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2011天津中考語文課內文言文 古詩考察篇目
中考語文課內文言文復習資料
一、 文言詩文重點【默寫+閱讀】篇目:
1、 愛蓮說(六上)★☆
⑴作者:周敦頤(宋),哲學家。選自:《周元公集》。
⑵題材:散文。手法:托物言志,以蓮喻人。
⑶中心主題:作者對君子的嚮往之情和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⑷默寫重點: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七上)★★
⑴作者:孟子(戰國),政治家、思想家。選自:《孟子》。
⑵題材:議論文。手法:採用歷史事例和講道理相結合的方法,層層深入。
⑶中心主題:說明人處困境能激發鬥志,國無憂患易遭滅亡的道理。
⑷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⑸默寫重點:故天將降大任於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 賣油翁(七上)★☆
⑴作者:歐陽修(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歸田錄》。
⑵題材:哲理短文。手法:通過人物的神態、動作和語言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⑶中心主題:熟能生巧;實踐出真知。
4、 核舟記(七上)★★★
⑴作者:魏學洢(明)選自:漲潮(清)編輯的《虞初新志》。
⑵題材:說明文。手法:採用「總——分——總」的結構布局,以空間為順序。
⑶中心主題:表現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藝和巧妙構思,反映出我國古代工藝的高超成就。
5、 黔之驢(七下)★☆
⑴作者:柳宗元(唐),唐宋八大家之一。選自:《柳河東集》。
⑵題材:寓言故事。手法:詳略分明,重點突出。
⑶中心主題:有些東西盡管貌似強大,其實並不可怕,只要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定能戰勝它。
⑷演化為成語:黔驢技窮、黔驢之技。
⑸默寫重點: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
6、 狼(七下)★★★
⑴作者:蒲松齡(清)選自:《聊齋志異》。
⑵題材:短篇小說。手法:生動、細致刻畫。動作、神態描寫十分傳神。
⑶中心主題: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要敢於斗爭,善於斗爭。
7、 曹劌論戰(八上)★★☆
⑴選自:左丘明(春秋)所作的《左傳》。
⑵題材:寫史文。手法:以齊魯長勺之戰為線索,寫魯庄公的「鄙」,突出曹劌的「遠謀」。
⑶中心主題:闡明了要取信於民及善於掌握戰機才能取得戰爭勝利的道理。
8、 孔孟論學(八下)★☆
⑴前四則,作者:孔子選自:《孔子》。後兩則,作者:孟子選自:《孟子》。
⑵題材:孔、孟子及其弟子言行。
⑶中心主題:
①孔子自述他進德修業和認識能力提高的過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經驗不斷積累的規律。
②學習離不開思考,思考有利於學習。學習與思考必須緊密結合。
③學習應該不懂就問,包括問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和問之間的關系)
④勸人自強不息。將成而止,前功盡棄,始為而進,終將成功,關鍵不在力量大小,而在意志是否堅定。
⑤學習不能一曝十寒,要持之以恆,還要專心致志。
⑥不能迷信書本,要汲取書中的精華。讀書要有批判懷疑精神。
9、 岳陽樓記(九上)★★★★
⑴作者:范仲淹(宋)選自:《範文正公集》。
⑵題材:寫景,議論文。手法:描寫「遷客騷人」登樓時的兩種不同「覽物之情」,以此過渡到議論。
⑶中心主題:表達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和生活態度。既是自勉,又是與友人共勉。
⑷默寫重點: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10、 醉翁亭記(九上)★★★★
⑴作者:歐陽修(宋),唐宋八大家之一。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
⑵題材:寫景,議論文。手法:以「樂」字貫穿全文。對仗句、判斷句。
⑶中心主題:表現自己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思想。
⑷默寫重點: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③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⑤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11、 桃花源記(九下)★★★★
⑴作者:陶淵明(晉)選自:《陶淵明集》。
⑵題材:小記。手法:用客觀的記敘方式虛構了一些情節,塑造了一個美好的世外桃源。
⑶中心主題:反映了人民厭惡戰爭和追求和平生活的願望,表現了作者對現實不滿和對理想社會的憧憬。
⑷演化成語:世外桃源、無人問津、豁然開朗、落英繽紛、雞犬相聞、怡然自樂、黃發垂髫
12、 捕蛇者說(九下)★★★★
⑴作者:柳宗元(唐),唐宋八大家之一。選自:《柳河東集》。
⑵題材:記事、議論文。手法:對蔣氏三代寧可冒死捕蛇而不願受苛政暴斂之害的描寫。
