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科學抵抗彎曲

六年級科學抵抗彎曲

發布時間:2020-12-25 13:45:26

六年級期末科學模擬試卷

桐廬縣 第一學期六年級科學期末檢測題2
班級: 姓名:
一、判斷題(正確的打「√」,錯的打「×」)
1.用電飯煲煮飯,是把電能轉變成了熱能。( )
2.同種材料,即使形狀變化,它的抗彎曲能力是不會改變的。 ( )
3.球形在各個方向上都是拱形,這使得它比任何形狀都要堅固。( )
4.蓄電池的電是化學能轉化而來的。( )
5.電燈輸出的能量形式只有光 。 ( )
6.各種動物都喜歡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里,不同的動物對環境有不同的需求。 ( )
7.上小下大,上重下輕的物體不容易傾倒。( )
8.如右圖,使用筷子是一種省力杠桿。( ) 題8圖
9.使用螺絲刀時,手應握在刀柄處,這樣能省力。( )
10.增加滑輪組上的動滑輪個數,可以更省力。( )
11.拱形受壓會產生一個向外推力,抵住這個力,拱形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這就是拱形承重的秘密。( )
12.聲音和光不能使物體運動,所以它們不具有能量。( )
13.課堂上觀察研究過變速自行車的齒輪,當自行車腳踏板的齒輪帶動最大驅動輪齒輪時,自行車速度最慢。( )
二、選擇:(把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內)
1.反復彎折鐵絲的過程中( )
A.化學能轉化成熱能 B.熱能轉化成動能 C.動能轉化成熱能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天平是杠桿的應用 B.燒火用的鐵鉗夾柴送入爐子能省力
C.用老虎鉗夾鐵絲能省力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一個定滑輪能改變用力方向
B.使用一個定滑輪能省一半的力
C.使用一個動滑輪能改變用力方向
4.人和動物從食物中獲取的能量屬於( )。
A.光能 B.化學能 C.電能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線圈和指南針可以檢測廢電池是否還有電
B.直導線能產生磁性 C.線圈能產生磁性
6.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的方法是( )
A.增加連接的電池節數 B.改變鐵釘的釘帽與釘尖的方向
C.改變導線繞圈的方向
7. 生物學家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同一種動物,愈冷的地方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 )。
A.一樣 B.越大 C.越小
8.葉子比較寬大的植物適宜生活在( )的環境中。
A.寒冷乾燥 B.炎熱濕潤 C.寒冷濕潤
9.「輪軸的秘密」我們已學過,下面問題我會答。
(1)右圖把大圓稱輪,小圓稱軸。當用力點放在輪上,拉起軸上的阻力物,就能( )。 題(1)圖
A.費力 B.省力 C.不省力也不費力
(2)下面三個圖,應用輪軸的工具是( )。
(3)右圖螺絲刀,左邊人只要輕輕一扭,右邊人用很大力也止不住扭轉。其原因是( )。
A.螺絲刀是輪軸工具,柄比刀頭粗很多
B.左邊是木製,右邊是鋼制的
C.左邊柄有花紋,右邊鋼條滑
10.課堂上做過「建高塔、造紙橋」的活動,下面活動我知道。
(1)如圖(1)的建高塔,為什麼下部要用大的塑料瓶?還要加滿沙子。( )
A.美觀 B.穩定 C.防人呼出的氣吹倒塑料瓶
(2)課堂上做過「沒有外推力的拱」活動,如圖a ,兩人把竹竿擠彎要用很大的力擠住竹的外推力。如圖b ,兩人不用力,竹拱也彎著,這就是沒有外推力的拱。這沒有外推力的原因是( )。
A.在水平方向有物體拉住了拱足 B.是人用腿頂住了拱足 C.可能拱已折斷
(3)下面造的紙橋最能承重的是( )。
11.課堂上觀察動植物種類特徵,下面活動我知道。
(1)如下圖動物骨骼看似不一樣,但有一特徵是一樣的,它是( )。
A. 尾骨 B.頭骨 C.脊椎骨
(2)下面植物圖片不是開花植物的是( )。
(3)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有多項,下面( )是其中之一。
A.造成復雜環境,不利生物生長 B.對人類生存具有好的作用
C.使人類吃的東西多的
三、填表題新課標第一網
把下列植物填入相應的類別中:桃樹、水杉、蘑菇、水葫蘆、松樹、狗尾草、菊花、黑木耳、雪松、荷花、海帶、楊梅。
開花類 種子類 水生類 不開花類

