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六年級下冊科學書
是不是這個版本
『貳』 六年級下冊科學課本18課app
跨越百年的美來麗
1998年是源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發現放射性元素鐳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國科學院人聲鼎沸,一位年輕漂亮、神色莊重又略顯疲倦的婦人走上講台,全場立即肅然無聲。 她叫瑪麗•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在這里宣布一項驚人的發現:天然放射性元素鐳。本來這場報告,她想讓丈夫來作,但皮埃爾•居里堅持讓她來講。在此之前還沒有一個女子登上過法國科學院的講台。瑪麗•居里穿著一襲黑色長裙,白凈端莊的臉龐顯出堅定又略帶淡泊的神情,而那雙微微內陷的大眼睛,讓你覺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來。她的報告使全場震驚,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她那美麗、莊重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每個人的心裡。
『叄』 新版教科版 六年級 下冊 科學 教師用書 帶圖
新版教科版 六年級 下冊 科學 教師用書 帶圖
懸賞分: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14 天 22 小時
我下載專了一個,但是沒屬有圖片哦,老師講課比如說給我們抄表格,在我下載的教師用書中顯示不出來,有沒有帶圖的教師用書啊?
麻煩大家幫我找一下
提問者:96519 - 魔法師 四級
『肆』 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復習資料
六年下冊科學復習題
第一單元 風格各異的建築
1.房屋是人類__、__的地方。有了房屋,人類才結束了____的歷史;有了房屋,人類才有了__的生活。
2.房屋在構成上有一定的層次:__→__→__→___→一幢樓。
3.建築物的結構有____(體育館);____(大壩、橋墩);____(鐵架橋)等等。
4.在建築物的結構中,拱形結構能夠________;空心結構可以_______;三角形結構有_______的作用。
5.建築物的美,一方面體現在它的自身__和__上,另一方面還表現在與周圍環境及功能的____上。
6.設計師在設計建築物時,既要考慮建築物的__和__,又要考慮建築物的__,還要考慮如何體現建築物的__。
第二單元 奇妙的人體
1.從外部形態上看,人體由_、_、__、__組成。
2.人體的結構層次:__→__→__→__→人體。
3.構成人體的基本結構是__。
4.用顯微鏡觀察時,兩隻眼____,而且有明確的分工:__觀察,__繪圖。
5.絕大多數生命體都是由__構成的。人體內的細胞不斷地吸取__和__,排出____等廢物,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源源不斷地提供__和__。
6.在消化系統中,大塊食物被__、__成小顆粒,然後,被___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過程叫__;消化後的____穿過小腸壁進入__的過程叫__。
7.我們進行的呼吸過程是通過__和__兩個動作完成的。
8.通過呼吸,我們可以將__輸送到__,並將體內產生的____排出體外。
9.生活中的____、____、____等因素會影響呼吸系統的健康。
10.感冒是一種常見的____傳染病
11.心臟________次數叫心率。
12.心臟的大小與自己_____相似。心臟就像一台強有力的_,將__壓入__,推動血液流經_____,從而將__和__輸送到全身,滿足人體____的需要。
13.心率與脈搏的頻率是__的,我們可以通過測__來測量心率。
14.正常成年人在平靜狀態下的心率是__左右,兒童的心率一般__於成年人。
15.心跳加快時,輸送到全身的血液__,以滿足人體的__。
16.人類不僅具備__、__、____、____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__、__、__等重要的心理功能。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體內的____實現的。
17.神經系統主要是由_、__和__組成的。
18.從刺激呈現到反應開始之間存在的時間間隔,被稱為___。。
19.每個人青春期開始的年齡和結束的年齡略有__,一般為__到__,__比__平均早_歲。
20.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___高峰期,是從__走向__的重要階段。____的改變,____的完善,____的成熟主要是在這一階段完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時期的發育可以決定我們以後 的____和____。
21.為了健康、順利地度過青春期,我們需要全面、合理的__;__的體魄;養成良好的____。
22.熱情、寬容、守信、自尊、自律、有愛心等____,往往是在與____的過程中____的
第三單元 有序的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是由__和___共同構成的一個____的整體。生物包括__、__和___;非生物包括_、__、__、__、__等。
2.生態系統的構成層次:__→__→__→生態系統。
3.生態系統中__最多,因為它是___。
4.生態系統中的平衡是一個____的狀況,屬於一種____,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5.生態農業既充分_____,又保護了____。留民營村因此成為「_________」。
6.在生態系統中,植物是___;動物是___;微生物是___。
7.最大的、最復雜的生態系統是___,它包括___的底部、__的大部分和___表面的所有__和___因素。___是地球上所有__的家,它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____。
8.「生物圈2號」試驗用事實告訴我們,__才是人類和其他生物惟一的__。
第四單元 宇宙與航天技術 1.銀河系從宇宙中看就像一個不斷______;從地球上看是穿過夜空的一條_______;從側面看就像一隻_____。
2.銀河系由大約500億顆__、2000億顆__組成。太陽只是其中一顆普通的__,而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__。
