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孟西安的《美哉 米脂婆姨》誰有原文啊拜託給一下啦~~~
美哉,米脂婆姨
孟西安 (1995.05.14)
美哉,米脂婆姨
本報記者孟西安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這句贊美陝北
人傑地靈的民謠,開口贊頌的就是「米脂婆姨」。
在桃花盛開的時節,記者再次目睹了「米脂婆姨」的風采。
十年前記者曾來此采訪,街上的米脂婆姨,服飾單調,「包裝」陳
舊。而現在變了,街頭不時閃現身著桃紅、桔黃、翠綠、絳紫而又款式
新穎服裝的姑娘、婆姨,大都十分俊俏。
在被沉重的山體擠壓的陝北溝岔里,出奇的是這個地方,偏僻而不
荒落,貧困而不低俗。《米脂縣志》雲:「此地有米脂水,沃址宜粟。
米汁淅之如脂,故以名城」。米脂的小米金燦燦、噴噴香,吃了使人健
美、漂亮。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和三國時有著羞花閉月之貌的貂蟬,
就是米脂人。
記者沿著七轉八彎的溝岔和山路,來到貂蟬出生地艾好灣「貂蟬洞」
前。「艾好灣的女子長得都俊俏呢!」縣委書記劉正義指著村頭一位身
著紅毛衣、頭扎又粗又黑辮子的年輕婆姨說。
「我是個醜女子,比我俊的婆姨多著哩!」這位叫李飛的婆姨見記
者不停地對著她拍照,羞怯地說。不一會,峁坡上涌來一群年輕女子,
嘻笑著來看熱鬧。抬眼一望,個個長得水靈靈,洋溢著青春的魅力。
由於米脂婆姨遠近有名,歷來外嫁的多,因而米脂素有「丈人縣」
(岳丈縣)之稱。近些年來,外地前來招工、招服務員和演員的每年都
有好幾撥。1992年以來,僅由縣勞動人事部門介紹到外地工作的米
脂姑娘就有1400多人,是年輕後生的兩倍多。
來到米脂和榆林,聽聽男人和後生們誇米脂婆姨的酒歌,那可是一
種享受。一天傍晚,記者與榆林行署專員施潤芝共進晚餐。席間,大家
得知我們前來采訪米脂婆姨,興致頓起,竟對起誇米脂婆姨的酒歌來:
「陝北的山來榆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實在美」、「毛格閃閃的大眼粉格
格的臉,米脂婆姨賽天仙」……均為自編自唱、「現蒸現賣」。
米脂婆姨,不僅外貌美,品德心靈更美。
面前這位米脂婆姨叫申俊峰,是姬岔鄉燕家圪台村民辦教師。丈夫
燕汝強原是村裡的領頭雁。因積勞成疾,突然病逝。面對這巨大的打擊,
申俊峰抹乾眼淚,在丈夫下葬的當天下午,在鄉黨委的支持下,她毅然
挑起丈夫的擔子。她起早摸黑帶領群眾苦幹,又修起24畝台地,建1
20畝果園和80畝桑園。去年底,全村人均糧、錢終於實現「雙過千」。
像申俊峰這樣有作為的婆姨,在米脂何止一人?
米脂是陝北有名的「文化縣」,早在1920年,從北師大畢業的
米脂女學生高佩蘭就在米脂創辦了陝北第一所女子學校,培養了一代有
覺悟、有知識的優秀婦女。不少米脂女學生,像《青春之歌》中的林道
靜一樣,投身革命。在米脂女學生中也流傳:「腳不纏,發不盤,剪個
帽蓋搞宣傳;當上女兵翻大山,跟上隊伍上延安」。據統計,後來當上
省部級和廳局級幹部的米脂婆姨,少說也有近百人,而縣團級以上的如
今也有580多人。
在米脂李自成行宮,舉辦了一個《米脂婦女革命史跡展覽》。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在展覽中看到,1944
年入黨的米脂婆姨汪潤生,一生中收養了不同姓氏的20個孤兒,把他
們撫養成人,幫他們成家立業,而自己的親兒子卻在家務農,被人們稱
為「偉大的母親」;米脂婆姨楊鈍,白手起家,創辦起榆林地區唯一的
聾啞學校,把愛和智慧灑向50多名聾啞兒童;全國優秀教師、省勞動
模範白玉生和全國教育勞動模範、特級教師杜如謹,獻身教育事業,用
自己的心血澆灌著祖國的花朵,在米脂的教育史上寫下新的篇章。
米脂婆姨以聰明賢惠聞名遐邇。十里鋪鄉豆家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