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第三課

初中語文第三課

發布時間:2020-12-26 13:31:09

A. 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三課是什麼,有圖片嗎

沒有,不過我下學期就上初中了,到時候再來回答

B.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回憶魯迅先生的生字詞

一、字詞。

1、碰壁pèng bì:比喻遇到嚴重阻礙或受到拒絕,事情行不通,本課指做事不順當。

2、殯儀館bìn yí guǎn:供停放靈柩辦理喪事的機構。

3、追悼zhuīdào:對死者表示悲痛的儀式。

4、愛戴àidài:尊敬、熱愛並且擁護。

5、輓聯wǎnlián:為哀悼死者而寫的對聯。

6、弔唁diào yàn:祭奠死者並對其家庭表示慰問。

7、羞愧xiū kuì:難為情,害羞,並感到慚愧。

8、驚異jīng yì:驚奇、詫異。

9、個性xìnggé:一個比較固定的特性。

10、悔恨huǐhèn:做錯了事或說錯了話,恨自己不該這樣。

11、愛撫ài fǔ:疼愛、撫慰。

12、深奧shēn ào:含義很深,不容易懂。

13、硼酸水péngsuānshuǐ:硼酸,鱗片狀的白色晶體。醫葯上用來做消毒防腐的葯水。

14、囫圇吞棗:囫圇,整個兒。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把整個棗子吞下去。比喻讀書、學習不加分析、不求甚解。

15、恍然大悟hú lún tūn zǎo:悟,明白。恍然、突然清醒的樣子。形容一下子明白了。

16、張冠李戴zhāng guān lǐ dài:冠,帽子。把姓張的帽子給姓李的戴上。比喻認錯了對象,顛倒了事實。

17、飽經風霜bǎo jīng fēng shuāng:飽,充分。風霜,比喻艱苦的生活。形容經歷過長期艱難困苦的生活。

18、各色各樣gè sè gè yàng:各種各樣。本課指各種職業,各個方面的人都有。

19、怒號nù hào:大聲地吼叫,多指野獸的叫聲或風聲。

20、麻木mámù:身體上某些部分失去感覺,也指對外界事物不關心,反應遲鈍。

21、黃包車huáng bāo chē:一種由人拉,有兩個輪子的車子,是舊時載人的交通工具。

22、女傭nǚ yōng:佣,被僱傭的人。女傭,女僕。

二、易錯字。

1、舀(yǎo)

2、輕捷(jié)

3、校對(jiào)

4、藤躺椅(téng)

5、抹殺(mǒ)

6、調羹(tiáogēng)

7、絞肉機(jiǎo)

8、悠然(yōu)

9、喘著(chuǎn)

10、膩(nì)

11、摘掉(zhāi)

12、闔一闔眼睛(hé)

13、揩(kāi)

14、疙瘩(gēda)

15、深惡痛絕(wù)

三、多音字。

1、肋

2、塞

3、惡

四、詞語釋義。

1、安頓:安詳,安穩。

2、揩:擦、抹。

3、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然,是,對。

4、曠代:歷時長久。

5、抹殺:徹底勾銷;完全去掉。

(2)初中語文第三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魯迅說過:「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為了培育蕭紅這朵三四十年代中國女性文學園圃的奇葩,魯迅甘做春泥,甘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傾注了大量心血。魯迅去世之後,蕭紅從悲痛中振作起來,陸續出版和發表了《馬伯樂》《回憶魯迅先生》《呼蘭河傳》等名篇佳作。

2、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樣,繼續滋養著中國文壇的茂林佳卉。魯迅和蕭紅之間的情誼已經成為文壇佳話,被千千萬萬的讀者傳誦……在林林總總的魯迅回憶錄中,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一枝獨秀。它不僅是魯迅回憶錄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國現代懷人散文的典範,是敬獻於魯迅墓前的一個永不凋謝的花環。

3、由於作者蕭紅跟回憶對象魯迅之間有著直接交往,對回憶對象充滿著緬懷崇敬之情,素材又來自於親歷、親聞,因此作品不僅富於史傳性,而且也富於文學性。

4、本文描述了一幅幅日常生活中的魯迅先生的畫像,在平凡中展現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非凡精神和氣質。同時我們也感受到作者蕭紅對魯迅先生的崇敬、親昵、感念的情感。

