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名著趣味試題

初中語文名著趣味試題

發布時間:2020-12-25 23:25:04

⑴ 關於四大名著的趣味題,好的再加分。

1、宋朝社會治安問題非常嚴重,極大影響了和諧社會的建立,大宋公安局公開招聘反扒隊員,問如下四人誰最可能入選? 石秀 戴忠 時遷 燕青 3、作者因忠奸之辯,對曹操的描寫具有一定的反面色彩,其中「擊鼓罵曹」是一個比較著名的片斷。請問,這里罵曹的人是誰? 王朗 呂布 禰衡 馬騰 4、?關羽因桃園三結義、千里走單騎、伴嫂讀左傳而留下忠義之名,後世推捧為聖人。那麼,荊州戰龐德,被毒箭射中臂膀,華佗刮骨療傷。請問,毒箭屬於什麼類型的武器? 基因武器 都不是 化學武器 生物武器 5、??唐僧在取經路上,一度心懷疑慮,曾寫出「自從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稜子,途中催趲馬兜鈴。尋坡轉澗求荊芥,邁嶺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瀝,茴香何日拜朝廷?」中葯名入詩句。請問,其中名稱最長的中葯,屬於植物的 A/根 B/枝葉 C/果實 D/莖 6、 第 6 題: ??賈寶玉探訪秦可卿,精神恍惚,夢遊仙境,醒來才知人事如此而已。請問,寶玉如何稱秦可卿? A/嬸娘 B/堂嫂 C/姨奶 D/都不是 7/?西遊記中「天上一日,地下一年」說法,假設天庭與地球相對運動速度恆定,那麼按狹義相對論計算,其速度可以表示為光速的多少倍? A/0.998630 B/0.997262 C/都不對 D/0.999996 8/??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被如來佛翻手壓在五行山下,唐貞觀年間被唐僧收留,得脫五百年之困。據此推算,三國時代的馬超與如下哪個人物最具有「關公戰秦瓊」的機會? A/牛魔王 B/六耳獼猴 C/哪吒 D/二郎神 9、?諸葛亮的故事很多,借東風、八陣圖、空城計表現了其傳奇的智慧,而六齣祁山、七擒孟獲是獨立指揮的軍事行動。請問,孟獲的領地位於今天的哪個國家境內? A/泰國 B/越南 C/緬甸 D/寮國 10/?《三國演義》描寫的人物眾多,請指出如下四人,誰的年歲最小? 趙雲 劉備 諸葛亮 周瑜 11、??為慶祝大宋歡樂祥和的百年盛世到來,特別申辦了第32屆古代奧運會,其中射箭人才輩出,高麗運動員都在大宋訓練。請問,哪個運動員獲得了速配項目金牌? 花榮 王英 燕青 高俅

⑵ 急求基本比較有趣味性的世界名著

樓主,我和你一樣哦,也想提高英語成績,便買了中英對照的世界名著,但我是在書店裡自己翻騰的,交流一下經驗啊。
我的第一本中英對照的書是《彼得·潘》,挺有名的,故事也挺生動,推薦一下。
第二本是《培根隨筆》,這本買錯了,培根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物,許多詞彙和語法與現代英語有差別,只好只看中文那部分,英文的就放棄了······這本不推薦(由此,我總結了一個經驗,買中英對照的書,最好買作者的年代與現在相近的)
第三本是《快樂王子集》,王爾德的童話,我特別特別喜歡他的童話,那麼純,那麼美,很不錯,推薦一下。
第四本就不太好說了,是冰心的《繁星·春水》,英文版是倆外國人翻譯的,她的小詩倒是挺清新的,就是翻譯,有點不太······不推薦
第五本是《小王子》,盡管作者是法國人,但也有中英對照版,很不錯的書,強烈推薦······
好咯,我只有這么5本,但都是我的切身經驗哦!
如果,你自己去書店淘的話,也許會找到和你口味更合的。
下面推薦幾本趣味性強的(中文的都看過,就是英文的還沒有看過)
一:《綠野仙蹤》,小姑娘的歷險經歷。
二:《霧都孤兒》,離奇的身世,可憐的遭遇。
三:《苦兒流浪記》,與《霧都孤兒》屬與同種類型
這幾本書的內容都不是很深,適合我們這樣的看,自我感覺······

