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詩歌的故事六年級

詩歌的故事六年級

發布時間:2020-12-27 17:46:20

六年級 古詩編故事

改寫《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在一個雲淡風輕的夜晚,我來到了江西的黃沙嶺。走在黃沙嶺的路上,只見月光十分的明亮,我便抬起頭仰望天空,感受著微風給我帶來的美好感覺。停在枝頭上的鳥兒都被我的腳步聲驚醒了,紛紛從樹枝上撲稜稜地飛起,引起樹枝搖曳。這棵小樹好似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風中甩動著她那飄逸的長發,真是美極了!在這明月高照的夜晚,微風吹拂,傳來了陣陣蟬鳴聲,如同一個樂團演奏出了一首首悠揚,高亢的樂曲。清風姑娘千里迢迢地送來了一股濃濃的稻花香味,我使勁地嗅了幾口,頓時覺得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我隱隱約約聽到前面草叢中傳來的一陣若有若無的蛙叫聲,使我覺得他們彷彿在爭說著豐年。

我翹首遙望遠方,只見天邊只有七八顆星星閃爍著動人的光芒,好象在朝我眨眼睛呢!這時,我感到涼風習習,衣服欲濕未濕,原來,這里已經飄起雨點了,還好雨不算很大,很舒服。我記得,從前我熟悉的一家建在社廟旁樹林邊的茅店,現在卻要七轉八繞、過很多小橋之後才忽然見到。

回到住所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回想起方才走過、看過的景色,不由得有了一種創作的沖動,就即興寫下了一首詞——《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請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76

❷ 詩歌的故事

一、 這是清朝大學者—紀曉嵐的故事:

當紀先生很小的時候,他既聰明又頑皮,常常讓老師啼笑皆非(老師姓施);有一天,紀曉嵐帶著一隻小黃鳥到學堂去玩,玩得正起勁的時候,施老師進來了;紀曉嵐馬上把鳥兒藏在牆上松脫的磚頭後面,石老師也瞧見了,他故意裝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課了。可是當施老師吟著詩句走到牆邊時,突然用手把磚頭往後推,可憐的鳥兒就活活的被壓死了,老師還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細 羽 佳 禽 磚 後 死」

紀曉嵐想了想,說:「老師,我能不能給您對個下句?」老師還是很得意,說:「當然可以。」 紀曉嵐說:「您念的是細羽佳禽,我給您對粗毛野獸,您的磚,我對石, 後我對先,死我對生,是:

「粗 毛 野 獸 石 先 生」

老師聽了,知道紀曉嵐是用諧音在罵他,鼻子都氣歪了,但是,他又沒對錯嘛!
二、 其二、蘇東坡與佛印

蘇東坡在杭州,喜歡與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聖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兩人飲酒吟詩之餘,還常常開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蘇東坡宴會請客,他總是不請自來。有一天晚上,蘇東坡邀請黃庭堅去游西湖,船上備了許多酒菜。遊船離岸,蘇東坡笑著對黃庭堅說: 「佛印每次聚會都要趕到,今晚我們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詩,玩個痛快,他無論如何也來不了啦。」誰知佛印和尚老早打聽到蘇東坡要與黃庭堅游湖,就預先在他倆沒有上船的時候,躲在船艙板底下藏了起來。

明月當空,涼風送爽,荷香滿湖,遊船慢慢地來到西湖三塔,蘇東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須,高興地對黃庭堅說:「今天沒有佛印,我們倒也清靜,先來個行酒令,前兩句要用即景,後兩句要用「哉」字結尾。」黃庭堅說:「好吧!」蘇東坡先說:

浮雲撥開,明月出來,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黃庭堅望著滿湖荷花,接著說道:

蓮萍撥開,游魚出來,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這時候,佛印在船艙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聽黃庭堅說罷,就把船艙板推開,爬了出來,說道:

船板撥開,佛印出來,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蘇東坡和黃庭堅,看見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個人來,嚇了一大跳,仔細一 看,原來是佛印,又聽他說出這樣的四句詩,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

蘇東坡拉著佛印就坐,說道:「你藏得好,對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於是,三人賞月游湖,談笑風生。

一天,蘇東坡指點廚師,用一尾西湖活草魚,洗凈剖開,裂上五刀,用火腿、蔥、姜蒸制。廚師燒制好,送到書房。蘇東坡一見,熱騰騰、香噴噴,魚身上刀痕如柳,連聲呼道:「好一尾五柳魚!」剛舉筷想吃,忽然,看到窗外人影一閃,佛印和尚來啦。蘇東坡心想:「嗨,好個趕飯和尚,早不來,晚不來!我剛要吃魚,你卻趕來了。今天我偏不讓你吃,看你怎麼辦?」一伸手便把這盤魚擱到書架上去了。

佛印在窗外早已見到那盤魚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來! 蘇東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問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見教?」佛印一本正經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來跟你打聽一個字。」「什麼字啊!」「你姓蘇的『蘇』字怎麼寫法?」 蘇東坡一聽,眉頭一皺,知道佛印學問好,不會連個「蘇」字也不會寫, 一定有名堂,便裝作認真地回答:「喔,「蘇」字嘛,上面一個草字頭,下面左邊一個「魚」字,右邊一個 「禾」字。」佛印也假裝糊塗地問:「喔,假如草字頭下面左邊是「禾」右邊是「魚」 呢?」 蘇東坡說:「那還是念「蘇」啊:」佛印按著說:「那把「魚」擱到草字頭上邊呢?」 蘇東坡急忙說:「噯,那可不行啊!」佛印哈哈大笑說:「好啊!你說把魚擱到上面不行的,那就把魚拿下來吧!」 蘇東坡一下子醒悟過來!佛印說來說去,就是要吃他那盤五柳魚。

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蘇東坡要來,也照樣清蒸一盤五柳魚。剛好蘇東坡進來了。佛印一想,上次你開我玩笑,今天我也要難難你。正巧旁邊有隻磬,他就隨手將魚放在磬裏。

