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40病句題高中語文

40病句題高中語文

發布時間:2020-12-26 08:26:54

1. 求高中語文病句題解析

全國高考語文科《考試大綱》對句子的考查要求之一是:「辨析並修改病句。」所謂病句,是指句子不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則,或修辭不當,或不合事理邏輯等的句子。病句種類繁多,《考試大綱》規定考查六種「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其中前四種語病屬語法毛病,表意不明屬修辭毛病,不合邏輯屬邏輯毛病。這項考試能力層級為D級——「表達應用」。
辨析病句,是指對病句的辨別與認識,它是語言表達的基本能力,是修改病句的基礎。修改病句,是就語病的動手修改而言的,它是語言表達較高的能力要求。
一、「辨析病句」指要
辨析病句,首先要明確語病的類別。記住《考試大綱》中指出的六種病句類型及其基本特點,適當記憶一些典型語病例句,是十分必要的。解題時可進行「對號入座」,舉一反三,從而找准病因,作出判斷。
其次,要掌握病句辨析的方法。
1、語感審讀法
在審讀過程中,從對語言的感性認識上察覺語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覺得句子別扭,就再作分析比較,從而找到病之所在。用這種辦法做題,要做到膽大心細。膽大就是要敢於大膽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細就是要有仔細分析和查找語病的耐心,二者相輔而行。
2、句意分析法
(1)看句意是否明確。一般地,一句話只能有一種理解,即一句話表達惟一的一個意思。如果一句話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理解,是歧義句,就犯了句意不明的毛病。
(2)看前後句意思是否合事理。例如:該市有人不擇手段仿造偽劣產品。很顯然,「偽劣產品」是不會有人仿造的。那些不法之徒是要通過偽造「名牌產品」來賺錢。這句話不合事理。
3、主幹枝葉梳理法
綜觀全局,運用語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幹(主語、謂語、賓語),審查句子的主幹是否有搭配不當的錯誤;再清理句子的枝葉(定語、狀語、補語),仔細審查修飾成分內部是否有毛病。
4、造句類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語病,一時拿不定主意,這時仿照原句的結構另造一個常用的句子,經過分析比較,從而確定該句是否有語病。
5、邏輯分析法
有的語病不好從語法上找出毛病,這時要從事理上對其進行分析,主要看其是否違反事理。進行邏輯分析,要注意從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多個側面對句子進行分析。
6、關聯詞語檢驗法。
關聯詞的特點較普遍是成對出現的,如果上下文的關聯詞出現了問題,句子也會是病句。此法主要是用來檢查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是否存在問題。如「不管我在那裡有了職業,卻是被資本家僱傭的」,上下句不存在條件關系,而應改為「盡管」表示轉折關系。
7、標志搜索法
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標志性,其語病往往就出現在那有標志的部位,如有多個否定詞的句子,往往出現否定不當的錯誤;有「能否」、「是否」等詞語的句子,往往出現一面與兩面不對應的錯誤;介詞結構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現介詞結構掩蓋主語的錯誤,等等。做題時,可根據這些特點,順藤摸瓜,准確地找到病症所在。
8、「對號入座法」
熟知高考語文《考試大綱》要求辨析的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等六種病句類型及其基本特點,適當記憶一些典型語病的例句,解題時進行比較排除,從而找到病因,做出正確的判斷。
二、修改病句指要
修改病句必須明確修改病句的原則,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的原則
修改時既要改正句子的錯誤,又要充分體現句子的原意,而且還要盡量保留原句的基本結構和詞語。揣摩、恢復造句原意,「多就少改」——這是修改病句的原則。切忌改變句子的原意。能調整語序的就不能增刪;改一處能解決問題,就決不能改兩處。
2、修改的步驟、方法
(1)審明要求。 根據題目要求,有的要修改使用不恰當的句子,有的要修改語法上有毛病的句子,有的要刪除多餘的詞句等,在明確要求的基礎上,通觀全段,聯繫上下句,找出「病點」進行修改。