四、綜合題
1.在下面的圖中(1)S1、S2、S3是定滑輪還是動滑輪?(2)簡要寫出這滑輪組具有什麼作用。(3)如果彈簧稱讀數是2.9N,那拉力F應是多少牛?
(1)答:S1是 S2是
S3是
(2)答:
(3)拉力F應是( )N。
2.利用大自然的能量為人類服務是我們的目標。
海洋潮汐蘊藏著很大能量,利用潮汐的能量轉換後燒飯的過程描述如下:在海邊築壩,漲潮時把海水放入壩內,潮落時放水,用潮漲潮落的水位差推動水輪發電機發電,用電讓電飯鍋燒飯。問:①海邊的大壩是一個能量轉換器,它把( )能轉換成( )能;②水輪發電機是一個能量轉換器,它把( )能轉換成( )能;③電飯鍋是一個能量轉換器,它把( )能轉換成( )能。
3.右圖是拱形式鋼索橋,C是鋼梁,D是所有的鋼索。
(1)A、B的作用是:
C的作用是:
D的作用是:
(2)已知該拱形式鋼索橋最多可以通過10噸的汽車,現在要通過10噸以上的汽車,你認為在A、B、C、D處應當解決什麼問題?請你簡要說說。
答:

蓮山課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xxkx/97734.htm#8757

⑵ 求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第二單元抵抗彎曲的電子教材,發圖片也行,謝謝,著急用!

安徽一u庫持股會更多更多腳後跟

⑶ 小學六年級科學試卷

1.通過透鏡看到的面積或區域叫做透鏡的________。
2.生物體都是由________組成的。
3.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發明,為人類打開了微小世界的大門。
4._______是指用另一種方法來使用已用過的東西,它是減少垃圾數量的重要方法。
5.植物的「殺手」有________、________等。 二、選擇題
二、選擇題1.世界上最早的顯微鏡是_______發明的。 ①牛頓 ②達爾文 ③列文虎克
2.第一個發現和提出「細胞」這個名稱的人是________。
①羅伯特.胡克 ②列文虎克 ③達爾文
3.下面的做法,你認為正確的是________。
①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 ②經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③把廢紙送到回收站
三、判斷題
1.光線從空氣進入凸透鏡時會產生折射而彎曲。( )
2.晶體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
3.一個凸透鏡的放大倍數是有限的。( )
4.今天的電子顯微鏡可以把物體放大到200萬倍。( )
5.一個細菌又稱一個菌落。( )
6.細胞學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
7.微生物對人類都是有害的。( )
8.填埋場在填滿垃圾後,可以在上面種植莊稼。( )
9.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製取玻璃便宜。( )
10.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
一、填空題

1.光線從空氣進入凸透鏡時會發生________而_________,而人認為從物體反射的物體反射的光是__________傳播的,所以通過凸透鏡看物體會感覺放大了。

2.通過透鏡看到的面積或區域叫做透鏡的_________。

3.目前,對待垃圾最積極,最科學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請按距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寫出它的八大行星:________、________、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為了得到可靠的觀察結果,我們可以像科學家那樣採取__________的方法。

二、判斷題

1.晶體的形狀很有規則,有的是立方體,有的象金字塔。( )

2.今天的顯微鏡可以把物體放大到200萬倍。( )

3.菌落是很多細菌聚集到一起形成的。( )

4.生物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

5.人類利用酵母發面的歷史已有5000多年。( )

6.所有垃圾都可以回收利用。( )

7.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和分裝,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

8.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徵就是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環形山。( )

9.月球引力大約為地球的六分之一。( )

10.光年是計量時間的單位。( )

三、選擇題

1.環形山的形成,目前公認的是( )。

①「撞擊說」 ②火山爆發 ③地震

2.放大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 ).