⑶中心主題: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橫征暴斂的殘酷,反映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疾苦的同情。
⑷默寫重點:
①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②號呼而轉徙,飢渴而頓踣。
③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
④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而樂。
二、 文言詩文重點【默寫+賞析】篇目:
1、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六上)
⑴作者:孟浩然(唐)選自:《夢囊陽集》。
⑵題材:干謁詩。手法:前四句描繪洞庭湖的壯觀景象,後四句抒寫渴望出仕好人希望得到對方援引的心情。以詠洞庭湖來表達自己出仕的願望。
⑶中心主題:詩人借洞庭湖有感,婉轉的向張九齡表白了自己的心願。
⑷名句: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⑸詞義:
①涵虛:包括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②太清:天空。
③濟:渡河。
④端居:平常居處,閑居。
⑤恥聖明:有愧於聖明之世。
⑥徒:白白的。
⑦坐觀:坐視、旁觀。
2、 望岳(六上)
⑴作者:杜甫(唐)選自:《杜少陵集詳注》卷一。
⑵題材:五言古詩。手法:描寫了詩人眼中泰山的巍峨壯麗。
⑶中心主題:抒發了詩人不甘平庸、奮力攀登人生高峰的雄心壯志。
⑷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⑸詞義:
①岳:此指東岳泰山,泰山為五嶽之首,其餘四岳為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
②青:山色。未了:不盡。
③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鍾:聚集。神秀:指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
④盪胸:胸中盪氣回腸。
⑤決眥:決:裂開。眥:眼角。決眥:極力張大眼睛。
⑥會當:古人口語,終要,一定要。
3、 飲湖上初晴後雨(六上)
⑴作者:蘇軾(宋),唐宋八大家之一。選自:《四部叢刊》影宋本;《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卷十。
⑵題材:寫景狀物詩。手法:把西湖比作「西子」,即西施。
⑶中心主題:贊頌西湖之美。對西湖美景的贊美。
⑷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⑸詞義:
①飲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飲酒。
②瀲灧:水波盪漾、波光閃動的樣子。
③方好:正顯得美。
④空濛(與「蒙」通用):細雨迷芒的樣子。
4、 黃鶴樓(六下)
⑴作者:崔顥(唐)選自:《崔顥集》。
⑵題材:思鄉詩(唐人七律之首)。手法:運用雙聲詞,雙聲片語,疊韻片語。
⑶名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⑷詞義:
①歷歷:分明可數。
②鄉關:故鄉。
5、山居秋暝(六下)
⑴作者:王維(唐)選自:《王右丞集》。
⑵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⑶名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⑷中心主題:表明自己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⑸詞義:
①暝:夜,這里指傍晚。
②喧:喧嘩,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歡笑聲。
③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
④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來也泛指隱居的人,此處指詩人自己。
⑤空山:幽靜的山。
6、送友人(六上)
⑴作者:李白(唐),詩仙。題材:送別詩。
⑵名句: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⑶中心主題:表達詩人真摯的惜別之情。
⑷詞義:
①白水:明凈的水。
②為別:分別。
③征:征途,遠行。
④遊子:離家遠游的人。
⑤蕭蕭:馬鳴聲。
⑥班馬:離群的馬。這里指載人遠離的馬。
7、登高(七上)
⑴作者:杜甫(唐)選自:《杜工部集》。
⑵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⑶中心主題:詩人對病困潦倒生活的感嘆,對終生壯志難酬的悲憤,又暗含了憂國傷時的情緒。
⑷手法:寫景雄渾開闊,抒情沉鬱悲涼,情景交融。「古今七言律第一」。秋天重陽節。
⑸詞義:
①嘯哀:指猿的叫聲凄厲。
②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
③蕭蕭:風吹落的響聲。
④萬里:指遠離故鄉。
⑤長作客:長期漂泊他鄉。
⑥繁霜鬢:形容白發多,如鬢邊著霜雪。 繁,這里作動詞,增多。
⑦潦倒:哀頹,失意。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8、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七上)
