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語文教師面試答辯題目
不能,咿咿呀咿呀咿呀咿呀咿呀咿呀咿呀咿呀咿呀咿呀
⑵ 初中語文面試資料,我有,有要的嗎
一、教材分析
《春雨的色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是圍繞"多彩的春天"這一主題編寫的。俗話說,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畫,春天是一首無言的詩,春天是一曲悠揚的歌,春天是一個講不完的故事。《春雨的色彩》寫的是春雨的童話故事。故事中,小燕子說春雨是綠色的,麻雀說春雨是紅色的,小黃鶯說春雨是黃色的。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在讀書中感受到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感受到課文中蘊含著的道理和情感,憑借課文展開想像,並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的奧秘。
在完成了第一課時"認識生字,初讀課文,分清自然段"的基礎上,進行第二課時的教學,下面說說我對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二、教學重、難點
本文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寫春雨的形象。第二部分是第2-5自然段,寫三隻小鳥討論的內容。第三部分是第6自然段,也是寫春雨的形象。
本文重點是對春雨進行感悟:
1、春雨本身的感悟。
2、了解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春雨後的花、草、樹木,就可以形象、直觀地讓學生了解到春雨給我們帶來了五彩繽紛的世界。
難點是體會課文中蘊含的情趣,並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三、教學目標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2、有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3、這課時要學的是1-6自然段,為此我制定了2個子目標:(1)會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讀才能去體驗、感悟春雨的形象。(2)了解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欣賞春雨的課件,及一些有關春雨後的圖片,並能自己說出春雨的樣子。春雨對學生來說並不陌生,但是,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學生並不一定留心,通過欣賞課件中的春雨及春雨過後的美麗圖片,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能培養他們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准備
春雨後大地變化的圖片、課文的范讀、小燕子、麻雀、小黃鶯的頭飾。
五、教學方法
在閱讀課堂教學設計中,方法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我選擇了一些個人認為比較合理的教學方法,以下作簡略介紹。
(一)誦讀法。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運用多種形式的讀來達到理解課文,提高閱讀能力,進行語言訓練的目的。
(二)直觀法。
根據課文內容,藉助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春雨的色彩"、春雨後的圖片,春雨的聲音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開展豐富的形象思維活動,加強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習興趣。
(三)表演法。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分角色表演,充分從情感上熏陶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效地進行語言訓練,培養表演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四)文本擴展法設計。
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的教學活動就是借課文中的"例子",提高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愛好,從而學生的思維。這篇課文顯而易見,是讓學生了解春雨給大自然帶來的變化。因此,我在課後設計了讓學生到外面看一看,並把看的結果畫出來,跟大家交流。這樣做是對新課程標准提出的合作學習方式具體地運用。
六、教學基本流程
(一)討論揭題,引入新課
每一次學習新的課文,課題其實早已被學生熟知,但是為了讓學生對課題產生更多的質疑,我先讓學生欣賞歌曲《小雨沙沙》,然後談談自己想到了什麼?再進行板書:春雨。告訴學生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這時,細心的學生會給老師糾錯,應該是:春雨的色彩。老師提出疑問:春雨也有色彩?看圖。(通過唱歌《小雨沙沙》,讀課題後給老師糾錯及老師的疑問,再加上對春雨課件的觀看,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遐想,產生強烈的讀書慾望)
