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拜年路上作文450字 六年級
今天是大年初二,我懷著愉快的心情,興高采烈地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婆家拜年。
剛出城區,往山上看,只見連綿起伏的群山被浩白的雪淹沒了。偶爾有零星的黑點,點綴著大地,彷彿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
一路上,我一邊唱著兒歌,一邊欣賞著路邊的雪景。不久車子就開上了蜿蜒崎嶇的公路。我看見了被雪壓倒的大樹、竹子,它們東倒西彎橫在公路兩旁,導致爸爸的汽車左躲右閃。
快要到外婆家的時候,公路上的積雪越來越厚,沒了車子的輪印,凍得光滑閃亮。在一個轉彎處,車子就開不動了。我問爸爸為什麼?爸爸說「因為車子太輕,後輪打滑」。我只好與媽媽一起下車幫爸爸推,可是我們的力量微乎其微,根本就是紋絲不動,只得向外公求救。
到了外婆家,我看見了屋檐下掛著一根根又粗又長的冰柱子,它們透明閃亮,奇形怪狀。田野上,屋頂上,山坡上,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我彷彿進入了一個冰的世界,雪的海洋。
❷ 六年級作文拜年,是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小孩去給爺爺拜年,可是小孩的眼卻望到紅包,這是一幅漫畫的作文
就是啊,描寫不清,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寫出好的文章啊
❸ 拜年的作文六年級450字
「放鞭炮,貼春聯,穿新衣,收紅包」是每年春節都必須做的幾件事,今年也不例外。不過,過年拜年是最有趣的。
除夕夜,我們貼好春聯,吃團圓飯,看春節聯歡晚會。第二天一早,便穿上新衣服,去外婆家拜年了。
一路上,我和爸爸說說笑笑,看看路邊的風景,也別是一番風趣。公路兩旁的高山布滿了濃密的松樹,由於山裡溫度低,山上的雪並沒有完全溶化,雪水順著山徑流到小溪里,山巒上的松樹都被雪壓彎了,真是一幅美麗的冬日畫卷!
終於,到外婆家了。我高興地跳下車,一蹦一跳地去找外婆和表妹們。表妹們看見我來了,就一起擁過來,央我帶她們出去玩。我一口答應下來。在徵求長輩們的同意後,我們樂顛顛地跑遠了。
到了村小學的操場上,我按年齡大小給大家排隊,我老大排第一,其次是甜甜,最後是妍妍。我們幾個小孩在學校操場上蹦啊跳啊,活像三隻快樂的小鹿。
拜年不僅僅是玩耍,小輩還要給長輩送去各種禮品及祝福,所以,我們玩夠後又去了舅舅、大姨等等親戚家。
拜年,對我們小孩來說還有一個天大的好處,那就是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壓歲錢,這些錢足夠我支付一個學期的學費。
新年是把煩惱扔給舊年,用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這幾天,到處都是歡聲笑語,煙花綻放美麗的「花瓣」。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裡,生活、學習會像煙花般燦爛!
❹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
梅州是你自己的家鄉,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來寫:(不知道你的作文主題是什麼)
1.民風民俗有些什麼 在過年的時候,把那些喜氣洋洋的過程寫出來
2.家鄉的文化 什麼古代傳說啊都可以
3.家鄉的風景 你不會告訴我你的家鄉什麼都沒有吧
就這樣ok了
給篇範文你看看吧
你了解世界之"客都"梅州嗎?
好想吃腌粉,再配上"三基地"湯,好好味,想吃豬肉圓,水晶豬腸,梅菜扣肉,釀豆腐,鹽焗雞等等,想再去雁南飛茶田,千佛塔,陰那山,沿江金岸等等,好想你--我的家鄉梅州.總有一天我會回家去看你們的.