⑴作者:劉禹錫(唐)選自:《劉禹錫集》。
⑵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⑶詞義:
①酬:這里是以詩相答的意思。
②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
③爛柯人:指王質。作者以此典故表達自己遭貶23年的感慨。
9、題破山寺後禪院(七上)
⑴作者:常建(唐)選自:《全唐詩》。
⑵名句: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⑶中心主題:表達了詩人對佛地的喜愛和希望脫離塵世,追求清靜隱逸的思想。
⑷詞義:
①初日:早上的太陽。
②禪房:僧人的房舍。
③萬籟:各種聲音。籟,凡是能發出音響的孔都叫「籟」,此指自然界的一切聲音。
④清晨:早晨的霧。
10、江城子•密州出獵(七下)
⑴作者:蘇軾(宋),唐宋八大家之一。選自:《東坡樂府》。
⑵中心主題:表現了作者志在殺敵衛國的愛國熱情和英雄氣概。
⑶詞義:
①聊:姑且。
②狂:豪情。左牽黃:左手牽黃狗。右擎蒼:右臂舉著蒼鷹。古人打獵時用狗和鷹來捕捉獵物。
③錦帽:頭戴錦蒙帽。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④千騎:形容隨從乘騎之多。
⑤孫郎:孫權。這里藉以自指。
⑥天狼:星名,一稱犬星,舊說主侵掠。
11、如夢令(七下)
⑴作者:李清照(宋)
⑵詞義:
①疏:疏放疏狂,形容雨下得很大。
②卷簾人:正在卷動簾子的侍女。
③綠肥紅瘦:海棠花叢中一是綠的見多,紅的見少了。形容海棠花被風雨打下了不少。
12、一剪梅(七下)
⑴作者:李清照(宋)
⑵詞義:
①裳:古音,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②玉簟:光華如玉的精美竹席。
③雁字:指雁群飛時排成「一」或「人」形。相傳雁能傳書。
13、 訴衷情(八上)
⑴作者:陸游(宋)選自:《放翁詞》。
⑵中心主題:抒發了作者對南宋統治者的強烈不滿。
⑶詞義:
①關河:關塞河防,指山川險要處。
②胡:此指金兵。
③天山:此指抗金前線。
14、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八上)
⑴作者:辛棄疾(宋)
⑵中心主題:詞人報國壯志難酬,只有無限感慨和悲憤。
⑶詞義:
①沙場:戰場。
②的盧:一種性烈的快馬。
③霹靂:驚雷,比喻拉弓時弓弦響如驚雷。
④天下事:此特指恢復中原之事。
15、 青玉案•元夕(八上)
⑴作者:辛棄疾(宋)
⑵中心主題:抒發了作者自甘寂寞、不慕繁榮的孤高情懷。
⑶詞義:
①元夕:夏歷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元宵節,此夜稱元夕或元夜。
②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
③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 星,指焰火。形容滿天的煙花。
④寶馬雕車:豪華的馬車。
⑤玉壺:比喻明月。
⑥魚龍舞:指舞動魚形、龍形的彩燈。(即舞魚舞龍。是元宵節的表演節目)
⑦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婦女元宵節時頭上佩戴的各種裝飾品。這里指盛裝的婦女。
⑧盈盈:聲音輕盈悅耳,亦指儀態嬌美的樣子。
⑨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們身上散發出來的香氣。
⑩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16、 天凈沙•秋(九上)
⑴作者:白樸(元)選自:《天籟集》。
⑵中心主題:作者積極的人生態度。
⑶詞義:
①飛鴻:天空中的鴻雁。
17、 天凈沙•秋思(九上)
⑴作者:馬致遠(元)選自:《東籬樂府》。
⑵中心主題:遊子思鄉之情。
⑶詞義:
①昏鴉:黃昏時歸巢的烏鴉。
②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處特指飄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
⑷文學常識:此篇後被稱為「秋思之祖」。
三、 文言詩文【只默寫】篇目:
1、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2、 書湖陰先生壁 【宋】王安石
3、 涼州詞 【唐】王翰
4、 書憤 【宋】陸游
5、 過零丁洋 【宋】文天祥
6、 觀書有感 【宋】朱熹
7、 觀獵 【唐】王維
8、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9、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四、 文言詩文重點【其餘默寫】篇目歸納:
1、 愛蓮說 【宋】周敦頤
2、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戰國】孟子
3、 賣油翁 【宋】歐陽修
4、 核舟記 【宋】魏學洢
5、 黔之驢 【唐】柳宗元
6、 狼 【清】蒲松齡
7、 曹劌論戰 【春秋】左丘明 《左傳》
8、 孔孟論學 【戰國】孟子 【春秋】孔子
9、 岳陽樓記 【宋】范仲淹
10、 醉翁亭記 【宋】歐陽修
11、 桃花源記 【晉】陶淵明
12、 捕蛇者說 【唐】柳宗元
㈡ 天津市中考語文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求!