C. 曾經沒改版時候的初中語文,初一,第二或者第三課,一篇很長的,寫四季美景的散文,求全文。

是這個不?
我的四季

張潔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這片土地上,用我細瘦的胳膊,緊扶著我銹鈍的犁。深埋在泥土裡的樹根、石塊,磕絆著我的犁頭,消耗著我成倍的體力。我汗流浹背,四肢顫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剛剛開墾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沒有權利逃避,在給予我生命的同時所給予我的責任。我無須問為什麼,也無須想有沒有結果。我不應白白地耗費時間。去無盡地感慨生命的艱辛,也不應該自艾自憐命運怎麼不濟,偏偏給了我這樣一塊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緊牙關,悶著腦袋,拼卻全身的力氣,壓倒我的犁頭上去。我絕不企望有誰來代替,因為在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

我懷著希望播種,那希望絕不比任何一個智者的希望更為謙卑。

每天,我望著掩蓋著我的種子的那片土地,想像著它將發芽、生長、開花、結果。如一個孕育著生命的母親,期待著自己將要出生的嬰兒。我知道,人要是能夠期待,就能夠奮力以赴。

夏日,我曾因乾旱,站在地頭上,焦灼地盼過南來的風,吹來載著雨滴的雲朵。那是怎樣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吶!盼著、盼著,有風吹過來了,但那陣風強了一點,把那片載著雨滴的雲吹了過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過,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雲,求它給我一滴雨。那是什麼樣的痴心妄想!我終於明白,這妄想如同想要拔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大地。於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地上,尋找泉水。

沒有充分地准備,便急促地上路了。歷過的艱辛自不必說它。要說的是找到了水源,才發現沒有帶上盛它的容器。僅僅是因為過於簡單和過於發熱的頭腦,發生過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慘痛的過失——真的,那並非不能,讓人真正痛心的是在這里:並非不能。我頓足,我懊悔,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麼用呢?再重新開始吧,這樣淺顯的經驗卻需要比別人付出加倍的代價來記取。不應該怨天尤人,會有一個時辰,留給我檢點自己!

我眼睜睜地看過,在無情的冰雹下,我那剛剛灌漿、遠遠沒有長成的谷穗,在細弱的稻桿上搖搖擺擺地掙扎,卻無力掙脫生養它,卻又牢牢地鎖住它的大地,永遠沒有嘗受過成熟是什麼一種滋味,便夭折了。

我曾張開我的雙臂,願將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張大幕,為我的青苗遮擋狂風、暴雨、冰雹……善良過份,就會變成糊塗和愚昧。厄運只能將弱者淘汰,即使為它擋過這次災難,它也會在另一次災難里沉沒。而強者會留下,繼續走完自己的路。

秋天,我和別人一樣收獲。望著我那干癟的穀粒,心裡有一種又酸又苦的歡樂。但我並不因我的穀粒比別人干癟便灰心或喪氣。我把它們捧在手裡,緊緊地貼近心窩,彷彿那是新誕生的一個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鄰人,感嘆我收獲的微少,我卻瘋人一樣地大笑。在這笑聲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種特別的量具,它不量穀物只量感受。我的鄰人不知和穀物同時收獲的還有人生。我已經愛過,恨過,歡笑過,哭泣過,體味過,徹悟過……細細想來,便知晴日多於陰雨,收獲多於勞作。只要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人們將無權恥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來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黃昏,難道就沒有什麼事情好做?只是隔著窗子,看飄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數點那光禿的樹枝上的寒鴉?不,我還可以在爐子里加上幾塊木柴,使屋子更加溫暖;我將冷靜地檢點自己:我為什麼失敗,我做錯過什麼,我欠過別人什麼……但願只是別人欠我,那最後的日子,便會心安得多!

再沒有可能糾正已經成為往事的過錯。一個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來的四季將屬於另一個新的生命。

但我還是有事情好做,我將把這一切記錄下來。人們無聊的時候,不妨讀來解悶,懷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災樂禍地罵聲:活該!聰明的人也許會說這是多餘;刻薄的人也許會敷衍出一把利劍,將我一條條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數人將會理解。他們將會公正地判斷我曾做過的一切。

在生命的黃昏里,哀嘆和寂寞的,將不會是我!