素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和「山歌之鄉、金柚之鄉、單叢茶之鄉」美稱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梅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東臨潮汕,北接福建龍岩和江西贛州,南鄰河源市,轄梅縣、蕉嶺、五華、大埔、平遠、豐順、興寧和梅江區六縣一市一區,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曾經舉辦過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和世界客家聯誼會,譽稱世界的「客都」,具有濃郁的別有特色的客家風情。
客家,是中華民族中漢族的一支特殊民系,兩千多年來,中原地區的漢人因逃避戰亂、飢荒、迫害或因政府調遷大量南遷,集中定居在閩、粵、贛地區,又進而擴散至四川、廣西、海南、台灣、香港、東南亞等各地。相對於這些地區的原居民而言,他們是客,因而稱為「客家人」。從目前掌握的歷史資料看,古代中原人發生過六次大規模南遷。第一次是秦始皇時期派兵50萬駐扎南嶺地區;第二次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和三國兩晉時期;第三次是唐朝中時至五代十國的動盪時期;第四次是南宋時期金兵南下漢人南渡;第五次是清兵南下客家人抗清失敗而遷移;第六次是清代雍正年間「移湖廣,填四川」,大量客家人向廣西、四川等地遷移。近一兩個世紀,客家人向海外的遷移逐漸增多。
在客家人的遷移歷史中,梅州是最主要的集散中心;由於元代梅州的原居民畲族人起義抗元失敗而大量外逃,至明代梅州已不設「畲官」,幾乎全為客家人所佔據,成為客家人主要聚居區(現在僅在大埔有少量畲族人居住)。從集散中心和主要聚居地這兩個方面而言,梅州成為客家文化的代表區域,被譽為世界的「客都」。(福建龍岩、江西贛州也是客家主要聚居區。)
游覽梅州,你可以瞻仰葉劍英、黃遵憲、丘逢甲等客家名人的故居,參觀中國五大民居形式之一的客家圍屋,欣賞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品嘗正宗的客家美食,學說古代漢語的「活化石」客家話,感受客家人尊師重教、勤勞熱誠的人文精神,還可以游覽新建成的「綠野明珠」雁南飛茶田和文化精品千佛塔寺,泡一泡有益身心的溫泉,帶上一些客家娘酒、白渡牛肉乾和平遠梅菜開心而歸。游覽梅州,會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
客家人有「中國吉卜賽人」之稱,這不僅因為他們同樣是遷徙民族,也因為他們才華出色,創造了源遠流長的文化。而梅州這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正是近代客家人集散中心,被譽為「客都」。
梅州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五嶺山脈以南,桂、粵、贛三省交界處,東北鄰福建省的武平、上杭、永定、平和四縣,西北接江西省尋鄔縣,西面連廣東省河源市的龍川、紫金縣,西南、南面與汕尾市的陸河縣、揭陽市的榕城區、揭西縣相接,東南面和潮州市潮安縣、饒平縣相連。下轄梅江區、梅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和平遠縣等6縣、1區代管興寧市。
梅州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人口460多萬。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的美稱,素以文化教育發達著稱。