3.天文學家把所有的__以及其中的__叫做宇宙,銀河系只是浩瀚宇宙的__
4.義大利人___是世界上第一個用望遠鏡觀測__和__的天文學家。用望遠鏡觀察星空,標志著進入了_____的時代。
5.火箭是___在一千多年前發明的。第一個試圖發明火箭的是__,為了紀念這位先驅者,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把__背面的一座___命名為「__」。
6.中國航天的創始人是___,1991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_______」的榮譽稱號。
7.1970年4月24日,「____」運載火箭把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_____」送入太空,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研製和發射運載火箭的國家。
8.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製造發射了人類歷史上_______。科學家們把發射____視為____的開端。如今,在燦爛的星河中,已經有了___顆人造衛星。它們是人類進入__的見證,反映了____的傑出成就。
9.在太空各種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衛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多種用途,為推動____和____發揮著重要作用。
10.人造衛星繞地球飛行的拉力是______。
11.前蘇聯人___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太空中飛行的宇航員。
12.我們把可供__________的________稱做空間站。
13.「___」___是當今世界上最大、飛行時間最長的空間站。它既是____,也是第一家____,宇航員在這是生產出了優質___材料和___
14.2003年2月1日,美國_____太空梭在結束「______」重返地面的過程中爆炸。太空梭上的__宇航員全部遇難。
15.2003年10月15日上午9點,我國獨立研製的第一艘載人飛船「__」__在酒泉發射升空。經過___飛行、繞地球__後順利返航。這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__有____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第五單元 像科學家一樣工作1.日新月異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改變了人類對_____,提高了人們的____,推動了社會的____。同時,每一項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都凝聚著______的辛勤勞動。
2.你知道的科學家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等,他們取得的____和____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3.科學家的____以及勞動人民的____,推動著科學技術的__。
4.我們通過各種______,學習、發現一些____,並嘗試利用所學的__和__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5.豐富多彩的科學探究活動有:__與__;__與__;__與__;__與
6.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們通過各種活動,不僅學到了豐富的____,而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__和__。
8.我們利用過的多種圖表有___、___、___、
2、地球同步衛星真的是靜止在空中不動嗎?請你設計一個模擬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
我的假設: 我所用的材料:
我用( )來模擬衛星,用( )來模擬地球。
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 模擬實驗結論是:
『伍』 科學書六年級下冊人的一生要經過那幾個階段
人的一生要經過:嬰兒期(0~3歲)、幼兒期(3~6歲)、兒童期(6~11、12歲)、少年期(11、12~14、15歲)、青年期(16-28歲,有的認為應該到35歲)、成年期(35-60歲左右)、60-79歲為老年期,80-89歲 為高齡期,90歲以上為長壽期。
『陸』 六年級下冊人教版科學書幾個單元的內容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 2、(放大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顯現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使我們獲得更多的(信息)。並被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 3、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邊緣薄)。只要具有放大鏡片透明、中間較厚的結構(比如加滿水後的燒杯、燒瓶)等,就具有同樣的(放大)功能。 4、放大鏡正確使用方法有(移動放大鏡)和(移動被觀察的物體)。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和(鏡片的直徑大小)沒有關系,和(鏡片的凸度)有關。放大鏡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數也越大)。 5、人類最早使用的凸透鏡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紀,英國一位主教格羅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裝置的應用,他的學生(培根)根據他的建議,設計並製造出了能增進視力的(眼鏡)。
6、蒼蠅落在堅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還能在上面爬行,這和它(腳的構造)有關。