蘇東坡早已看見,裝作不知。剛坐下就故意「唉」地嘆了口氣。佛印素知蘇東坡性格樂觀,疑惑地問道:「太守,今天為何愁眉不展?」蘇東坡回答說:「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寫副對聯,誰知剛寫好上聯,下聯就難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煩啊!」佛印問:「不知上聯是什麼?」蘇東坡回答說:「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佛印一聽,心中好笑:這對聯家家戶戶都貼爛了,他卻拿來戲弄我,不知道蘇東圾葫蘆裏賣的什麼葯。於是不動聲色的說:「我來給你對吧,下聯是『積善人家慶有餘』。」蘇東坡連呼:「啊呀,高才高才!原來你磬(慶)裏有魚(余)啊!快, 拿出來吃吧。」佛印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從磬裏把魚拿出來了。
三、 其三、 於謙小時候,束發兩髻,有個和尚笑他:
「牛頭且喜生龍角」
於謙馬上回答:
「狗嘴何曾出象牙」
但是於謙回家之後,告訴媽媽,媽媽馬上幫他梳成三角;於謙出門又遇到那和尚,和尚又笑他:
「三角如鼓架」
於謙就回答說:
「一禿似擂槌」
和尚聽了無言以對
四、 其三、嫦娥原愛綠衣郎
從前,有一幕僚家有一個天姿國色的閨女,其上峰多次向其示意娶她為妾。這位幕僚既不敢違拗他,又怕委屈了女兒,正與妻子躊躇不定,愁眉不展時,女兒前來問安,見狀便問二老有何心事?父母只好據實相告。
女兒聰慧過人,又孝順父母,便靈機一動對二老說:「我有三個條件,一是不光有父母之命,還得有媒妁之言,應請王公大人作媒;二是聘禮要有玫瑰寶石、黃色寶珠等珍品;三是入洞房前,還要對一副對子。三者缺一,我決不和他成婚。」
父親連連點頭說好。次日稟復那位大官,他一一應允。迎親之日,那豪華氣派自不待言,待酒足客散,大官邁步欲進洞房,卻被侍婢擋住,讓其對對子,只見紅箋上寫著:竹映桃花,君子也貪紅粉色。大官看著娟秀的字體,一時對不上來,便移步庭院。正當仰望中天明月,反復吟哦時,一部屬過來問:「大人不入洞房,還有雅興吟詩作對?」大官便將索對一事告訴了他。部屬聽罷,連連贊嘆,上聯出得新巧,竹稱君子,紅粉桃花,一語雙關。不免也沉默構思起來。
這時,星月輝映,樹影婆娑,一下子觸動了那位部屬的靈感,只見他搖頭擺尾地吟道:月穿楊柳,嫦娥原愛綠衣郎。
大官連說:「妙極!妙極!明天重重有賞。」便直趨洞房交卷。
侍婢送上對幅,姑娘玩味一番,提筆批道:「公系榜眼出身,對雖工麗,恐非出自心裁」。大官見批語,羞愧難當。他忖度片刻,便毅然離開洞房,去尋那位部屬,叫他去入洞房,並以全部嫁妝為贈。
五、 其四、 李宋二先生,木頭木腳
話說清朝乾隆年間,廣東有兩個自認為很有才氣的秀才,一李一宋,他倆結伴旅遊,一路觀山賞景,聯詩對句,好不自在。遊了半天,又累又渴,見前面樹蔭下有一位年逾古稀的和尚在納涼,身邊放一葫蘆,便上前討水喝。
老和尚打量兩人一眼說,兩位貴姓?有水,不過要對對子,對得上方可飲水。兩秀才欣然同意,並自報李、宋二姓。老和尚聽罷,便將兩人姓氏嵌入聯說:李宋二先生,木頭木腳。兩秀才聽畢,見對聯是譏笑自己,對了半天也沒對上,不僅得不到水喝,還討了個沒趣,怏怏而去。
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幾百年,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廣東農民報》一讀者將這故事整理成文,投至該報,有36位對聯愛好者熱心對下聯,其中只有陽春縣讀者黃文昌對的較好。
他對的下聯是:龔龐兩小姐,龍首龍身

❸ 六年級上冊語文園第六的詩歌的故事

秋風來帶著清涼,
游游自盪盪,
不聲不響,
走進家家門窗。
「菊花開放,
桂花開放,
我來串門,
不是閑逛,
給你們
送點兒花香。
露珠
路邊的小草舉著水珠一顆一顆。
每顆水珠,
光亮閃爍。
一隻小螞蟻,
從小路經過,
它說:太陽已經出來了,
點這多的路燈干什麼?

放風箏
風箏飛得高高,
載著我的歡笑,
大樹枝兒搖搖,
將長長的線兒纏繞。
空手回家,
媽媽問道:今天為什麼不笑?
唉!媽媽,糟糕!
我的笑,斷了……
麥笛
我掐下青青的麥桿,
做成一根麥笛。
吹著,吹著,
流出了綠的韻律。
啊!是春天的風,
染綠了我的心思;
心思呀心思,
又染綠了我的小曲。
發表於:2012-07-16

傍晚的樹林
一片紅光,
罩著枝枝椏椏,
樹林著火了,
燒著鳥兒的家?
鳥兒們紛紛趕回,
驚叫聲嘰嘰喳喳。
火呢,在哪?
嘿!傻瓜,
分明是
映紅樹林的晚霞。

❹ 求小學六年級詩歌米粒的故事,不用很長,快,謝謝,著急用。在線等。

詩歌:雨 巷

撐 著 油 紙 傘 , 獨 自
彷 徨 在 悠 長 , 悠 長
又 寂 寥 的 雨 巷 ,
我 希 望 逢 著
一 個 丁 香 一 樣 地
結 著 愁 怨 的 姑 娘 。