(2)辨清類型。 運用「辨析病句」的分析方法,對語段進行「細致閱讀」,分清語病類型,確定病因,再作相應的修改。
(3)方法對症。 確定病處後,便著手修改。修改的方法主要有:①刪:刪去多餘的內容,主要用於成分多餘、重復、啰嗦、自相矛盾等類型的病句。②換:主要用於搭配不當、用詞不妥當、錯誤等類病句。③增:主要用於成分殘缺等類病句。④調:主要用於語序不當等類病句。
三、92——07高考全部語病題辨析
四、病句類型詳細總結及練習
五、方法指導——抓析標志,快識病句
我們辨析病句時,如果優先關注語句巾容易導致語病的有標志的部位,以此切入就能迅速查明病句的類型和原因。下面歸納的十二個「抓析」,就是快速辨析語病的重要突破口。
(一)抓析復雜定語或狀語
定語或狀語復雜,審視其能否與中心語搭配、排序是否恰當。
1、能否與中心語搭配。
如「我們要下大決心花大力氣,爭取在本世紀末把我國的教育事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句中的「把我國的教育事業」作謂語「達到」的狀語,「達到」不是表處置的動詞,「把……事業」與「達到」不能搭配,可將「把」改為「使」。
2、排序是否恰當。
當試題中的定語或狀語不止一個層次時,就應考慮其排序是否恰當。如「局長囑咐幾個學校的領導,新學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由於多項定語排列次序不當,句子產生了歧義。句中的「幾個學校」充當「領導」的定語,「兒個」表數量,「學校」表領屬,按多項定語的排列規律,表領屬的定語應放在表數量的定語之前,即「學校的幾個領導」。
(二)抓析介賓短語和介詞
1、句首有介賓短語,審視是否缺主語。
句首的介賓短語如「通過……」、「經過……」、「在……中(下)」、「從……中」等,一般充當狀語,表明原因、理由或時問或處所等,它後面沒有主語時,就有可能是缺主語了。如「經
過老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怒氣逐漸平息,最後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容。」句首的介賓短語「經過老主任再三解釋」充當句子的狀語,後半句的「他」用在使令動詞「使」之後也不能充當全句的主語,全句缺主語。
2、句中出現「對」、「對於」、「關於」等介詞時要注意:
是否顛倒了主客體關系,主謂語之間是否照應,是否因混用造成介詞結構位置不當等。
例:焦裕祿這個名字對青年人可能還有些陌生,可是對四十歲以上的人卻是很熟悉的。(「陌生」的主語應是「青年人」,「熟悉的」主語應是「四十歲以上的人」,而不是「焦裕祿這個名字」。)
區別:「打人,對他來說是常見的現象。」(此句中,雖然用了無情感的客體作為主語,但請大家注意到,「是常見的現象」是能夠陳述「打人」這一主語的,而「他」是不能作為「是常見現象」的主語,「他」前須加介詞「對」,故此句表達是正確的。)
(三)抓析並列短語
句中有並列短語,審視其各項能否並列、能否與相關的詞語搭配。 。
1、各項能否並列。
並列結構,並列的各項不能有意義上的交叉、范圍上的包含與被包含,否則會引起矛盾。「我們報刊、雜志、電視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作出表率,杜絕用字不規范的現象,增強使用語言文字的規范意識。」句中的「報刊、雜志」不能與「一切出版物」並列,因為「一切出版物」包括了「報刊、雜志」。
2、各項與相關的詞語能否搭配。
並列結構的各項,在句中充當同一種成分。如果充當主語,就要考慮平列的每一項是否能與共同的謂語搭配;如果充當謂語,就要考慮平列的每一項是否都能與共同的主語和賓語搭配。如「今年春節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執勒的崗位上。」句中的「消防車、消防官兵」是並列短語,在句中充當主語,它們的共同渭語是「放棄」,可以說「消防官兵放棄休假」,但不能說「消防車放棄休假」。「和」作為連詞,組成並列短語後,往往出現前後不能照應的情況。如:「聽了動員報告後,同學們都訂出了本期學習的計劃和決心。」句中「訂出了」「決心」搭配不當。
(四)抓析指代
如果語句中出現代詞,小妨先看代詞指代什麼,指代是否明確,使用是否恰當。請看例句:
①三年的高中生活,我的進步很大,因為老師對自己都是嚴格要求的。
②當其他乘客都下了飛機後,我才看到沈默陪著一個頭發鬍子很長的人最後走下來,他手裡提著一個箱子。
③在農村時,我和小張住在李大伯家裡。當時,我高興地對小張說:「那裡就是我的家啊。」
④從山下往上看,這所房子好像在雲霧中。
句①中的代詞「自己」,是指代「我」,還是「老師」?句②中的代詞「他」是指代「沈默」,還是指代「頭發鬍子很長的人」?兩句均屬指代不確定,造成句子表意不明。句③中的代詞應是近指代詞,「那裡」應改為「這里」;句④正好相反,代詞「這」應改為遠指代詞「那」:這兩句屬於指示代詞使用不當。
(五)抓析數字