梅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南漢置敬州始,至北宋改為梅州,清朝設直隸嘉應州。1949年10月設置興梅專區,1952年8月並入汕頭專區,1965年建立梅縣專區,後改為梅縣地區,1988年改建為梅州市。現梅州城區為國務院頒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梅州山區氣候溫和,資源豐富,山川雄奇險秀,終年滿山碧綠,風景優美,人傑地靈,古跡眾多,人文景觀獨具特色。梅州是全國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名聞遐邇的"客家之都"。"先入為主,後來為客",所謂"客家"是相對於"土著"而言。客家的先民是中原漢族,由於戰亂、飢荒等原因,逐步向南遷徙,形成"客家人"族群。客家圍龍屋、漢劇、漢調音樂、客家山歌等無不顯現出古老的中原文化的韻味。廣東客家話主要流行於粵東北及粵北,今梅州、河源及韶關、清遠所轄地區。客家方言以梅縣客家話為代表。
梅州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始建於唐代的千年古剎靈光寺、陰那山、五指峰。還有歷史名人文天祥、祝枝山、韓愈的足跡,黃遵憲故居、丘逢甲、葉劍英故居等遺址,1965年,郭沫若先生來梅州視察時,留下「文物由來第一流」的贊美詩句。
近年新開辟了以"三高農業"、生態農業為依託的雁南飛茶田旅遊度假村、梅雁螺旋藻養殖基地、華銀墾殖場和鬆口饒志章萬畝林果基地等。還有開發利用當地天然資源而建的豐順溫泉旅遊度假區。
梅州凝聚了山韻、水韻、花韻、茶韻,可謂韻味無窮。
梅州的風味特產有梅州沙田柚、興寧龍田龍眼、五華細核荔枝和桃李果。土特產品有興寧毛筆、珍珠紅酒和旅遊工藝木雕、竹編、石雕等手工藝品。
客家菜又稱東江菜,是粵菜的一支,其特點是菜品多用肉類,較少水產和蔬菜,主料突出,造型古樸,味道濃郁,有"香、肥"的特色,烹飪法以砂鍋菜見長。客家宴上常見的名菜主要有釀豆腐、鹽焗雞、梅菜扣肉、八寶窩全鴨、水晶扣肉、捶肉丸、清水鯇圓、醋溜魚等。
❺ 安徽的春節作文,按時間順序600字,寫出六年級水平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最為盛大的節日,因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所以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春節習俗。我們安徽地區的春節習俗大致如下:
從臘月初八開始准備到正月十五結束,「春節」延續達一月之久。
臘八早晨要喝「臘八粥」。這種粥一般用糯米、大米煮成,裡面還要放上紅棗、栗子、綠豆、花生仁等。有的人家全天吃粥,早餐甜粥,午餐鹹粥,晚餐淡粥。寺廟的僧人都講究吃「臘八粥」。
常言道「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一般人家從這天開始就著手辦年了。磨年面,殺豬宰羊,做新衣服,采購各種年貨。
臘月二十三,是「祭灶」和掃除的日子。相傳「老灶爺」是一家之主,他每年上天述職,「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官祭三,民祭四」,一般人家常在臘月二十四日祭祀,以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在這一天還要「去塵穢,凈庭戶」。把大小傢具抬到院子里刷洗干凈,室內要掃屋頂,擦門窗,打掃得窗明幾凈,迎接春節的到來。
祭灶後,家家都大忙起來。蒸饃,炸丸子,炸麻葉,炸饊子,做菜等,准備各種過年的東西,各家都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盡力操辦。
臘月三十日(小月是二十九日,如今年)是「除夕」。這一天全家團聚,除舊迎新,還要到墳地里祭祖。春聯也在這一天貼。舊社會欠債的人家多,他們認為貼上春聯,有了門神把門,討債的人就不敢來。中午合家要吃團圓飯,晚上要「安神」,在神主和祖先牌位前面擺供,燒香、點蠟,表示敬意。晚輩要給長輩「辭歲」,長輩給孩子們壓歲錢,天倫之樂融融。主婦此時都忙著包餃子,把包好的餃子放在鍋拍上,人再少也要包上三拍子,意思是「連中三元」,也有包四拍子、五拍子的,意思是「四季如意」「五子登科」。
除夕之夜,鞭炮齊鳴,此起彼伏,通宵達旦。人們睡得很晚,有的徹夜不眠,這叫「守歲」。