她 是 有
丁 香 一 樣 的 顏 色 ,
丁 香 一 樣 的 芬 芳 ,
丁 香 一 樣 的 憂 愁 ,
在 雨 中 哀 怨 ,
哀 怨 又 彷 徨 ;
她 彷 徨 在 這 寂 寥 的 雨 巷 ,
撐 著 油 紙 傘
像 我 一 樣 ,
像 我 一 樣 地
默 默 行 著 ,
冷 漠 , 凄 清 , 又 惆 悵 。

她 靜 默 地 走 近
走 近 , 又 投 出
太 息 一 般 的 眼 光 ,
她 飄 過
像 夢 一 般 地 ,
像 夢 一 般 地 凄 婉 迷 茫 。

像 夢 中 飄 過
一 枝 丁 香 地 ,
我 身 旁 飄 過 這 女 郎 ;
她 靜 靜 地 遠 了 , 遠 了 ,
到 了 頹 圮 的 籬 牆 ,
走 盡 這 雨 巷 。

在 雨 的 哀 曲 里 ,
消 了 她 的 顏 色 ,
散 了 她 的 芬 芳 ,
消 散 了 , 甚 至 她 的
太 息 般 的 眼 光 ,
丁 香 般 的 惆 悵 。

撐 著 油 紙 傘 , 獨 自
彷 徨 在 悠 長 , 悠 長
又 寂 寥 的 雨 巷 ,
我 希 望 飄 過
一 個 丁 香 一 樣 地
結 著 愁 怨 的 姑 娘 。

#1 雨 巷-----戴望舒

雨 巷

撐 著 油 紙 傘 , 獨 自
彷 徨 在 悠 長 , 悠 長
又 寂 寥 的 雨 巷 ,
我 希 望 逢 著
一 個 丁 香 一 樣 地
結 著 愁 怨 的 姑 娘 。

她 是 有
丁 香 一 樣 的 顏 色 ,
丁 香 一 樣 的 芬 芳 ,
丁 香 一 樣 的 憂 愁 ,
在 雨 中 哀 怨 ,
哀 怨 又 彷 徨 ;
她 彷 徨 在 這 寂 寥 的 雨 巷 ,
撐 著 油 紙 傘
像 我 一 樣 ,
像 我 一 樣 地
默 默 行 著 ,
冷 漠 , 凄 清 , 又 惆 悵 。

她 靜 默 地 走 近
走 近 , 又 投 出
太 息 一 般 的 眼 光 ,
她 飄 過
像 夢 一 般 地 ,
像 夢 一 般 地 凄 婉 迷 茫 。

像 夢 中 飄 過
一 枝 丁 香 地 ,
我 身 旁 飄 過 這 女 郎 ;
她 靜 靜 地 遠 了 , 遠 了 ,
到 了 頹 圮 的 籬 牆 ,
走 盡 這 雨 巷 。

在 雨 的 哀 曲 里 ,
消 了 她 的 顏 色 ,
散 了 她 的 芬 芳 ,
消 散 了 , 甚 至 她 的
太 息 般 的 眼 光 ,
丁 香 般 的 惆 悵 。

撐 著 油 紙 傘 , 獨 自
彷 徨 在 悠 長 , 悠 長
又 寂 寥 的 雨 巷 ,
我 希 望 飄 過
一 個 丁 香 一 樣 地
結 著 愁 怨 的 姑 娘 。

美麗的心情
作者: 席慕蓉

假如生命是一
疾馳而過的火車
快樂和傷悲 就是
那兩條鐵軌
在我身後 緊緊追隨

所有的時刻都很倉皇而又模糊
除非你能停下來 遠遠地回顧

只有在回首的剎那
才能得到一種清明的
酸辛 所以 也只有
在太遲了的時候
才能細細揣摩出 一種
無悔的 美麗的 心情
1、顧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2 海子:《春暖花開,面向大海》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向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 每一座山 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3、徐志摩: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橋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蒿,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優美的

相逢是緣
萍水相逢,相識即是有緣,
今宵別後,重逢不知何處,
對酒當歌,往事依然清晰,
人生如夢,但願長醉不醒,
過客匆匆,早晚拱手一別,
今又秋風,昨日黃花安在,
古道長亭,且將金樽斜滿,
歲月如星,吾情似水纏綿,
心已望月,何時龍吟九霄.

