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下定義方法

初中語文下定義方法

發布時間:2020-12-27 00:25:19

1. 初中語文各種閱讀的類型和語言的特點

現代文閱讀題解題思路

現代文閱讀是高考語文試題的第四大部分,人值重,主觀性強,答題要求嚴密, 評分要求嚴格,考生得分難度大。從考試考試范圍看,要求考生能夠閱讀一般社科類、 科技類和文學作品三類文章;從考試思維目標看,考查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創造性和 想像力;從考試語言目標看,考查考生語言表達的簡明、連貫、得體、從考試審美目 標看,考查考生的辨別能力、感悟能力、審美能力;從考試內容看,考查考生理解文 章、分析文章、鑒賞評價的能力;從考試形式看,有簡答題和多項選擇題兩種題型; 從語言運用看,主要為主觀表達題;從答題角度看,可分為摘錄原句法、揣意自答法、 撮要改寫法、領會選擇法。現代文閱讀考查內容多、范圍廣、難度大,從思想內容到 藝術形式,從宏觀製作到微觀末節,無所不容,使得平時訓練顯得頗為刺手,學生復習較為困惑。本文從試題題型入手,列舉一些高考模擬題分析其解題思路。

一、撮取填空型

題型簡析:這是高考現代文閱讀中一個常見題型,要求考生對原文進行閱讀思考 分析之後,作出合理的判斷選擇,或直接選用原文詞語,或摘取組合原文詞語,或據 意撮寫簡明扼要的詞語填空。這類題型對學生把握語境的要求較高,只有在理解題意 之後找到感覺,准確判斷,才能不輕易失分。運用比較多的答題方法是摘錄原句法和 撮要改寫法。

例一:冬日早晨,醒來時被窩里還是暖洋洋的。這一刻間里靜得出奇。忽然,水汽蒙蒙的窗上出現一個影子,很快,我辨出那是一隻停在窗檯上的鴿子,正慢慢地拍打著翅膀,而冬日的陽光把這一組連續的動作映在窗上,這種感覺很有點像是皮影戲。我一直在寂靜中躺著,看著這只鴿子,心中泛起一絲喜悅,甚至可說是歡樂。(

2. 初中語文: 說明文有哪些說明方法,作用是什麼 議論文有哪些論證手法,作用是什麼 謝謝各位!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事例、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等10種。(1)舉例子。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法。(2)分類別。將被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 (3)列數據。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4)作比較。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5)畫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6)下定義。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7)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定義法和詮釋法常採用「某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區分呢?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詮釋。(8)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9)摹狀貌。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10)引資料。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資料說明。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①舉例論證
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②道理論證
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③對比論證
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
④比喻論證
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此外,在駁論中,往往還採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駁方法和「歸謬法」。在多數議論文中往往是綜合運用的。
⑤歸納論證
也就叫「事實論證」。它是用列舉具體事例來論證一般結論的方法。
⑥演繹論證
也叫「理論論證」,它是根據一般原理或結論來論證個別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論據來證明特殊性的論點。
⑦類比論證
是從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類事例子方法,即從一般到特殊的論證方法。
⑧因果論證
它通過分析事理,揭示論點和論據之間的因果關系來證明論點。 因果論證可以用因證果,或以果證因,還可以因果互證。
⑨引用論證
「道理論證」的一種,引用名家名言等作為論據,引經據典地分析問題、說明道理的論證方法。引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話是誰說的,或交代其出處,一種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話是誰說的或出處。

3. 請教一下,在初中語文說明文里,下定義和作詮釋是什麼意思還有,語言准確性是什麼

下定義:把沒有固定說法或名稱的東西或事物,加以命名
作詮釋:專是把該定義,給予屬詳細解說,讓人通俗易懂
准確性:通過明確的概念,准確的判斷和嚴密的推理來講道理,用語言表達出來必須准確無
誤.
2】嚴密性:通過語言的邏輯性強,使論述的道理更嚴密、准確、富有說服力.或者通過不同句
式的變化,修辭手段的使用,使表達更鮮明.再者說通過使用雙重否定句,或用反問
句、排比句,表達出強烈的感情,語氣強烈,說服力強. 來自網路 謝謝