《孔子來語錄》、孟子《魚我源所欲也》、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左傳·曹劌論戰》、《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諸葛亮《出師表》、陶潛《桃花源記》、酈道元《三峽》、韓愈《雜說(四)》、劉禹錫《陋室銘》、柳宗元《小石潭記》、范仲淹《岳陽樓記》、歐陽修《醉翁亭記》、周敦頤《愛蓮說》、蘇軾《記承天寺夜遊》、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節選)》、《詩經·關雎》、《詩經·蒹葭》、曹操《觀滄海》、陶潛《飲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灣《次北固山下》、王維《使至塞上》、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行路難》、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㈢ 天津初中必背古詩文篇目
天津的這么少呀
長春的老多了
背《初中必背古詩詞500首》
你們好輕松
㈣ 2017天津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分值的判定及答題套路有哪些
2017天津高考語文文言文
、(15分)[文言文閱讀]
8~12,單選
四、(21分)
13題,文言文翻譯,8分
如何讀懂文言文文段?先做最後一道選擇題(往往落足在對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後再做其餘三道題。帶著什麼人?做了什麼事?結果怎樣?為什麼?
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兩遍。注意文段後的注釋,很多時候有提示作用。對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盡可能地排除。
2017天津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答題套路
文言文閱讀答題套路:語序句式斷句法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對文言文句讀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①判斷句、被動句、疑問句等特殊句式。
「……者,……也」是典型判斷句式;
「不亦……乎」「孰與……乎」「其……乎」「安……哉」「何……為」等反問句式;
「為……所……」「受……於……」「見……於……」等被動句式;
②倒裝句的語序最值得注意。
③其他的一些固定格式。 「如……何」「況……乎」「何(以)……為」等固定句式。
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例: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
文言文閱讀答題套路:語序句式斷句法例子
1、子墨子曰:「萬事莫貴於義。今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以相殺,是貴義於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於義也。」
2、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庄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食帛。
㈤ 下載2017年天津中考必考的文言文和古詩
難道一定要寫出作文六要素就算是好作文了嗎?難道一定要按照那些千專年萬年不變的定律才能寫出好作文屬嗎?苦惱的我從此以後對於作文除了恐懼和厭煩再無任何感覺。
突然,有一天,有一種力量震撼了我,有一種魔力吸引了我,有一位老師感動了我。那天,窗外的天空陰沉且灰暗,媽媽給我了一張聽課證,讓我去上作文課,說實話,我不想去,一想起來除了學校的作文要寫還有這個補習班的作文,我就心煩意亂,可是媽媽勸我,不嘗試怎麼會知道不合適?不努力怎麼會知道不成功?人生就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挫敗後又
都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作文這道厚重深沉的門口,是文帶領著我走入了那片神奇的天地,我感受到了寫作的快樂,領悟到了學習的魅力,我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一聽到作文就會痛不欲生的小姑娘了,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在這片文學的土地上生根發芽,直到我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作文!我要用快樂的心讓你變得五彩斑斕。
㈥ 天津在文言文翻譯
天即天子,津即碼頭,合起來就是皇帝的碼頭,意思明確需要譯什麼?
㈦ 誰知道天津高考語文必背的篇目,包括文言文和古詩最好針對17年高考,該高三了准備在家提前背背,謝謝了
背誦篇目建議必修(一)1.沁園春長沙——毛澤東P32.蘭亭集序——王羲之.赤壁賦——蘇軾P22必修(二)1.氓——《詩經》P212.離騷——屈原P243.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P334.短歌行——曹操P335.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P346.燭之武退秦師——《左傳》P367.荊軻刺秦王(「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終已不顧」)——《戰國策》P38必修(三)1.蜀道難——李白P452.秋興八首(其一)——杜甫P473.詠懷古跡(其三)——杜甫P474.登高——杜甫P485.錦瑟——李商隱P526.馬嵬(其二)——李商隱P527.寡人之於國也——《孟子》P558.勸學——《荀子》P579.過秦論(「及至始皇,…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宜P59必修(四)1.望海潮(東南形勝)——柳永P412.雨霖鈴(寒蟬凄切)——柳永P423.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P434.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蘇軾P445.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辛棄疾P456.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P467.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李清照P488.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P489.廉頗藺相如列傳(「既罷,…為刎頸之交)——司馬遷P69必修(五)1.歸去來兮辭(並序)——陶淵明P252.滕王閣序(「時維九月,…聲斷衡陽之浦」)——王勃P293.陳情表——李密P36確切的說和會考試范圍一模一樣還有就是樓上寫的有很多都是我們沒學過的(我是天津高三的)不知道是那個考綱上寫的篇目
㈧ 天津市歷屆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
06年的 http://hi..com/%EA%CC%C8%F4%C4%FE/blog/item/b3da6a171fdfe94221a4e94c.html09年的 http://hi..com/%D5%C5%C3%F7%BE%B21995/blog/item/4c961d301eca7090a8018ec3.html08年的 http://..com/question/74871870.html