⑶ 二趣味語文在括弧里填入名著中兩個字是名字的人物是前四個字和後字各組成一個

在下面括弧里填上<三國演義>中兩個字的人物名字,使其前四個字和後四個字各成一條成語.
指鹿為(馬超 )群出眾
黃鍾大(呂布 )衣蔬食

⑷ 如何提高閱讀名著的興趣

【如何提高中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名著是人類文化的精華。閱讀名著,如同與大師對話,可以增長見識,豐富情感,提高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准》對中小學生名著閱讀有了明確的要求: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可是,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課業負擔的不斷加重,學生沒有時間、沒有興趣閱讀名著。在他們看來,名著就是深奧、枯燥的代名詞,他們更願意像進快餐店吃肯德基一樣,看一些卡通漫畫。面對這種現狀,培養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已經成了當務之急。
那麼,如何培養中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要有明確的讀書目標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碰壁從而迷失方向,讀書也不例外。因此,在每學期開學初我都會結合語文課本後的名著導讀給學生制定本學期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讓學生明確本學期的讀書目標。

二、用課本做引線引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經過專家精挑細選的,其典型性很強。講課文內容時,教師可有意識的進行拓展,吊起學生的胃口,引發學生閱讀原著的興趣。

比如學習《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教師可以就此進行拓展,告訴學生,這只是《水滸傳》中關於魯達的一個故事,他還有「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等故事,也都非常精彩;另外,《水滸傳》一百單八將,個個性情不同,人人描寫傳神。這樣學生也會自己在課外找書看。上《范進中舉》,當然離不開《儒林外史》,我會介紹范進是在什麼情況下中舉的,讓學生對作品有個大致印象。為了引起學生閱讀全書的興趣,我會談談小說中塑造的典型吝嗇鬼形象——嚴監生。

再如,學習《阿長與山海經》,可以引導學生看《朝花夕拾》;學習《荒島餘生》,可以引導學生看《魯濱遜漂流記》;……只要找准了切入點,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可以調動起來的。 還有,課本後面的「名著導讀」,也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一個途徑。在「名著導讀」中,首先是對每部著作的主要內容和寫作背景的介紹,然後有「閱讀建議」,最後是「精彩片斷」和「點評」。讀了「精彩片斷」,再看主要內容的簡介,許多學生都會產生閱讀原著的想法。
三、充分利用學校的有效資源。

上學期學校開展「書香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學校向學生開放閱覽室,並要求每班自主籌建一個圖書角。這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很好的讀書氛圍。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學校的有效資源讓學生在閱讀課上有所收獲。組織和管理好班級中的圖書角,讓圖書充分流通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只有讓學生大量的閱讀才會有所感有所悟。

四、開展讀書活動,感受讀書成就。

在學生讀書之後,開展各種活動,讓學生展示自己讀書的收獲,滿足他們的成就感,也會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喜歡展示自己的時候。所以,我們可以組織朗讀比賽、讀書筆記展評、佳作推薦、讀書心得交流等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從中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提高各種技能。

例如:引導學生閱讀《水滸傳》可開展如下活動:

1.《水滸傳》的許多故事膾炙人口(如武松打虎、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等),我們可以開展「故事會」大賽。

2.《水滸傳》梁山泊英雄形象性格各異,栩栩如生,你喜歡哪幾個?我們可以開展一次演講比賽——話說梁山好漢。

3.「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讀書一定有所感,我們可以開展一次作文賽——讀《水滸傳》有感」

總而言之,名著閱讀無法脫離語文課堂,語文課堂同樣離不開名著閱讀。我們應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提倡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讓閱讀改變人生。