4. 初中語文說明方法

1.分類別:說明事物特徵往往從單方面不易說清楚,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類,然後依照類別,逐一說明。例如《向沙漠進軍》把風沙進攻的方式分為兩類:「游擊戰」「陣地戰」,然後分別加以說明。又如《中國石拱橋》把趙州橋的特點分為四點,一點一點分別說明。

2.下定義:有時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內容或主要問題,往往用簡明扼要的話給對象一個說法,使讀者對被說明的對象有明確的概念。例如:統籌方法是什麼呢?先給它一個說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

3.舉例子:舉出有代表性的恰當的例子,能夠反映一般的情況,真切地說明事物特徵。如《中國石拱橋》舉出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子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徵。

4.作比較:選擇有外部或內部聯系的事物進行比較,往往能增強說明事物的效果。如《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在說明縮微圖書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時,就進行了比較。

5.列數字:有些事物為便於從數量上說明特徵,往往運用一些數字來說明。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就運用了說明大會堂的寬度、深度、中部的高度、體積等。

6.打比方:適當運用比喻,能夠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如說明石拱橋形式美,就用了「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比喻不但貼切而且很美,既說明了橋洞的特徵,又能吸引讀者。

7.作詮釋:就是對事物的一般性的理解說明。與下定義相比,作詮釋比較詳盡具體,下定義比較簡潔。因此有人則說,作詮釋是部分定義,即對定義的某個義項加以解釋說明。

5. 初中修辭手法的作用及答題格式

常見的修辭手法的作用

1.比喻: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化無形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體,
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如:誠信如一枝玫瑰,百花叢中她最美,美得無瑕,美得高貴。送人一枝玫瑰,給世間一縷馨香。誠信,維繫世間溫情的紐帶,有了你,人們不再感到冬日的嚴寒,有了你,人們時刻感到春天的溫暖。誠信,人類精神的締造者,有了你,世間少一些爾虞我詐,少一些世態炎涼。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飛鳴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擬人:能使讀者對所表達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產生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
如:騰躍時,模樣像是歡樂;打旋時,模樣像是眩暈;傾斜時,模樣像是膽怯…((張歧《信念——看帆板表演》)
老人們真幽默,吃著西瓜與夏天告別,說是「啃秋」。人們終於迎來了新秋,迎來了這楚楚動人的新娘子。秋山,變得豐腴起來了;秋水,變得溫柔起來;秋風,變得涼爽起來了;秋雲,變得淡遠起來。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體、生動的效果。
如:你們是初升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革命加科學將使你們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學家點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4.誇張:可以引起豐富的想像,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徵,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如: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5.對偶: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如:四十年別井離鄉,雁沓魚沉;五百個月缺月圓,夢縈魂牽。
6.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相同句式構成排比,增加語拋,起強調作用,強烈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議論文往往增加語勢,起到了強調論證觀點的作用。可增強語言的氣勢。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如: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攜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膽相照,多少次投桃報李,又有多少美麗溫暖的回憶
漫漫長路,總有朝夕相處的親人,多少叮嚀,多少呵護,多少孝心,多少無私。
7.設問:形式為自問自答。作用是:引起讀者興趣,引起讀者思考。在結構上還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啟下、使條理清晰的作用。;用在一段的開頭或結尾處,除引起思考外,還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用在議論文中,能使論證深入,脈絡清晰。
如: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嗎?
8.反問: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強語氣,起強調作用

6. 請問在初中語文說明文中如何給內容下定義

「下定義」必須抓住被定義事物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徵,例如:多採用判斷單句的形式。其回格式答多為「×××(種概念) 是×××的×××(屬概念)」,如:無理數(一種概念)是(叛斷詞)無限而不循環(本質特徵) 的小數(屬概念);或「×××叫×××」,如:無限而不循環的小數叫無理數.下定義,是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作用是:科學,准確,具體的說明了~~的~~特點,使之與其他事物區別開來。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下定義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