①越大 ②越小

3.世界上最早的顯微鏡是( )製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①列文虎克 ②巴斯德 ③羅伯特.胡克

4.第一個發現和提出細胞這個名稱的人是( )。

①列文虎克 ②巴斯德 ③羅伯特.胡克

5.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辦法是( )。

①減少垃圾數量 ②重新使用

⑷ 六年級上冊優化學習科學答案大全

小學六年級(上)科學期末測試卷 (參考答案)
一、 填空。28%
1、省力2、承受更大的壓力(抵抗彎曲的能力更強)3、石油、天然氣、煤、4、杠桿、滑輪、斜面(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5、趙州橋6、雪松、黃楊、7、單眼皮、圓臉、厚嘴唇等。 二、選擇題。12%
1、A 2、A 3、A 4、C 5、C 6、 C 7、C 8、B 9、C 10、A 11、A 12、C 三、判斷題。20%
1、 錯 2、 對 3、對 4、對 5、錯 6、錯 7、 錯 8、錯 9、錯 10、對 四、連線。5%
汽車方向盤 斜面 螺絲釘 省力杠桿 羊角錘 費力杠桿 鑷子 輪軸 吊車
五、用畫線代替繩子,把下圖組裝成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略)6% 六、列動物的編號寫在相應的類別中。5% 昆蟲類:A、H 魚類 :D、J 鳥類:B、E、G
哺乳類:C、F、K
七、請分別標出下圖中這些「杠桿」的支點、用力點和阻力點,並說明它們分別是哪一類型的杠桿。6%
1.省力杠桿 2.省力杠桿 3.費力杠桿 八、簡答題。
1、研究自行車時,發現的機械原理分別應用在哪些部位?6% 機械原理 應用部位 輪軸 方向盤等 斜面 螺絲等 杠桿
剎車等
2、綠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有什麼意義?請提出三條保護綠色植物的措施。6%
1.提供給人類做食物;2.供人類欣賞;3.提供給人類做葯材;4、人類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用品及學慣用品;5、可以凈化空氣;6、提供給動物做食物。措施:略。 九、實驗題。6%
桌上的實驗材料有電池、電池盒、導線、大鐵釘、大頭針,請你利用以上材料設計一個對比實驗,檢驗電磁鐵的磁力與電池關系的研究計劃。
①、你研究的問題是(電池的多少與磁力的大小有關系嗎?) ②、你的假設是(電池多,磁力大;電池少,磁力小。) ③、你改變的條件是(電池的數量)
④、保持不變的條件是:1.線圈的多少;2.鐵釘的長短;3.鐵釘的粗細;„„

⑸ 用十句話概括六年級科學抵抗彎曲內容

用十句話概括六年級科學抵抗彎曲的內容這個肯定不是那麼好容易總結的

⑹ 小學六年級科學。 1.定滑輪與動滑輪的作用有什麼不同 2.研究紙梁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 實驗

1、定滑輪可以改變用力方向,不能省力,要固定;動滑輪不能改變用力方向,可以省一半力,可移動。
2、關系:改變紙的厚度和形狀,可以增大抗彎曲能力;實驗材料:紙、書、橡皮擦;實驗步驟:1、擺4疊10厘米高的書;2、分別放上一張紙和三張紙(或改變紙的形狀);3、上面放橡皮擦,觀察現象。我們的發現:改變紙的厚度和形狀,可以增大抗彎曲能力。
3、關系:線圈纏繞圈數越多,磁力越大。(可以根據吸大頭針的個數證明)

⑺ 小學六年級下冊科學第二課日記

反思一:六年級科學《抵抗彎曲》教學反思
結合生活中的實際經驗與感受進行教學,本堂課無論是師生都感受十分輕松愉快。課堂氛圍活潑,妙趣橫生。教學效果也較好,學生明白了科學的道理。如果人人親自動手實驗,效果將更好。
反思二:六年級科學《形狀與抗彎曲能力》教學反思
本堂課通過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實踐與實驗,在一系列的實驗中逐漸明白科學道理。課堂上有實驗的場景,有實驗的快樂,有實驗的誤差,有實驗的結果……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很自然地認識到了形狀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讓課堂生動起來,學生的學習更能積極起來。
反思三:六年級科學《橋的形狀和結構》教學反思
在教學本節課內容時,充分調動學生生活中的積累,根據橋的特點,並提供出橋的照片,幫助學生了解橋的特性及結構。先在小組中充分交流,然後再獨立敘述橋的特點,多觀察入手,有序表達,理清思路,更促進思考。這樣的教學方式, 既讓學生們獲得了知識,更訓練了思維,而且鍛煉了表達能力。這樣達成教學目標是有效的扎實的。
反思四:六年級科學《電磁鐵的磁力》教學反思
電磁鐵的磁力大小,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但是孩子們學習起來卻十分有興趣。我的班級中,孩子喜歡去發現這些有趣的現象。所以,教學時我採用結合生活經驗的方式方法來調動大家參與的積極性。當大家拿著磁石吸引物體時,他們在快樂中便悄無聲息地明白了磁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怎麼樣做才可以改變電磁鐵的磁力大小等等問題。變抽象為具體,這是科學教學課堂上我常採用的方法。並且我堅持讓學生把自己的發現,收獲用比較流暢與准確的語言表達出來,所以,我感覺我的學生們已經養成了比較好的科學素養。

