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語文版行道樹

初中語文語文版行道樹

發布時間:2020-12-26 22:05:08

❶ 行道樹給我們介紹了什麼(初一語文7課)

默默無聞的奉獻者的偉大。

❷ 初一語文課文《行道樹》行是念xing還是念 hang

是行(xíng)道樹,因為行道樹的另一個含義是綠化樹,通常是種植在人行通道的兩邊,用於綠化以及遮擋烈日之用,所以被成為行(xíng)道樹。

❸ 誰看過《行道樹》,幫我解答問題!(初一語文第7課)

http://www.ywzx8.com/jajx/rjb/cys/200611/3936.html
這兒都有!版~權~~~~~~~~~~~~~~~

❹ 七年級上冊語文書7課短文兩篇 行道樹、第一次真好的讀後感

素材
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奉獻者的襟懷,贊美奉獻者的崇高精神。「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這是一個人生哲理,這篇短文就是表達這個哲理的。行道樹認識到,自己的事業是神聖的事業。為什麼神聖呢?社會需要、人們需要的事業就是神聖的事業。居民需要新鮮空氣,行人需要綠陰,城市需要迎接太陽,行道樹甘願立在城市的飛塵里,從事神聖的事業。行道樹認識到,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他們甘願自我犧牲。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他們拋棄了優越自在的生活條件,總是一身煙塵。跟城市歡度夜生活的人們相比,他們寂寞、孤獨、苦熬。他們還時時為城市的污濁而憂愁。行道樹認識到,為神聖事業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他們為自己的奉獻而自豪快樂
讀後感:
每個人都有第一次,我的第一次就是———做飯。

有一次,我看爸爸媽媽正在忙著幹活呢!我就冒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想法,———做飯。我趁爸爸媽媽不注意的時候,把我早上准備好的柴火拿進了屋,把柴火囊進去,我想,爸爸媽媽累了一天了,就應該吃個現成的飯,就一股腦兒的把五小碗飯放在了盆兒里,我把兩小瓢水放在盆兒里攪了攪把米湯倒了出去,重新放了點水,我記得爸爸蒸飯前,要用手指試一試水的高度到哪!(到中指的第一個手指節上)。我就照葫蘆畫瓢,畫了起來!試了好多遍,才適量,我把米飯放在鍋里,放好鍋蓋,把火點著。

我前思又後想,光做飯可不行,我還要炒菜,炒個白菜吧,我把白菜切成大小一般大的片狀,我不知道煤氣怎麼打?就靠我自己的憑空猜想,我想,只有逆時針才能打開,就試了一下,果真向我想的一樣,畢竟是第一次炒菜嗎!還不懂炒菜的門路,手忙腳亂的,著急的菜都從鍋里掉了出來,聽爸爸說炒菜時需要放鹽.味精.花椒······很多調料,很快就出鍋了。我又一想,一個菜太單調了。又炒了一個黃瓜炒雞蛋,打了兩個雞蛋,一個黃瓜,放在鍋里炒了又炒,把菜倒在盤子里,扣上另一個盤子,因為怕涼了,我把它放在鍋蓋上,熱著。

不一會爸爸媽媽回來了,我把桌子放上爸爸媽媽還誇我手藝好呢!我們一家人歡聲笑語的坐在炕頭上吃飯。
【素材和作文結合在一起,就是很好的讀後感咯】
告訴你要採納才行
第一次的感覺真好!

