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教學案例分析散步

初中語文教學案例分析散步

發布時間:2020-12-26 16:16:13

初中語文課文散步

散步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天氣很好。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冬季。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綠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使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 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領袖在嚴重關頭時那樣。我想找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母親對我說。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㈡ 跪求!!!!初一語文教學案例分析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教學反思:提起魯迅,我們常常會想到他的嚴肅、莊重,這是上學期的《風箏》留給我們的印象。但是打開他的童年之窗,我們會發現,那裡還有另外一道風景:燦爛的春光中有童真,無味的冬天也是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滿幻想,嚴肅的學習中也不乏快樂。教學中嘗試讓學生走進魯迅的童年,用孩子的眼光探索他成長的足跡。有意改變了以往習慣的教育方式,讓學生放飛思維,自己擁有一個相對寬裕自由的思考空間,但引導上的要花更多的時間。
2、爸爸的花兒落了
教學反思:這是一篇感情頗深的文章,學習中學生能夠理解文章的意思,但對作者的感情理解不到位,不能夠完全進入課文中的狀態。衣襟上的夾竹桃引起「我」對爸爸的回憶,回憶中有快樂,也有感傷;有爸爸嚴厲的責罰,也有他綿綿的愛意。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我」已經長大了。
4、詩兩首
教學反思:在成長的道路上,陽光時時灑滿你的心田,但風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覺得生活欺騙了你,你將如何面對?詩人普希金給了我們的叮嚀和囑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條,長長的一生中,我們有時不得不遭遇選擇的尷尬和困惑。本文教學上主要是引導學生明白這一道理,並試著聯系自己的實際知道該怎麼去做。

㈢ 初中語文課文散步的起因、經過、結果都是什麼呀

起因是一家人一起去散步,經過是散步途中意見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結果是走了小路,一家人和和睦睦

㈣ 初中語文教學案例

你提的問題范圍過於寬泛,無法全面回答,但我可以范舉一例:曹劌論戰教學實錄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見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
2、了解《左傳》及齊魯長勺之戰的背景,把握曹劌的戰略、戰術思想,理解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
能力目標:
1、把握本文以「論戰」為中心組織材料,詳略得當的特點。
2、分析曹劌和魯庄公兩個人物形象,體會文章的藝術魅力,理解課文主旨。
德育目標:
學習曹劌鐵肩擔道義,衷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
1、理清行文思路
2、體會課文剪裁得當的敘事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曹劌關於戰爭問題的論述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以弱勝強的光輝戰例,齊魯長勺之戰就是其中的典型戰例。今天我們學習的《曹劌論戰》就是談談長勺之戰的。通過學習,我們理解在長勺之戰中,弱小的魯國為什麼能戰勝強大的齊國,曹劌的戰略思想是什麼?它對我們有哪些啟發?

二、解題:
1、《左傳》
2、課文談論的是古代戰爭故事。

3、課文標題為「曹劌論戰」,曹劌是當時奴隸主貴族,為了魯國的利益,……。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學生聽讀,把握字音,多媒體顯示重點字音:
劌(guì) 又何間焉 (jiàn) 鄙(bì) 弗敢專也(fú)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與之乘(chéng) 轍(zhé)軾(shì)
旗靡(mǐ)
2、學生大聲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句,並勾畫出難詞難句,以待討論交流時解決。
3、選幾位同學概述課文大意。
明確:依兩條線索概括:
一條是事件發展的線索(迎戰——奮戰——勝戰——評戰)
一條是人物活動的線索(請見——請問——參戰——釋疑)

四、合作交流,研討探究。
閱讀課文,小組合作,研討探究下列問題:
1、曹劌請戰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2、魯庄公認為戰前能作那幾方面的准備呢?曹劌是如何評價的?
-
明確: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大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3、為什麼說「大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戰」的主要條件?
明確:魯庄公借小惠贏得近臣的擁護,揭小信贏得神靈的保護,這兩點都被曹劌否定。在曹劌的啟發下,庄公終於認識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這突出表現曹劌重視人民力量的政治遠見。
4、曹劌是如何幫助庄供選擇戰機的呢?
明確:戰斗剛開始,不待齊軍疲倦,庄公急於出戰;魯軍剛剛獲勝,庄公又急於追求曹劌阻止了庄公的過急行動。他懂得攻擊和追擊都必須把握有利時機,要根據雙方的士氣和實力變化做出正確的判斷。
5、曹劌論述戰勝齊國的原因,曹劌的解釋分哪幾層意思?
明確:分兩層意思,以江供給的緣故,「彼竭我盈」高度概括了最佳戰機;二講追擊的緣故,表現他考慮周全,行動謹慎。