1、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應用自由讀、同桌互讀、"我會讀",讓學生拼讀討論春雨的樣子,春雨的聲音。並指導朗讀"沙沙沙,沙沙沙"。
2、出示課文最後一段,進行多種形式朗讀,邊讀邊思考:"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麼疑問嗎?"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問。比如:"大家"指的是誰?大家爭論的是什麼問題呢?等等。
(在這里,我沒有讓學生按課文的順序學習,而是讓學生讀最後一自然段後質疑)
3、范讀,出示課文第二------五自然段,弄清以上的問題,並在句子中識字。
(二)情景感悟,對話朗讀。
1、看圖,說說圖中畫了哪些鳥。(拿出三種鳥的頭飾)
2、分角色朗讀,討論:
(1)三種鳥分別認為春雨是什麼顏色的?他們的根據是什麼呢?(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這三種鳥對春雨顏色的認識)
(2)春雨從天上落到不同的植物上,課文用了不同的表示動作的詞,能找出來嗎?識生字"淋、灑、滴、油"。
(4)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鳥們在爭論?該怎樣讀出爭論的詞語。為了增強訓練過程的趣味性,我運用了多種朗讀方式:自由朗讀,分角色戴上頭飾表演讀。
(5)創設情景演一演。
在多次的讀以後,我問:"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學生就會把自己讀書所體會到的東西一一作出陳述。(春雨是無色的,但它卻給我們帶來五彩繽紛的世界。)(在這里,我又讓學生欣賞了春雨後的圖片,培養他們的美感,感受到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並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美麗)。
欣賞了圖片之後,我設計了兩個問題:春天裡還有哪些小動物,他們眼中的春雨是什麼顏色的?小朋友,你眼中的春雨是什麼顏色的?為什麼?(我認為春雨不能只是無色的這一種答案,只要學生能發揮自己的想像,馳騁在想像世界裡,春雨的色彩是五彩斑斕的)
七、學生作業
好的語文教學,應該是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圖片展示的目的在於拋磚引玉,使學生引起對春雨的色彩的興趣,激發查找資料的願望。所以布置作業時,我設計了一個關於看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的作業。這個作業我分成了幾種形式:
1、畫一副關於春雨的畫;
2、講一個關於春雨的故事;
3、唱一首關於春雨的歌;
4、寫幾句關於春雨的話。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做作業,可多選。
⑶ 初中語文試講十分鍾,怎麼講講一段還是全篇
初中語文面試時,試講通常要講全篇課文。
試講時,不論時間長短,專都要按一篇課文屬來准備。這樣做的好處是:1,顯示准備充分,給評委留下好的印象;2.更容易備課,把握全篇,講課時可以體現整體觀念,備課的內容可以自由抉擇和把握;3.易於試講時的隨機應變,如果講課過程中出現意外,比如忘記某些內容,可以隨時把另外的內容講出來,這樣不論時間長短,不會講到中間無話可說。
至於講課內容,重點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環節:導入、解題、整體把握、重點分析、提問和小結等等,要充分考慮到。實際上是用不到這么多環節的,但是有備無患,可以補救試講過程中的問題。
⑷ 初中語文試講面試常考篇目
1.《陋室銘》
就學生認為「可以調素琴,閱金經」是虛度年華的表現展開講解
2.《口技》
要求就文言文得題目展開講解
3.《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要求重點品味第七段句子的含義
4.《故宮博物館》
要求以本文為例上一堂寫作課
5.《海燕》
海燕的象徵意義;寫海燕為什麼要寫其他動物;太陽暴風雨代表了什麼 。
6.《桃花源記》
說課形式,使用六環節教學法,試組織一堂語文口語課。要求突出重點,與學生有積極的互動;准備時間20分鍾。
7.《濟南的冬天》
出示了兩句話,要求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品味擬人的表達效果。
8.《醉翁亭記》
要求:設計題目幫助學生理解「醉」的含義;示範朗讀第一段,要有感情。
9.《沁園春雪》
要求:突出教學重點,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提高學生的情感價值觀。
10.《紫藤蘿瀑布》
教會閱讀技巧,推薦理由。
初中語文試講面試注意事項:
一般情況下,試講主要是考察教師的教態,儀容儀表,思維表達能力之類的。所以你試講的內容一定要思路清晰,也就是說要一環扣一環,講什麼內容出什麼的題都要在備課的時候考慮好。
教態主要是你要穿著整齊大方,在講課過程中要與下面的評委有一定的互動,最忌諱的是背對著評委自己看著黑板講。
⑸ 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准備
面試中試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試講的十大方面千萬要注意,把握這十點,考官一定不會厭煩你的講課。
1.備課一定要充分
①內容一定要多,多准備點不要緊,可跟據試講時間自己控制,一定不要少!