表數量或表比較的一些數字使用不當,不合事理,也是一種常見語病。句中出現了數字,可先考查是否存在以下誤用情況:降低、減少用於倍數,增加(了)、減少(了)與增加到(為)、減少到(為)混為一談,「平均」後又有「約數」,「整數」後又有「約數」等。請看例句:
①這個煉鋼車間,由十天開一爐,變為五天開一爐,時間縮短了一倍。
②我市每千戶人家的錄像機擁有量,從五年前的50台,到今年的200台,增加了4倍。
③三車間是廠里有名的先進車間,職工們齊心協力,截至11月底。已超額完成全年生產任務的30%。
④經過刻苦努力,期末考試,他六門功課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
倍數只能用於數目的增加,不能用於數目的減少。句①中的「一倍」應改為「一半」。「增加了」只指凈增數;「增加到」包括底數,指增加後的總數。句②應說「增加了3倍」(或「增加到4倍)。句③的「超額完成全年生產任務的30%」實指沒有完成全年生產任務,與語境不符,故應改為「已超額30%完成全年生產任務」。句④中,「平均分」是定數,「90分以上」表約數,前後矛盾。
(六)抓析副詞
句中出現「能願、頻率」類的副詞,要注意該類詞需放到介賓短語前面。
例:①你把這個意思應該跟王廠長說說。(句中「應該」作為能願動詞,要放到介賓短語「把這個意思」前面。)
②我的思緒被窗外攪拌機的轟鳴聲不時打斷。(句中「不時」是表示「頻率」的副詞,需放在「被窗外攪拌機的轟鳴聲」前面。)
要避免某些副詞與句中詞語語意的重復。例:①對於我們這些普通而平凡的芸芸眾生來說,生命的光輝也許並不輝煌,但同樣可以閃光。②過於溺愛。③拚命與歹徒展開殊死搏鬥。④即將瀕臨倒閉。⑤極為酷似。⑥萬一若出了問題。⑦對於部分社會成員之間收入懸殊很大的問題,要採取正確政策,保護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⑧剩下的虎種更為彌足珍貴。⑨這也是過分苛求。⑩「雪蓮」牌襯衫,無論在款式上、質量上,還是包裝上,都可以堪稱全國一流。(每例中前後標記的兩個詞都有語意重復的現象。)
(七)抓析敬辭、謙辭
句中有敬辭謙辭,審視是否用錯對象。
現代漢語中,用「光臨」稱賓客來到,用「惠臨」指對方來到自己這里,用「惠贈」指對方贈予(財物),用「令尊令堂」稱對方的父母。這些都是敬辭,適用於對對方,不能用於自己 另外,用「寒舍」對人稱自己的家,用「家父」、「家母」對人謙稱自己的父親母親,用「犬子」和「小女」對人稱自己的兒子和女兒。這些都是謙辭,只用於自稱。
請看;「……您約我今天下午去貴處談我班同學光臨貴館參觀一事……」句巾的敬辭「光臨」用到「我班同學」方面,用錯了對象。
(八)抓析否定
1、句中出現否定詞,尤其兩個以上的否定詞易出現語病。
對此,可從句末的否定詞依次往前推斷。看推斷結果與語句表意是否相符。請看例句:
①科學發展到今天,誰也不能否認地球不是圍繞太陽轉這個簡單的事實。
②近幾年來,王芳幾乎無時無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積累了大量的資料。
③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與管理。
④誰也不會否認按勞分配不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
句①,「不能」、「否認」、「不」三重否定,恰恰說地球不是圍繞太陽轉,明顯違背事理。句②,「忘」相當丁「不記得」、「無時無刻不」意為「時時刻刻都」,多重否定造成混亂,反倒成了王芳沒有搜集、整理民歌,這與「積累了大量的資料」的說法矛盾。句③,「不再」與「防止」構成雙重否定,表肯定的意思,是說還希望事故發生,這與事理相悖。句④「誰也不會否認」即「大家都承認」,後面又出現是一個「不」字,恰好把意思說反了。
2、句中出現「本身帶有否定意思的詞」要注意:
再受到否定副詞修飾時,表意是否合乎語境。
例:中學生寫作文,要留心觀察各種事物、各種現象,要有真情實感,切忌不要胡編亂造。(「切忌」一詞,「忌」本身含有「禁忌」「不要」的否定意思,如果後面再用「不要」之類的否定側來修飾.整個句了的語意就搞反了。)
有關這類詞大致有以下一些:切忌、禁忌、避免、免除、禁止、防止、以防等。
3、如果是否定句或反問句,審視否定是不是恰當。
漢語語法上有如下規律:單重否定句表達否定的意思,雙重否定句表達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問句表達否定的意思(因為反問格式相當於一重否定),單重否定句的反問句表、達肯定的意思,雙重否定句式的反問句表達否定的意思。當一個句子既是否定句又是反問句時,尤其要謹慎辨析。
如:「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後一個句子既是一個雙重否定句(「否認……不」是雙重否定),又是一個反問句(「誰又能……呢」),因為雙重否定式的反問句表達否定的意思,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需要學習雷鋒了」。顯然該句否定不當。
