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科學小論文600字

六年級科學小論文600字

發布時間:2020-12-25 20:10:17

㈠ 科學小論文600字

我談環保袋
——科技小論文
現在,環境保護已經成了社會上的人人注重的話題。我們是資源有限的國家,人人都應該保護環境和資源。
比如塑料製品,現在我國的塑料製品嚴重地污染了我們的環境,帶來了「白色污染」。塑料購物袋就是「白色污染」的一種,它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而且中國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由於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特別是超薄塑料購物袋容易破損,大多被隨意丟棄,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所以,我國對此也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環保措施,如「限塑令」——使用環保袋就是控制「白色污染——塑料袋」的一個辦法。
使用環保袋有很多好處,比如:使用壽命比塑料袋長;.可以循環利用;價格低廉,易於推廣等等。
現在人們去超市、商場購物大多都使用環保袋,從而減少塑料袋的使用,更好的保護環境。但是現在很多的環保袋都是用紙製品做成的。比如牛皮紙袋、塑料紙袋都是用紙做的。我認為這樣也不是很環保,因為紙也是用樹木製成的,而現在人類砍伐樹木用來做環保袋,所以這樣的環保袋也是破壞綠化,不夠環保。
我認為使用環保袋,應該選用更加環保的材料,比如無紡布袋,帆布袋,棉布袋等等。這些材料都是非常環保的。
無紡布袋(也叫不織布袋),是很合適的環保袋,因為這種袋子不僅造型美觀,很耐用,而且透氣性好,可以重復使用。從限塑令發布開始,塑料袋將開始逐漸退出物品的包裝市場,也有一部分市場取而代之的是能夠反復使用的無紡布購物袋。無紡布袋較之塑料袋而言更容易印刷圖案,顏色表達更鮮明。加上能夠反復使用的這一特點,陸續被許多市場、超市、商店選用。
雖然無紡布袋很環保,也被各個商家選用。但是這種袋子也存在著一種問題——價格比塑料貴,這對業主來講,卻增加了經營成本。比如,業戶售出一公斤青菜,利潤可能只有1角錢,用普通的塑料袋幾乎不用計算成本,但如果使用環保的無紡布塑料袋,差不多就不掙錢了。因此,降低使用成本是關鍵。所以現在的環保袋上,很多商家都在「環保袋」上印刷廣告,以廣告費來抵消使用成本。
最重要的還是人類應該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減少塑料的污染,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

㈡ 初中科技小論文600字

學術堂整理了一篇600字的初中科技小論文,供大家進行參考:

星期天早上,我打開冰箱拿雞蛋,准備煎一個荷包蛋。我猛地一拉,發現橫卧的幾只雞蛋經不住猛烈的搖晃,流出了鮮艷的蛋黃和透明的蛋液。而豎卧的雞蛋卻完好無損。這是為什麼呢?我跑去問正在看報紙的爸爸,爸爸說:「你自己做個實驗就明白了。是這樣做的...」

我為了探個究竟,照爸爸說的做了一個小實驗:我拿了一大團橡皮泥,分成四小團。上面豎直放上四隻雞蛋和一塊木板,再放上《新華字典》和《小學生作文》兩本書。讓我驚訝的是,結果雞蛋毫發未損!我想如果雞蛋是橫放又是什麼結果呢?動腦不如動手,我就在橡皮泥上橫放了四隻雞蛋。哎!讓我沒想到的是:剛放上一本《新華字典》,雞蛋就四分五裂了!是不是這幾只雞蛋的殼剛好是薄的呢?不如換別的蛋試試看!但結果還是一樣。我再想:一邊放豎的蛋,一邊放橫的蛋,在橫放的雞蛋下墊點橡皮泥,讓這兩只雞蛋一樣高,結果又是怎麼樣呢?我又做了個小實驗,結果放上一隻鉛筆盒,原封不動,又放上一隻瓷盤,橫放的雞蛋「啪」地一聲就碎了。

這是為什麼呢?我仔細思考:這蛋是不是都是兩端殼硬,中間殼軟呢?我這想法是對還是錯呢?如果是對的,為什麼是兩端殼硬、中間殼軟呢..我一下子想出了好多問題。後來,我翻翻科學書,查了查資料,又問了問老師,得出了一個結論:我的想法是錯的。正確的答案應該是:把雞蛋橫放,一壓就破了,如果把它豎起來,就不易破,這說明同樣的材料的強度大小,決定於形狀的不同。這就像拱橋和平橋,兩者所能承受的重量就不同,拱橋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經過做這個實驗,我養成了遇見問題就要仔細思考,爭取弄懂的好習慣。