❺ 初一語文課文《行道樹》行是念xing還是念 hang

xíng dào shù
指種在道路兩旁的成行的樹。
行道樹的另一個含義是綠化樹,通常是種植在人行通道的兩邊,用於綠化以及遮擋烈日之用,所以被成為行(xíng)道樹。

❻ 7年級語文評價手冊《行道樹》閱讀答案

1)為什麼行道樹認定自己的事業是神聖的?
(1)行道樹認識到社會需要、人們需要的事業就是神聖的事業。居民需要新鮮空氣,行人需要綠蔭,城市需要迎接太陽,行道樹甘願立在城市的飛塵里,從事神聖的事業。
(2)從事「神聖的事業」的行道樹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為什麼「自己選擇」這種命運?
(2)抓住對描寫痛苦的關鍵語詞如「抖不落的煙塵」「夜晚苦熬」「憂愁」「墮落」等的理解。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們拋棄了優越自在的生活條件,總是一身煙塵。跟城市歡度夜生活的人們相比,它們寂寞、孤獨、苦熬。它們還時時為城市的污濁而憂愁。總之,它們是痛苦的。然而,它們認識到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它們甘願自我犧牲,為自己的奉獻而自豪快樂。這就是無私奉獻者的美的襟懷,美的精神。
(3)怎樣理解「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為什麼說是「深沉」?(3)一切神聖的事業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承受犧牲,但是只有這樣的代價才能為人類做出較大的貢獻。如行道樹承受痛苦,為城市和行人帶來「清新」「濃陰」,這種犧牲體現的是奉獻精神,這種為人民的幸福而犧牲個人的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4)本文首尾兩段前後照應,但在語序和用詞上又稍有不同,為什麼?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4)兩段文字所表達的重點不同,第1段主要是突出行道樹所處環境的惡劣,最後一段主要是突出行道樹雖處劣境但樂於奉獻的自我意識。
(5)第2語段中「墮落」一詞在文中的含義是什麼?
(5)「墮落」一詞在詞典中的解釋是淪落、流落。在文中的含義是流落到惡劣的環境里。行道樹離開了家,離開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飛塵里,生活條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墮落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
(6)為什麼說行道樹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6)這一句前面說「充滿車輛與煙囪的城市」,車輛、煙囪不斷製造煙塵,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習慣於污濁了,他們並不珍惜清新。樹木的感覺是非常鮮明的,在它們看來,城市充滿煙塵,實在令人悲涼,一行綠樹只是點綴,改變不了悲涼的局面,所以說「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7)末句說「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為什麼憂愁?憂愁什麼?快樂
(7)上文說,「或許所有的人都早已習慣於污濁了,但我們仍然固執地製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污濁嚴重損害著市民的健康,遺憾的是,人們竟然習慣了,麻木不仁了,不想辦法治理污染。行道樹盡管盡力製造清新,但是畢竟有限,改變不了大局,它們為城市空氣污染而憂愁,為市民健康而憂愁。
快樂的是,自己能為城市製造新鮮空氣,製造清新,夏日能獻出濃陰,黎明時能迎接太陽,迎來光明。

❼ 語文人教版書第7課行道樹里的好詞好句

句子:我們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涼涼的雲。而我們呢?我們唯一的裝飾,回正如你所見的,是一答身抖不落的煤煙。

否則我們不必在春天勤生綠葉,不必在夏日獻出濃蔭。

夜來的時候,整個城市裏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紅燈綠酒。而我們在寂靜里,我們在黑暗裏,我們在不被了解的孤獨裏。但我們苦熬著把牙齦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們就站成一列致敬

詞語:濃蔭、勤生、繁弦急管、苦熬、冉冉、憂愁而又快樂

❽ 初一年級上冊語文第7課行道樹和第一次真好用的是什麼手法

兩者都使用了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行道樹》還用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對比的寫法

❾ 初一語文第7課《行道樹》哪個部分寫出了行道樹的孤獨寂寞

而我們在寂靜里,我們在黑暗裡,我們在不被了解的孤獨里。
運用排比的句式,突出行道樹的寂寞、孤獨的生活,反襯出他們自我犧牲的精神。
但我們苦熬著 ,牙齦咬得酸痛」「這種命運是我們自己選擇的」。

❿ 初一語文上冊第七課行道樹第一段與最後一段的問題

避免重復,突出的對象不同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語文版行道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