又如:「難道能否認培養國家建設的人才不是我們的責任嗎?」「否認」「不」再加上表反問的「難道」,這個句子成了三重否定,恰恰把意思說反了。
此外還應注意:用在四字短語中的固定格式「不……不」和「無……無」不屬於雙重否定。它們都用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前邊,表示稍有強調的否定。如「不明不白」是「不明白」。「不痛不癢」是「不覺得痛癢」;「無窮無盡」是「沒有窮盡」,「無時無刻」是「沒有一時一刻」。
(九)抓析一面與兩面
一面與兩面的句子,要分析前後是否統一。前面是「能否」(優劣、好壞等)兩面,後面卻以「能」(優、好等)或「否」(劣、壞等)單面,前面是「能(劣、壞等)或「否」(劣、壞等))一面,後面卻以「能否」(優劣、好壞等)兩面,都是不統一的。請看例句:
①電子工業能否迅速發展,並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中去,關鍵在於要加速訓練並造就一批專門人才。
②努力提高思想覺悟,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對於將來能否承擔起建設社會主義的重任是至關重要的。
③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敗的關鍵。
句①中的「能否」,是從兩面來說,而後半句只從一面說;句②前半句是從一面說,而後半句則從兩面說。「兩面對一面」或「一面對兩面」,都會造成語病。句③存在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的語病。
(十)抓析復句
如果是復句,可作如下五方面審視。
1、關聯詞語是否配套。
請看:「無論幹部和群眾,毫無例外,都必須遵守社會主義法制。」句中的關聯詞「無論」不與表並列的「和」配套而與表選擇的「還是」、「或」配套,組成「無論……還是(或)……都……」的結構形式,表示條件不同而結論(結果)一樣。(本句錯誤不止一處)。
另外,表示分句之間各種關系的關聯詞語必須成套使用,如「不是……而是……」表並列;「不是……就是……」表選擇;「不但……而且……」表遞進;「盡管……可是……」表轉折;「只要……就……」表充分條件;「只有……才……」表必要條件;「不管……都……」表排除一切條件。
2、關聯詞語的位置是否恰當。
當前後兩個分句的主語相同時,第一個分句的關聯詞就放在主語後面;當前後兩個分句主語不同時,兩個分句的關聯詞語均放在句首,否則,就會因關聯詞語位置不當而影響表達。
如:「不但他能夠領會馬克思主義有關理論的精神實質,而且能夠用這些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工作。」句中的主語「他」是兩個分句陳述的對象,關聯詞語「不但」應放在「他」後面。
又如:「這次活動搞得很成功,同學們不但積極參加,而且老師也臨場指導。」句中「不但」應放在主語「同學們」之前。
3、關聯詞語所表達的關系是否與兩個分句的語義關系相符。
請看:「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困難,勝利攀登到了頂峰。」句中雖有表條件關系的關聯詞「不管……」,但仔細審視兩個分句,不是條件關系,而是轉析關系。應將「不管」換成「盡管」。
4、兩個分句的句序是否恰當。
請看:「……許多傳世傑作不僅是人類藝術寶庫的珍品,而且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
這是一個遞進復句。遞進復句後一個分句的范圍應比前一個分句進一層(即擴大),但句中「人類」的范圍比「中華民族」大,是句序不恰當。
5、分句較多,審視是否中途偷換主語而使句意不明確。
請看:「這家工廠雖然規模不大,但曾兩次榮獲省科學大會獎,三次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
這個復句共有4個分句。前兩個分句的主語是「這家工廠」,表意明確,第三個分句沒有主語,是承前省略,由「這家工廠」作主語嗎?顯然不能,因為「這家工廠」不能「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仔細審視全句可知,「三次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的只能是這家工廠生產的某一種或幾種「產品」。這個句子犯了偷換主語的毛病。
(十一)抓析判斷詞「是」
病句考題中如出現判斷詞「是」,則應考慮主賓搭配是否恰當。
①今年,我校參加高考的人數是歷史上最多的一年。
②考場是設在一間古色古香的大廳里舉行的。
③張長福今年22歲,是應屆畢業生。
句①主賓搭配不當。句②把「考場是設住……大廳里」和「考試就是在這兒舉行的」兩句拼湊雜糅在一起。③究竟是初中、高中畢業,還是大學畢業?判斷不明確。