㈢ 科學小論文600字

稀土對花卉植物開花期的影響

上海寶山區海濱二中 張蕾菁 吳軍等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鮮花的需求也增加了。鮮花色彩艷麗,清香宜人,但都有花期不長久的缺陷。人們為延長鮮花的保鮮期,曾使用過不少試劑,如阿斯匹林等。我們則嘗試用稀土來延長植物的開花期。

稀土是一類稀有元素。農用稀土主要是鑭和鈰元素的化合物。它對植物生長有一定促進作用。為了解它對花期和花的大小有否影響,我們做了以下實驗。

一、實驗材料

農樂粉狀物(一種稀土肥料),金盞菊,燒杯。

二、實驗過程和記錄將農樂配製成5種不同濃度的溶液,將金盞菊朵插入,另外設一對照組。列表如下:花直徑為3—4cm

農樂溶液
情況記錄
對照

50mg/100ml
花盛開,1周後凋謝
花6天後謝

100mg/100ml
花剛開,2周後謝,花盛開

時比對照組略大
花6天後謝

150mg/100ml
花盛開,1周多後凋謝,葉色好
花6天後謝,枝上葉比前較差

200mg/100ml
花盛開,1周多後凋謝,葉色好
花6天後謝,枝上葉比前較差

300mg/l00ml
花盛開,1周多後凋謝,葉色好
花6天後謝,枝上葉比前較差

三、分析和討論

從上述實驗記錄可以認為:稀土對鮮花的開放時間有一定的延長作用。從50mg/100ml稀土溶液到3OOmg/100ml稀土溶液都有一定的延長開花期的作用,而且使花朵的直徑也略有擴大。金盞菊施加稀土後一般能延長開花2--4天。我們認為,這與稀土能促進植物生命活動,促進葉綠素形成,增加有機物合成(加稀土溶液的植物葉色較深)有關。稀土也許有促進植物生殖器官吸收有機養料的作用。我們還發現,稀土濃度越高(在300mg/l00ml以下),延長花朵開放的時間也越長。至於濃度到達多高才會有負作用,我們還得在以後作進一步研究。

稀土是一種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對植物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張、吳二位同學用農用稀土——農樂做延長花卉植物花期的試驗,是很有實用價值的。從文章來看,這兩位同學確實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嘉可勉。

當然,和大多數初次獨立進行科學實驗的同學一樣,他們在實驗方法和實驗報告的表述方面還顯得不夠成熟。不過這沒關系,以後多開展一些這樣的活動,多看一些課外書籍,他們一定會做得更好。與許多同齡人相比,他們已經領先一步了。

首先,從報告的內容來看,作者只進行了一種花卉——金盞菊的花期實驗,所以,報告的題目似改為「稀土對金盞菊花期的影響」更貼切一些。要知道,植物是一個外延很大的概念,在科學研究報告中是不能隨意亂用的。把稀土對某一種植物有作用看作是對所有植物都有相同的作用,那是不行的。這叫以偏概全,往往會釀成大錯。

第二,極稀溶液的濃度應用ppm(百萬分之一)表示,如文中的「50mg/lOOml"可表示為500ppm。

第三,在報告中應該明確記錄用金盞菊做試驗的數量和次數(至少10株金盞菊,反復多次)。

第四,花的開放有始花期、盛花期和凋謝期,它們的具體日期要記錄明確、完整。注意,實驗記錄中的數據必須是明確的,如「6天」「23小時」等,不能出現「1周多」「10多天」之類比較含糊的數據,要不然「稀土越濃,花期越長」有何根據?

(選自《中學科技》1994年第4期)

二 整篇作文

自選題目,利用最近一段課余時間(半個月或—個月),嘗試寫一篇自然科學小論文。

題目的選擇很重要,可結合自己特別有興趣的某門學科的學習、鑽研,或者結合學科課外興趣小組的課題研究活動,或者根據自己平時對某種自然現象的觀察、研究,選擇研究范圍和研究深度適合自己水平、條件的題目。然後參照課文中提出的一些要求和注意點,去認真搜集並分析材料,提煉出有一定價值的觀點,安排好合適的結構,快速起草並細心修改,最後認真謄清。課文後所附例文可供參考;還可以結合課外閱讀,參讀一些報刊上新近發表的科學小論文。

下列題目供參考:

1.沙塵暴的成因與防治

2.××江的污染小議

3.怎樣防止土地荒漠化

4.也談敬畏生命

5.析生物鏈

㈣ 科技小論文600字左右的

1、人或動物的生存與植物的關系

不久前,我們家搬入了現在的新房子。剛搬完家,叔叔阿姨們就送來了好幾盆花和幾株樹。門口、客廳里、房間里和陽台上都擺上了盆景。我對爸爸說:「我們家都有成植物園了,擺那麼多的植物干嗎?」爸爸笑著說:「植物能製造氣氛,凈化空氣,人和動物誰都離不開它們,離開了它們都有不能生存。」人或動物離開植物後不能生存?為什麼人或動物離開植物後不能生存?我將信將疑。決定做幾個小實驗來證明這個問題。