熱愛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
既然鍾情於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懷想

我不知道
是否 還在愛你
如果愛著
為什麼 會有那樣一次分離

我不知道
是否 早已不再愛你
如果不愛
為什麼 記憶沒有隨著時光
流去

回想你的笑靨
我的心 起伏難平
可恨一切
都已成為過去
只有婆娑的夜晚
一如從前 那樣美麗

剪不斷的情愫

原想這一次遠游
就能忘記你秀美的雙眸
就能剪斷
絲絲縷縷的情愫
和秋風也吹不落的憂愁

誰曾想 到頭來
山河依舊
愛也依舊
你的身影
剛在身後 又到前頭

是否

是否 你已把我遺忘
不然為何 杳無音信
天各一方

是否 你已把我珍藏
不然為何 微笑總在裝飾我的夢
留下綺麗的幻想

是否 我們有緣
只是源頭水尾
難以相見

是否 我們無緣
歲月留給我的將是
愁緒縈懷 寸斷肝腸

假如你不夠快樂

假如你不夠快樂
也不要把眉頭深鎖
人生本來短暫
為什麼 還要栽培苦澀

打開塵封的門窗
讓陽光雨露灑遍每個角落
走向生命的原野
讓風兒熨平前額

博大可以稀釋憂愁
深色能夠覆蓋淺色

自愛

你沒有理由沮喪
為了你是秋日
彷惶

你也沒有理由驕矜
為了你是春天
把頭仰

秋色不如春光美
春光也不比秋色強

思——題油畫

只一個沉默的姿態
便足以讓世界著迷
不僅因為是一尊聖潔
不僅因為是一片安謐
還因為是一面昭示
還因為是一個啟迪
還因為她以現代人的形象
告訴我們
——沉思是一種美麗

豪放是一種美德

我從眼睛裡
讀懂了你
你從話語里
弄清了我
含蓄是一種性格
豪放是一種美德

別對我說
只有眼睛才是
心靈的真正折射
如果沒有語言
我們在孤寂中
收獲的只能是沉默……

淡淡的雲彩悠悠地游

愛,不要成為囚
不要為了你的愜意
便取締了別人的自由
得不到 總是最好的
太多了 又怎能消受
少是愁多也是憂
秋天的江水汨汨地流

淡淡的霧
淡淡的雨
淡淡的雲彩悠悠的游

只要彼此愛過一次

如果不曾相逢
也許 心緒永遠不會沉重
如果真的失之交臂
恐怕一生也不得輕松

一個眼神
便足以讓心海 掠過颶風
在貧瘠的土地上
更深地懂得風景

一次遠行
便足以憔悴了一顆 羸弱的心
每望一眼秋水微瀾
便恨不得 淚水盈盈

死怎能不 從容不迫
愛又怎能 無動於衷
只要彼此愛過一次
就是無憾的人生

也許

也許,永遠沒有那一天
前程如朝霞般絢爛
也許,永遠沒有那一天
成功如燈火般輝煌
也許,只能是這樣
攀援卻達不到峰頂
也許,只能是這樣
奔流卻掀不起波浪

也許,我們能給予你的
只有一顆
飽經滄桑的心
和滿臉風霜

跨越自己

我們可以欺瞞別人
卻無法欺瞞自己
當我們走向枝繁葉茂的五月
青春就不再是一個謎

向上的路
總是坎坷又崎嶇
要永遠保持最初的浪漫
真是不容易

有人悲哀
有人欣喜
當我們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個真實的自己

我不期望回報

給予你了
我便不期望回報
如果付出
就是為了 有一天索取
那麼,我將變得多麼渺小

如果,你是湖水
我樂意是堤岸環繞
如果,你是山嶺
我樂意是裝點你姿容的青草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
但一定可以
使自己崇高

