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課本公式
以下是我找到的知識點,公式不好找: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與技能:
①通過學習,學生能應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理解稅率、利率、折扣的含義。
②學生在經歷觀察、操作等活動的過程中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徵,能正確地判斷圓柱和圓錐,理解、掌握圓柱的表面積、圓柱和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計算。
③學生結合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理解眾數和平均數。
④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⑤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的過程中,學會用轉化的策略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並能根據具體的問題確定合理的解題方法,從而有效地觶決問題。
⑥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認識比例尺,會看比例尺,會進行比例尺的有關計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關系解應用題的方法,學會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
⑦學生通過系統的復習,鞏固和加深理解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更好地培養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並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本學期教學內容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交流、反思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理解數學,增強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重視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能應用「轉換」的策略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和反思意識,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根據實際問題的特點選擇相應策略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能積極參與各項數學活動,感受自己在數學知識和方法等方面的收獲與進步,增強對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慾,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②在探索和理解百分數的計算方法,比例的基本性質,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等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思考的嚴謹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
③通過閱讀「你知道嗎」以及參與「實踐與綜合應用」等活動,進一步了解有關數學知識的背景,體會數學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培養民族自豪感,增強創新意識,鍛煉實踐能力。
4、質量目標:
各單元測試平均分達83以上,期末質量驗收平均分達85以上,優秀率、及格率分別達40%及95%以上。
二、教材分析
1、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內容:百分數的應用、圓柱和圓錐、比例、確定位置、正反比例、解決問題的策略、統計以及小學六年來所學數學內容的總復習。 本冊教材的這些內容是在前幾冊的基礎上按照完成小學數學的全部教學任務安排的,著重使學生認識一些常見的立體圖形,掌握它們的體積等計算方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進一步形成統計的觀念,掌握用扇形統計圖表示數據整理結果的方法,提高依據統計數據的分析、預測、判斷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認識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會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然後把小學數學的主要內容加以系統的整理和復習,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新的教學內容與系統的整理和復習,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培養思維品質,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2、教學重點:
本冊教材中的圓柱和圓錐、比例都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首先,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徵,掌握圓柱和圓錐的一些計算,既可以為進一步學習其他形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及其計算打好基礎,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也可以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強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意識和能力。最後學習好比例的知識,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用數學方法處理數學問題的能力,而且也使學生獲得初步的函數觀念,為進一步學習相關知識作初步的准備。因此,讓學生認識這些內容的概念,學會應用這些概念、方法和計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是教學的重點。
三、學生情況分析
1、任教班級學風、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等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8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0人,從上學期考試成績分析,學生的基礎的知識、概念、定義掌握比較牢固,口算、筆算驗算及脫式計算較好。但粗心大意的還比較多,靈活性不夠,應用能力不夠強。但總的來說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接受能力較強,學習態度較端正;也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於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里,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2、學困生情況分析
本班級學困生有許欣盛、李賢義、何斌華、楊振輝等學生。這些同學自覺性不夠,缺乏刻苦鑽研的精神,總想偷懶,不做作業或者抄別人的作業。今後首先還是加強學習習慣培養,如學前的自習、課後的復習等。在書寫上還要繼續提高要求,只有讓學生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認真思考。
其次,這學期分數的計算佔了極大一塊內容,所以培養他們的計算能力是關鍵。另外分數應用題是本學期的重點,在教學中加強數學數量關系的分析。讓學生學會分析,學會審題,提高解題能力。最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多尋找方法,使他們樂學,願學。對這些學生要求他們各單元測試平均分達70以上,期末質量驗收平均分達75以上,優秀率、及格率分別達40%及95%以上。
四、改進教學的措施
1、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⑴充分利用學生熟悉、感興趣的和富有現實意義的素材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各種數學活動中來,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
