46歲)。瑟之發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傷感。「一弦一柱」則興寄遙深,感情凝重;「思華年」為全篇主腦,以下文字皆因此生發出來。 第二、三兩聯,是全詩的主體部分,也是詩人追憶的內容。但詩人究竟在苦戀什麼呢?他表達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兩個古老的典故來傳達。 「庄生曉夢迷蝴蝶」,說的是迷惘之情——表現了對往昔美好情感的追懷,盡管歡樂是那樣短暫,盡管時隔多年一切都變得朦朧凄迷,但也足以讓他珍惜一生一世。 「望帝春心托杜鵑」,傳達出一種凄涼悲慨的情調——生而不能,死則續夢!這是怎樣的悲哀啊,希冀以來生繼今世,永結情緣。 接著,詩意又轉,柳暗花明,開出另一新的境界來:明珠在滄海月下泣淚,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煙。美好事物的消逝與毀滅,給人以無限的悲傷無奈與悵惘。這里具體是指佳人紅顏命薄,還是指詩人才命相妨?(李商隱《有感》一詩中說:「古來才命兩相妨」,意為才氣與命運不能兩全)我們無從知曉。 最後一聯,以感嘆作結。「此情可待成追憶」,表明作者到老還很珍重這份「感情」。 「只是當時已惘然」當時身處其境,已是凄迷難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鏡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詩就在這種無限悵惘的情緒中結束,餘音裊裊,言盡而意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