五、品讀課文,鑒賞《左傳》的藝術特色
提問:請同學們談談對人物塑造,情節安排兩方面的認識。並用「從……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說話。
學生自由發言:
1、關於人物塑造
①關於曹劌
課文集中體現了曹劌作為一名軍事家的「遠謀」。曹劌請見,表現他的愛國熱情;曹劌問戰,表現了他的政治遠見;曹劌參戰,表現他過人的謀略。
②關於魯庄公
課文集中體現了魯庄公作為國君見識的「鄙」,魯庄公把戰爭的希望寄託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說明他政治上無能;他急於求成,給予攻擊,說明他軍事上無知。
但魯庄公不是一個昏君。魯庄公與曹劌的三問三答,實事求是,虛心聽意見;庄公作戰用劌,親自參加大戰,表現他禮賢下士,任人唯賢;庄公戰後問劌,不因勝而自喜,表現他為求真知而不恥下問。
綜合以上,可見魯庄公並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軍事才能的明君。

2、關於對照映襯
作者巧妙地運用比照映襯的手法,使曹劌的形象鮮明生動。以曹劌與「鄉人」的對比突出曹劌抵抗侵略保衛國家的政治熱情。從曹劌與庄公的對比中,與庄公的急躁冒進,反襯曹劌的從容謹慎,一個出身卑微而深謀遠慮的謀士形象躍然紙上。

3、關於詳略
課文剪裁詳略得當。本文以曹劌為中心,詳細描寫了他在戰前、戰中、戰後的表現;對於戰爭雙方的對峙,交鋒則略寫。這樣安排,突出了曹劌的「遠謀」。

六、課堂小結
本文以齊魯長勺之戰為背景,論述了必須取信於民並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掌握戰機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生動刻畫了曹劌作為卓越軍事家富有遠謀的特點,語言簡練,情節詳略得當,充分代表了《左傳》的藝術成就,是《左傳》中的名篇。
七、作業
背誦課文