⑸ 包含趣味漢字的名著

包含這種漢字的名著可以追尋到紅樓夢,然後西遊記之類的都是裡面特別有趣味的。

⑹ 推薦幾本中學生適合讀的課外數學名著 謝謝了 最好趣味性強一點的

建議書目:
《身邊的數學》《生活中的數學》 雲南《奧秘》畫報出版社
《新概回念數學》《數學家的答眼光》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什麼是數學(增訂版)》《數學大師》《數學精神》《奇妙而有趣的幾何》
《好玩的數學》《怎樣解題》

⑺ 在高中的必讀外國名著中,哪幾本是趣味性較強,也就是更易於學生閱讀的

高中生需要讀的名著太多了。
如果說是趣味性強的話,當然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了,版國外的也有權很多,比如《紅與黑》《簡愛》《蝴蝶夢》《福爾摩斯探案集》《亂世佳人》《茶花女》,莫泊桑的小說集《羊脂球》,戰地鍾聲、牛虻,很多很多了,推薦的這些都是我自己看過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些也很好看的一時半刻也列不出名字。總之,敞開懷抱盡可能地多讀一些吧。

⑻ 中外名著里找一個內容健康,主題鮮明,趣味性強的故事(3,4分鍾要讀完)

建議歐亨利的短篇,《最後一片葉子》《兩位感恩節的紳士》《麥琪的禮物內》《愛的奉獻》《菜容單上的春天》是感人型的,前兩篇有些傷感。
《女巫的麵包》《紅酋長的贖金》《迷人的側影》是有些滑稽哭笑不得的,尤其中間的那篇~~
其他還有很多有趣的短篇,有空的話不妨看看

⑼ 趣味填空:

1、世界五大宮是指:

世界五大宮

北京故宮 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有宮室9000多間,佔地72萬平方米,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它集中體現了我國古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和風格,現為故宮博物館。

克里姆林宮 在莫斯科市中心,曾為莫斯科公園和18世紀以前帝俄的皇宮,十月革命以後,為蘇聯黨政領導機關所在地。

凡爾賽宮 原為法國封建帝王的行宮,在巴黎的西南。始建於16世紀,包括宮前大花園,宮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此簽訂過《凡爾賽和約》。

白金漢宮 原為白金漢公爵於18世紀時建造,故獲此名。後以21000英鎊賣給英王喬治二世。宮殿建築富麗堂皇,外部裝飾華美,現英女王居住此宮。

白宮 為一座白色牆壁的三層樓房,始建於1792年。自1800年起,美國歷屆總統均以次作為官邸,故人們常以「白宮」指代美國政府。

2、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是:

四大文明古國一般用來指代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代中國、古印度等四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但對由於古文明缺乏准確的文獻紀錄,其具體誕生時間學術界尚有爭論。人類今天所擁有的很多哲學、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都可以追溯到這些古老文明的貢獻。

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兩河流域、尼羅河、黃河、長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恆河流域相繼產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文明古國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繼由新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進而步入鐵器時代。社會制度大多採用奴隸制,國家政權則較晚誕生。古埃及的諾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他們利用神話來加強自己的專制主義統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稱是「太陽神的兒子」,古巴比倫的統治者漢謨拉比自稱「月神的後裔」,中國的君主自稱天子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歷法,一年都分12個月並且有閏月。各個文明都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黃河、兩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輪制陶,埃及和兩河流域都計算了圓周率,巴比倫和中國都發現了勾股定理,印度則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古巴比倫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里的人們建立了國家,到公元前18世紀.這里出現了古巴比倫王國。「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語,意為「兩條河中間的地方」,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兩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兩河流域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雖然巴比倫現巳消失,但其影響(尤其宗教方面)卻很多流存至今。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實在當之無愧。

巴比倫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達城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以古亞述城為中心,稱為西里西亞,或簡稱亞述;南部以巴比倫城為中心,稱為巴比倫尼亞,意思為「巴比倫的國土」。巴比倫尼亞又分為兩個地區,南部靠近波斯灣口的地區為蘇美爾,蘇美爾以北地區為阿卡德,兩地居民分別被稱為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初就是由蘇美爾人創造出來的。