㈨ 紀昌學射(文言文閱讀) 初一下冊語文天津市塘沽區單元卷,課外文言文閱讀:紀昌學射。分8個問題。
甘蠅,古之善射者,彀弓而獸伏鳥下。弟子名飛衛,學射於甘蠅,而巧過其師。紀昌者,又學射於飛衛。飛衛曰:「爾先學不瞬,而後可言射矣。」紀昌歸,偃卧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二年之後,雖錐末倒眥,而不瞬也。以告飛衛。飛衛曰:「未也,必學視而後可。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後告我。」昌以氂懸虱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貫虱之心,而懸不絕。以告飛衛。飛衛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紀昌既盡衛之術,計天下之敵己者,一人而已,乃謀殺飛衛。相遇於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鋒相觸,墜於地,而塵不揚。飛衛之矢先窮,紀昌遺一矢。既發,飛衛以棘刺之端扞之,而無差焉。於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於塗,請為父子。尅臂以誓,不得告術於人。
1.給下面加點字注音
偃卧其妻之機下 偃:yǎn
昌以氂懸虱於牖 牖:yǒu
爾先學不瞬 瞬:shùn
飛衛高蹈拊膺曰 拊:fǔ
2.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1)以目承牽挺 承:提。
(2)爾先學不瞬 瞬:眨眼。
(3)亞學視而後可 亞:次;再。
(4)視微如著 著:明顯。即言看細微的東西像大物一樣。
(5)以睹余物 睹:看。
(6)飛衛高蹈拊膺 膺:胸膛。
3.譯句子
(1)紀昌歸,偃卧其妻之機下,以目成牽挺。
答:紀昌回到家裡,仰卧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用眼睛注視著織布機上的牽挺,練習不眨眼睛。
(2)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
答:十天之後,看虱子漸漸大了;幾年之後,虱子在他眼裡有車輪那麼大。
4.飛為告訴紀昌學射箭最重要的亮點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答:「視小如大,視微如著」。
5.紀昌為學射箭,他用什麼方法練自己的眼力?
答:用眼睛注視著織布機上的牽挺;面向南朝遠遠地看著虱子,並射那隻懸掛在窗口的虱子。
6.當紀昌學成後,他的眼力達到什麼程度?(用原文回答)
答:「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7.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答:一是要能吃苦,持之以恆才會成功。二是大本領往往要從小處練起。三是要嚴格遵守老師的教誨,踏踏實實。
8.請你將《紀昌學射》與《傷仲永》聯系起來談談你的看法。
答:學習一定要下功夫,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無味。當老師的,一定要教學有方,善於指導,應材施教,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學生的,一定要謹尊師教,善於學習,勇於吃苦,不怕枯燥,練好基本功,刻苦用功,才能獲得真正的本領!本文闡述了無論學什麼技術都沒有捷徑可走,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術的基本功入手,扎扎實實、鍥而不舍的進行訓練的道理;同時說明只要有恆心,有毅力,踏踏實實、精益求精就能到達光輝的頂點.說明了在學習過程中,名師的教導和學生的虛心好學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讓學生少走彎路,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這是我的答案,希望可以幫到你,O(∩_∩)O謝謝
㈩ 天津語文中考必背古詩文篇目
1.孔子語錄
2.魚我所欲也 孟子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4.曹劌論戰 左傳
5.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6.出師表 諸葛亮
7.桃花源記 陶潛
8.三峽 酈道元
9.雜說(四) 韓愈
10.陋室銘 劉禹錫
11.小石潭記 柳宗元
12.岳陽樓記 范仲淹
13.醉翁亭記 歐陽修
14.愛蓮說 周敦頤
15.記承天寺夜遊
16.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宋濂
17.關雎(關關雎鳩) 詩經
18.蒹葭(蒹葭蒼蒼) 詩經
19.觀滄海(東臨碣石) 曹操
20.飲酒(結廬在人境) 陶潛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灣
23.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 王維
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李白
25.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國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 岑參
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 韓愈
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 劉禹錫
32.觀刈麥(田家少閑月) 白居易
33.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 白居易
34.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 李賀
35.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 杜牧
36.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 李商隱
38.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
39.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
40.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
42.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蘇軾
4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45.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 陸游
46.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辛棄疾
47.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 文天祥
48.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馬致遠
49.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 張養浩
50.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 龔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