D. 初中七年級語文第三課


俗稱「知了」、一種昆蟲。最大的蟬體長4~4.8厘米,翅膀基部黑褐色。夏天在樹上叫聲響亮,用針刺口器吸取樹汁,幼蟲棲息土中,吸取樹根液汁,對樹木有害。蟬蛻下的殼可以做葯材。

蟬是一種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蟲,通常大約有五六公分長。它們象針一樣中空的嘴裡可以刺入樹體,吸食樹液。蟬也有不同的種類,它們的形狀相似而顏色各異。蟬的兩眼中間有三個不太敏感的眼點,兩翼上簡單地分布著起支撐作用的細管。這些都是古老的昆蟲種群的原始特徵。

蟬的家族中的高音歌手是一種被稱作「雙鼓手」的蟬。它的身體兩側有大大的環形發聲器官,身體的中部是可以內外開合的圓盤。圓盤開合的速度很快,抖動的蟬鳴就是由此發出的。這種聲音缺少變化,不過要比叢林金絲雀的叫聲大得多。

蟬的蛹在地下度過它一生的頭兩三年,或許更長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它吸食樹木根部的液體。然後在某一天破土而出,憑著生存的本能找到一棵樹爬上去。蟬蛹經過幾年緩慢的生長,作為一個能量的儲存體爬出地面。它用來挖洞的前爪還可以用以攀援。

當蟬蛹的背上出現一條黑色的裂縫時,蛻皮的過程就開始了。蛻皮是由一種激素控制的。蟬蛹的前腿呈勾狀,這樣,當成蟲從空殼中出來時,它就可以牢牢地掛在樹上。蟬蛹必須垂直面對樹身,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為了成蟲兩翅的正常發育,否則翅膀就會發育畸形。蟬將蛹的外殼作為基礎,慢慢地自行解脫,就象從一副盔甲中爬出來。整個過程需要一個小時左右。

當蟬的上半身獲得自由以後,它又倒掛著使其雙翼展開。在這個階段,蟬的雙翼很軟,它們通過其中的體液管使之展開。體液管由液體壓力而使雙翼伸開。當液體被抽回蟬體內時,展開的雙翼就已經變硬了。如果在一隻蟬雙翼展開的過程中受到了干擾,這只蟬將終生殘廢,也許根本無法飛行。

會鳴的蟬是雄蟬,它的發音器就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層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由於鳴肌每秒能伸縮約1萬次,蓋板和鼓膜之間是空的,能起共鳴的作用,所以其鳴聲特別響亮。並且能輪流利用各種不用的聲調激昂高歌。雌蟬的樂器構造不完全,不能發聲,所以它是「啞巴蟬」。

雄蟬每天唱個不停,是為了引誘雌蟬來交配的,雄蟬的叫聲,雌蟬聽來像一首美妙的樂曲,在交配受精後,雌蟬,就用像劍一樣的產卵管在樹枝上刺成一排小孔,把卵產在小孔里,幾周之後雄蟬和雌蟬就死了。

為什麼雄蟬會叫?原來蟬肚皮上的兩個小圓片叫音蓋,音蓋內側有一層透明的薄膜,這層膜叫瓣膜,其時是瓣膜發出的聲音,人們用擴音器來擴大自己的聲音,音蓋就相當於蟬的擴音器一樣來回收縮擴大聲音,就會發出"知——了,知——了"的叫聲,會叫的是雄蟬,雌蟬的肚皮上沒有音蓋和瓣膜,所以雌蟬不會叫。

小小的幼蟲從卵里孵化出來,呆在樹枝上,秋風把它吹到地面上,一到地面,馬上尋找柔軟的土壤往下鑽,鑽到樹根邊,吸食樹根液汁過日子,少則兩三年,多則十幾年從幼蟲到成蟲要通過五次蛻皮,其中四次在地下進行,而最後一次,是鑽出土壤爬到樹上蛻去乾枯的淺黃色的殼(這就是蟬殼)才變成成蟲。由此可見,蟬是見不得天的昆蟲,雖然壽命很長,但是很少很少在陽光下生活,幾乎一生都在黑暗地下度過,可說是太遺憾了。

蟬有兩對膜質的翅膀,翅脈很硬,蟬休息時,翅膀總是覆蓋在背上。蟬是很少自由自在地飛翔,只有採食或受到騷擾時時候,才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有趣的是,蟬能一邊用吸管吸汁,一邊用樂器唱歌,飲食和唱歌互不妨礙,蟬的鳴叫能預報天氣,如果蟬很早就在樹端高聲歌唱起來,這就告訴人們「今天天氣很熱」。


以蟬品行高潔。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徵,所以古人常以蟬的高潔表現自己品行的高潔。《唐詩別裁》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由於蟬棲於高枝,餐風露宿,不食人間煙火,則其所喻之人品,自屬於清高一型。駱賓王《在獄詠蟬》:"無人信高潔。"李商隱《蟬》:"本以高難飽","我亦舉家清"。王沂孫《齊天樂》:"甚獨抱清高,頓成凄楚。"虞世南《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他們都是用蟬喻指高潔的人品。