㈤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案例分析,誰能提供一份範文呢

課程改革雖然已經進行了好幾年時間,然而我們的語文課堂還是屢屢出現這樣的現象:老師講的津津有味,頭頭是道,學生卻聽得一頭霧水,作業一片空白;教室里看似氣氛活躍,師生雙邊活動熱熱鬧鬧,配合默契,課後反饋學生卻所學甚少;忙忙碌碌一節課到底重點是什麼學生茫然不知,語文知識語文能力方面卻是一片空白。教師並沒有交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既沒有帆.也沒有風」可見。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對於閱讀教學,我們要讓學生領悟作品的思想情感,感受精妙的語言,學習多種寫作的技巧,提高駕馭語言的能力,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受到熏陶。例如對於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新課標作了明確要求,重在考察學生記誦積累淺顯文言文的過程,人教實驗版七年級上冊文字淺顯的傳統精品篇目,如《論語十二則》《智子疑臨》《塞翁失馬》,可以讓學生整篇背下來。另外,文言語法方面,例如詞法、句法等文言知識,新課程照顧到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初中階段不要求過多涉及,學生知其然即可,只要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即可,教師不能像對高中學生那樣對詞法、句法作過高要求。因此,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真正讓學生逐步學會閱讀、會學閱讀,這樣才可能讓師生從繁重的閱讀教學中脫離出來,輕松閱讀理解。當然,要想使學生學會閱讀的方法,教師的教學必須有方法。「授人以色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僅愛閱讀.還要會閱讀、為此,教師要注重閱讀方法的教授.教給學生有所選擇,區別閱讀,使學生學以致用,根據不同的需要採用不同的方法讀,才能提高閱讀效果和培養閱讀能力。閱讀的方法有:默讀。可以加快閱讀速度;預讀。適用於閱讀長篇文章,也就是先看開頭的兩段,接著僅看以下各段的第一句,然後將最後兩段逐字逐句讀完,這樣可以避免把時間花在不必要的文字上;略讀,也叫泛讀.用最快的速度先瀏覽所選擇書目的前擊『和內容介紹等,了解其大概內容即可;精讀,對一所學課本中的重點單元內容、範例、篇章或精彩語段須認真閱讀,反復留神研讀、品味;對比讀.即閱讀時把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時期,或不同的地域,但是同一體裁,又是類似內容的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研讀,看有何異同點,有什麼創新,從中學到新的知識;整體認知讀,就是瞬間辨認一個短語、甚至一個句子,整體理解它的意思,可以大大提高閱讀速度;搜索信急核心地讀,注意搜尋作者用來強調信息要點的標志,例如,搜尋段落之間承上啟下的過渡段和過渡句,搜尋在「綜上所述」、「總之」、「由此可見」等之後所作的簡單概括。以下是本人的一些體會,可供大家參考。一、做好範例,讓學生有樣可循朗讀是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完成好這一過程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並對文章內容的准確理解起著一定的輔助作用。指導學生學習朗讀不僅僅是聽朗讀錄音或教師范讀幾遍而已。教學中的重點應該是認真評價和指導學生的具體朗讀。在學生展示朗讀的過程中除對他們的音準、節奏、停頓、語氣舒緩等進行優劣評價外,更要指導其中朗讀不恰當、不合作者意圖的地方,並做好示範朗讀,讓學生知道該怎樣讀效果才更好。二、.分層閱讀,讓學生對比。閱讀目標確定了,課堂的教學內容也應作相應的調整和組合,注意閱讀的難易度,以適應各層次學生的水平。在閱讀教學中,除了共同探究教本中的課文,我們還適時引入貼近學生生活,文字淺易的課外讀本,或學生的優秀作文。不同層次文本的共讀,各層次學生各得其所,各有所得。比如教學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由於文字艱深,理解力差的同學很難有什麼大的收獲。我們讀學生寫小學生活的優秀作文。課堂教學內容豐富了,優秀的學生經讀文本有了新知,一般同學也可借讀淺近的內容。加深對教本的理解,程度落後的同學也可在淺近文本的閱讀中有著不少的收獲。三、閱讀輔導分層我們在課堂上應該是盡量以發展「學困生」和中等生的閱讀能力為主,那些優等生剩餘的學力怎樣充分利用,讓他們也同樣盡其所能的發展呢?我們根據多年的經驗,讓優等生一對一的輔導學困生的閱讀。並且還在每周一設一節語言趣課,20分鍾,專門輔導閱讀和寫作。同時積極鼓勵他們參與作文競賽、語文基礎知識競猜。實踐證明,這確為他們找到用武之地。四、資料類,盡量讓學生去找閱讀文章中經常涉及作者、作品、時代背景等相關資料,這些東西要讓學生去找,教師的任務是要布置相應的要求,提供尋找資料的信息、渠道,並作必要的檢查。有些資料可能學生難以找到,那就必須由教師提供。不少教師的做法是投影相關資料,讓學生過一遍。我總感覺這種效果不太好。我認為不如印發相關資料讓學生自己閱讀,這樣不僅積累了資料,也不至於象投影一樣過眼可能就忘了不少,效果會更好些。同時,教師應對資料中需要記憶的東西明確指出來,讓學生永久掌握。五、基本的知識技能,放手讓學生去做閱讀教學中一些基本知識。如字詞的注音、認讀、記憶,一些詞語的理解等,學生可以藉助工具書或參考資料也大多能完成。之後必須有檢查學生掌握程度的反饋方法,以便查漏補缺,完成教學目標。「好習慣使人終身受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很關鍵。比如讀書時一定要「做筆記」,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具體來說,有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可作摘抄、編提綱、寫體會?作卡片,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斷、佳詞妙句等寫在卡片上,以隨身攜帶,隨時翻閱、背誦。「厚積而後薄發」,閱讀積累對於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因此要注重培養學生養成終身閱讀、善於積累的讀書習慣、積累的方法一是背記,多背些好詞好句好的語言片段,擴大詞彙量;二是摘記,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可以指導學生積累成語、名言、警句、歇後語、好詞好句、優美片段、經典文段等。另外,教師還要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以身作則.帶頭讀書,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擴大讀書的范圍,使他們走進社會,養成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語文的習慣,從而提高語文能力。閱讀教學是書籍、生活與心靈之間的一道橋梁,是學生了解社會、體驗生活、感受幸福、表達自我的過程。做到精讀與略讀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致力於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在感受、體驗、實踐中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進一步發展。

㈥ 初中語文課文散步的起因、經過、結果都是什麼呀 拜託了,很急

起因是一家人一起去散步,經過是散步途中意見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結果是走了小路,一家人和和睦睦