古埃及是指從公元前4000多年開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而結束,位於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為一個基於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國的經典範例。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來自西亞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後半期,逐漸形成了國家,至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為止,共經歷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後王朝8個時期31個王朝的統治。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原來說印度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根據最新的水下新發現推斷,印度的文明史可能會上推到八千到九千年前,這很可能超過埃及。歷史上的印度飽受外來勢力的侵擾,而且絕大多數侵略者往往是進去了就不想走,比如16世紀末,西方列強向東方擴張,荷蘭、葡萄牙、法國、英國都入侵過這個國家。最後是18世紀60年代英國人打敗了法國人,獨佔印度達190年之久。盡管印度遭受過無數次外族入侵,受到各種外來文化的沖擊,但印度的文化始終有一條綿綿不斷的主線--印度教文化。印度教包括吠陀教、婆羅門教、印度教。印度內部文化的不斷豐富和外來民族文化的不斷融入,促成了印度文化的多樣性。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印度更表現出傳統與現代、貧窮與富有、宗教與世俗、落後與先進的巨大反差。

3、中國四大古典名著是:
四大名著
第一個將通俗小說排名的是金聖嘆,按他的說法他當時計劃評點六部才子書,《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和《西廂記》。後清康熙年間毛宗崗父子偽托金聖嘆之名將修訂的三國名為《第一才子書——三國演義》(他們托金聖嘆之名而不是更早的人也能說明一些問題)。那時有「明代四大奇書」的說法,它的提出亦當是書商們的商業手段,再後紅樓代替金瓶梅成為「明清四大奇書」,四大奇書至此定型。「四大名著」做為是「四大奇書」的現代說法,時間自然也不會早了。因此,現在「四大名著」(四大奇書)的提法一定是出現在《紅樓夢》成書之後。

但又有人考證,「四大奇書」的說法應在明末清初就確立了。李漁曾在為醉田堂刊本《三國志演義》作序稱:「馮夢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可見,至晚馮夢龍已經有四大奇書的提法了,李漁承其說,且以「第一奇書」冠三國而出版,則大概明末清初之際,「四大奇書」的提法已得到相當的固定且流行開來了。 但無論怎樣,「四大奇書」這一提法是「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這一點應該確定。

現在四大名著公認為:《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另外有人認為《尤利西斯》、《追憶逝水年華》和《洛麗塔》是二十世紀三大經典文學名著。

四大名著是中國乃至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文化遺產,在整個華人世界中有著深遠的影響。毛澤東說過:「生子當仲謀,交友如魯達,信心如唐僧,讀書就讀四大名著。」研讀中國四大名著,是瀏覽中國古典文學的智能之海,也是閱歷中國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民俗、心理、處事策略的知識之庫。

《三國演義》
作者:(元末明初)羅貫中
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
共一百二十回
三國演義介紹:根據陳壽《三國志》,以及范曄《後漢書》、元代《三國志平話》和一些民間傳說寫成。現所見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則。清初毛宗崗又做了一些修改,成為現在通行的120回本。
三國演義故事開始於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結束於王浚平吳,描寫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之間的軍事、政治斗爭。文字淺顯、人物形象刻畫深刻、情節曲折、結構宏大。

元末明初,我國的小說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尤其是章回體小說步入日臻完善的階段。中國的第一部流傳最廣、影響最深、成就最高、氣魄最大的章回體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即《三國志通俗演義》,就是通過生活在這一歷史時期的、傑出的小說大家——羅貫中的椽筆誕生並風行於世的。他在我國的文學發展史上,建樹了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同時,為世界文學的寶庫,也增添了燦爛的光彩。