星期天,我從車庫里抓來兩只老鼠。這兩只可憐的小老鼠即將成為我的實驗品。它們不停地掙扎著,圓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小眼睛瞪著我。我把第一隻小巧玲瓏老鼠放在一個大魚缸里,用把玻璃瓶封得嚴嚴實實的,生怕瓶里的空氣與外界的空氣相通。我仔細地觀察著,只見小老鼠沿缸著壁,繞著缸底快速地向前竄。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嗎?難道爸爸說的不是真的?可是,沒過幾分鍾,只見小老鼠繞圈的速度越來越慢,直到停滯不前,奄奄一息的樣子。頓時,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輕輕拿開,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進第二隻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葉茂的植物。然後輕輕蓋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魚缸,只見小老鼠驚慌地亂竄。過了好久也沒要咽氣的樣子。這個實驗證明了植物可以輸送動物所需要的氧氣。

為了進一步證明人類和動物對植物的依賴性。我來到我們老家附近一個飼料加工廠。那兒的空氣里到處彌漫著一股噥噥的灰塵味,熏得我直咳嗽。我感到十分難受。然後,我又跑向我們家屋後的一片竹林里,那是一個空氣新鮮的地方,我感覺極為清爽。這個實驗證明植物可以凈化空氣。使人呼吸順暢。

這兩個實驗證明,人類和動物的生存與植物有密切的關系。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學道理呢?我們科技小隊來到圖書館去查閱了許多的科技書籍,還到學校電子北閱覽室上網查詢,總結出以下幾點: ① 人必須依靠植物提供氧氣,只有植物才能製造氧氣。如果說一個人幾天不吃飯、幾天不喝水且有一息尚存的話,幾分鍾就可能性命難保,氧氣可是人生命活動的第一需要呀!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約2萬多次,吸入氧氣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0.9千克。 ② 動物與植物的呼吸,物質的燃燒,也都要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這樣一來,空氣中的氧氣不就一天天增加么?不!天地間之所以沒有產生過這種危機,就是因為植物既是天然氧氣「製造廠」,又是二氧化碳的「廣闊市場」。 ③ 有人做過統計,1公頃闊葉林,在生長季節每天能製造氧氣750千克,吃掉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來,只要有10萬平方米的林木,就可以供給一個人氧氣的需要量,並把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因為有植物源源不斷地補充氧氣,空氣中的氧氣才能保持基本恆定。相反,如果沒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氣只要500年左右的時間既可以用完。

2、一種新型存儲器——光碟
隨著社會發展,科學進步,計算機對人們來說已不再陌生,僅在北京市的普通家庭,計算機的普及率已經比較高了。

對於使用計算機的用戶來說,如何操作不再是難事,然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龐大的信息量用什麼存儲,靠什麼流通呢?

軟碟片便於攜帶,但容量太小,一般不超過2MB(1MB=1000KB KB=1000B,2B可容納一個漢字),對稍大的軟體則不適用;硬碟容量較大,對稍大的軟體則不適用;硬碟容量較大,從幾十兆(MB)到幾GB(1GB=1000MB)不等,但是只能裝在機器內部,攜帶極為不便。為為集中二者優點且避免二者缺點,便出現了一種新存儲器——光碟。光碟的大小與軟盤相仿,隨時可帶在身上,使用方法與軟盤也基本一樣,只不過用的不是軟盤驅動器,而是光碟驅動器。

光碟的大小與軟盤相仿,隨時可帶在身上,使用方法與軟盤也基本一樣,只不過用的不是軟盤驅動器,而是光碟驅動器。

光碟不像軟、硬碟那樣利用高速旋轉來控制讀寫速度,而是充分利用光。高科技的光頭讀寫,使光碟和可讀寫光碟速度快,容量大,跟上了當前計算機發展的潮流。

光碟分為兩大類:只讀光碟和可讀寫光碟。只讀光碟標准容量為650MB,速度比軟盤要快得多,相當於中檔硬碟的速度;可讀寫光碟容量大些,一般不超過1.4GB,速度略慢,相當於低盤的速度。

光碟的優點還不止這些,它的計算機領域已被廣泛應用。

首先先是軟體,無論是應用軟體還是游戲軟體,容量超過15MB,使用軟盤就不太方便了,何況幾百上千兆的高級軟體。而使用光碟就不用顧忌這些,無論多大的軟體,只需薄薄的幾張光碟便可解決問題。所以現在的軟體和游戲多趨向於精美化、完善化,漏洞明顯減少。