⑻ 六年級科學上冊復習資料

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復習資料

1、在工作時,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叫作機械。螺絲刀、釘錘、剪刀這些機械構造很簡單,又叫做簡單機械。

2、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杠桿。它有三個點,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轉動的位置叫支點。

3、杠桿尺平衡時,左邊的鉤碼數乘以格數等於右邊的鉤碼數乘以格數。

判斷杠桿平衡的兩種方法:(1)判斷用力點的力與阻力點的力

(2)判斷用點力到阻力點的距離

4、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費力。

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省力。

5、像水龍頭這樣,輪和軸固定在一起,可以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

6、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可以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

7、把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就構成了滑輪組。

8、像搭在汽車車廂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體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體所用的力就大。螺絲釘的螺紋越密,旋進去就越省力。

10、鏈條與兩個齒輪嚙合,起到傳遞動力而是自行車運動的作用。

11、各種簡單機械的比較:

簡單機械
舉例

杠桿
省力杠桿
開瓶器、切刀、核桃夾、羊角錘

不省力也不費力
蹺蹺板、訂書機、天平

費力杠桿
筷子、鑷子、釣魚桿

輪軸
水龍頭、門把手、方向盤、扳手擰螺帽、螺絲刀擰螺絲

鑰匙

斜面
盤山公路、大橋引橋、螺絲釘的螺紋

12、寫出各類型滑輪的作用。

滑輪類型
作 用

滑輪
動滑輪
省力

定滑輪
改用用力的方向

滑輪組
既省力又改變用力方向

13、自行車上的各部分應用了哪種簡單機械?

應用機械的位置
應用機械的類型
應用機械的位置
應用機械的類型

車把手
輪軸
車上的螺絲釘
斜面

剎車
杠桿
車輪和車軸
輪軸

大齒輪和小齒輪
輪軸
後架上的彈簧夾
杠桿

車鈴的按鈕
杠桿
腳蹬
輪軸

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復習資料

1、很多的房屋和橋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橫放的材料(橫梁)支撐住的。它們受壓時,橫梁比柱子容易彎曲和斷裂,所以,如何增強橫梁抗彎曲能力是建築上很重要的問題。

2、材料的寬度越寬,抗彎曲能力越強;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彎曲能力越強。材料的寬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響材料抵抗彎曲的能力。

3、改變薄板形材料的形狀,實際上都是減少了材料的寬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雖然減少材料的寬度降低了一些抗彎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強了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4、拱形受到壓力時,能把壓力向下和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形受到壓力時會產生一個向外推的力,能抵住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

5、圓頂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組合,它具有拱形承載受壓力大的優點,而且不產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個方向上都是拱形,這使得它比任何形狀都堅固。

6、生物體中的拱形:人的頭骨、拱形的肋骨、貝殼、烏龜的殼、雞蛋、接近圓形的水果。

7、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框架結構中,三角形框架比四邊形框架更加穩固,四邊形框架容易變形。

8、不容易傾倒的塔結構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輕下重的。

9、橋面在拱下方的拱橋,橋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橋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緊,還增加了橋面的抗彎曲能力。

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復習資料

. 1、1820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把通電導線靠近指南針,發現通電導線可以產生磁性,為人類大規模利用電能打開了大門。

2、用線圈和指南針可以做成電流檢測器,檢測電池中有沒有電。

3、由線圈和鐵芯組成的裝置叫電磁鐵。做電磁鐵實驗時,因為用的導線較短,這個電磁鐵是很耗電的,不要把它長時間接在電池上。

4、電磁鐵的南北極與線圈纏繞的方向、電池正負極的接法有關。

5、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有關:圈數少磁力小,圈數多磁力大;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使用的電池數量有關:電流小則磁力小,電流大則磁力大;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粗細長短、鐵芯粗細長短等因素有一定關系。