7、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節)。如通過(放大鏡)能觀察到蒼蠅的(復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內側)、蝴蝶的翅膀上布滿彩色小鱗片是(扁平的細毛) 8、昆蟲的「嗅覺」很靈敏,據說是因為它們的(觸角),觸角就是它們的(「鼻子」)。 9、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顯微鏡)的發明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飛躍,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微觀世界)。
10、食鹽、白糖、鹼面、味精的顆粒都是(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物質叫做(晶體)。
11、許多岩石是由(礦物晶體)集合而成。如花崗岩由(長石)(雲母)(石英)等礦物的晶體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體物質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晶體形狀(多種多樣),但都很有規則。有的晶體較大,肉眼可見,有的較小,要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13、生物學家(列文虎克)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發現了(微生物)。為了看到更小的物體,人們又研製出(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到(200萬倍)。
14、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用自製的復合顯微鏡在世界上第一個看了(細胞)。 15、顯微鏡主要由(目鏡)(調節旋鈕)(物鏡)(載物台)(反光鏡)等組成。
16、實驗證明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實說明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17、(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18、生命體細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等功能。 19、我們還可以利用(乾草)培養微小生物。 20、我們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蟲)(變形蟲)(眼蟲)(喇叭蟲)(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境。 21、通過觀察我們知道電視機的屏幕其實是由(紅)(藍)(綠)三種顏色組成。 22、蚜蟲喜歡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蟲的大小如(針眼),蚜蟲的天敵是(草蛉)。
『柒』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科學書下冊電子書
在網頁來上方一源條很長的方框里輸入:
http://www.tom61.com/xiaoxuedianzikeben/sujiaobandianzikeben/2011-01-15/2721.html
『捌』 六年級下冊科學書目錄是什麼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1 放大鏡
2 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
3 放大鏡下的晶體
4 怎樣放得更大
5 用顯微鏡專觀察身邊的生命世屬界(一)
6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
7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們
第二單元 物質的變化
1 我們身邊的物質
2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
3 米飯、澱粉和碘酒的變化
4 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
5 鐵生銹了
6 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
7 控制鐵生銹的速度
8 物質變化與我們
第三單元 宇宙
1 地球的衛星——月球
2 月相變化
3 我們來造「環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陽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單元 環境和我們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處理
3 減少丟棄及重新使用
4 分類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處理
7 考察家鄉的自然水域
8 環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
『玖』 六年級下冊科學書內容
我是小學畢業的,升初一又考試,和畢業考差不多的那種。但是科學書沒了,是回收利用的,我們班40人才12本書,好多同學沒有書看,沒得復習科學了,內容也不知道。麻煩各位大哥大姐
『拾』 誰有小學6年級課本下冊的科學書第一課資料 急呀
填空(1) 出生時我的體重是 千克, 身高是厘
現在的體重是 千克,身高是 厘米。 以上數
說明,我專在成屬長過程中和發生了變化。
(2) 我們小組里男生----、女生身高、體重的平均值如下:男生身高
厘米,體重是千克;女生身高是厘
體重是千克。
(3) 我們出生後第一年的生長速度,身高增長了 26
米左右,體重增長了 6 千克左右,如果按照這樣的生長速度持續到
在,我現在的身高是厘米,體重是千克。
2 判斷(正確的在括弧里打「√」,錯誤的打「×」):
(1)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會越來越高,體重會越來越重。
(錯)
(2) 人的身高與體重一定成正比例關系。(×)
(3) 父母的身材高大,子女的身體一定矮不了。(√)
(4) 不同地區兒童的體格發育情況是一樣的。(×)
3 你收集到的「我在成長」的證據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