其次,現在流行的CD唱盤,VCD影碟,都是利用了光碟技術。它們實質上都是按不同格式存儲的光碟。

再加上較之軟、硬碟、光碟價格低廉,可被一般家庭接受。所以相信過不了多久,光碟勢必成為計算機流通領域的主流,而且它的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決不會停止的。

3、動量守恆定律,是最早發現的一條守恆定律,它淵源於十六、七世紀西歐的哲學思想,法國哲學家兼數學、物理學家笛卡兒,對這一定律的發現做出了重要貢獻。

觀察周圍運動著的物體,我們看到它們中的大多數終歸會停下來。看來宇宙間運動的總量似乎在養活整個宇宙是不是也像一架機器那樣,總有一天會停下來呢?但是,千百年對天體運動的觀測,並沒有發現宇宙運動有減少的現象,十六、七世紀的許多哲學家都認為,宇宙間運動的總量是不會減少的,只要我們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物理量來量度運動,就會看到運動的總量是守恆的,那麼,這個合適的物理量到底是什麼呢?

法國的哲學家笛卡兒曾經提出,質量和速率的乘積是一個合適的物理量。速率是個沒有方向的標量,從第三節的第一個實驗可以看出笛卡幾定義的物理量,在那個實驗室是不守恆的,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最初是靜止的,速率都是零,因而這個物理量的總合也等於零;在相互作用後,兩個物體都獲得了一定的速率,這個物理量的總合不零,比相互作用前增大了。

後來,牛頓把笛卡兒的定義略作修改,即不用質量和速率的乘積,而用質量和速度的乘積,這樣就得到量度運動的一個合適的物理量,這個量牛頓叫做「運動量」,現在我們叫做動量,笛卡幾由於忽略了動量的矢量性而沒有找到量度運動的合適的物理量,但他的工作給後來的人繼續探索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4、你能在刀刃上行走自如嗎?你能在走完刀刃後什麼事都沒有嗎?肯定不能。但是,你知道嗎?一隻小小的蝸牛做得到。
中午,媽媽把青菜放在廚房裡,在青菜前面還放著幾片刀片。不知從哪兒爬進來的一隻蝸牛,看見了青菜就奮力朝青菜爬去。要想吃到青菜,需要從刀刃上翻過去。可沒想到,它在經過刀刃時,居然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安然無恙地抵達了目的地。我真是感到奇怪,懷疑蝸牛的下身是不是有一層「保護膜」,便拿來放大鏡對蝸牛進行研究。
原來,蝸牛的身體下面有一塊十分有彈性的肌肉,它很發達,與別的肌肉有很大不同。這塊肌肉是由許多小塊的肌肉組成的。這塊肌肉就是蝸牛的腹足。蝸牛爬行時,它的足緊貼在別的物體上,由腹部肌肉做出波狀蠕動,就能緩慢地向前爬行了。同時,它能分泌一中粘液幫助它爬行。在蝸牛爬行的時候,這種粘液,遍布足面,就能夠保護足面不受損傷。
原來當蝸牛從刀刃上爬過的時候,是這種粘掖給它護了駕,不然的話,它恐怕早就「碎屍萬段」了,大自然可真神奇啊!

5、 棍「冒汽」
炎熱的夏天,熱氣逼人,吃上一根冰棍才舒服呢!你注意過嗎,冰棍從冷藏箱里拿出來往往還冒「汽」哩! 真有趣,通常只有熱的東西才冒汽,冰棍為什麼會冒汽呢?
夏天的氣溫比冰棍的溫度高得多,冰棍一遇到空氣就要融化,融化時要從周圍的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熱,使空氣的溫度下降。平時空氣里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氣,由於溫度突然降低,就達到飽和或過飽和狀態。也就是說,冰棍周圍的空氣由於溫度降低,便容納不下原來所含的那麼多水蒸氣了。在這種情況下,多餘的水蒸氣就結成微小的水珠,形成一團團飄浮著的霧狀水滴,經光線照射,就成了白色的水汽。
雲、霧、雨、雪形成的原因也是這樣。江河湖海里的水,受到陽光照射後,不斷地變成水蒸氣,飄散在空氣中,含有水蒸氣的空氣受熱上升,升到一定高度,遇到冷空氣,就凝成一團團懸浮的小水滴,這便是雲。靠近地面的水蒸氣,遇冷也能結成一團團懸浮的小水滴,這就是霧。所以雲和霧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在合適的條件下,雲里的小水滴不斷地合並成大水滴,直到上升的氣流托不住它的時候,便降落下來,形成雨。如果是冬季,這些水滴就結晶成雪花漫天飄舞。不過,空氣中飽和水汽的凝結,必須有它凝結的「核心」才行,這個核心就是飄浮在空氣中的塵埃,它是促進雲、霧、雨、雪形成的必要條件之一。
雲霧的秘密,使英國物理學家威爾遜受到很大啟發。經過研究,他於1894年發明了一個叫「雲霧室」的裝置,它裡面充滿了干凈空氣和酒精(或乙醚)的飽和汽。如果闖進去一個肉眼看不見的帶電微粒,它就成了「雲霧」凝結的核心,形成霧點,這些霧點便顯示出微粒運動的「足跡」。因此,科學家可以通過「雲霧室」,來觀察肉眼看不見的基本粒子(電子質子等)的運動和變化情況。同時,還發現了不少新的基本粒子。威爾遜雲霧室,為研究微觀世界作出了卓越貢獻,1927年,他因此榮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金。