⑵認真研讀教材,明確本冊課本的編寫意圖,注意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與切磋,循序漸進地採取有效、易懂教學策略,讓每個學生有所發展。
⑶切實使用好與課本配套的教學輔助用書、教具、學具。
⑷加強計算教學。計算是本冊教材的重點,一方面引導學生探索並理解基本的計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過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同時注意教材之間的銜接,對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⑸介紹課外數學知識與方法,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幫教結對活動,與後進生家長經常聯系,及時反映學校里的學習情況,促使其提高成績,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與決心。
⑵對基礎較好學生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大力開展數學課外興趣小組活動,適時開展小型多樣的數學競賽,認真落實義務教育「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要求。
⑶注意講練結合,使學生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課後多關心學困生,他們的作業盡量面批。
⑷每堂課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較難的問題讓優等生回答,以開發他們的智力。課後設計選做題,讓優等生做,進一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3、教研專題和實施措施
①教研專題:以「設計適合學生的作業」為研究課題。
②實施措施: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翻閱有關學習材料,自覺學習理論知識,並聽取有關講座,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教學時做到耐心、細致,並把自己平時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貫穿到教學中,同時把理論和實踐聯系的知識、經驗組織起來,撰寫教學論文。
五、具體教學進度(略)
②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重點知識
你想要重點知識可以上網買一個學霸速記,這本書還是不錯的。
③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比的基本性質和化簡比
1、3:4=(9):12=12:(16)
2、0.125:1(化簡)版
=(0.125×權8):(1×8)
=1:8
3、95分之38(化簡比)
=38:95
=(38÷19):(95÷19)
=2:5
4、11分之220(化簡比)
=220:11
=(220÷11):(11÷11)
=20:1
5、12:9分之8(化簡比)
=(12×9):(9分之8×9)
=108:8
=(108÷4):(8÷4)
=27:2
純手打,你要不採納的話。。。
④ 小學數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分之幾教學設計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教學設計
(一)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探索並初步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基本方法,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二)過程與方法
1.使學生藉助直觀並通過知識遷移,探索和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前後是具有連續性的,知道舊知識可以解決新問題,體會「轉化」的思想價值。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方法。 教學難點:確定單位「1」的量。 三、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練習回顧。 (1)單位換算。
30厘米=( )分米; 120分=( )小時; 2000千克=( )噸。 完成練習後,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把低級單位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名數的方法。 (2)說一說: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是什麼? (3)在下面的括弧里填上適當的數。
2.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進一步學習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復習題讓學生感覺今天所學的知識是與學過的知識有關系的,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信心。既是對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知識的一個回顧,也為本節課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提供了形的依託。
(二)創設情境,探索研究
1.探索「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小新家養鵝7隻,養鴨10隻,養雞20隻。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雞的只數是鴨的多少倍?
(1)閱讀與理解。
教師:「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是什麼意思?(學生自主交流討論) 交流後得出:就是求7隻是10隻的幾分之幾。 教師:「雞的只數是鴨的多少倍」又怎樣理解? 交流後得出:就是求20隻是10隻的多少倍。 (2)分析與解答。
教師:這里第一個問題可以把誰看作單位「1」?(學生回答:鴨的只數「10隻」。)
教師:根據分數的意義又可以得出7隻是10隻的幾分之幾?(學生回答:。)
課件出示對應圖示。
教師小結:把10隻看作一個整體,也就是單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1隻,7
只就是這個整體的。
教師:那算式該怎麼列?
引導學生得出: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求7隻是10隻的幾分之幾,可以用7÷10。
得到算式:7÷10=。
教師:例題中的第二個問題「雞的只數是鴨的多少倍」又該如何解答呢? 引導學生回憶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用除法解決。將問題轉換成20隻是10隻的幾倍,得出算式:20÷10=2。
(3)回顧與反思
教師:上面兩個問題有什麼關系?可以通過比較這兩個問題的異同點。(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後反饋)
相同點:都是用除法計算的。
不同點:前一題的商是一個分數,後一題的商是一個整數。
教師小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都用除法計算。在上面的兩道題目中,都是以鴨的只數(也就是單位「1」)作除數,得出的商都表示兩個數的關系,都不能注單位名稱。所不同的是,前面的題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得到的商是小於1的數;後面的題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得到的商是大於1的數。
教師: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並解答嗎?
預設:鵝的只數是雞的幾分之幾?雞的只數是鵝的多少倍?鴨的只數是雞的幾分之幾?
小結解題方法:先找出單位「1」,然後以單位「1」作除數,進行除法計算。
7÷20=;20÷7=;10÷20=。
(4)自主練習(課件出示教材第50頁「做一做」第2題。)
動物園里有大象9頭,金絲猴4隻。金絲猴的數量是大象的幾分之幾? (讓學生先找一找單位「1」,然後再列式計算。)
【設計意圖】呈現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以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經歷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等環節,
http://wenku..com/link?url=