(十二)抓析頓號
頓號用在句子內部並列詞語之間。高考病句常常使屬種概念並列,或者分類標准不一,出現類似數學中「交集」的情況。
例①:最近一段時間,各種傳媒、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大量地報送了黑龍江、山西、陝西、湖南等煤礦瓦斯爆炸傷人的事件。(屬種概念不能並列)
例②:去年冬天,村裡辦起了農業技術培訓班,許多青年、婦女、老人報名參加學習。(標准不一、概念交叉,不能並列)
例③:數學、物理、化學三個短訓班,開設了農用數學、農業機電和農業化學等課程。(因為是短訓班,不可能三門課程同時開設,所以必須在「開設」前加上「分別」一詞)
例④:一個人是否浮躁,關鍵在於他的政治修養、思想修養、理想志趣、責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強。(畫線部分不能與「強」搭配)
當然,語病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從語法、修辭、邏輯等多角度辨析語病,才是最可靠的。但做到上述的十二個「抓析」,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題例析:
1、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句是(2007年高考湖南卷第4題)( D)
A、當我在一個白夜從易卜生的故鄉斯凱恩返回奧斯陸的時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沒的森林裡,那起伏著綠色的松濤的山谷里,到處都響著娜拉出走時的關門聲。
B、文學經典是歷史的回聲,是審美體驗的延伸,也是後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與經典大師的競爭中,才能拓展文學的想像空間,為未來提供嶄新的審美體驗。
C、三峽圍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數碼雷管,每個雷管都有唯一的編號,就像我們的身份證有自己的號碼一樣,而且人們還能像給手機設定鬧鈴那樣,給每個雷管單獨設定起爆時間。
D、中國史學家在世紀之交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來越顯示出相當高的學術含量,從對外國史學的一般性介紹走向研究和判斷的層面,從而為中外史學家的真正對話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2、(2006年高考湖南卷第4題)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句是
A.經過艱難跋涉,我們發現,如果沒有科學發展觀作指導,任何理順國家、市場、社會關系的舉措,都將事倍功半。
B.人們認為,團隊有效性的關鍵因素不只是個體貢獻的簡單相加,而是能使隊員行動一致、互相配合的團隊協作技能。
C.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共生現象,如燕千鳥從鱷魚牙中啄取水蛭,為鱷魚提供口腔衛生服務,同時它自己也得到了所需的事物。
D.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把當地的主要河流稱為母親河,是因為這些河流不僅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基礎,而且是區域文化的搖籃。
【導析】 正確選項為B。該句中「不只是」應為「不是」。
3、(2006年高考全國卷l第3題)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青藏鐵路縱貫青海、西藏兩省區,跨越青藏高原,是連接西藏與內地的一條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鐵路干線。
B這家老字型大小食品廠規模不大,但從選料到加工製作都非常講究,生產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顧客倍受信賴的。
C.天安門廣場等七個紅色旅遊景點是否收門票的問題,國家旅遊局新聞發言人已在記者招待會上予以否認。
D.中央財政將逐年擴大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地方財政也將設立助學專項獎金。
【導析】 正確選項為A。B項語序不當,應為「……生產的食品都是備受新老顧客信賴的」;C項缺少虛詞,應在「天安門廣場」前加介詞「對於」,且否認的內容不明確;D項成分殘缺,不能
說「擴大」「向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應在「教科書」後加「的范圍」使之做「擴大」的賓語。