㈤ 科技小論文600字

人或動物的生存與植物的關系
不久前,我們家搬入了現在的新房子。剛搬完家,叔叔阿姨們就送來了好幾盆花和幾株樹。門口、客廳里、房間里和陽台上都擺上了盆景。我對爸爸說:「我們家都有成植物園了,擺那麼多的植物干嗎?」爸爸笑著說:「植物能製造氣氛,凈化空氣,人和動物誰都離不開它們,離開了它們都有不能生存。」人或動物離開植物後不能生存?為什麼人或動物離開植物後不能生存?我將信將疑。決定做幾個小實驗來證明這個問題。
星期天,我從車庫里抓來兩只老鼠。這兩只可憐的小老鼠即將成為我的實驗品。它們不停地掙扎著,圓溜溜的小眼睛瞪著我。我把第一隻小巧玲瓏的老鼠放在一個大魚缸里,用一次性薄膜桌布把玻璃瓶封得嚴嚴實實的,生怕瓶里的空氣與外界的空氣相通。我仔細地觀察著,只見小老鼠沿缸著壁,繞著缸底快速地向前竄。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嗎?難道爸爸說的不是真的?可是,沒過幾分鍾,只見小老鼠繞圈的速度越來越慢,直到停滯不前,奄奄一息的樣子。頓時,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輕輕拿開,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進第二隻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葉茂的植物。然後輕輕蓋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魚缸,只見小老鼠驚慌地亂竄。過了好久也沒要咽氣的樣子。這個實驗證明了植物可以輸送動物所需要的氧氣。
為了進一步證明人類和動物對植物的依賴性。我來到我們老家附近一個飼料加工廠。那兒的空氣里到處彌漫著一股濃濃的灰塵味,熏得我直咳嗽。我感到十分難受。然後,我又跑向我們家屋後的一片竹林里,那是一個空氣新鮮的地方,我感覺極為清爽。這個實驗證明植物可以凈化空氣。使人呼吸順暢。
這兩個實驗證明,人類和動物的生存與植物有密切的關系。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學道理呢?我們科技小隊來到圖書館去查閱了許多的科技書籍,並且上網查詢,總結出以下幾點: ① 人必須依靠植物提供氧氣,只有植物才能製造氧氣。如果說一個人幾天不吃飯、幾天不喝水且有一息尚存的話,若氧氣立刻消失,那人幾分鍾就可能性命難保,氧氣可是人生命活動的第一需要呀!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約2萬多次,吸入氧氣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0.9千克。 ② 動物與植物的呼吸,物質的燃燒,也都要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這樣一來,空氣中的氧氣不就一天天增加么?不!天地間之所以沒有產生過這種危機,就是因為植物既是天然氧氣「製造廠」,又是二氧化碳的「廣闊市場」。 ③ 有人做過統計,1公頃闊葉林,在生長季節每天能製造氧氣750千克,吃掉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來,只要有10萬平方米的林木,就可以供給一個人氧氣的需要量,並把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因為有植物源源不斷地補充氧氣,空氣中的氧氣才能保持基本恆定。相反,如果沒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氣只要500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用完。
所以,人類和動物能夠維持生命,活動時所需要的氧氣,必須歸功於綠色植物。植物與我們人類和動物的生命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在此,我們繁華中學9班全體同學呼籲全社會的人們不要再砍伐植物,讓植物成為我們最好的朋友。