正月初一最為隆重。人們天不亮就起床了,身著新衣,向神主、祖先牌位、長輩拜年。五更時分下扁食(餃子),也有深更半夜下的,同村人家有的爭著早起,說是搶財。有些人家在某一個餃子中包上銅錢(或硬幣),誰吃著這個帶錢的餃子,誰就最「有福」。
春節時,拜年最熱鬧。吃過扁食,「近門」的成年男子要集結一起去祖先墳地上墳。天亮後,晚輩要到長輩家拜年,有近親關系的要下跪磕頭,長輩拿花生、麻葉、糖等給晚輩吃。
從初二起,就要去親戚家拜年了。這種拜年十分講究。要先到最親的親戚家去,如姥姥家、岳父家,然後再按親疏情況一家一家地拜。拜者要帶禮物,受拜者要設宴款待。拜年都要在上午,下午不興拜年,對居喪人家也不拜年。有時受拜者還要根據情況進行象徵性的「回拜年」,拜年一般在正月十五以前結束。
正月初五叫「破五」,俗稱「小年」。早餐也吃扁食,但這次吃的扁食必須當天包,這叫「捏破」,意思是破除不利之事。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也是燈節。在鄉村,各家孩子都要打燈籠,說是「十五不亮燈,揚場沒有風」。大人也要打燈籠照照自家的各處牆根,說是以後能防止蠍子、蜈蚣等蜇咬。這天晚上,各家都要放煙花,說是能「刺」去晦氣。
在春節期間,亳州地區還有一些「忌諱」,年前蒸饃、炸丸子時小孩不能在廚房裡,以免亂說話;不過初五不能使剪刀等等。這些「忌諱」如今有的還存在,有的已無影無蹤了
❻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春節開頭除夕我隨爸媽去給爺爺奶奶拜年怎麼寫
新年伊始我們都要走街串巷的去拜年,這是中國的古老傳統,今年專拜年前我就問了爺爺一個屬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去拜年呢?
爺爺笑呵呵的我長大了,知道討教學問了。爺爺講,拜年就是要向長者拜賀新年,問候生活安好。傳說在古代有一種怪物,頭上有犄角,血盆大口,人們叫它「年」,每年臘月三十晚上,它就會竄出山林,到村裡掠食噬人,在這天人們只好把食物放在門外,關好大門,直到初一早晨「年」吃飽走後,大家才開門出來,作揖道喜,相互祝賀,後來就成了拜年。
知道了拜年的由來,我便對拜年更積極了,匆匆吃了早飯就拉著爸爸媽媽出門拜年。我跟在大人後面,遇到熟悉的長輩就喊,過年好過年好。有時候遇到不認識的,爸爸就會把我拉到面前,告訴我這是誰家的叔叔,誰家的伯伯,我也專做古人的樣子,雙手作揖,最厲害說著過年好,新年快樂。逗得他們直哈哈大笑還誇我真聰明。新年的第一天就在拜年中結束了。今年不光拜了年,還增長了拜年的知識。
中國的古老傳統我知道的有很多,能說上由來的只有拜年,以後我要多多學習傳統文化,讓我們的文化發揚光大。在這我給大家拜年啦!
❼ 六年級拜年作文三五十字
晚飯過後,我們早早地出發了。一進廣場,我和小夥伴們都驚呆了:那場面可是人山人海。內一大容群人簇擁在一起,大家都記著照相。我們繞了一大圈,還是沒到停車的地方。人行街道上還有警察叔叔指揮著。下車後,我們來到了青銅器廣場。那裡有很多個小攤,有賣花的,有賣氣球的,有賣銀光的,各式各樣。我們進去猜燈謎,燈謎特別多,讓我們看得人如入陰山道上,應接不暇。我們認真地思考著,終於猜出了三個,但可惜的是我們都沒有猜對。不過沒有關系,重在參與嘛!猜完燈謎之後,我們全家照了相,我非常高興。
❽ 有關於春節是怎樣過的英語作文,80字,小學六年級水平,拜託各位了。
The Spring Festival
2011 the ringing of a New Year. I am very happy, because I can put down the heavy bag, and my classmates to play, Can take the elder give red envelopes to buy a few books look; Can wear new clothes and a happy New Year. I believe that this Spring Festival is happy.
翻譯:
春節
2011年的鍾聲敲響了新的一年。我很開心,因為我可以放下沉重的書版包,和同學們一權起去玩;可以拿著長輩給的紅包去買幾本書看看;可以穿著新衣服拜年。我相信這個春節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