②內容一定是自己最熟悉的,一般試講主要是考官想看看你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課堂駕馭能力,當然也看看你有多少「儲備」,備課時一定找自己最熟悉最感興趣的那些內容,這樣不容易緊張,也不容易忘,必要時還可以即興發揮。
③內容盡量安排一些新穎、前沿的知識,同社會某些現狀加以聯系。這樣會考官感覺你很博學,能夠把握最新進展,能夠理論聯系實際!
2.板書的時候忌諱無聲板書、長時間課堂空白
可以在板書的同時結合問題和內容,做適當的講解。說話寫字速度不能太慢。書寫要規范。可以適當看看講稿,自然地看即可,不能照著講稿讀。
3.教學設計各個環節和要素盡可能完整、完善
教學設計的撰寫要完整但是不能過於冗雜,讓自己在面試過程中能看清楚自己寫的內容,可以用小標題標注,以免試講過程中由於緊張造成忘詞現象,可以看小標題提示自己講授進度,所寫教學內容要緊扣教學目標。
4.要體現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新課程教學理念
教師招聘面試中的試講多為無生課堂,盡管沒有學生,但是依然要呈現一個完整課堂的形式,要用自己的語言設定出課堂中的情境,因此在面試中試講多是以教師的模擬對話或者講解呈現。如小組討論、分組學習、課前的預習等等。要有師生互動,即使面對老師講課,也要體現學生活動以及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5.課堂重點突出
試講中最忌諱面面俱到,文本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想涉及到,這是最不可取的行為,在講授過程中只選取一到兩點就夠了,其它的不講或略講,並在文本解讀後針對本課知識點讓學生進行遷移和運用,凸顯本課教授重點。
6.要深挖課文,對思想內容有獨到見解。
課文的學習是讓學生通過一篇課文看到整個世界,所以在試講時要注意對文本思想內容或者情感主題的深入挖掘,這是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它體現考生的水平。也彰顯了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
7.盡快切入重點。
詳講重點,也就是能出彩地方,不然導入太長,其它雜七雜八的東西太多會沖淡重點。
發揮不宜太多,太多了也會沖淡主題。或者更直接地說,講課像寫文章一樣,圍繞中心(重點)行文,不講廢話。
⑹ 請考過教師資格證初中語文面試的朋友們,能說一下面試抽題,那張紙上都有什麼
初中語文《桃花源記》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初中語文《桃花源記》主要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英國詹姆斯•希爾頓在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虛構」了一個叫「香格里拉」的東方城市,那裡有著旖旎的風光、蔚藍的天空和純凈的土地,是一個寧靜、安逸、悠遠、知足、明朗、和諧的理想歸宿。人們常常將自己理想中的居所稱為「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出自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呢?為什麼說它在「世外」呢?讓我們一起跟隨陶淵明的腳步,探訪那片神秘的土地。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幫助學生讀准字音。
2.學生自讀課文,嘗試結合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3.疏通文意,教師進行糾正和強調。
4.梳理行文線索
(1)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故事的不同片段。
(2)為故事的不同片段擬寫小標題。
發現桃花源──探訪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再尋桃花源
(三)深入研讀
1.走進桃源生活
教師提出問題,分小組討論探究。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評和歸納,引導學生明確桃源人的生活及處世態度,進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1)漁人進入桃花源後,他看到了怎樣的景象?(引導學生從自然風光、人文風情兩個角度去思考。)
(2)漁人進入桃花源後,村中人是如何對待漁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樣的社會風氣?
(3)桃花源中的人「避秦時亂」之後為何「不復出」?漁人「──為具言所聞」後,桃花源中的人「皆嘆惋」的原因是什麼?