㈥ 科學小論文600字

我談環保袋
——科技小論文
現在,環境保護已經成了社會上的人人注重的話題。我們是資源有限的國家,人人都應該保護環境和資源。
比如塑料製品,現在我國的塑料製品嚴重地污染了我們的環境,帶來了「白色污染」。塑料購物袋就是「白色污染」的一種,它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而且中國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由於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特別是超薄塑料購物袋容易破損,大多被隨意丟棄,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所以,我國對此也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環保措施,如「限塑令」——使用環保袋就是控制「白色污染——塑料袋」的一個辦法。
使用環保袋有很多好處,比如:使用壽命比塑料袋長;.可以循環利用;價格低廉,易於推廣等等。
現在人們去超市、商場購物大多都使用環保袋,從而減少塑料袋的使用,更好的保護環境。但是現在很多的環保袋都是用紙製品做成的。比如牛皮紙袋、塑料紙袋都是用紙做的。我認為這樣也不是很環保,因為紙也是用樹木製成的,而現在人類砍伐樹木用來做環保袋,所以這樣的環保袋也是破壞綠化,不夠環保。
我認為使用環保袋,應該選用更加環保的材料,比如無紡布袋,帆布袋,棉布袋等等。這些材料都是非常環保的。
無紡布袋(也叫不織布袋),是很合適的環保袋,因為這種袋子不僅造型美觀,很耐用,而且透氣性好,可以重復使用。從限塑令發布開始,塑料袋將開始逐漸退出物品的包裝市場,也有一部分市場取而代之的是能夠反復使用的無紡布購物袋。無紡布袋較之塑料袋而言更容易印刷圖案,顏色表達更鮮明。加上能夠反復使用的這一特點,陸續被許多市場、超市、商店選用。
雖然無紡布袋很環保,也被各個商家選用。但是這種袋子也存在著一種問題——價格比塑料貴,這對業主來講,卻增加了經營成本。比如,業戶售出一公斤青菜,利潤可能只有1角錢,用普通的塑料袋幾乎不用計算成本,但如果使用環保的無紡布塑料袋,差不多就不掙錢了。因此,降低使用成本是關鍵。所以現在的環保袋上,很多商家都在「環保袋」上印刷廣告,以廣告費來抵消使用成本。
最重要的還是人類應該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減少塑料的污染,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

參考資料: 只有這個原創的環保散文。參考!

㈦ 小學六年級科學小論文八百字左右

讓小學科學教學充滿活力
我們都知道,新的課程標准對於科學學科有著明確的要求,強調科學教學應著眼於學生的發展,以「探究式學習」為核心。新課程所追求的理想課堂應該是:充滿活力的學習樂園,是學生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主陣地,是師生學習、討論、交流、合作的最佳場所。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那麼就是:煥發出生命活力的課堂才是理想的課堂。那麼如何才能使小學科學教學富有生機、充滿活力呢?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應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下面我就將我的體會與大家共同交流,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以求共勉。
1.大膽質疑 激發探究熱情
質疑是創新的起點,許多科學發現都是從疑問開始的。科學作為一門實驗性學科,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及提問能力尤顯重要。因此,在教學中要努力引導學生生疑、質疑、釋疑。教學生學會在本節所學知識的重點、難點、關鍵處提出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留有餘地,給學生適當的思考時間,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機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提問氛圍,逐步培養學生敢想敢問的良好習慣。如,在教學「鐵釘生銹了」時,我先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的鐵銹,再讓學生比較沒有生銹和生銹的鐵製品的不同,學生經過討論交流得出:「鐵銹是一種新的物質」,我接著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鐵在什麼條件下最容易生銹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提出自己的觀點,並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問題:「為什麼商店裡完好包裝的鐵釘沒生銹?」「瓷盆為什麼瓷掉了就會生銹?」……此時,學生的探究熱情很高。通過這樣一系列問題的探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應用自然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2.主動參與 注重探究過程
知識的獲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識如何獲得的過程更為重要。這就要使我們的學生能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發展。科學課不僅僅是簡單地向我們揭穿謎底,而是將引導我們像科學家那樣去研究、探索這些科學現象。初步體驗科學家們的研究方法。所以,教師就是要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探求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手段並內化為學習研究的能力。如教學「聲音的產生」,我讓每個同學先找出周圍出現的各種聲音,再讓學生想辦法使一隻保鮮袋發出聲音,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實踐,想出了不少方法讓那隻保鮮袋發出聲音,亦激發了學生想主動探求聲音產生的原因在哪裡?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科學並不神秘,也不遙遠,科學現象經常就在我們身旁出現,如果能認真地思考、討論,將會加深理解,活躍思維,師生將在這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感到歡愉,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3.注重實驗 培養探究能力
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加強科學實驗教學,特別要加強探索性實驗的訓練,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在學生已有知識和初步具有實驗技能的條件下,由教師提出課題,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在實驗中觀察現象,主動探索,然後得出科學規律。如在教學「電磁鐵」時,我首先提出課題,讓大家猜想一下什麼是電磁鐵?然後讓學生和老師一起做一個電磁鐵,但這個電磁鐵只能吸引一些小物體,你想用什麼方法能讓電磁鐵的磁力大一些呢?學生們都積極思考,提出了這樣一些猜想:與電池節數有關;與導線粗細有關;與繞線圈數有關等等。然後我適時讓大家針對自己的猜想,自己設計實驗,自己動手實驗,並作好觀察,記錄好數據,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很顯然採用探索性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自己探索,成為科學知識的主動探索者。使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實驗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4.課外拓展 聯系生活實際
讓學生認識自己身邊處處都有科學現象,培養學生形成善於觀察現象、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知識和規律能力的習慣,為終身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總之,在科學教學中,運用多種手段,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這些情境中主體意識得以體現,創新意識得以喚醒,情感意識、科學態度等品德要素得以陶冶,實踐能力得以鍛造。既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課堂真正「活」了起來。