盛夏炎暑,蟬鳴能給人帶來野趣、寧靜和涼意。那抑揚頓挫的蟬鳴聲,還往往會使人追憶兒時的情景。夏季,當一陣雷雨過後,在樹根周圍的地面即可發現一些圓圓的洞穴,這就是蟬兒出土的地方,碰上好運氣,還能抓到沒有蛻殼的蟬兒。

蟬屬於同翅目蟬科,全世界已知約2000種,中國僅有200種。它們在自然界出現的時間前後不一。蟪蛄,體長約2厘米,全身黑褐色。蟪蛄是最早登台的歌唱演員,鳴聲尖而長,連續不斷。

蚱蟬又叫知了、鳴蟬,在這個小家族中個頭最大了。體長約4厘米,混身漆黑發亮,鳴聲粗獷而宏亮,鳴聲高亢響亮,像是男高音。不過,它們的聲音有點刺耳,每當中午時分,當群蟬齊鳴時,頗有擾人休息之嫌。

鳴鳴蟬個性孤僻,只在山區分布,叫聲總是「嗚嗚嗚……哇」的悲哀凄慘的聲調,好像是在哭泣。

伏了蟬到夏至時才登台歌唱,「伏了、伏了」地連聲不停,伏天剛到,它便迫不及待地告訴人們「伏了」。也許它是好意,提前告訴人們伏天就要結束了,請做好氣候變涼的准備。

寒蟬,體長約2.5厘米,頭胸淡綠色,因它在深秋時節叫得歡,故又稱秋蟬。寒蟬入秋才開始鳴叫,它們的歌唱才是這場「蟬聲系列音樂會」的壓軸曲。不過它們只是「滋滋滋」地一個音符,唱得太單調,其藝術水平實在不堪擔負壓軸的重任。

蟬之所以能鳴叫,是因為它的腹部有一對鳴器,由鼓膜和鼓膜組成,當膜內發音膜收縮時,便產生聲波,發出嘹亮的聲音。不過別忘了鳴器只雄蟬才有,雌蟬是「啞巴」。

蟬屬不完全變態的漸變態類。一般生活史都較長,2~3年完成一代。最著名的種類要數美國的17年蟬,此外還有3種13年蟬,它們都是昆蟲中的壽星。蟬的生活方式較為奇特。夏天,蟬產卵後一周內即死去,卵經過一個月左右即孵化,孵化後若蟲掉落到地面,自行掘洞鑽入土中棲身。在土中,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樹根汁液為生。它們要經過漫長的若蟲期。老熟幼蟲爬出洞穴後,慢慢爬上樹干,然後自頭胸處裂開。不久,成蟲爬出蟬殼,經陽光的照射,翅膀施展、乾燥。羽化過程約需1~3小時。成蟲飛向叢林樹冠,以其刺吸式口器刺入樹木枝幹吸食汁液,對林木、果樹等造成危害。成蟲性成熟後,雄蟲開始鳴叫,吸引雌性進行交配。交配後雄蟲死亡,雌蟲產完卵後也相繼死亡,從而完成其傳種接代的使命。

捉蟬不同於捉其他的鳴蟲。蟬有趨光性,當夜幕降臨,只需在樹干下燒堆火,同時敲擊樹干,蟬即會撲向火光,此時迅速上前活捉,十拿九穩,非常有趣。

E. 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課的課後詞語

波光粼粼
溫文爾雅
兇悍
縈繞
眸子
取悅
一如既往
井然有序
史無前例
不以為然

F. 初二語文課本第三課社戲,求學霸

這是初二的?

G. 七年級語文第三課的讀讀寫寫的拼音

chán
huā bāo
jiāo mèi
lé來ng jì源ng
cū guǎng
jié máo
yī shang
líng dang
ān zhuāng
jìng mì
wū yán
qī lěng
huà zhuāng
lì lín
zào fǎng
lìn sè
xī lì
gān shè
cǎo ǒ
lǜ yīn yīn
ō ō bī rén

H. 初二上冊語文第3課人教版

是《蠟燭來》吧、講的是第二次自世界大戰的事。這是一篇通訊的新聞。講述的是一位飽受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的老婦人育乞西,不顧個人安危掩埋烈士的感人事跡,贊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國的戰斗友誼,謳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對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知道的就這么多了)

I. 文章為什麼叫秋天的懷念,【新版初中語文第三課。】

文章抄的題目叫「秋天的懷念」,其原因有:「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敘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徵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徵。以此為題,抒寫了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J. 初中 語文書第三課是什麼

羚羊木雕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第三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