6、電動機由磁鐵、繞著線圈的鐵芯、換向器、電刷組成。換向器的作用是接通電流並轉換電流的方向。

7、電動機是用電產生動力的機器。雖然大小懸殊、用途各異,但電動機的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電產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轉動。

8、電能使各種用電器做各種運動、發光、發聲、發熱……我們把電具有的這種能量,叫電能。

9、能量有電能、熱能、光能、聲能等不同的形式。和運動有關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機械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中儲存的能量叫做化學能。

10、所有的用電器都是一個電能的轉化器,能夠把輸入的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用電器名稱
輸入的能量形式
輸出的能量形式

電燈
電能
光、(熱)

電視機
光、聲、(熱)

電冰箱
熱、(光、聲)

電吹風
風、熱、(聲)

空調
熱、(光、聲)

洗衣機
機械能、(光、聲)

取暖器
熱、(光)

電風扇
機械能、(聲)

11、通過發電機,人們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成電能。

用電器名稱
輸入的能量
輸出的能量形式

普通電池
化學能
電能

光電池
太陽能

蓄電池
化學能

水力、風力發電站
機械能

火力發電站
化學能

12、煤是幾億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與空氣隔絕,在長期的的壓力、高溫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氣是幾億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經過長期、復雜的變化形成的。

13、煤、石油、天然氣是幾億年前儲存的太陽能,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點就少一點,我們正在耗盡這些能源。我們要節約能源,開發新能源。現在的新能源有太陽能、地熱、風力、沼氣、核能等。新能源是可再生且污染小的能源。

14、我們使用的電主要都來自發電站,所有的發電站都是用發電機來發電的。

15、在我們使用的能源中,煤、石油、天然氣是重要的能源。

科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復習資料

1、地球上的物種被科學家發現並分類記載的超過200萬種,估計地球上現存的物種有200萬—450種,這足以說明地球生物的多樣性。

2、揚子鱷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地;珙桐主要分布在貴州、四川、雲南等地;白鰭豚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洞庭湖、錢塘江中;大熊貓主要分布在四川、陝西、甘肅的少數地方;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藏、青海、新疆等地)。

3、科學家根據植物的特徵對植物進行分類。根據生活環境不同,可以分為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根據是否落葉,分為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根據莖的不同可以分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根據植物是否有花,可以分為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

4、已發現的植物種類有40萬種之多,開花植物約佔一半以上。不開花的植物包括蕨類、苔蘚類、藻類和菌類等,其中蕨類、苔蘚類、藻類自己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料,而菌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靠吸收其他生物體或土壤里的養料而生存。

5、科學家根據動物的身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特徵給動物分類。根據它們運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水中游的、空中飛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據它們生存的方式可以分為野生的和家養的;根據它們的食性可以分為植食動物、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根據身體內是否有脊柱,科學家將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又將脊椎動物分為魚類、兩棲動物(蛙)、爬行動物(龜、蛇)鳥類和哺乳動物;將無脊椎動物分為環節動物(蚯蚓)、節肢動物(昆蟲)、軟體動物(田螺、蝸牛)等

6、像螞蟻那樣,身體上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類(螞蟻、蜻蜓、蝴蝶、蜜蜂、蝗蟲、蚜蟲、蟬、蠶、瓢蟲、蒼蠅、蚊子);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的動物是魚類;身體上長羽毛的動物是鳥類(麻雀、燕子、喜鵲、鴿子、雞、鴨、鵝、駝鳥);直接生小動物,並用乳汁喂養後代的動物是哺乳動物(鯨魚、蝙蝠、兔、豬、牛、羊、狗、貓、馬、人)。

7、動物的種類有150多萬種,是生命世界中類別最多的。昆蟲是動物中種類最多的,達100多萬種。

8、動植物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一些特殊身體結構(駱駝的駝峰、鳥的翅膀、仙人掌退化成刺的葉子)。生物的形態結構是與它們所生活的環境相適宜的。

9、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自然就是運用這一法則選擇和淘汰著生物家族的一個個成員。

10、同一種生物,愈冷的地方,個體愈大,身體愈接近圓形,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面的器官就越小。

11、從38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簡單生命體開始,到現在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環境變化是主要原因,人類對於環境的改變和對一些動物的馴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12、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生物與人類的關系:給人類做食物,供人類欣賞,給人類做葯材,做成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凈化空氣,給其他動物做食物。

13、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它們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這些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所構成的生態系統的多樣化程度。通常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科學抵抗彎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