㈧ 科技小論文600字

科技小論文
——警惕全球變暖
最近這幾年,大家覺得天氣一下子就變熱了,原本涼爽的秋天現在幾乎要到10月下旬才開始,8月份最熱的天居然達到了40度以上。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人類自己惹的禍。
隨著人類高科技發展進程越來越快,科學隨之產生的副作用逐漸體現出來,全球變暖就是一個例子。天氣炎熱,在酷暑里泡空調成為了一項新的「業余愛好」,但人們可曾想過,空調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空調排放的氣體中含有大量的甲烷,輸送到外面,甲烷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氣體。同時,空調還會浪費掉許多電,所以要盡量避免用空調,適當即可。
而另一個原因就是:二氧化碳!汽車尾氣與工廠廢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最可能導致溫室效應(即全球變暖)現在汽車逐漸增多,據有關方面統計,到21世紀,汽車在全世界已有7億輛,大量的尾氣嚴重影響著我們,咳嗽,喉嚨發炎……最重要的是全球變暖。有人統計,美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達到了20噸一年!中國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排放量也有2.51噸一年!我們周圍的環境在惡劣地變化。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森林銳減,水資源破壞,生態鏈嚴重被破壞,大量土地貧瘠,水污染嚴重,據統計全世界10%的河水被污染,新鮮的淡水供應成了問題,同時由於礦物質被大量使用,燃燒出的CO2氣體導致了大氣污染,同時臭氧層被嚴重破環,南北極出現臭氧層洞,加劇了環境的惡化。這樣惡性循環的話,最終會導致人們的生活被嚴重影響。
這樣一來的悲劇是什麼呢?當然是顯而易見了!天氣加熱,海平面上漲,南北極冰川融化,海濱城市,島國被淹。這一切,都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生存,實驗證明,以後300年,海平面將上漲半米多,這還是最樂觀的數據。再過7年,全球變暖將會無可逆轉地持續。更可怕的是,由於北極冰融化,降雨量加強,大量淡水匯入北大西洋,破壞了墨西哥暖流,一旦墨西哥暖流被切斷後,歐洲西北部溫度將會下降5—8度之多,從而造成的影響,很可能引發新的冰河時期!想必大家一定看過《後天》這部電影,劇中的情景正是幾百年後對我們地球的一個真實寫照:龍卷風,冰層斷裂,溫度急劇下降,冰風暴,凍雨,地震,洪水,海嘯……這並不是瘋狂的幻想,如果人類不停止毀壞環境的話,這將成為現實!全球變暖不僅僅是天氣變熱,更會牽連出許多負面影響!

㈨ 六年級科學小論文600字到700字之間。

媽媽曾給我出過這樣一個謎語:「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排下八卦陣,單捉飛來將。」這則迷語告訴我們:蜘蛛專吃活的東西,難道它不吃死的東西嗎?這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做了實驗。

我從牆角處捉來一隻小蜘蛛,把它放進一個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蓋有玻璃,便於觀察)。沒等蜘蛛織網,我又撿來一隻死的小蟲、一隻死蒼蠅,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隨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為了徹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蒼蠅,第二天,我又來到盒子前觀察,看到死昆蟲、死蒼蠅還在原來的地方,可盒子角處多了一個網,蜘蛛在網上安靜地趴著。這時,我想:昨天死蒼蠅、死昆蟲沒被吃掉是不是因為沒有網呢?於是,我又將死蒼蠅拿起來輕輕地放在網上,可蜘蛛還是一動不動,緊接著,我又用筆輕輕地觸動了一下網的邊緣,咦,蜘蛛好像有了反應,開始向顫動的方向爬去,我把筆收回,網停止了顫動,信號斷了,它就停了下來,不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我又用筆尖觸動網上死蒼蠅的身體,網開始顫動,蜘蛛就開始向這邊爬來,我又把筆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樣,過了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噢!我終於明白了:原來蜘蛛是靠網的顫動來產生感覺的,靠織網而捕食的。於是,我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為了證實蜘蛛靠網的顫動產生感覺,我又做了實驗。將筆尖放在網上死蒼蠅的身上,長時間的顫動,網的震動越來越大,蜘蛛產生的感覺好像也越來越強烈,蜘蛛便匆匆地趕過來,等蜘蛛碰到蒼蠅,我將筆尖收回,只見蜘蛛尾部很快噴出黏乎乎的絲將蒼蠅捆住,接著又看著蜘蛛的背一動一動的,好像在吸食蒼蠅,不一會兒,網上就剩下一個完整的空殼了。這個實驗證明蜘蛛吃動的昆蟲。