羅貫中(1330年一1400年之間),名本,號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說家。他的籍貫一說是太原(今山西),一說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確考。據傳說,羅貫中曾充任過元末農民起義軍張士誠的幕客.除《三國志通俗演義》外,他還創作有《隋唐志傳》等通俗小說和《趙太祖龍虎風雲會》等戲劇。另外,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水滸傳》後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水滸傳》
又名:忠義水滸傳
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羅貫中
明高儒《百川書志》著錄其所見本,前署「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認為是施耐庵所作,王圻《續文獻通考》認為是羅貫中所作。
水滸傳介紹:作者在《宣和遺事》及相關話本、故事的基礎上創作而成。全書以描寫農民戰爭為主要題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沖、魯智深等梁山英雄,揭示了當時的社會矛盾。故事曲折、語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水滸傳版本:水滸傳在流傳中,出現了多種不同的本子。現在所見的,主要有100回本、120回本和70回本。100回本在「招安」後,有「征遼」和鎮壓方臘起義等情節;120回本又插增了鎮壓田虎、王慶的情節。後金聖嘆將此書刪改,去掉了招安及以後的事,稱為70回(實為71回)。

蘇州城閶門外,懷胥橋北施家巷有一戶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後裔。這一支傳到施耐庵的父親已是十四世。元成宗元貞二年(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個男丁。一位老秀才給嬰兒起了個名字,叫彥端,意思是這孩子長大了,定是位行為端正的才子。這個襁褓中的彥端,就是後來寫出千古名著《水滸》的施耐庵。施耐庵7歲時,家裡貧窮,無法上學。但他聰明好學,經常借書看,請鄰居教,有時還到學府去旁聽。就這樣,他讀了《大學》、《論語》、《詩》、《禮》等許多書。13歲時,已能在大庭廣眾之中,對答如流,下筆琳琅。一次,鄰居老人病故,約請在滸墅關教私塾的季秀才來寫祭文。季秀才未能及時趕到,別人就提議讓彥端試試。耐庵少年氣盛,欲顯其才,也不推讓,走過來一揮而就。後來,季秀才看了這篇兼有稚氣和才氣的祭文,稱贊不已。主動提出,帶施耐庵到滸墅關去讀書,並且不收學費。後來還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施耐庵。 施耐庵在滸墅關讀書,十分刻苦,他不僅熟讀諸子百家,而且各種書都去瀏覽。當時刊行的《大宋宣和遺事》,講晁蓋智取生辰綱」、「宋江殺閻婆惜」、楊志賣刀」等故事,引起了施耐庵的興趣,他常常在課余閱讀。還同小夥伴們一起舞刀弄棒,練習武藝。那時,蘇州城裡經常說唱些如《石頭孫立》、《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同樂院燕青搏魚》、《李逵負荊》等話本和雜劇,施耐庵有時也去消遣,對這些「仗義英雄」、「擎天好漢」流露出敬佩之情。

《西遊記》
作者:(明)吳承恩
共一百回
西遊記介紹:西遊記以民間傳說的唐僧取經的故事和有關話本及雜劇(元末明初楊訥作)基礎上創作而成。西遊記前七回敘述孫悟空出世,有大鬧天宮等故事。此後寫孫悟空隨唐僧西天取經,沿途除妖降魔、戰勝困難的故事。書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畫生動,規模宏大,結構完整。

吳承恩(約1504年-約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江蘇淮安人。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大約活了將近80歲。

《紅樓夢》
原名:石頭記
作者:(清)曹雪芹
紅樓夢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作,後四十回一般認為是由高鶚所作。曹作八十回在撰寫、修改過程中就以抄本的方式流傳。乾隆五十年(1791年),程偉元將前八十回及後四十回續稿以活字排印,從此一百二十回本流行。但前八十回的文字曾又改動。