2. 高中語文病句題

A,作為探索太空和發展科技的全新平台,空間站不僅可以提供地球上所不具備的版微重力環境,而權且可供航天員長期在軌工作和生活。

B,正確
C西藏自治區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自治區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佔九成以上,為271.6萬人。

D,波瀾不驚與順利推進的意思不符合
希望能幫到你

3. 第三題,高中語文,病句

第一張試卷的第三小題,沒有語病的一項是C項。A項中成分殘缺,在「他靈回感一閃」前加上「使」答;B項中成分殘缺,在「系統受破壞」後加上「等症狀」;D項中成分殘缺,在「始終」後面加上「處在」。
而訓練四「結構混亂」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D項。A項中,「圍繞」和「以……為目標」句式雜糅;B項中,「主要原因是」和「……在作怪」句式雜糅;C項中「目的就是」和「為了」重復贅余。
以上答案僅供參考。

4. 高中語文語病題

後半句的主體依然是項目!!!! 崑山怎麼形成幾大主導產業? 一批項目才能形成幾大主導產業

5. 高中語文修改病句題

教育公平是社會來公平的自基礎。多年來教育事業有了重大發展,但區域之間、城鄉之間、人群之間還有一些不公平的現象,這應當是我國今後工作的重點。

根據第一句 這 指的是 教育公平 或者 消除 教育不公平的現象

6. 一道高中語文改病句題

達到十六大報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的途徑 將是一如既往地擴大對外開放和加快改革

