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閱讀標題的作用

初中語文閱讀標題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0-12-26 17:41:40

初中語文問題:課外閱讀中,題目有什麼作用

記住關鍵詞
原文悟道
縱觀全文
比喻: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以此表達內出作者……的情感容【思想感情】
擬人:運用……………………,表達出了……人物的……心理
誇張:注意作者要表明什麼,站在作者的地位去思考
語文真的有很多
說都說不清

Ⅱ 初中語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具體的,比如語文閱讀中題目的作用,運用插敘有什麼作用

記住關鍵詞 原文悟道 縱觀全文
比喻: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表現出…回…以此表達出作者……的情感答【思想感情】
擬人:運用……………………,表達出了……人物的……心理
誇張:注意作者要表明什麼,站在作者的地位去思考
語文真的有很多 說都說不清

Ⅲ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一般會問「題目的含義」,該怎麼回答

一般從表面意思和深層意義兩方面回答,回答時聯系文章的內容,使到答案具體。

Ⅳ 初中語文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技巧有哪些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一、整體感知、快速閱讀的技巧:

(1)瀏覽標題,領悟基本內容:標題有時暗示主旨、有啟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題的方向等。

(2)辨識文體(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散文),分析重點文意。

(3)精讀首尾,揣摩主題思想:首尾往往發現作者所表達的中心。

二、答案來源:

A.採摘材料中的原文、關鍵詞語或語句(諸如抓住議論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辭句、文段中的關鍵形容詞和動詞)。

B.提煉篩選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話或材料中的語句來概括歸納,再加以合並濃縮,留下重點語句。

三、友情提示:

1.注意審題,領會出題者意圖,圍繞題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問。

2.辨識文體,根據文體知識作答;答題應有條理、書寫規范。

3.遇到開放性或談看法感受的題目必須結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論點)來發散,可適當摘錄文中重點語句回答,並盡量結合實際感受、引用的相關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練概括。

四、請參閱現代文閱讀解題指導專題訓練

五、文體知識備忘錄:

說明文閱讀

1.明確說明對象:辨析說明對象可以:

a. 看文章題目;

b. 根據說明語段的內容進行分析概括

2.概括說明內容:

事理說明文說明內容一般可概括為:本文主要說明(說明對象)的構造、形態、性質、特點、變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視具體說明對象的哪些內容而定)

3.明確說明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事理說明文一般都採用邏輯順序的說明順序。

4、明確說明方法

(1)說明方法

(2)分析說明方法的作用:

a、先指明所用的說明方法;

b、再聯系說明內容分析該說明方法說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徵。

5、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

答題規范:答:不能刪去,「xx」表示……,去掉後就變成了……

影響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不符合實際情況或過於絕對化)

6、明確說明文的結構(作為劃分層次的依據)

常用的結構模式:

總--分、分--總、總--分--總等,事物說明文多用總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並列方式安排。

議論文閱讀

1、找准論點:標題、開頭、篇末、不明顯需精練概括。還可以通過分析論據來找論點。因為論據是證明論點的,分析論據,看它證明的是什麼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論點。或者分析題目,有的標題不是論點,而是論證話題,作者對論題的看法就是中心論點。

2、分析論據類型: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考點:補充一個論據;(要緊扣論點,選取真實典型的事例)

3、明確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道理論證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論據的。比喻論證指論證的語句採用了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對比論證一般須找出正反兩方面的論述。

考點:分析論證的作用:1.指明所用的論證方法;2.分析該論證方法證明了作者的哪個觀點。(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採用論證方法的前一句)

4、論證結構:一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引論--本淪--結論)。

5、分析議論文的語言特點(准確性、概括性)

6、議論文一般開頭由某件事、一則名言、寓言故事等生發議論。所以它們的作用是:作為引子,引出論證的話題。

7、議論文常用設問句作過渡,反問句式以示強調。(1)設問(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讀者注意,啟發讀者去思考,發人深思。(2)反問(手法)句的作用:加強語氣,強調作者的觀點,發人深思。

記敘文閱讀

一、解題技巧: 詳見現代文閱讀解題指導專題訓練

二、文體知識:

1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倒敘:把事情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段先寫出來,然後寫事情的發生、經過等。倒敘作用:倒敘一般是為了突出中心、使內容集中,對比鮮明、或使敘述有波瀾、或為了造成結構懸念,引人入勝。

2、記敘的線索

以時間為線索、以事件(某物、地點的轉換、感情的變化、「我」的見聞感受)為線索。

3、記敘的人稱:(1)第一人稱(以''我"的口吻展開敘述)寫法的作用:以當事人的身份敘述,使故事顯得真實(作為故事的見證人)、自然、有親切感。(2)第三人稱寫法不受任何限制,寫起來開闊充分。(3)第二人稱記敘,最貼近讀者,使人感到特別親切。

4表達方式:記敘、抒情、描寫、說明、議論

5描寫方法:分兩類: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1) 人物描寫細節描寫

(2) 環境描寫的作用

(3)側面描寫:用他人的反應、與其他人物對比表現人物

6、以寫景抒情為主的記敘文,要理清寫景的順序,找出觀察點(定點觀察或移步換景)。(1)觀察角度:平視(遠視)、仰視、俯視。(2)觀察的手段: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聽覺。(3)感受的形式:形、色、聲、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8、品味藝術特色: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說)的構思、布局、表現手法和語言特點。回答時看它的構思是否新穎巧妙;情節是否跌宕起伏;是否運用對比、諷刺、誇張、烘托、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象徵、托物言志等表現手法;

9、散文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結構,神指中心意旨

寫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的象徵手法。

10、當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有何作用時可從三個方面考慮,(1)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2)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3)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11、標點符號的作用:

引號:(1)表引用 (2)反語,表諷刺否定 (3)表強調(4)特指

破折號:(1)表解釋說明 (2)表意思的遞進或轉折

(3)表聲音延長 (4)表插說或中斷。

省略號:(1)表內容的省略(2)表靜默或思考(3)表語言的中斷

(4)表說話斷斷續續(5)表話未說完,語意未盡

12、小說三要素:情節、人物、環境

小說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後有尾聲)

13常見寫作方法

14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15、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16語言特點評價用詞:准確、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長、富有感染力等。

17、圍繞短文談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或感受:

答題模式:先用1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2-3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講道理、若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結合親身經歷。

Ⅳ 初中語文閱讀短文標題有什麼作用

1、交代文章主要內容;《智取生辰綱》、《白楊禮贊》
2、揭示(暗示)內文章主旨。《我容熱愛的故鄉》、《難忘的那份情》
3、表明寫作對象:《孔乙己》、《騰野先生》
4、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大年夜》、《暴雨來襲時》
5、點明行文線索或感情線索。《背影》、《台階》
6、一語雙關(標題含義類):《心聲》《台階》〈〈驛路梨花處處開〉〉
7、設置懸念,吸引讀者興趣。〈〈免費的午餐〉〉、〈〈打工仔的三千元晚宴〉〉
8、運用修辭手法:
(1)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結合內容及中心),新穎含蓄,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2)擬人:同上
(3)問句:引起讀者的思考,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4)引用詩句:使文章富有文采,新穎含蓄,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Ⅵ 初中語文問題:課外閱讀中,題目有什麼作用

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Ⅶ 初中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1、這段文字中有*****修辭,生動/形象/幽默……地描寫了*****/抒發了******情感,讓全文*****(星號地專方的內容需要結合屬語境自己填)
2、(無修辭時)文段中********(特殊詞性的詞:形容、動……)這幾個詞生動准確地描寫了****/抒發了作者***的情感

3、文章的主題是什麼?
答:文章通過xxxxxxxx(事例)寫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情多一褒義為主,極少有貶義,即使有也不過是後悔、慚愧等)

4、根據所給材料/選擇所給材料中有用的內容,說他對你理解文章的幫助
答(1)如果是選擇的話一定要先選,如果不要求選擇,則對所有材料進行
分析
(2)即使以下材料上的內容
(3)把材料還原到文章中去(用***的方法/用****的名人名言等,揭示了文章中*****內容)

這些都要在文章中去總結,即使給了你所有的回答方程式不練也是不行的,去自己找找感覺。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閱讀標題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