㈦ 怎麼寫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案例分析簡短的

能力目標是:
a. 掌握「分類式筆記」的整理方法,培養學生對語言材料進行整理歸納專的能力及習慣。
b. 理解課屬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並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道理付之於實踐的意識。

德育目標是:
a. 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讓學生對照反省自己。
b. 汲取課文的語言精華和思想精髓,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㈧ 請看:為什麼把《散步》放在初中語文新教材的第一篇求解

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語文課本中有一篇名為《散步》的散文。按照記敘散文寫真人真事的規則,應該是作者莫懷戚在講述自己經歷的一件事。幾年間,聽了同樣的幾節語文課,老師們都把文章的主題定為歌頌、贊美親情;筆者總認為有些牽強。2009年秋,我有幸在江蘇宜興再次聽了這節語文課,主講教師卻把文章的主題定為責任。為此,我當即表示贊同。之後他來北京我倆又當面交換了意見。日前,在講課時再次利用到此文,總覺地不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與大家交流是一件憾事。 其實,《散步》的情節並不復雜。開春天氣轉暖,我、我母親、我妻子和我兒子一家四口到田野中散步。後來遇到一個岔口出現分歧,母親開始要走平坦的大路,兒子要走有趣的小路。後來母親改變了主意,讓我背著她隨我兒子走小路。就這樣,我背著年邁的母親,妻子背著年幼的兒子一起走了小路。文中有幾句話引人深思:一是「她(母親)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二是「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三是「……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背的同她背上背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看到這里,其實寓意再簡單不過了。順著小傢伙的話講,「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這里有兩對母子,所不同的是前面一對母子是兒子背著母親,而後面一對母子是母親背著兒子。這里,被妻子背著的兒子就是我的昨天,而背著母親的我則是兒子的明天。由此可見,作為兒子幼時都有享受母親背著的權利,以及長大了都有背著母親的義務。作為母親都有背起年幼兒子的義務,以及享受成年兒子背著的權利。可現實中,恰恰是每個母親都曾背過自己的兒子,而作為兒子未必每個人都背過自己的母親。 回過頭來再看這篇文章,她之所以被選入九年義務教育的語文教材,筆者認為就是因為她用一個「背「字把一個人撫養子女與贍養老人這樣一種責任與義務形象化了。現實中,人們恰恰把這體位不同的兩對母子割裂開來,去過分強調未成年兒子的權利——保護、免責、減刑、免死等;而不去強調他們是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必須接受家長和學校的教育的義務。當前,我們已經無法掩飾一些人不盡贍養老人之責這一社會的熱點問題了。啃老族的出現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話又說回來,關於子女不盡贍養責任的問題早已有之、古已有之。並被老百姓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用以警示後人。其一,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說的是將老人像皮球一樣踢來踢去,一家養一段時間,這里不單是弄得年邁的老人居無定所;更重要的是使老人的感情受到傷害,讓他們寒心。其二,養兒別養仨,養仨餓死媽。兩個兒子尚可輪換,兩個以上有時就誰都不管了。前些日子電視中播出一個節目,即:在天子腳下的北京市通州區張辛庄村,有5個兒子的柴老太太竟然被餓死。別以為這只是極端現象,至於輪官馬的現象在你我身邊絕不在少數。更有甚者的是,那些滿口講究享受天倫之樂的兒女們,竟然把父母分開一家養一個,使好端端的一對老鴛鴦成了牛郎織女。 話說到此,有人不免要問是誰養了這幫子不孝子孫?得到的回答也乾脆:是社會、是你我,尤其那些被虐待的家長。說是社會,首先是教育違背其教孩子如何做人的性質。還是讓我們先看一個「教」字吧。從「教」本身我們可以看到,先教人學會「孝」敬父母,百善孝為先;然後才是學「文」。而現在竟然把分數放到高於一切的位置!說是你我,「愛」是下行的,那不是一般人所能輕易做到的,看過《觸龍岩說趙太後》我想就不用筆者多講什麼了。說是那些被虐待的家長也是有道理的,請問,別人家的兒女怎麼有很孝順的,為什麼你的兒女成為不孝子孫呢?當然,締造出這些不孝子孫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只是各自發揮的作用不同罷了。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散步》的老奶奶為什麼寧可讓兒子背著自己,也要滿足孫子走小路的要求呢?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認為:因為孫子是老太太生命的延續,那是老人家的希望。但是,一味地任「愛」下行,一味地強調「希望」的權利而忽視責任,希望很可能變成失望。一句話,就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肩上的一份責任。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教學案例分析散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