2.以小組為單位總結文中古今異義詞
(1)鮮美,古:鮮艷美麗,今:(味道)新鮮
(2)交通,古:交錯相通,今:指運輸事業
(3)妻子,古:妻子和兒女,今:專指男子的配偶
(4)無論,古:不要說,更不必說,今:連詞,不管
(5)絕境,古: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四)拓展延伸
帶領學生一起歸納總結桃源生活。
陶淵明為我們呈現的桃花源是一個他心中的理想社會。在這個社會里,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和平、寧靜、平等、安樂的理想社會,描寫了一幅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幸福生活圖景,寄託了作者的社會理想,隱含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抨擊,反映了人民群眾的美好願望。
(五)小結作業
有人說陶淵明作《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
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
發現桃花源→探訪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再尋桃花源
理想社會
答辯題目解析
1.你認為本文的知識點和重點是什麼?
【參考答案】
《桃花源記》是一篇文言文,正確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是第一步要做的,其次就是要將文言文中的實詞、虛詞、句式講解清楚。關於重點,文言文的教學往往會流於串講文言知識,這是不可取的,我們更應該關注文本所反映的內容。比如《桃花源記》當中包含了陶淵明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蘊含著老子的自然觀,所以在教學中應該不斷地激發學生對文章內容和情感的挖掘,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2.你認為教授文言文時應突出哪些方面?
【參考答案】
教材所選的文言篇章是千古傳誦、文質兼美的佳作。在文言文教學中,應努力挖掘文言文中的審美因素,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第一,享受文言文的形式美。古人作文很重視文章的形式美,在寫作方法上講究對比、烘托、鋪陳。在布局謀篇上,有的出奇制勝,似鐵騎突出;有的精雕細琢,如間關鶯語;有的行文如山間流水;有的落筆似林間驚鴻……讓人讀後回味無窮。非常值得學習。
第二,享受文言文的情意美。文學作品的優美,或壯麗,或樸素,或含蓄……無一不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在文學創作中,不同的內容都在尋求著可以完滿表現它的形式;不同的形式總是盡力地表達它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文言文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情,感悟作品的理,品味作品的美。這樣,學生就會在美的探索中提高自己,在提高自己的過程中享受美的樂趣。
更多考試信息請查看:網頁鏈接
⑺ 各位有初中語文面試資源嗎
評價:我想,每一個同學都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因為 「每人一顆腦袋」.但是,現在有回越來越多的同學答不善於用自己的語文表達自己的思想,所以在作文中總是讓自己思想努力貼近公共思維——面對母親的愛,要感恩,而且必需要感恩,這就是公共思維.因此,一有「感恩」類的作文題目時,大家就紛紛表達「意志相同的公共聲音」,作文的價值取向「千文一面」.這種讓「公共思維」取代「個人思想」的作文主題構想方法,讓許多同學的作文失去了思想的獨特性,很難寫出思想獨到一面,脫穎而出的好作文.《母親節不言感恩》這篇作文卻將思想的角度「偏離」了公共思維的范圍,大家都言「感恩」,「我」卻獨言「不感恩」.「我」將「恩情」視為「應該」,但「應該」之後要買一束鮮花獻給媽媽,是傳遞親情,用這樣的筆調表達出來的「個性思想」,讓人眼前一亮,新鮮合常理.作文時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是真作文——優秀作文的要素之一就是「求真」.
⑻ 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怎麼准備
1、教來師資格面試流程分為自7個步驟:
(1)候考:考生持面試准考證、身份證,按時到達考點,進入候考室候考。
(2)抽題:根據考點安排,登陸「面試測評軟體系統」,計算機從題庫中抽取一組試題,考生任選其中一道試題,系統列印備課紙及試題清單。
(3)備課:考生持備課紙、試題清單進入備課室,撰寫教案(或演示活動方案),備課20分鍾。
(4)回答規定問題:考生由工作人員引導進入指定面試室。考官從題庫中隨機抽取2個規定問題,考生回答,時間5分鍾。
(5)試講(模擬上課):考生按照準備的教案(或活動方案)進行試講,時間10分鍾。
(6)答辯:考官圍繞考生試講內容和測試項目進行提問,考生答辯,時間5分鍾。
(7)評分:考官組依據評分標准對考生面試表現進行綜合評分,填寫《面試評分表》,經組長簽字確認,同時通過面試測評系統提交評分。
2、具體面試流程及注意事項詳見:教師資格面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