7. 高中語文病句答題方法。。。

巧妙識別語文病句的幾種方法
常見的有六種: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成分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1、發現介賓短語開頭的句子,看是否少主語——介詞結構在句首易導致句子無主語。
例如:通過讀了徐遲的《黃山記》,使我感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在一個句子中,當介詞或介詞結構位於句首時,我們就應該仔細去分析這個句子的主謂賓等成分,如果沒有主語,那就屬於介詞結構在句首導致無主語的錯誤類型。這種類型的病句往往通過去掉句首介詞來達到改正的目的。此題去掉「通過」即為正確。
2、發現語句中有並列結構,看是否符合邏輯、是否語序錯位、是否搭配得當。
這里所說的並列結構,只要是指動詞並列、名詞並列以及形容詞的並列等。出現了並列結構,我們可以從是否符合邏輯、是否語序錯位、是否搭配得當這三個方面去考慮。如:
例2、我們的報刊、雜志、電視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做出表率。
例3、我們要認真討論並聽取王校長的發言。
例4、要辦好一個企業,仍舊需要充分發揮個人的才智,集體的力量和集思廣益的效果。
在一個句子當中,含有包含與被包含關系的詞語不能並列地放在一起,例2中報刊,雜志就屬於出版物,它們之間不能並列;例3中的並列短語「討論並聽取」中的「討論」和「聽取」有先後順序,應該先聽取後討論;例4中,謂語「發揮」與賓語「集思廣益的效果」之間不能搭配。
3、發現具有兩面意思的詞語,如「是否」「能否」「優劣」「好壞」「成敗」等,看前後是否對應。
例5、一個關繫到能否順利擇業的實際問題擺在他們的面前:必須會使用電腦,必須會駕車,外語必須達到四級以上。
例句中,前半句提到兩個方面的事情,而後半部分都只說到肯定的方面。修改這種類型的病句有兩種方法,要麼去掉句子中的「能否」「是否」等詞語,要麼在句子中的另一部分加上「能否」或「是否」等詞語。
4、發現句子中有否定詞,看它們是否因多次否定將意思說反了。
例6、誰也不能否認家長的這種做法不是對孩子的關愛,但結果也許是適得其反。
這個句子是反問句與多重否定嵌套的句子,要注意細心判斷,該句應當去掉句中的第二個「不」字。
另外,有一些動詞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或起到否定的作用,它的後面往往不帶否定詞語,如果帶了,意思就會截然相反。
例7、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根據句子的意思「不」應該去掉,因為「加強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發生。」
5、發現句子中有「對」「對於」「關於」,看它們是否混用或主客是否顛倒。
例8、《三國演義》對於很多人都很熟悉。
例句是將主客顛倒了,應該為「很多人都很熟悉《三國演義》」。
6、發現代詞,看是否指代不清。
例9、歐陽俊逸推開房門,看見哥哥和他的女朋友正在促膝談心。
該句中,他的女朋友,指的是誰的女朋友,搞不清楚,犯了指代不明的錯誤。
7、發現數詞和表約數的詞語連用,看是否造成矛盾。
例10、日被磁懸浮列車每公里成本9億人民幣以上,德國磁懸浮列車超過4億元,國內現在有磁懸浮列車也在2億元左右。
該句中,「達9億人民幣以上」的 「達」 和「以上」矛盾,可以將「達」改為「在」,或將「以上」去掉。
8、發現「是」表判斷的句子,看主賓搭配是否恰當。
例11、他的籍貫是江蘇海安人。
該句是判斷句,主語是「籍貫」,賓語是「人」,搭配不當。可以改為「他的籍貫是江蘇海安」或「他是江蘇海安人」。
9、發現縮小、減少、降低等詞語同倍數相搭配,犯了不符合邏輯的毛病。
例12、由於高新技術的運用,電視機的價格比三年前降低了兩倍。
縮小、減少、降低等詞語同倍數相搭配,是不符合邏輯的,這類詞語往往同百分數或分數搭配。如減少了三分之二,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縮小了三個百分點。
10、發現「不管」或「管」,看是否將兩詞誤用。
例13、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困難,勝利攀登到頂峰。
「不管」後面的詞語是不確定的,或選擇性的,常帶有「怎樣」「多麼」「或者」「還是」等詞語;「盡管」 後面的詞語是確定的,不能有選擇性。
希望你滿意,祝學習進步!

8. 一道高中語文病句題

始祖鳥:抄古脊椎動物,頭部像鳥,有爪和翅膀,稍能飛行,有牙齒,與爬行動物近似,尾巴很長(尾椎多達二十個),由多根尾椎骨構成,除身上有鳥類的羽毛外,一般認為它是爬行動物到鳥類的中間類型,但仍屬於恐龍,出現在侏羅紀(《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商務印書館,2010年12月北京第398次印刷)。
由上可知,始祖鳥本身介於爬行動物與鳥類之間,是一種處於中間的過渡型動物,而這句話里說的「過渡型化石」包括始祖鳥在內,因此,「與始祖鳥類似」和「過渡型化石」是沒有沖突的。

閱讀全文

與40病句題高中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