永恆的心

歲月如水
流到什麼地方
就有什麼樣的時尚
我們怎能苛求
世事與滄桑

永不改變的
是從不羞於見人的
真摯與善良

人心
無論穿什麼樣的衣裳
都會 太不漂亮

默默的情懷

總有些這樣的時候
正是為了愛
才悄悄躲開
躲開的是身影
躲不開的 卻是那份
默默的情懷

月光下躑躅
睡夢里徘徊
感情上的事情
常常 說不明白

不是不想愛
不是不去愛
怕只怕
愛也是一種傷害

給我一個微笑就夠了

不要給我太多情意
讓我拿什麼還你
感情的債是最重的呵
我無法報答 又怎能忘記

給我一個微笑就夠了
如薄酒一杯,像柔風一縷
這就是一篇最動人的宣言呵
彷彿春天 溫馨又飄逸

思念

我叮嚀你的
你說 不會遺忘
你告訴我的?
我也 全都珍藏
對於我們來說
記憶是飄不落的日子
——永遠不會發黃
相聚的時候 總是很短
期待的時候 總是很長
歲月的溪水邊
撿拾起多少閃亮的詩行
如果你要想念我
就望一望天上那
閃爍的繁星
有我尋覓你的
目——光

背影

背影
總是很簡單
簡單
是一種風景

背影
總是很年輕
年輕
是一種清明

背影
總是很含蓄
含蓄
是一種魅力

背影
總是很孤零
孤零
更讓人記得清

但是,我更樂意

為什麼要別人承認我
只要路沒有錯
名利從來是鮮花
也是枷鎖

無論什麼成為結局
總難免興味索然
流動的過程中
有一種永恆的快樂

盡管,我有時也祈求
有一個讓生命輝煌的時刻
但是,我更樂意
讓心靈寧靜而淡泊

我知道

歡樂是人生的驛站
痛苦是生命的航程
我知道
當你心緒沉重的時候
最好的禮物
是送你一片寧靜的天空

你會迷惘
也會清醒
當夜幕低落的時候
你會感受到
有一雙溫暖的眼睛

我知道
當你拭乾麵頰上的淚水
你會燦然一笑
那時,我會輕輕對你說
走吧 你看
槐花正香 月色正明

旅行

凡是遙遠的地方
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
不是誘惑於美麗
就是誘惑於傳說

即使遠方的風景
並不盡如人意
我們也無需在乎
因為這實在是一個
迷人的錯

仰首是春 俯首是秋
願所有的幸福都追隨著你
月圓是畫 月缺是詩

祝願

——寫給友人生日

因為你的降臨
這一天
成了一個美麗的日子
從此世界
便多了一抹誘人的色彩
而我記憶的畫屏上
更添了許多
美好的懷念 似錦如織

我親愛的朋友
請接受我深深的祝願
願所有的歡樂都陪伴著你
到遠方去 到遠方去
熟悉的地方沒有景色

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

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
與其詛咒 不如堅忍
在堅忍中積蓄力量
默默耕耘

詛咒 無濟於事
只能讓原來的光芒黯淡
在變得黯淡的光芒中
淪喪的更有 大樹的精神

飄來的是雲
飄去的也是雲
既然今天
沒人識得星星一顆
那麼明日
何妨做 皓月一輪

如果生活不夠慷慨

如果生活不夠慷慨
我們也不必回報吝嗇
何必要細細的盤算
付出和得到的必須一般多

如果能夠大方
何必顯得猥瑣
如果能夠瀟灑
何必選擇寂寞

獲得是一種滿足
給予是一種快樂

感謝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
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擷取一枚紅葉
你卻給了我整個楓林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親吻一朵雪花
你卻給了我銀色的世界