我們探密小組又到圖書館、書店查閱了大量有關蜘蛛的書籍。其中《普通動物學》一書中寫道:蜘蛛為食肉性動物,其食物大多數為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但口無上顎,不直接吞食固體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當昆蟲等動物觸網時,會用力在網上掙扎,使網絲顫動而使蜘蛛很快發覺,蜘蛛便順著縱向絲向獵物爬去,用蛛絲包裹獵物,固定於網上,先用螯肢內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獲獵物體內,將其殺死,再由中腸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獲物的組織中,很快將其分解為液汁,然後吸進消化道內,最後吃剩下的體殼,就被完整的棄留在蛛網上了。這些充分證明:飛來的昆蟲使蜘蛛網顫動,網顫動會使產生感覺,蜘蛛產生感覺就會將獵物捕獲,因此,證實了蜘蛛只吃活動物,而不吃死的昆蟲

讓火柴「跳舞」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塊兒做了個「火柴跳舞」的實驗。
按照爸爸的吩咐,我端來一盆清水,找來一盒火柴和一瓶膠水。
爸爸先從火柴盒裡拿出一根火柴,然後在火柴頭上塗了一層厚厚的膠水,再將火柴扔進水裡。過了一會兒,奇跡發生了:只見火柴自立於水中,一搖一擺地跳起了「舞」。它時而原地轉幾個圈,時而向前一搖一擺地走去,時而蹣跚著後退,就像配合著一個無形的舞伴在翩翩起舞。
不料,跳了一分鍾,火柴就倒下了。
我就對爸爸說:「才跳了這么一會兒呀!」
爸爸笑了:「你這個性急鬼!就不能再等幾分鍾?」
於是我耐心地等著。大約過了五分鍾,火柴果真又跳起了舞!依然跳得那麼歡快,那麼有節奏。不過,一會兒,它又倒下了。可再等幾分鍾,它又能站起來跳。如此反復了好幾次後,火柴就再也不動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很納悶。
爸爸說,火柴頭含有磷,與膠水接觸後,就會產生一種氣體。氣體越聚越多,就會使火柴直立起來;氣體散發時,火柴就被帶動得「舞蹈」起來。當氣體散發完了,火柴也就不動了。過一段時間,氣體又會聚集起來,火柴便再一次「跳舞」。
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以後,我還得多做些實驗,多了解掌握一些科學知識。

㈩ 小學六年級科技小論文600字

樹干為什麼是圓的?
在觀察大自然的過程中我偶然發現,樹乾的形態都近似圓的——空圓錐狀。樹干為什麼是圓錐狀的?圓錐狀樹干有哪些好處?為了探索這些問題,我進行了更深入的觀察、分析研究。
在輔導老師的幫助下,我查閱了有關資料,了解到植物的莖有支持植物體、運輸水分和其他養分的作用。樹木的莖主要由維管束構成。莖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質部木纖維承擔,雖然木本植物的莖會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時間范圍內,莖的木纖維數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樹木莖的橫截面面積一定。接著,我們圍繞樹干橫截面面積一定,假設樹干橫截面長成不同形狀,設計試驗,探索樹干呈圓錐狀的原因和優點。
經過實驗,我們發現:(1)橫截面積和長度一定時,三稜柱狀物體縱向支持力最大,橫向承受力最小;圓柱狀物體縱向支持力不如三稜柱狀物體,但橫向承受力最大;(2)等質量不同形狀的樹干,矮個圓錐體形樹干承受風力最大;(3)風是一種自然現象,影響著樹木橫截面的形狀和樹木生長的高矮。近似圓錐狀的樹干,重心低,加上龐大根系和大地連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穩度更大;(4)樹干橫截面呈圓形,可以減少損傷,具有更強的機械強度,能經受住風的襲擊。同時,受風力的影響,樹干各處的彎曲程度相似,不管風力來自哪個方向,樹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樹干不易受到破壞。
以上的實驗反映了自然規律、自然界給我們啟示:(1)橫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狀物體,具有最大縱向支持力,其形態可用於建築方面,例如角鋼等;(2)橫截面是圓形的圓狀物體,具有最大的橫向承受力,類似形態的建築材料隨處可見,如電視塔、電線桿等。
在我的觀察、試驗和分析過程中,逐漸解釋、揭示了樹干呈圓錐狀的奧秘,增長了知識,把學到的知識聯系實際加以應用,既鞏固了學到的知識,又提高了學習的興趣,還初步學會了科學觀察和分析方法。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科學小論文6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