紅樓夢介紹:紅樓夢寫於十八世紀中葉的清乾隆時代,內容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著重描寫賈家榮國府和寧國府由盛到衰的全過程。作品語言優美生動,善於刻畫人物,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薛寶釵、尤三姐等個性鮮明的人物。本書規模宏大,結構嚴謹,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曹雪芹,中國清代小說家,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陽,生於1715年,卒於1763年。其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祖父曹寅,父輩的曹顒和曹頫相繼擔任江寧織造達60餘年之久,頗受康熙帝寵信。曹雪芹在富貴榮華中長大。雍正初年,由於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斗爭的牽連,曹家遭受多次打擊,曹頫被革職入獄,家產抄沒,舉家遷回北京,家道從此日漸衰微。這一轉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更清醒地認識了封建社會制度的實質。從此他生活一貧如洗他能詩會畫,擅長寫作,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專心致志地從事小說《紅樓夢》的寫作和修訂,披閱10載,增刪5次,寫出了這部把中國古典小說創作推向巔峰的文學巨著。《紅樓夢》以其豐富的內容,曲折的情節,深刻的思想認識,精湛的藝術手法成為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於過度憂傷和悲痛,到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貧病無醫而逝世(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兩種說法),入葬費用由好友資助。

4、中國四大名綉是:

風格的刺綉產品,如上海的顧綉、北京的京綉、蘇州的蘇綉、廣東的粵綉、四川的卞綉、溫州的甌綉、山東的魯綉、湖北的漢綉,還有各少數民族的民間刺綉如苗綉、侗綉、瑤綉、土家綉等。
19世紀中葉,以蘇、粵、蜀、湘等地刺綉產品銷路最廣、影響最大,被譽為「四大名綉」。
蘇綉 江蘇地區以蘇州為中心產地的刺綉,稱為蘇綉。

宋代,蘇州有專門從事刺綉品加工的綉坊集中地「綉花弄」,還有專供刺綉品生產原料供應的「綉線巷」。

明代對蘇綉影響較大的是顧綉。顧綉名家有韓希孟等。

清末民初,沈壽總結了中國傳統刺綉的各種針法,並將西方透視學、色彩學等畫理引入中國刺綉工藝之中。與沈壽同時代的另一位刺綉名家楊守玉則創立了「亂針綉」。

清代的蘇綉體現技藝嫻熟的一個標志是雙面綉技術,20世紀中期以後,又創造出雙面三異綉(異形、異色、異針法)。

粵綉 粵綉是我國廣東地區的刺綉。粵綉又分為廣綉和潮綉兩大流派體系。

粵綉針法變化多樣,主要針法有直扭針、捆咬針、續插針、繞綉、凸綉等。粵綉與京綉、蘇綉相比,針腳較為整齊。清中期以後,粵綉又分為絨綉、線綉、釘線綉、金絨綉四種類型,其中尤以襯浮墊的釘線綉最著名,此產品以潮州出品最有特色。另外廣州絨綉也很著名。

蜀綉 蜀綉是指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地方刺綉,又名川綉。

蜀綉針法除參照蘇綉章法以套針為主外,還有擰針、暈針、紗針、蓋針、旋流針、編織針等多種蜀地獨特的綉法。綉品在用針特點上是短針細膩,針腳工整,粗細絲線兼用,線片齊平光亮,分色絲縷清楚,針跡緊密柔和,花紋邊緣處針腳齊整。

湘綉 湘綉是我國湖南以長沙、寧鄉等地為中心的刺綉品統稱。

傳統湘綉的用線極有特點,絲線輕過莢仁液蒸發處理後再裹竹紙拭擦,使絲絨光潔平整不易起毛,便於刺綉操作。還有織花線,每根線染色都有深淺變化,綉後出現自然暈染效果。湘綉的擘絲技術極為精細,細若毫發,從而超越顧綉中的「發綉」。湖南俗稱這種極為工細的綉品為「羊毛細綉」。湘綉的針法汲取蘇綉的套針加以發展,以摻針為其特色。摻針俗稱「亂插針」,摻針體系又細分為多種,如接摻針、拗摻針和直摻針等,另外還有湘綉特有的旋游針和蓋針等多種針法。

5、我國的四大直轄市是:
原來有三個, 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
後來有加了個 重慶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名著趣味試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