我把小船劃向月亮

請不要責怪
有時 會離群索居
要知道
孤獨也需要勇氣

別以為 有一面旗幟
在前方嘩啦啦地招展
後面就一定會有我的步履
我不崇拜
我不理解的東西

我把小船劃向月亮
就這樣劃呵
把追求和獨立連在一起
把生命和自由連在一起

只要明天還在

只要春天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縱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

只要生命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縱使陷身茫茫沙漠
還有希望的綠洲存在

只要明天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冬雪終會悄悄融化
春雷定將滾滾而來

旅程

意志倒下的時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葉蕭瑟 晚來風急

垂下頭顱
只是為了讓思想揚起
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
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

無論走向何方
都會有無數雙眼睛跟隨著你
從別人那裡
我們認識了自己

祝你好運

還沒有走完春天
卻已感覺春色易老
時光湍湍流淌
豈甘命運 有如蒿草

繽紛的色彩 使大腦暈眩
淡泊的生活 或許是劑良葯
人,不該甘於清貧
可又怎能沒有一點清高
枯萎的品格
會把一切葬送掉

祝你好運
願你的心靈 和運氣一樣好

那凋零的是花

你的生命正值春光
為什麼 我卻看到了霜葉的容顏
只因為那面美麗的鏡子
打碎了
你的眷戀深深
在夢幻旁 久久盤桓

既然伸出雙手
也捧不起水中的月亮
那麼讓昨日成為回憶
也成為紀念

人生並非只有一處
繽紛爛漫
那凋零的是花
——不是春天

許諾

不要太相信許諾
許諾是時間結出的松果
松果盡管美妙
誰能保證不會被季節打落

機會,憑自己爭取
命運,靠自己把握
生命是自己的畫板
為什麼要依賴別人著色

選擇

你的路
已經走了很長很長
走了很長
可還是看不到風光
看不到風光
你的心很苦 很彷徨

沒有風帆的船
不比死了強
沒有羅盤的風帆
只能四處去流浪

如果你是魚 不要迷戀天空
如果你是鳥 不要痴情海洋

米粒的故事:
故事說有一位國王與數學家阿基米德下棋。國王說我們這樣干下棋好象不夠刺激,要麼賭點什麼吧。阿基米德說好啊。國王說,如果我下贏了,你就給我打一輩子長工。阿基米德說行啊。國王問阿基米德,那你要是贏了呢?阿基米德看了看國王家的糧倉,說:我要是贏了,你就在棋盤格子里放上米粒就行了。國王問:怎麼個放法呀?阿基米德說:圍棋盤一共就這么多格子,你要是輸了,就在第一個格子里放一粒米,在第二個格子里放兩粒米,在第三個格子里放四粒米,以此類推,以後每個格子放的米粒都是上一格的一倍,放完就行了。國王心想,我家有那麼大的糧倉,別說這么個小小棋盤了,就是再大的棋盤也能裝得下呀。於是他欣然答應,而且還吩咐手下准備筆墨,跟阿基米德簽了約。結果阿基米德贏了棋。國王呢,在兌現承諾的時候才發現,別說他那一個糧倉,就是再多幾個糧倉也填不滿那個小小的棋盤。

這個故事中阿基米德所應用的數學原理與美國的這位教授所應用的數學原理是一樣的,即倍增原理。這個數學模型的可怕之處在於,如果一個數字大於或等於2,那麼按幾何級數增加時,其倍增的速率是十分驚人的。如果把第一個格子的一粒米寫成2的0次方,第二個格子寫成2的1次方,第三個格子寫成2的2次方,那麼第N個格子就可以寫成2的N-1次方。國際象棋一共64個格子。到了第64個格子的時候,需要放的米粒數就是2的63次方,即9,223,372,036,854,780,000粒,這還只是這一個格子的容量,如果全部累計,則為18,446,744,073,709,600,000粒。如果1000粒米有一克重,那麼折算一下,第64格就需要放米9,223,372,036噸。這么大的數字,看來國王只能把國家交出來了事。

❺ 有關詩歌的故事

從此之後,每當兒子為寫作文而愁得腿肚子轉筋的時候,我這位語文輔導員就對他說:作文有何難?讓你爹教你。看你爹,那麼不開竅的人現在不也快成詩人了嗎?切

❻ 關於詩歌的故事

詩的故事
這里有一個宋之問巧遇駱賓王的故事。
初唐詩人駱賓王曾參與起兵反對武則天,但歸於失敗,他只得隱姓埋名,出家當和尚。
這天,杭州靈隱寺來了一個年輕的遊客,此人正是宋之問。晚間,宋之問於寺間長廊漫步,見皓月當空,野山魃魃,便詩興大發,吟出「鷲嶺郁昭嘵,龍宮隱寂寥」兩句詩來,自覺有些意味,可是下面兩句卻一時接不上來。長廊盡頭,宋之問忽見一老僧打坐。他便上前招呼。老僧抬眼寒喧幾句,道:「老衲倒有兩句——」於是,他緩緩吟來:「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宋之問聽了,深感佩服。
宋之問回房細細品味,覺得老和尚的兩句妙不可言,第二天一早就興沖沖地跑去拜見老和尚,可不見人影。正在徘徊悵然之際,一個小和尚經過,宋之問趕忙上去詢問,和尚道:「噢,他就是駱賓王啊。」
詩的故事

宋之問曾經被朝廷流放到廣東羅定縣一帶,後來偷偷地從那裡逃回家鄉,這首詩就是逃跑途中,經過漢江時寫的,感情比較真摯。
前兩句回憶流放到廣東時,不僅生活困苦,而且還得不到家人的任何消息。這種情況持續了很長的時間。「斷」和「復」字用得很好,表現出詩人在廣東度日如年,與世隔絕的痛苦。
後兩句寫了一個逃亡之人接近故鄉時的矛盾之情:一方面詩人日夜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由於自己的牽累而遭受不幸。而且這種矛盾之情越接近家鄉時就越強烈,導致詩人特別害怕碰到熟人,害怕自己的擔心會變成現實。
此詩寫了古人在遭受流放這種特殊情況下,心理矛盾的發展。讀者可以從中體會到詩人的心情。這種抒寫真切可感、富有感情,耐人尋味。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兩句,後代曾廣為流傳。

❼ 詩歌的故事

七步詩的故事: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回他答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一個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著想著……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❽ 有關詩歌的的有趣故事 六年級 要快

一、 這是清朝大學者—紀曉嵐的故事:

當紀先生很小的時候,他既聰明又頑皮回,常常讓老師啼笑皆非(老師姓施答);有一天,紀曉嵐帶著一隻小黃鳥到學堂去玩,玩得正起勁的時候,施老師進來了;紀曉嵐馬上把鳥兒藏在牆上松脫的磚頭後面,石老師也瞧見了,他故意裝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課了。可是當施老師吟著詩句走到牆邊時,突然用手把磚頭往後推,可憐的鳥兒就活活的被壓死了,老師還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細 羽 佳 禽 磚 後 死」

紀曉嵐想了想,說:「老師,我能不能給您對個下句?」老師還是很得意,說:「當然可以。」 紀曉嵐說:「您念的是細羽佳禽,我給您對粗毛野獸,您的磚,我對石, 後我對先,死我對生,是:

「粗 毛 野 獸 石 先 生」

老師聽了,知道紀曉嵐是用諧音在罵他,鼻子都氣歪了,但是,他又沒對錯嘛!

閱讀全文

與詩歌的故事六年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